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带手机现象,屡禁不止

合集下载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何屡禁不止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何屡禁不止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何屡禁不止————————————————————————————————作者:————————————————————————————————日期: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何屡禁不止-教师教育论文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何屡禁不止手机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既然手机这么好,为什么学校和老师还要三令五申地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呢?面对这种两难的抉择,作为教师的您又该怎么出招呢?到底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利与弊如何界定?学生违规带手机的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学生拿手机可以上网、玩游戏、听音乐(或者按某些同学的说法是听英语)、联系同学、看电子书,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所以在严厉的惩处措施下,依然有不少学生前仆后继以身犯险。

其次,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带上手机联系起来更方便一点,不用担心每天晚上打电话联系不上孩子,所以就置学校的管理规定于不顾,帮助孩子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

再者,部分家长和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带手机无非就是和自己联系,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没必要管得那么死。

而有些学生也觉得自己平时把手机锁在柜子里,只用来打打电话,偶尔拿出来玩一下,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不会被老师发现。

——中国教育人知心博客手机作为信息时代高科技的产物,已迅速成为人们的贴身伴侣,是大家沟通、交流、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手机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学生带手机上学,有事能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和家长、老师联系方便;也可以用手机查阅资料,帮助学习,有一定的好处。

但同时,手机的强大娱乐功能也使不少学生沉溺其中,用手机上课发短信、玩游戏,考试作弊,晚上躲在被子里玩手机,对学习、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此,有部分学校作出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

要求学生上学时将手机交给学校,放假时再归还;并不定时进行“大搜缴”,没收学生的手机、充电器、电池等。

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与解决方案

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与解决方案

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与解决方案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成为了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却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一、过度依赖手机的原因1.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成为了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渠道。

他们习惯了通过手机来维系社交关系,这导致他们无法离开手机。

2. 娱乐形式的转变:手机上的各种游戏、视频等娱乐内容丰富多样,给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娱乐选择。

然而,沉迷于手机娱乐使得他们无法自控。

3. 学习压力与便利性:青少年在学习中常常需要使用手机查找资料、阅读电子书籍等。

手机的便利性使得他们倾向于将手机与学习紧密相连,进而形成过度依赖的习惯。

二、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的影响1. 沉迷于虚拟世界:过度使用手机使得青少年无法适应现实生活,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媒体和游戏中。

2. 减弱人际交往能力:长时间使用手机使得青少年无法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减弱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健康问题: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身体问题的增加。

三、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的解决方案1. 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青少年需要认识到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他们应当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并且将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物上。

2. 规划时间,多元发展:青少年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将手机使用和其他活动相结合。

多参与体育运动、艺术、读书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从而减少手机对生活的依赖。

3. 增强自控能力:青少年可以通过设定手机使用时间限制的方式,逐步增强对手机使用的自控能力。

也可以与家长、老师以及朋友相互监督,共同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5. 加强家庭沟通: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及对策

2017年第13期(总第253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深度关注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及对策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一五级十二班 于子婷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手机也不例外。

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此同时,手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教师三令五申禁止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但是依然有很多高中生我行我素,想方设法地把手机带入校园,甚至是带入课堂。

对此,教师对高中生使用手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不能“一刀切”对待。

一、手机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学生违规带手机的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现在的智能手机使用实在是太方便了,它的功能相比电脑已经毫不逊色,甚至还有个优点就是体积比较小,便于携带。

学生利用手机可以上网,玩游戏,听音乐,联系同学,看电子书等。

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因此,虽然学校的处罚措施严厉,依然有不少学生前仆后继,“以身犯险”。

其次,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带上手机联系起来更方便一点,不用担心每天联系不上孩子。

现在的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很重视也很不放心,天天都要打电话或在微信上关心孩子一番。

于是家长就认为给孩子配备手机是必需的。

再者,部分家长并没有深刻意识到手机带给孩子的危害,只是简单觉得孩子带手机无非就是方便联系,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没必要管得那么死。

