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1第十一章 开发背景下的宏观经济)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虽然张小山每次打的上班比乘公交车上班需多花费9元钱,但却因此节省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试考虑当张小山的收入至少为多少元/小时的时候,他才愿意选择打的上班(结合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的观点)?答:资源存在相对稀缺性,由此导致了有限资源下的最优选择问题。
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较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决策。
对张小山来说,上班乘公交和打的这两种方式是相互替代的,加之时间是相对稀缺且是有成本(机会成本)的,工资越高,则其时间的机会成本越高。
打的比乘公交多花费9元,但是其“收益”是半小时,所以当张小山的工资至少是18元/小时时,张小山才会选择打的。
2.以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是如何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答:斯密认为,只有在允许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时,才能调动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个人对私利的追求能够最终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
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机制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价格调节机制,个人追求私利的过程被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表示出来,供给与需求在价格的调节下能够趋于一致,从而市场经济是内生稳定的。
以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者吸收边际革命的成果,利用供给和需求分析工具进行局部均衡分析,即从单一市场角度出发,分析微观个体的分散决策如何对各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产生影响,认为市场需求与价格负相关,市场供给与价格正相关,两者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系统论证了市场经济的内生稳定性。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宏观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宏观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GDP在衡量一国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时存在着哪些不足?答: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它等于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GDP只计算了那些在市场中存在并能够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无法反映非市场活动及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
(2)GDP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GDP水平高并代表居民生活质量高。
(3)GDP可能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的产出水平,但是它与这个国家居民的富裕程度却没有必然的联系。
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无法通过GDP衡量。
(4)GDP没有考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成本,不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这仅仅构成社会总体福利指标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没有能够考虑生产GDP时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成本。
2.名义GDP、实际GDP与潜在GDP这三个概念之间有哪些区别?答:名义GDP衡量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它剔除了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是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集答案本章习题二、BBCAB1.B。
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2.B.GDP是包括折旧的,所以其中的投资表示的是总投资而非净投资。
3.C.4.A.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5.B.第六年的名义GDP=第六年的价格×第六年的产量=2第一年的价格×1.4第一年的产量=2.8第一年的名义GDP=2.8×500=1400.三、判断题TTTTF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3.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5.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下降。
()1.T。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并未通过市场来销售,所以不应记入GDP. 2.T.3.T.4.T.自己房屋以虚拟租金记入GDP主要考虑的是机会成本的问题。
5.F.名义GDP上升的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实际GDP应该是上升的。
四、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即NDP=GDP—折旧;而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狭义NI=NDP—间接税。
个人收入PI,是指经过收入再分配后的国民收入,PI=NI-公司留存利润-公司所得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的余额,即DPI=PI-个人所得税2.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2021年宏观经济学教程笔记开发背景下的宏观经济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十一章开放背景下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顿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照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经济学学哥学姐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某些陷阱。
如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顿,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取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征询。
一、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决定(1)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恒等式在开放经济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大量经济往来。
由于进出口等国际间经济往来,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重要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四个某些构成:()=+++-Y C I G X M其中,()X M-为净出口,通惯用CA表达。
CA也表达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净出口状况。
如果CA不不大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出口不不大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顺差;如果CA不大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出口不大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逆差。
(2)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和消费关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Y C G I CA-=S I CA=+或S I CA在封闭经济中,一国储蓄和投资必然相等;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投资和储蓄并不必然相等。
