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f1f501eff9aef8941e06c8.png)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的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进行上网调查、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试图在爱护水资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寻找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染主要来源与危害、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增强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细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自订节水措施,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分析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报告等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净化水的几种方法。
对于过滤操作的训练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学生课前合作预习,课堂实际操作教学方法。
硬水和软水知识较为抽象,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介绍,促使对其形成感性认识,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水质的实验报告
![水质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bcc7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a.png)
实验报告:水质净化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水质检测的基本步骤和仪器;3. 了解水质指标的含义和检测方法;4. 分析水质净化效果,为我国水质治理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1. 水质净化原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或转化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
2. 水质检测原理: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对水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仪、浊度仪、滴定仪、水样采集器、玻璃仪器等。
2. 试剂:重铬酸钾、硫酸亚铁铵、硫酸银、纳氏试剂、钼酸铵、抗坏血酸、硫酸溶液、硝酸铋溶液、磷标准贮备溶液、磷标准使用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水质净化实验(1)准备实验材料: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
(2)取一定量的水样,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搅拌均匀。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质变化。
(4)取出上层清水,测定各项水质指标,如COD、SS、NH3-N、PO43-等。
2. 水质检测实验(1)COD检测: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2)SS检测:采用滤膜法测定水样中的悬浮物。
(3)NH3-N检测: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
(4)PO43-检测: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质净化效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SS:实验组S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3)NH3-N:实验组NH3-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4)PO43-:实验组PO43-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 水质检测结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2)SS:实验组SS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3)NH3-N:实验组NH3-N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4)PO43-:实验组PO43-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人体水净化实验报告
![人体水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763e3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7.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内水分的净化过程。
2. 探究人体如何通过呼吸和排泄系统净化摄入的水分。
3. 认识到人体水净化的重要性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人体在摄入水分后,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水分,随后水分在体内循环,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在循环过程中,人体通过肾脏、肺等器官对水分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三、实验材料1. 水样本(含一定量的杂质,模拟人体摄入的水分)2. 滤纸3. 滤液4. 尿素5. 硝酸钾6. 氯化钠7. 玻璃棒8. 试管9. 烧杯10. 酒精灯11. 酒精12. 移液管13. 紫色石蕊试纸四、实验步骤1. 模拟摄入水分:将含有杂质的清水倒入烧杯中,模拟人体摄入的水分。
2. 消化吸收:将滤纸折叠成筒状,放入烧杯中,模拟消化系统。
用玻璃棒搅拌滤液,模拟消化过程。
3. 循环净化:将滤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尿素、硝酸钾和氯化钠,模拟体内水分循环。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模拟水分在体内循环过程中被净化的过程。
4. 肾脏过滤:将加热后的滤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用移液管吸取少量滤液,加入紫色石蕊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模拟肾脏过滤功能,检验水分净化效果。
5. 排泄废物:将过滤后的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酒精,观察滤液变化。
模拟体内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五、实验现象1. 模拟摄入水分:烧杯中的水样本呈黄色,含有杂质。
2. 消化吸收:滤液经过滤纸后,颜色变浅,杂质减少。
3. 循环净化:加热后的滤液颜色变深,说明水分在循环过程中被净化。
4. 肾脏过滤: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滤液呈碱性,肾脏过滤效果良好。
5. 排泄废物:加入酒精后,滤液颜色变深,说明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六、实验分析1. 消化吸收:滤液经过滤纸后,颜色变浅,杂质减少,说明消化系统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了部分有害物质。
2. 循环净化:加热后的滤液颜色变深,说明水分在循环过程中,通过肾脏、肺等器官的过滤和净化,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5549b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6.png)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环保意识。
2. 实验器材- 水龙头水- 污染水样- 碳颗粒- 活性炭- 滤纸- 瓶子- 漏斗- 盆子- 纸巾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将一瓶水龙头水放在盆子中,作为对比。
2. 获取一份污染水样,例如从池塘或水沟中采集。
3.2 去除悬浮颗粒1. 在漏斗上插入滤纸,将碳颗粒倒入滤纸中。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污染水样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是否变清澈。
如果水变得清澈,说明碳颗粒可以帮助去除一些悬浮颗粒。
3.3 去除异色和异味1. 用洗净的活性炭填充漏斗。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碳过滤后的水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样的颜色和味道是否有所改变。
如果颜色和味道变得接近清水,说明活性炭可以帮助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4. 实验结果经过处理的污染水样通过碳颗粒和活性炭的过滤后,可以变得更清澈,并且去除了部分异色和异味,接近水龙头水的质量。
5.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了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碳颗粒可以用来去除一些悬浮颗粒,而活性炭可以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去除一部分污染物,对于更复杂的污染物可能不够有效。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小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净化水源做出努力。
