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推荐word版 (7页)
履约保证金与履约保函
![履约保证金与履约保函](https://img.taocdn.com/s3/m/d3c101657e21af45b307a896.png)
履约保函:你要先拿钱(比如你上面说的合同额的10%)给你的银行,根据买方(一般都是买方)的履约保函格式,向你的银行提出履约保函申请,银行会认真而苛刻地审查你提出的格式和条款,条款同意(银行都会修改,最大程度地降低自己的风险和责任,这个时候你还要反复地征求买方的意见,再和买方商量修改条款,巨烦!妈的,谁让咱是乙方呢!)后以银行的名义开出履约保函,承诺以银行的名义提供10%的资金担保,在保函有效期内,如果卖方有保函中约定的违约情况出现,买方可直接从银行拿走这10%的钱!履约保证金:比较简单,直接交钱(比如你上面说的5%)给买方或者你上面说的什么交易中心,是对合同履行的一种现金保证。
比较:履约保函虽然手续繁琐,但在保函中根据合同条款或双方约定(更是银行的要求)都有一个明确的有效期限年月日,到了这一天,你的钱就会自动从银行获得自由,并不需要买方同意或不同意,因此不用再看买方的脸色了,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其他另外的把柄(比如质保金)在买方手中。
履约保证金则不然,到了约定时间,你要找买方去要,还要拍他的马屁,如果他心情不好,即使合同执行中你没有犯一点点错误,他随便找个借口,要钱?呵呵。
现在公司资金紧张/这个月没有做付款计划/领导不在/签不了字。
呵呵,都是借口,那你就等着吧,这是中国国情,你告他?呵呵。
算了吧。
]履约保函,为了让先履行合同方,履行合同约定的一种方式,重要的是为防止中途发生不履约行为,在施工单位,通常交款至业主,金额据工程大小来定。
保证金,通常表现在一方已履行合同,但对方暂行对履行结果做出肯定,当然,也未否定,所以对已完工的工程结算中,扣除一部分作为质量或其他的保证金,若发生以上事项,业主将有权拒绝付款。
“质保金”是信誉录会员对自己企业信誉的质量保证金。
信誉录会员不仅要接受信誉评分、交易评价的监督,同时要接受质量保证金的监督。
如果信誉录会员在合作的过程中违反了规则,则需要扣除起相应的质保金作为处罚。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2024版)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52fb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2.png)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2024版)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保证金的目的1.2 保证金的法律依据1.3 保证金的适用范围第二章:保证金的缴纳2.1 缴纳标准2.2 缴纳时间2.3 缴纳方式第三章:保证金的管理3.1 管理主体3.2 管理职责3.3 管理流程第四章:保证金的退还4.1 退还条件4.2 退还时间4.3 退还方式第五章:保证金的扣除5.1 扣除条件5.2 扣除程序5.3 扣除后的补缴第六章:违约责任6.1 违约情形6.2 违约责任6.3 违约处理第七章:合同变更与解除7.1 变更条件7.2 解除条件7.3 变更与解除后保证金的处理第八章:争议解决8.1 争议解决方式8.2 法律适用8.3 争议解决地点第九章:附加条款9.1 特殊约定9.2 保密协议9.3 其他补充条款第十章:签字栏10.1 甲方签字10.2 乙方签字10.3 签订时间10.4 签订地点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总则1.1 保证金的目的本合同规定的履约保证金旨在确保乙方履行合同义务,保障甲方的合法权益。
1.2 保证金的法律依据保证金的设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1.3 保证金的适用范围本合同规定的履约保证金适用于甲乙双方签订的所有合同及其补充协议。
第二章:保证金的缴纳2.1 缴纳标准乙方应按照合同总额的______%缴纳履约保证金。
2.2 缴纳时间乙方应在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__天内缴纳履约保证金。
2.3 缴纳方式乙方可通过银行转账、现金支付或其他双方认可的方式缴纳保证金。
2.3.1 缴纳凭证乙方缴纳保证金后,应向甲方提供缴纳凭证。
第三章:保证金的管理3.1 管理主体甲方为履约保证金的管理主体。
3.2 管理职责甲方负责保证金的收取、保管、退还和扣除等管理工作。
3.3 管理流程保证金的管理应遵循以下流程:______。
3.3.1 管理的具体规定包括保证金的存储、利息处理、账目核对等。
第四章:保证金的退还4.1 退还条件乙方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后,甲方应退还履约保证金。
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2021(3篇)
![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202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b64be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a.png)
第1篇一、前言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为保证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合同各方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由合同一方或多方当事人缴纳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保证金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进一步规范合同履约保证金的管理,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21年,我国对合同履约保证金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
本文将对最新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二、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1.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适用范围根据最新规定,合同履约保证金适用于各类合同,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工程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技术合同等。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确保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缴纳履约保证金。
2.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形式合同履约保证金可以采用现金、银行保函、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存单、国债、金融债券、保单等多种形式。
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式。
3.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缴纳(1)保证金缴纳比例:合同履约保证金的缴纳比例由合同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
(2)保证金缴纳时间:合同履约保证金应在合同签订后,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前缴纳。
(3)保证金缴纳方式:当事人可以采取现金、转账等方式缴纳保证金。
4.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退还(1)合同履行完毕: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当事人应按照约定退还保证金。
(2)合同解除:因合同解除等原因导致合同履约保证金不再具有担保意义的,合同当事人应按照约定退还保证金。
(3)合同终止:合同终止后,合同当事人应按照约定退还保证金。
5.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利息(1)保证金利息计算:合同履约保证金产生的利息,归缴纳保证金的一方所有。
(2)利息支付方式: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利息支付方式,如按月、按季、按年支付。
6.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监管(1)保证金管理:合同当事人应设立专门的保证金账户,对保证金进行管理。
