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四、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①背景
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三分之一,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⑥“七月流血事件”
原因:俄军在前线的惨败
过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游行示威,要求政权归苏维埃,遭临时政府镇压。
影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说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时间:1917年11月6-7日
②目的:巩固政权,赢得战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措施:余粮收集制;企业收归国有;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
④评价:使苏维埃政权最大限度集中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但损害农民积极性,违背经济规律,不能长期推行。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加剧,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严重威胁苏俄政权基础。
②结果: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十月革命当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②内容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此后,政府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这一系列来自百度文库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②评价
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在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转而进行政
治改革。
【课后检测】
1、《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指()
2.经济建设成就
这一模式使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4、该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二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
C.“八一九”事件D.十月革命
2、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俄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D.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C
3.苏联的建立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三、苏联的工业化和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1.斯大林体制的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因此工业化的同时推行农业集体化;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长。1975年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①措施
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②措施
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③评价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拥有行政、司法、立法权。
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内反革命叛乱,国外有英、法、美、日等国的武装干涉,经济濒临崩溃。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一步暴露沙俄的弱点。经济遭受致命打击,战场形势恶化,国内矛盾进一步尖锐,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④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随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⑤“四月提纲”
世界现代史复习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重点难点】
1、俄国十月革命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3、苏联的工业化和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梳理】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①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提供物质前提。
②俄国的落后及矛盾的尖锐,使俄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且易爆发革命。
③评价
该政策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以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该政策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反映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削减农业税
C.开展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