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与仓储安全制度物料管理内容与要求

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与仓储安全制度物料管理内容与要求

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YGRL-AQGLGF-027-2018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与仓储平安管理规范2018-01-01发布 2018-01-01实施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加强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平安、健康、环境、质量管理检测与测量管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结合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的实际,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修编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编审人员:修编:张明袁高亮初审:冯尚计于万民审定:隋光玉刘瑞峰批准:阎良赋本规范历次修订状况:本规范于2018年01月01日首次发布。

自2018年01月0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仓储平安管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作业现场的物料堆放、仓储平安管理。

本规范适用于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各级人员及外包人员。

2术语和定义2.1 物资:指公司生产及非生产所需的备件、材料、工器具、劳保用品和零星购置等。

2.2 作业现场:是指由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管理或组织实施的基建工程、更改工程、生产检修维护等项目的作业场所。

2.3 承办部门:是指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或管理的部门。

包括生技部、燃料部、工程部、综合部、信息中心等部门,以及为某一工程项目专设的项目部。

3职责3.1 副总经理:负责批准各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仓储管理方案。

3.2 安监部:负责审核各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仓储管理方案中的平安措施,对从事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作业人员进行平安培训,对物料堆放需要的特殊作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审查,做好作业现场物料堆放和储存的平安管理和监督检查。

3.3 工程部:负责审核各作业现场物料堆放、仓储管理方案中的技术措施,对堆放的物料存储要求和仓储条件进行技术指导;依据物料的危急性对从事物料堆放、储存、领用等环节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现场物料的堆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物料堆放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并确保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就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原则及目标1. 安全原则:物料堆放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2. 效率原则:物料堆放要便于操作、取用,并提高施工效率。

3. 空间利用原则:物料堆放要合理利用现有空间,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

4. 质量原则:物料堆放要避免物料损坏、污染等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三、物料堆放管理操作规程1. 确定物料堆放区域: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需求,确定物料的堆放区域,并标示清晰。

2. 区分不同类别的物料:将不同性质、种类的物料分类堆放,避免混乱与交叉感染。

3. 确保适当通道:在物料堆放区域设立通道,便于工人取用物料和保证施工安全。

4. 控制堆放高度:根据物料性质,合理控制堆放的高度,防止塌方、倾倒等安全问题。

5. 准确标记堆放物料:在物料上标注必要的信息,如名称、规格、数量、堆放时间等,便于管理和取用。

6. 定期检查和整理物料:定期对物料进行检查,保证物料处于良好状态,并及时对不合格物料进行处理和清理。

7. 防止风化和受潮:对易受风化和受潮的物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物料质量。

8. 物料回收和垃圾处理:对可回收利用的物料要进行回收,并确保垃圾分类处理,保持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四、监督与执行1. 项目经理负责监督物料堆放管理制度的执行,并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

2. 工人必须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物料堆放,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3. 若发现物料堆放不规范或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严肃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 定期内部评估物料堆放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培训和教育1. 进行物料堆放管理制度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熟悉管理制度。

2. 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物料堆放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施工现场材料仓库管理制度(精选17篇)

施工现场材料仓库管理制度(精选17篇)

施工现场材料仓库管理制度(精选17篇)施工现场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1一、目的:1、为加强库存及在借物品管理、明确物品出、入库手续及流程,提高公司资金、物品使用率,保证仓库安全,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2、制度中所指的物品是因销售、生产、工程及研发所需而储存的各种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

二、程序:1、物品入库管理:1.1所有物品购入、退回、测试、样品、借用、归还及生产完工成品等,均应经质量部检验合格后入库。

1.2物品入库单为:《外购入库单》由事业部、产品制造部等相关部门办理物品入库手续时负责填写;《成品入库单》由产品制造部办理物品入库手续时负责填写。

1.3仓库人员根据质量部出具的验收合格后的物品入库单及时核对物品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最长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核对完毕,如相符,填写物品入库单实收栏,根据物品入库单登记物料卡及台帐;如不符,则仓库人员予以拒收并立即告知质量部。

1.4《外购入库单》第一联由仓库存档,第二联送财务部报账,第三联由质量部存档,第四联由采购部门存档;《成品入库单》第一联由仓库存档,第二联由仓库交递财务部,第三联由产品制造部经办人存档。

2、物品出库、发货管理:2.1物品出库:持有物品最终使用部门经理或主管部门领导审批后和综合部经理核准后的相关单据方可提货(领导授权亦可),相关单据上必须说明领货原因;套料发放应附《生产通知单》或《生产计划单》和(套料清单),仓库人员按单的紧急程度及时发料,最长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

