三年级成语故事文字版大全
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六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18623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b.png)
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六篇)【篇一】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成语】:风吹草动【拼音】:fēng chuī cǎo dòng【解释】:风稍一吹,草就摇晃。
比喻微小的变动。
【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楚平王杀了大臣伍奢,又追捕伍奢的第二个儿子伍员。
伍员得到凶讯立即乔装改扮,直奔昭关,准备到吴国去。
不过,昭关已有重兵把守,伍员出不了关。
伍员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巧遇父亲的好朋友东皋公。
伍员在东皋公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夜间熬得须发全白。
后来,伍员在东皋公的协助下,终于被他混出关去。
伍员逃到一条大河边,他怕追兵赶来,就隐藏在芦苇丛中。
过了一会,他见一只渔船溯水而来,急忙叫道:渔夫,渔夫,快快渡我!渔翁见他气度不凡,就问他的真实姓名,伍员照实说了。
渔翁很同情他,不但帮他渡过大河,还拿来麦饭、鱼羹给他吃。
唐代有人写成《伍子胥变文》,用风吹草动,即便藏形来形容他逃亡时的情景。
成语风吹草动,风稍微一吹,草就摇晃起来。
比喻一点点动静,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篇二】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成语】:飞黄腾达【拼音】:fēi huáng téng dá【解释】: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
形容骏马奔腾飞驰。
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成语故事】:唐朝文学家韩愈为勉励自己儿子韩符好好读书,写了首题为《符读书城南》的诗。
诗中写道:有两个邻居男孩容貌相像,又都灵巧可爱。
因为一个好学,一个不爱读书,逐步就分出高低了。
到二十来岁时,他们的区别就如清水沟和污水渠一样明显;当三十而立时,一个就像龙,在官场上飞黄腾踏(如神马飞腾直上),连连升迁。
而另一个还像癞蛤蟆一样在地上爬。
飞黄腾踏现写为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
腾达:飞地上升。
飞黄腾达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篇三】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成语】:奋不顾身【拼音】:fèn bù gù shēn【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三上.成语故事
![三上.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5cd000552ea551810a687db.png)
三年级(上)成语故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1、狐假虎威有一天,一只老虎在森林里散步,发现了一只狐狸,便抓住了它。
狐狸很狡猾地说:“我是上帝派来当百兽之王的,你敢吃了我?”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什么证据?”狐狸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跟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 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等小动物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撒腿就跑。
凶恶的老虎受骗了。
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
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神气了一回。
狐假虎威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
一天,它捉住了一只狐狸。
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
它对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
”老虎一听愣住了。
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
”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大,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
老虎看着,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
于是它慌忙逃走了。
2、熟能生巧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他是一个射箭能手,大家都对他很敬佩。
而卖油的老翁却笑着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法熟练些罢了!”陈尧咨听了,非常生气地说:“你这老头有什么本领,竟敢藐视我?”老翁回答:“我不敢藐视你,我只是从几十年的斟酒经验中,知道做熟了的事情,便会找到窍门来的道理。
”说着,老翁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
油到完了,把铜钱拿起来给大家看,钱孔周围竟没有一丝油渍,大家看了都赞叹不已。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86f0ba6137ee06eef91800.png)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一:推心置腹汉平帝的大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大军展开决战,其中一个叫刘秀的将领十分活跃。
在这一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玄被尊为天子,刘秀因立了大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让刘玄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一边与反对刘玄的零散农民军作战,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担心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心病,便采取了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自己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示对他们的绝对放心。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放在别人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火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十分服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的成语。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二:得意忘形阮籍,又名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一位着名诗人。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人。
