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9T09:18:46.11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4月第8期作者:于明辉[导读] 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
于明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100037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
本文对环境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的问题,如可行性论证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对环评文件编制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对当前环评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论证,对现阶段污染防治措施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探究探讨,并且及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措施,同时细化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提出相应的论证管控原则,指导相关单位、机构参照相应的原则来开展稳定高效的环评工作以及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污染防治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措施;经济可行性;论证引言:环评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相对较多,在对环评文件进行编写制作的过程中,相关单位机构应当明确各项管理指标、管理要素,结合精细化、精益化的管控措施,明确管理方向,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具备高效性、完整性。
一、环境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问题分析(一)可行性论证存在的制约分析在当今环保领域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期间需要结合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来评估相关工作,但是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存在设定前置性的情况,导致文件中所描述的内容与后续实际的环境污染防范治理工作还存在相应的差异,简而言之,环评文件设置得过早,导致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同时部分企业也未落实对项目在环评文件编制阶段更加精细化、高效化的研究分析,在环评文件中只能够提供初步资料,比如对整个项目的空间布局、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导致环评文件无法结合项目综合特征提出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得相应的技术以及经济可行性论证不具备高效性、全面性、完整性。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污染问题。
一、目前污染情况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目前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
污染种类和程度的了解是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
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收集和研究,我们可以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可行性分析方法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可行性分析是对不同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估和比较的过程。
常用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接受度评估等。
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比较不同污染防治措施的经济效益的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措施的成本和效益,可以确定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成本包括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效益包括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是评估不同措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通过对措施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可以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措施。
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
3. 社会接受度评估社会接受度评估是评估不同措施对社会的接受程度的方法。
通过对公众、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等各方的意见和反馈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措施在社会上的可行性和接受度。
社会接受度评估的内容包括公众意见调查、专家意见评估等。
三、可行性分析结果和建议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接受度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最经济、最环保且最受社会接受的措施来实施。
结论: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现有污染情况的了解和对不同措施的评估,我们可以确定最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该共同努力,积极采取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建设一个更清洁、更健康的环境。
矿山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矿山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矿山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与目标(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针对采矿区实施,结合本工程建设与开采特点、性质和评价区环境特征,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确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为:①自然资源的补偿原则由于项目区自然资源(主要指草地植被资源和土地资源)会因为项目建设和运营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而这两种资源都属于再生期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资源,它们除自身存在市场价值外,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因而必须执行自然资源损失的补偿原则。
②受损区域的恢复原则项目影响最大的区域是占地区(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和直接影响区,用地格局的改变影响了原有自然体系的功能,如物种移动,因此应进行生态学设计,尽量减少这种功能的损失。
根据区域环境特征,评价提出了一般影响地段采取土地恢复和人工植被恢复的原则。
③人类需求与生态完整性维护相协调的原则项目建设和运营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满足需求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与生态完整性的维护发生矛盾,生态保护措施就在于尽力减缓这种矛盾,在自然体系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发利用资源,为社会经济的进步服务。
④突出重点,分区治理的原则按照开采区、矿石加工区、办公生活区、排土场、矿区道路等,根据不同分区的特点分别进行整治,并把整治的重点放在植被恢复上。
⑤贯彻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复垦矿山压占和损毁土地,矿山占用土地和损毁土地治理率达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