2.2物品发货(正式合同):发货通知单必须经合同执行部门经理和主管部门领导审批后、综合部经理核准后(领导授权亦可),仓库人员复核上述手续后方可发货。

2.3物品发货(非正式合同):发货通知单必须经合同执行部门经理和主管部门领导审批后并经财务管理部经理、综合部经理核准后(领导授权亦可),仓库人员复核上述手续后方可发货。

2.4物品发货(个人借用、返修):发货通知单必须经所需部门经理、主管部门领导审批、综合部经理核准后(领导授权亦可),仓库人员复核上述手续后方可发货。

建筑材料堆放管理制度

建筑材料堆放管理制度

建筑材料堆放管理制度一、制度建立与修订为确保建筑材料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本公司制定了此套建筑材料堆放管理制度。

本制度将定期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确保其适应公司运营的变化和行业标准的发展。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标识建筑材料应按照其性质、用途和保管要求进行分类,如:钢材、水泥、木材、砂石等。

每类材料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供应商等信息,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三、堆放区域规划与设置堆放区域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堆放区域应远离火源、水源和电源,且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设施。

不同种类的材料应分开存放,以防相互污染或影响。

四、堆放高度及空间管理堆放高度应根据材料的稳定性和堆放区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

堆放时应保持整齐、稳定,防止材料倒塌或损坏。

同时,应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堆放效率,减少浪费。

五、建筑材料防潮、防腐措施及处理方法对易受潮、易腐蚀的材料,应采取有效的防潮、防腐措施。

如:使用防水材料覆盖、定期翻动晾晒、使用防腐剂处理等。

发现材料受潮或腐蚀时,应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六、防火与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及管理要求堆放区域应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

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堆放区域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七、定期检查与维护保养程序定期对堆放的材料进行检查,包括其质量、数量、标识等。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对存放时间较长的材料,应定期进行翻动和晾晒,防止其变质。

同时,对堆放区域的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八、操作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对从事建筑材料堆放和管理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材料分类与标识、堆放技巧、防潮防腐措施、防火安全等。

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建筑材料堆放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

工地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工地材料仓储式保管与进出场规定

工地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工地材料仓储式保管与进出场规定

工地现场材料管理制度一、实行仓储式保管制度1、材料进库及验收管理①除砖、沙石、石灰、大批钢材等只能入场不能入库的材料外,其余材料均应分类进入仓库。

重要材料要进入重点仓库,钢筋构件、器械或成品材料亦要入库。

②进仓库及入场的材料均要求合理分类,有编码地整理,堆放整齐,杜绝垃圾场堆放现象。

③重要材料及容易被窃,容易流失的材料,所存放仓库均应密封。

④钢材:凡进场钢材均应有二人以上参与过地磅,磅后入库进场应分类分批进行,清点条数,线材不能与条材混装,应分开装车,过磅进库,以上材料进库均应有施工员到场验收及做好各批材料抽验工作,严防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钢材进库时,一定要分批分类堆放,同时做好各项防护工作。

⑤水泥:凡进场水泥均应据施工现场所用数量品种,分期分批进场入库。

包装水泥一定点数入库;散装水泥要过磅抽验;同时应有施工员到场验收,确定水泥品种、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做好防潮、防雨工作。

⑥砂、石、石灰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要求进行分类分批进场,每车每次进场一定要验尺量方,要有施工员、材料员到场,按实际到场方量进行收货,同时要安排好堆放场点。

⑦砖也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质量要求进货,砖到现场后要求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之后点数验收,验收后用石灰水做好验收标识,同时要施工员现场验收,如有不合格坚决不能验收。

2、水电材料进库验收:①给排水材料:凡有排水材料进场入库,均应有水电班长及施工员、材料员到场参加,对排水材料进行质量、数量严格监控。

同时按材料规格分类入库并堆放好,根据材料性能做好各种材料防护工作。

②电器材料:凡进场入库的电器材料,均应有水电班长及施工员、材料员到场参加,对电器材料进行质量、数量严格监控,同时按材料规格分类入库并堆放好,根据材料性能做好种材料防护工作。

3、其它材料、油漆、防水材料进场入库验收:①磁片类:凡磁片、地板砖、纸皮砖,其它磁类材料进库进场,均应有施工员、材料员、采购员到场参加,对所进场材料品种、质量、规格、数量进行严格监控验收,同时按材料规格分类入库堆放好,并根据材料性能做好各种材料防护工作。