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
如:在非常着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749a0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a.png)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篇一】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以卵击石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
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
但不久,他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无法渡过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烦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怎么都过不去呀?”“曰”听后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天下的人都动弹不得了吗?所以,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毁坏不了。
”“曰”听了羞傀地走了。
【篇二】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门庭若市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浚“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
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
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0203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8.png)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成语故事篇1守株待兔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语寓言故事,可是在农夫饿死前,神仙曾来过这里。
农夫快饿死之前,是非常后悔的,恨不得回到过去,将这件事的结果告诉好逸恶劳的自己,让他继续种庄稼,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免得遭受饥饿。
神仙看到农夫迷途知返,心软了,决定再给农夫一次机会,于是下凡,给了农夫一家人一颗仙丹,让农夫在春天来临之际,去播撒种子,一定有一个好收成,说完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农夫非常的高兴,自己可以得到重新获救的机会。
可是,农夫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认为有了丹药,自己的好运就会来了,于是又放弃了种庄稼,继续在那棵树下等兔子。
回到家之后,妻子劝他,不能这样下去了,好运是不会再来的,只要踏踏实实种地,才是正途,农夫仍然不听劝说,一意孤行,并且大言不惭的说,有神仙保佑,不会饿死的,就算饿死,神仙会再一次来就我们的。
妻子无奈,只有随他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农夫在树桩旁一天又一天的等下去,始终没有等到兔子的到来。
到了收庄稼的季节,别人都满载而归,而农夫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后悔不已。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可能总降临在你的身上,知道自己错了,一定要及时改正,不要到了无法弥补的时候才后悔,这样的话,你终究什么也得不到。
三年级成语故事篇2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8cac07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d.png)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成语通过简简单单四个字,展现了中国民族的历史风貌,古代人的精神世界。
同时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产品和隗宝。
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更加有利于掌握成语,和学习成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
【1、太公钓鱼】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
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
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
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年代最久的周朝。
【2、千金一笑】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
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
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
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五篇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3508a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9.png)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五篇1.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摇头摆尾:有一对表兄弟相处感情很好, 表兄叫临济, 表弟叫元安, 两人年龄只相差一岁, 是很要好的朋友。
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 临济遇事冷静, 不爱虚夸张扬, 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 喜欢表现自己, 性格外向、轻率。
这一天, 元安到临济家做客, 临济设酒席款待他。
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 兴致很高。
不知不觉, 酒至半酣, 元安十分得意地对临济说: “表兄,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你一定会替小弟高兴的。
”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 快说来愚兄听听。
”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 就要被提升了。
”看着元安那副高兴忘形的样子, 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 也没有一句表示祝贺或恭维的话。
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赞赏, 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 元安这才想起应该回家了。
他起身告辞时, 临济却一把拉住他, 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小弟, 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吧。
有一条赤尾鲤鱼, 样子十分好看, 它自己也甚是得意。
这一天, 鲤鱼摇着头, 摆着红色的尾鳍, 向着南方游去了。
