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
传输网规划思路

(1)省内干线传输网规划思路省内干线传输网应按《关于启动“2012-2014年省际、省内长途传输网发展规划”的通知》(网络传[2001]304号)的要求和思路进行编制,并以完成的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为基础,结合业务发展变化和网络优化调整提出规划期内的建设项目和方案。
省分公司应深入摸查省内干线光缆网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资源优化,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
原则上省内干线光缆不采用与本地网同缆分纤方式敷设,在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新建省内干线光缆可适当兼顾本地网市到县光缆的需求,采用同缆分纤方式建设,不容许干线光缆和基站接入光缆混用。
光缆新建时,应按照工信部共建共享要求开展工作。
建设省干WDM/SDH局间中继系统时,应统筹考虑省内干线与省际干线的中继转接需求,保证干线业务的转接落地需要。
省际40G业务的中继系统转接由省际干线传输网规划负责。
(2)本地传输网规划思路1)光缆网本地光缆网应根据《关于启动2012-2014年本地光缆网专题规划的通知》(中国联通集团【2011】329号)的建设和发展思路,以启动完成的本地光缆网规划为基础,结合移动网、宽带网等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调整提出规划期内的建设项目和方案。
北方重点结合光进铜退和移动网接入需求,明确综合业务接入区范围,完善接入主干光缆和光交接点布局。
南方重点搭建核心汇聚层、接入主干层光缆架构,根据移动、宽带、大客户等业务发展需要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和综合业务接入点,逐步优化网络实现业务的快速接入。
原则上新建移动站点接入应采用光缆接入方式,光缆容量应兼顾大客户、宽带接入等需要,对于固网业务已经实现光纤接入的应充分利用既有光缆剩余纤芯开通业务,不得重复建设。
重要基站节点(如BBU集中化基站)应纳入环网保护。
超过3个以上的长链应逐步优化成环,保障重要业务的安全性。
2)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建设应以业务需求为先导,及时扩容网络容量,逐步优化本地网网络结构,提升网络安全性。
加强市到县、市区主要汇聚节点间的WDM/OTN建设,满足宽带、移动业务发展承载需要。
河南联通本地传输网建设指导意见-7.1

河南联通本地传输网建设指导意见-7.1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河南联通本地传输网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网络建设部2009年7月正文目录第1章概述 (1)1.1编制背景 (1)1.2新业务发展趋势 (1)1.3总体思路 (2)第2章网络现状及问题分析 (2)2.1本地传输网结构 (2)2.2本地传输系统现状 (3)2.3本地传输网业务承载分析 (4)2.4本地传输网应用技术分析 (5)2.5同步网现状 (5)2.5.1 固网同步网网络现状 (5)2.5.2 移网同步网网络现状 (6)2.6问题分析 (7)2.6.1 本地传输系统问题分析 (7)2.6.2 本地光缆网问题分析 (7)2.6.3 同步网问题分析 (8)第3章建设思路及总体目标 (9)3.1网络组织原则 (9)3.1.1 本地传输系统建设原则 (9)3.1.2 本地光缆网建设原则 (10)3.1.3 同步网建设原则 (11)3.2建设思路 (11)3.2.1 本地传输系统建设思路 (11)3.2.2 本地光缆网建设思路 (13)3.2.3 同步网建设思路 (13)3.3组网策略 (13)3.3.1 本地传输系统建设策略 (13)3.3.2 本地光缆网建设策略 (14)3.3.3 同步网建设策略 (15)3.4总体目标 (16)3.4.1 本地传输系统目标 (16)3.4.2 本地光缆网目标 (16)3.4.3 同步网目标 (17)第4章网络融合建设场景及网络技术选用 (17) 4.1传输系统融合思路 (17)4.2传输网融合组网分析 (18)4.3网络融合建设场景 (18)4.3.2 网络建设场景1 (20)4.3.3 网络建设场景2 (22)4.3.4 网络建设场景3 (24)4.3.5 网络建设场景4 (26)4.3.6 组网方案选择 (28)4.4本地传输网网络技术的选用 (29)4.53G基站业务传输解决方案 (30)表格目录正文表格表2-1 本地传输网业务承载分析表 (4)表3-1 本地网各层面光缆网建设表 (14)表4-1 组网方案选择表 (28)图表目录图2-1本地传输网网络结构分层示意 (3)图2-2河南联通移网数字同步网现有网络结构示意图 (7)图3-1 SDH环境下数字同步网网络结构 (16)图4-1本地传送网未来发展目标图 (19)图4-2融合初期组网方案图 (19)图4-3融合后期组网方案图 (20)图4-4网络建设场景1 (21)图4-5网络建设场景2 (23)图4-6网络建设场景3 (25)图4-7网络建设场景4 (27)第1章概述1.1 编制背景随着中国联通公司重组和融合的不断深入,传输网络层面的融合日益迫切;满足3G、宽带等各项业务的顺利发展已成为传输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圳移动本地传输汇聚层及城域网的建设思路和建议

