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拼搭以及平面图形的拼组,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点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足够系统。

本节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点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点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图形的组合和变化。

3.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各种形状的立体模型和拼图材料,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由平面图形拼成的有趣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并展示它们的拼搭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图形进行拼搭活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通过拼搭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 平面图形的拼搭:运用不同的图形进行拼搭活动,形成有趣的图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2. 学会运用图形进行拼搭活动。

难点1. 平面图形特征的抽象理解。

2. 拼搭活动中创新图案的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各种平面图形卡片、拼搭示例图。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PPT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每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初步理解。

第二阶段:动手操作1. 分发学生自带的平面图形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拼搭。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三阶段:创新设计1. 展示拼搭示例图,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有趣的图案。

第四阶段:展示与分享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讲解设计思路。

2. 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第五阶段: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绘制各种平面图形,并标注名称。

2. 列出每个图形的特征。

3. 展示拼搭示例图。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家中的物品进行拼搭活动,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拼搭成果。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在拼搭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此教案旨在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图形进行拼搭活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有趣的拼搭(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和命名。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1. 认识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

2. 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

3. 立体图形的组合和拆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识别。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组合和拆分,以及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立体图形玩具,如积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3.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组合和拆分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和讲解,强调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拼搭2. 板书内容: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以及组合和拆分的方法。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带的立体图形玩具进行组合和拆分的活动,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

4. 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是否及时准确,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5. 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拼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通过拼搭形成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4.继续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运用拼搭法组合出规定的空间图形;2.培养学生想象构造的能力及对建筑结构的基本认识。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运用拼搭法组合出规定的空间图形;2.学生能在不同空间图形中发现共性,提出具体的拼搭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幻灯片和视频的介绍,向学生展示一些形状奇特的建筑,引导他们发现建筑中的基本形状。

2.新课讲解1.定义:拼搭是指用一些具有规则的小部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的大型物体。

2.拼搭原则:基础部件、规范组合、多样组合。

3.拼搭方法:正方形拼搭法、三角形拼搭法、长方形拼搭法、不规则拼搭法。

4.实例演示:通过拼搭纸箱,让学生亲身体验拼搭的方法和规则。

5.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打造个性化建筑的基本要素。

3.教学实践1.学生自由拼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班级内的拼搭工具,自由组合出他们想象中的建筑物,半小时后让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2.团队拼搭:教师设定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规定部件完成任务。

3.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的拼搭成果,并相互交流、学习。

4.总结讲评:同学们可以在讲评环节分享自己的拼搭心得,教师也可以统一培训一些实用的知识技巧。

4.拓展延伸1.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动机,老师可以通过拍照的形式交给学生家长,加强家校互动。

2.拼搭比赛:对于在班内取得成果的学生,可以组织专业人士进行点评,并设立奖励机制。

五、教学反思1.拼搭课程对学生的想象力和组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通过拼搭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

2.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增加互动讨论的情况。

同时,老师应该做好指引和引导,让大家有效地利用班内资源进行合理的拼搭。

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主要教学第35页后半部分和第3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八的第4、5、6、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法与学法:在教学“有趣的拼搭”这部分内容时,主要先通过拼摆若干个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和圆柱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

再通过“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尝试指导法、效果回授教学法。

学生采用: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积木(分1、2号篮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生猜一个师板贴一个)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拼搭》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体验图形拼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拼组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的拼搭方法还不够熟练,空间观念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掌握图形拼组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拼组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图形卡片、拼图游戏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图形拼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拼搭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如何拼搭而成的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拼搭好的图形,如房子、汽车等,并提问:“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图形拼搭而成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图形拼图。

教师提出拼搭任务,如拼出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等。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拼搭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是由哪些图形拼搭而成的。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拼搭一些新的图形。

《有趣的拼搭》教案精选

《有趣的拼搭》教案精选

《有趣的拼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拼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搭方法,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搭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拼搭任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拼搭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拼搭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拼搭模型。

学具:七巧板、平面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学生尝试用七巧板拼搭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教师讲解拼搭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拼搭。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拼搭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平面图形的拼搭。