(2)保证金监管:有关部门应对合同履约保证金进行监管,确保保证金安全、合规。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2024版)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2ea55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d.png)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2024版)本合同目录一览1. 保证金金额1.1 保证金数额的确定1.2 保证金的支付2. 保证金的使用2.1 保证金的使用范围2.2 保证金的使用条件3. 保证金的退还3.1 退还保证金的条件3.2 退还保证金的方式4. 保证金的管理4.1 保证金的管理机构4.2 保证金的管理规定5. 保证金的责任5.1 保证金的责任范围5.2 保证金的责任限制6. 保证金的扣除6.1 扣除保证金的情形6.2 扣除保证金的方式7. 保证金的通知7.1 保证金的通知义务7.2 保证金通知的方式8. 保证金的监督8.1 保证金监督的机构8.2 保证金监督的方式9. 保证金的调整9.1 保证金调整的条件9.2 保证金调整的方式10. 保证金的解除10.1 保证金解除的条件10.2 保证金解除的程序11. 保证金的利息11.1 保证金利息的计算11.2 保证金利息的支付12. 保证金的争议解决12.1 争议解决的机构12.2 争议解决的方式13. 保证金的法律法规13.1 保证金适用的法律法规13.2 法律法规的变更对保证金的影响14. 保证金的合同变更14.1 合同变更的条件14.2 合同变更的方式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 保证金金额1.1 保证金数额的确定1.1.1 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保证金的具体金额,该金额由合同双方根据合同金额、风险评估等因素共同协商确定。
1.1.2 保证金的金额一经确定,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进行支付。
1.2 保证金的支付1.2.1 合同一方应在合同签订后七个工作日内,将保证金支付给合同另一方,支付方式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1.2.2 支付保证金后,合同双方应提供相应的支付凭证,以证明保证金的支付情况。
2. 保证金的使用2.1 保证金的使用范围2.1.1 保证金主要用于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时的赔偿。
2024版工程合同履约保证金细则
![2024版工程合同履约保证金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9d8ab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2.png)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版工程合同履约保证金细则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保证金1.2 履约保证金1.3 工程合同第二条:保证金的金额与缴纳2.1 保证金的金额2.2 缴纳保证金的时间与方式第三条:保证金的用途与退还3.1 保证金的用途3.2 保证金退还的条件与流程第四条:保证金的管理与监督4.1 保证金的管理4.2 保证金监督机构的职责第五条:保证金扣除与赔付5.1 保证金扣除的情形5.2 保证金赔付的流程与标准第六条:合同变更与解除6.1 合同变更对保证金的影响6.2 合同解除对保证金的影响第七条: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7.1 违约行为与责任7.2 争议解决的途径与方法第八条:合同的生效、修改与终止8.1 合同的生效条件8.2 合同的修改8.3 合同的终止第九条:法律法规的适用与争议解决9.1 法律法规的适用9.2 争议解决的方式与地点第十条:保密条款10.1 保密信息的范围与内容10.2 保密信息的保护与期限第十一条:合同的转让与继承11.1 合同转让的条件与程序11.2 合同继承的效力第十二条:甲方(乙方的义务与责任)12.1 甲方的义务12.2 甲方的责任第十三条:乙方(丙方的义务与责任)13.1 乙方的义务13.2 乙方的责任第十四条:其他条款14.1 不可抗力14.2 合同的完整性与冲突解决14.3 合同的修订日期与版本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保证金:指为保证甲乙双方履行合同义务,乙方按照合同约定向甲方缴纳的一定金额的金钱。
1.2 履约保证金:指乙方为确保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向甲方缴纳的保证金。
1.3 工程合同:指甲乙双方签订的,约定乙方进行某项工程建设,甲方支付价款并按照约定接受工程的合同。
第二条:保证金的金额与缴纳2.1 保证金的金额:履约保证金的金额为合同总价款的5%。
2.2 缴纳保证金的时间与方式: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七个工作日内,将履约保证金以银行转账的方式缴纳至甲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2023标准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标准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作用)
![2023标准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标准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a4cd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1.png)
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20231. 引言合同履约保证金作为商业合同中的关键概念,旨在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
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活动的不断变化,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讨论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并重点关注其作用。
2.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定义合同履约保证金是在商业合同签订时,由买方支付给卖方的一定金额,作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保证。
合同履约保证金旨在确保买方履行合同义务,预防合同违约,并对合同双方的权益起到保障作用。
3.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作用3.1 履约义务保障合同履约保证金作为一种经济保证,有效地促使买方履行合同义务。
买方支付一定金额作为保证金,确保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交付、支付和其他义务。
如果买方未能履约,卖方有权根据合同约定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相应的违约金。
3.2 风险分担机制合同履约保证金为双方提供了一种风险分担机制。
在商业合同中,买方和卖方都面临着各种风险,例如财务风险、履约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通过支付合同履约保证金,买方和卖方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风险保障,减少不确定性,增加合作的信心。
3.3 违约责任承担合同履约保证金承担着违约责任的重要角色。
如果买方违约,卖方有权根据合同约定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相应的违约金。
这种违约金的扣除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惩罚,强化合同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
3.4 维护商业信誉合同履约保证金可以帮助维护商业双方的信誉。
买方支付保证金表明其愿意履行合同义务,并展示出其对商业合作的诚信度。
同样,卖方在履约保证金的监督下,更加有动力和义务按时、按量完成交付和服务,增加自身的商业信誉。
4.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根据最新的合同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完善。
是一些重要的最新规定:4.1 保证金金额的确定合同履约保证金的金额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并写入合同正文。
金额的确定应根据合同涉及的交易金额、合作方式和风险评估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
【2018最新】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word范文模板 (7页)
![【2018最新】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word范文模板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2f85ab17647d27284b73514b.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篇一: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一、履约保证金的概念与法律规定所谓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大型招标项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项目或者拍卖,为了防止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考察中标单位有没有实力完成此采购项目的一种程序,属于一种特殊的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的措施,具有控制合同有效执行与风险防范的功能。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一般规定,中标的投标人需要提交合同履约保证金,它是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