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同时这种优化和扩容在工程 实施上需要电路割接, 并且会对今后的系统维护存
在一定影响。
2本地传输网汇聚层优化思路和建设建议
21传输系统调整 .
在传输系统调整的具体实施时, 要针对不同的
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当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结合的办法。 例如, 在业务需求较大的罗湖和福田区
目 语音业务是移动通信业务中最基本的业 前, 务, 在不断发展语音业务的同时, 各种数据业务也在 迅猛发展, 促进了传输系统技术的进步, 并加快了与
其他网络技术的融合。 在此背景下, 多业务传输平台
用华为 公司O i20+ t Px5 设备, 方式为利用两个 组网 骨干节点的 I O G设备和若干个汇聚节点的O i t P x
担本区域内原有汇聚节点的电路承载压力。而当部
力, 有利于以后汇聚层网络的扁平化发展。 但是由于
分节点需求特别大的时候, 也可以考虑采用方式三
来解决接人电路的大量汇聚问题。 2 . 2设备配置调整
建设新的机房周期较长, 投资也会较大, 而且机房选
址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 b 方式二: 在接人层电路需求很大,且一端
由于 S H M T / SP已经可以提供 以太 网(E D F /
G )A M网、T 一 甚至低速率 V3 等接口, E 、T SM 1 . 5 并 可以实现多种保护功能, 因此, 抛弃现有的S H网 D
络似乎并不经济和明智。但由于在骨干层千兆比特
o rG设备主要完成 巧S M颗粒的整合和传送, 提高
. 2 G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接入层电路承载的汇聚机 5
目 在深圳移动的传输网络中接人层、 前, 汇聚层 之间的电路连接主要是采用 Z M电路物理转接的方 式。 这种方式虽然调度灵活, 但是随着汇聚节点电路 需求不断增大, 将会占用汇聚节点机房大量的资源, 从而制约汇聚节点的汇聚电路能力的发展, 因此, 可
2024年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建议书及建设实施方案

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建议书及建设实施方案目录序言 (4)一、行业、市场分析 (4)(一)、完善体制机制,加快XXX市场化步伐 (4)(二)、推动规模化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系统 (6)(三)、强化技术攻关,构建XXX创新体系 (7)二、发展规划分析 (8)(一)、公司发展规划 (8)(二)、保障措施 (9)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一)、公司基本信息 (11)(二)、公司简介 (11)(三)、公司竞争优势 (12)(四)、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13)(五)、核心人员介绍 (13)(六)、经营宗旨 (15)(七)、公司发展规划 (16)四、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7)(一)、积极试点示范,稳妥推进XXX产业化进程 (17)(二)、做好政策保障,健全XXX管理体系 (18)(三)、推进国际合作,提升XXX竞争优势 (19)(四)、保障措施 (20)(五)、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1)五、进度计划 (22)(一)、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进度安排 (22)(二)、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3)六、产品规划方案 (25)(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25)(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25)七、风险评估分析 (27)(一)、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风险分析 (27)(二)、公司竞争劣势 (29)八、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监理与质量保证 (30)(一)、监理体系构建 (30)(二)、质量保证体系实施 (32)(三)、监理与质量控制流程 (34)九、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38)(一)、成果转化策略制定 (38)(二)、成果推广应用方案 (39)十、创新驱动 (40)(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40)(二)、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41)(三)、质量管理 (42)(四)、创新发展总结 (42)十一、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安全与环保管理 (43)(一)、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43)(二)、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 (46)(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7)(四)、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训 (48)(五)、监督与检查机制 (50)(六)、事故应对与处置 (51)(七)、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 (54)(八)、安全与环保绩效评估 (55)十二、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57)(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57)(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58)十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60)(一)、人力资源规划 (60)(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61)序言在当前企业竞争激烈和市场环境多变的背景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运营方案成为了确保项目顺畅推进与完成的关键性文件。
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考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探讨一、引言本地传输网作为支撑本地电信业务开展的基础网,是高度竞争和开放的网络,受用户和应用的驱动,其基本特征是业务类型的多样性及业务流量流向的不确定性。
它在整个通信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的开展。
二、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原则1、指导思想(1)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充分考虑各种电信业务网(如话音、数据、图文、视频、多媒体、电路出租等)及支撑网(如信令网、管理网、同步网等)的传输带宽要求,特别是应充分考虑IP业务的迅猛发展,进行传输电路组织,以通信发展的需求。
(2)在满足业务需求与发展、保证通信传输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技术先进成熟、组网灵活、功能完善、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应能够适应业务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3)保证全程全网通信质量,建设方案应符合国家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各种通信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
(4)应满足传输系统的各相关技术参数指标要求,保证整个本地网建设的“统一性、完整性、先进性、成熟性”。
通信网的建设特点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保证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同时还考虑今后网络发展的一致性、协调性,而不至于带来后遗症。
2、本地传输网的分层结构参照《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的SDH目标网的传送网分层结构,将本地传输网分为三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本地传输网的进一步分层可带来以下好处:简化本地传输网的规划设计;便于集中力量分层分批建设;方便网络建成后的维护管理;适应网络的长期发展需要等。
核心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内各交换局、网关局、数据业务的核心节点和传输的核心节点;汇聚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内分散设置的BSC、县(区)基站传输中心节点,数据业务的汇聚节点;县(区)基站传输中心节点一般按行政区划每个县(区)1~2个;城区可参照道路、河流、铁路等自然条件划分为若干个汇聚区,每个汇聚区设置1~2个基站传输中心节点;接入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的BTS、数据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接入点。
黄冈移动传输本地网优化解决方案及发展思路

整个传输 网 的设备 来组
,
具 体表 现 如 下
1
.
:
其 中 前 5 期 工 程 的 设 备 主 要 由N
,
E C
接入 层存在大量
P D H
,
黄 冈 目前 还
2 13
套 (4
2 6
端)
建核心 层和 汇 聚 层
接 入 层 则 由大 量 的
P D H
来组 建的
从
P D H 59
0
端机无法 上 网管监控 线路资源 不足
县 市到 大部 分
思路来组 网的
因此 所有 的 基 站 电 路 通 过 接 入 层
,
、
汇聚层
,
乡镇 为 8 芯 光 缆
放 射装布放
,
而 且 早 期基站 接 入 层 的光 览的布放 均 为
,
再通过 核心 层到移动新大楼
B SC
二
枢 纽 楼 及 禹王 枢 纽 楼 三 个
没有按环路布放
,
导致
,
一
个 大 的 乡镇 接 入 点
停
节点 或 环 路 的 容 灾
,
例如
,
骨 干 层 汇 聚 层 节点 机 房
。
旦 发生
光 缆 同 路 由 情 况 下 (具 备 多 光 缆 路 由 地 区 可
,
灾 害 就 会 导 致 该 点 所 覆 盖 区 域 的 所 有 业 务 中断
直接切 环 优化扩容)
用 情况
,
根 据 站 点 间光 缆 距 离和 光 缆资 源 使
;
( 多 占用
一
对光纤
安 全性 及 容量 提高
一
倍)
当前进 行 的 本地 传 输 网优 化 工 作
关于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的建设问题分析与探讨