(2)生态综合整治目标通过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使矿山开发工程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破坏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区域整体生态环境不发生恶化。
达到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矿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如下:①保护矿区内工程建设未扰动的自然植被区域及矿区周边地区,维持该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及总量控制
第7章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及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其处理效果的好坏及运行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而影响环境质量。
因此,对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选择要本着工艺可行、技术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并且在运行中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要严格要求。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本章将重点评述废气、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针对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最大限度的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时,为环境工程设计及运行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有熔铝炉烟气、合金炉烟气、保温炉烟气、渣处理粉尘、氟铝酸钾处理炉烟气、轧制油雾、混料粉尘及高钛铁车间的破碎粉尘、筛分混料粉尘、落料粉尘和焊接烟尘。
全厂共设置3根排气筒,其两个中铝钛硼车间共用1根排气筒,铝中间合金车间1根排气筒,高钛铁包芯线车间1根排气筒。
项目采取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见下表:表7-1本项目废气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有熔铝炉烟气、合金炉烟气、保温炉烟气、渣处理粉尘、氟铝酸钾处理炉烟气、轧制油雾、混料粉尘及高钛铁车间破碎粉尘、筛分混料粉尘、落料粉尘和焊接烟尘。
上述各产尘环节均采用了布袋除尘的治理措施;针对扎制油雾采用油雾净化器的治理措施;本项目熔铝炉烟气、合金炉烟气、保温炉烟气、氟铝酸钾处理炉烟气除含有烟尘以外,还含有少量的酸性气体,在经过收尘以后采用碱液喷淋的方式进一步去除氟化物、氯化氢和二氧化硫。
7.1.1烟(粉)尘治理措施分析袋式除尘器的过滤特点属于表面过滤层,除尘器的过滤效果与阻力损失与除尘器的结构形式、滤料性质、粉尘特性、含尘气体的浓度、清灰方式和过滤风速等因素有关。
袋式除尘器具有本体结构简单、适应废气量广、处理效率稳定、除尘效率高等优点,是广泛应用的高效除尘器,特别适宜处理粒径小于100μm收尘,只要选择合适的滤料,合理的过滤风速和可靠的清灰方式,袋式除尘器的处理效率和产尘浓度及风量有很大关系,产尘浓度越大,处理效率越高,甚至高达99.99%以上。
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1.1施工大气污染减缓措施施工期造成的污染是短期、局部的影响,施工完成后就会消失,但为了减少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减缓措施:⑴燃油废气的消减与控制施工期间燃油机械设备较多,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尾气排放量与污染物含量均较燃汽油车辆高。
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
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汽车排污监管办法、汽车排放监测制度、施工运输车辆排放气监测办法等。
⑵交通粉尘削减与控制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
在无雨干燥天气、运输高峰时段,应对施工道路适时洒水。
有条件可购置或租用洒水车喷水降尘。
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
⑶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对建筑施工中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尽可能采取湿法作业,以减少扬尘;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2.5米的硬质密闭围挡,工程脚手架外侧使用密闭式安全网;对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运输车辆必须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出入口设置冲洗设备,确保出入现场的车辆不带泥行驶。
同时设置配套的污水,泥浆沉淀池,做到污泥不外流,废浆应当用密闭罐车外运;使用商品碎,是减少水泥作业二次扬尘的根本措施,日需混凝土和砂浆30立方米以上的,必须使用商碎。
加强对弃土、弃渣倾倒和运输的监督管理。
严禁超载和沿道洒落,控制二次扬尘,严格管理产关键。
包括对运输车辆的保养维修,并严格控制车速;露天堆放水泥、灰浆、灰膏等易扬撒的物料或48小时内不能清运的建筑垃圾,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闭围拦并予以覆盖;禁止从3米以上高处抛撒建筑垃圾或易扬撒的物料;严禁燃煤,严禁焚烧垃圾、杂物。
施工期生活用能源必须采用清洁能源。
⑷劳动保护粉尘、扬尘、燃油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对受影响的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特别是材料加工、运输粉尘较大施工场地更应做好防护措施。
环保对策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环保对策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本章将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述。
6.1施工期环保措施本项目租用已有厂房进行改造生产,施工期主要施工内容为配套污水设施建设设施的建设和调试。
6.1.1施工噪声防治对策措施本项目施工噪声需采取以下措施:(1) 施工应选用新型的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
(2) 合理安排施工,尽量将强噪声源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错开,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噪声源施工机械同时在高分贝段运行。
(3) 合理安排产生高噪声的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22时至次日6时)施工。
(4) 运输车辆应尽可能减少鸣号,特别是经过附近村庄时,同时尽量减少运输车辆夜间作业时间。
6.1.2施工废气防治对策措施(1) 防尘、抑尘对策措施①混凝土搅拌配制场所应选择在避风条件好的位置,并在其四周设置挡风墙等防风设施。
②施工运送建筑沙石料或固体弃土石时,装运车辆不得超载或装载太满,以防止土石料泄漏;在大风时,车辆应进行覆盖或喷淋处理,以免土砂在道路上洒落;对于无法及时清运的渣土要经常洒水;此外施工主干道路面要定时清扫和喷洒水,以减少汽车行驶扰动的扬尘;③施工现场应建设防护围墙,这样既可挡风又可阻滞扬尘,还能起到隔声的效果;④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在大风天气避免进行水泥搅拌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在废弃物的外运时,严格控制车辆的运载量,严禁超载运输,以便将施工造成的扬尘影响降到最低的限度。
⑤水泥、白灰应放在库内储存或严密遮盖。
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和平整现场、清运残土和垃圾,并进行软硬覆盖。
(2) 焊接烟尘控制措施①焊接工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保证焊接质量,避免因返工而增加焊接工作量,连带产生不必要的焊接烟尘;②焊接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持焊接现场的良好环境空气质量。
