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和他们的故事 劳伦斯

合集下载

实干精神的人物事迹简短

实干精神的人物事迹简短

实干精神的人物事迹简短对于实干精神,我们常常会联想到那些勤勉、努力工作的人物。

这些人物以他们的才能和毅力,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具有实干精神的人物事迹,激励我们追求卓越。

1. 马云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他在公司创立初期面临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以实干精神推动公司发展壮大。

马云曾说:“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对实干精神的理解。

他通过勤奋努力、富有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将阿里巴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

2. 杨振宁杨振宁是中国的物理学家,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他以他的实干精神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有着显赫的地位。

在研究领域中,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不断实践、不怕失败的坚持,最终发现了重要的物理学现象。

他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他的天赋,更因为他对实干精神的追求。

3. 马斯克埃隆·马斯克是现代商业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

他创办了特斯拉汽车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太阳能城市公司。

他以他的实干精神和对技术的热爱,在汽车产业、太空探索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马斯克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激励他人。

他的实干精神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梦想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4. 劳伦斯·迪塞尔劳伦斯·迪塞尔是好莱坞电影明星,以主演《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而闻名。

他以他的实干精神和对表演艺术的热情引领了整个电影产业的潮流。

迪塞尔一直坚持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角色,并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演技。

他的努力不仅带给观众们令人难忘的电影作品,也激励着无数人去追求自己的演艺梦想。

5. 奥普拉·温弗瑞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著名的电视制片人、脱口秀主持人、慈善家和企业家。

她的个人故事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向他们展示了实干精神的重要性。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奥普拉从一个贫穷的少女成长为一位拥有亿万身家的成功女企业家。

劳伦斯D.H.Lawrence

劳伦斯D.H.Lawrence

劳伦斯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劳伦斯出生于矿工的家庭,没有名门望族的声誉,也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

天才,用这个词来形容劳伦斯是恰当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与众不同的,有史以来的劳伦斯评论第一人——福特·马多克斯·休弗就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天才,是“浸透情欲的天才”。

英国人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这本《劳伦斯传》从他的《儿子与情人》写起——这是一本被普遍认为具有自传性质的劳伦斯名著。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

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十分不和谐的,父亲喜欢和矿工们去喝上几盅,喜欢纵欲享乐;母亲却一生戒酒,古板拘谨。

D.H.劳伦斯生活在家庭的飘摇之中,他所记得的是家门外的沃克街上白腊树的树枝在大风的呼啸中发出尖叫声,与家里母亲的尖声争吵、父亲的雄壮的男人声音和咒骂声混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身体孱弱,敏感,富观察力,记忆力极佳,同时——为母爱所控制着。

《儿子与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书中的母亲成功地阻碍了儿子与米丽安姑娘的爱情,并为自己“胜利了”而额手称庆。

在这里,如果儿子摆脱不了恋母情结,他就无法真正地恋爱。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因公然违背了时代风气而遭禁数年,直到不久之前,人们才认识到该书的价值,并把它翻译成多种文字、拍成电影广泛流传。

劳伦斯的书语言优美,气势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带着希望的远景以外,其余的书都显得色调暗淡,冷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劳伦斯式的色彩。

科学家 的感人事迹

科学家 的感人事迹

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科学家们用他们的勤奋、智慧和毅力为人类带来了无数的贡献。

他们在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有时候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

1.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马克斯·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人类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

在普朗克年轻的时候,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相继去世,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科学研究,而是用科学来克服自己的悲痛。

他在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成为了世界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2. 玛丽·居里(Marie Curie)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她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她暴露于放射性物质中,导致她患上了白血病并最终去世。

她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她的事迹激励着后人继续探索科学的未知领域。

3.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科学的代名词。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母亲希望他接手家族的农场,但牛顿却坚持追求自己的科学梦想。

他在物理学和数学领域的突破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对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雷·布拉德伯里是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华氏451度》成为了经典之作。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对科学和文学的热爱使他成为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他的作品揭示了科学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发展的深思。

5. 罗莎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罗莎琳·富兰克林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她为解析DNA的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家名人故事经典_经典的科学家名人故事

科学家名人故事经典_经典的科学家名人故事

科学家名⼈故事经典_经典的科学家名⼈故事经典的科学家名⼈故事,对于读者来说更有励志意义。

下⾯给⼤家带来关于科学家名⼈故事经典,供⼤家参考。

科学家名⼈故事1物理学家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他的导师是⼤师级的物理学家费⽶教授。