关于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的建设问题分析与探讨摘要:传输网络作为承载各类业务的基础网络,各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的进行建设。
如何有效地、综合地、充分地利用传输网络资源,使之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设成网络结构更清晰、支持业务更丰富、运营维护更方便、电路开通更高效、网络服务更可靠、扩容升级更平滑的传输网络,成了网络建设和网络维护着重考虑的问题。
由此,传输网络优化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起来。
本文首先就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然后就此问题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以供此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本地传输网络;优化;解决思路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as carrying all kinds of foundation of business network, each telecom operators are positive for construction. How to effec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make full use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resources, so that it can play the biggest benefit, build a network structure more clearly, support more rich, operation maintenance business more convenient, circuit opened a more efficient and network service is more reliable, the expansion of the more smooth transmission network upgrades, became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maintenance of it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out gradually rise. This paper first China unicom lo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in-depth analysis research, and then on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roposals. For such projects.Keywords: lo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solution一、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优化问题分析1、本地传输网络的定义。
有关本地传输网(SDH)网络优化思路的探讨

有关本地传输网(SDH)网络优化思路的探讨————————————————————————————————作者:————————————————————————————————日期:有关本地传输网(SDH)网络优化思路的探讨本地传输网是指地区级城市及所辖县城内的城域网和连接地区级城市和其郊区(县)之间的所有传输基础设施构成的网络。
主要承担本地各业务网节点间中继电路传输,并按城市地理分布分区汇聚、收敛来自用户接入层面的传输电路。
现在各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通道,但也存在着一些诸如网络安全性差、利用效率低、结构复杂、层面不清、管理难度大、接入业务能力差等问题。
而对传输网的优化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和不迫切性往往被忽视。
本文基于对传输网的认识,及电信网络对本地传输网的需求、本地传输网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进行探讨。
一.对传输网络的认识电信网络从功能上分为控制功能群、传送功能群。
传送功能群不论是以前的PDH,还是目前成熟的SDH、WDM,以及以后的ATSN/ASON(智能光网络)等,其网络设计、建设均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即“三个分析点,四个考量,三个要素”。
三个分析点是指对传输网传送承载的业务,进行分析的着手点.从传输的角度讲,业务电路分析需考虑的问题可归为三方面:性、向、量。
性是指业务电路的属性及对服务等级优先级、质量保证的要求,如话音、IP、ATM等对传输的要求各不相同.电路性质产生对传输设备所具备性能的要求,如业务的接入、处理能力等。
向指业务的流向,其直接决定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
量是指业务流量的大小,其决定网络建设的容量等级。
四个考量是指传输网络应该具备的性质或功能,包括网络可靠性、可控性、高效性、扩展性。
可靠性指保证网络设备运行的稳定,网络运行的保护、恢复等,设备板件的保护备份等,即应有较强的对网络正常运行的保障;可控性是指对网络应有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实现业务电路在传输网络上的端到端调配,保证业务的即时开通、调配,使传输网成为可运营的基础网络。
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

1.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1.1.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原则1.1.1.管道线路建设原则(1) 通信管道建设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
管道的建设应能够适应中长期网络发展需求。
(2)主干管道尽量沿主干街道敷设,管道的路由、长度及管孔数量应能满足环型传输系统组网需求,中心地带的通信管道尽量形成环路,在用户密集地区主干管道可以按格状结构设计,按通信标准建设,采用标准人孔。
(3)接入部分管道路由按主干管道到基站、大用户考虑,可按简易管道建设,采用手孔。
(4)管材的选用管材可以选择波纹管、PVC管或硅芯管,管道形式也可以选择梅花管(5孔或7孔)或栅格管(6孔或9孔)。
(5)管道路由的选择管道路由应满足整个通信网络的发展需求,优先选择基站和集团客户密集地区建设管道。
管道段长按人孔设置而定,每段管道应尽量按直线敷设。
管道路由应尽量避免在给施工、维护造成困难的地段修建。
管道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人行道下或绿化地带,如无明显的人行道界限时,靠近路边敷设。
这样管道承受负荷小,埋深较浅,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效和缩短工期。
(6)建设方式管道建设目前可以采用租用、购买、合建、自建等方式,不同的方式均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毕节移动要针对公司情况、市政政策等采取相应对策。
(7)管孔容量管道管孔容量的确定需结合现有、在建及拟建的局楼(含汇接局)布局和现有管道的容量统一考虑,要求满足基站、大用户接入的需求,按城市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域分别考虑,中心区域管孔数充足,边缘区域适当递减。
管孔数量配置原则如下:通信局楼及主要汇聚层节点前道路的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4孔;城区区主干道路及部分较重要的支路段管道的管孔容量至少需要2孔;城区末端接入业务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1孔。
1.1.2.光缆线路建设原则毕节移动本地传送网在已有传输网的基础上,以“自建、合建、购买”为指导方针建设光缆传送网络,光缆线路宜采用自建方式加以协调和完善。
丰富的管网资源将为毕节移动的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传输网络基础,避免出现传输网络跟不上业务发展需求的窘况。
有关本地传输网(SDH)网络优化思路探讨

