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知识
《高性能混凝土简介》课件
![《高性能混凝土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b350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3.png)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运输工艺
总结词
运输工艺是连接搅拌工艺和浇注工艺的重要环节,需要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 的质量稳定。
详细描述
在运输工艺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控制运输时间和温度,避免混凝土出 现离析、泌水和硬化等质量问题。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输路线和运 输方式,以提高运输效率。
浇注与养护工艺
总结词
浇注与养护工艺是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中的最后环节,对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 要影响。
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应充分考虑其对混凝土其他组分的影响,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影 响。
PART 03
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工艺
REPORTING
搅拌工艺
总结词
搅拌工艺是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详细描述
在搅拌工艺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控制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确保混 凝土充分混合均匀,无离析现象。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配方和性能 要求,调整搅拌工艺参数,以满足生产需求。
案例二:某高层建筑项目
总结词
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得 到优化
详细描述
在高层建筑项目中,高性能混凝土的 应用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增强 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通过合理的结 构设计,有效降低了风荷载和地震对 高层建筑的影响。
案例三:某大坝工程
总结词
大坝工程的抗冲刷和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详细描述
产生不利影响。
掺合料
掺合料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而加入的矿物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84e6e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f.png)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摘要】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材料,其获取方式简单,施工工艺易掌握。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特定制备手段制作的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种混凝土的硬度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应用此类混凝土时,需先开展检测工作,同时要注重施工中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
【关键词】试验;混凝土施工;高性能混凝土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混凝土基本作为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对于项目整体建设质量会产生直接性影响。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也逐渐被重视。
由于容易受到温度以及施工等诸多因素条件的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很难实现,因此应重视高性能混凝土检测工作,最大程度上保障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实现各环节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一、高性能混凝土组成(1)水泥泥是混凝土建筑材料当中最为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在混凝土进行配制时,会按照一定配比,加入水泥让混凝土变得更加牢固。
水泥的类型非常多,按照不同混凝土的使用途径,可以将水泥分为通用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诸多类型。
所以在制作完毕混凝土之后,应该开展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合格检验,在满足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混凝土才能投入到使用当中。
(2)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离不开适当地矿物掺合料,常见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他能够在高性能混凝土中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
由于其自身颗粒细小,可以很好地填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空隙,产生微集料作用,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密实性,由此实现了混凝土多种性能的增强效果。
(3)外加剂配置高性能混凝土必须成分就是科学的外加剂,他们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性能。
常见的外加剂有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
各种外加剂成分不同,可以从多种方面提升混凝土性能,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产生。
(4)粗细骨料骨料是混凝土建筑材料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骨料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与细骨料物理结构上存在不同,所以在开展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混凝土的骨料配比进行把控。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19076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5.png)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为了能够准确、可靠地评估和控制UHPC的性能,需要制定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UHPC试验方法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1.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是评估UHPC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标准ASTMC39/C39M-18《标准试验方法: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是常用的试验标准。
该方法要求制备立方体试样,按照一定的加载速率进行加载,测定试样的峰值荷载和应变。
2.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是评估UHPC抗拉性能的试验方法。
标准ASTMC496-17《标准试验方法:拉伸强度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测定UHPC的抗拉强度。
该方法要求制备经过预紧和静载恢复处理的带孔试样,采用恒定速率加载试样,测定试样的拉伸强度。
3.极限抗弯强度试验:极限抗弯强度试验是评估UHPC承载能力的试验方法。
标准ASTMC1609/C1609M-12《标准试验方法:测定钢板增强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强度》可以用于测定UHPC的极限抗弯强度。
该方法要求制备钢板加强的梁式试样,按照一定的加载方式进行加载,测定试样的极限抗弯强度。
4.抗冻融性能试验:抗冻融性能试验是评估UHPC耐久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标准ASTMC666/C666M-15《标准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材料的抗冻融性能》可以用于测定UHPC的抗冻融性能。
该方法要求将试样置于冻融环境中进行多次循环,观察试样的损伤情况和性能变化。
5.施工性能试验:施工性能试验是评估UHPC可施工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标准ASTMC1610-05《标准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的专用性质》可以用于测定UHPC的施工性能。
