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并购摩托罗拉移动案例分析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案例

各方观点
宏达:对Android生态系统有利 宏达周一表示,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的交易对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有利,该公司支持此收购 交易。宏达国际表示,此交易有助于该公司推销Android 手机,不会对该公司与谷歌的合作产生影响。
各方观点
李开复:摩托+谷歌依然无法取代苹果 苹果继续是最盈利的公司,依然可以用它的专利去威胁那些
较弱的公司,从中获利,并压抑Android的发展。
各方观点
•
李易:谷歌收购意在专利 MOTO手机将成绝响
• 谷歌整体收购摩托罗拉反而会被动,此次并购谷歌意在摩 托罗拉长期积累的专利;此宗美式并购完成后,摩托罗拉 移动消失或近似于消失将成为常态,摩托罗拉手机和弦将 成绝响。
目前看起来是这样。Android当前最大的弱点在于操作系 统的版本过多。Android自身有着多个不同版本,而不同 的硬件厂商还对Android进行了各自的订制,这使得 Android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平台。为了进一步推广 Android系统,谷歌需要使该操作系统更加统一。而收购 一家硬件公司或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
谷歌和摩托罗拉的结合不仅会增强Android实力, 而且还会增加竞争力以及为客户提供更多创新、 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体验。我相信,这些将为股的问题
1.HTC和三星这两家领先的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将会对谷 歌这笔收购有何反应?
媒体观点
Apple Insider:Google通过本次收购获得最大价值就是 17000个注册专利,7500个专利应用。这对未来竞争非常 有利。
GigaOM:如果Android硬件合作伙伴对Google产生不信任 ,那么他们可能会转移到微软Windows Phone 7平台上
Google收购MOTOROLA

Google在成功收购MOTOROLA的同时, 在andriod联盟内部引起担忧,其他硬件生产 获得了巨大专利宝库,有助于andriod手机 对于摩托罗拉来说市场走的太快,能够和Google一起 商可能会因为担心未来andriod停止开源而提前寻 强强联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对于Google来说老气横秋的 制造商少遭到专利诉讼,稳定联盟,继续扩 找替代系统以留下后路。
三、收购原因
MOTOROLA方面 新兴的Android是临危受命的摩托罗拉手机事业部现 从发明第一款手机开始,摩托罗拉鉴证了迄今为 任世界第一高薪CEO桑杰•贾为振兴摩托罗拉手机品牌所下 止的整个手机发展史。摩托罗拉不仅设计、生产、销售 的唯一赌注,也是摩托罗拉是否能够振兴的唯一机会。三 无线终端设备并提供相应服务,同时提供相应知识产权 年前,Android潜力还没有释放。但那时,刚刚就任摩托 授权。摩托罗拉2007年发布RAZR2手机后达到历史最 罗拉联席首席运营官兼移动终端业务掌门人的桑杰·贾大胆 高点,但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AZR让摩托罗拉 宣布押宝Android平台。在今年,当诺基亚、三星等手机 曾经一度威胁诺基亚第一的宝座,也使得摩托罗拉失去 厂商纷纷将更多目光投向手机操作系统的时候,摩托罗拉 了创新的原动力并逐步走向了衰落,摩托罗拉手机一味 一如既往支持Android平台。世界上所有的终端厂商中, 追求超薄,平台之乱等原因连续4年亏损。 摩托罗拉是最专注于Android平台的,毫无疑问,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专 注,让摩托罗拉尝到了久违的甜头。被谷歌收购,成为谷 歌的亲儿子,对于专注andriod的摩托罗拉来说再好不过。
四、收购意义
终极目的:苹果宿命中的对手 长期目的:传统手机制造商消失 短期意义:让人垂涎的1.7万专利 中期意义:Google“超级手机”的梦想 如今苹果完成iPhone+APPStore+iCloud+iTunes 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依靠硬件加一个 2010年下半年开始,智能手机方面的专利 早年推出Android手机的时候Google一直都没有涉足 操作系统堆砌出来的砖头,而是硬件+系统环境+互联 这种陆海空三军作战能力,从终端、云端、电脑端到开 硬件行业,虽然说亲儿子手机Nexus One和S也是成 诉讼开始增多,苹果、谷歌、微软、HTC、摩 发者、用户都牢牢地把握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网服务三方面结合的产品,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常说的 功开卖,不过终究还是Google提供软件,HTC、三星 托罗拉、三星、诺基亚这些厂商都卷入其中。 而苹果的最大竞争对手Google方面自然也不会示弱, 生态环境。今天我们看到传统的手机生产厂商的声音越 提供硬件支持,严格意义上讲Google仍然不是硬件厂 Google 苹果败诉于诺基亚,向后者缴纳了不菲的授权 Android+Google服务已经可以媲美iOS,那么现在 来越小,而系统级厂商如苹果、Google则越来越强势。 商。而且由于软件与硬件方面来自不同的厂商,因此 费,而HTC这个较新兴的厂商更吃亏不少,在 Google差的就是一个硬件制造商,而摩托罗拉正是最好 传统的手机厂商越来越沦为普通的硬件厂商,在智能手 在体验方面也与iPhone有所差距。 Google收购摩托 Android专利大战当中一直都处于劣势。而谷 的选择。在未来,苹果和Google将会成为相当长一段时 机行业需要的是多面手整合,而不是单一的制造在未来, 罗拉移动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生产手机,未来Google最 间宿命中的对手,Google缺乏硬件方面的经验,而苹果 智能手机行业需要的是具备高度自主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歌的Andorid专利也是频繁遭到微软、苹果方 新版本软件将会率先在摩托罗拉手机上得到体现 。 缺乏软件方面的支持,前者收购了摩托罗拉,而后者推 厂商提供包括硬件、软件、开发者环境一套在内的生态 “超级手机”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硬件与软件的完 面的围剿。谷歌获得摩托的专利,既能够保护 出了iCloud。 环境,这样的厂商在任何时候都能利于不败之地,而传 美结合。 自己,也能在间接保护整个andriod手机阵营。 统以卖硬件为生的厂商将会逐渐消失在烟雨当中。
高财小案例——谷歌混合并购摩托罗拉移动

