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复习要点 岳麓版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时间,地点,领导阶级,主力军,方式,结果和性质各是什么?答: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时间:1917年3月;地点:彼得格勒(首都);领导阶级:布尔什维克党;主力军:工人,士兵;方式:游行示威,武装起义(主要方式);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于何时?答:标志: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时间:1903年。
3.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的事件是什么?被推翻的沙皇是谁?答:事件:俄国二月革命;被推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
4.两个并立政权局面出现在什么事件之后?什么事件后,两个并立政权局面结束?这两个并立政权是什么?这两个政权中,哪个掌握武装力量?哪个掌握实权?掌握实权的政权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答:俄国二月革命;七月事件;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力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继续一战。
5.列宁回国的时间是何时?地点在哪?他在哪个会议上为俄国革命指明方向?答:时间:1917年4月;地点:彼得格勒;会议:布尔什维克党会议。
6.四月提纲的内容有哪些?其中提出了怎样的路线和口号?答:内容: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路线: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口号:“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7.十月革命的目的,领导阶级,领导人,时间,地点,主力军,主要特征,结果和性质各是什么?答:目的:为了推翻临时政府;领导阶级: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时间:1917年11月7日;地点:彼得格勒;主力军:工人,士兵;主要特征(方式):武装夺权,暴力革命;结果:攻占冬宫,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人民委员会;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特点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结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
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1917年3月)
原因 性质 结果
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的封建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政权名称 支持者
实力
工人士兵 代表苏维 埃
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掌 权)
工农群众 和士兵
拥有武 装力量
资产阶级
掌握各级 行政机关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由此诞生。他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 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 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是世界现代史的 开端。
十月革命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 义的统治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的政策 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 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
列 宁 回 到 彼 得 格 土地 勒 面包
和平
表明社会主义革 命得到广大人民 群众的支持,成 为革命发展的方 向。
列宁的口号 结束战争,土地归
农民 权力归苏维埃,工
作归 失业者.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1、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 2、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熟 ▪ 3、一战为十月革命营造有利的时机。(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1《俄国十月革命》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年)
(1)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企图把新生的
苏维埃俄国扼杀在摇篮之中。苏俄面临严峻的形势,为 了巩固新生的政权,进行了三年国内战争和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实行余粮收集制 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 新时代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深重灾难 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地点:彼得格勒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十月革命
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 府的内外政策;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 政策; (4)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2)内 容:
(3)作用: 取得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 政权。
4.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
•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 地,分配给农民; • 同德奥谈判议和,苏俄退出了战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 命。(性质)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 领导者:列宁 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 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过程: • 结果: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 员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十月革命》
14.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 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 革命的发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爆发社会主义制度革命 必须具备的条件
⑤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列 宁 同 志 清 扫 地 球
十月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各种矛盾表现突出, 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环节. (2)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革命性较强,又有成 熟的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正确领导 (3)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使得俄国 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D
D
10.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是( ) 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1.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 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 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 B () 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起义 C.苏联成立 D.”五月流血周”
知识回顾:一战情况
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 1914-1918年 交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结果: 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性质: 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 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影响:
列 宁 同 志 清 扫 地 球
第 1课
12.”立即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 任何赎金……一切土地……成为全 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 者使用.”上述规定出自( ) C A.<<宅地法>>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法令 C.<<土地法令>> D.<<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改革法>>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 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农村地区
启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 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有何异同?