费⽶教授每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的是训练,让学⽣对⼀切物理问题都能够⾃⼰独⽴思考,找到答案。

费⽶每次讨论时都问问题,让李政道回答。

有⼀次,费⽶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概是⼀千万绝对温度。

费⽶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政道说:是从⽂献上看来的。

费⽶问:你⾃⼰有没有算过?李政道答:没有,这个计算⽐较复杂。

费⽶告诉李政道:作为⼀个学者,这样不⾏,你⼀定要⾃⼰思考和估计,你不能这样接受⼈家的结论。

李政道问:那怎么办?这⾥⾯有两个公式,看起来倒也不是最复杂,真要算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

费⽶说:你能不能想⼀个其它的⽅法来计算?李政道说:想什么办法呢?没有⼤计算器。

费⽶说:我们⼀块来做⼀个⼤的计算器。

费⽶教授当时正在做着很重要的物理实验,跟做计算器⼀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他放下⼿中的实验,与李政道—起做了计算器。

不久,全世界惟—的、专门⽤来做⼤计算的计算器做好了,李政道⽤⾃⼰的计算器,⽤新的⽅法计算出了太阳中间的温度。

李政道博⼠在⼀次讲演中专门讲到这个故事。

他说,费⽶教授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做这样⼀次计算,他是让学⽣明⽩,作为⼀个科学家,你不能轻易接受别⼈的结论,你必须⾃⼰亲⼿实验,⽽且要尝试使⽤新的⽅法。

这件事情让李政道博⼠⼀⽣受益⽆穷。

李政道博⼠说,⾃⼰是幸运的,在学⽣时代有幸碰上了费⽶教授。

这件事情使⾃⼰得出任何事情都要以⾝作则的⼈⽣结论。

使⾃⼰在以后⽆论学术研究还是做⼈处世当中,都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想新⽅法,同时也启发了⾃⼰对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李政道博⼠说,⾃⼰现在带研究⽣沿⽤的就是费⽶教授的教学⽅法,⽤⼀定的时间与学⽣讨论问题,培养学⽣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个⼈,只要当他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浓厚兴趣的时候,才会全⾝⼼地投⼊,才能够有所发现。

1901至今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小故事

1901至今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小故事

目录1901-1950 (1)1951-1980 (4)1981-2000 (7)2001-2010 (8)2011-2020 (10)2021 (12)独享还是共享? (13)人选空缺怎么办? (13)最年轻和最年长的获奖者 (13)史上获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14)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4)作为根据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大奖项之一,物理学奖被授予“在物理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与其他诺贝尔奖相比,物理学奖的荐举和甄选过程更长、更缜密。

诺贝尔物理学奖规则规定,获奖者的贡献必须“已经受时间的考验”。

这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往往会在科学发现的数十年以后才会为此颁发奖项。

自1901年设立至今,诺贝尔物理学奖已走过百年历程,记录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无数个里程碑,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01-1950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6、1916年:未颁奖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31、1931年:未颁奖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34、1934年:未颁奖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38、1938年:恩利克·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39、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40、1940—1942年:未颁奖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47、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48、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1951-198049、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50、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52、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55、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57、1959年:塞格雷、欧文·张伯伦(Owen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58、1960年:格拉塞(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60、1962年: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犹太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62、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因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65、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67、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68、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69、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70、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72、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73、1975年:阿格·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76、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77、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阿布杜斯·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78、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1981-2000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80、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81、1983年:萨拉马尼安·强德拉塞卡(美国)提出强德拉塞卡极限,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82、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 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83、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84、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85、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86、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87、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89、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90、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室91、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92、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93、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94、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96、1998年:劳克林、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97、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98、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2001-201099、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00、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最年轻的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年仅二十五岁

最年轻的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年仅二十五岁

最年轻的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年仅⼆⼗五岁201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刚刚揭晓,本次获奖者为三位来⾃美国的科学家,分别为⼤卫·苏奥雷斯(David Thouless)、邓肯·霍尔丹(Duncan Haldane)和迈克尔·科斯特利兹(Michael Kosterlitz)。

实际上,该奖项乃⾄整个诺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是劳伦斯·布拉格爵⼠。

1915年,他和⽗亲--英国伦敦⼤学的亨利·布拉格⼀起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年,他才25岁,也是世界唯⼀的⼀对同年获得诺贝尔⼤奖的⽗⼦。

