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基于语言文化差异视角的日语翻译分析
基于语言文化差异视角的日语翻译分析【摘要】在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换、思想表达、人际沟通的过程中,语言均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对于文化背景相同的人群而言,在语言交流方面则比较容易,但是如果交流双方存在着语言文化的差异,则需要交流和沟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便非常之多。
本文从语言文化差异视角进行日语翻译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日语翻译;跨文化交际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则所属的文化体系、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语言作为承载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它的特色便是民族文化特色的具体表现。
但是,从文化交流的规律来看,尽管民族文化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这种区别当中存在着不少的共通之处,这也使得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翻译成为可能。
在本文中,笔者从语言文化差异视角进行日语翻译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一、掌握日语文化的显著文化特征生存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居民生理和心理特点、日常行为模式等因素成就了世界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
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它既与文化发展保持着的基本相同的前进节奏,但是也会因为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而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日本民族成分纯粹,日本国只有一个民族,即大和民族。
日本民族在岛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体系,日语作为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
如果我们将我国的汉语作为对照系,则我们可以发现日语语言文化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具有十分明显的暧昧和委婉表达的特点;其次,具有十分明显的敬谦表达的特点;最后,具有十分明显的性别区别用语(包括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特点。
为了能够确保对日语进行精确地翻译,语言翻译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日本的文化特点、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有一个非常系统和完整的掌握,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中文和日文语言能力,增强翻译的流畅性、艺术性和生动性,使得双方均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相关信息。
外来语对日本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
外来语对日本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日语本来是和蒙古语、通古斯语、土耳其语及朝鲜语视同一系统的。
事实上,日本人自有历史开始,为了要增加语言的丰富,曾取用了许多中国的字音,此外如朝鲜及西欧的荷兰、葡萄牙、英国等语言亦对于日本的语言多少做过些贡献。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外来语的影响。
可以说外来语是民族和民族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象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体现。
日语自古以来就深受外来语的影响。
外来语对日本的影响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明治维新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后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英语为主,包括来自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的外来语数量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充斥于日本的书籍、报刊、电视、广告之中。
论外来语传入日本对日语的影响,我的论文将从语音发音、书写符号和词汇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音发音方面1、外来语的传入,改变了ぱ行假名的构词法古代和语中,除拟声词、拟态词外,词头一般不出现ぱ行音,汉语词中ぱ行假名也只出现在词中、词尾,而不出现在词头。
外来语传入日本后,日语中才开始出现ぱ行假名位于词头的词汇。
2、外来语的传入,使日语中出现了新的音节从大正时代起日本在吸收欧美外国语词汇时基本采用音译的方式,由于日语中音节、音素少,许多外国语的发音在日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语音。
为了音译的需要,日本人模仿外国语的发音创造了许多新的音节,并作为现代日语语音逐渐得到承认。
3、外来语改变了传统的促音规则,促音出现的范围有所扩大日语中汉语词、和语词的促音,除某些方言外,一般出现在か行、さ行、た行、ぱ行假名之前。
外来语使促音的范围不局限在上述四行假名之前。
外来语原语为闭音节,其元音为短元音,而尾音为破裂音[p]、[b]、[t]、[d]、[g]或辅音[dz]等时,外来语中一般都写成促音,例如,ベッド、バッグ、グッズ等等,使日语的表现形态更加多样化。
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分析
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分析语言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对于学习和使用日语的人来说,面对语言文化差异问题是很常见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语学习者在面对语言文化差异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语言差异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日语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包括发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发音方面,日语的音节比汉语更多,且有一些特殊的音节组合。
语法方面,日语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谓宾的语序。
词汇方面,虽然两种语言都有汉字,但是日语的汉字使用和发音方式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学习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这些差异,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练习和磨炼。
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日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价值观、礼仪习惯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礼节,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而中国人则更加强调人际关系和亲密度。
在交际方式、表达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
学习者需要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尊重和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在交际过程中避免冲突和误解。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传递。
学习一门语言就像是了解和接触一种文化,通过学习日语,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一种外语沟通工具,还可以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艺术、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学习,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面对语言文化差异,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能够灵活应对、适应对方习惯和方式的能力。