(3) 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燃油尾气控制措施建设单位应加强监督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性能必须符合《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2001)及《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1)的要求,禁止使用不符合上述性能的施工车辆。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5)1.4 报告结构安排 (6)二、河流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7)2.1 河流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8)2.2 河流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9)2.3 河流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11)2.4 河流流域水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12)三、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14)3.1 工程目标与任务 (15)3.2 治理思路与原则 (16)3.3 治理措施体系 (17)3.4 工程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8)四、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路线 (19)4.1 水污染源控制技术路线 (20)4.2 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 (22)4.3 水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23)4.4 工程效益评估方法 (24)五、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经济评价 (25)5.1 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5.2 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28)5.3 工程经济效益预测与评估 (29)5.4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30)六、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社会影响评价 (32)6.1 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34)6.2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5)6.3 工程对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37)6.4 社会风险与调适措施 (38)七、结论与建议 (39)7.1 结论总结 (40)7.2 建议与展望 (41)一、前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流域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开展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河流域水环境的全面分析,探讨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效益。
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污染及防治
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污染及防治混凝土搅拌站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其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搅拌站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旨在为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混凝土搅拌站的环境污染现状混凝土搅拌站通常包括原料储存、配料、搅拌、成品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在这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废水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废气排放: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原料如水泥、石灰等,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易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2、粉尘污染:在原料运输、储存和配料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3、水污染: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而废水排放问题也十分突出。
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不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地下水、河流等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二、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1、设备问题:一些混凝土搅拌站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导致生产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废气、粉尘和废水的排放。
2、管理不当:部分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者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3、缺乏监管:相关环保部门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规排放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处理。
三、解决方案1、升级设备: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搅拌设备,有效降低废气、粉尘和废水的排放。
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环保意识,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确保各项环保措施有效实施。
3、加强监管:相关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监管力度,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环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先进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已经能够有效地降低废气、粉尘和废水的排放,升级设备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保护措施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保护措施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论述。
一、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是指对计划、方案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境影响评估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实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可控的。
1. 目标与范围环境影响评估应明确评估的目标和评估的范围。
目标通常包括对环境影响的定量与定性评估,范围则需要确定评估的时间、空间和影响因素等。
2. 方法与工具在环境影响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环境影响矩阵、生态系统评估、水资源评估等。