有关本地传输网(SDH)网络优化思路的探讨本地传输网是指地区级城市及所辖县城的城域网和连接地区级城市和其郊区(县)之间的所有传输基础设施构成的网络。
主要承担本地各业务网节点间中继电路传输,并按城市地理分布分区汇聚、收敛来自用户接入层面的传输电路。
现在各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通道,但也存在着一些诸如网络安全性差、利用效率低、结构复杂、层面不清、管理难度大、接入业务能力差等问题。
而对传输网的优化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和不迫切性往往被忽视。
本文基于对传输网的认识,及电信网络对本地传输网的需求、本地传输网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进行探讨。
一.对传输网络的认识电信网络从功能上分为控制功能群、传送功能群。
传送功能群不论是以前的PDH,还是目前成熟的SDH、WDM,以及以后的ATSN/ASON (智能光网络)等,其网络设计、建设均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即“三个分析点,四个考量,三个要素” 1。
三个分析点是指对传输网传送承载的业务,进行分析的着手点。
从传输的角度讲,业务电路分析需考虑的问题可归为三方面:性、向、量。
性是指业务电路的属性及对服务等级优先级、质量保证的要求,如话音、IP、ATM等对传输的要求各不相同。
电路性质产生对传输设备所具备性能的要求,如业务的接入、处理能力等。
向指业务的流向,其直接决定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
量是指业务流量的大小,其决定网络建设的容量等级。
四个考量是指传输网络应该具备的性质或功能,包括网络可靠性、可控性、高效性、扩展性。
可靠性指保证网络设备运行的稳定,网络运行的保护、恢复等,设备板件的保护备份等,即应有较强的对网络正常运行的保障;可控性是指对网络应有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实现业务电路在传输网络上的端到端调配,保证业务的即时开通、调配,使传输网成为可运营的基础网络。
高效性是网络生产电路的效益,如通道规划安排产出的通路应是高产出、高效率的,使网络的投资成本得到充分的发挥,并降低运营成本。
本地传输网规划思路

双鸭山传输网络优化规划思绪一、网络现状概述1,IPRAN 传输网双鸭山IPRAN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由2台ER设备构成,上联CN2网络;汇聚层由10台B设备构成,组成5个B设备对;接入层由86台A设备,组成25个A设备环。
双鸭山IPRAN 网络结构图双鸭山现网IPRAN设备部署表2,OTN传输网目前,双鸭山市本地传输网建有WDM/OTN网络一套,部署于双鸭山中心机房。
具体网络结构如下(1) 华为DWDM平面:R1由“双鸭山-集贤-建三江-前锋-饶河—宝清二干-宝山二干”组成。
R2由“双鸭山-友谊-宝清二干-宝山二干”组成。
其中,长安,建三江,创业,前锋为佳木斯地界内站点。
本OTN网络系统配置为40*10G制式,OTN节点各配置2波(1波10G波道,1波8*Any波道)。
由于建设完毕时间不久,目前集贤、宝清波道使用率为50%,其余节点波道使用率为0%。
饶河友谊597一分厂OTM光终端设备OLA光放大设备OADM设备红兴隆3,SDH传输网目前,双鸭山市传输网重要是由华为SDH平面和华为DWDM平面组成。
具体网络结构如下:➢华为SDH平面:1、核心/汇聚层网络现状目前双鸭山SDH网络以电信中心局、七马路机房、联通枢纽楼为节点组成一个10G骨干环R1,以中心机房、新城、电大、四马路、七马路、啤酒社区为节点组成10G骨干环R2,做为双鸭山电信的城域网核心/汇聚环(核心层、汇聚层合设)。
本地网以电信中心局,红兴隆,友谊二号,宝清二干,七星泡为节点组成一个10G 骨干环,作为双鸭山电信的本地网核心层。
2、接入网络现状现有接入层传输网络所有传输设备均采用华为设备,共有3个2.5G 接入环, 2个622M 接入环,5个155M 接入环。
三马路2023年双鸭山城域SDH 网络结构图宝清二干集贤中心局2023年双鸭山本地SDH 网络结构图双鸭山SDH 网络资源占用表4,城域中继光缆网双鸭山城域域中继网络中现有汇聚节点9个,分别为中心机房,新城机房,啤酒社区机房,七马路机房,三利机房,四马路机房,林业机房,一马路机房,三马路机房,电大机房。
本地传输网规划思路

