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合集下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党的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法治建设、公正司法建设、法律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以法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法治为目标,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它包括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三个方面。

首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进行制度建设。

制度是法治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制度的建设,才能确立法治社会的基本秩序和规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比如,建立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司法体制等。

这些制度的建设,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推动各行各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进行机制建设。

机制建设是制度建设的补充和深化,它包括各种依法治国的机制建设,比如,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依法治国机制、形成了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的依法治国机制、形成了以公正、高效、廉洁为核心的依法治国机制等。

机制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依法治国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协调与整合,实现各部门、各领域、各行各业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进行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是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的实施工作,要通过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提高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各行各业的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能力,提高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能力,提高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科技与法治的融合水平,推动法治与现代化的相互促进,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高一思政必修3(2019版)政治与法治_《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复习学案

高一思政必修3(2019版)政治与法治_《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复习学案

课时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初学教材 深度预习——掌握本课必备知识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

”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具体有哪些?提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1)□0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02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2)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0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0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具体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5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06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07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08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09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国家”与“法制国家”一样吗?二者有什么区别?提示:不一样。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治理中,以法律为基础,通过健全的法治体系和有效的法律执行机制,实现国家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保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项事务均依法规范进行。

这一目标体现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包括:首先,完善法律体系和法治机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宪法法律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和守法激励惩罚机制,加强法治观念的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法治素质。

其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全社会的法治文化。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筑牢全民共同的价值观念基础。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空间的法治秩序。

第三,健全法治执法体系和司法体系。

推进法治执法体制改革,实现执法权责清晰、权责分明,提高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保障执法公正、权威性。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独立、公正、廉洁的司法体系,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能力,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第四,深化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

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制度建设。

深化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政风廉洁政治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法治建设。

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治理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推进社会法治建设,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完善社会风气监督和文明行为规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公平正义。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治理中,法律法规权威和规范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法规,国家权力行使必须依法进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确保国家根据法治的原则行使权力,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

国家应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民主性,同时强化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维护。

二、建立完善的法治机制。

国家应建立健全法治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加强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三、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国家应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法治观念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

四、加强国际法律合作。

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法律合作,加强国际法律交流,增强国际法律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能力。

总之,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保障。

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落实法治理念,建设法治中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总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总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法治建设的方向,明确了法治建设的任务,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

法治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的基础。

法律应当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且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这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使法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的关键。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再好的法律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也只是一纸空文。

这需要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全体公民自觉守法,形成良好的法治实施环境。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法治的保障。

只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法治的支撑。

要为法治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法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内法规对于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党内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使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要求立法工作遵循客观规律,体现人民意志,符合社会发展实际;严格执法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司法要求司法机关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要求全体公民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和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和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和总目标
要求:
1、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以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为根本依据,重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研究、起草、审批、发布和执行,强化法律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2、加强和创新行政执法,把法定权限、社会公认权力和社会接受权力联系起来,把职责权和责任权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自律;
3、加强司法鉴定职能建设,建立健全公开、公正、公平的司法鉴定体系,为司法审判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坚持廉政文化的建立,推进公务招待、礼品赠送管理及公务用车等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法制式的审计制度;
5、建立全面的行政诉讼制度,规范行政诉讼的起诉、审理、结案及行政复议等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加强行政监督,增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维权知情权、监督权、检举权等,提高行政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
7、加强社会调节机制的建设,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及职业操守等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
8、建立健全民族区域自治机制,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和其他地方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9、加强国际法治合作,建立健全与国际法治标准一致的法律法规,为我国与国际公共秩序和和平发展积累执法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高中政治《政治与法治》(统编版必修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高中政治《政治与法治》(统编版必修3)