工程项目材料存放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材料存放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材料存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项目材料的存放管理,确保材料的安全、完整及有效利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材料存放管理。

三、责任单位1. 项目部:负责具体工程项目的材料存放管理工作。

2.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具体仓库的材料存放管理工作。

3. 项目经理:负责督导项目部对材料存放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四、材料分类及存放1. 按照材料性质、用途等特点进行分类存放,确保各类材料的存放位置清晰明确。

2. 对于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殊材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单独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不同材料之间应采取隔离存放,避免发生混淆造成浪费或安全事故。

五、材料入库管理1. 材料进入仓库前,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确认数量、规格等信息与订单一致后方可入库。

2. 入库时应填写入库单,并及时录入信息到电脑系统中,以便随时查询。

六、材料出库管理1. 材料出库前,需填写出库申请单,经过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出库。

2. 出库时应将出库信息录入系统,并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3. 出库的材料应按照规定标识好目的地,以便快速准确送达。

七、材料盘点管理1. 仓库每月进行一次盘点,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2. 盘点时应由专人负责,盘点结果需与系统信息进行比对,发现差异要及时调查处理。

八、材料报废处理1. 对于过期、损坏或其他无法继续使用的材料,应填写报废申请单,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报废。

2. 报废材料需进行标识处理,以免误用或造成安全隐患。

九、材料安全管理1. 严禁私自调拨、挪用、私存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2. 对仓库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十、制度执行1.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2. 项目经理应加强对项目部和仓库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十一、制度改进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适时修订。

施工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施工现场物料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所有物料堆放与管理。

第三条施工现场物料堆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规划,分区堆放;2. 安全可靠,防止坍塌;3. 清洁整齐,便于查找;4. 便于运输,提高效率。

第二章物料分类及堆放要求第四条施工现场物料分为以下几类:1. 主要材料:钢材、水泥、沙子、砖等;2. 机械设备:挖掘机、搅拌机、吊车等;3. 工具及配件:扳手、螺丝刀、电线等;4. 临时设施:临时办公室、宿舍、厕所等;5. 其他材料:油漆、涂料、防火材料等。

第五条物料堆放要求:1. 主要材料应堆放在指定区域,不得随意堆放;2. 机械设备应按照使用频率、大小、重量等因素合理堆放;3. 工具及配件应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使用;4. 临时设施应集中堆放,确保施工场地整洁;5. 其他材料应按照使用性质和保管要求堆放。

第三章物料堆放区域划分第六条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区域划分如下:1. 主要材料堆放区:设立钢材、水泥、沙子、砖等主要材料堆放区;2. 机械设备堆放区:设立挖掘机、搅拌机、吊车等机械设备堆放区;3. 工具及配件堆放区:设立扳手、螺丝刀、电线等工具及配件堆放区;4. 临时设施堆放区:设立临时办公室、宿舍、厕所等临时设施堆放区;5. 其他材料堆放区:设立油漆、涂料、防火材料等其他材料堆放区。

第七条物料堆放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第四章物料堆放管理措施第八条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措施:1. 严格审查物料进出场,确保物料质量符合要求;2. 定期对物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严格执行物料领用制度,防止物料浪费;4. 加强对物料堆放区域的安全防护,防止坍塌事故发生;5. 定期对物料堆放区域进行清洁、整理,确保施工场地整洁。

第九条物料堆放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物料堆放区域的规划、划分和标识;2. 负责物料的进出场、检查、领用等管理工作;3. 负责物料堆放区域的安全防护和清洁整理;4. 负责对物料堆放区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5. 负责对物料堆放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21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21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确保物料堆放安全,推进施工现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施工现场物料(含生产物资、建筑材料、构配件、周转料具等,下同)堆放管理。

3.引用文件3.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4.管理职责4.1公司设备运输物资部是本制度制定、修订和实施指导、监督、检查的主责部门。

4.2项目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管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监督管理。

5.管理内容与要求5.1总体要求5.1.1物料堆放(存放)必须根据用量大小、使用时间长短、供应和运输等情况确定。

用量大、使用时间长、供应运输方便的,应当分期分批进场。

物料发放、取用时遵循“先入先出”原则,以防物料囤积、变质,尽量减少堆放、储存量及场地占用。

5.1.2物料堆放(存放)必须统一布置场地、库房,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堆放(存放)。