二、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诚然,高中学生带手机上学,有事能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和家长、教师联系方便;也可以用手机查阅资料,帮助学习,有一定的好处。

但同时,手机的强大娱乐功能也使不少学生沉溺其中,用手机上课发微信,玩游戏,考试作弊,晚上躲在被子里玩手机,追热剧,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教育部门对中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手机用于紧急联系占5%,微信聊天占21%,通话聊天占48%,玩游戏占11%,下载图片铃声占12%,拍数码照片占3%。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艾宾浩斯经过研究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均匀的速度D.与时间无关2.某学校在校园里布置了很多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牌标语来进行德育。

这属于()A.说服教育法B.情感陶冶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3.小东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报告,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小东,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小东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入手对小东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尊重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位于()A.第二层次B.第三层次C.第四层次D.第五层次5.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6.布卢姆倡导的教学模式是()A.发现教学模式B.程序教学模式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7.在课外、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主体地位D.主导地位8.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A.《大学》B.《孟子》C.《春秋》D.《论语》9.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系统性D.学习性10.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如果各组均值不变,被试间差异增大,那么()A.F值会变小B.F值保持不变C.组间方差会变小D.误差方差会变小二、填空题(10题)11.把德育的理想性和方向性结合起来属于德育____原则12.____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13.初等教育又称____14.校园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____文化15.失明者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一定的补偿,这是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的____体现16.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的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叫作____17.学生具有可塑性、____和向师性18.我国教育家____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是否应该禁止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辩论辩题正方,应该禁止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

首先,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学生在上课时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他们在学术成绩上的下降。

这表明了电子设备对学习的不良影响。

其次,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上网浏览社交媒体,可能会接触到不良信息,甚至受到网络欺凌。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超过50%的学生在学校使用电子设备时遭受到网络欺凌,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也会对学校的纪律管理造成困难。

学生使用手机偷偷传纸条、抄袭作业等行为屡禁不止,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综上所述,禁止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是有必要的,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纪律管理。

反方,不应该禁止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

首先,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通过电子设备,学生可以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学习资料,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也有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适当使用电子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在当今社会,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适当地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不应该禁止电子设备在学校使用,适当地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名人名句:“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其次才是设备。

”——爱因斯坦。

“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比起学习资源更为重要。

”——李光耀。

经典案例:美国一所学校在禁止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学校的纪律管理也得到了改善。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及对策作者:于子婷来源:《教育界·上旬》2017年第05期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一五级十二班【摘要】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它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同时带来了很多困扰。

文章浅談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手机;中学生;利弊;对策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手机也不例外。

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此同时,手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教师三令五申禁止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但是依然有很多高中生我行我素,想方设法地把手机带入校园,甚至是带入课堂。

对此,教师对高中生使用手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不能“一刀切”对待。

一、手机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学生违规带手机的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现在的智能手机使用实在是太方便了,它的功能相比电脑已经毫不逊色,甚至还有个优点就是体积比较小,便于携带。

学生利用手机可以上网,玩游戏,听音乐,联系同学,看电子书等。

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因此,虽然学校的处罚措施严厉,依然有不少学生前仆后继,“以身犯险”。

其次,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带上手机联系起来更方便一点,不用担心每天联系不上孩子。

现在的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很重视也很不放心,天天都要打电话或在微信上关心孩子一番。

于是家长就认为给孩子配备手机是必需的。

再者,部分家长并没有深刻意识到手机带给孩子的危害,只是简单觉得孩子带手机无非就是方便联系,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没必要管得那么死。

二、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诚然,高中学生带手机上学,有事能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和家长、教师联系方便;也可以用手机查阅资料,帮助学习,有一定的好处。