这需要学习者有广泛的知识背景、敏感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方式、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以及积极的沟通意愿。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应对语言和文化差异问题。
面对语言文化差异是学习和使用日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这也是一个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跨文化管理模式下日语翻译的异文化适应研究
进行 了访谈 ,他 们 的评 价 总结如 下 :
— —
( 中 国人 )平 常可能 没有 这方 面 的意 识 ,所 以
日本 的领导 让我 把 “ 汇 报 。联 系 。商量 ” 等词 写在 一 张 大 纸上贴 在墙 壁醒 目的位 置 。
— —
宙观等各种现象的集合。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 ,而是 群体的思想意识积累,不同的群体或国家的思想意识各 有差异。在一种文化 中被认为是有价值或者是神圣的事 物,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会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每一 个跨文化联盟都有潜在的文化冲突和误解的种子 ,由文 化引发的不舒服经常不被认识 。我们很难发现那些对我
配置 异文 化环 境 中的 资源 ,最 大限 度地 发挥 企业 的潜 力 与价值 。
同感等。日语专业毕业生进入 日资企业工作后 ,一般作
为 日语 翻译担 负着 沟通 和协 调文 化 冲突 的任务 ,但 即使 作 为懂 1 3 语 的中 国翻译 ,感 到和 日 本 人之 间交 流 困难 的 情况 也不 少 。 因此有 必要研 究跨 文化 管理模 式下 的沟通 , 并且 研究 这些 差异 背后 的规 律性 的东 西 ,使跨 文化 能力 成 为在 日资企 业工 作 的 日 语 翻译 的一 项必 备潜 能 。近几 年来 ,在 日 本 有关 于海 外 派遣者 的异 文化 适应 方 面的研
一
、
序 言
在 日资企业 里 工作 的 中国人 和 日本人 往往对 同一 问
跨 文化 管理 是 指对 不 同文化 背景 的人 、物 和事 进行
管理。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是在跨文化环境 中,如何克服
不 同文化 所带来 的冲 突 ,以实 现对组 织 进行 高效率 的管 理 。目的是通过研 究 怎样在各 种 文化共存 的组 织结构 中 ,
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影响——以中译日为例
、
1 . 文化 是 一 个“ 复 杂 的总 和 , 包括 知识 , 信仰 . 艺
பைடு நூலகம்
术 ,道 德 和 习俗 和 一 个 人 以社 会 一 员 的 资格 所 获 得 的 笔 者 并 不 认 为 这 是 一 个 充 分 考 虑 到 读 者 文 化 需要 和 文 其 他 一切 行 为 习 惯 ” ( 1 : 2 4 5 ) 文 化 经过 了千 百年 的 锤 炼 . 化 背景的翻译 。 在 日语 中 , 同样 也 有 一 个 人 物 是 美女 的 凝 结 了一 个 民 族 所 有 思 想 以 及 智 慧 等 精 华 它 是 一 个 代 名 词 , 这 个 人 物 在 含 义 上 就 等 同 于 中文 中的 西 施 . 她 语 言 社 会 的 产 物 ,也 影 响 着 整 个 社 会 影 响 着 生 活 在 这 就是 小 野 小 町 如 果把 翻 译 中的 西施 , 改为小野小町 的 个社 会 的所有人 . 包括 宗 教 信 仰 , 意识 形 态 , 思 维 方 式 话 , 我相信 . 对 于 日本 人 来 说 就 会 很 方 便 的 理 解 原 文 的 和 价 值 观 等 等 。从 总体 上讲 , 语 言是 人 们 沟 通 和 交流 的 意 思 。 媒介 , 要 想 实现 交流 。 那 么文 化 的 影 响 力 是 不 能 够 被 忽 4 . 另一方 面, 从精神和 思想 的层面来说 , 每 个 国 家
一
2 . 文化 差异是对 于不 同事物 的分类 有所 不同 举
例 来说 , 每 个 国 家传 统 和 习俗 不 同 , 对 于 同 一 手 势 或 动 作, 在 不 同 的 国 家 理 解 也 是 不 一样 的 因此 衍 生 出 了不
视掉 的。而文化 自身也 需要 交流来 实现 自我提 升和发
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薄红昕李惠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省唐山063000[摘要]翻译属于语际交换,并不是单纯的交换语言符号,它涵盖两种语言体现出的文化,所以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和活动。
在日语翻译时,因为不同文化因素的作用,两种语言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应该对比分析语言习俗、词汇差异、联想意义等方面语义,体现出跨文化语义分析在日语翻译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阐述跨文化交际定义的基础上,以跨文化认知语用对比分析为切入点,提出增强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翻译;日语;分析[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跨文化交际下日语“流行语”的词汇分析”,项目编号:257201511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跨文化交际下的语义传递对翻译的影响”,项目编号:12544023[作者简介]薄红昕1976.10,女,吉林省梨树县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李惠1986.10.7,女,河北省唐山市人,硕士,助教。
研究方向:日本语学、日本语教育学引言语言不仅是符号体系,而且其表现形式受到语言区域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不难看出文化和语言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日文化在沟通时会出现一些误解,产生交际的障碍和困难,甚至是冲突。
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语言思维和表达方面有明显区别,中国人语言利落、干脆、直抒胸臆;日本人善于以心传心、不言而自明。
所以日语教学中学生要训练听、读、说、写的能力,单纯掌握日文语音、语法和词汇,会因为对语言背景和文化知之甚少,在实际应用时出现语用失误、误解频繁的情况,特别是翻译环节,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所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语义的传递能力特别重要。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涵盖两个层次的意义,其一为跨文化;其二为交际。
跨文化是形式,而交际是内容。
浅谈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
浅谈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作者:王婷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8期摘要:跨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因此,跨文化教育理念在我国目前的日语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
首先对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作出论述,然后就此提出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日语教学开展策略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193—02日语教学要侧重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对此,通过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中日语言文化中的差异,建立起正确的文化交际观念和态度,加深对日语表达的理解,是势在必行的教育及教学措施。
一、必要性分析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以跨文化教育为载体的核心理念也逐渐在二语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因此,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价值也得到了相关日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
首先,跨文化教育的理念灌输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言本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连接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学生只有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语言,脱离文化的民族语言是不存在的。