&’’4 年5 第 ’* 期 定了整个中华民 族的兴 衰。创新 思维 的培 养可以 从创 新学 习环境、 创新学习方法、 创新学习情 境等方面入手。$最 后, 信息素养人还应具有目标确定的 能力。做每件 事, 我 们都必 须先明确自己做 事的目 的何 在。但是 传统 的教育 给学 生的 一直是教师要 求什么, 只 是照着 做就 可以 了。因此, 长期 以 来, 学 生并不会为自己 的学习 找目 标, 学习 任务来 的时 候也 只知道跟随教师的要求去行动, 也就根本没 有任何学 习主动 性可言。当然, 学习者 能够为 自己 找到目 标、 找准 目标并 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在教师的指引 下, 从 不会到会, 从 不准到准逐步地掌握。 (三) 个人素质。网络化 的信息 海洋把全 世界 各地 的计 算机都连在一起, 它既然不属于任何国家、 机构 或个人, 它就 能容纳所有国家、 机构或个人的观点, 所以, 在这个海 洋中既 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知识, 也有许 多不利于 社会稳定、 国 家安全和个体发展的信息。因此, 信息时代 的信息素 养教育 必须强 调对学 习者责 任心、 自尊心、 社 会责任感、 自 我管理 、 诚实等品质的培养。针对网络时代价 值观念混 乱, 人 们对网 上道德迷惘的现状,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网络伦理 声明提 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 (、 有意地造 成网络交 通混乱 或擅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 &、 商业性地 或欺骗性 地利用 大学计算机资源; 1、 盗窃资 料、 设备 或智力成果; 2、 未经 许可 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3、 在公 共用户场合做出 引出混乱 或破坏 的行动; 4、 伪造电子邮件信 息。这六种不道德行为 实际上是 传统的不道德行为, 即要求人们避免伤害 他人; 要诚实可 靠; 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的行为; 尊重包括 版权和专 利权在 内的财 产权; 尊重知 识产权, 尊 重他人 的隐私; 保守 秘密 等。 网络伦理不是对传统道德的否定, 网络伦理 道德建设 是把既 有道德的一般原 则引入 网络 领域。信 息时 代推崇 价值 观多 元化, 但却不欢迎不道 德的信 息社 会公 民, 教育应 可以 从青 少年学习者入手, 逐步 培养他 们具 有信 息时代 的道 德感, 面 对各种各样价值观的信息做出正确的 判断, 选择自己 所需要 的信息, 才能 积极、 健康 地成长, 并参 与到社 会、 国家的 建设 中去。! [ 责任编辑: 文哲]
本地传输网络分层建设思路

1前 言
现有 本地 传输网络规模 不断扩大 , 对现有 网络提 出新 的要 求 : ( 1 ) 要求上层 网络需满足大容量的各种业务 的汇聚、 疏导 , 网络趋于 智能化 , 并具有 良好 的扩展性 ; ( 2 ) 要求下层接入网络需满足各用户 对业务的个性化需求 , 提供丰富业务接 口和带宽分配 。 本 地传输网 传统 的组 网方式 已不能满足 网络发展需要 , 采用新的组 网方式 已是 大势所趋 。
3结 语
横 心 层
浆 层
随着各运营商经营业务不断扩大, 大量新增业务对 本地传输网 的承 载 能 力 提 出 了越 来 越 高 的要 求 。 为 了 提 高 本 地 传 输 网 的 利 用 率、 便 于本地 传输网的管理和维护 , 本地 传输网分层 建设 已势在必 行。
2分 层 建设 总 体 结构
为了便于本地传输网的建设 、 组织 、 管理和维护, 本地 传输网宜 按分层构架进 行组 网, 具体架构可 以分为核心层 、 汇聚层 、 边缘层和 接入层( 详见图l 所示) , 具体网络的分层可根据各地 的实际工程情况 考虑 。 建议业务量大 , 网络规模大的城市市 区按三层架构 : 核心层 、 汇 聚层、 接入层 , 中小城市 、 城市郊区按二层架构 : 核心汇聚层 、 接人层。 2 . 1各层 面的作 用 为了便于 本地 传输网的管理和维护 , 各层 面具 备如 下作 用 : ( 1 ) 核 心汇聚层 以网络智 能高效为 目标 , 由目前高容量MS T P 环 网向A S ON 智能光 网络过渡 , 实现核心局房 间及汇 聚节点 间的业务 传送 、 调度 。 ( 2 ) 边缘接入层 以具 备丰富的业务接入 能力为 目标 , 以 MS TP 多业务传 输平台为主要 方式建立 , 其他方式作为补充 。 2 . 2建 设 思路 以下按核心层 、 汇聚层和 边缘接入层一一 阐述具体 的建设 思 路。 ( 1 ) 核心层建设思路 。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 , 对于多 中心局房地区 考 虑建设核心层 环路 , 核心层环路 节点一般为 多个业务 的中心局 ( B S C 、 MS C 、 汇接局 、 AT M交换局 、 关 口局 、 数据交换 中心等) , 各个
本地传输网规划思路及建设方案

厂 商 生 产 的 没 备 町横 向 兼 容 , 易建 立 集 中式
的 网 络 管 理 系统 , 全 适 应 现 代 通 信 发 展 的 完
需 要
68 TEL C o M M U N I CAT1 N S ¨ 0 1EC HN 0 L0 GY /2OO6 - 1
维普资讯
辖 区 的 移 动业 务和 数据 业 务提 供所 需 的 电路 和 业 务保 护 。 ●骨 干 层 节 点 主 要 由骨 干 传输
节 点 构 成 , 于解 决 各 交换 和 数据 用 核 心 节 点之 间 的 中 继 传 输 、 度 并 调 对 业 务提 供 保护 。
● 汇 聚 层 节 点 主 要 由 各 交换 节 点 和地理 位 置 条件较 好 的机房 传 输 节 点 或 基 站 构 成 ,用 于 解 决
维普资讯
; £
本 地 传 输 网
规
及 建 设
壬 庆 京 移 通 信 设 计 院 有 限 公 司 北 京 1 0 81 0 0
1 引 言
为 了 适 应 未 来 多业 务发 展 特 别 是 3 k Gq 务 的需 求 ,需 要 对 现 有 的 传 输 网进 行 改造 。 为 了 配合 3 络 的建 没和 新 的 业 务 网络 的 G 要 求 , 以 考 虑调 整 网络 结 构 和 引入 网 络新 可 技 术 来进 行 络 的建 没 , 并将 网 络 的 安 全性 作 为 网络 建设 改造 的一个 重 要 因 素和 网络建
电信毅
3. 本 地 传 输 网 拓 扑 结 构 3
本 地 传 输 一 般 规模 较 大 , 网
络 节 点 多 ,结 构 较 复 杂 。为 使 本 地 传输 网络组成更合理 的拓扑结构 ,
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