但同时,手机的强大娱乐功能也使不少学生沉溺。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被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A.康德《康德论教育》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大教学论》D.卢梭《教育漫话》2.“掩耳盗铃”现象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A.转移作用B.反向作用C.退行作用D.否认作用3.下列持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家或思想家是()A.裴斯泰洛齐B.孔德C.柏拉图D.迪尔凯姆4.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是()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5.脊椎动物的范围包括鸡、鸭、猪、狗、虎、豹、鱼等,这些是脊椎动物这个概念的哪个方面()A.内涵B.外延C.定义D.属性6.不能够反映注意分配的是()A.边听讲边做笔记B.上课时做白日梦C.边吃饭边看书D.自弹自唱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8.自信、勤奋、乐观描写的是人的()心理特征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9.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道德教育模式是()A.价值澄清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认知发展模式10.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以下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二、填空题(10题)11.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1681年的____1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___过程13.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除了兴奋型、抑制型外,还有活泼型和____1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是____15.个体感知过的事物一旦成为记忆的内容,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保存在脑中的,这种形象称为____16.学生具有可塑性、____和向师性17.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____18.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教育家是____19.原始社会教育的手段为____20.___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

我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些看法

我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些看法

我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些看法现在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使用手机的现象。

这些手机,部分来源于学生自己用零花钱购买,部分是家长为了激励把手机作为奖赏,部分是家长为了学生能方便沟通而买。

这些手机,基本上拥有强大功能,有学习工具,娱乐工具,当然还有最基本的电话功能。

手机在我们学生生活学习中到底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我们先来理性的分析一下手机给同学们带来的利与弊•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利”1.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家长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确认自己子女的安全。

2.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可以通过打电话问老师、问同学或是上网查询,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3.具有闹钟,手表功能,使我们的时间更紧凑。

4.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5.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可以随身携带。

6.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7.可以和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

8.随时随地上网查阅有用信息,如英文单词,心理问题。

9.丰富课余的时间,使音乐与快乐无处不在。

•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弊”1.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如辐射、长时间看手机对视力极大的影响。

2.电话短信聊天,影响睡眠,贻误学业。

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3.额外增加父母经济负担。

目前我们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只能从父母那索取。

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炫耀自己手机的价格和功能,有些学生不管家庭情况开始盲目追逐,没有手机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一切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现在考试用手机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不利于孩子的诚信教育。

5.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手机里通常储存着一些游戏供人们娱乐,如果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便会常常惦记着玩游戏,这样,就会分散其注意力,直接影响学习。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填空题 2. 单项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填空题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_______。

正确答案:教学做合一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_______教育的一大特征。

正确答案:埃及3.主张绅士教育,并著有《教育漫话》的教育家是_______。

正确答案:洛克4._______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正确答案:教育媒介/教育影响5.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_______》论述了其最优化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教学过程最优化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

正确答案:校园精神文化7.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发展的_______。

正确答案:不平衡性8.我国第一个体现女子与男子平等的法定学制是_______。

正确答案:壬子癸丑学制9.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_______。

正确答案:认识基础10.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是_______。

正确答案:热爱学生1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这体现的新型师生关系是_______。

正确答案:教学相长12.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_______。

正确答案:课程13.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征有强制性、_______、基础性。

正确答案:普遍性14._______以“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正确答案:赫尔巴特15.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_______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直观性16._______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佼佼者,也就是“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学生。

2023年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2023年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2023年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2023年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丰富。

在校学生拥有手机的也越来越多,我曾统计过,我所在班级拥有手机的学生占了六成以上。

绝大多数学生要求家长买手机时提出的理由是方便与家长联系。

但是经过我一学年的观察和了解,没有几个学生的电话大多数时间是在与父母联系,而是用于与同学、好友联系,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甚至于上网找黄色的电影……他们有的在上课时间用,有的还在晚上睡觉时间用,既影响到学习,又影响到自身的成长。

所以就此问题,我通过网络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报告之学生都在用手机干什么?初一男生小翔在短短的30分钟内,手机“嘟嘟”的短信声响了大约60次,平均每分钟两次。

