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离子特性
初中化学离子的特点教案
初中化学离子的特点教案适用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离子的特点:电荷、稳定性、化学性质等;
3. 能够运用离子的特点解释化学现象。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教学板书;
2.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等;
3. 实验物品:NaCl、CuSO4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 通过图像或实验现象引出离子的概念;
2. 简要介绍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二、讲解离子的特点(15分钟)
1. 电荷: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电荷性质;
2. 稳定性:稳定离子和不稳定离子的特点;
3. 化学性质: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实验演示(10分钟)
1. 实验一:将NaCl溶解在水中,观察离子的溶解现象;
2. 实验二:用火焰试验法检验Cu2+ 离子的存在。
四、讨论与练习(15分钟)
1. 学生自主探讨离子的特点并与老师分享;
2. 分组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离子的定义和特点;
2. 梳理本节课重点内容。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离子的特点;
2.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展示离子的应用。
教学反思:
1. 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进。
教学反馈:
1. 课后布置作业;
2.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知识掌握情况。
此教案可根据教师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中化学离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离子教案
课题:离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离子的命名规则;
3. 掌握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2. 离子的命名规则。
教学难点:
1. 区分阴离子和阳离子;
2. 掌握离子的命名规则。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
2. 课件;
3.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离子?离子有哪些分类?为什么离子会形成化合物?
二、概念讲解
1. 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的分类:阴离子、阳离子;
3.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原理。
三、命名规则
1. 单原子阳离子的命名:直接用元素名;
2. 单原子阴离子的命名:以-ide结尾;
3. 多原子离子的命名:根据元素名称进行组合。
四、实验
通过实验,让学生验证离子的存在和特性,并观察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五、讨论
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离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六、总结
1. 总结离子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2. 引导学生复习离子相关知识,做好复习笔记。
七、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
2. 思考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验、讨论、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离子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提高了学生对离子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待下节课检验学生对离子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特性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特性离子是指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电荷性质的不同,离子可以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阴离子带有负电荷,而阳离子具有正电荷。
本文将探讨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性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一、阴离子的特性阴离子是指拥有负电荷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接受或损失一个或多个电子而成为带负电荷的离子。
阴离子通常以化学式的负指数形式表示。
例如,氯离子(Cl-)表示氯气损失了一个电子。
1.电荷性质阴离子具有负电荷,这是由于它们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
这些电子填充了原子中的能级,并增加了阴离子的稳定性。
电荷性质使得阴离子在与阳离子或其他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特定的行为。
2.物理性质阴离子通常较大,这是由于它们在获得电子后,电子的负电荷让离子外层电子排布趋向扩散,导致离子半径增大。
另外,阴离子在溶液中常以带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形成水合物极化层。
3.化学性质阴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例如,它们在酸碱中常起到中和的作用。
此外,阴离子还可以与阳离子形成盐类,如氯化钠(NaCl)中的氯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盐晶。
阴离子也可以参与化学平衡反应,如酸碱滴定反应。
二、阳离子的特性阳离子是指具有正电荷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
阳离子通常以化学式的正指数形式表示。
例如,铁离子(Fe2+)表示铁原子失去了两个电子。
1.电荷性质阳离子具有正电荷,这是由于它们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
这些电子的减少会导致阳离子的能级结构发生变化,使离子带有正电荷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物理性质阳离子通常比阴离子小,这是因为它们损失了一个或多个电子,导致原子中外层电子排布更加紧密。
此外,阳离子在溶液中也可以以带水合物的形式存在。
3.化学性质阳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例如,它们常与阴离子形成盐类化合物。
此外,阳离子在溶液中也可以被化学试剂沉淀或提取。
三、离子的重要性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3.2 原子的结构——离子 (共17张PPT)
• 3 、一种原子与另一种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 A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 C 、核电荷数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 4、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 离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 在相应的横线上:
•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_分_子_、_原_子_、离_子_.