该方法要求制备一定规格的试样,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观察和评估试样的流动性、自流性、自充实性等施工性能指标。
在进行UHPC试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试验前要充分了解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确保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e3855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6.png)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摘要:高速公路的建设对道路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质耐久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试验检测技术在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引言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建设。
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评估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本文的介绍,将了解到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的关键方法和应用领域,以期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以及其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具有卓越工程性能的特种混凝土。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高可流动性和高耐化学侵蚀性等。
这些特点使得HPC在各种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高速公路是HPC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高速公路中,道路需要承受大量的交通荷载和环境荷载,并且需要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HPC的优异性能使其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理想的材料选择。
HPC的高强度可以提供更好的荷载承载能力,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
它可以抵抗重型车辆的频繁行驶和荷载集中,减少道路表面的沉陷和开裂。
HPC的高耐久性可以保证道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使用。
2高性能混凝土特点2.1强度和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比普通混凝土更高,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应力。
它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可以长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这些特性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隧道和高层建筑等重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2.2流动性和自密实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更容易地在狭窄空间中填充,并进一步减少空隙和内部缺陷。
通过有效控制水胶比和使用化学掺合剂,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均匀性和自密实性,从而提高材料的质量和结构的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SHPB测试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的SHPB测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e71c8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9.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SHPB测试技术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耐久性和较低的渗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道路、桥梁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常使用SHPB测试技术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SHPB测试技术,包括其原理、测试步骤和应用。
1. 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高强度和高性能为目标的特殊混凝土。
它具有一系列优异的力学性质,如高强度、高耐久性、较低的渗透性和较小的收缩。
在建筑结构、道路和桥梁等领域应用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常使用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技术进行测试。
SHPB是一种高速压力杆技术,可用于测量材料的高应变率动态力学特性。
2. 原理SHPB技术是一种在很短时间内施加高压脉冲到试样上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在单向动态拉伸或压缩载荷下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技术的核心部分是两个导杆通过脉冲形成器与被测试材料相连。
当形成器发出一个很短的脉冲压缩后导杆相互碰撞,导致两个导杆的快速运动。
因此,SHPB测试的载荷速率比传统试验方法的载荷速率高得多。
试验与试样的动应变和动应力可通过记录两个导杆的速度波形来计算测量。
结果可用于绘制应变-应力曲线,通过不同载荷下的测试来计算材料性能。
3. 测试步骤3.1 试样准备试样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制备和切割。
在测试之前,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量取并与标准匹配。
试样应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以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3.2 实验条件设置SHPB测试中, 时间、应变速率和温度是需要优先设置的实验条件。
应定期检测系统参数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应被监测,以保证测试的可靠性。
试验时,应在适当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试样的损伤,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持。
3.3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测试中,应负责记录数据。
应根据实验标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根据结果计算出高性能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质,同时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040c07c0722192e4536f6b6.png)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2.1 技术内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是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强度等级不低于C60)且具有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四高”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PC)的一个类别。
其特点是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多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墙和大跨度梁,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超高强(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高韧性(抗折强度可达16MPa以上)、耐久性优异的新型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组成材料颗粒的级配达到最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用其制作的结构构件不仅截面尺寸小,而且单位强度消耗的水泥、砂、石等资源少,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
HS-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34,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480~600kg/m3,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其他优质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砂率宜为35%~42%,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U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22,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700~1000kg/m3。