最年轻的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年仅25岁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他们⽤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了卓越的贡献。

英国《交叉科学评论》季刊2015年第3期发表他⼥⼉PatienceThomson的⽂章,《劳伦斯·布拉格:⼀位伟⼤科学家的⼀些侧⾯——⼥⼉的视⾓》。

在⽂章中,她回忆了⽗亲除了物理学家⾝份之外的另⼀⾯,她认为,正是⽗亲这些侧⾯的品质为他的科学家⽣涯保驾护航。

Patience Thomson分享了⼀个故事。

她与丈夫结婚度蜜⽉时,在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家呆了⼀段时间。

期间,玻尔邀两⼈⼀起散步,散步中他⼤谈进化论和歌德的⾊彩理论,说,你若不能⽤⽂字将理论阐释清楚,并将该理论⾄少翻译成另⼀种语⾔,那说明你⽤以阐释理论的⽂字可能有误导作⽤。

之后,⼥⼉将它讲给⽗亲听,布拉格说:如果你不能准确、清晰地描述⼀个概念,你就可能成为“模糊思维”的牺牲品。

布拉格既可以⽤词语来思维,也可以⽤图像来思维,在交流中也能够视对象的情况随⼼所欲地诉诸词语或图像,还善于在脑中将⼆维事物转化为三维事物,并开始“建模”。

他的⽔彩画画得很好,他⼼存感激地请过很多⼈做⾃⼰的素描对象。

⼀次,带⼥⼉去观鸟,说:鸟的⾊彩、形状、个头固然重要,但更要注意鸟的“精⽓神⼉”,它如何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如何飞翔?如何捕⾷?PatienceThomson⾃豪地说:“他什么品种的蝴蝶都认识。

劳伦斯

劳伦斯

一位经常给有非凡之才的人作评价的学者谈到欧内斯特・劳伦斯时曾说:“也许这是我所认识的唯一的天才。

”而当这位学者给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做结论时,却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位我所见到的最普通的庸才。

”劳伦斯在美国草原小镇出生、长大,在乡村中小学受教育。

但他的成就在美国屈指可数。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回旋加速器的制造者,38岁就获得诺贝尔奖金,是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领导者之一,开发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的先驱。

在美国大多数科学家向往欧洲的那个时期,他使他的伯克利辐射实验室成为各大陆物理学家“朝觐”的“圣地”。

一、勤奋好学的青少年时代1901年8月8日,欧内斯特・劳伦斯诞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名叫坎顿的小城镇。

他的祖父是挪威移民,父亲卡尔・劳伦斯,毕业于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先后在南达科他的州、市、县任过公共学校的督学。

母亲冈达・雅各布森,是中学教师。

劳伦斯自幼就显示出他的自立与勤奋好学。

当他7岁半时,他提出来要自己在复活节假中去衣阿华州拜访表兄托米,这之间有70英里的路程,但他坚持自己去。

父母同意了。

当他的姨妈和表兄看到他一个人到来时,简直惊呆了。

当劳伦斯将近9岁时,他对电产生了兴趣,他和小伙伴默尔收集了废电池,用氯化铵充电,当把这些电池连在一起时,他们得到了足以开动6伏马达的电流。

他的家里摆满了电火花线圈、铃、蜂音器和马达等。

劳伦斯天天从学校迫不及待地赶回家摆弄他的电气装置。

13岁时,他利用一些旧无线电设备在家里安装了电报接收机,两年后又制成了发送机,他和他的小伙伴可以用无线电通讯进行联系了。

随后,小镇上的人们收听到了来自战火弥漫的欧洲的惊人新闻,他们还听到了潜水艇和军舰上发出的嘀嘀嗒嗒声。

孩子们成了全城的话题,《坎顿先导》报道了家乡的孩子们不用电线而只用他们自己制造安装的设备给外州播送信号,其他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

劳伦斯17岁时,遵从母亲的意愿上了圣奥拉夫学院,但当时战争狂热冲击校园,人们无心学习,劳伦斯的成绩也并不理想。

名人坚持不懈的小故事

名人坚持不懈的小故事

名人坚持不懈的小故事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拉格出生在英国一个贫困的家里,尽管贫穷,父母仍然懂得知识的重要性,省吃俭用供他到寄宿学校读书。