[1]在以往的跨文化交流与交际活动中出现的语言误解问题也多数是由跨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而且这种语言交际问题目前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对提升学生在二语习得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会人才社交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社会能力水平,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对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理解度、认同度和接受度,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良好的交际观。
中译日 分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译日分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译日,即中文翻译成日文,是在中日两个文化背景中进行的一种翻译活动。
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译日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中译日既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中译日的意义不仅限于汉字和假名的转换,更涉及到中日两国文化、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翻译和传达。
通过中译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了解日本文化,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
同时,中译日也有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
然而,中译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日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其次,中译日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文化差异,以确保译文能够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译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中译日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不仅要熟悉中文和日文,还要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其次,译者需要积极学习和更新知识,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动态,以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和文化素养。
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翻译工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中译日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译日,我们可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同时,中译日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我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译日的意义和挑战,为中译日的发展和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中译日,即将中文翻译成日文的过程和方法。
接着,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让读者对文章的组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探讨中译日的意义、挑战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译日的需求。
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分析摘要:语言不仅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符号,更是对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同时语言的表现方式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
由此可见,文化和语言存在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
中日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会演化成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者语义存在差别。
因此,研究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日语翻译1日语语言特征概述语言是一种承载着历史、风俗、思维、文化等多种内涵的载体。
通过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了解及研究可以发现,日语主要具有以下几种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征。
第一,日语中的谦敬意识比较重。
因为在日本的文化中极为重视长幼有序、上下级等级关系、男女尊卑关系等等,可以说谦和与尊敬是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习惯。
这映射到日语的使用当中就表现为说话要注意双方的身份,不但要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也样注意用词与表达要符合谈话对方的身份。
第二,日语比其他语言更为委婉。
日本作为一个文化习惯较为含蓄的国家,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表现的比较委婉。
在表述某些思想是,日语习惯用词较为模糊、语气态度较为暧昧,这都是民族思想习惯与文化环境导致的。
第三,日语中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差别较大。
日本作为典型的男权社会,男性的地位是更高的,这种性别差异与文化习惯映射到日语用词习惯上就表现为如果说话的主体是男性,则谈话用词一般较为刚硬强势,如果说话主体是女性,则用词习惯一般较为柔弱及低姿态。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Byram认为跨文化能力由知识、态度、技能和批判性文化意识等构成,而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跨文化能力,还需具备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篇能力。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指语言使用者利用外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互动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分属三个不同的层面。
三个方面为语言使用者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知识分为文化知识和交际知识,属于知识层面;技能又分为语言技能和社交技能,属于实践层面;态度分为对本国文化的态度和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对于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文化大国,其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被充分重视。
本文将从语言、礼仪和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中日文化差异,并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进行沟通。
从语言方面来看,中日两国的语言差异十分明显。
中文是一种表意丰富、词汇繁多的语言,而日语则强调礼貌用语和敬语的运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日双方需要了解对方的语言特点,尊重对方的语言习惯,避免因语言误解导致的沟通障碍。
在日本文化中,对长辈和上级要使用敬语,表示尊重和礼貌,而在中国文化中,对长辈则更加注重对方的称呼和身份的称谓。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表达方式需要更加谨慎和注意。
礼仪方面是中日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
在日本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商务活动中的名片交换、鞠躬礼仪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而在中国文化中,虽然也有着礼仪的要求,但在一些场合中可能更注重亲切和自然的表达。
对于中日双方来说,了解对方的礼仪习惯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在不同场合中要尊重对方的礼仪规范,同时也要在沟通中展现出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使双方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