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履约保证金制度是《招标投标法》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所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也确实可以运用这项制度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从法律上讲,我认为履约保证金既不同于定金,也不同于预付款,更不同于保证。
但是《招标投标法》没有对实施这项制度的相关条件作出详细的规定,比如,履约保证金交付的比例,如何监管,由谁监管等等,致使实践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管理办法》第36条和第37条中,对投标保证金的收取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履约保证金收取与管理没有任何规定,政府采购中心具体操作的时候也没有统一标准。
二、履约保证金的作用履约保证金约束主体十分明确,就是项目中标人,履约保证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完全履行合同,保证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条款履行合同。
为了控制中标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折扣与水分问题,让中标人在合同执行前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根据合同随时考核验收,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否则将会没收或部分扣除履约保证金,在具体操作中,误期赔偿费也可从应付货款或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笔者认为,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对促使中标人履约、防止中标人违约,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义务,对违约者进行惩戒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履约保函_法律规定(3篇)
![履约保函_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e5711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a.png)
第1篇一、履约保函的概念履约保函,又称履约保证书,是指担保人(保证人)应债权人的要求,向债权人出具的一种书面承诺,保证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履约保函是一种独立的担保方式,其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主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
二、履约保函的法律规定1.《担保法》《担保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保证人应当与债权人签订书面保证合同。
保证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保证的范围、期限、方式、责任等。
保证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
”2.《合同法》《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保证担保的,保证人应当按照约定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
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范围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3.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三、履约保函的适用范围履约保函适用于以下情况:1.借款合同:担保人保证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
2.买卖合同:担保人保证卖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交货义务。
3.租赁合同:担保人保证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支付租金义务。
4.工程合同:担保人保证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工程承包义务。
5.其他合同:担保人保证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四、履约保函的出具程序1.申请出具保函:债务人向担保人提出出具履约保函的申请。
2.审查申请:担保人对债务人的信用、履约能力进行审查。
3.签订合同:担保人与债务人签订履约保函合同。
4.出具保函:担保人向债权人出具履约保函。
5.履行保函:在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要求担保人履行保函约定的责任。
五、履约保函的法律效力1.担保人的责任:担保人在保函有效期内,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履约质保金的法律规定(3篇)
![履约质保金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65d6e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5.png)
第1篇一、引言履约质保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支付给另一方的一定金额的金钱。
在我国,履约质保金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
本文将从履约质保金的定义、法律规定、适用范围、支付方式、退还条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履约质保金的定义履约质保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支付给另一方的一定金额的金钱。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质保金作为担保,确保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当一方违约时,质保金可被用于赔偿另一方的损失。
三、履约质保金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履约质保金,以担保合同的履行。
履约质保金应当明确约定支付数额、支付方式、退还条件等事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担保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履约质保金,作为担保。
履约质保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担保的债权应当具有合法性;(二)担保的债权应当具有可实现性;(三)担保的债权应当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四)履约质保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担保债权数额的百分之三十。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履约质保金的,质保金的性质属于担保,应当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处理。
”四、履约质保金的适用范围1.建设工程合同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履约质保金是常见的担保方式。
承包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向发包方支付一定数额的履约质保金,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中,卖方为了确保买方按时支付货款,可以要求买方支付履约质保金。
3.租赁合同在租赁合同中,出租方为了确保承租方按时支付租金,可以要求承租方支付履约质保金。
4.其他合同除了上述合同外,其他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根据需要,约定支付履约质保金。
合同履约保证金条款.docx(2024精)
![合同履约保证金条款.docx(2024精)](https://img.taocdn.com/s3/m/d1199f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8.png)
合同履约保证金条款一、保证金的定义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在合同签订后,根据合同相关条款约定,由履行方按照一定比例提供给对方作为保证合同履约的一种经济担保措施。
二、保证金的支付1.履行方应在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履约保证金支付至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2.若履行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保证金,责任方有权视为履行方违约,并可以采取中止履约或解除合同的措施。
3.保证金的支付方式可以通过电汇、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