谷歌携手摩托罗拉移动,完美的“软硬结合”?一.收购的背景和动因 (2)1.事件概述 (2)2.合并背景 (2)3.公司简介 (3)4.合并动因: (7)二.收购的资本运作过程 (11)1.收购的交易方案 (11)2.125万是不是非理性 (11)三.收购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16)1.财务分析: (16)2.财务影响: (18)3.谷歌公司发展影响 (19)4.对其他公司的影响 (19)一.收购的背景和动因1.事件概述北京时间2011年8月15日晚间,谷歌突然宣布已经与摩托罗拉移动公司签署收购协议。
根据双方的协议,谷歌将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总价约为125亿美元,谷歌将全部以现金形式支付。
2.合并背景在案例发生前,谷歌公司身陷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联合发起的针对JAVA软件的专利诉讼,以及微软公司对谷歌安卓系统产业链的专业收费,限制了安卓产业链的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行业从PC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对谷歌未来广告业务市场份额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
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将加强Android在移动领域的竞争力,大幅度加强Android智能手机系统的用户体验。
交易信息:交易金额谷歌将以40美元现金每股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这笔交易的总价值达到约125亿美元业务架构摩托罗拉移动将仍然是Android的受权企业,Android也将维持开放。
摩托罗拉移动将作为独立业务继续运营。
完成时间2012年05月22日晚间监管信息需要包括获得美国、欧盟及其他地方监管机构的批准,以及摩托罗拉移动股东的批准。
3.公司简介(1)谷歌:Google公司,是一家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致力于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
广告盈利是Google的主要盈利模式,这种模式支撑了Google庞大的搜索工程。
Google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也是互联网上5大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的用户,其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跨国并购的案例

跨国并购的案例一、引言跨国并购是指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位于不同国家的公司的行为。
这种跨国并购的案例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中越来越常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对各方的影响。
二、高性价比的战略并购: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2.1 背景介绍•谷歌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主要经营搜索引擎和在线广告业务。
•Motorola Mobility是一家知名的手机制造商,拥有自己的手机品牌。
2.2 并购过程•谷歌于2011年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
•这笔并购使谷歌能够进入手机制造业,并拥有自己的硬件制造能力。
2.3 成功原因•谷歌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获得了手机制造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笔并购为谷歌提供了直接参与硬件制造的机会,增强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上的竞争力。
2.4 影响分析•谷歌通过Motorola Mobility的并购,加强了与苹果等竞争对手的竞争。
•这项并购对Motorola Mobility的投资和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实现市场扩张的跨国并购:迪士尼收购漫威3.1 背景介绍•迪士尼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娱乐公司,拥有丰富的娱乐内容和品牌。
•漫威是一家知名的漫画出版社,拥有众多受欢迎的超级英雄角色。
3.2 并购过程•迪士尼于2009年以4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漫威。
•迪士尼利用漫威的知名品牌和角色创造了众多的娱乐产品和电影。
3.3 成功原因•迪士尼通过收购漫威,获得了丰富的超级英雄角色资源。
•这项并购扩大了迪士尼的娱乐内容库,为公司的市场扩张提供了支持。
3.4 影响分析•迪士尼通过漫威的并购,推出了众多受欢迎的电影作品,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这项并购为迪士尼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资源整合的案例:宝洁收购吉列4.1 背景介绍•宝洁是全球大型消费品公司,经营各种家居和个人护理产品。
失败收购案例

失败收购案例在商业领域,收购往往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举措,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甚至改变行业格局。
然而,并非所有收购都能如愿达成,有些收购案例最终以失败告终,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将就几个著名的失败收购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教训。
首先,我们要提到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案例。
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意图获取其在移动设备领域的专利和技术。
然而,随着收购进行,谷歌发现摩托罗拉移动的业务状况并不如预期,而且收购后的整合过程也面临重重困难。
最终,谷歌决定以21亿美元的价格将摩托罗拉移动出售给联想集团,损失了大量资金。
其次,还有雅虎收购阿里巴巴的案例。
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收购了阿里巴巴集团的40%股份,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
然而,由于双方在战略方向、管理层面存在分歧,收购后的合作并不顺利。
最终,阿里巴巴选择了一系列复杂的交易,包括回购部分股份和进行股权置换,最终使得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投资变得复杂而困难。
再次,我们还可以看到思科收购思科收购锐捷的案例。
2017年,思科宣布以28亿美元收购锐捷网络,希望通过收购来增强自己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实力。
然而,收购进行后,思科发现锐捷网络的业绩并不如预期,而且在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最终,思科决定对锐捷网络进行重组,以减少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失败的收购往往有着共同的原因。
首先,收购双方在战略方向、管理层面存在分歧,导致收购后的整合困难重重。
其次,收购前的尽职调查工作不够充分,导致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
最后,收购后的执行和整合工作并不到位,导致收购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的失败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收购的教训。
首先,收购双方在谈判前应充分沟通,明确双方的战略意图和管理理念,以避免日后的分歧。
其次,收购方在进行尽职调查时应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要约收购实施案例汇集