超高性能混凝土宜掺加高强微细钢纤维,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2000MPa,体积掺量不宜小于1.0%,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2.2 技术指标(1)工作性新拌HS-HPC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度大,为降低混凝土的粘性,宜掺入能够降低混凝土粘性且对混凝土强度无负面影响的外加剂,如降粘型外加剂、降粘增强剂等。
UHPC的水胶比更低,粘性更大,宜掺入能降低混凝土粘性的功能型外加剂,如降粘增强剂等。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等。
对于HS-HPC,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220mm,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宜为5~20s,混凝土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
(2)HS-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 cu,0≥1.15f cu,k计算;U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 cu,0≥1.1f cu,k计算;(3)HS-HPC及UHPC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宜掺加优质的掺合料,或选择低C3A含量(<8%)的水泥。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3d28ada26925c52dc5bf56.png)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2.1技术内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是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强度等级不低于C60)且具有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四高”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PC)的一个类别。
其特点是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多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墙和大跨度梁,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超高强(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高韧性(抗折强度可达16MPa以上)、耐久性优异的新型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组成材料颗粒的级配达到最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用其制作的结构构件不仅截面尺寸小,而且单位强度消耗的水泥、砂、石等资源少,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
HS-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34,胶凝材料用量一般3,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其他优质矿物为480〜600kg/m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砂率宜为35%〜42%,宜采用聚竣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U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22,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3o 超高性能混凝土宜掺加高强微细钢纤维,1000kg/m〜700, 体积掺量不宜小于2000MPa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1.0%,宜采用聚竣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2.2技术指标(1)工作性新拌HS-HPC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度大,为降低混凝土的粘性,宜掺入能够降低混凝土粘性且对混凝土强度无负面影响的外加剂,如降粘型外加剂、降粘增强剂等。
UHPC的水胶比更低,粘性更大,宜掺入能降低混凝土粘性的功能型外加剂,如降粘增强剂等。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等。
对于HS-HPC,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220mm,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宜为5〜20s,混凝土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nun/ho21・15f计算;HS-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 (2) cu.kcu,0 2 1.If 计算;fU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cu.kcu.o (3) HS-HPC 及UHPC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宜掺加优质的掺合料,或选择低CA含量(V8%)的水泥。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a86b53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5.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测试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 HP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还在工作性、体积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色。
为了充分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确保其在工程中的可靠应用,对其制备过程和性能测试的研究至关重要。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
首先,原材料的选择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
水泥应选用品质稳定、强度高的品种,如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粗骨料通常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其最大粒径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合理控制。
细骨料则以中砂为宜,细度模数一般在 26 30 之间。
此外,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还需要添加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合料等外加剂和掺和料。
高效减水剂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工作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不仅可以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成本,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有着显著的区别。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强调低水胶比和高胶凝材料用量,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来确定最优配合比。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同时兼顾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
一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通常低于 04,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少于 400kg/m³。
施工工艺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搅拌过程中,应保证原材料的均匀混合,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以确保外加剂和掺和料充分发挥作用。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方式,避免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
同时,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要求也比较严格,通常需要采取保湿、保温等措施,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是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高性能砼介绍