2021年1月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提 出:“为了保障 人民民主,必须 加强社会主义法 制,使民主制度 化、法律化,使 这种制度和法律 具有稳定性、连 续性和极大的权 威,做到有法可 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党的 十五大报 告提 出:“依法 治国,是 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 方略。”
1、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P81
知识提纲 重点突破
(1)重要性: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律是治国
理政的最大的规矩。 ②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 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P73单元引言) ③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实行法治,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 谐,实现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P74课题引言) (2)必要性: ①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 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 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不能让做好事的人吃亏!
重点突破
做好事有法律保障
我国民法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 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 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2022年2月16日,周某、周某某、张某三人与呼和浩 特市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患者接触后,未向所在地社区报备行 程,擅自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牛某家自行居家隔离,导致牛 某被隔离。周某、周某某、张某三人违反新冠肺炎防控规定, 公安机关依法决定给予三人行政处罚。

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概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制度保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而提出的。

下面将详细描述全面依法治国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

第一个体系是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科学、完备、稳定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要强化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加快推进法治化政府建设。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第二个体系是法治政府体系。

构建法治政府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决策、管理、服务、执法全过程依法进行。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公开决策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公众满意度。

第三个体系是法治社会体系。

建设法治社会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律教育和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同时,要健全法律援助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个体系是法治建设监督体系。

健全监督体系是加强对依法行政和司法工作的有效监督,保证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推进司法体制和审判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度和公信力。

加强对执法人员行为的监督,提高执法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五个体系是法治宣传教育体系。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要加强媒体的法治宣传,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知法明法的良好氛围。

总之,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总目标和基本要求旨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通过加强立法建设、构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健全监督体系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努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将不断推进,为中国的繁荣稳定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推荐文章
党员学习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心得体会热度:学习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热度:践行全面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热度:依法治国的演讲稿2000字范文热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文热度: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3)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名词解释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名词解释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名词解释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以改进国家治理实践为核心,深入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系统性过程。

它不仅指导着我国政府的政治工作,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旨在加强公权力的制衡,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依法行政,完善法律程序,增强公民对公权力的认同感,使其遵守法律法规,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求。

只有当政府实施科学的法治行政,公民依法行事,政府严格按照程序办理事务时,法治国家的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还要求政府和公民尊重公平原则、尊重宪法、尊重司法制裁等,坚持和实施“立法正义、施行公正、审判公平、伸张正义”的各项政策,保证公民之间在法律条文和政策制度下公平竞争,以尊重国家法律,尊重法治,尊重人权为基础。

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以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公正,加强民主管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不仅指导我国政府的政治工作,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实质基础。

它旨在加强公权力制衡,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尊重法治,保障人权,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的系统性过程,努力使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宪法要求的共和国安全、繁荣发展的梦想,也努力使我国的法治社会真正成为一个全民均富、共同尊重、和平共处的社会。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全面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法治建设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特征。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关键。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相统一,坚持宪法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建设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使法律成为管理社会的基石和纽带。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机制,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公正,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引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还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全面依法治国体系,包括政府、社会、市场等各个领域的法治建设。

政府要依法行政,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加强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建设。

社会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市场要规范经济秩序,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总之,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加强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前进。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PPT课件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PPT课件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B.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统一
C.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步一步得以构建
解析: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本质,维
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一步一步得以构建是为了有法可依,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
1.一个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 标。 2.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 3.一个最本质特征:党的领导。 4.一个基本属性:平等是社会主义法 律的基本属性。 5.一个根本遵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根本遵循。 6.两个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 国相结合。 7.三位一体: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五个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五个原
国家意志的统一则指出了我国法律的性质,故选C项。
答案:C
13-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互动探究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国家行动》等文艺作品反映了当前声 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弘扬了荧屏正气。当然,这股反腐风暴 在广电这个敏感地带也掀起不小的风浪。安徽广播电视台、江苏 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都陆续有高官落马。广告经营是广电领域贪腐头号重灾区,每当一 个电视剧或节目热播,就会有很多广告商主动排队来做广告,这时 候那些能决定谁先上广告的人,就会成为行贿的目标。 (1)依法治国的主体、领导者、依据、对象、目的各是什么? (2)材料启示公民应该如何做到依法治国?
-5-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意义有:
一、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法律制度模式和法治体系。