当本国储蓄局限性以支持本国投资时候,经常项目会产生赤字从而通过产品和服务净进口以满足国内投资需要;相反,则可以通过净出口,并且将获得外汇收入投资于海外而形成本国海外债权。
2.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基本概念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期期内各项经济交易货币价值总和。
一国国际收支总量和构造既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状况,也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
(2)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记录报表形式,系统总结特定期期内一国经济主体与她国经济主体之间各项经济交易,它涉及货品、服务和收益,对世界其她地区金融债权和债务交易以及单项转移。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圣才出品】
第四章 IS-LM 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1.分析税收减少对IS 曲线造成的影响。
如果在税收减少的同时,政府购买支出以同等数量增加,这会对IS 曲线造成影响吗?答:(1)税收减少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以会使IS 曲线向右移动,税收乘数为1a a--,移动量为1a Y T a ∆=∆⨯-。
(2)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同样也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会使IS 曲线向右移动,再加上税收的效应,会使得IS 曲线向右大幅度移动。
因平衡预算乘数为1,因此总的移动量为11111a a Y G T T a a a+∆=∆⨯+∆⨯=⨯∆---。
2.考虑如下一个经济中的情况:(1)消费函数为()2000.75C Y T =+-,投资函数为20025I r =-,政府购买及税收均为100。
试求出IS 曲线的函数表达式,并作出IS 曲线。
(2)货币需求函数为()100DM P Y r =-/,名义货币供应量1000,价格水平固定在2P =处。
试求出LM 曲线的函数表达式,并作出LM 曲线。
(3)求均衡利率及均衡产出水平。
(4)当政府购买支出从100增加到150时,对均衡利率及均衡产出水平会造成怎样的影响?(5)在政府购买支出从100增加到150的同时,名义货币供给量1000减少到800,这会对均衡利率及均衡产出水平造成怎样的影响?答:(1)已知100G =,100T =,()2000.75C Y T =+-,20025I r =-。
()2000.7510020025100Y C I G Y r ⇒=++=+-+-+1700100Y r ⇒=-。
所以,IS 曲线函数表达式为:1700100Y r =-,如图4-1所示。
图4-1 IS 和LM 曲线(2)由1000M =,2P =,100500100M Y r Y r P=-⇒=+。
所以,LM 曲线函数表达式为:500100Y r =+,如图4-1所示。
(3)联立IS LM -方程:1700100500100Y r Y r =-⎧⎨=+⎩解得:1100Y =,6r =。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增长理论概述)【圣才出品】
第十章新增长理论概述一、名词解释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答:创造性毁灭是由熊彼特在其“创新理论”中提出的关于创新的著名论断,是指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从内部不断发生变化,以破坏旧的体制,而创造一个新的体制的过程。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和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
他借用生物学的术语,将那种“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新的结构”的这种过程,称为创造性毁灭,并认为“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
所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这些特征,也就没有资本主义。
“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是对创新作用的概述。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下列五种具体情况:①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②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③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④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比如使用钛金属做眼镜的镜框;⑤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新兴的培训公司。
二、判断题1.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了各国人均收入趋同的现象。
()【答案】×【解析】尽管内生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方面非常成功,但在解释增长率的国际差异方面即各国人均收入趋同方面却不太成功。
2.根据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投资可以导致一国的长期增长。
()【答案】√【解析】投资使得一国的资本存量增加,而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边际收益是非递减的,因此投资可以导致一国的长期增长。
3.内生增长模型可以写作Y=AK,其中,A为常数。
()【答案】√【解析】不存在资本边际递减是该公式的主要特征,因此符合内生增长理论的假设条件,可以作为内生增长模型的一种特例。
4.内生增长模型与索洛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假定一个总资本的边际报酬不递减。
()【答案】√【解析】内生增长理论将资本这一要素广义化,不但用来指物质资本,同时还包括人力资本,它通过生产者“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的“外部利益”的作用,使得投资收益递增,从而避免了资本积累收益递减的倾向,从而使得资本边际报酬不递减。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圣才出品】
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试论述: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产出即为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潜在GDP)。
答:(1)从供给方面而言,总量生产函数表明在资本及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总产量由就业量决定。
在古典模型中,就业量取决于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的相互作用,并且劳动市场的价格(实际工资)能够灵活变动,这确保了劳动市场的就业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劳动市场出清)。
如图3-1所示,对应于就业量*L,有总量生产函数曲线上的产出水平为*Y。
*Y为充分就业产出或潜在GDP。
总量生产函数代表了整体经济的供给能力,而劳动市场始终维持充分就业决定了总供给达到潜在GDP的水平。
图3-1 古典模型中的产出决定(2)从需求方面而言,一般均衡意味着,当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价格都具有伸缩性时,社会所提供的产品组合即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组合。
也就是说,产出完全被需求所吸收,充分就业产出得以维持。
因此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产出即为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2.当劳动供给曲线发生移动时,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潜在GDP )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当发生技术进步或资本增加时,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答:(1)如图3-2所示,在资本和技术固定的情况下,总量生产函数描述了总产出与就业量之间的正向变动关系。
假设劳动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在劳动需求曲线不变条件下,实际工资下降,企业雇佣工人的成本下降,就业量增加,在技术和资本不变情况下,产出会增加,如图3-2中的就业量增加,均衡产出水平增加,但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不变,因为古典模型认为实际工资具有伸缩性,当出现劳动超额供给时,市场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会对实际工资水平产生向下的压力,直至回到充分就业水平L ,从而产出回到充分就业产出。
图3-2 总量生产函数(2)如图3-3所示,在劳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经济中的资本量从0k 增加到1k (或发生技术进步)时,总量生产函数向上移动,则经济中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出。