布拉格知道父母辛苦,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学习非常努力。

一些富家子弟常常攀比新衣服、新鞋子、他总是无动于衷,从不参与。

布拉格学习成绩较好,老师常常在班上表彰他。

这引发了一些富家子弟的嫉妒,他们已经开始和布拉格同归于尽。

布拉格总穿着一双破旧的大皮鞋,样式古老,非常相左脚。

于是大家就已经开始说道这双皮鞋就是布拉格抢来的。

学校里的流言蜚语瞒不过学监的耳朵。

得知自己学校有学生有偷东西的行为,学监非常气愤,他绝不允许这种有损学校声誉的事情发生,准备开除这个品德败坏的学生。

看见学监把布拉格叫做回去了,那些富家子弟在背后里头,他们心想:这个喜欢的家伙终于必须被辞退了。

来到学监的办公室,布拉格看见学监盯着自己的大皮鞋,难色铁青,心里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那些讨厌的谣言被学监知道了。

问心无愧的布拉格昂首挺胸,迎着学监的目光走上去,递给学监一封信。

学监疑惑地打开,慢慢地,他的难色变得祥和起来。

原来,这封信就是布拉格父亲寄给他的,上面说道:“孩子,真对不起,期望过一两年,我的那双溃皮鞋,你穿着在脚上就不能疑小了。

我抱着这样的期望:等你一旦存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你就是穿著我的溃皮鞋努力奋斗顺利的。

”最后,学监向布拉格道歉,并且在后来的日子里,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了他不少帮助。

布拉格也没忘父亲的期望,这个穿著小皮鞋努力奋斗的孩子,长大后因为非凡的科学成就,赢得了诺贝尔奖。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的办公室,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怒骂他一顿。

”林肯说道。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

”林肯高声喝彩,“必须的就是这个!好好教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勇攀高峰的励志故事

勇攀高峰的励志故事

勇攀高峰的励志故事在人生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挑战,生活不如意,工作失利,感情失落等等,但是有一些人,他们不会被挑战打倒,相反,他们总是勇往直前,不断向顶峰攀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获得了成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几个勇攀高峰的励志故事,这些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一定能攀登到最高峰。

第一位是劳伦斯·约瑟夫,他的故事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他的英勇事迹却令人无法忘怀。

1982年9月,劳伦斯·约瑟夫参加高山攀登时意外发生车祸,身中数枪,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爬上了邻近的山峰,在寒风中苦苦挣扎,最终被救援人员发现。

这个过程中,他身受重伤,但却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始终没有放弃治疗,最终恢复健康。

他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向前,就一定会战胜困难。

第二位是哈维·马肯特,一个身患重病的人,但他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在困难中奋勇向前。

哈维·马肯特16岁时得了一种叫做“布带漏斗状肺炎”的疾病,生命受到了威胁。

但他并没有放弃,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训练锻炼出更好的肺功能,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训练计划。

他每天早晨在自家阳台上呼吸冰冷的空气,慢慢地增加呼吸量和时间,最终成功地攀登了珠穆朗玛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心,就一定能够达成目标。

最后一位是张林,一个从未接触过滑雪的人,但他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张林,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孩子,从未接触过滑雪运动,但他想尝试一下这项运动,于是他开始学习,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爬。

他没有教练、没有名师,只是凭借自己的热爱和毅力,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热爱和毅力,就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励志故事。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挑战,我们需要勇往直前,坚定方向。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我们才能攀登到人生的顶峰。

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五篇范文

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五篇范文

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五篇范文第一篇: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

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

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

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

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艾萨克•牛顿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SirIsaacNewtonFRS,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十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十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十个相关物理学家的故事一、成功的秘诀: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

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

我能够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很多人也一样有用。

”二、牛顿在生活中常常废寝忘食,曾因为对研究过于专注闹了笑话,后来被大家传为趣谈。

一次,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在火炉上去煮鸡蛋。

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

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脑子中灵感闪现,想到一个问题,便立即进了书房,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

等牛顿想起,出来后,见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三、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但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

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

他突然悟到能够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

(E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四、有一天,小瓦特在家里看见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

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

劳伦斯

劳伦斯

劳伦斯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美国物理学家。

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南部的坎顿。

1922年毕业于南达科他大学,后来继续在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深造。

1925年在耶鲁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又获南达科他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25~1927年在耶鲁大学工作。