价值观方面也是中日文化差异明显的表现之一。
在日本文化中,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个体价值。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因此双方需要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尊重对方的文化特点。
在沟通中要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和价值观,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摩擦。
跨文化交际下的日语翻译能力养成方法
2021年第14期35文学研究跨文化交际下的日语翻译能力养成方法盛丛沛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对跨文化交际进行定义时,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分别为跨文化与交际,跨文化属于一种外在形式,交际才是实质内容。
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就是理解,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所选择与运用的语言,需充分了解语言背景的强弱程度,以及对交际自身所产生的各种规则,因认识与掌握程度存在差异性,使得语言变得相对较为繁琐与复杂。
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语言与符号均承担着媒介作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各项规则进行规范,运用对话的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彼此相互认可与理解。
人们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一般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世界。
其次,个人的内心活动,就是主观世界以及谈话参与者所处的外在世界。
最后,就是实情、心情、人情等,均需要使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让交谈者与交往着相互理解。
跨文化交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应对交际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跨文化交际下日语翻译能力的养成方式(一)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人们对于文化的定义相对较为广泛,被认为是人们在自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实践之后所被创造出的一个“共同的思想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思考方式等。
文化起源于生活,但是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但因文化背景不同,使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断扩大。
因此,对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充分理解,是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首先确定对方想要表达的意图,否则极易曲解双方的意思。
因中日两国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只占据一小部分。
充分了解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之后,深入理解两国文化,将其作为基础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译日语言及文化空白填补研究——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ScienceandEducationForum 科教论坛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335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译日语言及文化空白填补研究——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文/赵宏伟 郅锦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愈发强大,每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官方文件也就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将翻译活动纳入跨文化交际之中,想要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在翻译活动中如何填补语言和文化空白就成了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中央编译局日译本为例,对中译日的语言及文化空白填补展开研究,以期在今后的翻译活动中更好地实现中日两国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政府工作报告》;中译日1 引言《政府工作报告》是全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官方文件,只有由权威机构进行翻译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本文选取了由中央编译局翻译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由于官方的翻译文件水平较高,能好地体现跨文化交际中针对语言及文化空白的填补,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
2 跨文化交际及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学,重视翻译的交际功能,将翻译从关注源语文本的意义转向关注目标语文本读者的接受功能。
不同文化以语言作为载体,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系到一起,以此实现跨文化交际。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也先后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与理论。
赖斯开创了功能翻译批评理论,她将文本类型分为了三类:信息型、表情型和操纵型。
她认为,应该通过文本类型由文本功能决定,再通过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而《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包含工作总结与计划的文件,应该属于信息型文本的范畴,因此在翻译时,应该简明扼要的翻译出原文本中的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报告里的信息。
弗米尔提出了著名的目的论。
翻译的最重要因素是翻译的目的,他认为译文应该优先于原文,原文是为译文受众而存在的信息来源。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交流和沟通。
中日文化差异
是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以下是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一些分析。
第一,对待权威的态度。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普遍尊敬权威,重视长辈的意见和决策。
而在日本文化中,也非常尊敬长辈和权威,但更注重集体决策和共识,重视团队精神。
第二,礼貌和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文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正式的礼节用语和尊
称对待他人,注重面子和尊重。
而在日本文化中,人们也非常注重礼节,但更注重谦虚和
自己的主动退让。
沟通和表达方式。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喜欢直接、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而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更注重间接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喜欢使用暗示和隐喻来传递信息。
第四,时间和计划的观念。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对时间的观念相对较为灵活,更注重
人情关系和灵活的时间安排。
而在日本文化中,人们非常注重时间的准确性和计划性,注
重守时和提前计划。
第五,饮食文化。
中文文化中,人们注重团餐和家庭聚餐,更注重食物的味道和调料
的使用。
而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注重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品味,更注重食物的原味和清淡口味。
总结而言,中日文化差异体现在对待权威的态度、礼貌和谦虚的表达方式、沟通和表
达方式、时间和计划的观念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