也就是说一定的就业量能够生产的产出更多。
宏观经济学课后重点题目答案-11页精选文档
CHAPTER15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 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D.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F.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5.以下是牛奶和蜂蜜之间的一些数据:年份牛奶的价格(美元)牛奶量(品脱)蜂蜜的价格(美元)蜂蜜量(品脱)2019 1 100 2 502019 1 200 2 1002019 2 200 4 100 A.把2019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
答:把2019年作为基年时,2019年的名义GDP是200美元,2019年的实际GDP是200美元,GDP平减指数是100。
2019年的名义GDP是400美元,2019年的实际GDP是400美元,GDP平减指数是100。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 LM-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货币传导机制(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答:货币传导机制也称货币传递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
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递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
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M r I E Y→→→→。
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
货币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M E Y2.庇古效应(Pigou effect)答:庇古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2章一、a.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
b.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其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变化对社会总体的影响。
c.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霜冻对单个市场的影响。
d.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
e.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汇率变动对整个国家出口的影响。
f.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国家两个整体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答:这是一个关于节俭悖论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当储蓄增加,个人的财富就会增多,这将会为将来的消费提供更高的水平,所以个人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消费;而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讲,当每个人增加储蓄的时候,就会导致国家的整体消费支出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因为投资的减少而裁剪员工,最终导致个人收入进一步下降,消费者降低当前消费。
三、a.不一致。
凯恩斯在其《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干预措施来解决经济低迷。
b.大萧条这场巨大的灾难推翻了经济学家之前认为经济可以自我管理的观念,由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管理的观念。
c.2001年政策制定着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去刺激经济,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迷。
如果他们想大萧条时的政策制定者一样对经济放任其自我管理和调节的话,这张衰退势必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经济也会萎缩的更厉害。
四、答:在美国,拥有独立的专家小组来识别经济衰退,他们通过研究一系列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和生产率等经济指标来确定一个衰退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而在其他国家,经济学家采用的规则是在整个经济产出中至少有连续两个季度的明显萎缩即为经济衰退。
五、略(自己根据自己当时的时间查询和比较)六、A.两国的经济周期具有相似性。
英国大约在1990-1994年处于经济衰退期,而在1994-2002年处于经济扩张期;日本大约在1997年之前都处于扩张期,在1997-2003年处于经济衰退期。
虽然日本的经济周期略滞后于英国,但两国的整体趋势是趋同的。
01宏观标准答案-第11章01-PDF
=========================================第十一章书后计算题答案,P284:★★第6题: (此处答案用于说明收入法GDP与总量之间关系的一些知识,简洁答案可看书) 从下表中找出: 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 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资本消耗补偿(折旧) 356.4 雇员酬金 1866.3(假设不含个税) 企业利息 264.9 间接税 266.3 个人租金 34.1 公司利润 164.8(应该是税后利润) 非公司收入 120.8(与工资是一类) 红利 66.4 社会保险税 253.0 个税 402.1(假定不包括在工资内) 消费者利息 64.4(与个人消费是一类) 政府支付的利息 105.1(与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类) 政府转移支付 374.5 个人消费 199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解:本题书后的答案和尹伯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上的答案比较简单,现作些拓展。
在做题前,先复习一下收入法GDP: 根据课上讲的国民收入五个总量指标之间关系的方框图,有: GDP-折旧(这时得到NDP,假设无要素的国际流动,它也等于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 府对企业的补助(这时得私人收入即企业与个人的收入NI)-企业税前利润+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 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企业红利(这时得个人收入PI)-个税=DPI(包括工资、地租、利息、非 公司收入和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 红利等) ―――――――――――――――――――― (公式1)仅政府利息和红利这两项之前课上没有讲过把上面的公式1倒过来,就是收入法GDP,(这部分容易错,应先把下页的方框图(1)先画出,再反 过来对照来推导),即: GDP=DPI(包括工资、地租、利息、非公司收入和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红利等)+个税(这 时得到PI) +企业税前利润 (含红利)-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企业红利 (这 时得到NI,这里减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是为了避免上下方框中内容重复,减红利是为了避免上下 圆框中的红利重复) +间接税(含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助 (这 时得NNP)+折旧―――――――――――――――――――――――――――――――(公式2)1下面可以看出国民收入五个总量指标之间关系与 收入法GDP之间的符号是对应相反的:几个总量之间关系: GDP-折旧(这时得到NDP,假设无要素的国际流动,它也等于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 对企业的补助(这时得私人收入即企业与个人的收入NI)-企业税前利润+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 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企业红利(这时得个人收入PI)-个税=DPI(包括工资、地租、利息、非公 司收入和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红利等)――――――――――――――――――――(公式1)把上面这个公式倒过来,就是收入法GDP: GDP=DPI(包括工资、地租、利息、非公司收入和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红利等)+个税(这 时得到PI) +企业税前利润 (含红利)-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企业红利 (这 时得到NI+间接税(含转移支付TR及政府利息)+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助(这时得NNP) +折旧―――――――――――――――――――――――――――――――――――(公式2)另外,将上面公式2与课堂笔记或书上的收入法GDP内容[见下面方框图(2)]进行比较,发现公式2 多了不少内容,可见此题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8第八章 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八章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试解释宏观经济政策时滞的分类和不同政策时滞效应的区别。