联系
1.都很小;2.都不停地运动;3.微粒间都有
一定的间隔;4.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分裂
失去或得到电子
分子
结合
原子
离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
敞口放置食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
作用而构成的,试推测氯化钙是由什么构成的, 氯化镁由什么构成的? 钙离子和氯离子
镁离子和氯离子
总结三者区别与关系
分子
原子
离子
构成 主要 区别
由原子构成
在化学变 化中可分
由质子、中子、由原子得失 核外电子构成 电子构成
在化学变化 带电的微粒 中不可分
相同 处
静电作用
+17 2 8 8
NaCl
氯离子Cl-
形成离子的目的是 最外层达到8(He 为2)电子稳定结构
物质(离子构成)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7时52分21.11.1607:52November 16, 2021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离子共存
复分解反应——离子共存专题(一)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础上,理解离子反应的的本质。
2、带颜色的离子是学习的基础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离子间的反应,进而判断能否共存。
2、在一些隐含条件中,进行简单的判断。
3、掌握初中阶段常见的离子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难题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总结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3、培养了学生分析题,解决较难题的能力。
4. 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重点:判断在指定条件下,在同一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难点:根据离子共存规律及指定条件推断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
教学方式:“分析引导”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这部分是酸碱盐中较难的部分,要多练习,慢慢掌握。
学情分析:离子共存是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的延伸,较难,但是中考还要考,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但是不能太难,否则学生接受不了,所以要做到深入浅出,深入是对学情较好的学生高中学习做铺垫,浅出是为大部分学生做题做准备。
教学内容:一、【课堂引入】1、教师活动:通过酸碱盐的回顾,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是什么?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酸碱盐,同时复习复分解反应。
让学生回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气体,水,沉淀。
设计意图:反应联系到本节课。
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回忆以前知识的能力。
2、教师活动:由走出迷宫小游戏引出今天的课题:离子共存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一下怎样走出迷宫。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例题讨论】1、教师活动:【展示例题】下列各组离子,只有一组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你知道是哪一组吗?(1)SO42- Na+Ba2+ (2)H+ K+CO32-(3)NO3- Cl- Ca2+ (4)H+ OH- Na+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总结出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条件是:相互间不反应即离子能共存,则相互间结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doc
第四元3 离子【学目】1.初步了解核外子是分运——分排布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程,离子也是构成物的一种粒子。
【教学策略】1.利用 4-9 理解子概念(即子的分运),制作画片更好,学生建立起原子中各粒子运相位置的印象。
2 .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定,引出最外 8 子定构(氦 2 个),最外子不达 8 个即不定构。
3.利用 4-10 ,学生理解不定构是如何成定构的。
知道离子也能构成化合物(建趁提出化合价的概念,但不要解)。
4.学生:上述有几种离子?怎么称呼?相互作用能构成几种化合物?怎么写化学式?5.物与构成粒子之的关系网,由教点解。
从宏、微两个面理解物的成和构成。
至于核心概念仍要理解清晰。
建合堂学,在上完成。
★核外子排布的初步律在含有多子的原子里,核外子离核近是不同的,了形象他明运者的子离核近的不同,我引入子的概念,就可以形象地子是在不同的子上运的,那么它的运是乱无律的,是有一定的运律呢?答案是肯定的,它不像行星太阳旋有固定的道,但有常出的区域。
那么它运律如何呢?里介几条核外子排布律供参考。
1.各子最多容的子数目2n2 个,其中n 代表子数2.各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子数不得超8 个,次外(即倒数第二)不得超18 个,⋯⋯3.子的排布。
一般由第一→第二→第三⋯⋯有多其他律将以上几条律要相互系地理解。
另外.核外子排布非常复,在今后学中会接触到。
课题3 离子教学目 :1、知与技能(1)初步了解核外子是分排布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程,离子是构成物的一种粒子2、程与方法(1)学运用的方法,将所学知行比。
(2)运用比、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行加工整理。
3、情感度与价(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想象能力和推思的方法(2)通核外子排布知的介展示核外子排布的律美。
重点:离子的形成程、核外子排布点:核外子运的特点,离子的形成程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探究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情景导入:提问: 1、你对电子有何认识?2、你对电子还想了解什么?问题:电子很小,运动的空间又这样特殊,它的运动与普通物体的运动有何不同,有什么特点?你猜想下电子会怎样运动?猜想: 1、电子绕核运动2、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3、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4、电子是分层运动的验证:从课本上寻找资料,从网上查找资料出示:从网上下载的电子形成模型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距离:由近远能量高低:由低高出示: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看出什么?(即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什么知识?)说明: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简洁、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观察:课本图3-16 ,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找一找: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这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稀有气体为什么曾经叫惰性气体?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是否有关系?你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结构哪一部分有关?小结:元素的类别金属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 4≥ 4是否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末达末达得失电子易失易得化学性质活泼活泼稀有气体=4达到不易稳定练习:1、课后习题1、22、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 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
初中化学人教版离子的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离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离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掌握常见正、负离子的写法和命名规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离子概念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离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并掌握离子的命名规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火焰试验中产生的特殊颜色,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的原因。
2. 学习:讲解离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包括正离子和负离子。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氯酸铵和氢氧化钠混合时,放出白烟和沉淀的现象,引导学生探讨该实验的结果与离子的性质有何关系。
4. 总结:让学生归纳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分类规则,并手写一份离子命名的规则表格,加深学生对离子命名规则的理解。
5. 拓展:引导学生探讨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对身体和环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环境污染。