不同物料必须按照物理、化学属性和用途、使用部位的不同分类堆放(存放),并悬挂标牌。

标牌应统一制作,标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以及检验状态等。

5.1.3物料必须做到安全、正确堆放(存放),不得超高,且应便于盘点和取用。

5.1.4项目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物料收发管理制度,并建立管理台账。

5.2常用物料堆放安全要求5.2.1砂石料应分类堆放于分隔式料仓内,堆料不超过隔墙高度,并挂牌标识。

现场临时堆放砂石料时,应归堆整齐、无厚大底脚,并采取防雨水、防扬尘措施。

5.2.2砖砌体应堆放整齐,不得歪斜,堆放高度不超过2.5m。

5.2.3钢筋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分规格、品种堆放整齐,挂牌标识,分层堆放(一般不超过三层)。

现场使用后多余钢筋应及时清理归堆,主体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

钢筋原材、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整齐堆放,挂牌标识。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一、总则1.1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提高施工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

二、责任与义务2.1施工单位负责制定物料堆放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监管和管理物料堆放。

2.2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物料堆放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避免施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3监理单位负责对物料堆放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物料堆放问题。

2.4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物料堆放区域,不得擅自移动或堆放物料,严禁乱丢垃圾。

三、物料堆放原则3.1根据施工进度和需要,合理安排物料的堆放位置和数量。

3.2物料堆放应优先考虑安全,保证物料的稳定性,切勿堆放过高或不稳定的物料。

3.3物料堆放应按照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用途进行分类,避免混杂。

3.4物料堆放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杂物的积聚。

四、物料堆放流程4.1物料进场时应经过验收,验收合格的物料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否则应及时退回或纠正。

4.2物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照规定的位置进行堆放,并进行分类标记。

4.3物料堆放应符合施工进度和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

4.4物料使用完毕或过期后,应及时清理和整理,并移出施工现场。

五、物料堆放安全措施5.1物料堆放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具有醒目性和可识别性。

5.2物料堆放区域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物料堆放的安全。

5.3执行现场火源管理制度,杜绝明火施工,保持物料堆放区域的防火安全。

5.4严禁在物料堆放区域进行吸烟、放鞭炮等行为,确保物料堆放区域的安全。

六、违规处理6.1对于擅自移动或堆放物料、不按规定分类标记的人员,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

6.2对于严重违规的人员,将进行严肃处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6.3若因物料堆放不当导致事故或损失的,将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7.1物料堆放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范本

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范本

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物料的使用程序,保证物料的存储安全,控制公司的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现场物料的管理。

第三条物料管理应遵循安全、有序、高效、节约的原则。

第二章物料堆放管理第四条物料堆放应按照物料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进行分类,并按照分类进行区域划分。

第五条物料堆放应遵循以下规定:1. 物料应按照指定的区域和位置进行堆放,不得随意乱堆乱放。

2. 物料堆放应按照物料的规格、型号等进行有序排列,便于识别和取用。

3. 物料堆放应保持整齐、有序,不得占用通道和作业区域。

4. 物料堆放应定期进行整理和清理,保持现场整洁。

第五条特殊物料堆放规定:1. 易燃易爆物料应单独堆放,并采取防燃防爆措施。

2. 有毒有害物料应单独堆放,并采取防毒防害措施。

3. 贵重物料应单独堆放,并采取防盗措施。

第六条物料堆放应设立标识牌,标明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第七条物料堆放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物料的数量和质量准确无误。

第三章物料领用管理第八条物料领用应按照生产计划和实际需求进行,领用物料时应填写物料领用单。

第九条物料领用单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库管员根据物料领用单进行发料。

第十条物料领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质量领取物料,并确保物料的合理使用。

第四章物料退回管理第十一条物料退回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并填写物料退回单。

第十二条物料退回单应详细记录退回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第十三条物料退回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和处理,确保物料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四条物料堆放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第十五条对物料堆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第十六条对物料堆放管理中的优秀个人和团队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车间现场辅料及成品堆放管理制度

车间现场辅料及成品堆放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确保车间现场辅料及成品的有序堆放,提高空间利用率,保障生产效率,降低物料损耗,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现场辅料及成品的堆放管理。

二、职责1. 生产部负责制定辅料及成品堆放标准,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2.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辅料的采购、验收、入库及出库;3. 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现场辅料及成品的堆放管理工作,确保堆放规范、安全;4. 车间员工负责按照规定堆放辅料及成品,并保持堆放区域整洁。