答:(1)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政策产生影响的每一阶段,都会存在时滞效应。
政策的时滞效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区分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的关键,在于政策实施的时点,前者发生于政策实施之前,而后者则是政策实施后的滞后影响。
①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冲击发生到相应的经济政策实施所花费的时间。
决策者确认冲击已发生,而后才能够实施适当的政策,这是内部时滞产生的原因。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决策者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果断性。
一般意义上,由于时滞产生的时间和性质的不同,内部时滞又可分为三种: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a.认识时滞是在冲击出现到决策者确认必须实施适当的宏观政策之间的那段时间。
认识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决策者获取信息的敏捷程度、预测能力。
b.决策时滞是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政策确定之间的时间间隔。
决策时滞一般取决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决策体制的结构和效率等因素。
c.行动时滞是政策确定和政策开始实施之间的间隔。
决策者作出决策以后,动员各种可控资源,并采用各种调控手段使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式、全面实施,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②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政策实施到政策行为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
政策实施后不能对支出、收入和就业在瞬间产生影响,是导致外部时滞的原因。
外部时滞的长短与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和工具的传导机制、与有关市场主体的敏感度、与决策者的决策力度、与有关市场主体的预期相关。
11宏观经济学课后作业习题集附答案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 t=A t f(L t,K t)式中,Y t、L t和K 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 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1,即G Y=G A+αG L+βG K式中,G 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和G 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4.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答: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一方面,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上升,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因而储蓄率上升会增加人均产量,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答案(非官方资料,仅供参考,不保证正确)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站的价值,如來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來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火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木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來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 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般小间产品在当期生产屮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小。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IH。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岀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授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人,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冇样木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二8000+5000+2500+2000-1500二16000NNP= GNP •折旧NYP二16000-500二15500NI= NNP・间接税NT=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Pl=13500+500=14000DPI二PI •个人所得税DPI二14000- (3000-2000) =13000第二章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 开放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开放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1.简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1)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主要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四个部分组成:()=+++-Y C I G X M其中,X为一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和;M为一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和;(X M-)为净出口,通常用CA表示。
CA也表示经常账户的余额,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情况。
如果CA大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大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顺差;如果CA小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小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逆差。
(2)根据封闭条件下的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可以相应的推导出开放条件下的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Y C G I CA即:=+S I CA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投资和储蓄并不必然相等。
当本国的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的时候,经常项目会产生赤字从而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净进口以满足国内投资的需要;相反,如果国内的储蓄超过国内投资需要时,则可以通过净出口,并且将获得的外汇收入投资于海外而形成本国的海外债权。
2.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一国的国际收支总量和结构既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情况,也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在开放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是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来描述一国国际收支总量和结构的。