支付保证金的凭证应及时提供给对方,确保款项的及时到账。
三、保证金的退还1.当合同的所有义务履行完毕后,对方应在接到履行方书面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将保证金的全部或剩余部分退还给履行方。
2.保证金的退还方式应与支付方式相同,且由对方承担相应的手续费用。
3.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或纠纷,应在争议解决后根据判决或仲裁结果相应处理保证金的退还事宜。
四、保证金的使用1.若履行方发生违约行为,责任方有权使用保证金来弥补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2.在使用保证金前,责任方应书面通知履行方,并说明使用保证金的事由、金额及计算方法。
3.若使用保证金后,责任方的损失仍未得到完全弥补,责任方有权要求追加保证金。
五、保证金的计算保证金的计算方法由双方根据合同性质和风险程度事先约定,并在合同中明确写明。
六、保证金的转让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履行方发生变更,责任方有权要求新履行方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2.若责任方同意将保证金转让给第三方,应征得履行方的书面同意,并进行相应的过户手续。
七、保证金的违约处理1.若履行方未按时支付保证金或未按约定使用保证金,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违约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对方因此所产生的一切损失。
3.如履行方未履行支付违约金的义务,对方有权采取法律途径追究违约方的责任。
八、其他事项本条款未尽事宜,双方应在合同中另行约定,以补充本条款的不足之处。
总结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保证金作为一种经济担保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双方的利益。
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
![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ea1c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6.png)
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
履约保证金是指合同一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向对方提供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财产,在合同中作为一种保证合同履行的方式之一。
最新规定下,履约保证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首先,履约保证金提供的数额有所调整。
根据新规定,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5%-10%。
这样的调整是为
了更好地平衡双方的权益,既能保证受益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障,又能避免给付保证金对履行方造成过大的压力。
其次,履约保证金的存放方式也有所变化。
根据新规定,双方应将履约保证金存入指定的第三方监管账户,由该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履约保证金被滥用或挪用的风险,保障了双方的利益。
再次,针对履约保证金的退还问题,也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新规定,合同履约保证金应在合同期满后的30天内退还给提供方。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提供方有权利在合同解除后要求违约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并可以抵扣相应的履约保证金,剩余部分退还给提供方。
最后,履约保证金的违约责任也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新规定,如果受益方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提供方有权利要求返还履约保证金,并可以按照约定追加违约赔偿金或采取其他合
法的追偿方式。
如果提供方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受益方有权利要求提供方支付20%的违约金,并可以采取其他合法的追偿方式。
综上所述,最新规定下的履约保证金在数额、存放方式、退还问题和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旨在更好地保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合同的履行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注:此回答根据AI算法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
2023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正规范本(通用版)
![2023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正规范本(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79d4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7.png)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一、引言合同是法律上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而履约保证金则是合同中一种常见的保障机制。
它是为了确保合同当事人按照约定的内容履行合同义务而设立的一种经济担保方式。
本文将介绍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包括合同保证金的定义、作用、法律依据和相关规定。
二、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定义和作用合同履约保证金,简称保证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其履行合同义务而向对方提供的一定金额的担保金。
保证金在合同中作为双方的一种信任机制,旨在约束双方履行合同义务,防止当事人违约。
保证金可以是一笔款项、一定比例的合同价款或者其他形式的财产。
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合同履约保证金具有作用:1.保障履约:通过提供保证金,合同当事人会更加慎重地履行合同义务,以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
2.强化信任:双方提供保证金表明其诚信,增强合同履行的信任基础。
3.预防风险:保证金作为一种担保机制,可以为合同当事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在发生违约情况时减少损失。
三、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依据我国《合同法》是对合同履约保证金进行法律约束的主要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90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履约保证金。
合同中的履约保证金的金额、用途、返还等事项应当明确约定,并且应当合理、公正。
在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使用和返还方面,我国《合同法》第100条至第104条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当事人如果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保证金应当及时返还;如果发生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对方可以要求扣除保证金作为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如果双方都违约,保证金可能被用于抵消双方的损失。
此外,对于特定行业或领域,相关法律规定也可能对合同履约保证金有专门的要求和制度安排。
比如在房地产领域,我国有《房地产购销合同》和《商品房预售合同》等法律法规对合同履约保证金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限制。
四、合同履约保证金的相关规定除了上述的法律依据外,合同履约保证金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操作。
是一些常见的相关规定:1.保证金的存放:保证金应当由双方约定存放在指定的银行账户或使用其他方式进行保管,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可查性。
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2023)
![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2023)](https://img.taocdn.com/s3/m/cb5268e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3.png)