可是它这一去, 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
如果游到宽阔的河里, 那还算幸运;如果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 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吗?”临济一番话, 元安立刻深感惭愧, 自觉不如临济。
2.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无过之过:晏子是齐国宰相, 他辅佐齐王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缭的, 为官三年, 从没做过什么错事, 可是有一天, 晏子却把高缭给免职了。
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 觉得晏子这样做未免不合情理, 于是, 他们劝阻晏子。
有的说: “高缭侍奉先生三年, 对先生向来都是言听计从, 并没出过什么差错呀。
”有的说: “按常理, 高缭做满三年, 又没有过错, 先生理当给他一定的爵位才是, 怎么反而把他辞掉呢?这好像说不过去吧!”晏子对左右劝阻的人说:“我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 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料, 必须用规矩来定方圆, 要用斧子来削, 用刨子来刨, 才能造就一件好的器具。
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6篇
![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54fae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c.png)
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6篇【篇一】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成语】:鸿鹄之志【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
比喻远大志向。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是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被人雇佣耕田。
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时,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越想越是气愤,就对一块休息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富裕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
同伴听了他的话,都讥笑他是异想天开,白日作梦。
他不禁叹息说:唉,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鸿鹄:天鹅。
这个成语比喻有远大志向。
字典查询:【篇二】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成语】:爱屋及乌【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相关的人或物。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商朝统治,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
姬昌死后,他儿子姬发继位称王,世称周武王。
周武王在军师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曰(周公)、姬奭(召公)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
双方在牧野交兵。
这时纣王已经失尽人心,军队纷纷倒戈,终于大败。
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军攻克。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
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墙壁篱笆。
这意思很明白: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
大王你看怎么样?”太公说。
武王认为不能这样。
这时召公上前说:“我听说过: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活。
理应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
大王你看怎么样?”武王认为也不行。
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理应让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
君王不偏爱自己旧时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能够从此安定了。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a8abf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1.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推⼼置腹 汉平帝的⼤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的是⾚眉军和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军展开决战,其中⼀个叫刘秀的将领⼗分活跃。
在这⼀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乎全军覆没。
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被尊为天⼦,刘秀因⽴了⼤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个很有城府的⼈,并不⽢⼼让刘⽞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边与反对刘⽞的零散农民军作战,⼀边扩充⾃⼰的势⼒。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败⾚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担⼼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病,便采取了⼀项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对他们的绝对放⼼。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刻解除了⼼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的⼼都掏出来了,放在别⼈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分服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的原话是:“萧王推⾚⼼置⼈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根据这段历史,将“推⾚⼼置⼈腹中”句概括为“推⼼置腹”的成语。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得意忘形 阮籍,⼜名嗣宗,陈留尉⽒(今河南尉县)⼈,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位着名诗⼈。
他很⼩的时候⽗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