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
际的关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对方交流和合作。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或国家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文化代表,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习俗等,这导致了两国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礼仪、沟通方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日两国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礼仪习惯。
在日本,人们在见面和道别时通常会鞠躬,而在中国,人们在见面时会握手,并在道别时握手或者拥抱。
这种不同的礼仪习惯可能会在交流过程中造成误解和困惑。
在用餐时,日本人一般会使用筷子,而中国人则会使用筷子和勺子,同时中国人在用餐时会将碗端到嘴边,而日本人则倾斜碗身。
这些不同的礼仪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引起双方的注意和尊重,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在实际交流中,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习惯和文化,试图理解并适应对方的礼仪规范,以促进良好的交流和合作。
沟通方式也是中日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
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普遍以含蓄、谦虚和避讳为主,喜欢通过暗示和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加直率,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这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可能导致在交流中产生误解和矛盾。
在语言表达方面,中文和日语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用词上,中国人习惯于使用比喻和象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日本人则更倾向于使用间接、委婉的语言形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需要互相尊重对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尽量避免语言上的冲突和误解。
中日文化差异也体现在价值观上。
在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人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注重家庭的和谐与团聚;而日本人则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我价值。
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引发不同的态度和行为,甚至导致理解上的障碍。
日语中的英语外来语对日语的影响
摘要: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使用频繁,且词汇量大。
本文从英语进入日语的历史原因入手,分析了英语进入日语后的现状和影响。
关键词:外来语英语外来语日语影响1.外来语的概念所谓外来语,指在与国外交涉过程中,伴随文化共同输入日本,并被日语化的语言。
[1]严格来讲,日语中的汉语词汇属于外来语,但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中国文化的传入,汉语已逐渐融入日语中,故狭义上外来语指的是除汉语外,主要来自欧美西方国家的以片假名标记的语言词汇。
2.英语外来语进入日语的历史原因追溯英语外来语进入日语的历史,根据李视歧的研究成(1993),总的说来,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文明开化时代;欧化时代;新文化诞生时代;新文化发展时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1文明开化时代1639年起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直到1859年门户开放。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积极开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和文化往来,英语势力大为增强。
根据日本1891年版的《言海》记载,大体上记录r该时期的英语词汇约有七十多个,其巾包括シャツ(shirt,衬衫)、バケツ(bucket,水桶)、ハンカチ(handkerchief,手绢)等。
代表这一时期的英语外来语有洋泾浜英语、学生腔英语及水手英语。
2.2欧化与反动时代这是指18831905年间的22年时间,是日本政府极端欧化与涌现反动思潮的时期,也是日本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过渡时期。
由于受欧化倾向的影响,进入日语的英语不断增加,而且出现了向国语化发展的趋势。
许多英语单词,像クラブ(club,俱乐部)等融入了日语语汇。
代表这一时期的英语外来语是时髦英语与直译体文。
2.3新义化诞生时代在1906年及随后的21年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成为战胜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增强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与此同时,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努力学习欧美文化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
在这个阶段英语外来语已经作为普通的口常用语而被人们接受了。
随着这个阶段日本在教育、文学、艺术和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以专业用语和术语为主的英语外来语。
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
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策略和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同时也提醒学习者要注意文化差异和交际策略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日语语言学习;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学习一门外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日语这门语言时,跨文化交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日语作为一种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日本传统和价值观念。
因此,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跨文化交际对日语语言学习的影响2.1 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挑战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尤其在日语语言学习中更为突出。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语言的使用、交际方式和社交礼仪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误解、困惑甚至冲突。
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解和适应这些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第一,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观念会影响到日语的使用方式。
以敬语为例,日语中的敬语系统非常复杂,不同的敬语用法和表达方式取决于对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因素。
学习者需要了解日本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尊卑关系,以正确地运用敬语。
例如,对于上级或长辈的称呼和用语,使用不当可能会给人不尊重或不礼貌的印象。
第二,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交际方式的差异上。
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团体合作和保持面子。
这反映在交际中,人们通常更加谦虚、间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或拒绝他人的请求。
这种间接性和含蓄性可能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直接沟通方式产生冲突。