6.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主题:离子的性质和分类1. 定义:带电粒子,包括正离子和负离子2. 性质:形成原因、性质特点3. 分类: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分类规则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和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离子的概念,并掌握离子的命名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4年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元素: 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组成, 称为化学元素。
-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的性质, 如颜色、硬度等。
- 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的性质, 如燃烧、腐蚀等。
2.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水的性质:分子式为H2O, 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具有溶解其他物质、导热和沸点等性质。
- 盐的性质: 氯化钠(NaCl)是最常见的盐, 具有溶解在水中能导电的性质。
3.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 过滤: 通过孔径较小的过滤纸或过滤器, 将混合物中较大颗粒的固体分离出来。
- 蒸发:将混合物放在加热器中, 使其中液体部分蒸发, 从而分离固体和液体。
- 结晶: 通过溶解物质在溶液中, 然后通过蒸发去除溶剂, 从而获得纯净的固体。
4.常见物质的鉴别- 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反应过程中伴有气体的产生。
- 金属活动性: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按照金属反应性从高到低顺序分为: 钾、钠、铂、银、铜。
- 水和酒精的鉴别: 水在纸上会被迅速吸收, 而酒精则不会。
5.常见物质的储存和处理- 化学储存:将化学品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储存, 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如化学废液需进行中和处理。
6.分子与离子的结构和性质- 分子: 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物质。
- 离子: 由带电荷的原子或者分子组成。
- 共价键:共用电子的化学键, 通常形成分子。
- 离子键: 电子从一种原子转移到另一种原子, 通常形成离子化合物。
7.酸碱的性质和中和反应- 酸的性质:酸溶液呈酸性, 可以导电, 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碱的性质:碱溶液呈碱性, 可以导电, 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 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 第四章 课题3 离子(2)
第四章原子和分子课题3 离子(2)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正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离子的形成教学准备自制离子形成和氯化钠形成的动画片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回忆上节课的有关知识内容:1、如何画原子结构示意图2、金属元素原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导入】上述原子中只有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其它原子最外层通过得失而达到稳定结构,导致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呈现不同的电性。
我们把这样的微粒叫离子。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离子的定义〔讲解〕结合教材中注释①,解释离子的定义: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指出: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和分子、原子一样都直接构成物质。
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阅读】阅读教材: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讨论】如何区别离子与原子?〔归纳〕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分子不带电联系:教材79页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关系图〔讲解〕上述有些离子带正电,有些离子带负电。
我们把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提问〕阳离子、阴离子、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大小关系如何呢?〔归纳〕阳离子:失电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得电子质子数<电子数原子:电中性质子数=电子数〔练习〕从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判断微粒的种类〔讲解〕前面用元素符号来描述元素,今天用什么来描述离子的------离子符号讲解离子符号的书写要点,编一口诀:离子肩上肩上扛,数前号后〔练习〕请学生上台分别书写出钠离子、铝离子、氧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教学小结: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离子的表示法:离子肩上肩上扛,数前号后3、离子符号的意义4、离子跟原子的比较(留给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第2课时离子的形成一、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3、分类:阳离子:失电子带正电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得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电子数二、离子符号1、书写:肩上扛,数前号后2、意义。
人教版初三化学 第四章 课题3 离子(1)
第四章原子和分子课题3 离子(1)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重点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朗读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
【引入新课】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他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画简图表示),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学生猜想】请发挥你的想象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探究证明】阅读课本【讲解】在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同的电子是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
科学家把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
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向外最多可分为七层,电子就是在这些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即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归纳结论】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的距离:最近————————→最远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学生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电子不能在同一区域运动?【讲解】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能量小的电子只能在……,能量大的电子能够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行验证。
3、原子结构示意图【自学】阅读教材第76面第三自然段,弄清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交流】结合黑板上的示意图,将各部分的意义说给你的同学听一听。
【巩固练习】教师另画一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讨论】展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发现哪些规律?找到之后记录下来,看谁找的多。
【归纳小结】将学生获取的信息分类板书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形成结论】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或多余4个,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8个(氦为2个)【介绍】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8个(一个电子层为2个)【讨论比较】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推导元素的性质如何,【归纳小结】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2离子检验
【查阅资料】 (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溶解度
MgSO4 35.1g
Na2SO4 19.5g
(NH4)2SO4 75.4g