1928年起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1930年起任教授。

1936年起任辐射实验室(现名劳伦斯辐射实验室)主任。

劳伦斯一生从事加速器技术、核物理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应用方面的研究。

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G.Gamow)提出,可以用质子代替α粒子作为轰击物来实现人工核反应。

由氢原子电离而得到的质子能量很小,需要通过电场或磁场进行加速,以保证作为“炮弹”的质子获得足够高的能量。

于是,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逐步发展起来。

1929年劳伦斯提出磁共振加速器(即回旋加速器)的构造原理,即利用一个均匀磁场,使加速粒子沿螺旋形路径运动。

在运动平面内,粒子将越过一个加速间隙,间隙里有一外加射频电场,其变化频率与离子旋转频率同相,以保证粒子每一次通过加速区时都能得到加速。

1932年,劳伦斯和他的学生埃德尔森(N.E.Edlefson)和利文斯顿(M.S.Livingston)建成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直径只有27厘米,可以拿在手中,能量可达1MeV)并开始运行。

后来,在劳伦斯的领导下,在美国建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回旋加速器。

40年代初,这类加速器的能量达到40MeV,远远超过了天然放射源的能量。

可以用于加速质子、α粒子和氖核,由此发现了许多新的核反应,产生了几百种稳定的和放射性的同位素。

回旋加速器对核裂变及核力的研究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劳伦斯由于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以及借此取得的成果而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中物理涉及的所有著名科学家(带国籍)及其主要事迹

高中物理涉及的所有著名科学家(带国籍)及其主要事迹

中学物理涉及的全部闻名科学家(带国籍)及其主要事迹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觉了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非常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奇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并给以试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试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宏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觉,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觉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奇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视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觉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供应了坚实的基础。

探讨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奇妙的利用“库仑扭秤”探讨电荷之间的作用,发觉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试验探讨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觉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闻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探讨阴极射线,发觉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说明一些试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独创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当代身残志坚的名人例子

当代身残志坚的名人例子

当代身残志坚的名人例子当代社会,身残志坚的名人层出不穷,他们以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下面将列举十位当代身残志坚的名人,以及他们的故事和成就。

1. 赵文卓:赵文卓是中国著名演员,因在电视剧《伪装者》中饰演身残志坚的角色而广为人知。

赵文卓在剧中扮演了一名失去双腿的军人,但他并没有被身残而气馁,他通过坚持锻炼和努力工作,展现了身残人士的坚强和勇气。

2. 霍金:霍金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他因患有肌肉萎缩症而导致全身瘫痪。

然而,霍金并没有因此放弃科学研究,他通过眼神传感器和语音合成器与外界沟通,并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隋文静:隋文静是中国一位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她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得了双人滑金牌。

然而,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的右腿因为一次车祸而截肢。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滑冰梦想,通过坚持训练和努力,最终成为了世界级的运动员。

4. 艾伦·蒂瑞:艾伦·蒂瑞是美国一位身残志坚的篮球运动员,他在1997年因一次交通事故而双腿截肢。

然而,艾伦·蒂瑞并没有因此放弃篮球,他通过坚持训练和努力,最终成为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的首位双腿截肢球员。

5. 陈光标:陈光标是中国一位残疾人士,他因一次事故导致双腿截肢。

然而,陈光标并没有被身体的残缺击垮,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业精神,建立了一家成功的残疾人助动车生产企业,并成为了中国残疾人创业的典范。

6. 马克·英格拉姆:马克·英格拉姆是美国一位身残志坚的跑者,他因一次交通事故而双腿截肢。

然而,马克·英格拉姆并没有因此放弃跑步,他通过坚持训练和努力,成为了美国田径队的一员,并参加了多项国际比赛。

7. 高晓松:高晓松是中国一位著名的音乐人和主持人,他在2004年因一次摩托车事故导致右腿截肢。

然而,高晓松并没有因此放弃音乐和主持事业,他通过坚持努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继续在音乐和娱乐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五位科学家的主要事例(简单)

五位科学家的主要事例(简单)

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为量子力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1896年,他参加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考试,但对学校的教学不满。

在1900年他以导师推荐的方式加入了瑞士专利局。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描述了引力是如何在时空中弯曲,并且影响到了物体的运动轨迹。

1919年,爱因斯坦的理论得到了英国天文学家的验证,从而提高了爱因斯坦的声望。

二、居里夫人玛丽·居里被公认为是放射性物质的发现者。

1898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钋和镭。

这两种物质的研究对后来的原子核物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03年,玛丽首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