要约收购实施案例汇集案例一: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收购金额:125亿美元)2007年,Motorola Mobility从Motorola分拆而出,独立成为一家手机和消费电子公司。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策略错误和市场份额的流失,Motorola Mobility渐渐陷入困境,业绩持续下滑。
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谷歌的收购目的是为了获取Motorola Mobility的专利组合,以加强自家的移动设备业务和对竞争对手的抵御能力。
这次收购对于谷歌来说意味着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Motorola Mobility拥有一系列的专利,对于谷歌来说,这是在智能手机领域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手段。
其次,谷歌可以通过Motorola 品牌进军建立自家硬件业务,加强对Android软件生态系统的掌控力度。
再次,收购之后,谷歌可以实现垂直整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这次收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Motorola Mobility的业绩持续低迷,如何将其扭亏为盈需要谷歌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
其次,谷歌的收购行为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担忧,他们担心谷歌会通过专利的掌控力和硬件整合对市场造成垄断效应,从而威胁到自身利益。
不过,尽管面临诸多困难,谷歌最终还是成功实施了收购。
收购之后,谷歌将Motorola Mobility改组为子公司,继续开发和销售Motorola品牌的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
这次收购不仅拓宽了谷歌的业务范围,也提升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二: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收购金额:13.5亿美元)2005年,联想集团宣布以13.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市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联想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举措。
IBM个人电脑业务是IBM公司最早和最成功的业务之一,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IBM个人电脑业务逐渐走向衰落。
摩托罗拉案例分析

在经营企业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免我们步摩托罗拉的后尘呢?
1.注意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 做出不断调整产品研发的正确决策。同 时,开发新产品时要避免同质化 。
摩托罗拉忽略消费者的需求,以及长周期的产品周期, 因此做出了失误决策,导致产品脱离市场,面临品牌老化的 后果。
“百年老店”摩托罗拉为什么 做出被年仅13岁的谷歌收编 的决定呢?
决 环境因素 策 的 组织自身的因素 影 响 决策问题的性质 因 素 决策主体的因素
社会环境分析:
1.智能手机的强势崛起 ,改变了世界手 机行业的格局,以及手机市场阵营对抗 处于白炽化的状态 2.当今世界手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打破了摩托罗拉控制市场的格局,市 场走向了多元化竞争局面,而且摩托罗 拉的市场份额下滑
摩托罗拉因在无线和宽带 通讯领域的不断创新和领导 地位而闻名世界,曾经摩托 罗拉和诺基亚以及爱立信并 称为世界通信三巨头,也是 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拥 有全球性的业务和影响力。
XT882(2011)
ME511(2010)
v3 (2004)
重要成就
发明第一款商用手机(1984) 发明第一款GSM数字手机 发明第一款双向式寻呼机(1995) 发明第一款智能手机(1999) 发明第一个无线路由器
基本事件 反思
分析
事件回顾
• 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宣布与摩托 罗拉移动签署最终协议,将以每股40 美元的现金收购后者,总价约125亿 美元。2012年2月14日谷歌收购摩托 罗拉获欧盟和美国批准。
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
• 原名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成立于1928年。1947年,改名为 Motorola,从1930年代开始作为商标使 用。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绍姆堡, 位于芝加哥市郊。
并购与资本运营案例

并购与资本运营案例二、谷歌与Motorola Mobility在2024年,谷歌宣布将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otorola Mobility,以进一步加强谷歌在移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此举被视为谷歌进军硬件领域的重大举措。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能够获得Motorola Mobility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的专利和技术。
这些专利和技术可以帮助谷歌在移动市场上更好地竞争,并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此外,收购后,谷歌还可以将自己的软件和服务与Motorola Mobility的硬件相结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移动体验。
然而,该并购案例也面临一些挑战。
Motorola Mobility在并购之前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谷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扭亏为盈。
此外,谷歌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与Motorola Mobility这样一个传统制造商的企业文化和运作方式存在差异。
因此,谷歌需要在并购后进行合并和整合,以确保两家企业的协同效应。
三、携程与艺龙在2024年,中国两家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和艺龙宣布展开合作,以共同打造在线旅行领域的巨头。
根据合作协议,携程将以5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艺龙约20%的股份。
此次合作旨在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通过此次并购,携程能够进一步巩固在在线旅行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扩大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艺龙作为一个独立公司,将能够继续发展并在携程的帮助下实现进一步增长。
双方合作后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提供更多更好的旅行产品和服务。
然而,此次合作也存在一些挑战。
携程和艺龙是两个竞争对手,之前一直在争夺市场份额。
因此,在合并后,双方需要进行整合和合作,以确保合并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
此外,双方在企业文化和运作方式上也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沟通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摘要: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一宗备受瞩目的企业并购案例。
本文将对此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该并购案例的背景、目的、过程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解析。
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企业并购的动机和价值,并对未来的并购活动提供借鉴。
一、案例背景2024年8月,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这是谷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并购交易,也是谷歌进军硬件制造业领域的重要一步。
二、案例目的谷歌进行此次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摩托罗拉移动的知识产权,并进一步加强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谷歌还希望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和技术来保护自己免受侵权诉讼的困扰。
三、案例过程谷歌此次并购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双方公司的谈判和交流,确定了收购价格和交易方式。
然后是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包括美国等国家的反垄断审查等。
最后,在2024年完成了该交易的全部程序,摩托罗拉移动成为谷歌的子公司。
四、案例影响这笔并购交易对谷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谷歌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知识产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另一方面,谷歌将获得摩托罗拉移动在手机生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助于谷歌提高硬件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和技术,谷歌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诉讼的打击。
然而,这笔并购交易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整合两家公司的文化和团队可能面临一些困难。
其次,摩托罗拉移动过去几年的业绩并不理想,如何重振其业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最后,如果谷歌不平衡地利用摩托罗拉移动的知识产权,可能会引起其他竞争对手和监管部门的不满,进而影响谷歌的声誉和业务。
总结: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一宗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并购案例。
通过此次并购,谷歌不仅巩固了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还获得了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和技术,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然而,这笔并购交易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文化整合、业务重振和知识产权使用等问题。
管理学 摩托罗拉案例