(2)组内讨论拼搭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拼搭任务。

(3)各小组展示拼搭成果,分享拼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学生分享自己在拼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拼搭2. 内容:(1)平面图形拼搭方法(2)注意事项(3)小组合作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七巧板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运用拼搭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学生作品展示。

(2)教师点评,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2)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够独立完成拼搭任务。

(3)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强。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图形拼搭在生活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拼搭,拓展思维。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体验和理解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拼搭、正方形的拼搭、长方形的拼搭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变换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通过实际拼搭活动,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变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理解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变换。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变换。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拼搭过程中,理解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变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搭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平面图形模型、拼图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拼搭好的平面图形,如房子、汽车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变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拼搭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所给的平面图形拼搭出不同的物体。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能用几个三角形拼出一个正方形吗?”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巩固所学的拼搭技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有趣的拼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有趣的拼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有趣的拼搭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 有趣的拼搭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二节,有趣的拼搭。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搭不同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掌握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2. 学会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搭不同的图形。

3. 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学会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搭不同的图形。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不同的拼搭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和三角形拼图模板,彩笔,黑板。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正方形和三角形拼图模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拼搭图形,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怎么拼搭出来的吗?”2. 讲解:我会用PPT或者黑板,展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然后讲解如何用它们拼搭不同的图形。

4.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会展示他们的拼搭作品,并分享他们的拼搭方法和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方形三角形四条边三条边四个角三个角相等边不等边七、作业设计1. 请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搭一个不同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它们拼搭出不同的图形。

在实践操作中,他们展现了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也有些孩子对拼搭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孩子们探索更多的拼搭图形,比如圆形、长方形等,并尝试用它们拼搭出更有趣的图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有趣的拼搭苏教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重点:1. 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正方形有四条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2. 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搭不同的图形:通过观察和操作,孩子们要学会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搭出不同的图形。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拼搭》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篇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简单的图形拼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拼搭方法,通过这些图形的拼搭,学生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图形和拼搭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对于直观的图片和实例比较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拼搭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拼搭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搭,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的拼搭方法。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图形的拼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拼搭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拼搭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实物或图片。

3.拼搭工具:准备一些拼搭工具,如积木、纸张等。

4.分组标识:准备一些小组标识,方便学生分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拼搭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拼搭而成的。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拼搭方法,并通过实物或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图形的拼搭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数学教案教案简介《有趣的拼搭》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拼搭图形来锻炼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本教案针对这一节课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平面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能够用图形拼搭出新的形状。

3.知道图形的左、右、上、下等方向的名称。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利用课件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Step 2 自主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拼图,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新的图形。

要求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注意图形的各种方向和位置,培养其空间形象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各组成员的不同想法,鼓励学生交流思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肯定学生的好点子,培养学生自信心。

Step 3 基础讲解在学生完成拼图之后,总结各种基本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并熟悉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利用教学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传授每个图形的左、右、上、下等方向的名称。

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

Step 4 拓展应用将图形拼搭游戏拓展到实际生活过程中,如随身携带拼图,利用碎片时间拼搭等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图形存在于生活细节中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Step 5 小结归纳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并为下一次的学习做好准备。

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拼图制作一幅拼图图册,并在图册里写出制作拼图的过程和感受,提醒学生在制作时要注意图形的方向和位置。

有趣的拼搭(教案)- 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有趣的拼搭(教案)- 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有趣的拼搭(教案)- 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构成和属性
2.熟练掌握图形的转化方法
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图形的转化方法
2.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
1.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练掌握图形的构成和属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带上一些不同形状的拼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它们还原成原本的形状。

2.自主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类型的拼图。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通过拼图将它们还原成原本的形状,并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还原。

3.合作探究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究拼图还原的思路和方法,共同寻找最优解。

4.小结与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探究,将还原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5.巩固练习
将还原方法进行拓展,让学生探究不同类型的拼图还原方法,并在每一次拼图还原的过程中寻找最优解。