![高性能砼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b862f3031126edb6f1a1095.png)
第二部分高性能砼(HPC)一、高性能砼的概念(一)主要特点采用常规材料和生产工艺, 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 并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良好外观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不一定是高强混凝土.具有实用性、经济性、技术先进性和铁路适用性.(二)技术措施•优质的水泥和砂石料•掺加优质化学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掺加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灰•低水胶比(<0.40)•限制胶凝材料总量和水泥用量;控制砼中碱含量,氯含量•严格的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力学性能、工作性能、耐久性的全面检验(三)基本原理•全面提升砼微结构三部分的质量,增加砼的密实性,削除薄弱因素,提高砼整体耐久性和强度。
•减少水泥石的孔隙率---水化硅酸钙凝胶,氢氧化钙和钙矾石晶体,未水化颗粒,其它小颗粒,毛细孔和各种孔隙.•粗细骨料的质量和级配更科学---骨料强度和表面状态,级配及在砼中所占比例.•减少骨料界面层厚度,增加其密实性---富集氢氧化钙和钙矾石结晶,界面层的密实性和厚度很重要.(四)存在问题• 1.水胶比少于0.4时,自收缩率增大,早期弹模较高,应力松弛能力降低,增加了开裂趋势.• 2.磨细矿渣(比表面大于4000) ,尤其是硅灰使砼早期收缩增加,弹模增大,应力松弛能力降低,增加了砼的开裂倾向.但粉煤灰使砼早期收缩减少,弹模也较低,可降低开裂的趋势.• 3.高性能砼的水胶比较低,掺合料较多,因此对砼的温度控制和湿养护要求更加严格,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二、砼原材料(一)水泥•宜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CA大于8%的水泥或其它早强型水泥.3•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应300-350m2/Kg.•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或C40及以上砼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砼,水泥熟料中A含量应不超过6%.• C3水泥矿物成份及性能S) 水化较快,强度高•硅酸三钙(C3S) 水化慢,发热量少,后期强度高•硅酸二钙(C2A) 水化很快,发热量大,强度低, •铝酸三钙(C3收缩大,耐硫酸盐侵蚀性差AF) 耐硫酸盐侵蚀性差•铁铝酸四钙(C4(二)砂石料•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固、含泥量少、空隙率小的中粗砂,不宜用山砂,不得用海砂.•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坚固、空隙率小的洁净碎石.•粗细骨料的碱活性要经过检验,并符合有关技术要求.(三)化学外加剂1.减水剂的作用•减少砼用水量, 降低水泥石孔隙率, 改善结晶无序化. 界面孔结构; 界面Ca(OH)2过渡层减少, 水化硫铝酸钙Aft结晶尺寸减少, 界面强度提高. 因此提高砼的各项力学性能.•改善砼施工工作性能.•由于提高砼的密实性和强度, 改善砼的耐久性能.2.减水剂种类类型系列减水率普通减水剂木质磺酸钙5~12%15~30%高效减水剂萘系,密胺系,氨基磺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聚羧酸系25~45%3.聚羧酸系减水剂优点•掺量少(0.15~0.3%), 减水率高(25~45%).•砼工作性好,坍落度损失小.•砼收缩小.•碱含量很少.•早强、缓凝、引气性可视需要复配调节.•无污染的环保产品•但与水泥和掺和料的工作度敏感性很强4.引气剂的作用•明显提高砼的抗冻性, 缓减硫酸盐腐蚀和碱骨料反应产生的膨胀应力.•有轻微减水作用, 减少表面泌水和骨料底部泌水.•改善砼的匀质性和工作性能, 尤其是明显提高可泵性.(四)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灰)1.火山灰效应---低碱性CSH(C/S<1.5),晶须强度高,溶解度低,较稳定.2.二次反应---高碱性(CSH)转化为低碱性(CSH),消耗Ca(HO)2,结晶变小,界面过渡层变小,富集和取向性减少,提高水泥石界面强度.3.颗粒填充作用---水泥.矿渣.硅灰末水化颗粒大小差别大, 颗粒互相填充, 减小水泥石孔隙率, 改善次中心质和次介质的颗粒级配, 强化了中心质网络骨架.4.削减温峰作用---水化速度慢,放热总量小.5.提高耐久性---改善耐硫酸盐侵蚀性, 抑制碱骨料反应,增加密实性, 提高抗渗性和氯离子渗透性.三、砼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参数(二)砼拌合物性能(三)砼力学性能(四)砼的耐久性能(五)配合比设计步骤(一)配合比参数1.抗压强度等级:根据砼结构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以及设计使用年限,查限值表可知最低强度等级。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5b5e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f.png)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它的获取和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容易。
采用特殊的配比技术生产出来的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硬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这类混凝土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并且要认真对待施工中出现的各项质量问题。
关键词:试验;混凝土施工;高性能混凝土前言混凝土是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它的质量将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性能混凝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的重视日益增加。
鉴于温度、施工等复杂的外界环境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有效监督与控制几乎不可能完成,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每一个步骤的施工质量都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一、高性能混凝土组成(一)水泥水泥作为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配比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久性。
水泥是一种多样化的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通用型、硅酸盐型、火山灰型和铝酸盐型等。
它们都能够满足不同的混凝土要求。
因此,在生产完成混凝土之后,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检测,只有符合国家规范的混凝土才能被安全地使用。
(二)矿物掺合料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时,必须使用适量的矿物添加剂,例如粉煤灰和矿渣粉。
他具有出色的润滑能力,可以有效地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
因为它的微小颗粒,可以有效地填补高性能混凝土的缝隙,产生微集料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紧固度,从而使得混凝土具备多种优异的性能。
(三)外加剂使用合适的外加剂来构建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这些外加剂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一些常用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缓解凝结,并促进气体循环。
通过添加多种不同的外加剂,我们可以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并创造出更优质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8a2c12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9.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 HPC)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质量和可靠性,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检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高质量的混凝土可以承受设计荷载,减少结构失效的风险,从而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其次,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耐久性。
良好的混凝土性能可以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再者,通过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原材料检验、拌合物性能检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重要胶凝材料,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细骨料和粗骨料,要检验其级配、含泥量、坚固性等。