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集团怀有不满,但是⼜不敢明⽩地表⽰⾃⼰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明哲保⾝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不⾔。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小学三年级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小学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f4c041e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4.png)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小学三年级成语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整理了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大全,欢迎阅读!涸辙之鲋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庄子的学者。
由于过分专注于着书立作,不太注重生产,所以生活得很是穷困潦倒,经常因为没钱买粮食而饥肠辘辘。
这不,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监河侯家去借点粮食。
监河侯本是一个很小气的人,但看见这么清高的庄子登门求助,便爽快地答应借粮,同时说道:“借你粮食当然可以,不过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税之后才能借给你,你觉得如何呢? ”庄子见监河侯不太乐意马上借粮,非常生气,只见他愤怒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从家里走了很远的路到你这里来,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喊救命的声音。
我当即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一看,原来是躺在干枯的车沟里的一条小鱼在呼救。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
我当时连忙上前去问道:‘小鱼啊,你为什么来到这里? ’小鱼回答说:‘我原本住在东海,今天不幸落在这车沟里,快要干死了。
先生,请你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救我的小命吧!不然我就死定了! ’ ”监河侯听了庄子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小鱼水救助它。
庄子冷冷地说道:“我当时说:‘好吧,等我到了南方,去劝说吴、越两国国王,把西江里的水引来救济你,让你随江水愉快地游回东海去,你看如何呢? ’ ”听到庄子的这番话,监河侯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便说:“那怎么行呢? ” “是啊,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场气得睁大了眼,气愤地说:‘我失去了依赖的水,没法活下去。
我现在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了。
如果等你引来西江水,我早就死在这里了。
那时候,你只能到卖鱼干的店铺里去找我了。
’ ” 这段故事史书记载:“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声。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涸辙之鲋”。
三年级成语故事文字版
![三年级成语故事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2be74487c24028905fc329.png)
三年级成语故事文字版【拔苗助长】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
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
”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得过且过】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
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季节。
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
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
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得意忘形】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
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
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
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
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对牛弹琴】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
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
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
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狐假虎威】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
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
(齐全)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
![(齐全)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7cd446383c4bb4cf7ecd1b1.png)
(齐全)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911c57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0.png)
三年级下册:1、亡羊补牢: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寓意】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
遭到失误,与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傻子想到南方的楚国去游玩。
刚开始,他的亲人都不准他去,怕他被别人骗了。
后来看他主意已定,实在没法劝阻,只好让他出发了。
没过几天,这个傻子就把方向弄反了。
到南方去,就应该朝南方驾车,可这个傻子却将车子朝着北方赶。
这时,有个认识他的好心人看到了,就跟他打招呼:“你到哪儿去?”“我要到楚国去玩。
”傻子答道。
“楚国在南方,你怎么把马车往北赶呀?”“不要紧,我的马非常好,跑得快,肯定能跑到的。
”“好马也没有用呀,你的方向不对,什么时候能跑到呢?”“没关系,我带的钱很多,我的路费多得花不完,我能跑到的。
”傻子自信地拍了拍他的腰包说。
“钱再多也没用,你的方向错了,一定跑不到楚国的。
”好心人又提醒他说。
“你放心吧,我的车夫是个好车夫,他赶车很快,我会赶到楚国的。
”傻子笑着答道。
那个好心人见他太糊涂了,实在劝不住,只好摇摇头,叹了口气,看着他的马车越走越远。
【意思】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则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惊弓之鸟: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魏王摇头笑笑:“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赢说:“能。