6.拓展
1.学生可以自主制作拼图,分享给同学进行还原。

2.通过比赛形式,比较小组之间的还原速度和准确度,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比赛意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图形的构成和属性,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图形的转化方法还原拼图,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不断寻找最优解,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比赛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教案:《有趣的拼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有趣的拼搭》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拼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中包含了简单的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并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难点:理解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课件、图形卡片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拼搭图形,如拼图、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拼接而成的。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拼搭》。

2. 知识讲解与例题演示(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教材中的图形卡片,了解和掌握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图形卡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这些图形卡片拼出不同的图形。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有趣的拼搭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趣的拼搭1. 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2. 图形组合的概念3. 对称的概念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剪刀剪下教材中的图形卡片,尝试拼出不同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拼搭》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拼搭》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孩子们将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拼搭实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虑到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4.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3.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拼搭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融入生活,学以致用:将几何图形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5.创新评价,注重过程:改变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拼搭过程中的思考、探索和合作,鼓励创新思维。
提交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拼搭设计说明书,包括任务目标、所需材料、拼搭步骤和成果展示。
4.数学日记:请同学们在本节课结束后,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拼搭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字数不限。
提交要求:将数学日记交给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心得。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完成过程,与孩子一起进行拼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2.教师布置任务: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拼搭任务,如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拼搭一个小桌子,用圆柱体和球体拼搭一个机器人等。
3.学生操作: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拼搭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2《有趣的拼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4.2《有趣的拼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有趣的拼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让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

2. 运用简单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学会运用简单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磁性教具。

2. 学具:学生用平面图形卡片、磁性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一个用平面图形拼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图形是用哪些平面图形拼搭而成的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图形是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拼搭而成的。

”2. 认识平面图形(1)教师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平面图形分别叫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3. 拼搭活动(1)教师示范拼搭一个简单的图形,如房子,并讲解拼搭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拼搭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自己的拼搭作品,并分享拼搭心得。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你们会用它们进行拼搭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你们已经能够运用这些平面图形进行拼搭了。

”(3)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拼搭图案,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图案有趣吗?它们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搭而成的?”(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案都是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拼搭而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拼搭这些平面图形,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有趣图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一等奖创新教案《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1、在拼一拼、搭一搭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能用分层数一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拼搭的过程中,能思考并寻求到使图形稳固的方法。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

【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清楚地向别人分享所拼图形的想法。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回顾旧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积木吗?生:喜欢。

师:今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搭积木好不好?生: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有趣的拼搭》。

在玩积木之前黄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好朋友,你们猜猜是谁?猜谜语: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球)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正方体)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圆柱)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长方体)师:小朋友们真棒!对立体图形的样子都这么熟悉,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有趣的拼搭”二、探究体验,发现规律活动一:拼一拼1.老师示范,学生观察。

问:同学们老师用了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2 )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板书)2.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

①(教师收集学生拼好的图形)②学生分享说一说:用了()个相同的图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用圆柱的小组生:用了2个圆柱拼成了一个大圆柱。

(板书)追问:如果给你3个圆柱、4个圆柱、100个圆柱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小结:同样的立体图形可以拼回同一种立体图形。

③出示正方体拼组的作品。

学生观察问:用了几个正方体拼出一个什么图形?学生观察并发现:同样的立体图形可以拼回同一种图形也可以拼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1.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想像力。

3.使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朋友,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到积木世界里观看精彩的表演。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四种几何形体滑滑台比赛、叠罗汉表演等)你们看了觉得有趣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

(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

[说明:创设积木世界精彩表演的情境,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暗示本课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打好基础。

]二、开展活动,探索问题1.开展摸一摸活动。

(1)活动导入:小朋友,刚才给我们做精彩表演的小演员已来到我们教室。

(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3)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

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说明:通过动手摸和说名称,加深对已学过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活动打好基础。

]2.开展滚一滚活动。

(1)活动导入: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开展谁滚得快的比赛。

先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的顶端,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

同时注意观察这四个物体是怎样往下滚或滑的。

(2)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种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拼搭》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本章节通过有趣的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是学生对于动手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的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平面图形的卡片,用于展示和演示。