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的活性指数、需水量比等也是关键指标。
外加剂的品种和性能也需严格把控,如减水剂的减水率、缓凝剂的缓凝效果等。
拌合物性能检验主要涉及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凝结时间等方面。
坍落度和扩展度反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合适的流动性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含气量则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凝结时间要满足施工要求,既不能太快导致施工困难,也不能太慢影响施工进度。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是质量检验的核心环节。
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最主要指标,通常通过标准立方体试件在一定龄期的抗压试验来测定。
此外,还有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混凝土的耐久性检验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能、抗化学侵蚀性能等。
抗渗性检验可以通过渗水高度法或抗渗标号法来进行。
抗冻性则通过快速冻融试验来评估混凝土在反复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和强度损失。
抗碳化性能检验可以测定混凝土在一定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的碳化深度。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f8c1e82b90d6c85ed3ac654.png)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2.1 技术内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是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强度等级不低于C60)且具有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四高”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PC)的一个类别。
其特点是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多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墙和大跨度梁,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超高强(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高韧性(抗折强度可达16MPa以上)、耐久性优异的新型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组成材料颗粒的级配达到最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用其制作的结构构件不仅截面尺寸小,而且单位强度消耗的水泥、砂、石等资源少,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
HS-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34,胶凝材料用量一般3,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其他优质矿物为480~600kg/m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砂率宜为35%~42%,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U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22,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3。
超高性能混凝土宜掺加高强微细钢纤维,1000kg/m~700,体积掺量不宜小于2000MPa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1.0%,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2.2 技术指标(1)工作性新拌HS-HPC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度大,为降低混凝土的粘性,宜掺入能够降低混凝土粘性且对混凝土强度无负面影响的外加剂,如降粘型外加剂、降粘增强剂等。
UHPC的水胶比更低,粘性更大,宜掺入能降低混凝土粘性的功能型外加剂,如降粘增强剂等。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等。
对于HS-HPC,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220mm,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宜为5~20s,混凝土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
≥1.15f计算;HS-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2)cu,kcu,0≥1.1f计算;f U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cu,kcu,0(3)HS-HPC 及UHPC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宜掺加优质的掺合料,或选择低CA含量(<8%)的水泥。
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6c6b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e.png)
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标准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是指具备优异的耐久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的混凝土。
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采用高度密实的工艺,以保证其性能的发挥。
因此,密实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制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标准。
二、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是指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
密实性越高,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越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磨性等性能也相应地提高。
三、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测试方法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水压试验法水压试验法是指将混凝土试样放入水中进行测试,根据试样的浮沉情况来判断其密实性。
如果试样能够完全浸入水中,且没有产生气泡,则说明其密实性较高。
2. 水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是指通过测量混凝土试样的干燥质量和湿重质量,来计算出其含水量,从而判断其密实性。
3. 比表面积法比表面积法是指通过对混凝土试样进行比表面积测试,来计算出其空隙率,从而判断其密实性。
4. 声波传播法声波传播法是指通过将混凝土试样暴露在声波中,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从而判断其密实性。
四、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密实性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密实性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的空隙率应小于5%;(2)混凝土的密实度应大于95%。
2. 混凝土密实性测试方法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密实性测试方法应包含以下内容:(1)测试设备的选择和校正;(2)测试方法的详细步骤和操作流程;(3)测试结果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3. 混凝土密实性的测试频率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性的测试频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密实性测试的频率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2)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要求;(3)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环境。