提出这个总目标,就是要明确宣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

二、规划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三、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我们党对法治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四、体现了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在联系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法律是国家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就是考虑这个总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衔接,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解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解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解析作者:常家妍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第08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容作了科学阐释。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目标内涵非常丰富,是贯穿《决定》的一条主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核心要义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首先,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提供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保证法治国家的建设最大程度地反映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能够形成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核心的、坚强的领导力量。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提供制度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法治体系是依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为保证。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若干方面构成,其中法治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理论指导,需要对“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么样建设法治国家”,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判断,所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指导。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治理中,依法治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和深化。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原则,也是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经济、法治文化,保障人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司法体系效能和公信力,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以及推进国际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努力。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法治建设,加强公民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普及,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之,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应该不断深化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全民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正高效、文明有序的法治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法治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要建立健全法制机制,完善法治体系,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面协调发展,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权利。

要保障公民的人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积极营造法治环境,确保人民权利的最大化。

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统一领导。

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要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证法治工作有序进行。

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
发展。

五、坚持国际法治,推动国际交往合作。

要尊重各国法律体系和文化差异,推动国际交往和合作的法治化,维护国际和平稳定。

总之,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总目标和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总目标和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总目标和任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它的重要意义、总目标和任务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总目标和任务进行探讨。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

法律是治国之基,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可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还可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环境下享受更多的法律红利。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宪法,建设科学的立法、严密的执法、公正的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是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法治社会、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增强法治意识。

完善法律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要建立科学合理、统一稳定、可操作性强的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公正。

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政府自身的法治建设,提高政府的法治意识、法治能力和法治形象。

推进法治社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非国家力量的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增强法治意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要弘扬法治精神,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自觉践行宪法和法律规定。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公平正义,人民享有更多的幸福安康。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需坚定不移地走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做到统一法律法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形成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确保全体人民在法治环境下和谐共处。

课时作业2: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时作业2: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知识点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A.国家发展的总要求B.社会和谐的保障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因此C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

答案 C2.对下图漫画《各负其责》认识正确的是()各负其责①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③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④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解析漫画体现积极履行责任,①④符合漫画主题;②③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B3.最高人民法院要求进一步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结合人民法庭工作特点,扩大基层群众入选比例,扩大参审案件范围。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最高人民法院权力最大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人民法院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拥有立法权解析本题考查对法治监督体系的认识。

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C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观点正确,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排除A;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此B错误,排除;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没有立法权,因而D错误,排除。

答案 C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________、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办事依法B.公正司法C.支持司法D.保证执法答案 B知识点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5.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要坚持五大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将“一个共同推进”和“一个一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的基本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们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二是党领导立法,三是党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四是党确保宪法法律实施。依法行政是法治状态下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二)规划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决定》针对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迫切要求,从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等方面对法治体系建设提出目标要求,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方面对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这个总目标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决定》给出了精辟的答案,那就是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十六字方针,是对原来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的发展和提升,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和主要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讲,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2.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国家要求国家权力由宪法和法律赋予,依照法律的程序规定行使,并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治国家必然是民主的国家、依法而治的国家。法治政府是依法设立,职权由法律赋予且依法行使,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政府。能否建成法治政府,决定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法治社会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纠纷,社会治理依法进行。
同时,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政兴国。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目前,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与国家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亟须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手抓科学制定,一手抓坚决执行,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
《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容作了科学阐释。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
一、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我们党清醒认识我国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法律制度模式和法治体系。提出这个总目标,就是要明确宣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坚持我国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明确这一根本性问题,有利于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任务,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法治上的共识,排除和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个法治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要看到,法律体系形成后,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法律规范不协调、不好用的问题。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包括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以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是法治建设的三大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一体建设。
(四)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努力方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包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离开了哪一句都不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则为我们绘制出路线图,指明了具体路径。只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目前,法律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地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破坏法治的问题还很严重,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意见还很大。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具有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三)反映了我们党治国
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我们党对法治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十年动乱”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适应这一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征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重申了这一方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执政确立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在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目标的提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不仅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创性,是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解决好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核心要义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无论是党的执政权,还是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都具有权力的天然属性,那就是,缺乏监
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确保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具有内涵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
性、成效的相关性,必须彼此协调、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依法治国必须着眼全局、全面部署,努力确保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之齐头并进。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一是,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是,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三是,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四是,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信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