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要修辞手法--对偶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7~9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详解+练习(含答案),基础分必须拿到手

初中语文7~9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详解+练习(含答案),基础分必须拿到手

初中语文7~9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详解+练习(含答案),基础分必须拿到手☞一上|☞二上|☞三上|☞四上|☞五上|☞六上☞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活泼生动。

在阅读和写作中,也都会涉及到对修辞的赏析或应用。

修辞手法是初中语文的重点基础知识之一。

01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常是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令人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0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感到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03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起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归类及练习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归类及练习

修辞手法的类型及作用初中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反复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似、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似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衬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似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剂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情势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为了适应特定的情境以及增强语言的表达成效。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语文知识点:修辞方法主要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照、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隐喻。

其他特别性描写方法:有白描,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翻新,反复,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互体,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歧谬,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移用,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又称:顺拈)。

常用的修辞方法:(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类似点。

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显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桃的大片棉花田。

(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暗喻从表面看是判定,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显现,喻词由“好像,好像”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借喻的本体不显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当显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初中语文的8种修辞手法!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初中语文的8种修辞手法!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总结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初中语文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初中语文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初中语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初中语文八大修辞手法介绍: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初中修辞方法知识点:对偶和比喻

初中修辞方法知识点:对偶和比喻

初中修辞方法知识点:对偶和比喻
初中语文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学习语文修辞手法,供大家参考。

初中修辞方法知识点:对偶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初中修辞方法知识点:比喻
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知识讲解一、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修辞比喻、借代、拟人、对偶、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语、引用、设问、反问、顶真、通感、互文、双关二、初中生应掌握的程度1、明确各种修辞的概念并学会判别2、熟练使用各种修辞3、结合语境,分析修辞的作用三、各类修辞(一)比喻1、定义:比喻(即“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2、作用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

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3、三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4、句子赏析(1)明喻:本体+喻词(像、如等)+喻体例: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暗喻:本体+喻词(是、成等)+喻体例: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3)借喻: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粒粒珍珠。

5、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感情。

[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1、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2、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3、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4、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二)借代1、定义: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用在记叙、阐明、形貌中,能使事物生动、抽象、详细,给人以光显的印象;化有形为无形,使笼统的事物更抽象详细,使深奥的原理变得粗浅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尚。

送人一枝玫瑰,给人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人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触冬日的酷寒,有了你,人们时辰感触春天的暖和。

诚信,人类肉体的创造者,有了你,人间少一些钩心斗角,少一些人情冷暖。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黑色的大党羽。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发生光显的印象,发生激烈的情感,惹起共鸣。

如:腾踊时,容貌像是高兴;打旋时,容貌像是眩晕;倾斜时,容貌像是害怕…((张比方《信心——看帆板扮演》)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炎天辞别,说是“啃秋”。

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感人的新娘子。

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顺起来;金风抽丰,变得凉快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借代:能起到突出抽象,使之详细、生动的结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盼望寄予在你们身上。

反动加迷信将使你们为虎傅翼,把老一代反动家和迷信家扑灭的火把接下去,后来居上而胜于蓝。

”4.夸大:可以惹起丰厚的想象,更好地突失事物的特性,惹起读者的激烈共鸣。

如:青丝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对偶:方式上音节划一匀称、节拍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会合,归纳综合力强。

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反句式组成排比,添加语抛,起夸大作用,激烈表达作者的头脑情感。

谈论文每每添加语势,起到了夸大论证观念的作用。

可加强言语的气魄。

用来说理,可把原理论述得更紧密、更透彻;用来抒怀,可把情感抒发得极尽描摹。

如:人生旅途中有几多携手相伴的冤家,几多次披肝沥胆,几多次礼尚往来,又有几多优美暖和的回想漫漫长路,总有旦夕相处的亲人,几多叮嘱,几多庇护,几多孝心,几多无私。

初中语文八大修辞手法介绍

初中语文八大修辞手法介绍

20XX年初中语文八大修辞手法介绍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3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示例: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5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汇总-PPT课件-图文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汇总-PPT课件-图文
排比的作用答题方式举例
例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本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本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饱含热情地赞颂了他们所具有了崇高的意志品质。
你也来练一练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本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本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我对家的记忆无比清晰,饱含着对家的深深眷恋。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又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本句除了设问外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本句还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人民子弟兵的拥护和热爱。
谢谢!
夸张
定义:在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艺术上的扩大或缩小。 作用:起到高度强调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夸张的作用答题方式举例
例: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好像下了火。 本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本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出来后,地上极度炎热的情况,鲜明地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语言或行动。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答题方式举例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本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树竞相开花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美好。

2021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对偶句、反语句、反复句例句汇总

2021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对偶句、反语句、反复句例句汇总

2021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对偶句、反语句、反复句例句汇总对偶句:1.东风恶,欢情薄。

2.浮云富贵,粪土王侯。

3.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4.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8.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0.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11.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12.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13.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14.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15.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16.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17.我们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反语句:1原定于今天的春游因为下雨而取消了,小东生气地说:"全是因为今天的好天气!"2 这次的抢劫是多么漂亮,多么彻底!3妈妈生气地对儿子说:"都十二点了你才回来,你可真是长大了!"4小明在教室里打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说:接着打啊,没不说不能打嘛!"5: 我们法国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做的事情!反复句:1.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纪念刘合珍君》)2.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3.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初中语文8个常考【修辞手法】讲解

初中语文8个常考【修辞手法】讲解

初中语文8个常考【修辞手法】讲解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语文常见8种修辞手法说明

语文常见8种修辞手法说明

语文常见8种修辞手法说明(附作用和例子)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3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示例: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5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初中语文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初中语文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初中语文九种常见修辞手法初中语文九种常见修辞手法一、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组成。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比喻的种类(一)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天上的云奇形怪状,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

例如:天上的云奇形怪状,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代乙。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二)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二)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2)、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初中语文8种修辞手法

初中语文8种修辞手法
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反复
为了抒发强烈的情感,有意地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
连续反复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① 说理文、记பைடு நூலகம்文:强调论点、分清条理
② 文艺作品:表现强烈真挚的情感,强调主旨思想,增强韵律美
间隔反复
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缩小夸张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她的腰身纤细地一粒奎宁丸吞到肚子里就像怀孕。
超前夸张
他还没有端起酒杯,就醉了。
我看着满桌的荤腥,就饱了。
对偶
数字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对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关、相反或相连的意思
正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称、相补的对偶形式。
蒋介石十分高兴,下令速押南京,他准备在这位救过他命的黄埔军校一期学生的身上,做一篇绝妙的反共文章
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丰沛,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鲜明
反话正说
你真的是太聪明了!
引用
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境也。
反问
为了增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文中有答案)
有问无答
(肯定表否定 or否定表肯定)
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
① 增强语气,有助于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

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其它修辞手法汇总

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其它修辞手法汇总

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2)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碧野《天山景物记》)——只对偶,不对仗。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只对偶,不对仗。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

(5)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既对偶,又对仗。

(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既对偶,又对仗。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既对偶,又对仗。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对比,反问和设问有什么作用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主要修辞手法----对偶讲解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
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
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
稍有出入。

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
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