评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项目类型和环境特征来确定,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应包括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和评估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报告的编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二、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规划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降低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1. 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等污染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比如,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降低排放浓度和数量;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的集中处理等。
2. 生态保护措施对于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项目,需要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比如,保护和修复受影响的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3. 环境管理措施环境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环境监测和管理。
比如,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4. 应急预案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该包括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污染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各国纷纷采取了各种污染防治措施。
然而,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和地域特点,可行性分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需要对污染来源进行深入分析。
不同的污染来源会有不同的成因和特点,因此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可行性评估。
例如,工业排放的废气污染可以分析废气组成、排放浓度和排放路径等因素,以确定适当的防治措施。
此外,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需要针对农作物种植、施肥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可行性措施。
其次,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可行性。
虽然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带来环境效益,但在制定具体措施时必须考虑到经济成本和社会影响。
对于一些严重的污染问题,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在制定可行性分析时,需要权衡投资回报率和成本效益比,并考虑到对相关产业和就业的影响。
只有考虑到这些方面,才能制定出经济和社会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另外,需要考虑到技术可行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提供更多的污染防治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在可行性分析中,需要评估技术的成熟度、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污染防治技术,可能存在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
因此,在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时,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
此外,政策和法律的可行性也是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的重要因素。
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和监管对于污染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需要评估政策和法律的现状和执行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制定新的政策和法规。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政策和法律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成本,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最后,需要考虑到公众参与的可行性。
公众的参与对于污染防治工作的成功非常重要。
在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时,需要进行公众参与和意见征集,确保公众利益得到充分考虑。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公众对于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污染防治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污染防治建筑工地是一个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的地方。
在施工过程中,土壤受到损坏,建筑材料和化学物质被释放,并且导致噪音和空气污染。
但是,通过妥善管理和施工过程中防止污染,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会介绍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污染防治的方法。
1. 管理计划在建设工程计划时,应该包括治理污染的目标、控制措施和监测控制方法。
特别是需要对土地开发和建筑材料进行管理。
完整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防污染规则、被排放物质的长期分析和监测、建设工地准确划分等。
2. 施工防控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污染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例如,减少工人使用某些化学品,合理使用和回收水资源,及时进行沉淀等。
3. 沉淀设备沉淀的目的是收集污染设备和颗粒物,将其分离,然后排放无害物质。
大多数的工程项目都必须使用沉淀操作,以便在环保措施中遵守法律和规定。
在建筑工地,沉淀设备通常是在接管系统上设置的,以分离材料和建筑废弃物,用于清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可以净化和净化空气。
4. 废弃物处理在建筑工地上,建筑废弃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废弃物的处理应该与施工防控措施一起进行考虑。
建筑工厂可以将使用的物质进行分类分别处理,例如回收钢铁或其他环保材料。
此外,建筑工厂还应该考虑在场地上建立废弃物回收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后果。
5. 监测控制在很多地方,政府强制要求对建筑工地的环境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
它需要包括建筑材料、污染物和噪音的监测。
在现代建筑工业中,使用一些高效的技术来处理废料并监控污染物排放非常重要。
结论建筑工地是一个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地方。
然而,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污染防治的措施已经开始受到更多的重视。
通过合理地管理用地、采用生态建筑方法和监测控制等方式,可以降低建筑工地对环境的影响,有效地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原创]环评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原创]【每日一帖】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的作用1、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从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方案等基础资料入手,确定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产污环节、核算污染源强、计算排放总量。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技术经济先进性、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总图布置合理性、达标排放可能性。