H2SO4 与水任意比互溶
(2)(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成,可使湿润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常见离子的鉴定(三)
鉴定离子
所用试剂
现象
盐酸或 AgNO3溶液和稀 生成不溶于稀硝
Cl- 可溶性 硝酸
酸的白色沉淀
盐酸盐
硫酸或 Ba(NO3)2或
SO42-
可溶性 硫酸盐
BaCl2和稀硝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 酸的白色沉淀
现在,你能完美回答最 开始的问题了吗?
常见离子的鉴定(四)
⑤产生有颜色的溶液
碱 ① 紫色石蕊
OH— 性 ②无色酚酞
溶 液
③pH试纸
①变蓝 ② 变红 ③ pH>7
常见离子的鉴定(二)
鉴定离子
所用试剂
现象
CO32_
碳酸盐 溶液或 固体
稀盐酸或稀 硝酸,澄清石 灰水
有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NH4+ 铵盐溶液 或固体
NaOH溶液, 湿润红色石 蕊试纸
有刺激性气体生
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
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
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猜 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离子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离子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课题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3 离子作者及工作单位广西北流市六靖镇第二低级中学顾运英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进程。
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用意的意义、离子符号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等。
这些内容是培育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爱好的一个专门好的素材,也为学生学好化学式和化合价打下了基础。
离子的形成是本节课题的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就必需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点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
因此教材编写了第一段的“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体会,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有必然的困难,但不是教学的重点。
至于原子结构示用意是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腕,课标中不要求学生会画,但要了解它的意义。
利用教材上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用意,让学生查找规律,找出元素的分类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在了解了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原子(离子)结构示用意的基础上,学习离子的知识,熟悉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
初学者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质子和电子的电性经历混乱;书写离子符号时,易将离子的电性和所带的电荷数的位置、数值和电性写错。
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会认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用意。
二、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归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初步体会物质组成的隐秘,培育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五、初步形成“物质的微粒性”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其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离子的形成。
难点:一、对电子层的了解。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离子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离子”这一章节。
本章节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概念后,进一步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离子的概念、形成过程以及离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什么是离子,区分阳离子和阴离子。
2. 学生能够掌握离子的形成原理,了解电离的概念。
3. 学生能够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欲望。
2. 通过了解离子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实用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2. 离子的形成机制。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难点1. 离子的形成原理,特别是电离过程的理解。
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食盐的溶解,引出离子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盐在水中会消失,它去了哪里?(二)新课讲解1. 离子的定义:介绍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离子的分类:根据电荷的不同,将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3. 离子的形成:讲解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离子的过程。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实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三)实验演示1. 演示电解质如氢氧化钠在水中的电离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离子的存在形式。
(四)课堂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离子现象。
2. 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小结与作业1. 总结离子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理。
2. 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在家自行完成,以加深理解。
初三年级下册化学课件《离子》
初三年级下册化学课件《离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四单元课题三。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教学分两课时完成。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为学生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过程:学习“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2)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
(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
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教法与学法:1、学生情况分析初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
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许多活动:比如,“我会答、“我会写”、“讨论与交流”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2、教学方法依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及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了如下方法:利用课件优势,充分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从而了解离子的形成,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人教版初三化学离子
人教版初三化学离子在我们探索化学世界的奇妙旅程中,离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化学世界里的小精灵,虽然微小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离子。
简单来说,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
当原子得到电子时,它会带上负电荷,形成阴离子;而当原子失去电子时,它会带上正电荷,形成阳离子。
比如说,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 个,它很容易失去这个电子,从而变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个,它很渴望得到 1 个电子,变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当钠离子和氯离子相遇时,它们会因为静电作用相互吸引,结合形成氯化钠(NaCl),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盐。