1.传输网的建设原那么和策略1.1.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原那么1.1.1.管道线路建设原那么(1) 通信管道建设应以城市开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
管道的建设应能够适应中长期网络开展需求。
(2)主干管道尽量沿主干街道敷设,管道的路由、长度及管孔数量应能满足环型传输系统组网需求,中心地带的通信管道尽量形成环路,在用户密集地区主干管道可以按格状结构设计,按通信标准建设,采用标准人孔。
(3)接入局部管道路由按主干管道到基站、大用户考虑,可按简易管道建设,采用手孔。
(4)管材的选用管材可以选择波纹管、PVC管或硅芯管,管道形式也可以选择梅花管〔5孔或7孔〕或栅格管〔6孔或9孔〕。
(5)管道路由的选择管道路由应满足整个通信网络的开展需求,优先选择基站和集团客户密集地区建设管道。
管道段长按人孔设置而定,每段管道应尽量按直线敷设。
管道路由应尽量防止在给施工、维护造成困难的地段修建。
管道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人行道下或绿化地带,如无明显的人行道界限时,靠近路边敷设。
这样管道承受负荷小,埋深较浅,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效和缩短工期。
(6)建设方式管道建设目前可以采用租用、购置、合建、自建等方式,不同的方式均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毕节移动要针对公司情况、市政政策等采取相应对策。
(7)管孔容量管道管孔容量确实定需结合现有、在建及拟建的局楼〔含汇接局〕布局和现有管道的容量统一考虑,要求满足基站、大用户接入的需求,按城市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域分别考虑,中心区域管孔数充足,边缘区域适当递减。
管孔数量配置原那么如下:通信局楼及主要会聚层节点前道路的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4孔;城区区主干道路及局部较重要的支路段管道的管孔容量至少需要2孔;城区末端接入业务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1孔。
1.1.2.光缆线路建设原那么毕节移动本地传送网在已有传输网的根底上,以“自建、合建、购置〞为指导方针建设光缆传送网络,光缆线路宜采用自建方式加以协调和完善。
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探讨

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探讨摘要:本地传输网作为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的开展。
本文从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本地网建设思路。
关键词: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1前言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各电信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已形成了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3层结构。
本地传输网作为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的开展。
本文从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
2骨干层建设思路骨干层节点一般包含交换局和一些县城中心节点,在选择节点时应结合交换局的地理位置、营业厅、重要商业楼宇和大客户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在建、可建的光缆、管线路由情况,选择位置适中、路由丰富、业务密集的节点作为骨干层的节点。
目前各地传送网的骨干传输层可以等同为传统的本地传输网的局间中继系统,主要面向业务范围内的各交换局和业务中心节点。
这些主要业务节点由各交换局、关口局、长途局、数据中心节点、内部业务网核心节点等组成。
上述节点之间均需要采用高速传输系统负责连接骨干层各主要业务节点之间的传输通道,提供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输能力。
就传送技术现状和近期发展趋势而言,在目前传送网的建设中,基本传送技术仍以SDH技术为主,所以随着业务的增加和网络的扩展,SDH 10G系统仍然是实用化程度较高的骨干传输层建设方向。
而骨干层网络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网络结构的选择骨干层网络可选用环网或格状网结构。
在节点间电路量比较均衡、电路需求比较大的城市,在光缆资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逐步向格状网结构迈进。
骨干层每个环的节点数尽量控制在6~8个,骨干层应首选复用段保护方式,以提高通道利用率。
(2)网络容量的发展需求在传输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骨干层作为整个传送网的核心部分,其对业务的传输能力、安全性、可扩展性要求较高,当2.5G的传输容量显紧张时,就有必要考虑通过配置大容量的传输设备来满足各种业务增长的需求。
面向5G需求的本地传输网络建设策略

Hot-Point Perspective热点透视DCW123数字通信世界2020.121 本地综合传输承载网发展现状在5G 传输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建设工程量较大,且存在一些移动运营商暂未解决的难题,因此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综合传承网目前所应用的仍然是4G 网络架构。
4G 和5G 网络传输在基础构建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若在5G 传输网络构建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网络架构,虽然可以提供各项通信服务,但是其质量以及工作成效方面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另外,如果采用多层次化的结构,会加大网络管理的负担,还会存在结构建设不合理的问题,致使无法满足大众对于网络传播速度的实际需求。
2 面向5G 需求建设本地传输网络的重要前提2.1 做好综合部署与设计工作在现阶段,要以传输承载网对于工作量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对传输网的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还要充分掌握在设计网络运输结构期间对设备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在网络运输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推动5G 网络传输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对网络架构的全部过程进行设计,创新网络传输的模式,加大对前期建设工作以及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视力度,结合实际工作量以及网络架构对所使用的器材设备对成本进行估算,以确保实际成本与估算成本相符。
在进行业务创新以及网络结构优化时,要从技术层面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关注PTN 分组在各个项目的表现情况,以确保提升信息服务的水平。
2.2 科学匹配与创新网络关键技术为了解决网络传输普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需要对PTN 设备进行升级,以扩大设备的存储容量。
在进行设备更换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以及成本因素,还要结合网络节点的情况,采用分批升级的方法来修改网络协议,并对动态路由以及QoS 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完善。
同时要充分掌握各种参数,详细了解PTN 设备的内部结构,对IPRAN 和PTN 网络技术在组网的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采用三层功能技术对二层隧道进行替换,对于PTN 设备层级组网结构方面存在的缺陷可以利用Diff-Serf 技术来解决,在QoS 基准下对网络传输质量评判基准进行设定,充分掌握IPRAN 以及PTN 网络技术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结合5G 网络建设的实际需要做好本地网和干网的对接。
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教材