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测与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d2cf1580eb6294dc886c82.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测与鉴定方法摘要:建筑行业如果想要有好的发展,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种材料作用都非常大,而混凝土作为其中之一,它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只有混凝土具有好的质量,才能够使得建筑质量不断上升。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质量,其可以保证建筑具有坚固的结构、良好的抗老化特征、美丽优雅的形状,其应用领域不断增加。
由此,可以积极采用现代流行的新技术,尽努力生产出耐久高、强度好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而保证建筑以及道路建设中的质量。
当然,高性能混凝土还需要正确的检测与鉴定方法,只有运用好的方法才可以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具体特性得到真正发挥。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检测鉴定引言高性能混凝土,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以及耐久度,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会使得质量更加有保障。
所以,我们要严格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正确检测,满足其高性能应该有的巨大价值,为我国工程建设贡献出应有力量。
一、高性能混凝土简析(一)何谓高性能混凝土一提到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我们想到的就是那些普通性能的混凝土,而关于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我们并没有清晰的了解,简言之,其就是在抗老化中更强、工作性能好、韧性足,这些巨大的优势,使得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地下隧道、海中建设等项目中,对其依赖性逐渐增加。
在结构构造中,高性能混凝土有效的将高效减水剂混入,降低了水胶比的程度,由于水胶比对于混凝土的韧性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比例的降低极大的提升了其韧性。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构造结构,使得其可以受到良好检测,进而满足其高性能的价值需求。
(二)高性能混凝土检测中的一些问题工作人员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检测作业时,通常用的是物理方法,虽然考虑到了其实用性能,然而关于其结构的检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过多的关注在于结构是否安全,只是单纯的检测结构强度,关于结构的整体是否稳定、协调以及耐久性没有重视,使得检测工作较片面,分析问题缺乏全面性。
针对这些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的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将其良好的解决。
超高性能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
![超高性能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7b1dfa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9.png)
超高性能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防爆、耐久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速公路、隧道、地铁等建筑领域。
在承受轴向拉伸荷载的情况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与其在压缩、弯曲等工况下的表现有所不同。
因此,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对于深入了解其拉伸性能、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采用了某公司生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减水剂、活性掺合料等。
通过采用高压力机进行轴拉性能试验,模拟超高性能混凝土在真实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试验过程中,采用了应变控制方式,将试件安装在试验机上,并对其施加一定的预压。
在达到预定应变值后,对试件进行破坏测试,记录其轴拉力、应变等数据。
通过试验,得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轴拉性能曲线(如图1所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轴拉作用下,其力学行为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在弹性阶段,轴拉力与应变成正比;进入塑性阶段后,轴拉力与应变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最终在达到最大轴拉力后发生破坏。
从试验结果来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轴拉强度可达100MPa以上,具有较高的拉伸承载能力。
然而,其拉伸变形能力相对较低,容易导致脆性破坏。
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拉伸性能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提高其韧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轴拉强度,表现出良好的拉伸承载能力;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拉伸变形能力相对较低,脆性破坏是其主要的破坏模式;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拉伸性能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提高其韧性。
展望未来,建议进一步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的轴拉性能研究,以丰富和完善其应用理论。
同时,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拉伸性能特点,研发新型的加固方法与技术,以提高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加强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其他绿色建筑材料之间的组合与协同工作研究,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抗拉性能试验方法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抗拉性能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3d575a7375a417866f8f86.png)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抗拉性能试验方法A.1 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拉伸抗拉性能试验,以衡量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拉伸变形行为。
A.2 试件尺寸和数量A.2.1抗拉性能试件尺寸如图A.1所示,抗拉性能试件厚度分为30mm和100mm两种,厚度为30mm的试件为标准试件,厚度为100mm的试件为非标准试件。
A.2.2设计单位或供需双方可根据需要选择抗拉性能试验试件的厚度,不同厚度抗拉性能试验试件的测试结果在进行合格评定时不考虑尺寸效应。
A.2.3每组试件数量为6个。
图A.1 抗拉性能试件尺寸示意图A.3 试验仪器A.3.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件破坏荷载宜大于拉力试验机全量程的20%且宜小于拉力试验机全量程的80%;b)示值相对误差应为±1%;c)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地加荷;d)其拉伸间距不应小于800mm~1000mm;e)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压式万能试验机》GB/T3159和《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中的有关规定。
A.3.2用于微变形测量的仪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用于微变形测量的仪器宜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长仪或位移传感器,也可采用激光测长仪、引伸仪等。
采用位移传感器时应备有微变形测量固定架,试件的变形通过微变形测量固定架传递到位移传感器。
采用电阻应变片或位移传感器测量试件变形时,应备有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条件许可时,可采用荷载和位移数据同步采集系统。
b)当采用位移传感器时,其测量精度应为±0.001mm;当采用电阻应变片、激光测长仪或引伸仪时,其测量精度应为±0.001%。
c)微变形测量仪的标距宜为150mm。
A.4 试验步骤A.4.1按本标准第7章规定制作试件。
每个试件在进行抗拉性能试验时,应同时测试弹性极限抗拉强度、弹性极限拉应变、抗拉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拉应变5个参数,以6个试件为一组。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55ffdace2f0066f533225f.png)
