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下的世界本质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从根本上把握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
而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现实实践,并要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也都必须从哲学层次解决问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许多同志都比较熟悉。
在这里,我们主要是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相关辅助教材的学习,针对学习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从总体上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与大家讨论交流。
准备分三个部分来讲。
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根本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已经经历了数千年之久的漫长的历史发展,并形成了一些较有代表性和富有影响的理论形态和思想体系。
例如,在古代,与粗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相对立,有各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在近代,则出现了以英、法唯物主义为代表的机械唯物论,以及以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等。
总的说来,历史上各阶段出现的诸种哲学理论形态都反映了人们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包括自身在内的对象世界的认识,因而都含有一定的真理性。
但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也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重大的、甚至是根本的不足和缺陷。
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1)不了解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和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2)对自然现象的唯物主义理解是朴素的,或是机械、直观的,特别是未能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觉地、有机地结合起来;(3)对社会现象、社会历史的了解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这种情况也鲜明地体现在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
黑格尔集哲学史上的辩证法思想之大成,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但是,黑格尔同时却把人的思维、观念当作独立的主体和现实事物的创造者,把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过程理解为“绝对观念”的辩证运动过程,从而把辩证法神秘化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论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48 一249 页)[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10 页)[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426 页)[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
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
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浅议马克思哲学的本质2
浅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用司马迁的这句感叹来解释当今各种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那么什么是正真的马克思主义呢?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在拜读了庄友刚先生的《广义历史唯物论》后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认为从解释学的角度看,的确如庄友刚先生而言,马克思哲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一种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而非唯心的哲学。
马克思哲学产生于西方近代哲学发展为现代哲学的转折时期。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从否定性的方面看,无疑应当从它与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性扬弃关系中去寻求。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运用费尔巴哈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颠倒的方法,指出真正的主体不是理念、国家,而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和市民社会,马克思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批驳黑格尔“整整一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而哲学精神不过是在它的自我异化内部通过思考理解即抽象地理解自身的、异化的世界精神”。
不仅对黑格尔,对整个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例如后来的鲍威尔、蒲鲁东等人,马克思都做了无情的批判。
马克思在1847年完成的《哲学的贫穷——答蒲鲁东先生的〈贫穷的哲学〉》论著中,对蒲鲁东的唯心主义思想做了尖锐地批判,阐述了马克思业已形成了的新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混淆了思想和事物”,“因为他的历史是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
一句话,这是黑格尔式的废物,这不是历史,不是世俗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是神圣的历史——观念的历史。
在他看来,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工具。
蒲鲁东先生所说的进化,是在绝对观念的神秘怀抱中发生的进化。
”同样马克思也讥讽鲍威尔等人倡导的思辩哲学是“儿子生出母亲”的哲学。
马克思正确的指出:“决不可把思维同那思维着的物质分开。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含了众多重要的知识,以下将为您进行重点概括。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
4、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与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摘要】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体现了其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则。
他的新唯物主义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运动的整体,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强调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实际问题。
这种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哲学领域,还影响了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体现在对于整体性和历史性的关注上,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对世界的深刻认识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影响,总体性质1. 引言1.1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深刻的总体性质,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综合性认知和理解上。
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强调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维方式,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深刻探讨,以及对社会现实结构的批判性思考。
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科学性,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影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强调唯物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唯一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新唯物主义认为唯物论是认识论的基础,反对唯心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强调现实的存在和客观规律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注重对世界的历史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把握世界的本质2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 论。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般方 法的理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包含和体现世界观。
案例:感悟蜘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的破网爬去,由于墙 很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的爬上 去,又一次次的掉下来……
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 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 本源”;
柏拉图的“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世界是 上帝的确良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
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万能物之母,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
和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一、哲学首先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 整个世界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
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 总的看法 是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具有抽象性、普遍性、 共同性。 根本观点是最基本的观点,具有基础性、本源性。
一个化学教授的故事
一天,一位化学教授领着学生到实验室向他们说明人 身体的物质元素。学生们看到一排贴着标签的密封的瓶子 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标签上分别写着: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 同一关系。思维能否认 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 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知识拓展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 把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 基本派别。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具体表现为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可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古希腊罗马哲学其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相对说是间接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两个分离得以统一。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为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应当正确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体系。