离子的形成与原子的结构密切相关。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而核外电子的排布则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为了达到稳定的结构,会通过得失电子来形成离子。
离子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式也有一定的规律。
像氯化钠这样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被称为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但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离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能够导电。
除了氯化钠,还有很多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比如氢氧化钠(NaOH)、硫酸铜(CuSO₄)等等。
这些离子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离子的性质也有很多有趣的方面。
由于离子带有电荷,所以它们在电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定向移动。
这一性质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电镀工业中,通过控制电场,让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沉积,从而实现金属的电镀。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也常常会用到离子的相关知识。
比如,通过检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存在来确定物质的成分。
例如,检验氯离子时,我们通常会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就可以证明溶液中存在氯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3.2 原子的结构——离子 (共23张PPT)
数为13,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_1_0___,该离子的名称是铝__离__子__,
符号是_A_l_3_+ ,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是:
+13 2 8
• 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__,
该10原子的符号是____。Ne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
荷的阳离子,X值为_1_2_,符号是 _Mg_2_+_。
书写离子的方法
Mg2+ Cl-
镁离子
氯离子
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 荷的正负,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可以不写。
离子符号的意义: Mg2+上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O2-上的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每个铝离子
3个 铝离
3Al 3+
带三个单位 正电荷
子
铝离子或 一个铝离 子
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 ”
的意义
2Mg2+ 、2 S2-
离子符号前面的系数只表示 离子的个数。
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某些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 另一些单质由分子构成。如:气态非金属
化合物由分子或离子构成。 一般情况下,有金属阳离子(或铵 根离子NH4+ )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否则由分子构成。
原子结构 示意图
电子层
S +16 2 8 6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1 1
氢H
+2 2
氦He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离子的特性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离子的特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掌握离子的构成、特征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能够准确识别和命名一些常见的离子。
二、教学重点1.离子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常见离子的构成、特征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离子的命名和识别。
2.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书和教学辅助资料。
2.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概念讲解1.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学生对离子的概念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离子与原子的区别。
2.讲解离子的定义:离子是由原子或者分子失去或者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变得带电的粒子。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3.讲解离子的基本特性:离子的带电性、离子的稳定性、离子的颜色和离子的化学反应性等。
步骤二:离子的构成和特征1.讲解离子的构成:通过示意图或实物模型展示离子的构成,强调离子是由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2.讲解离子的特征:包括离子的带电性和离子的化学反应性。
步骤三:常见离子的命名和识别1.讲解离子的命名规则:介绍常见离子的命名规则,包括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命名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离子的命名方法和识别能力。
步骤四: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了解离子在溶液中的状态:讲解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包括溶解度和电离度等概念。
2.介绍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包括离子的溶解性、离子的催化作用和离子的酸碱性等。
步骤五:实验演示1.进行离子的溶解实验:选择一些常见的离子,通过实验演示离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离子在溶液中的特性。
步骤六:课堂练习和讨论1.综合练习:布置一些与离子有关的小题,包括离子的识别、离子的命名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填写等。
2.讨论和解答: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的特性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酸—→_______________
酸的几点共性:H+的特性
①使指示剂的变色:H+
②酸+ 活泼金属—→________________
③酸+ 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
④酸+ 碱—→________________
⑤酸+碳酸盐—→________________
练习:1、写出稀盐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碳酸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编号)2、完成下列微观图形:
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
二、碱—→_______________
碱的几点共性:OH—的特性
①使指示剂变色
②碱溶液 + 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
③碱 + 酸—→__________________
④碱溶液 + 盐溶液—→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写出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氯化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硫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完成下列微观图形:
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即时训练:
1、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
全反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
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
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且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填选项)。
A.KOH B.BaCl2C.Mg(OH)2D.Fe
(4)下列物质中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而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 A.KOH B.BaCl2C.Ba(OH)2D.Fe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片,充分反应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
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金属中能与Cu(NO3)2和CuSO4反应产生相同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
A、Cu
B、Mg
C、Al
D、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