三、堆放原则1. 按照物料性质、用途、规格等进行分类堆放;2. 物料堆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过期或变质;3. 堆放高度不超过规定标准,防止倾倒或坠落;4. 堆放区域应留出通道,方便物料取用和搬运;5. 保持堆放区域整洁,无杂物、无积水。

四、堆放要求1. 辅料堆放(1)按照辅料性质分类,如金属、塑料、橡胶等;(2)按照辅料规格、用途进行堆放,便于查找和使用;(3)辅料堆放高度不超过1.5米,防止倾倒;(4)留出通道,方便取用和搬运。

2. 成品堆放(1)按照成品规格、型号、用途分类堆放;(2)成品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防止倾倒;(3)留出通道,方便取用和搬运;(4)成品堆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产品新鲜度。

五、监督检查1. 生产部定期对车间现场辅料及成品堆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2. 车间主任对车间现场辅料及成品堆放情况进行日常巡查,确保堆放规范、安全;3. 物料管理部门对辅料入库、出库进行监督,确保物料堆放符合规定。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保持堆放规范、安全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物料损耗、安全事故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建筑作业场所中材料堆放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2024年)

建筑作业场所中材料堆放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2024年)

建筑作业场所中材料堆放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材料堆放标准化做法能保持施工现场整洁,保证材料堆放区域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布置合理,更能减少相关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一、材料堆放要点1、设备、材料的堆放距离应当严格按照设计等要求存放,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诱发事故的发生。

2、建筑材料的堆放应当根据用量大小、使用时间长短、供应与运输情况确定,同时材料不宜堆放过高,还应做好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3、坡顶堆载是造成边坡失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基坑边缘(坡顶)堆放的物料,车辆行驶造成附加荷载增大,易导致边坡坍塌而发生安全事故。

二、平面材料堆放要求1、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应整齐稳固,严禁超高。

模板、钢管、木方、砌块等堆放高度不应大于2m、钢筋堆放高度不应大于L2m0堆积物应采取固定措施。

2、螺丝拉杆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上盖下垫,堆放限高W1.2米,采用搭钢管架子堆放限高W2米,对生锈的螺丝拉杆必须刷防锈润滑油进行保护。

3、模板半成品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在集中加工场旁设置模板半成品堆场,不同尺寸的模板用钢管分隔开,每种尺寸模板分别挂醒目标识牌.,堆放限高<2米。

模板半成品堆放标识牌.:分别标注清楚堆放长度、堆放宽度、堆放限高<2米、材料编号、材料尺寸、使用部位。

4、夹板木构周转材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周转材料要分类堆放、堆放限高<2米。

5、钢管周转材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堆放限高WL2米,采用搭钢管架子堆放限高W2米。

6、条形捆扎钢筋原材料堆场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不同型号的钢筋用槽钢分隔,每种型号钢筋分别挂醒目标识牌,堆放限高<L2米。

条形捆扎钢筋原材料堆放标识牌要求:标注清楚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炉(批)号、生产日期、进货日期、检验日期、检验编号、检验状态、责任人;堆放限高WL2米。

7、圆盘钢筋堆场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每种型号钢筋分别挂醒目标识牌。

工地仓库材料管理规章制度

工地仓库材料管理规章制度

工地仓库材料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地仓库材料管理,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安全性,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工地仓库材料管理工作,包括材料的接收、存放、使用、保管、报废等方面。

第三条工地仓库材料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仓库设置与管理第四条工地应设立专门的仓库,统一管理材料,确保材料的安全、整洁、方便取用。

第五条仓库应有专门负责人,负责管理、统计材料的数量、品种、规格等信息。

第六条各类材料应根据不同性质、用途存放在不同的仓库区域,做到分类存放,便于管理和取用。

第三章材料的接收与入库管理第七条所有材料必须有合格的合格证明和验收合格证明后方可入库。

第八条入库时应认真填写入库单,清晰标注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并有专人验收确认。

第九条入库后的材料应立即进行分类、包装、编号等处理,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易于管理。

第四章材料的存放与保管第十条各类材料应根据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存放,确保材料不受损坏或变质。