”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更羸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而落。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ae325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a.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次,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好⽂章,⼜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武略。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越⼈与狗: 越国有⼀个⼈出外经商,在返家途中遇见⼀条狗。
这条狗跑到越⼈⾯前,摇⾸摆尾地对越⼈说着⼈话:“我很擅长捕猎野物,只要你对我好,我愿意将猎获的东西与你平分。
” 越⼈见有这等找上门来的好事,不要⽩不要,于是,很⾼兴地把狗带回了家中。
狗在越⼈家中受着很好的待遇。
每天,狗吃着⽤精⽶做的饭和肥⾁做的菜,越⼈⽤款待客⼈的礼节款待这条狗,指望狗将来会好好回报⾃⼰。
简短成语故事文字版(5篇)
![简短成语故事文字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561be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5.png)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整理分享的简短成语故事⽂字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的后续更新吧!1.简短成语故事⽂字版 成语望洋兴叹出⾃庄⼦的《外篇·秋⽔》。
故事说:秋天的⼤⽔按着时令到了,⽆数⽀流的⽔都灌进了黄河。
河⾯⼗分宽阔,⽔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还是马。
这时呀,河伯欣欣然⾃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上了。
河伯顺着⽔势向东前⾏,到了北海,朝东⼀看,只见⼀⽚汪洋,⽆边⽆际。
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懂得了⼀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得上⾃⼰。
’这正是批评我这种⼈的啊。
我曾经听⼈说过,孔⼦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阔⽆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
我如果不到你这⾥来,那就糟了。
我将永远被道德⾼尚、学问渊博的⼈所耻笑了。
这个成语原指看到⼈家的伟⼤,才感到⾃⼰的渺⼩。
后来⼈们⽤它⽐喻做事⼒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感到⽆可奈何。
2.简短成语故事⽂字版 这故事记载在“史记”这本书中。
战国时代,楚国有⼀个对射箭很精明的⼈,叫做养由基。
养由基⼩就精通射箭,能够在⼀百步远的距离,命中那些只有三、四公分宽度的柳叶,同时,只要旁⼈指明想射中哪⼀⽚柳叶,他都能够很快的把箭射出,⽽且没有射不中的。
因此,⼈⼈都夸赞他的箭法,有的⼈说“百步穿杨”,也有的⼈说“百发百中”,都是⽤来形容他射箭的绝技。
它的意思是在称赞别⼈做事要有绝对的把握,有时分析事情,对将来的`发展也⼀如所料。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14a56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b.png)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一:龙腾虎跃从前有一只小青蛙,它非常羡慕鸟儿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一天,小青蛙决定自己也要学会飞翔,于是它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小青蛙参观了很多大自然的飞行系动物,比如蝙蝠和蜜蜂,但它觉得这些方法都不适合自己。
最后,小青蛙看到了一只龙飞船,它觉得这个方法非常适合自己。
小青蛙找来了一根粗绳子,用力地拉成了一个弓形。
然后,它用绳子和一些小树枝自己制作了一个简陋的龙飞船。
小青蛙趴在飞船上,以绳子为弹弓,用力一甩,飞船就像箭一样射了出去。
小青蛙在空中飞翔的时候,真的感觉就像一只飞龙一样自由自在。
它觉得自己简直龙腾虎跃。
成语故事二:入木三分从前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匠人,他擅长雕刻木头。
有一天,一个很富有的人请他雕刻一件精美的屏风,他希望这件屏风能够入木三分,展现出真正的艺术之美。
这位匠人专心致志地开始了工作。
他仔细观察每一块木头的纹理,选择最适合雕刻的部分。
然后,他用小刀轻轻地在木头上划出细节。
他的手法非常熟练,每一刀都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正确的位置。
经过多天的努力,匠人终于完成了屏风。
它细致入微的雕刻使屏风更加生动、传神。
屏风上的每一个图案都入木三分,让人感受到了匠人的心思和工艺的精湛。
成语故事三:一本正经从前有一个小学生叫小明,他一直非常爱玩。
每天放学后,他总是和同学们一起去玩耍,从不认真对待学习。
因此,他成绩一直很差,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担心。
有一天,小明的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里,严肃地对他说:“小明,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
不要总是玩耍,要一本正经地听课、做作业。
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小明被老师的话气愤了。
他下定决心要让老师看到他的变化。
从那天起,小明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他没有再把时间浪费在玩耍上,而是用功学习。
他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认真做作业,把每一道题目都搞懂。
经过努力,小明的成绩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取得了好成绩,老师和家长对他很满意。
从那以后,小明一直保持着一本正经的态度,变得更加努力和自律。
三年级成语故事
![三年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c1168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b.png)
三年级成语故事故事一,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擅长画画。
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画一条蛇。
小明画得非常快,很快就完成了。
但是他觉得自己的画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在蛇的身上加上了一些腿。
当他拿着作业去交给老师时,老师看到他画的蛇有腿,就笑了笑说,“画蛇添足,本来好好的,却多此一举。
”小明听了以后才明白,原来“画蛇添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做某件事情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故事二,井底之蛙。
有一只青蛙一直住在一个井里,它以为这口井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一只来自大海的海龟掉进了这口井里,青蛙问海龟说,“你是从哪里来的?”海龟说,“我来自大海。