组成这一体系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符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是抱着为劳苦群众谋幸福的愿望去考察社会进而研究哲学的。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又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着解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现实的人的解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哲学的时候,首先碰到的就是发展到最高水平的德国资产阶级的哲学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他们接受了这一学说,成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站不住脚的,受到了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的鼓舞。
然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辩证法也是不对的。
进一步地研究,马克思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引进了实践的概念,终于发现,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确定思维真理性的标准。
科学实践观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根据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历史发展,重新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研究的积极成果,经过进一步天才地发挥,创作出了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的哲学即唯物辩证法。
这一新哲学的发展,科学地说明了人们的认识过程,建立了与以往认识论本质上不同的新的认识论学说。
当他们这个时候应用新的哲学武器来重新研究人类社会问题时,与过去就大大不同了,一切问题就都明朗了,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社会理论,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从人出发,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人;如果说是从社会出发,走过了一个园圈,最后又返回到的社会,都是正确的。
这两种说法是一样的,都是说出了同一个意思。
但是这种回到,并不是回到原地,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返回到人类社会问题上来,是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回到人类社会问题上来。
马克思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 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 1C、中国D、俄国1 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 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 1 . C 2 . A 3. A 4. B 5. C 6. B 7. C 8. A 9. D 1 0. A 11 . A 12. C 13. D 14. A 15. C二、多项选择题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 1 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 1 831 年和 1 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 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 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6?1 斯密B、大卫?6?1 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6?1 圣西门B、沙尔?6?1 傅立叶C、罗伯特?6?1 欧文D、托马斯?6?1 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1 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 1 . BCD 2. BCD 3. ABC 4. BC 5. AB 6. ABC 7. CD 8. AB 9. BCD 10. ABCD三、辨析题1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思辨体系。
其次,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学说,批判其不合理内容吸收其合理部分。
再次,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一,是马恩共同创立的。
二,包括其继承人的理论。
三,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立场、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保持一致。
四,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一,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二,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5.为什么说人生活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一,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二,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二,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
7.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的发展。
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8.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二,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1绪论 专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
直接原因
费尔巴哈在马恩思想转变的过程中 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公开拥护这种改造的人们当中,几 乎没有一个不是通过费尔巴哈对黑格 的序言 尔哲学的克服而走向共产主义的”。
费尔巴哈及其思想简介
信奉者
怀疑者
反叛者
听了黑格尔的 全部课程,《 逻辑学》听了 两遍。
质疑黑格尔哲 学中神秘的唯 心主义。“思 维与存在的关 系怎样?是不 是如同逻辑对 自然的关系呢 ?”
1841年在步兵炮团服兵役, 同时在柏林大学听哲学课,参加 了青年黑格尔派小组。1842年9 月到英国曼彻斯特其父与人合营 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当职员, 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并同 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1844年 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 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 两篇文章,标志着恩格斯两个转 变的完成。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 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 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被英国媒体评为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 伟大的哲学家
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BBC) 四频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
得票率 27.93% 12.6%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 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 甚至没有进入前20名。
1842年4月,马克思为《莱茵 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 编,(24岁)著文抨击普鲁士 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 问题。1843年3月退出《莱茵 报》编辑部,10月移居巴黎, 参加工人运动,广泛研究历史、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 理论。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 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 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等文章,表明他开始 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 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 转变。
马克思材料题
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和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答案要点:⑴材料1、2、3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相同之处在于他们者坚持世界是统一的。
不同之点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相互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泰勒斯归结为水,王充归结为气,但者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质。
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
⑵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
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
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长度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A.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C.剩余价值D.相对论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A.世界是物质的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意识决定物质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辩证法的范畴?A.对立统一B.质量互变C.否定之否定D.绝对真理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社会主义必须拥有发达的生产力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E.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A.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剩余价值学说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E.共产主义理论三、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请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3、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
4、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实践检验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答案是:D.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A.世界是普遍的B.世界是物质的C.世界是运动的D.世界是精神的正确答案是:D.世界是精神的。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D.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正确答案是:D.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剩余价值理论B.劳动价值论C.阶级斗争理论D.唯心主义观点E.精神分析学说正确答案是:ABC。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方面。