6. 改进方向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可以尝试以下改进方向:- 使用更多种类的过滤材料,例如石英砂、陶瓷过滤器等。
- 进一步了解其他水净化方法,例如沉淀法、过滤法和消毒法等,进行对比实验。
- 增加实验样本数量,进行更全面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7. 参考资料- [小学生科普自制水净化设备实验](。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a7577b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4.png)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净化过程、应用不同净化方法来比较不同方法的净化效果,并探究最适合的水净化方法。
实验原理:水的净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来去除水中的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使水变得更加纯净。
常用的水净化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
实验材料和设备:1.自来水2.滤纸3.石英砂4.洗净的石英砾5.洗净的活性炭6.酒精灯7.试管8.温度计9.显微镜10.恒温器实验步骤:1.将自来水倒入一只清洁的试管中,记录其初温。
2.将试管放入恒温器中,在恒温器中加热至80℃。
3.在试管中添加适量石英砂和石英砾,轻轻摇晃试管使水与石英砂、石英砾充分接触。
4.将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颗粒物沉淀。
5.将试管取出,用滤纸过滤混合物。
观察滤液的清澈程度。
6.将滤液取出,分别加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和几滴盐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7.将滤液取出,用显微镜观察滤液中的微生物情况。
8.将滤液取出,用酒精灯进行消毒。
实验结果:1.初始的自来水温度为25℃。
2.在恒温器中加热至80℃后,观察到了颗粒物的沉淀。
3.经过滤纸的过滤,滤液变得较为清澈。
4.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5.用显微镜观察滤液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6.使用酒精灯对滤液进行消毒。
实验讨论:1.通过观察滤液的清澈程度可以判断出大部分颗粒物已经被去除。
但仍有微小颗粒存在,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2.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可以观察到气泡的生成,说明滤液中可能存在有机物。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滤液中有微生物存在,说明滤液还没有完全去除微生物,需要进一步消毒处理。
4.经过酒精灯消毒后,滤液应该可以被认为是相对较为纯净的。
实验结论:1.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和沉淀,可以较好地去除水中的颗粒物,使水变得更清澈。
2.化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3.使用显微镜观察滤液的微生物情况是评估水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96f1f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4.png)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水的净化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了解水的净化原理。
实验器材:玻璃杯、自来水、砂子、青石、活性炭、过滤纸、滤纸漏斗。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玻璃杯清洗干净,准备所需的过滤材料。
2. 将自来水倒入玻璃杯中,作为实验用水。
3. 实验一: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砂子,待沉淀后,倾倒清澈的上层水到另一杯中,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4. 实验二:向另一杯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的青石,静置一段时间,倾倒上层清澈的水到另一杯中,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5. 实验三:取另一杯自来水,将活性炭包裹在过滤纸中,放置在滤纸漏斗中,将水缓缓过滤,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6. 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得出以下结果:1. 实验一中,通过砂子的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较大颗粒的杂质被有效去除,水变得更清澈。
2. 实验二中,青石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使水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3. 实验三中,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被有效去除,水的口感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有所不同。
砂子对于去除悬浮物和较大颗粒的杂质具有较好的效果;青石对于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有一定效果;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 实验操作要细致、准确,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2. 需要使用大量的自来水,保证实验材料的清洗和水的净化过程。
3. 活性炭需定期更换,以保持吸附性能。
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洁和归位。
该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并为日常生活中的水净化问题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d5a30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0.png)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是探究用净化离子交换法净化废水的可行性。
离子交换法是通过向杂质水中加入由介质构成的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膜),使离子进行交换,将污泥、腐蚀性盐类以及有机物等从废水中去除,最终改善废水的质量。
本次实验分为两部分:首先,设置离子交换实验室,构建样本进行反应;其次,测试改善后的废水的质量及其后的排放标准。
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主要包括:实验室离子交换机、混合溶液、pH计、温度计等,以及离子交换膜、活性碳等调节剂。
三、实验准备首先,要收集充足的实验试剂,并置于实验室;其次,根据实验要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适量的废水样本,调整水样pH,并以适当温度放置备用;最后,将离子交换膜和活性碳调节剂放置于离子交换机中,使其完全浸入调节剂中。
四、步骤介绍1. 首先,收集充足的实验剂并放置于实验室;2.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适量废水样本并调整pH;3. 将样本注入离子交换机中;4. 通过离子交换膜和活性碳调节剂净化注入的样本;5. 使用实验器械测量改善后的净水样本,并记录测试结果;6. 用改善后的净水样本构建模型,并测试排放标准;7. 收集完成实验的所有相关信息,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通过使用离子交换膜和活性碳调节剂净化注入的样本,有效地净化了废水,进一步改善了废水的质量。
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改善后的废水比原有废水的污染物减少了约90%-95%,达到了排放标准,且在放流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
六、实验总结经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到净化离子交换法是有效净化废水的有效方法。
该法简单、可靠,可以有效除去各种有害成分,并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从而保证废水排放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实验中还指出,离子交换机配套的技术操作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注意循序渐进,将离子交换机调节合理,以确保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水质净化实验报告
![水质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89cd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0.png)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水质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水质净化过程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的使用,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水质净化技术的效果,为实际水质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质净化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或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使其达到一定标准的过程。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水质净化技术:1. 沉淀法:利用悬浮物在水中重力作用下沉降,将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