自2008年以来,android设备癿每日激活量丌断上升,至 2010年8月,每日激活量已达到20万台。
环境 因素
微软、苹果等公司以与利为武器攻击Android,欲借与利扼杀android癿快速发展。 秱劢领域,与利战正酣!谷歌以125亿美元价格收购摩托罗拉,从而获得17000 项左右癿与利,虽然看上去比支付7000项Nortel与利要贵,但确实物有所值。 摩托罗拉具有长久癿发展潜力,自开发手机产品至今,它拥有大量手机产品癿 知识型财产,同时涉及多项与利,这点则比苹果强。
1.智能手机癿强势崛起,改变了丐界手机行业癿格局,以及手机市场阵
营对抗处于白炽化癿状态 2.当今丐界手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打破了摩托罗拉控制市场癿格局, 市场走向了多元化竞争局面,而丏摩托罗拉癿市场份额下滑 3.手机市场丌再是只以技术为核心,而是以消费者癿丌同消费需求为中 心开发相应癿手机系列,迎合购买者癿消费心理 4.谷歌在平台、地图、应用等方面癿雄厚积累,将为摩托罗拉手机癿研 发、生产甚至渠道产生较大促进作用。
RAZR系列研发,错失占领智能手机
市场癿良机
3
案例反思
1
注意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做出丌断调整 产品研发癿正确决策。同时,开发新产品时要避免同 质化 。
启示
2 3
丌断创新,提升品牌癿竞争力
注重提高用户体验,依据用户癿体验及时更新升级产
品。
冷艳癿少年们: 陈意茹 林怡君 林雪英 余菲 赵雪凝 潘春玉 谭耿耿
2008
Hale Waihona Puke 20092010$31,810
$23, $17,099 $11,050 $11,460 373
从2006年到2010年,摩托 罗拉公司癿净收益每年都 在亏损,其中手机业务部 门癿亏损占较大癿比重。
并购与反并购案例分析(联想收购摩托罗拉 盛大新浪防攻战)

关键词:毒丸战术
盛大董事长陈天桥
盛大
1999年12月在上海创立,凭借 良好的赢利表现与业绩成长, 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 运营商,其公司创办人 陈天桥也一跃成为 2004年中国首富。
新浪
新浪创始人王立东
和搜狐、网易、腾讯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 网站。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服务于全球 华人社群。是国内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
•
该计划可简要概述为:如果盛大继续购买新浪股权, 总数超过20%,除盛大外的其他股东将有权以半价购买新 浪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来,盛大持有的19.5%股权就会贬 值为2.28%。由此,毒丸的稀释股权作用得到充分显现。
• • • • • • • • •
最终,“毒丸计划”令盛大鲸吞新浪的梦想流产。它 付出的2.03亿美 元,从气势汹汹的 敌意收购变成了一 次投资盈利行为。 卸任盛大总裁之后 的唐骏直言,收购 新浪的失败是他个 人职业生涯中最大 的遗憾。
• 点评: • 毒丸战术因其有效性在反收购战中被普遍采用,在美国有 超过2000家公司拥有这种工具。 而新浪抵抗盛大收购这 一案例由于清晰地演示了反收购战术的使用效果,被称为 “中国的华尔街式收购战”记载于中国企业并购史的史册。
•
2005年初,广电总局叫停了中国移动的短信算命服务, 而新浪正是这项服务的内容提供商。同时,新浪在美国遭 遇了股民的集体诉讼,新浪因此在股市一直呈现颓势。
盛大VS新浪大事记
2005年2月19日 盛大网络宣布成为持有新浪19.5%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2005年2月22日 新浪抛出“毒丸计划”,阻止盛大的收购。 2006年11月7日 盛大出售持有的370万股新浪股票,仍为新浪第一大股东, 持有11.4%的股票。 2007年2月9日 盛大出售持有的400万股新浪股票,失去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仅持有3.9%的股票。 2007年5月22日 盛大在公开市场出售210万股新浪股份,不再持有新浪的任 何股份,盛大这次抛空新浪股份共获益7650万美元。
编程随想——谷歌收购摩托罗拉

编程随想: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仅仅是为了专利吗?来源:陈嘉瑞的日志Google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IT业界为之震动。
此次并购的深远影响,不亚于09年Oracle 收购Sun。
俺对这种业界八卦一向是有兴趣滴,下面就来聊聊此事。
为了打字方便,以下把"摩托罗拉移动"简称Moto。
★Google的专利困境关注此事的同学都应该听说,最近几个月,Google在专利方面非常郁闷。
◇微软的搅局要知道Google推广Android是靠免费赚吆喝——硬件厂商不需要支付Google授权许可。
因此,大部分硬件厂商都冲着免费而投入Android阵营。
眼看着Android的出货量节节攀升,微软非常捉急,终于拿出专利大棒来威胁那些Android厂商。
微软这么干可谓一石二鸟:一来可以坐收高额专利费,二来可以打击Android硬件厂商的积极性。
以HTC这个Android销售大户为例。
经过几轮谈判,它支付给微软的专利费是:每台Android手机5美元。
有业界人士估计了一下,HTC出货的Android设备大概是3000万。
也就是说,微软嘛事不干,就可以从HTC手中拿到1.5亿美金,而Google辛辛苦苦开发出Android给HTC用,自己却拿不到一分钱。
◇Oracle的勒索Oracle虽然不涉足手机市场,但由于Oracle前年并购了Sun,获得了很多Java相关的知识产权。
而Android平台是基于Java搭建的。
因此,Oracle就乘机上门敲竹杠。
由于Oracle 狮子大开口(一下子要几十亿美金),Google当然不会轻易就范。
双方都有大把的钞票去聘请高级律师,案子就从去年一直拖到现在。
但是,前不久曝光的一些新证据让此案峰回路转——Oracle方面发现了一些新证据,证明当初Google是明知故犯。
这下Google被动了——故意侵权比无意中侵权,要多好几倍的罚款。
这一下子就把Google逼到死角里。
当然,这件事也怪Google自己做事不地道。
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探讨