2.学生准备剪刀和胶水,用于操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拼搭图形,如房子、动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看看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小图形拼搭而成的呢?”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平面图形的卡片,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这些图形。

然后,教师将这些图形进行拼接和组合,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拿出剪刀和胶水,将平面图形的卡片剪下来,然后进行拼接和组合。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拼搭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拼搭操作。

2.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拼搭积木、拼图等相关教具。

2.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用于呈现教学内容。

3. 教师准备小组活动的分组名单,确保每个小组人数均衡。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拼搭模型或者图片,激发学生对拼搭的兴趣。

2. 教师问学生他们对拼搭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拼搭》。

步骤二:概念讲解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简要讲解拼搭的概念,包括拼搭的定义和一些常见的拼搭材料。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拼搭的作用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示范操作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套拼搭积木或者拼图,并简单解释使用方法。

2. 教师手把手地示范如何拼搭,重点讲解如何进行拼图和积木的组合。

3. 教师鼓励学生跟随示范操作,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及时给予帮助。

步骤四:小组活动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确保每个小组人数均衡。

2. 教师向每个小组发放一套拼搭材料。

3.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拼搭任务。

4.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 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安排时间让小组展示他们的拼搭作品。

2. 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步骤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拼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一道拼搭题目。

2. 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拼搭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并附上拼搭完成的照片。

教学反思:1. 教师在引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提问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堆堆搭搭、推推滚滚,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搭搭数数,展开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玩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神奇口袋和面具、分组给学生准备不同的几何形体和滑板)
学生(几何形体实物或模型)
教学重、难点: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一个神奇的袋子]我们马上要用它来做一个游戏,游戏叫哪吒摸宝,谁愿意当聪明的哪吒?老师还有一个要求,靠近这个袋子就要闭上眼睛。

(摸到了什么?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不错是挺聪明的,再摸一个。

这位小哪吒行吗?)
(下面的小朋友有些着急了,我们再选一位小哪吒,这次的
游戏要求不一样了,除了要闭上眼睛,还要实现大家的愿望,让我先来,好吗?我想请你帮我摸出一个长方体,轮到你们有什么愿望赶快向他提出来,这位小哪吒合格吗?
2、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身边的每一样物体都有它自己的形状,今天我们就和它们交朋友,进行一个有趣的拼搭(板书上:有趣的拼搭)
二、新授
1、滚一滚
(师做动作)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滑板车下面的轮子是球状的呢?(生:球会滚)师:其他物体不会滚吗?那我们动手把小袋中的几样物体分别拿出来滚一滚。

师:我们把这样的物体放在一起,一块滚,请三位小朋友和老师合作一下,你们每小组4人,也这样滚一滚,发现什么?球滚得最快,哦,我知道了,原来滑板车上的轮子是球状,因为球滚得快而且不费劲,谢谢!
师:那你们有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事情,能说一些给大家听听吗?(真细心,真聪明)
2、堆一堆
过渡:可见球的用处很大,而且可以看得出来,小朋友们很喜欢球,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几个小袋,里面分别装了请每一小组来选一个袋子。

刚才小朋友都抢着拿球,可是我们这次不是滚一滚了,是堆
一堆,用你们拿的这个物体堆得越高越好。

师:拿球的小组站起来,堆得怎么样?滚一滚,比谁滚得快我们要选球,堆一堆就不能选球了。

不要恢心,一起来看看其他小组:
⑴大的正方体和小正方体比(大正方体比小正方体好堆,因为大所以堆得高)
⑵长方体
⑶圆柱(他们是竖着堆的,有横着堆的吗?(木材厂的木头就是这样堆的)
3、数一数
老师也堆了一些,看看我是用什么物体堆的?用了几个?这个堆得怎么样?知道我用也哪些物体吗?数一数分别用了几个。

看看老师搭的这个图形像什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搭一搭?先讨论搭什么,然后才能动手。

师放音乐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师问:你们组搭了什么?用到了哪些物体?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三、小结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美的事物,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动动脑筋搭出更多更美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