一、试验检测实施细则1水泥取样及检测试验实施细则1.1水泥的报检及取样.水泥的报检:⑴水泥到工地后,由物资部门报给试验室水泥出厂合格证和水泥出厂报告,并由物质部门填写好试验委托单,委托试验室对到场水泥进行抽检。
⑵试验室在接到试验委托单后,邀请工地监理对水泥进行取样,检验。
水泥取样:⑴水泥按同品种,同强度,同编号、同出厂时间进行取样,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抽检。
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抽检。
⑵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以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1. 2使用仪器:细度负压筛析仪、维卡仪、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净浆量水器、沸煮箱、雷氏夹、水泥胶砂搅拌机、电动抗折机、300KN电液式水泥压力试验机、胶砂试模、胶砂振实台1.3水泥的试验方法(1)标准稠度的测定: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
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当标准稠度用水量不符合要求时采用调整用水量法,测定结果以调整用水量法为准。
(2)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方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后,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是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离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来表示。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试验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1ce7321fcc17552707220837.png)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地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
针对不同用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为主要目标进行设计的混凝土,它以优异的耐久性(而不是高强度)为主要特性,具备良好的工作性、又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易于浇注、捣实而不离析;能长久保持的力学性能;高早期强度;体积稳定性。
混凝土应具备的性能是:在新拌状态有良好的工作性,即高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以便成型均匀、密实;水化硬化早期的沉降收缩和水化收缩小、低温升,硬化过程低干缩,以达到无初始裂缝;硬化后的渗透性低,有高抗外部因素侵蚀能力。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1.要求A.水泥。
1.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宜选用标号不低于3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余性能应符合GB175的规定。
不宜采用早强水泥。
2.水泥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碱含量不宜超过0.6%。
3.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宜超过1.5%。
4.泥熟料中C3A含量应不宜超过8%。
B.细集料。
细骨料应选择级配合理、质地均匀的天然中粗河砂。
2.度模数宜为2.6~3.2。
C.粗集料。
1.粗骨料应选择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碎石。
也可采用碎卵石和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2.骨料宜采用二级配石,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且不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2/3,不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强度高的混凝土颗粒粒径不大于25mm。
3.粗集料的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cm3,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易小于2%。
(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
D.粉煤灰等其它掺加料应选用来源固定、品质稳定、来自固定的产品。
产品质量要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高性能砼试验知识目 录1高性能砼的定义 1 2高性能砼的原材料 3 2.1水泥 3 2.2粉煤灰 5 2.3细骨料 6 2.4粗骨料 9 2.5外加剂 12 2.6水 143高性能砼配合比的选定依据 153.1砼的强度等级15 3.2砼耐久性设计参数15 3.3砼中氯离子20 4砼配合比换算 205施工中砼的检测项目及检验批次控制 21 5.1塌落度 21 5.2含气量 21 5.3施工质量控制 21第一部分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知识1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一词是从英文High (高级的、高科技的) Performance (履行、演出、行为) Concrete (混凝土)翻译过来的,简称(HPC)。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学者依照各自的认识、实践、应用范围和目的的要求的差异,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 )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于1990年5月召开的讨论会上提出: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某些性能要求的匀质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采用优质材料配制的,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能的耐久性的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结构。
1992年法国Malier Y A 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在于有良好的工作性、高的强度和早期强度、工程经济性高和耐久性,特别适用于桥梁、港工、核反应堆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的混凝土建筑结构。
对于不同的工程和应用部门对于高性能混凝土也有不同的要求,会提出不同的性能指标。
例如: 1.1 公路工程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水胶比不大于0.35; B 耐久性指数大于80%C 4h 抗压强度高于17.2Mpa,或24h 抗压强度高于34.5Mpa,或28d 抗压强度高于68.9Mpa 。
1.2 桥梁工程 A 水胶比不大于0.4; B 强度高于41.4Mpa;C 徐变率低。
1.3 高层建筑应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轻质、低徐变率、较高的工作性、早期强度与耐久性高的特性,使长期以来的建筑物安全使用期从30~50年提高到100年以上。
1.4 港工工程要求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抗腐蚀、抗冻融循环等)、高抗渗性、体积安定性好、强度与抗冲击疲劳性高。
1.5 重要水工建筑物(包括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对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而对于强度和早期强度要求并不高。
水工建筑常要求有很长的安全使用期。
在寒冷、干热以及高速水流冲刷等条件下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尤其需要某些特殊性能。
由于水工混凝土的工程量常较大,工作性对均匀性、工程安全性以及施工经济性有极大影响,因此对工作性有较高的要求。
综合以上论点,对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提出以下定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科技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
针对不同用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
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并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是对传统混凝土的重大突破,而且在节能、节料、工程经济、劳动保护以及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环保型的新型材料,可称为“绿色混凝土”,它将为建筑工程自动化准备条件。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和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同时必须使用外加剂和矿物细掺料。