之后,她又在1911年获得了第二个诺贝尔奖。

三、伊斯特万·图尔肯伊斯特万·图尔肯是一位著名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兼工程师。

他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尤其是在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878年,他开始从事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该定律被称为熵增定律。

此后,他又在热辐射理论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马克思·普朗克马克思·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贡献体现在他的量子力学理论。

1900年,他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从而开创了量子力学的研究。

1918年,普朗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此表彰他在量子理论上的杰出贡献。

他的工作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打下了基础。

五、马克斯·玻恩马克斯·玻恩是一位著名的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0年,他发表了玻恩的量子力学解释,并提出了玻恩的极小作用量原理。

之后,玻恩又在多体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总结:五位科学家从事着各自领域的杰出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学和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物理学家和他们的故事

物理学家和他们的故事

物理学家和他们的故事牛顿一、生平简介牛顿(1643—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

12岁进入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

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1665~1666年伦敦大疫。

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停课。

牛顿于1665年6月回故乡乌尔斯索普。

1667年牛顿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被选为正院侣。

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

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牛顿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

1705年受封为爵士。

牛顿晚年患有膀胱结石、风湿等多种疾病,于1727年3月30日深夜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特教堂,终年84岁。

人们为了纪念牛顿,特地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简称“牛”。

二、科学成就牛顿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1.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创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光成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2.对于光学,牛顿致力于光的颜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3.牛顿在数学方面,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

4.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且用它初步观察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在17世纪70年代设计的望远镜。

它一般被称为反射望远镜,效果远优于伽利略所设计的著名的折射望远镜。

三、趣闻轶事1.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学家思想的闪光。

这是1666年夏末一个温暧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

回旋加速器之父——[美国]劳伦斯(1901~1958)

回旋加速器之父——[美国]劳伦斯(1901~1958)

3 O岁 受 聘 为 加 利 福 尼 亚 州 立 大 学 伯 克 利 分 校 有 史 以 来 最
教 授 , 7岁 获 富 兰 克 林 研 究 所 授 予 的 克 利 逊 皇 家 学 会 休 斯 奖章 , 9岁 获 诺 贝 尔 物 英 3

回旋 加 速 11 9 9年 , 理 学 家欧 内斯 特 ・ 物
倦 , 力超 常。 精 劳 伦 斯 的 生 活 节
奏 很 快 。 由于 他 个 人 能力与品格的吸引 , 他 的 实 验 室 中聚 集 了 ~ 批 年 轻 有 为 、 华超 群 才 的物 理学 人 才。 16 98 年 度 诺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速 到很 高 的 能量 。
L 阿 尔 瓦 雷 茨 曾这 样 ・ 评 价 劳 伦 斯 对 他 们 的
影 响 :欧 内 斯 特 ・ 伦 “ 劳 斯 的 影 响 标 志 之 一 就
12 9 7年 , 瑟 福 曾 提 出 用 加 卢 速 器 为 粒 子 提 供 足 够 的 能 量 以 实
现 原 子 核 嬗 变 是 可 能 的 。 受 卢 瑟 福 的 理 论 影 响 , 伦 斯 开 始 了探 劳
习, 1年 后 转 到 南 达 科 他 大 学 。 刚
的 天 赋 才 真 正 显 示 出来 。 1 2 年 , 95
他很快完成博 士论文《 在钾蒸 气中
光 电 效 应 的 研 究 》 获 耶 鲁 大 学 哲 ,
学 博 士 学 位 。 这 样 的 成 绩 是 惊 人
习 气 氛 , 从 小就 喜 他
KX EA UH i科学家故事 E UJ G S I I
连 6 , 天 的大部分时 间都 用于 周 每
紧张 的 学 习 , 不 然 就 是 在 实 验 室 要

1940年2月29日 劳伦斯在美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0年2月29日 劳伦斯在美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0年2月29日劳伦斯在美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
劳伦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惠勒大厅领取诺贝尔奖
1939年的诺贝尔奖评出后因为二战没有举行颁奖仪式 ,就连获奖者的演讲也没有在瑞典举行。

1940年2月29日 ,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在美国发表了他的获奖演说并且领取了诺贝尔奖。

他因为创造了盘旋加速器而获得了193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9年 ,卢瑟福宣称 ,粒子如具有更大的能量 ,就可能击破更多元素的核。