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2023)《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要求中标人提交一定金额的履约保证金,是招标人的一项权利。
该保证金应按照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的规拿罩定,或者根据招标人在评标后作出的决定,以适当的格液裤式和金额采用现金、支票、履约担保书或银行保函的形式提供,其金额应足以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后应予反还。
但在工程合同中,招标人可将一部分保证金展期至工程完工后,即直到工程最后验收为止。
在货物或服务采购合同中,招标人也可将一部分保证金展期至安装或调试之后。
如果中标人拒绝提交履闹敏简约保证金,可以视为放弃中标项目(参见《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的有关规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招标人可以从仍然有效的其余投标中选择排序最前的投标为中选的投标,但招标人也有权拒绝其余的所有投标,并重新组织招标。
履约保证金既不同于定金,也不同于预付款,更不同于保证。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5条的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由于本法没有规定接受履约保证金的招标人不履行合同时是否应当双倍返还履约保证,所以我们不能将其视同为定金。
其次,履约保证金也不同于预付款。
预付款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前提前支付合同约定价款。
以帮助义务人能更好地履行合同,属于履行的一部分。
预付款不遵循定金罚则,即预付款交付后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不发生丧失或双倍返还的问题。
而履约保证金则发生不予返还的问题。
最后,履约保证金也不同于保证。
保证是第三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第三人履行债务的担保方式属于人的担保。
履约保证金采取银行保函的形式时,最容易与银行担保相混淆。
银行担保,是银行以自己的财产或信用为他人债务提供的一种担保形式,也是一种保证,是一种新的人的担保。
而作为履约保证金的银行保函,只是银行保证在中标人不履行合同时,从其开户上支付相应的保证金额。
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
![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10e57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a.png)
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
据2019年4月1日起施行的《履约保证金管理办法》,履约
保证金是指承诺人支付给受益人的一定金额作为保证,以确保承诺人履行合同义务的一种方式。
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履约保证金的比例有所调整。
根据新规定,一般情况下,履约保证金比例不得超过合同价款的20%。
而对于风险较高、履约不确定性较大的合同,可以适当提高履约保证金比例,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价款的50%。
这一调整可以提高履约保证
金的作用,增加受益人的保障。
其次,履约保证金可以用于决算结算。
根据新规定,承诺人履行合同后,可以向受益人申请退还未使用的保证金。
在申请退还时,承诺人需要提交决算结算报告,包括合同的履行情况、费用的结算情况等。
受益人在核实报告无误后,可以将未使用的保证金退还给承诺人。
此外,履约保证金的用途有所限制。
新规定规定,履约保证金只能用于履行合同的相关义务或者支付迟延履约金等费用,并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
受益人在使用履约保证金时需要与承诺人协商并明确用途,保证保证金的合理使用。
最后,强化违约处罚机制。
新规定对违约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承诺人履约不到位或者违反了合同约定的,受益人可以扣除一部分履约保证金作为违约金。
同时,如果承诺人严重违约,导致受益人遭受重大损失的,受益人可以要求承诺人支付违约金,
并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主要包括履约保证金比例的调整、用途的限制、决算结算的规定以及违约处理机制的强化等。
这些规定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合同履约率,保护受益人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定。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e0e13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b.png)
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引言合同履约保证金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合同保障措施,不仅在国内外商业交易中被广泛采用,而且在法律上也受到一定的规范和管制。
本文将介绍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包括定义、作用、法律保障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
定义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而约定的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合同的可信度和保障交易安全,一方用以确保自己的合同履行义务,另一方则用以弥补可能遭受的损失。
作用合同履约保证金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不仅对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履行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还可以降低合同风险,提高交易的效率。
具体来说,它可以实现几个方面的作用:1.促进交易:当一方提供合同保证金时,能够显示其对合同履行的信心,从而增加对方对交易的信任,进而促成交易的达成;2.履约保障:如果一方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通过索取合同履约保证金来获得一定经济赔偿;3.弥补损失:在发生违约情况时,受损害方可以通过扣除或索取合同履约保证金来弥补自身的经济损失;4.减少纠纷: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存在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使当事人更加谨慎地履行合同义务,从而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法律保障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合同履约保证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法律保护和规制。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合同自由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合同自由原则是基础。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约定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数额、支付方式和保全方式等内容;2.约定主体原则:合同履约保证金约定是双方自愿的结果,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各方在签署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具体用途和条件,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扣除或索取合同履约保证金;3.违约责任原则:合同履约保证金作为一种违约责任形式,不仅可以作为违约一方的赔偿责任依据,还可以作为抵冲债务或赔偿经济损失的手段;4.财产保护原则:我国法律对于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保全措施进行了规定,例如可以采取扣押、冻结、转让等方式来保全合同履约保证金,确保受益人能够及时获得经济赔偿。
履约担保金法律规定(3篇)
![履约担保金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36f7e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5.png)
第1篇引言履约担保金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合同关系中,旨在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履约担保金的定义、法律规定、适用范围、担保方式、担保期限、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履约担保金的定义履约担保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在合同订立时或履行过程中,由担保人向债权人提供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其他财产,以担保债务履行的一种担保方式。