下面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原理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本质和世界规律的学说,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感觉和认识之外,而不是人的主观感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的发展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过程,它包含着矛盾和冲突的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核心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学说,它认为社会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历史,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动物社会到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变革是由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还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社会革命的历史所规定的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互为基础和相互依存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于指导人们正确看待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为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认识方法。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辩证思维,认识事物发展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和变革。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方面,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思想史逻辑中的马克思类本质理论还原与确证-最新资料
世界思想史逻辑中的马克思类本质理论还原与确证马克思的类本质理论,历来受到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者的重视和争议,特别是当西方马克思主义日益成为学界的一门显学以后,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或者早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学者群中出现了探索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哲学原生态;世界思想史与马克思思想逻辑发生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性等种种理论思潮的可喜现象,的确,在当代马克思思想研究领域,存在着很多值得探索和创新的领域,本文试图从哲学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对马克思类本质理论揭示的人类解放理论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想以一种反思的逻辑在世界思想史的层面进行追问和论证。
一、世界思想史逻辑与马克思类本质理论“类本质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人学思想的重要逻辑起点,是在继承批判黑格尔“异化”思想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的思想史基础上创立的有着关键学术效应的观念形态,本文出于学界研究的现实需要,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从世界思想史的发生逻辑角度体观马克思类本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形成中的地位和意义。
人类本质理论的原初内涵。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是类存在物的观点。
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的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马克思又在考察异化劳动剥夺人的类生活中,阐述了人的类本质及其异化。
他指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复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复习题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B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3.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D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D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形式7.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B)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9.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B )的总和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BCD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2.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C)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CD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ABCD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5.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BCD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简答1.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内容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
本文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
一、哲学基本原理的内涵和要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其中,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客观的存在;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认识的规律,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要义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引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内涵和要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是以阶级分析为基础,以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剥削和阶级斗争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剥削的实质;其次,阶级分析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阶级对立的根源;再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他们争取自身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再次,为科学规划、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指导。
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要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形态,旨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含义3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含义3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含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含义哲学是我们所处社会和历史环境的产物,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哲学是一种解释宇宙万物的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反思和探索,是对世界本质、规律和价值的把握。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哲学的含义。
一、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反思和探索人类从远古时代开始就在不断探索世界,寻求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而哲学则是人类思维到达一定高度后的产物。
人类借助于神话、宗教和科学等思维方式各自探索和解释这个充满谜团的世界,而哲学恰恰是通过理性思考和探究,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哲学是一种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是对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和价值的反思和探究。
二、哲学是对世界本质、规律和价值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不仅要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审视现象,更要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要了解世界的本质、规律和价值。
世界的本质指的是它最根本的事物、力量和关系,而世界的规律是指它内部的发展变化和运动的必然性和趋势性。
而价值则是人类对事物的评价和追求所建立的一套标准和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们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奋斗,因此哲学必须要有对人的价值的思考。
三、哲学是一种解释宇宙万物的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哲学是一种基本理论,它不仅是人类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更是我们寻找自我意义与价值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哲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宇宙的本质、规律和意义,为人类提供认识和实践的指导。
它不仅是一种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智慧,更是一种解释宇宙万物的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
人类的知识和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哲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理论,却对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概况、分类、具体化,为人类提供认识和实践的指导。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反思和探索,是对世界本质、规律和价值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新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定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4.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5.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6.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意义:1、否定式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式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意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7.实践的含义形式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使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9.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的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10.如何理解认识运动过程是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2、从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11.