”青蛙很不相信,它认为大海肯定没有井里好。
海龟告诉青蛙,井里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而大海才是真正的广阔天地。
青蛙听了以后才明白,原来“井底之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见识狭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故事三,守株待兔。
有一个农夫,他种了一片大片的胡萝卜。
有一天,他在地里工作的时候看到一只兔子,他突然灵机一动,便想到了“守株待兔”的故事。
于是他就坐在树下等待兔子撞在树上。
然而,兔子并没有撞树,而是继续吃胡萝卜。
农夫等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兔子撞树。
后来,他才明白,原来“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努力而想得到好处是不可能的。
故事四,狐假虎威。
有一只狐狸,它经常假扮成老虎的样子吓唬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老虎,老虎问它为什么要假扮自己。
狐狸说,“我只是想吓唬一下其他小动物。
”老虎听了很生气,它告诉狐狸,“狐假虎威”是不对的,真正的力量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得来的。
狐狸听了以后才明白,原来“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别人。
故事五,杞人忧天。
有一个杞人,他听说天要塌下来了,于是他就非常担心。
他整天都在为天塌下来的事情忧心忡忡,不愿意做任何事情。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担心,他说,“天要塌下来了,我怎么能不担心呢?”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无端忧虑,杞人忧天。
儿童成语故事文字版【三篇】
![儿童成语故事文字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8bf17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b.png)
【导语】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化的必经之路。
今天⽆忧考为您推荐了⼉童成语故事⽂字版【三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童成语故事⼀:骄兵必败 汉朝时,军队经常在周边地区和匈奴国的军队发⽣战争。
公元前68年,双⽅⼜发⽣了⼀次战争,汉军占领了车师国,匈奴于是派骑兵袭击车师国。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的皇帝汉宣帝赶忙召集群⾂商量对策。
在群⾂中有两种意见:将军赵充国主张攻打匈奴国,使他们不再骚扰车师国;⽽宰相魏相则不以为然,他对汉宣帝说:“近年来匈奴并没有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边境上的⽼百姓⽣活困难,怎能为了⼀个⼩⼩的车师国再去攻打匈奴呢?况且我们国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灾还有⼈祸。
官吏需要治理,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在增多。
现在摆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是整顿朝政,治理官吏,这才是⼤事。
”接着,魏相⼜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后果:“如果我们出兵的话,即使是打了胜仗,也会后患⽆穷。
因为如果仗着国家强⼤、⼈民众多⽽出兵攻打别⼈,炫耀武⼒,这样的军队就是骄横的军队,⽽骄横的军队⼀定会灭亡的。
(原⽂是:‘恃国家之⼤,矜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我们汉朝的军队应该做⼀⽀⽂明⽽威武的军队,⽽不是骄横的军队啊!”汉宣帝认为魏丞说的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后来,⼈们便⽤“骄兵必败”来⽐喻⾃负强⼤⽽轻敌的军队必会打败仗。
骄,骄横;兵,军队。
⼉童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晋代有⼀位的将军,名叫祖逖。
他⽂韬武略,忠⼼爱国,是⼀位倍受尊敬的⼈。
可是,祖逖⼩时候却是个淘⽓的孩⼦。
他不爱读书习武,整天只喜欢到处去玩。
祖逖长⼤后,看见国家衰落,连年征战,百姓的⽇⼦⾮常艰苦。
但是,他⼒量微薄,学问⼜浅,什么忙也帮不上。
为了能改变国家的现状,祖逖开始发奋读书,认真学习,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祖逖还经常去当时的⾸都洛阳,向有学问的⼈请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成语故事文字版大全
【鹤立鸡群】
草地上有一群鸡。
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
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秀的。
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狐假虎威】
【成语释义】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含贬义。
【成语溯源】
一天,森林里一只饥饿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只狐狸,他高兴得不得了,口水都流出来了,他一把抓住狐狸,准备美餐一顿。
这时,狐狸开口了:“小老虎,我可不怕你,我才是真正的万兽,不信,你按我说的做试试看。
”
老虎看着狐狸一本正经的样子,就按它说的做了,自己走在狐狸的后面,在森林里转了一圈。
果然,小兔子、小松鼠等小动物见到这个场面,都吓得跑开了。
狐狸在前面得意扬扬地笑着说:“怎么,我说老虎兄弟,这下,你相信我说的话了吧?”老虎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是啊,狐狸大哥,小弟以后可
不敢这样了。
”说完,灰溜溜地走了。
狐狸心想:“没想到这就把你唬住了,就你的智商,还出来和我斗呢,哎呀,赶紧跑吧,一会遇到一只聪明的老虎,我就完了……”
【奉公守法】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立下显赫的功勋。
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
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有一次,他到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家去收田税,谁知道赵胜的管家蛮横不讲理,就是不肯缴纳田税。
赵奢根据当时的法律,严肃地处理了这件事,杀了赵胜手下九个参与闹事的人。
赵胜知道后,大发脾气,扬言要杀赵奢。
赵奢知道赵胜要杀自己,不但没有躲避,反而找到赵胜,对他说:“您是赵国王族的贵公子,却放纵管家违反法律。
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国家必然衰弱。
国家一旦衰弱,其他国家就会来侵犯我们,甚至把我们灭掉。
到那个时候,您还能保持现在这样的富贵吗?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也就强盛起来了。
您身为王族公子,怎么能不重视国家的法令呢?”
赵胜听了这一番话,知道赵奢是个有才干的人,于是就在赵惠文王面前建议提拔赵奢。
赵惠文王听从了赵胜的建议,任命赵奢为统管全国赋税的官吏。
从此,赵国的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国库得到了充实。
后来,人们就用“奉公守法”这个成语,指某人严格地遵守国家的法律,做事非常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