十月革命的经过: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起义目的 发生时间 领导力量 影响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
11月7日,冬宫被攻占,标志着
结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领导力量:列宁为首的布尔 什维克党
影响
结束了封建王
朝专制统治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 此诞生(国内)
革命首创精神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 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传播。(国际)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 界现代史的开端。
革命特点的是(
C
)
A.采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B.走城市革命的道路 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一 战 时 的 俄 国 前 线
一战中的俄国军需供应情况:1914年 8月,俄国缺少30万支步枪;10月,缺少 87万支。1916年,因燃料匮乏,冶炼厂 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前线每 年需30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为5亿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点及练习文档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点及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2、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和意义;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基础知识一、新时代的曙光1、二月革命(1)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时间:1917年3 月(3)结果: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2、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2)领导人:列宁(3)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4)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5)经过:①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了起义的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②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6)结果:①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建立起来。
②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7)巩固政权的措施:①)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4)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课堂训练:1、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十月革命4、列宁是一位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领袖,他曾( )A.发表《共产党宣言》 B.建立巴黎公社 C.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D.制定苏联新宪法5、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邮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B.邮票发行的时间 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B.珍珠港事件C.诺曼底登陆D.海湾战争7、探究: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1。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5课)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5课)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领导人:斯大林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笔记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笔记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俄二月革命(1917年3月)1、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阶级矛盾激化。
2、结果: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⑵两个政权并存①士兵苏维埃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1、原因:它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及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彼得格勒起义时间:1917年11月;人物:列宁;地点:斯莫尔尼宫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革命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1922年苏联成立(1922-1991年共69年)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1、1924年列宁逝世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①措施:1928-1937年(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工业)②成效: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由此加强3、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4、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⑴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
考点: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背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易错微析1917年3月是俄历二月,故称这一时间爆发的革命为“二月革命。
”例题1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解放运动答案:B解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
例题2俄国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其直接目标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推翻临时政府答案:A解析: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答案A。
1.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导致这一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危机B.克里木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C.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工人起义2.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3.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
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
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4.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九下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 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 命。”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政策
政治上: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权。
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 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 和寺院 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 次世界大战。
“ 十月革命”是以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的,它是世界上的一件划时代的事件。
“两 第个 一突 次出 ”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 此诞生。(苏俄)
俄国十月革 命沉重打击 了帝国主义 的统治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 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由理论到 实践的标志是 巴黎公社 ,由理想到 现实的标志是 俄国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其 他 的 国 资 外 本 主 义 国 家
联合起来
国 内
三年内战
(1917——1921)
本俄 家国 和国 沙内 皇的 军地 官主 、 资
内战的结果
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
苏俄政府 另一方面,实行了经济上高度
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政府经过艰苦的斗争获得 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历史Βιβλιοθήκη 义直接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 了深重的苦难!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 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 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 争,400多万人伤残。
二月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结果:①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俄国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列宁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2.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临时政府继续实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进行世界大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6.1920年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采取:①加强红军的建设,②实行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一.列宁的探索1.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4年列宁逝世)2.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后来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
二.斯大林的探索1.措施:①1928~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彼
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下爆发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忙从
前线调回军队,但已无济于事。3月12日,彼得格勒起 义获得胜利,这即是俄国二月革命,当晚工兵代表苏维 埃成立。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尼古拉二 世退位,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从此覆灭。
7月流血事件——导火线
彼得格农 奴 1861年 制 改革 国 家
( 资 本 主 义 ) 沙 皇 专 制 统 治
二月 革命
两 个 政 权 并 立 ( 苏 、 资 )
方 向 明 确 、 革 《四月提纲》 命 七月事件 情 绪 高 涨
十月 革命
( 社 会 主 义 )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没有人剥 削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 目的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人类历史 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世界
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 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的新局面。 (3)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巩固政权
( 满 足 人 民 三 大 要 求 )
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 ⑴颁布《告俄国公民书》宣告新政权 的建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 经济: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颁布《土地法令》(封建----国有) 外交: ----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九年级历史十月革命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十月革命知识点十月革命是20世纪初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俄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下面我将从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四个方面来论述十月革命的知识点。
一、背景1. 俄国沙皇制度的腐败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制度的腐败问题严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沙皇尼古拉二世时期,俄国爆发了许多农民起义和工人罢工,这些社会动荡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成为了战争的参与者之一。