学习者需要学会阅读和理解日本人的非言语表达,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气等,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2.2 语言使用中的文化敏感性除了理解文化差异外,学习者还需要具备文化敏感性,在语言使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的习惯和价值观。
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薄红昕;李惠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6(0)4X
【摘要】翻译属于语际交换,并不是单纯的交换语言符号,它涵盖两种语言体现出的文化,所以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和活动。
在日语翻译时,因为不同文化因素的作用,两种语言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应该对比分析语言习俗、词汇差异、联想意义等方面语义,体现出跨文化语义分析在日语翻译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阐述跨文化交际定义的基础上,以跨文化认知语用对比分析为切入点,提出增强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总页数】2页(P77-7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翻译;日语;分析
【作者】薄红昕;李惠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6
【相关文献】
1.跨文化交际下的语义传递与翻译 [J], 王云云
2.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意义 [J], 尹凤先
3.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因素研究——词汇、语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J], 杨芳
4.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J], 薛涛
5.日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的影响分析 [J], 宫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外来语对日语及日本文化的影响
谈外来语对日语及日本文化的影响作者:郭旭红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4期郭旭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471000)摘要:外来语及外来文化对日语及日本文化的产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鉴日本兼容外来语及外来文化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本民族的文化,促进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外来语;日语;文化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07-02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流,这样外来语作为一种人们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广泛地渗透传播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之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我以为这大概就是外来语的现实存在和不断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可以比较确切地说,外来语是各国和各民族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近代日本广泛吸收了来自西方和欧美国家的外来语,外来语在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日本的一些传统文化产生较为深刻的冲击和影响。
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外来语在日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日本人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曾留学日本,当漫步在日本都市的街头,会发现无论是超市的名称或广告标牌,用片假名标注的数不胜数,甚至一些地方将自己原本的地名也改用外来语来标记。
鉴此,本文拟就外来语对日语及日本文化的影响作如下探讨。
一、外来语在日本的兼容与发展历史引进外国先进文化和兼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国度,这是当今时代日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吸收使用外来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在江户时代之前,日本主要是学习和兼容移植中国经济和文化。
一批批遣唐使和学问僧多次辗转朝鲜半岛往来中国学习,尤其是大唐文化对日本民族的影响极为深刻,诸如中国的铁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和一些农作物传入日本,一方面使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日本逐渐脱离了原始状态,另一方面部分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移入,也使其拜倒在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光环之下,因此可以说从语言文字到哲学理念,从制度纲领到日常生活,日本无不受到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6:08:28.2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作者:姚晶菁
[导读] 语言不仅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符号,更是对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同时语言的表现方式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
由此可见,文化和语言存在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语言不仅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符号,更是对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同时语言的表现方式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
由此可见,文化和语言存在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
中日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会演化成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者语义存在差别。
因此,研究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日语翻译
1日语语言特征概述
语言是一种承载着历史、风俗、思维、文化等多种内涵的载体。
通过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了解及研究可以发现,日语主要具有以下几种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征。
第一,日语中的谦敬意识比较重。
因为在日本的文化中极为重视长幼有序、上下级等级关系、男女尊卑关系等等,可以说谦和与尊敬是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习惯。
这映射到日语的使用当中就表现为说话要注意双方的身份,不但要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也样注意用词与表达要符合谈话对方的身份。
第二,日语比其他语言更为委婉。
日本作为一个文化习惯较为含蓄的国家,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表现的比较委婉。
在表述某些思想是,日语习惯用词较为模糊、语气态度较为暧昧,这都是民族思想习惯与文化环境导致的。
第三,日语中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差别较大。
日本作为典型的男权社会,男性的地位是更高的,这种性别差异与文化习惯映射到日语用词习惯上就表现为如果说话的主体是男性,则谈话用词一般较为刚硬强势,如果说话主体是女性,则用词习惯一般较为柔弱及低姿态。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Byram认为跨文化能力由知识、态度、技能和批判性文化意识等构成,而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跨文化能力,还需具备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篇能力。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指语言使用者利用外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互动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分属三个不同的层面。