小翔骄傲地向记者提供了他的最高纪录——每天发300多条短信,妈妈因考试奖励的充值卡里的150元不到一星期就让海量的短信消耗了。

记者发现他的短信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同学间的感情问题,二是港台的娱乐“星闻”。

而关于学习方面的,只有一条:“数学第三题选C!”(《中国青年报》) 据报道,在武汉,一名叫豆豆的11岁小学生沉迷用手机上网看小说,仅半个月,双眼视力就从1.5下降到0.4。

医生检查发现,这是由于用眼过度、视疲劳、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导致的假性近视。

经过一个月的“停机”和治疗,豆豆的视力又恢复到了1.5。

据了解,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最主要的作用是“和同学、朋友联系”,与家人联系非常有限。

而“收发短信”成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最频繁的功能。

除此之外,用手机上网、聊QQ、看视频、玩游戏等也是中小学生常常使用的功能。

不少小学生的手机里都绑定着QQ。

有学生透露:“平时爸妈管得严,在家根本不能上QQ聊天。

在课堂上用手机聊QQ,把手机设为静音模式,就不容易被老师发现。

”当然,用手机“看那种网页和视频”也不少。

二、关于中学生是用手机利与弊的辩论利: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然而,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不仅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为了维护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校园秩序,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已成为许多学校的规定之一。

本文将就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规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定,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禁止携带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携带手机进校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手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降低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会不自觉地玩手机、看视频等,无法专心听讲,错过了老师的重要讲解。

其次,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还会导致眼睛疲劳、近视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学生的视力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引发其他眼疾。

因此,禁止携带手机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

二、禁止携带手机保障校园秩序除了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外,携带手机进校园还有可能对校园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偷拍、传播不当信息等行为,都会破坏校园的和谐氛围。

尤其是在考试期间,学生使用手机作弊的情况屡禁不止,威胁到考试的公平性。

因此,禁止携带手机是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的公平性。

三、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为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禁止携带手机的规定,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宣传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禁止携带手机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展示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检查机制,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手机检查,以发现并制止学生携带手机的行为。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配合禁止携带手机的规定。

通过家校合作,形成对学生的约束力和引导力。

最后,学校可以推行手机存放制度,在学校门口设立手机寄存处,让学生将手机存放在指定的地方,以减少学生携带手机的诱惑和便利性。

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危害

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危害

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危害:第一,许多孩子上课时偷偷发短信,该睡觉时躲在被窝里打电话,影响正常学习和休息,更会损害视力。

第二,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

第三、手机行骗屡禁不止,上当者不乏这些无知的孩子,让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接触过多信息,反而容易给他们带来危险。

第四,手机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容易让孩子贪慕虚荣、盲目攀比。

学生有了手机后,一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玩手机上,一到考试就一筹莫展,除中考、高考之外,小小的考试基本上都靠手机作弊,蒙混过关。

但是中考和高考是无法使用手机的,这将影响学生自己的一生。

这样的提醒短信能不能再次发给家长?以作提醒。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的原因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的原因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的原因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学校里,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定。

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笔者认为,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手机对学生学习和专注力产生负面影响。

当学生在上课或者独自学习时,手机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往往难以抵挡手机的诱惑,他们会频繁地检查社交媒体、玩游戏或者聊天。

这不仅会减少学习时间,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业成绩。

研究表明,使用手机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其次,手机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手机屏幕释放出的蓝光对眼睛有害。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并可能引发眼部疾病。

此外,手机使用过度还会对学生的姿势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很多学生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导致颈椎疼痛、肩颈部不适等问题。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因手机使用导致的健康问题。

最后,手机在学校中容易成为学生之间的纷争源。

在手机普及的今天,手机成为学生之间争斗的导火索。

争夺手机、合法权益的不公平分配以及手机内容泄露等问题频频出现。

这些问题一方面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管理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不仅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纷争,也能为学校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禁止学生携带手机有着充分的理由。