长期的战争,使得俄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士兵们的悲惨遭遇对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原因1. 无产阶级的觉醒在十月革命前,俄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工人罢工,使得无产阶级对自己的权益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工人们开始组织自己的工会和政治组织,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二月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力正逐渐上升。
布尔什维克党利用这个机会积极组织,巩固自己在工人和士兵中的声望,逐渐掌握了革命局势。
三、过程1. 十月革命前夜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对沙皇制度和临时政府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他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和“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2. 十月革命的发动1917 年 10 月 25 日晚上,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占领了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
列宁等革命领导人随即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宣告十月革命的胜利。
四、影响1.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十月革命标志着俄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无产阶级夺得了政权并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这对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起到了巨大鼓舞作用,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
历史九年级下册各课笔记(1-)(2)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俄国十月革命(又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时间:1917年11月(俄历十月)3、地点:彼得格勒4、领导人:列宁5、结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6、意义性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影响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
③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④是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5年)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2、内容:农业:实行粮食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商业: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评价:①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②影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苏维埃政权4、启示:国家政策的制订要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第2课苏联的崛起一、苏联成立:1922年底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社会主义工业化(1)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措施:实行“五年计划”(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3)成就: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4)不足: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农业集体化三、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四、斯大林模式(即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2、特点:高度集中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表现(1)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2)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4、评价(1)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①背景: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时间:公历年月。
(革命是俄历2月,所以称为“二月革命”)
③结果:推翻了,建立
了。
④两个并存的政权:资产阶级和
苏维埃。
⑤性质:是一场阶级革命。
2、十月革命
①背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并力图。
②时间:年月
③地点:。
④总指挥部:。
⑤主要领导者:。
⑥主要参加者:、。
⑦主要特征:暴动,夺取政权。
⑧结果:起义取得了。
俄国建立了。
——,当选为主席。
⑨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
⑩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新型的。
1918.3将首都从
迁到。
经济上:将、
和;颁布《》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分配给。
对外上:同、议和,退
出。
军事上:三年战争。
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
和国内的
,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
了。
⑪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
革命。
世界上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深重打击了,
推动了的发展,鼓舞
了。
九下1课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1861年改革后
沙皇专制统治 下落后的资本 主义国家 沙皇俄国 参加一战
农民工人无国家权力 农民工人受剥削压迫
伤亡惨重
人民 在深 重苦 难中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一战俄国童子军
材料:大战给俄国的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约 1400万青壮劳动力脱离工农业生产,被拉去当兵。由于 燃料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有30多座高炉熄火。 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物价飞涨,食品奇缺。
五、相关知识链接
重大事件 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
诞生后第 一次 伟大尝试 第一次 伟大胜利
1871年巴黎公社 1917年十月革命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过程。
战争期间食品供应不足, 图为排队购买面包的队伍。
二月革命主力军:工人士兵
时间 二月 革命 任务 结果 形成两个 政权并存局面 性质
推翻沙皇 1917.3 专制统治 (产阶级临时政府 继续一战
(掌握主要政权)
人民仍 在深重 苦难中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
(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苏俄)。 3.世界: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 统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推动了国际社 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
小结:
沙皇俄国(沙俄)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十月革命
列宁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俄
时间
革命任务
结果
性质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革命
十月 1917年11月 推翻资产 建立世界上第 革命 (俄历10月) 阶级临时 一个社会主义
九下历史 第1课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五、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 推翻旧制度,俄国人民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命运 2、对世界 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对人类历史
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回顾:19世纪无产阶级有没有进行过夺取政 权的斗争?
1871巴黎公社革命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产值占国民经 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国民 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 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 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 削形式。 材料二: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 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三、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工兵农苏维埃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 地,分配给农民; 同德奥谈判议和,退出一战。 迁都莫斯科
四、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1918-1920)
最严重时¾国土被侵占
由于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 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 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 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3、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 面的结束 (导火线)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 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
4、十月革命——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
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
攻打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
一、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⑴背景: 沙俄因参加“一战”激化了国内 经济和政治危机 ⑵ 二月革命的爆发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②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⑶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
背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易错微析
1917年3月是俄历二月,故称这一时间爆发的革命为“二月革命。
”
例题1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
例题2俄国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其直接目标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
D.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答案A。
1.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导致这一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危机
B.克里木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
C.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工人起义
2.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3.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
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
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
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4.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的是()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三年国内战争
D.八一九事件
5.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掌握俄国主要权力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工兵代表苏维埃
C.布尔什维克党
D.人民委员会
1.C 解析:二月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答案C。
2.D 解析: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
3.B 解析: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实现和平,发展经济,答案B。
4.A 解析:题中所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所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二月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A。
5.A 解析:二月革命后,掌握俄国主要权力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