三个方面为语言使用者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知识分为文化知识和交际知识,属于知识层面;技能又分为语言技能和社交技能,属于实践层面;态度分为对本国文化的态度和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
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技能的提高和态度的提升,技能的提高又有助于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和增强对本国文化及外国文化的积极态度。
积极的文化态度又可以加深对文化知识和交际知识的理解及进一步提升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
3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首先,跨文化交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日语语言学习能力。
语言既属于文化又与整个文化体系具有紧密的关联,在不了解日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掌握日语语言是不现实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误解也十分普遍,这不仅决定了日语教学工作需要重视跨文化教育,而且也决定了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以及学生日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其次,跨文化交际有助于推动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社交能力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能力,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社交能力也应当是优秀人才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从日语教学来看,为了推动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了解,而且需要要求学生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如此,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才能够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够与他人构建起良好的关系;最后,跨文化交际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日语教学与国际语言教育发展趋势实现良好对接。
跨文化交际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能够为中外文化交流、本土文化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跨文化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日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使日语教学过程体现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这对于推动我国日语教学与国际语言教育发展趋势实现良好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4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4.1语言习惯差异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既存在相同点,还存在差异,而存在相同点的情况,则被称为文化偶合。
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和发展历史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
从《忠犬八公》这个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犬在日本具有较高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作为宠物,还可以成为日本人的朋友,究其原因,主要是犬的特性符合日本人的心理。
因此,当日本人知道中国人会将狗作为食物时,同中国人知道日本人捕杀鲸鱼一样,感到非常吃惊。
虽然在现代社会,狗在中国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在中国古代狗的地位远远无法与牛和马的地位相比,用狗组成的词语也多半是贬义词,例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而日本人则不会将狗与贬义词进行联系。
由此可见,尽管日本在唐朝借鉴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两国的历史和宗教信仰已经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各自具有深厚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4.2词汇联想意义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日两国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个词语就可能会让人产生诸多联想。
其次,色彩描述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在中国白色是丧事中常用的颜色,用白色代指悲伤。
而在日语中,黑色才是代指悲伤的颜色,日本人参加葬礼所穿的服装,一般是全黑色的。
而白色在日本则象征着纯洁无瑕,经常会在结婚时穿戴白色的服饰。
其寓意为,希望新娘可以在结婚嫁人后,像白纸一样,改掉过去的不良习惯,重新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由此可见,不同民族文化对于颜色象征意义的解读各不相同,从实际情况上看,中国文化中的颜色含义多源于封建社会,例如:黄色在古代多象征着皇权至上,龙袍和龙椅多为金黄色。
词汇联想意义的存在,可以丰富词汇的内涵。
5在日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5.1了解日语的文化特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日语属于黏着语系,表达方式模糊委婉,这其实与日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联,日本人说话谨小慎微,注重礼仪,所以在表达上
经常使用寒暄语和敬语。
日语中的寒暄语非常丰富,初次见面日本人很喜欢围绕天气寒暄一番,以此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塑造互相礼貌,尊重的礼节。
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和”意识积极强烈,因此他们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一般会做到给对方留有余地,希望与人保持协调,就算是不满意对方的要求也不会正面回应,而是委婉的拒绝以免引起对方的不悦。
再者,敬语在日语中占有者十分重要的地位,日本人非常注重辈分,尊卑,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对自己的长辈或是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一定要说敬语,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了解这些日语的文化特点,会促进学生的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日语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掌握了文化交际的要领,从而能够恰当地正确地将日语运用于实践当中。
5.2提升日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首先,要从自身丰富专业文化知识,深层次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风俗习惯、礼仪礼节以及日本人的性格特性,用语习惯等,正确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其次,也要熟练掌握日常会话用语以及寒暄语、敬语的正确用法。
可以通过网络,杂志,报纸,小说等读物给自己充电,了解日本的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的跨文化知识。
积极参加各院校之间组织的日语交流活动,取长补短,总结心得经验,使自己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侍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7,17:92-93.
[2]田沙.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126.
[3]沙曼.高校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6,0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