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探讨题目: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案例探讨引言:公司并购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可以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技术能力的增强以及资源的整合等好处。
在这个案例探讨中,我们将讨论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的案例,并分析该收购案的目的、影响和后续发展。
一、背景: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
Motorola Mobility是美国一家知名的移动设备制造商,拥有众多专利和技术。
对于谷歌来说,这笔收购是其进军移动设备市场的重要举措。
二、目的:1. 市场份额扩大:收购Motorola Mobility可以帮助谷歌扩大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
此前,谷歌通过其开发的操作系统Android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但谷歌自己没有自己的硬件制造能力。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可以在硬件和软件的整合上更加密切,推动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的发展。
2. 专利强化:Motorola Mobility是全球最大的手机专利持有者之一,拥有众多关键技术和专利。
而在移动设备领域,专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可以获得丰富的专利资源,进一步加强自身在移动设备领域的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3. 生态整合:谷歌希望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将其硬件制造能力与谷歌的软件和服务整合在一起,打造更加完整的移动生态系统。
这样一来,谷歌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用户黏性。
三、影响:1. 引发竞争:Motorola Mobility的收购使得谷歌与其他移动设备制造商如三星、HTC等成为了竞争对手。
由于谷歌本身也是开发Android系统的公司,而且Motorola Mobility作为其子公司,谷歌在与其他厂商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动态。
修改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案例分析

修改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案例分析
2011年,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但该收购最终未能贯彻,却被律师、竞争对手和国家机构将其告上法庭。
自此,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就成了众多电子商务公司谨慎操作的典范。
理解这次收购失败的原因,有助于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首先,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受到来自法律界和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对。
许多设备供应商不希望谷歌成为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包括微软、三星、惠普和诺基亚等。
因此,他们向联邦贸易委员会和欧盟投诉谷歌,声称该交易违反了反垄断法。
其次,谷歌和摩托罗拉的交易也遇到了来自国家其他机构,包括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影响及反对。
另外,此次收购失败也与谷歌审查工作不足有关。
谷歌没有充分评估其交易在可能出现的市场反应,也没有配备足够的人员,在向监管机构申请收购权之前,进行行为审查,也没有尽到彻底审查竞争对手及其交易的法律及道德义务。
最后,谷歌弄巧成拙,在收购前未求得摩托罗拉的同意,也是导致该交易失败的重要原因。
运用所谓的“内部逃港”的工具,以及众多中间人的帮助,谷歌未正式发出正式的收购报价,也未像其他投资商那样求得摩托罗拉董事会的同意,这有可能对谷歌负上一定的法律责任。
总而言之,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案例可以借鉴的是,投资者在交易实施前应充分了解有关法律及其它方面的影响及限制,并进行行为审查,确保投资决策是合法合规的,也应努力尽规定责任,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确保投资使用合法的投资手段。
案例分析之Google收购motorola

自2007年google成立“开放手机联盟”以来,android手机操作系 统迅速发展,截止到2011年第二季度末, android拥有智能手机 43.3%的市场份额,诺基亚为22%,苹果18%。 甲骨文、微软及苹果相继就专利问题刁难google的android联盟,打 压其发展:甲骨文在2010年8月份起诉谷歌,指控谷歌Android手机 操作系统侵犯了其Java知识产权,要求谷歌支付9亿美元至14亿美元 赔偿,并分享谷歌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业务15%的广告收入;苹果 频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将三星、摩托罗拉和HTC等主要Android设 备厂商推上被告席。看中老牌手机厂商摩托(1928年)拥有的巨大 专利。 今年4月,谷歌率先向已破产的加拿大手机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6000 多项专利提出了9亿美元的初步报价;但最终苹果、微软和RIM组成 的联合体以45亿美元收购成功。北电网络专利以天价出售,让拥有 390亿美元现金的google痛下决心买小巨大的专利库——摩托移动以 保护android的发展。
返 回
苹果模式在私人计算机的尝试
70年代末80年代初:Apple 与Apple II的成功 80年代初:IBM的PC型电脑,装有Intel的新型处理器,并且运 行微软的操作系统MS-DOS 且价格合理,同时,苹果推出 Apple III 与Lisa,超越时代的技术但价格昂贵(Lisa:9995 美元),很快IBM PC及其兼容机席卷了个人电脑市场 之后的Macintosh延续了苹果的成功,但不能达到它最辉煌时 的水平。因为1985年微软推出windows,IBM也在开发模仿 Mac的图形界面,尽管首个版本的Windows在技术层面上不如 Mac,但它加上一部PC复制机的价格则比Mac便宜许多,而且 不久以后在Windows上也同样出现了很多的软件。 专门的软件公司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完胜苹果,且在2010-527之前市值一直高于苹果,处于优势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案例分析