于是人们致力于建造高压装置来加速粒子 ,向原子轰击以期进一步实现核转变。

早期的加速器只能使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加速一次 ,因而粒子所能到达的能量受到高压技术的限制。

1930年 ,劳伦斯提出了盘旋加速器的力量 ,他们设想用磁场使用带电粒子沿圆弧形轨道旋转 ,粒子反复
通过高频加速电场 ,到达高能量。

1931年 ,劳伦斯领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盘旋加速器。

这台加速器的磁极直径只有10CM ,加速电压为2kV ,可以加速氘粒子的能量到达80keV。

盘旋加速器为进行人工可控核反响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大大促进了原子核、根本粒子的实验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 ,物理学家用劳伦斯创造的加速器发现了许多新型核反响 ,观察到几百种前所未闻的同位素。

劳伦斯还倡导把加速器的粒子用于生物和医学研究及医疗方面 ,实施了第一个用快中子流治疗深部恶性肿瘤的实验 ,后来广泛利用加速器得到
的同位素来治疗肿瘤等疾病。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放射医疗的先驱
在1938年4月30日给查德威克的信中,他无法抑制对可能的医学突破的兴奋之情:
关于人工放射性物质和中子在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上的重要作用已毫无疑问,因此我认为您在伦敦的生物物理学方面的朋友,应该建造一台回旋加速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作为一个由于实验仍在进展还需大约一年才能明确地公之于众的。现在不应该提及的例子,我想提一下,目前我的弟弟约翰·劳伦斯正利用放射性磷治疗一名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最近他一直在研究老鼠的白血病,发现放射性磷不仅被骨骼和淋巴组织有选择性地吸收,而且还被病变的白细胞以不寻常的程度吸收。例如,他发现患病动物每克脾组织所吸收的放射性磷是正常动物每克脾组织所吸收的5倍,这暗示着临床治疗人类疾病的可能性。从一月初开始,在大约两个月的期间内,他给一个白血病患者总共施用了70mC的放射性磷。起先患者的白细胞数为60万,而红细胞数为250万。放射性磷施用不久,白细胞数量稳定下降,骨髓细胞数量比其他细胞数量下降得更快,而红细胞数量稳定地增加到正常值。几周以前,患者的血象已经接近了正常,白细胞总数大约为0.8万,而红细胞数为500万,只有低于0.5%的白细胞被诊断为病变细胞。现在放射性磷治疗已经结束,患者正在被观察随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约翰医生和所有医务人员都觉得这位患者对放射性磷的反应是显著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还没有证据表明放射性磷已经治愈了这种疾病。恐怕如果我弟弟知道了我向您叙述这些,他一定会责备我的。
1932年,劳伦斯与耶鲁医学院名誉教务长的女儿布卢默(M.K.Blumer)结婚,生有两男四女。
劳伦斯的生活节奏很快,不知疲倦,他总是一位鼓舞人心的领导者。1958年,他作为美国代表,去日内瓦参加了西方和苏维埃集团科学家的会议,讨论了核试验检测方法。在这次会谈期间,劳伦斯病倒了,在他回到加利福尼亚后一个月于1958年8月27日劳伦斯在加州帕洛河阿托去世,终年57岁。1961年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在劳伦斯曾经工作过的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也就是第103号元素,人们为了纪念劳伦斯,把它叫他“铹”。
2.出色的教育家
劳伦斯教授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作过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培养造就了许多杰出的科学人才。正如1968年度获奖的阿尔瓦雷兹所指出的,“欧内斯特·劳伦斯的影响标志之一就是这样一个事实:我是他那实验室工作人员中第八个获得了科学家所能获得了科学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金——的人。”这八个人中,有四个是劳伦斯的徒弟或合作者,另外四个是以别的方式同“辐射实验室”有联系的。
三、趣闻轶事
1.劳伦斯与奥本海默的分歧
为了战胜法西斯,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地平线上出现了更大的核裂变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为了避免德国科学家可能抢先研制这种核武器,由纳粹统治区域逃难而来的科学家们便建议美国政府制造这种武器。在伯克莱辐射实验室,劳伦斯和奥本海默被指定为这一事业中执行主要任务的科学家。战后伯克利辐射实验室恢复原来主要的研究项目,包括制造一台184英寸洪量的回旋加速器(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加速器,这就是根据密立根提出的原理来制造的同步回旋加速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仍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并继续从事于武器的研究。后来劳伦斯积极地倡议制造另一更大破坏性的武器,即热核裂变(变称氢弹)。奥本海默反对这种倡议,在所谓美国的合理防务形势问题上他与劳伦斯发生深刻的分歧,因而结束他们长期的友谊。