第十一条常用的材料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且要做好标记,避免混淆。

第十二条仓库内应加强安全措施,防止盗窃、火灾等意外事件发生。

第十三条各类材料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期限,过期的材料应及时报废或处理。

第五章材料的使用与分发第十四条材料使用应按照施工计划和方案,严格控制用量,避免浪费。

第十五条材料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要求,严禁使用劣质材料。

第十六条分发材料时应填写领用单,并有专人监督和确认。

第十七条临时需用的材料应提前申请,并经审批后方可分发使用。

第六章材料的报废与处理第十八条材料经过检查发现有质量问题或损坏,应及时报废,并填写报废记录。

第十九条超过期限的材料应及时处理,避免对其他材料造成影响。

第二十条材料报废后应进行统一处理,严禁私自处理或乱扔乱放。

第七章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与监督第二十一条各项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由仓库负责人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

现场物料堆放安全管理制度

现场物料堆放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现场物料堆放管理,确保现场物料堆放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现场物料堆放区域。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 分类存放,整齐有序;3. 明确责任,落实措施;4. 严格执行,持续改进。

四、管理职责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现场物料堆放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2.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分发等工作;3. 使用部门负责物料的领取、使用、回收和保养等工作;4. 员工应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现场物料堆放安全。

五、实施细则1. 物料堆放场地规划(1)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规划物料堆放场地,确保场地面积满足物料堆放要求;(2)物料堆放场地应保持干燥、平坦,便于物料搬运和操作;(3)物料堆放场地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2. 物料分类存放(1)根据物料性质、用途和防火等级进行分类存放;(2)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应单独存放,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3)重型、大件物料应靠墙放置,确保通道畅通;(4)轻小物料应堆放整齐,高度不宜超过1.5米。

3. 物料堆放要求(1)物料堆放时应保持整齐、稳固,避免倾倒;(2)堆放高度应合理,不宜过高,以防物料滑落;(3)堆放场地应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4)物料堆放时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便于消防、应急等操作。

4. 物料标识管理(1)物料应标明名称、规格、数量、存放日期等信息;(2)标识应清晰、醒目,便于识别;(3)标识应定期检查,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5. 物料堆放安全检查(1)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物料堆放区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员工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3)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工程材料堆放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堆放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堆放管理制度一、总则工程材料堆放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安全、整洁、方便使用,合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工程进度和施工效率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二、管理责任1、项目经理是工程材料堆放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整个工程材料的堆放负全面责任。

2、仓库管理员是工程材料堆放管理的具体执行人员,负责具体的材料堆放工作。

3、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所属工程的材料堆放质量和安全负全面监管责任。

三、工程材料堆放原则1、安全原则:工程材料堆放应当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材料的堆放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2、整洁原则:工程材料堆放应当保持整洁,不允许有杂物乱放,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3、分类堆放原则:根据材料性质、规格等因素,对材料进行分类堆放,便于管理和使用。

4、定位原则:工程材料堆放应当按照统一规定的位置进行堆放,不得随意摆放或移动。

5、标识原则:对重要的工程材料应当进行标识,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以便于辨识和管理。

6、定期检查原则:工程材料堆放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材料的完好和数量正确。

四、堆放管理流程1、材料到达:当材料到达工地时,应当由仓库管理员接收,核对数量和质量,并填写材料接收清单。

2、分类堆放:接收的材料应当按照种类、规格等因素进行分类堆放,并保持整洁。

3、标识管理:对重要的工程材料应当进行标识,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4、定位管理:根据统一规定的位置进行材料的堆放,确保材料位置清晰易辨认。

5、定期检查:定期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材料的完好和数量正确。

六、安全措施1、材料堆放应当避免与热源、火源、易燃物品等接触,确保材料的安全。

2、对易燃、易爆材料应当单独堆放,并标识明显的警示标识。

3、储存液体材料应当选择密封性好的容器,并避免堆放在高温环境下。

4、应当定期对材料堆放地进行清理,防止积水或滑倒等安全事故发生。

七、违规处理1、对未按规定进行材料堆放的责任人员,应当进行责任追究,并作出相应的处罚。

货物堆放车间管理制度

货物堆放车间管理制度

货物堆放车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货物堆放车间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货物堆放的车间。

三、管理目标1. 规范货物堆放,确保安全有效;2. 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质量;3. 维护车间环境整洁,保持良好形象;4. 防止货物受损、遗失等问题的发生;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提升。

四、管理内容1. 货物分类:车间应根据不同属性的货物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堆放计划,明确标识、定位,便于管理和查找。

2. 堆放原则:(1) 重物品置于下方,轻物品置于上方;(2) 根据货物属性、尺寸等特点,科学合理堆放;(3) 留出通道,确保货物堆放整齐、稳定。

3. 堆放检查:(1) 定期对货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加强对易损货物的保护措施,防止受损;(3) 做好库存清单,及时更新、调整。