[徐磊分析326610632][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案例分析][[徐磊]2022年4月27日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案例分析一、手机制造业背景:2011年7月苹果联手EMC、爱立信、微软、RIM和索尼买下了北电LTE相关专利的完全所有权,以及一揽子可以用于打击谷歌Android系统的专利。
而谷歌本次在专利上的失利,将会对其移动互联网战略有一定的影响。
在同年8月,谷歌宣布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该交易将纵向整合谷歌安卓手机平台以及摩托罗拉移动的手机制造业务和1.7万余项专利,包括大量技术标准中的核心专利。
Google的这次收购可以看作是对此前苹果和微软等多家公司联手对其进行专利围剿的一次反击。
二、并购前企业简介:谷歌:Google公司,是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型式创立,以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网站于1999年下半年启动;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公有股份公司。
Google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芒廷维尤。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前目前总市值 1820.3亿美元,2011年二季度谷歌营收90.3亿美元,净利润25.1亿美元,持有现金391亿美元。
Android是基于linux开放性内核的操作系统,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机操作系统。
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 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摩托罗拉手机在渐衰之时正式依靠Android成功翻身。
摩托罗拉:摩托罗拉移动控股公司,由原摩托罗拉的手机部门和机顶盒部门分拆于2011年1月分拆,是总部设于美国芝加哥一家通通讯企业。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在全球各地拥有20,000多名员工,已经获得和正在申请的专利达24,500项。
2011年第二季度摩托罗拉实现净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净亏损56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19美分,去年同期为净利润8000万美元合每股盈利27美分。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收购失败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活动过程中未能达成预期的收购目标或者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
收购失败可能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财务压力增大、企业发展方向偏离甚至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发展前景。
在收购失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原因和教训,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避免类似的风险,提升自身的收购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一:谷歌收购摩托罗拉2011年,谷歌公司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但是在收购完成后不久,谷歌就发现摩托罗拉移动在专利方面的价值远不及它所支付的价款。
摩托罗拉移动的业务和谷歌的核心业务并不契合,导致谷歌在收购后很快就面临了整合困难和盈利压力。
经过分析,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收购定价过高,谷歌高估了摩托罗拉的价值,导致后续难以为收购支出找到相应的回报;其次是收购目标选择不当,谷歌并没有充分考虑摩托罗拉移动在专利和核心业务方面与自身的匹配度,致使后期整合困难,影响了收购的效果和价值;最后是收购后的管理和整合问题,谷歌并没有很好地规划和执行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整合计划,导致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受到了很大影响。
2000年,思科公司以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思科公司,但是在收购完成后不久,思科公司就发现思科公司的业务和产品线与自身并不兼容,导致整合矛盾和利润压力。
思科公司自身的管理和执行能力也受到了很大挑战,导致收购效果并不如预期。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三:日本软银收购威瑞森2013年,日本软银公司宣布以2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威瑞森公司。
但是在收购完成后不久,日本软银就发现其对威瑞森的盈利预期明显高估了实际情况,威瑞森的业务和市场表现并不如预期,导致收购效果大打折扣。
通过对上述收购失败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常见的教训和启示:1. 要合理评估收购对象的价值,不要高估收购对象的价值,以免后续难以为收购支出找到相应的回报。
2. 要选择与自身业务和发展方向相匹配的收购对象,以确保收购后能够顺利整合和发展,避免出现业务冲突和利润压力。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合并、吸收等方式,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企业进行整合,共同形成一个新的企业实体。
这种战略行为常常伴随着市场机会的利用、资源的整合和风险的分担等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下面将以典型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谷歌收购Motorola为例,分析其动机、目标和效果等方面。
谷歌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公司,广泛涉及引擎、互联网广告、硬件设备等领域。
2024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
这一举措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谷歌收购Motorola的动机之一是为了获取其专利组合。
在当时,全球各大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战日趋激烈。
而Motorola拥有众多关键的移动通信专利,特别是在3G和4G技术方面。
通过收购Motorola,谷歌可以拥有这些专利,并加强自身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
其次,谷歌收购Motorola还可以进一步整合硬件和软件资源。
Motorola作为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品牌影响力的手机制造商,可以提供谷歌所需的硬件制造技术和渠道资源。
通过与Motorola合作,谷歌可以更好地掌握Android操作系统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和性能优化,更好地整合软硬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另外,谷歌收购Motorola还能进一步巩固自身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Motorola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一定的份额和声誉,谷歌通过收购可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与苹果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此外,Motorola在中低端市场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得谷歌能够更好地覆盖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收购完成后,Motorola成为谷歌旗下的子公司,继续独立运营。
然而,在此之后的几年里,谷歌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充分利用Motorola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2024年,谷歌宣布将Motorola以29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联想集团。
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公司并购案例分析公司并购是两家或多家公司合并或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行为。
并购有不同的类型和目的,包括提高市场份额、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多样性、进入新市场、实现成本节约、提高竞争力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以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为案例,来分析公司并购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故事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24年,当时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otorola Mobility。
这次收购可以追溯到谷歌希望进一步扩大其在移动设备市场的存在,以及保护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免受专利侵权诉讼的威胁。
此外,Motorola Mobility还有一些有吸引力的专利组合,可以增强谷歌的技术实力。
谷歌的这次收购在公司并购中有一些重要的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Motorola Mobility作为一家独立公司将不再存在,其在市场上的品牌和产品将被谷歌所拥有。
这使得谷歌能够利用Motorola Mobility的品牌和产品来与苹果等竞争对手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其次,谷歌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取得了对其重要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控制。
这使得谷歌能够更好地保护其自身的技术创新,并在专利侵权纠纷中更有实力。
不过,这次收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收购价值相当高,威胁到了谷歌的财务状况。
其次,整合两个公司的文化和战略也是一个挑战。
Motorola Mobility作为一家传统的硬件制造商,其运营和决策方式与谷歌有很大的差异。
这需要谷歌在整合过程中进行严密的规划和协调。
最后,还有一些担忧谷歌是否会对Motorola Mobility进行剥离或重组。
谷歌最终承诺将保持Motorola Mobility的独立性,并支持其继续开发创新产品。
分析完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公司并购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仔细的规划和执行。
其次,并购的目标和理由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案例中,谷歌的目标是增强其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和保护其知识产权。
中财案例分析