衡量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建设该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2、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工程分析专题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程分析给出的产污节点、污染源坐标、源强、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等技术参数是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的依据,为定量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评价污染防治对策的可行性提出完善改进建议,从而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创造了条件。
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是在已知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环节和数量的基础上,采用必要的治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一般很少考虑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改扩建项目则更少考虑原有生产装置环保“欠账”问题以及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论证,提出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清洁生产工艺方案,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目标,使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或不使环境质量恶化,起到对环保设计优化的作用。
分析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先进性、可靠性,必要时要提出进一步完善、改进治理措施的建议,对改扩建项目尚须提出“以新带老”的计划,并反馈到设计当中去予以落实。
4、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工程分析筛选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项目生产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日常管理的对象,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为保护环境所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污染控制的目标。
工程中的环保治理方案范本
工程中的环保治理方案范本一、前言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等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焦点之一。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影响,需要制定科学的环保治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环境保护工作。
本环保治理方案针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措施和管理措施。
二、环保治理目标1. 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2. 确保废水、废气、废物等环境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3. 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对工程建设的污染和破坏。
三、环境影响评价1.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包括废水、废气、废物排放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环境监测和评估计划,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四、防治措施1. 废水处理: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使用生物法、化学法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2. 废气治理:采用污染物减排、尾气治理等措施,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废物处理: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确保废物处理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4. 生态修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确保工程建设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五、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明确环保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环保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2.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环保措施。
3. 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增强员工和社会公众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4. 加强环保监督和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机制,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六、环境保护效益评价1.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实施环保措施的成本和效益,为环保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8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8.1.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包括16个安置小区的建设,涉及范围广,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大。
施工阶段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污染。
施工期粉尘污染来源较多,有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产生尘粒飘扬,有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有施工垃圾在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等。
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污染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等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根据市政施工现场的实测资料,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为2.7m/s,建筑工地内TSP 浓度为其上风向对照点的2~2.5倍,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m,影响范围内TSP浓度平均值可达0.49m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值的3.3倍。
当有围栏时,同等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
当风速大于5m/s,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部分区域的TSP浓度将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而且随着风速的增加,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由于上述原因,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将对各地块附近的大气环境和居民及行人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国家《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要求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