手机会对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和学校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学校应继续坚持和执行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的规定,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身心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B.培养人C.具有历史性D.起源于劳动2.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显性课程C.选修课程D.综合课程3.人坐在桥上,看着哗哗而下的流水,会觉得自己在逆流而上而水是静止的。

这种心理现象称为()A.运动后效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4.我国学制沿革史上,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学习分段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5.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是指()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6.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A.实证教育学派B.实践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7.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8.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9.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A.心理健康B.行为矫正C.克服障碍D.寻求发展10.得了严重的牙痛,疼痛难忍,但又不愿接受手术,这是一种()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二、填空题(10题)11.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产生的____的反映12.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

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___13.备课要做到三备,具体讲就是钻研教材、____、考虑教法1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____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15.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____人16.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____之间的矛盾17.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作____18.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____、体态语言三种19.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____20.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____教学原则三、名词解释(5题)21.非正规教育22.教师23.课程论24.导入策略25.世界观四、论述题(5题)26.试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主要表现27.试述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28.试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9.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0.性格的特征有哪些?五、案例分析(2题)31.请从德育原则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32.请运用教学原则相关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六、简答题(1题)3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BB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022年不玩手机倡议书500字

2022年不玩手机倡议书500字

2022年不玩手机倡议书500字是毫无疑问的,甚至手机成为“校园毒品”,在侵蚀着我们年轻而健康的心灵!下面列举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令人触目惊心。

1、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将诚信抛之脑后,丧失了做人的底线。

2、课堂上手机铃声响起,破坏课堂秩序,没有了对老师与同学起码的尊重。

3、使用手机,容易在同学之间攀比成风,铺张浪费,从小养成了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会把自己将来的生活引入歧途。

4、利用手机谈情说爱,手机已成为早恋的帮凶,导致不务学业,荒废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5、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不分上课下课,家里学校,玩物丧志,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手机上网,垃圾信息铺天盖地,可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最终走向堕落,毁了一生。

6.用手机到处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甚至引发恶性的打斗事件。

有的学生与同学发生口角,本来事件并不大,可手机在手,就非要打电话找一下“能人”来平息,进而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从而把事态闹大,无法收拾。

结果害人害己。

7.手机存放非常不便,容易丢失或者被盗,从而诱发矛盾,导致同学间相互猜疑甚至打架,影响同学关系,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8.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使用手机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可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间,过早长期使用手机,会产生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甚至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危害到一生的健康。

9.为了炫耀自己,故意在人多的地方,或在上下云梯时,或在放学的路上边骑车边打手机,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0.不少中学生喜欢拿着手机偷拍,作为谈资笑料;甚至故意将恶搞的情景拍下来到处宣扬,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触犯法律。

鉴于以上情况,校学生会特别发起呼吁,请同学们远离手机、拒绝手机,以不带手机进校园为荣,以带手机进校园为耻;各班团支部、班委会的学生会干部应率先示范,做出表率,坚决不携带手机进校园,并能经受同学监督。

202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是()A.安全需要B.爱与归属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时,教师应多关心()类型的学生A.胆汁质、多血质B.胆汁质、抑郁质C.多血质、黏液质D.黏液质、抑郁质3.德育的永恒主题是()A.爱国主义教育B.道德品质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法制教育4.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优柔寡断B.任性C.顽固D.盲从5.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口头提问或书面测验,一般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6.下列情形中,运用了品德评价法的是()A.奖励助人为乐的学生,惩罚违规违纪的学生B.鼓励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C.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D.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品陶冶情趣7.冬天洗衣服,乍洗很凉,过一段时间感觉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这是一种()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的相互影响8.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课程的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康德9.教师运用准确而流利的言语,形象的肢体动作,强烈的情绪感染及规范的板书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表明教师有教育的()A.能力B.才能C.天才D.技能10.由于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二、填空题(10题)11.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__三种类型12.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了____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13.____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反应1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____15.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16.____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17.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表象编码和____18.学生品德是由____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手机