1.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1.1.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原则1.1.1.管道线路建设原则(1) 通信管道建设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
管道的建设应能够适应中长期网络发展需求。
(2)主干管道尽量沿主干街道敷设,管道的路由、长度及管孔数量应能满足环型传输系统组网需求,中心地带的通信管道尽量形成环路,在用户密集地区主干管道可以按格状结构设计,按通信标准建设,采用标准人孔。
(3)接入部分管道路由按主干管道到基站、大用户考虑,可按简易管道建设,采用手孔。
(4)管材的选用管材可以选择波纹管、PVC管或硅芯管,管道形式也可以选择梅花管(5孔或7孔)或栅格管(6孔或9孔)。
(5)管道路由的选择管道路由应满足整个通信网络的发展需求,优先选择基站和集团客户密集地区建设管道。
管道段长按人孔设置而定,每段管道应尽量按直线敷设。
管道路由应尽量避免在给施工、维护造成困难的地段修建。
管道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人行道下或绿化地带,如无明显的人行道界限时,靠近路边敷设。
这样管道承受负荷小,埋深较浅,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效和缩短工期。
(6)建设方式管道建设目前可以采用租用、购买、合建、自建等方式,不同的方式均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毕节移动要针对公司情况、市政政策等采取相应对策。
(7)管孔容量管道管孔容量的确定需结合现有、在建及拟建的局楼(含汇接局)布局和现有管道的容量统一考虑,要求满足基站、大用户接入的需求,按城市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域分别考虑,中心区域管孔数充足,边缘区域适当递减。
管孔数量配置原则如下:通信局楼及主要汇聚层节点前道路的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4孔;城区区主干道路及部分较重要的支路段管道的管孔容量至少需要2孔;城区末端接入业务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1孔。
1.1.2.光缆线路建设原则毕节移动本地传送网在已有传输网的基础上,以“自建、合建、购买”为指导方针建设光缆传送网络,光缆线路宜采用自建方式加以协调和完善。
丰富的管网资源将为毕节移动的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传输网络基础,避免出现传输网络跟不上业务发展需求的窘况。
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