其主要对策有:1、洒水抑尘装运土方时控制车内土方低于车厢挡板,减少途中撒落,对施工现场抛洒的砂石、水泥等物料应及时清扫,砂石堆、施工道路应定时洒水抑尘。
表8.1-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经试验表明: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量减少70%左右,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因此本工程可通过该方式来减缓施工扬尘。
表8.1-1 施工期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2、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对外围有影响的方向设置围栏或围墙,封闭施工,缩小施工现场扬尘和尾气扩散范围。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2 编制依据1.3 编制目的1.4 编制原则1.5 编制范围及内容1.6 决策因素方案选择设计要求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2.1 项目概述2.2 污泥处理处置不到位的危害2.3 污泥处理的目的2.4 工程建设的理由2.5 污泥处理处置目标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 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项目内容3.2 污水处理厂总图设计预留地说明3.3 污水处理厂污泥出路现状及设计3.4 技术依托单位概况第四章项目工程建设方案4.1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题解4.2 项目建设原则4.3 项目建设目标4.4 项目技术选择取向第五章项目工程总体设计5.1 项目建设年限确定5.2 污泥量预测5.3 污泥泥质5.4 项目工程建设厂址5.5 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技术比较与选择5.6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选择第六章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设计6.1 污泥堆肥技术的可行性6.2 项目技术实施后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6.3 项目技术的创新点6.4 污泥堆肥的基本原理6.5 污泥堆肥工艺说明6.6 污泥堆肥工程设计6.7 污泥堆肥的土地利用第七章组织机构及定员7.1 编制机构及定员7.2 工作制7.3 其他7.4 培训第八章环保与节能8.1 环保法律法规依据8.2 节能法律法规依据8.3 项目主要污染及治理8.4 节能及其措施第九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9.1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依据9.2 措施第十章项目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 投资估算概况10.2 投资范围及内容10.3 编制依据10.4 投资估算总表(见表10-1)表10-2 土建工程明细表表10-3 生产设备明细表表10-4 附属工程明细表表10-5 工程其他费用明细表第十一章经济效益预测11.1 编制说明11.2 成本估算11.3 效益分析第十二章工程建设进度12.1 工程进度方案12.2 建议第十三章项目组织与保障措施13.1 组织管理13.2 计划管理13.3 工程管理13.4 资金管理13.5 工程建设保障措施第十四章项目综合评价14.1 环保项目是前瞻性投资14.2 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14.3环保效益显著14.4项目兼顾污水厂目前需要和长远发展14.5社会效益广泛14.6项目建设单位胜任项目、实施的组织工作14.7前期工作准备充分14.8项目评价结论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城市污泥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1.1.2、项目地点:甘肃省某东北郊工业园区Ⅱ区1.1.3、项目建设单位: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1.4、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为适应环保产业的发展于2010年11月26日经某工商局核准成立,厂区座落于甘肃省某东北郊工业园区Ⅱ区,是为推广污泥处理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污泥清理、利用等,公司注册资本金300万元。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工程可行性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 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整治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可行性
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和环境问题,可以采用相应的工程技术 手段进行治理和改善,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虽然整治工程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相对于环境污染带来 的损失和影响,经济成本是可控的,且具有长期的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
03
环境保护措施
水质保障措施
工业污染源控制
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的监 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农业污染源控制
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量。
城市污染源控制
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确保 污水达标排放。
生态修复措施
水生生物保护
加强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保护, 恢复水生生物种群。
植被恢复
在破坏的植被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减少水土流失。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 认识和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整治工程 。
加强后续管理
整治工程完成后,需要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管 理,确保水质持续达标和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 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后续维护和 管理。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饮用水源地保护 区环境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源利用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整治工程,促进了当地生态资源的合理利 用,例如发展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提高了经济效益。
就业机会
环境整治工程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创造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在环保 领域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间接经济效益
1 2 3
提升社会形象
通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整治,当地的社会 形象得到了提升,增强了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 利于吸引投资和人才。
噪声防治可行性分析
噪声防治可行性分析噪声防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和控制环境中的噪声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而噪声防治的可行性分析就是对采取噪声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
下面将从这三方面对噪声防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首先是技术可行性。
噪声防治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噪声源的控制和环境的改善两个方面。