4. 安全管理:(1) 每层货架不得超载,严禁货物靠边堆放;(2) 使用吊装设备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安全;(3) 货物堆放位置明显标识,避免发生碰撞、压坏情况。

5. 环境整洁:(1) 定期清理车间,保持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2)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制度,减少环境污染;(3) 定期对货物进行除尘、清洁处理,保持货物品质。

6. 异常情况处理:(1) 发现货物遗失、损坏等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2) 对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查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3) 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保证工作责任清晰。

7. 管理制度:(1) 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监督执行;(2) 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管理水平;(3)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五、管理承诺1. 车间主管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管理职责;2. 所有员工应配合执行管理制度,确保货物堆放安全有序;3. 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所有;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调整或变动,须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的规范文件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的规范文件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的规范文件英文回答:Construction site material storage regulations:1. Proper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Materials should be stored in an organized and orderly manner to ensure easy access and prevent accidents.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s should be stored separately to prevent cross-contamination.2. Adequate space: Sufficient space should be allocated for material storage to avoid overcrowding and facilitate movement. This includes providing enough room for forklifts or other equipment to maneuver safely.3. Proper labeling: Each material should be clearly labeled with its name, quantity, and any specific handling instructions. This helps workers identify materials easily and ensures proper handling and usage.4. Safety measures: Materials should be stored in a way that minimizes the risk of accidents. Heavy or unstable materials should be placed on stable surfaces or racks to prevent them from falling or collapsing. Flammable or hazardous materials should be stored in designated areas with proper ventilation and fire protection measures.5. Protection from weather conditions: Materials should be protected from 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 such as rain, snow, or extreme temperature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covered storage areas or tarps to shield the materials from direct exposure.6. Regular inspections: Regular inspection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ensure that materials are stored properly and in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Any damaged or deteriorated materials should be removed or repaired promptly to maintain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中文回答: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的规范文件要求:1. 合理组织和布置,物料应该有条不紊地进行组织和排列,以确保易于取用并防止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范本

施工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范本

施工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是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于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施工现场料具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

二、责任与义务1. 项目负责人要负责施工现场料具的管理并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料具的安全、有效使用;2. 施工队的队长需要负责监督施工现场料具的存储、使用和维护,及时报告损坏、丢失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3. 施工人员要爱护施工现场料具,正确使用并按规定归还,不得擅自私用、乱放乱扔。

三、管理制度1. 施工现场料具的采购(1)施工现场料具采购应按项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准确地计算数量、规格、型号等,并制定采购计划;(2)采购时要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等进行审查,并与之签订合同;(3)持有采购件料的领料人员要保证按照采购计划和合同要求核准领料,并填写领料单。

2. 施工现场料具的接收(1)接收人员要按照合同规定对施工现场料具进行验收,核对数量和质量,并及时向仓库管理员登记备案;(2)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料具,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或退换,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3)接收人员要做好相关记录和档案的管理工作。

3. 施工现场料具的使用(1)施工现场料具的使用必须符合项目需要和设计要求,并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2)施工队队长要通过定期检查和巡视,确保施工现场料具的正确使用和安全使用;(3)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料具存在安全隐患或性能下降,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同时进行维护或更换;(4)施工人员要规范使用施工现场料具,不得私自修理或改变设计,保证料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施工现场料具的维护(1)施工现场料具要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保证性能和安全;(2)维护人员要做好维护记录和档案的管理,及时报告并处理发现的问题;(3)严禁使用已检修过期、存在质量问题的料具。

5. 施工现场料具的归还与报废(1)施工现场料具的归还应按照领料单和使用期限进行归还,接收人员要按照规定验收并记录;(2)报废料具要进行统一管理,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报废手续;(3)对于损坏、丢失或质量问题严重的料具,要及时报告,进行处理和补充。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在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安全和效率。

合理的物料堆放管理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井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个施工项目中,物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良好的物料堆放管理可以保证物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损坏和浪费。

同时,合理的物料堆放布局还可以节约空间,提高施工场地的利用率。

此外,规范的物料堆放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物料堆放管理并不容易,因为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首先是施工现场的空间限制。

有些工地空间狭小,物料堆放空间有限,需要合理规划堆放位置,确保不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其次是物料种类繁多、规格不一。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物料可能需要不同的堆放方式和条件,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方案。

此外,天气因素也会对物料堆放管理造成影响。

例如,雨雪天气可能会导致物料损坏或者湿润,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物料堆放管理方法。