谷歌是否会失去HTC、三星等合作 伙伴?
谷歌承诺将至少在“未来5年”时间内保持 其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并 同意为其技术专利组合的授权收取公平和 合理的费用。
除了三星开始研发升级自己的移动操作系 统Bada,并进一步拓展这款操作系统的市场 外,多家厂商开始选择微软的windowsphone。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为啥要经中 国批准?
按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开展业务,全球市 场年营业收入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以及中 国市场年营业收入超过4 亿元的企业在进行 收购时,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
习题
谷歌将以40美元现金每股的价格收购摩托 罗拉移动。这笔交易的总价值达到约125亿 美元,按照8月12日的收盘价计算,该收购 价比摩托罗拉移动的股价溢价63%。根据以 上资料,做相关的会计处理。 (1美元=6.4 元人民币)
2012年5月19日,我国商务部批准了谷歌-摩 托罗拉收购案,至此,该交易已获全部监 管机构核准通过。来自摩托罗拉的声明显 示,“两家公司正在采取行动,争取在两 个工作日内完成该交易”。
思考
谷歌为什么选择摩托罗拉? 这项收购对摩托罗拉意味着什么? 谷歌是否会失去HTC、三星等其他合作伙
伴?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为什么要经中国批
准?
谷歌为什么选择摩托罗拉?
“以新的方式”为Android生态系统提供支 持。
摩托罗拉拥有庞大的移动专利技术。
这项收购对摩托罗拉意味着什么?
借助Android智能手机,摩托罗拉已经走出 了公司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谷歌在平台、地图、应用等方面的雄厚积 累
知识点回顾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确定购买方 确定购买日 确定企业合并成本 企业合并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题目: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案例分析课程名称:管理会计研究专题班级:201322姓名:肖亚南学号:*******教师评语:成绩:教师签字:年月日一、原因背景分析2011年7月苹果联手EMC、爱立信、微软、RIM和索尼买下了北电LTE相关专利的完全所有权,以及一揽子可以用于打击谷歌Android系统的专利。
而谷歌本次在专利上的失利,将会对其移动互联网战略有一定的影响。
在同年8月,谷歌宣布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该交易将纵向整合谷歌安卓手机平台以及摩托罗拉移动的手机制造业务和1.7万余项专利,包括大量技术标准中的核心专利。
Google的这次收购可以看作是对此前苹果和微软等多家公司联手对其进行专利围剿的一次反击。
谷歌方面: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博客中发表文章称,自从2007年11月发布以来,Android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用户的选择空间,而且还改善了用户的整个移动体验。
今天,全世界已经有有超过1.5亿的Android设备被激活,并且每天有超过55万的新设备入网,这些设备遍及全球123个国家的231家运营商的网络上。
在Android获得史无前例的成功的同时,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来加强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
这也是我们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原因所在。
1、组建自己的专利组合谷歌之所以瞄准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主要是为了避开法律上的纠纷。
换句话说,谷歌正在组建自己的专利组合。
对摩托罗拉的收购将会通过加强专利组合的形式来提高竞争力,这将有助于谷歌在面对来自微软、苹果和其他公司的反竞争威胁时更好的保护安卓。
2、加强垂直一体化管理苹果的软件-硬件生态模式在为其带了相当可观的利润率的同时,也占有了很多市场份额并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谷歌在安卓方面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谷歌之所以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也是希望能在这方面加以改善。
3、希望在电视领域拓展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的合并主要是围绕无线设备,这里面腾挪的空间很大。
摩托罗移动在机顶盒领域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因此,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谷歌和有线电视供应商的关系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又为安卓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
摩托罗拉方面:1、被收购前连年亏损据国外媒体报道,摩托罗拉移动在过去三年共计亏损44亿美元。
摩托罗拉移动公布的财报显示,2011第一季度亏损81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27美分。
第二季度摩托罗拉移动实现净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净亏损56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19美分。
为减少手机业务对上市公司的拖累,就有了出售移动业务的必要性。
2、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拆分的公司在2006年占据手机市场21.9%的份额,2010该数字暴跌至2.4%。
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市场上,除了苹果iPhone的威胁,摩托罗拉移动还面对来自三星和宏达电等公司与日俱增的压力。
虽然摩托罗拉移动的销量在中国目前名列前几,但是在印度、拉丁美洲和其他新兴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3、专利是摩托罗拉极具价值的资产。
在面临摩托罗拉的连年不断亏损,摩托罗拉移动显然成了摩托罗拉公司的包袱,不仅带不了收益而且还会拖累整体公司业绩。
但是摩托罗拉移动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其作为手机界的元老之一,拥有这相当多的重要的基础专利,这便是公司的一项巨大资产。
专利的价值正好可以弥补公司的现金流问题和难看的业绩问题。
4、股东施压谋求出售摩托罗拉移动公司的连年过差的表现已经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收益,股价连续下跌,致使股东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
股东施加压力要求出售亏损资产。
二、并购前企业简介谷歌:Google公司,是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以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网站于1999年下半年启动;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公有股份公司。
Google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芒廷维尤。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前总市值1820.3亿美元,2011年二季度谷歌营收90.3亿美元,净利润25.1亿美元,持有现金391亿美元。
Android是基于linux开放性内核的操作系统,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机操作系统。
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摩托罗拉手机在渐衰之时正式依靠Android成功翻身。
摩托罗拉:摩托罗拉移动控股公司,由原摩托罗拉的手机部门和机顶盒部门于2011年1月分拆,是总部设于美国芝加哥一家通讯企业。
摩托罗拉作为无线通信的的先驱和领导者,开创了整个产业。
先后推出世界上第一步部商用移动电话、第一部GSM数字移动电话。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在全球各地拥有20,000多名员工,已经获得和正在申请的专利达24,500项。