噪声源的控制可以通过采用吸声材料、隔声设备、运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等手段来降低噪声排放。
而环境的改善可以通过绿化减少反射噪声、合理规划建筑布局降低噪声传播等方法来改善噪声环境。
这些技术措施在很多场合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噪声防治是可行的。
其次是经济可行性。
噪声防治措施的实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资源,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这方面的核心是评估噪声防治措施的成本与收益。
成本包括设备采购和维护费用、工程施工费用、运营和管理费用等。
收益主要体现在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例如减少工人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等。
通过对成本与收益的评估,可以判断噪声防治措施是否经济可行。
最后是社会可行性。
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噪声防治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而噪声防治措施的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包括政府的法律法规保障和政策支持、企业的自觉合作、公众的理解和参与等。
如果社会不认可和接受噪声防治措施,那么就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因此,评估噪声防治的社会可行性需要考虑社会支持的程度、公众的意愿和行为变化等因素。
综上所述,噪声防治的可行性分析涉及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方面。
从技术上来说,噪声防治已经有了可靠的技术措施;从经济上来说,噪声防治具有一定的投资回报;从社会上来说,噪声防治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支持。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噪声防治是可行的,并且值得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
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污染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广泛的政府和社会参与来解决。
可行性分析是一种评估预期结果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下面将介绍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实际情况和干预措施的分析。
具体步骤包括:1.目标和指标确定:首先要明确污染防治的目标和所需达到的指标。
这可以是减少特定污染物的排放或降低环境中指定参数的浓度。
2.方案的审查和筛选:这一步需要评估不同的防治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
在评估中需要考虑实施难度、成本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3.技术和成本分析:这一步需要评估不同技术选择的效果和成本。
比如,某些污染防治技术可能需要大量劳动力和资源,但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某些技术选择可能成本较低,但对于某些特定污染物的控制效果较低。
4.风险评估:这一步需要评估任何干预措施对健康、经济和社会的潜在影响,并确定最优的污染防治措施。
二、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的应用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可用于多种环境问题的解决,包括:1. 水环境治理: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总量或特定污染物的浓度,改善水体的质量。
可行性分析有助于确定最有效的技术,以达到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污染缓解。
2. 大气污染治理:最常用的污染防治反应是减少大气中颗粒物和NOX的浓度。
可行性分析可以评估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率和可行性。
3. 固体废弃物管理: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和物料回收等污染防治措施可通过可行性分析确定最优解决方案。
4. 绿色能源开发:可行性分析可用于评估可再生能源方案的成本效益、可行性和风险。
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污染防治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进行规划和管理。
只有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才能保障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7.1施工过程污染防治措施分析7.1.1 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期扬尘污染主要来自场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运输车辆扬尘,包括场地平整、混凝土搅拌机、土方开挖与运输车辆出入产生的扬尘和二次扬尘,为了减少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工程应采取如下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7-1。
表7-1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7. 1.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机械清洗间断排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工程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1)施工现场修建沉淀池,收集施工机械清洗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道路和现场洒水,实现节约用水和减少二次扬尘。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7. 1.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设期在厂址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使用大型机械及振动设备,施工时将产生机械噪声。
为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施工期应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7-2。
表7-2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7. 1.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防治措施如下:①土建施工垃圾在施工后要及时回填,如有多余应堆放在当地固定的建筑垃圾堆存场处置,以防水土流失和二次扬尘;各类包装箱、包装袋应及时回收利用。
②安装工程的金属材料施工后应及时回收入库;生活垃圾要做到及时清运。
综上所述,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降至最低,措施可行。
7.2 营运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7. 2.1 工艺废气治理措施1.工艺废气处理总体原则本项目产品较多,废气产生部位也较多,废气处理应根据废气的性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一起集中处理,同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确定本次项目废气处理总体原则如下:各车间废气根据性质单独处理,处理后经各车间排气筒排放。
(1)一车间本项目唑啉酮酯与磷酰基丙氨酸生产位于一车间,共用尾气处理系统。
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乙醛、乙酸、叔丁醇、乙腈、DMF、丙酮、氟利昂22、丙烯醛、乙醇、HCl、Cl2等有机废气和酸性废气,有机废气通过管道收集后输送至两级填料水吸收塔吸收,HCl和Cl2通过管道收集后输送至两级降膜水吸收塔和一级降膜碱液吸收塔吸收,以上经吸收后的废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后经一根30m高排气筒排放。
两级降膜水吸收塔主要用于处理吸收唑啉酮酯生产过程中重氮化、还原、氯化工序以及磷酰基丙氨酸生产过程中酸解工序产生的氯化氢废气,根据物料衡算,以上工序该设施需要吸收的氯化氢总量约为9.476t/a,当吸收液氯化氢浓度达到15%时作为副产品出售,稀盐酸总产量为63.176t/a。