首先,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物料堆放区域,确保不同类型的物料有专门的堆放区域,并设立标识。

其次,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物料堆放区域,及时清理杂物,确保通道畅通,防止安全隐患。

另外,可以采用临时遮阳棚或者防雨棚等设施,保护物料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最后,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才能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井然,保证工程的安全高效进行。

因此,建议各施工单位在日常管理中重视物料堆放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确保物料堆放安全,推进施工现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施工现场物料(含生产物资、建筑材料、构配件、周转料具等,下同)堆放管理。

3.引用文件
3.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4.管理职责
4.1公司设备运输物资部是本制度制定、修订和实施指导、监督、检查的主责部门。

4.2项目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管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监督管理。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总体要求
5.1.1物料堆放(存放)必须根据用量大小、使用时间长短、供应和运输等情况确定。

用量大、使用时间长、供应运输方便的,应当分期分批进场。

物料发放、取用时遵循“先入先出”原则,以防物料囤积、变质,尽量减少堆放、储存量及场地占用。

5.1.2物料堆放(存放)必须统一布置场地、库房,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堆放(存放)。

不同物料必须按照物理、化学属性和用途、使用部位的不同分类堆放(存放),并悬挂标牌。

标牌应统一制作,标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以及检验状态等。

5.1.3物料必须做到安全、正确堆放(存放),不得超高,且应便于盘点和取用。

5.1.4项目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物料收发管理制度,并建立管理台账。

5.2常用物料堆放安全要求
5.2.1砂石料应分类堆放于分隔式料仓内,堆料不超过隔墙高度,并挂牌标识。

现场临时堆放
砂石料时,应归堆整齐、无厚大底脚,并采取防雨水、防扬尘措施。

5.2.2砖砌体应堆放整齐,不得歪斜,堆放高度不超过2.5m。

3428685EE藮261646634昴29821747D瑽Y319697CE1糡35179896B襫
5.2.3钢筋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分规格、品种堆放整齐,挂牌标识,分层堆放(一般不超过三层)。

现场使用后多余钢筋应及时清理归堆,主体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

钢筋原材、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整齐堆放,挂牌标识。

钢筋焊接场地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配置灭火器材。

5.2.4木材应堆放在木工房内,分规格堆放整齐,设专人管理,木工房应配置灭火器材,周边10m范围内不得有明火。

5.2.5钢模板、钢管、零配件应集中分类、分形状码放整齐,不得相互交错、埋压,防止变形、损坏。

5.2.6散装水泥必须分类存放在稳固、密封的水泥罐中。

袋装水泥应整齐码放于库房内,挂牌标识,库房应及时清理,并采取措施保持库房内干燥。

5.2.7各种气瓶必须存放在气瓶房内,置于偏僻地点,有专人管理,不得露天暴晒,远离明火。

各种气瓶应有明显色标和防震圈,进行金属切割作业时,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必须大于5m,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5.2.8有毒材料应有专门库房存放,有专人保管,有明显标志;材料使用、移放有专人管理;需要通风的有毒材料库房必须设在生活办公区的下风口地带。

5.2.9易飞扬的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5.3物料仓储
5.3.1物料库房应设在安全稳固的地点,并设置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雷击等安全设施,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3.2物料库房应设专人看管,各类材料应台账齐全。

仓库、工具间材料应堆放整齐。

小型构配件应装袋入库存放。

5.3.3易燃、易爆、危化物品的专用库房应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启用,并指派专人看守,负责库房安全管理。

5.4现场管理
5.4.1物料堆放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坚实、平坦、排水措施良好,并设置必要的防火防潮
措施。

5.4.2施工现场应建立清扫制度,落实到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散落的包装袋应及时清理。

建筑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清运。

5.4.3物料堆放位置应远离基坑、边坡、河道等临边位置,避开消防、应急通道,同时应选择便于装卸和管理、二次搬运较少的地点。

5.5监督检查
5.5.1各作业班组应在班前检查物料是否完好,有无缺失,班后应检查现场物料是否堆码整齐、覆盖良好或入退库,现场是否整洁,有无废料。

5.5.2项目材料员应加强对现场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管理工作,每天对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1015E25帥G c W6Q
5.5.3项目安全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每日巡查时,应同时对现场物料堆放(存放)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

5.5.4各级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时,应当把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管理列入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最新整理)楼盘开盘活动方案5850729804
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不为别的,只为了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选择云卷云舒的小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