(2)国际收支最基本的原则可表示如下:经常项目余额(CA )+资本净流入=0经常项目余额(CA )=资本净流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出口小于进口,即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或逆差,那么这一赤字就必须通过向国外出售资产或者从国外借款来融资,因此该国相应就会出现资本净流入,即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盈余或顺差;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出口大于进口,即出现经常项目的盈余或顺差,那么,该国居民就可以将通过经常项目赚取的外汇用于购买外国资产或者向国外贷款进行投资,因此,该国相应就会出现资本净流出,即资本和金融项目赤字或逆差。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2第十二章 中国经济转型的演进与展望)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十二章中国经济转型的演进与展望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中国经济转型有几个主要的阶段?答: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开始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根据市场化程度的发展状况,中国经济转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79年3月陈云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两个部分:计划经济部分、市场调节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确立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对中国经济转型路径选择的理论解读主要有哪些?答: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家更加热衷于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经验提供理论解读,其中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有以下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十一章开放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简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1)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主要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四个部分组成:()=+++-Y C I G X M其中,X为一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和;M为一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和;(X M-)为净出口,通常用CA表示。
CA也表示经常账户的余额,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情况。
如果CA大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大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顺差;如果CA小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小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逆差。
(2)根据封闭条件下的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可以相应的推导出开放条件下的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Y C G I CA--=+即:=+S I CA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投资和储蓄并不必然相等。
当本国的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的时候,经常项目会产生赤字从而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净进口以满足国内投资的需要;相反,如果国内的储蓄超过国内投资需要时,则可以通过净出口,并且将获得的外汇收入投资于海外而形成本国的海外债权。
2.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一国的国际收支总量和结构既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情况,也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在开放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是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来描述一国国际收支总量和结构的。
(2)国际收支最基本的原则可表示如下:经常项目余额(CA)+资本净流入=0经常项目余额(CA)=资本净流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出口小于进口,即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或逆差,那么这一赤字就必须通过向国外出售资产或者从国外借款来融资,因此该国相应就会出现资本净流入,即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盈余或顺差;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出口大于进口,即出现经常项目的盈余或顺差,那么,该国居民就可以将通过经常项目赚取的外汇用于购买外国资产或者向国外贷款进行投资,因此,该国相应就会出现资本净流出,即资本和金融项目赤字或逆差。
除此之外,如果一国没有资产可以出售,没有任何的官方储备可以利用,并且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贷款,则该国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的平衡。
3.简述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答:(1)开放经济下,假设在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上的商品是同质的,商品价格能够灵活的调整,并且,商品在国家间的流通是无阻碍的,不存在关税、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等等。
那么,可以得出:某种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市场价格应该相等。
因此就有:*P eP =,其中,P 表示本国的物价指数;*P 表示外国的物价指数,也就是:*P e P =,该式反应的名义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就是汇率的绝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理论主要考虑的是产品市场上的汇率决定。
(2)利率平价理论主要考虑的则是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流动。
根据经济学中“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投资者在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上投资的原则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追求收益的最大化。
简单的说,就是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资本所有者在国际间综合均衡各国汇率以及利率差,使得最后资本所有者在各国的收益相当,此时的利率便是利率平价。
由此涉及的理论便是利率平价理论。
(3)汇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图11-14所示。
①如果资本是完全流动的,那么,开放条件下,在各个国家的实际利率相等的条件下,根据费雪方程式,两国利差应该等于两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差异。
②根据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商品市场中,本国预期汇率变化率应该等于本国与外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差异。
③根据汇率的非抵补利率平价公式,在货币市场中,本国预期汇率变化率应该等于本国和外国的利差;同时,根据汇率的抵补套利平价公式,在货币市场中,本币的远期汇率升水或贴水应该等于本国和外国的利差。
④如果外汇市场是有效的,汇率能够充分反映所有的信息,那么,投机活动的存在会促使远期汇率升/贴水与预期汇率变化率趋于一致。
图11-14 汇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4.简述汇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答:除了物价水平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之外,一国的汇率水平还受到诸如经常项目差额、相对通货膨胀率变动、经济增长率差异、相对利率变动和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因素影响而频繁地变动。