二、履约担保金的法律规定1. 《担保法》《担保法》是我国关于担保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返还。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 《合同法》《合同法》是规范合同关系的法律,其中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履约保证金,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保证金应当返还。
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从保证金中扣除相应的款项。
”3. 《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一部民法典,其中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履约保证金,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保证金应当返还。
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从保证金中扣除相应的款项。
”三、履约担保金的适用范围履约担保金适用于以下合同关系:1. 商品买卖合同;2. 买卖合同;3. 建设工程合同;4. 租赁合同;5. 融资租赁合同;6. 贷款合同;7. 技术合同;8. 保险合同;9.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
四、履约担保金的担保方式1. 现金担保现金担保是指担保人以现金形式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2. 实物担保实物担保是指担保人以动产或不动产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3. 权利担保权利担保是指担保人以债权、股权等权利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4. 保证担保保证担保是指担保人以其信用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五、履约担保金的担保期限履约担保金的担保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合同履行期限。
【优质】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推荐word版 (7页)
![【优质】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推荐word版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b7223204f46527d3250ce045.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篇一: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一、履约保证金的概念与法律规定所谓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大型招标项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项目或者拍卖,为了防止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考察中标单位有没有实力完成此采购项目的一种程序,属于一种特殊的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的措施,具有控制合同有效执行与风险防范的功能。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一般规定,中标的投标人需要提交合同履约保证金,它是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
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履约保证金制度是《招标投标法》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所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也确实可以运用这项制度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从法律上讲,我认为履约保证金既不同于定金,也不同于预付款,更不同于保证。
但是《招标投标法》没有对实施这项制度的相关条件作出详细的规定,比如,履约保证金交付的比例,如何监管,由谁监管等等,致使实践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管理办法》第36条和第37条中,对投标保证金的收取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履约保证金收取与管理没有任何规定,政府采购中心具体操作的时候也没有统一标准。
二、履约保证金的作用履约保证金约束主体十分明确,就是项目中标人,履约保证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完全履行合同,保证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条款履行合同。
为了控制中标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折扣与水分问题,让中标人在合同执行前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根据合同随时考核验收,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否则将会没收或部分扣除履约保证金,在具体操作中,误期赔偿费也可从应付货款或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笔者认为,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对促使中标人履约、防止中标人违约,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义务,对违约者进行惩戒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4年工程履约保证金支付细则
![2024年工程履约保证金支付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353d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07.png)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工程履约保证金支付细则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定义1.2 解释第二条保证金金额2.1 保证金总额2.2 保证金比例第三条支付时间3.1 预付款支付时间3.2 履约保证金支付时间第四条支付方式4.1 银行转账4.2 支票支付4.3 现金支付第五条保证金用途5.1 保证金用途说明5.2 保证金退还条件第六条保证金扣除6.1 扣除条件6.2 扣除流程第七条违约行为7.1 违约行为定义7.2 违约行为处理第八条合同解除8.1 合同解除条件8.2 解除合同后的保证金处理第九条争议解决9.1 争议解决方式9.2 争议解决机构第十条法律适用10.1 合同适用的法律10.2 法律冲突的处理第十一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1.1 合同生效条件11.2 合同变更程序11.3 合同终止条件第十二条双方责任与义务12.1 甲方的责任与义务12.2 乙方的责任与义务第十三条信息保密13.1 保密信息定义13.2 保密义务与期限第十四条其他条款14.1 不可抗力14.2 合同附件14.3 合同修订历史记录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本合同中的“甲方”是指承担工程发包方的企业或组织。
1.2 本合同中的“乙方”是指承担工程承包方的企业或组织。
1.3 本合同中的“工程”是指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具体建设项目。
1.4 本合同中的“履约保证金”是指乙方为保证合同顺利履行,按照约定向甲方支付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1.5 本合同中的“支付细节”是指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关于履约保证金支付的具体条款。
第二条保证金金额2.1 乙方向甲方支付的履约保证金总额为人民币【】元整(大写:【】元整)。
2.2 履约保证金的支付比例为合同总金额的【】%。
第三条支付时间3.1 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的【】日内,将履约保证金支付至甲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3.2 乙方应在工程进度达到合同约定的【】%时,按照甲方要求支付相应的履约保证金。
2023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关于履约保证金
![2023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关于履约保证金](https://img.taocdn.com/s3/m/dd158f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5.png)
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关于履约保证金引言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在各类合同中,为了保证合约各方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并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而约定的一项保证金制度。