2.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作用,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
3.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
4.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1)沉淀池:用于沉淀法实验。
(2)吸附柱:用于吸附法实验。
(3)氧化还原反应器:用于氧化还原法实验。
(4)生物反应器:用于生物处理法实验。
(5)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2. 实验试剂:(1)沉淀剂:如硫酸铝、硫酸铁等。
(2)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等。
(3)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4)还原剂:如硫酸亚铁、硫化氢等。
(5)微生物:如好氧菌、厌氧菌等。
1. 沉淀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加入适量的沉淀剂,搅拌均匀。
(2)静置沉淀,观察沉淀效果。
(3)取上层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2. 吸附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通过吸附柱,观察吸附效果。
(2)取流出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3. 氧化还原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加入适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搅拌均匀。
(2)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氧化还原效果。
(3)取流出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4. 生物处理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加入适量的微生物,搅拌均匀。
(2)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3)取流出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沉淀法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沉淀法对悬浮物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80%以上。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278f0dd3195f312b3169a59c.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班级:六②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水的净化过程
实验者
同组者
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
玻璃杯、勺子、明矾、砂、砂子、木炭、棕
实验目的
了解沉淀和过滤的作用。
实
验
步
骤
1、自然静置,沉淀泥砂。
2、加入少量明矾,静止沉淀。
3、将沉淀杯中上部较清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
4、过滤。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杂质。
结论
【报告】净化一瓶水实验报告
![【报告】净化一瓶水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bd58ce647d27284a73511b.png)
【关键字】报告净化一瓶水实验报告篇一:水处理实验报告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水处理实训报告班级运行装置目录第一章实验方案.......................................................................................................................3 第一节处理东西 (3)处理的东西为含氮及含有部分有机物的污水................................................................... 3 第二节处理工艺................................................................................................................... 4 第三节监测项目及方法..................................................................................................... 6 3.1 NH3-N的监测.............................................................................................................. 6 3.2 MLSS 的监测................................................................................................................ 9 3.3 SV(污泥沉降比)的监测............................................................................................... 9 3.4 SVI(污泥容积指数)的监测..................................................................................... 9 3.5 PH的监测.................................................................................................................. 10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与讨论................................................................................................... 11 第一节监测数据汇总....................................................................................................... 11 第二节各个因素对于处理效果的影响........................................................................... 13 1.运行工况.......................................................................................................................... 13 2.最佳工况.......................................................................................................................... 14 3.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15 4.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15 第三章实训操作规程........................................................................................................... 15 1.总则. (15)1.1 (15)1.2 .................................................................................................................................... 15 2.一般要求.......................................................................................................................... 16 2.1运行管理要求.............................................................................................................. 16 2.2安全操作要求.............................................................................................................. 16 2.3维护保养要求.....................................(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净化一瓶水实验报告)......................................................................... 16 第四章个人总结 (17)第一章实验方案第一节处理东西处理的东西为含氮及含有部分有机物的污水第二节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fb5e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f.png)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本次实验的主题是水的净化。
我们人类是高度依赖水的物种,但是越来越多的水源遭受到了污染。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净化水的方法,以增加我们的用水安全。
首先,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水净化方法——沉淀法。
我们向一杯里面加入了泥浆和脏水。
在加入沉淀剂之后,我们观察到泥浆和水分离了,沉淀剂吸附了杂质,使得水变得干净。