精心整理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原则管道线路建设原则(1)通信管道建设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
管道的建设应能够(2)(3)孔。
(4)7孔)(5)免在给施工、维护造成困难的地段修建。
管道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人行道下或绿化地带,如无明显的人行道界限时,靠近路边敷设。
这样管道承受负荷小,埋深较浅,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效和缩短工期。
(6)建设方式管道建设目前可以采用租用、购买、合建、自建等方式,不同的方式均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毕节移动要针对公司情况、市政政策等采取相应对策。
(7)管孔容量管道管孔容量的确定需结合现有、在建及拟建的局楼(含汇接局)布局和现有管道的容量统一考虑,要求满足基站、大用户接入的需求,按城市中心区域、城市边缘要4(1)用本地光缆缆芯选用层绞式松套管或中心束管式填充结构。
缆芯内不设铜线,网管和业务通信均由光路传输,中继站采用本地供电,缆芯内(色括松套管内)填充油膏,不采用充气维护方式。
(2)光缆分层建设原则为了避免核心光缆因开口接续过多,影响主干传输质量和网络的安全性,可以考虑光缆的分层建设。
光缆的分层建设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光缆和接入层光缆。
核心层/汇聚层光缆是用于连接目标局所或汇聚层节点之间的光缆。
汇聚层光缆应沿主干管道敷设,按环形结构、最短路径路由原则组织光缆结构,原则上应单独成缆,以保证汇聚层传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汇聚层光缆应满足基于SDH的环型传输组网(3)的发展和参考目前国内各运营商的光缆建设经验来确定。
对本规划期内的光缆容量配置如下:(a)核心、汇聚层光缆从管孔的利用考虑,核心、汇聚层光缆的芯数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则浪费主干光纤,浪费投资,太少则主干光缆中可通融使用的光纤数量少,不利于业务的变更和发展,同时也浪费了城市宝贵的地下管孔资源。
核心、汇聚层光缆纤芯数量的取定应充分满足近期组网所需芯数,并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核心层光缆一般考虑使用96-144芯,汇聚层一般考虑使用72-96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探讨
摘要:本地传输网作为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的开展。
本文从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本地网建设思路。
关键词: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
1前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各电信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已形成了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3层结构。
本地传输网作为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的开展。
本文从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
2骨干层建设思路
骨干层节点一般包含交换局和一些县城中心节点,在选择节点时应结合交换局的地理位置、营业厅、重要商业楼宇和大客户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在建、可建的光缆、管线路由情况,选择位置适中、路由丰富、业务密集的节点作为骨干层的节点。
目前各地传送网的骨干传输层可以等同为传统的本地传输网的局间中继系统,主要面向业务范围内的各交换局和业务中心节点。
这些主要业务节点由各交换局、关口局、长途局、数据中心节点、内部业务网核心节点等组成。
上述节点之间均需要采用高速传输系统负责连接骨干层各主要业务节点之间的传输通道,提供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
传输能力。
就传送技术现状和近期发展趋势而言,在目前传送网的建设中,基本传送技术仍以sdh技术为主,所以随着业务的增加和网络的扩展,sdh 10g系统仍然是实用化程度较高的骨干传输层建设方向。
而骨干层网络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网络结构的选择
骨干层网络可选用环网或格状网结构。
在节点间电路量比较均衡、电路需求比较大的城市,在光缆资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逐步向格状网结构迈进。
骨干层每个环的节点数尽量控制在6~8个,骨干层应首选复用段保护方式,以提高通道利用率。
(2)网络容量的发展需求
在传输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骨干层作为整个传送网的核心部分,其对业务的传输能力、安全性、可扩展性要求较高,当2.5g 的传输容量显紧张时,就有必要考虑通过配置大容量的传输设备来满足各种业务增长的需求。
目前ason系统和城域波分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随着业务的发展可以考虑在骨干层的核心节点引入sdh 10g系统,利用其大容量的交叉连接能力形成一个电路调度层面,组建sdh 10g系统便于全网电路通道的调度、疏通和管理。
(3)光缆纤芯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果在现有骨干传输层上进行简单的sdh 2.5g系统的叠加,则无疑会按照新增环路数量快速消耗现有的骨干层纤芯资源,同时独立的骨干传输系统太多,在统一管理及电路调度上将会显得越来越
不方便,而10g系统的适时启用能在满足网络需求的同时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同时,sdh 2.5g系统的叠加会加大维护的工作量。
3汇聚层网络建设思路
汇聚层节点是业务区内所有接入层网络的汇聚中心,要选择位置适中、维护及敷设管道容易、方便光缆进出的机房作为节点。
在本层设备上进行vc-12收敛,以vc-4形式往骨干层传送,每个汇聚环要尽量做到与骨干层双节点对接。
每个汇聚环上的节点数一般不宜超过8个。
汇聚层可以选用通道保护或复用段保护方式。
在考虑数据业务及3g业务的情况下,尤其是3g业务的开展,会对汇聚层的容量产生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提高汇聚层的网络容量,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提高汇聚层容量的方式有多种主要为以下几种方式:
(1)拆环的方式
对原有环路进行分拆,把一个环路拆成2个或者2个以上环路,减少环网的节点数,提高单节点设备利用率。
该种方式只需在中心机房新增设备,投资较小,对于承载的业务量较大的环路,其电路割接工作量较大,对业务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2)升级的方式
把原来sdh 2.5g设备升级为sdh 10g设备,以期提高环网容量。
但对于不具备平滑升级功能的设备,若是要升级,只能替换所有的sdh 2.5g设备。
这样会带来巨大的电路割接的工作量,并会对通信
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由不具备升级功能的设备组成的网络,不建议采取升级的方式。
(3)叠加的方式
利用原有的物理环路,叠加sdh 2.5g自愈环或sdh 10g自愈环,同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引入新的汇聚节点。
这种方式割接工作量相对较小,对业务正常运行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是对传输设备的投入相对较大。
总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所有同一环网的首尾光缆进入汇聚局节点时确保不存在同路由现象,保证光缆中断时不会导致整个环网瘫痪。
同路由上的节点分纤跳纤,组成的155m环分别挂到汇接局节点中不同的 2.5g设备上,且分别下到中心局中不同的2.5g设备上。
其组网示意图如下所示:
上述这种方式,即使某一接入环上的所有节点断开连接,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接入环上的相邻节点进行覆盖,实现业务层面的保护。
4 接入层传输网络建设思路
本地传输网接入层的城区部分业务需求相对较大,节点密集度高,楼宇阻挡严重,不适宜微波系统的应用,接入层传输应以光传输为主。
接入光缆路由尽量考虑物理路由的安全可靠性。
接入节点
尽量成环以保证网络安全,对有条件的节点,采用sncp的保护方式进行双节点接入汇聚层自愈环。
对于部分光纤接入有困难的节点,可考虑采用pdh微波接入方式或其他无线接入方式进行过渡。
随着3g业务的开展以及集团专线用户接入数量增长,节点数较多的接入环上的容量将会趋于饱和,应利用光纤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接入环的分拆,利用光缆开口点进行跳纤,将接入环一分为二以增加网络容量。
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调整:
(1)接入层环上节点的光缆接入尽量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
(2)对现网中节点数较多的接入层环网进行调整,调整以满足3g业务需求为前提,兼顾网络调整工作的难度与数量。
(3)接入层自愈环节点数保持在6~8节点为佳。
(4)接入层自愈环采用分环型接入的方式与汇聚层相连。
(5)对部分单节点接入的接入环进行改造,使之形成双节点接入,提高网络安全性。
集团专线用户包括话音直联大客户和数据大客户两种类型,其中话音直联大客户的传输需求主要为2mb/s tdm电路,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
而数据大客户的传输需求主要为2mb/s和10/100base-t,将来可能会出现视频点播、视频集中监控等数据流业务。
对传输电路的qos要求不一。
集团专线用户节点的接入,可根据用户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光缆线路等资源进行光纤就近接入。
对于光缆无法到达的集团用户节点可以考虑采用无线接入技术
进行灵活接入,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mmds及lmds两种。
lmds平均造价偏高,覆盖范围偏小,同时具有较大雨衰,不大适合降雨量较大的地区。
mmds平均单节点接入接入成本较低,安装也较为方便,可以作为集团专线用户接入的技术选择之一。
集团专线用户的接入可根据业务重要程度进行分类,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
(1)对于光缆容易到达的用户首选采用光纤接入。
(2)对于光缆敷设难度大,具有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对具有中低速率需求且每个中心节点接入的远端节点数量较多时,可考虑采用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进行覆盖接入。
(3)pdh微波接入由于其投资高,传送业务单一,其在市区大客户接入中除非应急情况下考虑临时过渡使用,否则不推荐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大客户接入。
5结束语
本地传输网业务调度频繁,网络结构复杂,设备节点多,是传输网网络中最复杂、最难管理的一个部分。
所以对本地传输网的建设思路尤其重要。
我们应本着着眼未来、适当超前的原则构建一个具有宽带接入与传送能力的,结构简约、层次清晰的传输网络,将其建设成为适合全业务需求、宽带化的接入网,使之成为一个可盈利的高效传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