劳伦斯亲自使用回旋加速器研究过多种核反应,相继得到放射性钠、钍、碳-11、铀-233等物质。劳伦斯还在1936年和他弟弟约翰合作用中子来诊治癌症,取得了比X射线效果更好的疗效。1939年用放射性铁对狗进行体内铁的新陈代谢的示踪研究。1940年在劳伦斯实验室中实现了镎和钋的分离,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原料。1941年后劳伦斯和费米等物理学家一起研制了原子弹。
幼年时代,劳伦斯进入南达科他州的坎顿和皮尔的国民学校学习。1917年,年仅16岁的劳伦斯就完成中学学业,随即升入诺思菲尔德的圣奥拉伏学院。一年后他转学到南达科他大学,在电工程教授阿克利(L.E.Akeley)指导下,开始对物理学发生兴趣,而阿克利教授也看出他具有科学的倾向性。1922年大学毕业后,受到图夫(M.Tuve)的鼓励到明尼苏达大学注册,成为研究院学生。他后来进入耶鲁大学学习,1925年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当助教。1928年劳伦斯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物理学研究,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和学习,两年后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1936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福射实验室(劳伦斯辐射实验室)主任。193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1年起参加美国曼哈顿原子弹计划的领导工作。1957年获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费米奖金。
劳伦斯对他弟弟的医学研究领会得多么透彻!不用费多少力就能把这段文字为某个医学杂志改写成一篇报道。劳伦斯兄弟开创了放射性物质和中子辐射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为放射医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4.积极推进加速器的建设
借助回旋力回速器,劳伦斯的研究组在基本粒子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直到1937年。
劳伦斯 Βιβλιοθήκη 一、生平简介 劳伦斯博士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达科他州南部的坎顿。劳伦斯的祖父是一位教师,于1846年从娜威的特勒马克移民到美国威斯康星州;父亲毕业于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先后在南达科他的州、市、县任过公共学校的督学,1919年后任师范学院院长;母亲也是一位教师。
劳伦斯通过派助手帮助设计回旋加速器,正在对几个欧洲实验室产生重大影响。法国艾伏里的约里奥·居里实验室,和丹麦哥本哈根的尼尔·玻尔研究所都受到了这种影响。通过由劳伦斯培训的两个英国人的存在,利物浦继续从与加利福尼亚的联系中获益。瓦尔克利用铁路和海运,带回一些由伯克莱生产的具有长半衰期的同位素,以便它们的物质可在利物浦进行研究。
二、科学成就
劳伦斯在物理学中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回旋加速器原理,领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进行了人工可控核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大大促进了原子核、基本粒子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家爱丁顿(1882—1944)曾经提出了一个设想,认为人类可以建造一种能量很高的仪器,能使原子核发生象太阳内部核反应一样的反应。在爱丁顿的提议下,劳伦斯开始研制加速器。劳伦斯首先想到电动机的原理,普通的电动机是靠转子中通电流来实现在磁场中旋转的,那么能不能不用转子,直接让运动电荷代替电流来实现在磁场中旋转呢?劳伦斯以惊人的想象力设计、研制回旋加速器。他不久就提出了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并且制作出一个象儿童玩具一样精致的回旋加速器模型。他用两个D形空盒拼成一个圆形空腔,中间留一条缝隙,带电粒子在缝隙中由带正、负电的D形盒所形成的电场来加速,进入D形盒后在磁场的作用下旋转,最后带电粒子以很高的能量象炮弹一样从一个出射窗打出来,用来轰击靶原子。1931年劳伦斯和别人合作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1932年他又建造了一台新的回旋加速器,把质子加速到1.2百万电子伏。1936年劳伦斯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用75吨大磁铁,缠8吨钢丝制成一个大电磁铁,建造了一台大型回旋加速器,打出的氘核速率达每秒4万公里,每秒钟可以打出6亿个氘核粒子。1941年劳伦斯又在伯克莱分校的宪章山上建起了一个更大的加速器,打出的粒子速率接近每秒10万公里,能量达1亿电子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