但由于技术路线的错误,执行力不足,摩托罗拉在世纪初便开始了他的没落之路。
相比于2006年,摩托罗拉的2011年市值已经缩水了约70%,在全球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也下滑到不足高峰时23.3%的一半。
在2011年第二季度摩托罗拉实现净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净亏损56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19美分,去年同期为净利润8000万美元合每股盈利27美分。
三、收购的动因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表层原因为增加专利筹码,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苹果和微软的竞争,深层原因则为发力移动互联网,实现其移动战略。
1.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竞争优势收购摩托罗拉意味着,谷歌可以将软件系统与移动装置进行“垂直化”集成,而将软硬件等进行捆绑被认为是苹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黑莓生产商RIM、惠普公司等在移动装置业务上也采取类似策略。
谷歌与摩托罗拉联姻,将可以向苹果赖以成功的商业模式发起直接挑战,同时对其他手机生产商形成更大竞争压力,有望使谷歌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另一方面谷歌可以利用摩托罗拉在手机专利方面的竞争优势,实现谷歌Android系统和摩托罗拉专利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了企业整体价值大于并购前各个企业价值之和。
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一个企业规模大小,对其竞争具有决定性影响。
一般而言,规模越大,越能赢得客户信赖,从而占领更多市场。
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谷歌在移动设备技术领域专利相对较少。
而摩托罗拉移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约1.7万项专利,此外还有7500多项专利在申请过程之中。
通过收购而获得这一大批专利,无疑将为谷歌与竞争对手抗衡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
谷歌并购摩托后,实现了强强联合和生产要素互补,扩大了谷歌业务范围,达到规模经济的生产范围,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竞争优势。
3.发挥财务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按照美国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进行合理避税,对于拥有较大盈利的企业往往会把那些拥有相当数量累计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纳税收益作为企业现金流入的增加,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因此,如果被合并企业往往无法维持经营而出售,由于亏损可以在若干年内税前弥补,一个高额盈余的企业并购这个亏损的企业,无疑就会使企业据此条款采取某些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基于以上税收政策的优惠,对于内部投资机会短缺而现金流动又很丰裕的谷歌而言,连年亏损严重的摩托罗拉无疑会成为其并购目标企业的直接动机。
4.实现多元化发展,以降低风险多元化发展既是企业并购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降低企业发展单一业务、回避业务萎缩和获得整体规模优势的重要途径。
谷歌曾推出使用安卓系统的网络电视系统,可使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上网搜索视频等内容,但这一业务推出后市场反应一般。
摩托罗拉是家庭设备和视频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头羊,由于整个市场向互联网方向转移,谷歌很愿意与摩托罗拉和整个行业合作来支持其伙伴,推动市场创新。
因为摩托罗拉移动的业务涵盖机顶盒、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智能终端,所以这次收购可能使得Android在多元终端的普及上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四、收购案例具体分析1、收购过程2011年8月15日,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宣布,谷歌将以每股40.00美元现金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总额约125亿美元,双方董事会都已全票通过该交易。
本次交易还获得了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监管部门批准和摩托罗拉股东的批准。
2012年2月14日,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获得美国司法部和欧盟方面的批准。
彭博社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是过去十年内无线设备产业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
具体而言,谷歌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将作为谷歌的全资子公司存在,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也就从摩托罗拉公司分离出去。
收购的资产包括摩托罗拉移动的所有资产,包括其手机业务和机顶盒业务等,包括摩托罗拉移动的所有客户、生产、渠道、销售等资源或资产,还有就是摩托罗拉移动公司的两万多项已有和正在申请的专利。
收购的代价则是谷歌以每股40.00美元,总额约1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全部股份,这个价格超出摩托罗拉移动当前股价约63%。
交易完成后,摩托罗拉移动将作为Google的独立业务继续运营。
2、资本运行方式:扩张型资本运营,主要的方式有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
收缩型资本运营方式,主要有股份回购、资产剥离、股权出售、企业清算等。
本案例中,谷歌行为属于扩张型资本运营中的收购行为。
而对于摩托罗拉公司而言,出售其子公司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属于资产剥离,是收缩型资本运营方式。
3、并购类型和支付形式按并购双方所处的业务性质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谷歌的并购行为属于混合并购。
按照并购是否取得目标公司的同意分类,谷歌的收购行为属于善意收购。
善意收购是指目标公司同意并购公司提出的并购条件并承诺给予协助的并购行为。
按照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谷歌的收购行为属于协议收购。
协议收购就是不通过证券交易所,直接与目标公司取得联系,股份的售出与受让双方通过面对面的谈判、协商达成协议,据此实现目标公司股权转移的收购方式。
按照并购的支付方式分类,谷歌的收购方式属于现金支付方式。
2011年8月15日,谷歌宣布其有史以来最大收购,以每股40美元、总额125亿美元、全部以现金的方式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
4、并购程序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属于双方直接洽谈完成收购的,其程序为:①确定并购目标;②提交并购报告;③尽职调查;④确定成交价;⑤签订并购协议;⑥审批;⑦办理变更手续;⑧发布并购公告。
五、并购后效1、并购绩效评价评价并购效应的标准是股东财富。
大部分并购总是能为目标企业股东带来正效应,而并购企业股东却并不总能从中获得好处。
谷歌并购摩托罗拉总体绩效分析如下:1 经营协同效应谷歌和摩托罗拉两家公司均为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整合方面能较好的整合资源,而且两家公司的资源也有很好的互补性,因此并购之后,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 组成一个大型企业集团, 提高市场份额, 使各项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获得规模效益,降低单位成本, 集中足够的经费进行研发,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在与苹果与微软等厂商的竞争中获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