但是由于高性能的要求和配制特点,原材料原来对普通混凝土影响不明显的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就可能影响显著,因此又和普通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有所不同。
2.1 水泥一般地,对普通混凝土来说,使用旋窑水泥时,只考虑水泥的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所用水胶比很低,要满足施工工作性能的要求,水泥用量就要大。
但为了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升和减小收缩,又应当降低水泥用量。
同时,为了使混凝土有足够的弹性模量和体积稳定性,对胶凝材料总量也要加以限制。
因此,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的流变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对于铁路客运专线的高性能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矿粉。
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水泥的技术要求、检验要求2、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水泥的检验要求2.2 粉煤灰电厂煤粉炉烟道气体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按煤分为F类、C类。
F类粉煤灰是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C类粉煤灰是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起来的粉煤灰,其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10%。
不能用于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混凝土。
粉煤灰按照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三个级别。
在配制混凝土加入粉煤灰,可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抗腐蚀能力。
对粉煤灰的技术指标要求:对粉煤灰的检验要求:2.3 细骨料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
不宜用山砂。
不得用海砂。
砂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务。
除5.00mm和0.63mm筛档外,细骨料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应大于5%。
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3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级 3.7~3.1中级 3.0~2.3细级 2.2~1.6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数)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10~0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
当采用粗级细骨料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级细骨料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当所用细骨料的颗粒级配不符合上表的要求时,应采取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后,方允许使用。
细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应不超过8%。
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
采用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时,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对于长期处于水中或土中、干湿交替区、水位变化区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的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细骨料应采用砂浆棒法检验其碱活性,且砂浆棒的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当采用以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或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压碎指标值应小于25%;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石粉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4 粗骨料天然的石子有很高的强度,即使是经强烈风化的低强度花岗岩,其岩石抗压强度也可达80~120Mpa;粗粒(伟晶)花岗岩岩石抗压强度可达到120~140 Mpa;非常坚硬的粗粒花岗岩强度可达到180~200 Mpa。
因此,对于C80以下的混凝土来说,石子本身懂得强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应引起注意的因素是粒径、粒形、表面状况、级配以及软弱颗粒和石粉含量等。
这些因素既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又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因此,理想的石子是清洁的,颗粒尽量接近等径状、针片状颗粒尽量少、不含能与碱反应的活性成分。
选用高性能混凝土用石子应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卵碎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
当粗骨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若粗骨料为卵石,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火成岩水成岩注: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法进行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对于长期处于水中或土中、干湿交替区、水位变化区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的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粗骨料应采用岩相法检验其矿物组成。
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粗骨料的检测项目:②使用同厂家、同验一次,不足400m√2.5 外加剂外加剂主要指无需取代水泥而外掺小于5%的化合物。
外加剂主要是有机的,也有无机的。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
其中高效减水剂(超塑化剂)是高性能混凝土必要的组分。
正是因为高效减水剂的出现,才使混凝土的水胶比能降得很低却仍可有很好的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才能成为可能。
因外加剂的掺量都很少,故使用外加剂时应当延长搅拌时间,以得到均匀的混凝土拌和物。
选用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融性。
客运专线要求外加剂须经铁道部鉴定或评审,并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外加剂的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注:坍落度保留值、压力泌水率比仅对泵送混凝土用外加剂的要求。
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2.6 水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用水可采用引用水,不得用海水。
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应对水的品质做检测。
pH值3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选定依据3.1 混凝土强度等级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采用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
3.2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参数掌握设计文件中有关对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求,并参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选用。
3.2.1 基本规定A C30及以下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kg/m3。
B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宜小于20%。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
C 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3.2.2 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1~表3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