真理的两种属性及其辩证关系和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1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内容: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绝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状;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定看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1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1、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应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2、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意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4.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1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具有协调性特点;其协调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这两个方面16.改革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作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17.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18.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9.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卖出,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20劳动力商品二因素的特点: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21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意义: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区分的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2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有哪些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方和统治权力2、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3、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23为什么垄断不能消除竞争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本质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下的世界本质
马克思说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石。
通俗来讲,正确的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的实质,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根本不动摇,我们每天都在从事着各种工作,忙碌着各种考试,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多姿多彩的事物,这就需要我们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中,不断的分析、总结、学习、判断,才能从意识层面和物质层面上做到把握世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一、物质与意识
世界的本质到底是物质还是意识,这一争论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
针对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哲学派分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前者把主张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后者则认为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而在此辩论中,各学派又分为一元论和二元论,即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唯物和唯心主义都可以使一元论者,二元论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有两个,世界有两个彼此独立、互不相属的本原。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周围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客观事物符合时,才能取得成功,反之,则只会失败。
无数的事例和经验反复的告诫着人们,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更让人们清晰的认清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通过经验总结和归纳发现,只有唯物主义能准确反映进步阶级、集团的利益和世界观,更好的符合社会生产和科学发展。
既然物质是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本质,那么,物质又是什么呢?哲学物质概念发展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从寻找一种或几种能产生万物的“初原物质”作为世界本原到17世纪形而上学,以原子为组成万物的最小单
位,再到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历史观有机的结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将物质的概念从各种实物的总和抽象出来,进而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并不是依赖人们的感觉存在的,但是它却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客观存在。
列宁也正是根据恩格斯的原则,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什么叫做物质
要理解这一物质定义,我认为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
二、物质是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也就是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
三、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它与自然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即存在区别又有联系。
马克思主义对哲学范畴的科学规定,从根本上解决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既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严格区别开来,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首先在于它的物质性,作为统一基础的物质不能归结为某种“始基”之物,实际的物质统一性是包含着差异的统一,是多样的统一。
其次,这种物质统一性是运动的、发展的统一,不是静止的、僵死的统一。
正是因为物质是包含着差异的统一,所以物质世界会如此丰富多彩,也正因为物质是运动发展的统一,所以整个世界时互相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一一证实,首先自然界的物质现象虽然千姿百态,但从茫茫宇宙到高山大海,从天上到地上,从植物到动物,从有机界到无机界,都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过去有人认为,天上的世界时神的世界,天上的人间和地下的阴间都是由天上的神所主宰,但是现代科学对宇宙、地球、月亮、陨石的分析,逐步揭开了天体奥秘,发现宇宙中其他天体和地球一样,都是由同样的氢、氧、氮、碳、
磷、钙、铁等化学元素所组成,也有同样的物理运动规律,这也表明天上的世界和地球都统一于物质。
其次,在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虽然比自然界复杂得多,但也有其特殊的规律存在。
社会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生产,深灰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客观的、物质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这种客观实在的本质,说明了人类社会只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人的意识本身是不是统一于物质呢?
三、什么叫做意识
首先,我想说的是意识到底是什么。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意识简单归为物质或者物质属性,旧的唯物主义也说没把意识到底是什么给说清楚,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意识当成是物质的一种产物和属性,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意识是一种灵魂之火,我国东汉的哲学家王充也说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就像薪与火的关系,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我认为意识首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个简单反映特性到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和动物心理,再到人的意识的逐步发展过程,其次,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依然是这种产物。
社会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社会劳动,类人猿的心里不会自然而然的变成人类意识,劳动也为意识提供了思维的外壳——语言,因此,即便是某些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超过人类,但是没有语言、不能制造工具,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人这样的高级动物。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意识的本质就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美国亚特兰大大学曾对6个盲人的意识现象做过研究,发现先天盲者,只能梦到靠声音、触觉理解的世界,后天盲者,却能梦到正常人接触的世界。
由此可见,人脑不会自生出意识来,人脑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并作用于客观存在,进而客观存在才会反映到人脑中来。
四、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从起源还是从本质,物质都是决定意识的,难道意识就处于完全被动,被物质所主导吗?不,我认为意识也是有很重要的功能的,第一意识能够让我们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便面现象,也能帮助我们认清事物的内在本质,不仅能看到现在,也能追溯过去,甚至预知未来,比如说猴子能用水、戏水,但却因为其不能认识水的本质,故而不能利用水。
第二意识让我们能动的改变世界。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自然界处处都留下了人类的生存痕迹。
例如蜜蜂无蜜就会饿死,但是人无粮食会种植,猴能生火,但是不能用火,人却能使用柴、煤、油、电,以及各种用火方法,人们利用仿生学模仿生物功能,制造各种人工合成物质以补偿自然物质的不足。
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之所以有能力改造自然,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具有意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指导着人们认清世界并改造世界。
只有在认清世界本质奥义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在复杂和深邃的世界中看清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在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中总结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而帮助我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认识能力以及立身做人。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抬起来。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是科学的、正确的,但是若没有这个支点,不能认清世界的本质,就永远不能正确的看待这个世界,更别说改变这个世界了。
治病需要药,开刀要花钱,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社会、科技、生活的发展进步,都需要我们正确看清世界本质,正如毛泽东言道: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