履约保证金作为一种常见的商务交易方式,对于保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律规范的完善,合同履约保证金的相关规定也在不断完善与调整。
本文将对合同履约保证金最新的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定义合同履约保证金是由合同一方按照约定在签订合同时承担的一种责任,作为一种信任的象征,旨在向对方证明其认真履行合同义务的决心和信誉。
保证金通常以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合同金额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由合同一方或第三方储存或担保。
二、履约保证金的重要性履约保证金在商业交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履约保证金能够降低交易风险,确保合同双方能够按时履行合同义务。
其次,履约保证金可以有效预防合同违约行为的发生,提高合同的执行力。
此外,履约保证金还能够促进商业信用的形成,增强合作双方的信任度,为今后的商务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1.法律地位:合同履约保证金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保证方式,其法律地位得到了明确规定。
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履约保证金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
2.保证金责任:根据最新规定,保证金应由合同一方按照约定数额和比例支付,并且应在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担保机构。
3.保证金退还:合同履约后,如未发生违约行为,保证金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条件进行退还,以确保合同履约双方的权益。
4.保证金抵扣:若发生一方违约的情况,守约一方有权利从保证金中抵扣相应金额以弥补损失,但同时应符合一定的程序和条件。
5.保证金争议:若在保证金退还或抵扣过程中出现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或者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进行解决。
四、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应用范围合同履约保证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特别是在房地产、国际贸易、工程建设、投资合作等领域更为常见。
履约担保金的法律规定(3篇)
![履约担保金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f75b2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a.png)
第1篇一、引言履约担保金,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确保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由担保人向债权人提供的担保。
在我国,履约担保金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对于维护交易安全、保障合同履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履约担保金的概念、法律规定、适用范围、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履约担保金的概念履约担保金,是指担保人为保证债务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履行合同义务,向债权人提供的担保。
履约担保金可以是货币、有价证券、不动产、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利。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履约担保金包括保证金、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方式。
三、履约担保金的法律规定1. 《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担保法》第二条规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确保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担保。
”第三条规定:“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物一担保或者一物多担保。
”根据这些规定,履约担保金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在《担保法》中得到了明确规定。
2. 《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物一担保或者一物多担保。
担保物可以是动产、不动产、权利或者其他财产。
”这些规定明确了履约担保金在合同履行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履约担保金的数额、期限、方式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没有约定的,可以参照担保法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规定:“履约担保金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
当事人约定以非货币形式支付的,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执行。
”这些规定对履约担保金的支付方式和期限进行了明确。
四、履约担保金的适用范围1.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债务担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债务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此时债权人可以通过要求债务人提供履约担保金来保障自身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的最新规定
篇一: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
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
一、履约保证金的概念与法律规定所谓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大型招标项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项目或者拍卖,为了防止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考察中标单位有没有实力完成此采购项目的一种程序,属于一种特殊的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的措施,具有控制合同有效执行与风险防范的功能。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一般规定,中标的投标人需要提交合同履约保证金,它是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
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履约保证金制度是《招标投标法》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所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也确实可以运用这项制度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从法律上讲,我认为履约保证金既不同于定金,也不同于预付款,更不同于保证。
但是《招标投标法》没有对实施这项制度的相关条件作出详细的规定,比如,履约保证金交付的比例,如何监管,由谁监管等等,致使实践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管理办法》第36条和第37条中,对投标保证金的收取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履约保证金收取与管理没有任何规定,政府采购中心具体操作的时候也没有统一标准。
二、履约保证金的作用履约保证金约束主体十分明确,就是项目中标人,履约保证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完全履行合同,保证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条款履行合同。