(1)当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时,该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本币有升值压力;相反,当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逆差时,本币有贬值压力。
(2)当本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时,本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下降,本币倾向于贬值;相反,当本国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外国时,本币倾向于升值。
(3)本国和外国的经济增长率差异也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当一国的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促进进口的增加,使得经常项目恶化。
但是,高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该国生产率的提高、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因此,本币币值的变动方向将取决于以上两种力量的对比。
(4)相对利率的变动会引起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对本币币值产生影响。
(5)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投资者对一国货币产生了贬值的预期,那么这种预期会使得投资者立即在市场上大量抛售本币,促使其更迅速地贬值。
(6)一国所实行的汇率制度本身也会影响汇率水平的波动。
并且,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上述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起作用的途径和影响的大小也是不同的,经济周期在国际间的传递也会由于汇率制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传导渠道,影响的大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5.什么是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选择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答:(1)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的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者规定。
按照汇率变动的程度,汇率制度可以分为两大基本类别: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照物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则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2)一国必须综合考虑其自身的经济规模、对外交往的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汇率制度。
①大国的独立性较强,一般不愿意使货币政策等国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固定汇率制度的制约。
因此,大国往往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度。
②一国经济的开放性越高,对外贸易占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越高,汇率对一国国内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为了减少国外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冲击,小型的开放经济国家往往选择固定汇率制度。
③高通货膨胀的国家往往会选择固定汇率制度,因为固定汇率制度能够为它的稳定方案提供更强的政策纪律和政策公信力。
因此,通货膨胀比较高或者与贸易伙伴协调比较困难的国家,往往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
选择不同汇率制度的国家的特点如表11-3所示。
表11-3 选择不同汇率制度的国家特点6.小国开放经济的国际收支平衡曲线的形态如何?有何经济含义?答:当一国为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国时,在既定汇率水平下,BP曲线在利率一收入的空间内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如图11-15所示。
图11-15 资本完全流动小国的BP曲线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本国利率水平高于外国利率水平,资本就会无限制地流入;如果本国利率水平低于世界利率水平,资本就会无限制地流出。
因此,在国际收支平衡下,本国利率应该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
同时,如果一国由于收入增加打破经常项目的平衡从而造成经常项目逆差,利率水平的轻微上升就可以造成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弥补该逆差;相反,当一国收入水平下降造成经常项目顺差时,利率水平的轻微下降就可以引起资本流出,使经常项目顺差得以冲销。
7.运用小国资本完全流动的M F模型说明经济开放对一国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答:在不同汇率制度下,一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或者货币当局不干预外汇市场,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
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①货币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收入和就业的刺激效果非常显著。
但是,其影响不是通过改变利率来达成的,而是因为货币政策导致了资本流出与汇率贬值并因此产生了进出口的顺差来实现的。
如图11-16所示。
图11-16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内的证券,从而扩张高能货币的发放。
货币和信用通过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以乘数效应放大,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利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但是,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资本的流出会阻止利率的下降,从而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汇率贬值。
在正常情况下,汇率贬值反过来会使净出口得到改善,从而IS*曲线也向右移动,并以乘数效应刺激收入和就业的增长。
当收入增长到足以使公众愿意持有银行新创造的货币供应量时,经济体系就达到了新的均衡。
②财政政策。
当汇率浮动且货币供应量不发生变化时,财政政策作为国内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就完全消失。
如图11-17所示。
图11-17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假设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政府的支出增加了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并使得收入有上升的趋势,IS曲线向右移动。
但是,收入的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率,吸引资本流入,导致汇率升值。
汇率升值通过恶化一国的进出口差额反过来会阻碍一国的收入上升。
因此,IS*曲线会回移,直到汇率升值对净出口(收入)的负面效果完全抵消政府支出增加对收入的正面效果为止。
(2)固定汇率下的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或者货币当局以既定的汇率水平买卖外汇,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维持其宣称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
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
①货币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持续的影响。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唯一效果就是外汇资产的等量减少,相当于用外汇资产购买了国内的资产。
如图11-18所示。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证券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试图提高一国的收入水平。
高能货币的扩张将通过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以乘数效应放大,LM*曲线向右移动。
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对利率形成下降压力。
本国利率的下跌会使得资本外流,国际收支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