该浓度稀盐酸的用水总量为53.7m3/a,折合0.179 m3/d,其中0.074 m3/d用于含氰废水预处理,其余作为副产品出售。
一级降膜碱液吸收塔主要用于处理吸收唑啉酮酯生产过程中氯化工序产生的氯气废气,根据物料衡算,该设施需要吸收的氯气总量约为12.819t/a,当吸收液次氯酸钠浓度达到10%时作为副产品出售。
该浓度次氯酸钠溶液的用水总量为121.2m3/a,折合0.404m3/d,其中0.346 m3/d用于恶臭废水预处理,0.058m3/d用于三车间两级填料次氯酸钠溶液吸收塔处理甲硫基乙醛肟生产过程中取代工序产生的甲硫醇恶臭废气。
两级填料水吸收塔主要用于处理吸收唑啉酮酯生产过程中环合、减压蒸馏、干燥、氟甲基化等工序以及磷酰基丙氨酸生产过程中减压蒸馏等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的吸收处理,该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 、总氮、氨氮、SS等,可以直接去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2)二车间本项目氟磺二苯醚生产位于二车间,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DMSO、二氯三氟甲苯、二氯乙烷等有机废气,少量HNO3、硫酸雾等酸性废气以及闪蒸干燥过程产生的粉尘,上述废气通过管道收集后输送至两级填料水吸收塔吸收,经吸收后的废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后经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两级填料水吸收塔主要处理氟磺二苯醚生产过程中醚化、减压蒸馏、硝化、干燥等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和少量酸性废气的吸收处理,该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 、总氮、氨氮、SS等,可以直接去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3)三车间本项目甲硫基乙醛肟生产位于三车间,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甲硫醇、HCl、Cl2等有机废气和酸性废气。
甲硫醇废气主要在离心环节产生,本项目通过采用自卸料密闭离心机离心,同时建设专用的离心室,将离心机放置在密闭的离心室内,离心室安装强制排风系统,通过管道收集后将甲硫醇废气输送至两级填料次氯酸钠溶液吸收塔吸收,最大限度的减少恶臭气体的无组织排放,HCl和Cl2通过管道收集后输送至两级降膜水吸收塔和一级降膜碱液吸收塔吸收,经吸收后的上述废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后经一根30m高排气筒排放。
两级降膜水吸收塔主要处理甲硫基乙醛肟生产过程中氯化工序产生的氯化氢废气,该工序需要吸收的氯化氢总量约为4.221t/a,当吸收液氯化氢浓度达到15%时作为副产品出售,稀盐酸总产量为28.141t/a。
该浓度稀盐酸的用水总量为7176.00m3/a,折合23.920 m3/d。
一级降膜碱液吸收塔主要用于处理吸收甲硫基乙醛肟生产过程中氯化工序产生的氯气废气,根据物料衡算,该设施需要吸收的氯气总量约为377.156t/a,当吸收液次氯酸钠浓度达到10%时作为副产品出售。
该浓度次氯酸钠溶液的用水总量为3564.00m3/a,折合11.880m3/d,该吸收液用于甲硫基乙醛肟生产过程中取代工序产生的含甲硫醇钠的恶臭废水的预处理。
各车间废气治理措施处理效果见表7-3。
表7-3各车间废气治理措施处理效果单位:mg/ m37 - 67 - 77 - 8本项目工艺废气以酸性废气、有机废气为主,酸性废气采用水吸收+碱液吸收工艺,有机废气采用水吸收工艺,甲硫醇恶臭废气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氧化吸收,经吸收后的废气再用活性炭吸附,以上措施均为目前成熟、可靠的环保处理技术,治理后废气污染物均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甲硫醇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要求。
因此,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
(2)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车间废气治理措施投资见表7-4,运行费用见表7-5。
表7-4车间废气治理措施投资表7-5车间废气治理措施运行费用由表7-4和表7-5可知,本项目车间废气治理措施投资26.4万元,年运行费用14.5万元,占年总利润(5026.777万元)的0.29%,车间废气治理措施投资规模及运行费用适中,经济上可行。
7. 2.2 无组织废气治理措施无组织排放贯穿于化工生产始终,包括物料运输、贮存、投料、反应、出料等过程,正常生产情况下,近距离厂界周围浓度主要由无组织排放源强控制。
为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必须以清洁生产为指导思想,对物料的运输、贮存、投料、反应、出料及尾气吸收等全过程进行分析,调查废气无组织排放的各个环节,并针对各主要排放环节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量。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车间无组织废气的主要产生源强为离心分离工序,敞口离心机使含有大量溶剂的物料以完全自然挥发的状态进入环境;其次为物料在进出物料罐时,由于“呼吸”作用导致罐内的气压增加或减少,挥发出的物料随着气流排放;此外,原料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完毕的废包装桶,通过桶口,易挥发有机物以无组织形式进入环境。
针对上述三类无组织排放源,本项目拟采用密闭离心机减少离心工序的无组织排放;对“呼吸”作用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废气采用气压平衡管;加强管理措施,减少废包装桶的无组织排放。
(1)离心分离工序离心分离工序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为挥发和散逸的有机溶剂,其次为反应生成的易挥发气体。
这部分废气的治理是企业废气污染防治的一个薄弱环节,多数企业均未加以收集,任其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导致厂区及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恶化。
本项目从源头上治理,采用离心机与反应釜整体配套的生产装置,密闭状态下进行离心,从而避免了离心过程中溶剂的无组织挥发。
同时,在三车间建设离心室,将离心机放置在离心室内,离心室设置强制排风系统,将离心产生的甲硫醇恶臭气体通过管道收集后送尾气处理系统处理,最大限度减少车间无组织恶臭气体的排放。
密闭离心机特点:采用PLC控制,程序设定,无人看护的自动化操作,加料、初过滤、洗涤、精过滤、卸料全过程监护;变频调速,启动平稳,分离因素可调节。
能耗制动,非接触式制动方式,无磨擦粉尘污染。
因此,采用密闭离心机可以降低人工操作导致的物料损耗,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2)罐进料呼吸废气物料在进出物料罐时,一般会由于“呼吸”作用导致罐内的气压增加或减少,挥发出的物料随着气流排放。
本项目拟采用气压平衡来控制该部分无组织废气排放量,控制措施见图7-1。
图7-1储罐进料呼吸废气控制措施控制原理:槽罐车的出料口与储罐进料口通过物料泵相连,开启物料泵时,物料从槽罐车进入储罐,储罐内的气压增加,同时槽罐车的气压下降,因此,可将槽罐车的进气口与储罐的出气口用管道连通,由于气压差的原因,储罐内的气体向槽罐车内流动,使两罐内的压力平衡,整个系统为封闭回路,无排空点,可确保物料在进出原料罐时没有无组织废气排放。
(3)原料包装桶防治措施①使用原料过程中,在满足生产的情况下,使桶口尽量小的暴露于环境中,尽量减少易挥发物质向环境中的无组织挥发;②使用原料结束后立即封盖,保持原料桶密闭,避免桶内有机物的无组织挥发;③原料使用完毕,待回收的原料包装桶在暂存过程中,必须做好封盖处理,保持桶内密闭,切断桶内剩余的少量易挥发物料以无组织形式进入大气的途径,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其它治理措施本项目除上述无组织排放外,正常生产过程中其它无组织排放源如下:①各操作过程物料转移、打开密闭容器时有机物料的无组织挥发;②贮罐以及计量罐(槽)呼吸装置产生的无组织排放;③溶剂回收装置及蒸馏装置操作过程中物料的挥发;④废水、废液敞口存放、输送;⑤因管理不善导致物料的泄漏。
为减少各环节物料挥发对环境的污染,需加强生产管理和设备维修,及时维修、更换破损的管道、机泵、阀门及污染治理设备,防止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和事故性排放,在此基础上还应针对上述无组织废气排放源,确保厂区内空气无明显异味,采取以下具体控制对策:(1)罐区防治措施①根据罐区储存物料特性,低沸点易挥发物料储罐全部采用内浮顶罐并设置氮封设施,同拱顶罐相比,可有效减少物料大、小呼吸排放量达95%以上。
②罐体上设冷水喷淋装置,给罐体降温,防止因夏季罐体温度太高,增大物料的挥发量;③采取密闭措施封闭中间罐区,并配备良好的通风设备,废气集中收集后,送工艺废气处理装置吸收吸附处理;④对罐体经常检查、检修,保持气密性良好,防止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