手机

关于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园拥有和使用手机告家长书贵家长:近年来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已越来越多,并且拥有者呈快速增加的趋势。

由于现在的手机功能已不再拘泥于单一通讯,它更似一个上网终端、娱乐工具,随着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的急剧膨胀,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显突出,这必须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担忧。

依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学生拥有手机用于紧急联系占5%,短信及QQ聊天占20%,通话聊天30%(包括谈恋爱),看小说、听歌、看影视、玩游戏等娱乐活动占30%,下载图片铃声占12%,拍数码照片3%,由此可见,学生拥有手机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娱乐玩耍的,而带手机到校,除了会影响学习以外,还会产生种种弊端:一、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各位家长知道,孩子拥用手机后,真正与家长联系次数很少,更多的是与同学间的联系或发短信,联系中谈论学习的少,闲聊琐事的多。

不少学生一聊就是到深夜,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严重影响上课效果,最终影响到学习成绩。

二、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手机里通常储存着一些娱乐游戏,如果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便会常常惦记着玩游戏,这样,就会分散其注意力,直接影响学习。

而有时候,当学生接到外界的电话或信息时,因受教师及课堂纪律的约束,不能及时接听电话或查看信息,必然胡思乱想,心情烦躁,当然就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或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容易被各种不良手机信息所迷惑目前的手机网络中充斥着众多的不良信息如中奖、交友骗局等等,甚至是各种带色笑话、黄段子等,一旦学生对这些不良信息产生好奇,就会误入歧途,甚至无法自拔,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学生无心向学,影响学生的成绩。

四、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据调查,绝大多数的学生带手机到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自己,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

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这对于一些虚荣心强的学生来说,比阔气、赶时髦的不良思想极易产生,个别学生甚至可能会为拥有一部手机而动起坏念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困生是班级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而且屡教不改,转化难度很大。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把学困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

班级日常管理中,总会遇见不同类型的学生。

有的顽皮,有的捣蛋,有的说闲话,有的坐不住;有的装病请假,有的说假话,有的参与打架,有的在厕所里吸烟;有的心理上有障碍,有的自控能力差;有的书背不会,有的作业写不完。

林林总总,让许多老师陷入日常琐事中,又累又烦。

学生带手机来学校的现象,屡禁不止
王老师拿着三个手机来到德育处办公室找到我反映情况,这是鑫一个人的手机,刚开学不到一个月已经发现他三次在教室里用手机打游戏。

更可气的是昨天上午才把手机收走,晚自习又在监控中发现他正在玩游戏,等老师到教室查询时,手机不翼而飞,而且态度不好。

学生带手机问题令人很头疼,尽管很多学校采取了不少措施,仍然屡禁不止。

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是非常棘手。

下课期间,放学以后,就算课堂上也有一些学生玩手机,打游戏。

针对学生玩手机的问题我们强制过,如没收,探测仪查寻,可有的学生交了一个还有一个,上述鑫就是这种情况。

疏导过,如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相结合,口头答应的挺好,实际上照玩不误。

倡议过,如先在班里举办主题班会“电子产品对中学生的利与弊”,然后发出倡议:“学生不携带手机进校园”,再签订承诺书,并由学生本人和家长在承诺书上签字,回执单交给班主任。

对于带手机来学校的学生,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一上课前主动将手机交给班主任老师统一保管,班里购买一个布袋或小箱子存放手机,周末放学时返还学生。

为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讯问题,每班都开通校讯通;每班用班费买一个公用的老年机,平时由班主任保管。

尽管从多角度考虑,但执行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现实生活中,手机功能日趋智能化,手机正在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生活中只要一机在手,各种消费、出行、交流、医疗、购票、查询等等一键搞定,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大都是通过网络完成,许多科技产品也是通过手机客户端下载。

对手机的管控重在疏导,而不应禁止,似乎也禁止不住。

因此,要想杜绝手机进校园绝非易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