为了控制中标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折扣与水分问题,让中标人在合同执行前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根据合同随时考核验收,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否则将会没收或部分扣除履约保证金,在具体操作中,误期赔偿费也可从应付货款或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笔者认为,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对促使中标人履约、防止中标人违约,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义务,对违约者进行惩戒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履约保证金操作实例由于相关法规及办法对履约保证金的收取与管理没有规定,具体操作时没有统一标准,各地的操作方法都不一样,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一般的做法都是把保证金交给集中采购机构,但是交付的金额与时间、有效期、退还时间有些不同。
1、有些地方把履约保证金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7天内,中标人应按合同规定向业主提交履约保证金或履约保函。
在供需双方和采购中心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并且需方收到供方提交的履约保证金后合同生效。
2、履约保证金金额有些地方是中标合同价的5%以内,有些地方是中标合同价的10%以内,施工履约保证
金金额有些地方规定为中标价的20%。
3、履约保证金退还的时间做法也有所
不同,基本上不计利息退还。
如采购的是货物,有些地方是经采购人验收合格
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返还,不计利息,也有20个工作日内返还的。
有些地方规定货物经采购人验收合格交付之日后不计利息退还。
工程履约保证金的有效期
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备案后的第2天,在此期间中标人出现按施工合同应对
业主给付经济赔偿的情况时,业主有权从履约保证金中取得赔偿金额;余额由
业主在有效期届满后5天内按中国建设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息后本息全额退还
给中标人。
4、不少采购机构在标书中注明投标人中标后投标保证金将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一旦
投标保证金金额偏少时,转入履约保证金阶段还要补交。
有些采购机构对询价
采购方式规定,经采购人特别要求,可以在询价标段中明确成交供应商在签订
合同时,须向采购人提交不高于成交额10%的履约保证金。
采购人未作特别要
求的,一般将询价保证金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额度为成交额的1%,如不足可
以要求补缴。
5、对政府采购的定点企业,有些地方规定通过扣除履约保证金
的制裁措施。
有违规行为的,一经调查属实,第一次通报批评,并扣履约保证
金10%;第二次扣除履约保证金的50%;第三次扣全部履约保证金;第四次通报取消其定点资格,并在三年内不得参与政府采购的招标活动。
6、有些地方规
定把履约保证金等同于定金。
有些地方规定招标人不得擅自提高履约保证金,
招标人不履行与中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中标人的履约保证金;给
中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返还的履约保证金的,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没
有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应当对中标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政府采
购中的履约保证金不属于定金。
不论供应商是否同意和自愿,采购主体与中标
供应商签订合同发生争议时援引定金罚则缺乏法律根据。
四、建议与对策 1、履约保证金收取数量及标准目前很难有准确的说法。
笔者认为,履约保证金数
额的多少取决于采购项目的类型与规模,但大体上应能保证中标人违约时采购
人所受损失能得到补偿,通常为合同金额的5%-10%左右,当然采购人要求高
于上述额度时,也不能说不对,但不能高得太多(为合同价的15%还是可以的,如果为合同价的
25%就太高了)。
因为有关法律法规对履约保证金收取的具体数额没有特别的
规定,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本人认为以5%~10%为宜。
2、法律法规对履
约保证金交付给谁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交给集中采购机构比较合理。
集中
采购机构作为中间方,能站在公正立场上正确处理合同履约问题,同时也便于
对采购人与供应商进行有效控制,维护双方的合法权利。
3、履约保证金应在签定正式合同前提交,履约保证金返还时间为验收合格之日或合同约定时间。
履约保证金收取时间一般情况应该在投标保证金退还之前,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后。
具体的时间规定应在标书中明确注明,便于中标人操作,目前的投标文件
一般会规定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几天内,应按照合同规定缴纳履约保证金,否则将没收投标保证金,取消中标资格,授予另一中标候选人中标等。
不少采
购机构在标书中注明投标人中标后投标保证金将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一旦投
标保证金金额偏少时,转入履约保证金阶段还要补交,按照《政府采购货物和
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原来将中标供应商的投标保证金直接转变成履约保
证金的做法不再符合规定了,办法规定五日内退还,按照标书规定,又必须在
交纳履约保证金后才能退还履约保证金,这样来回折腾,影响效率。
笔者认为,中标后投标保证金自动转成履约保证金,不足部分再补齐,这样做比较合理。
4、在工程合同中,招标人可将一部分保证金展期至工程完工后,即直到工程最后验收为止。
在货物或服务采购合同中,招标人也可将一部分保证金展期至安
装或调试之后。
如果中标人拒绝提交履约保证金,可以视为放弃中标项目(参见《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的有关规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招标人可以从仍然有效的其余投标中
选择排序最前的投标为中选的投标,但招标人也有权拒绝其余的所有投标,并
重新组织招标。
5、也有些集中采购机构不收取履约保证金,笔者认为,收取
履约保证金目的就是保证供应商诚实经营和防范风险,收与不收要区别对待。
对于一直从事政府采购业务,诚信度高的供应商可以不收,如果集中采购机构
建立了供应商的诚信体系与档案,确立了综合考核与评估制度,就能对供应商
的诚信等级作出正确的评估。
随着诚信体系与评估制度的完善,对诚信度高的
供应商不收履约保证金也是合理可行的。
6、在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审查过程中,采购主体一般都要求参加投标的供应商必须提供相应的保证金,招标采购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证金条款,通常
又分为缔约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
为了保证政府采购项目顺利进行,政府采购
国际规则和各国的政府采购法中,都有资金担保的规定。
然而,我国的政府采
购法中却寻找不到一个有关履约保证金的条款。
招标投标法中对履约担保的形
式和额度也没有作出规定。
政府采购中的履约保证金应该通过立法予以规范。
履约保证金的具体数额比例、返还日期、权利义务等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从而才具有可操作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完善立法,即法律法规或有关部
门应该明确实施履约保证金制度的各项具体规定,务必加强履约保证金的监管
力度,使履约保证金真正发挥其确保工期和质量、防范风险的作用。
篇二:履约保证金的概念与法律规定
一、履约保证金的概念与法律规定
所谓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大型招标项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项目或者拍卖,为了防止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考察中标单位有没有实力完成此采购项目的
一种程序,属于一种特殊的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的措施,具有控制合同有效执
行与风险防范的功能。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一般规定,中标的投标人需要提交
合同履约保证金,它是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
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
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履约保证金制度是《招标投标法》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所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也确实可以运用这项制度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从
法律上讲,我认为履约保证金既不同于定金,也不同于预付款,更不同于保证。
但是《招标投标法》没有对实施这项制度的相关条件作出详细的规定,比如,
履约保证金交付的比例,如何监管,由谁监管等等,致使实践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管理办法》第36条和第37条中,对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