这是因为沉淀剂是具有较大亲水性的物质,可以将水中的杂质聚集起来,而且比较稳定,使得杂质不易散开。
因此,这是一种较为容易理解和使用的净水方法。
其次,我们介绍了另一种净化水的方法——活性炭过滤法。
我们将一杯脏水通过活性炭滤杯中,观察到水中的异味和色泽都得到了改善。
这是因为活性炭可以以吸附方式去除水中的杂质,特别是对于难以使一般的滤过器过滤的红色和橙色杂质有比较强的吸附效果。
这种净水方法适合去除水中的异味、色泽等。
最后,我们还介绍了电解水的净化方法。
我们使用简单的电解装置,使得脏水在电极的作用下,得到了净化。
电极会释放出氧气和氢气,氧气会与脏水中的外来物质反应,形成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水变得清澈。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净水方法,因为它可以让水变得干净,同时不会排放废水,不会产生额外的污染。
这个方法对于处理小量脏水有比较好的效用。
综上所述,我们介绍了三种净化水的方法,沉淀法、活性炭过滤法和电解法,它们分别适合去除不同的污染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对待脏水,将脏水变为干净水,保护我们更好的用水环境。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05a6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2.png)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水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水的净化变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索不同净化方法对水质的改善效果,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水质净化方案。
实验一:活性炭过滤法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活性炭来过滤水。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一定量的污染水通入装有活性炭的过滤器中,并收集出流水进行分析。
通过对进出水的比较,发现活性炭过滤法能够显著降低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实验二:氯消毒法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氯消毒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实验过程中,我们向一桶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氯,用搅拌器将氯均匀混合。
随后,我们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显示经氯消毒的水中细菌数量减少了90%以上。
这证实了氯消毒的有效性,它能够使水变得更加卫生安全。
实验三:紫外线消毒法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紫外线消毒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一定量的水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并将照射前后的水样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经过紫外线照射后,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得到了显著减少。
这表明紫外线消毒是一种高效、绿色、无污染的消毒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领域。
实验四:植物净化法在第四个实验中,我们尝试了植物净化法。
我们将一些常见的净化植物,如绿萝、芦苇等,种植在一定比例的土壤中,然后将污染水慢慢渗入土壤中,观察并分析出流水的变化。
结果显示,经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作用,水中的某些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
植物净化法具有环保、低成本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小规模的水质净化。
综合分析:通过以上几个实验的探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 活性炭过滤法、氯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都是常用且有效的水质净化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的含量。
水变清小实验报告(3篇)
![水变清小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c2103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水的污染情况,学习简单的净化水质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二、实验原理水污染是指水中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标准,对人类、动物、植物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本实验采用物理方法,通过沉淀、过滤等步骤,将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去除,使水变得清澈。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水样(污染水、清洁水)、蒸馏水、食盐、活性炭等。
2. 实验药品:无。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取水样:分别取污染水和清洁水各100毫升放入烧杯中。
3. 沉淀:将污染水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悬浮物沉淀。
4. 过滤:将沉淀后的污染水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5. 活性炭吸附:将过滤后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被吸附。
6. 再次过滤:将吸附后的水样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7. 蒸馏:将收集到的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水中的可溶性盐类沉淀。
8. 再次过滤:将沉淀后的水样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9. 比较水质:将过滤后的水样与清洁水进行对比,观察水质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蒸馏等步骤后,污染水变得清澈,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
2. 实验分析:本实验通过物理方法,有效地去除了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部分有机物,使水质得到了改善。
实验过程中,食盐的作用是促进悬浮物沉淀,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蒸馏则可以去除水中的可溶性盐类。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表明,通过物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使污染水变得清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水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水污染对人类、动物、植物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120c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e.png)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研究水的净化过程,探索不同净化方法对水质的影响,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验材料:1.自来水2.活性炭3.沙子4.过滤纸5.滤水瓶6.实验室试剂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自来水倒入滤水瓶中,准备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确保实验室工作台干净整洁,并戴好实验手套和眼镜以确保安全。
2. 活性炭滤水法a. 在滤水瓶底部放入一层活性炭,厚度约为2厘米。
b. 缓慢倒入自来水,观察水通过活性炭后的变化。
c. 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3. 沙子滤水法a. 在另一个滤水瓶底部放入一层沙子,厚度约为2厘米。
b. 缓慢倒入自来水,观察水通过沙子后的变化。
c. 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4. 过滤纸滤水法a. 取一个玻璃漏斗,将过滤纸折叠为合适的形状并放入漏斗中。
b. 将漏斗放置在一个干净的容器上,倒入自来水。
c. 观察水通过过滤纸后的变化。
d. 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5. 综合净化方式a. 在第一个滤水瓶中,按照顺序放入一层活性炭、一层沙子和一层过滤纸,每层的厚度约为2厘米。
b. 缓慢倒入自来水,观察水通过综合净化层后的变化。
c. 观察并记录结果。
6. 化学净化方式a. 将一定量的自来水倒入一个容器中。
b. 添加适量的实验室试剂(如漂白粉、消毒液等),混合均匀。
c. 观察混合溶液中杂质的变化。
d. 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不同的净化方法,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结果:1. 活性炭滤水法:活性炭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异味和颜色,提高水的质量。
经过活性炭滤水后,水质明显变清澈,在视觉上无明显杂质。
2. 沙子滤水法:沙子滤水可以去除水中大颗粒的杂质。
经过沙子滤水后,水质略有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微小的杂质。
3. 过滤纸滤水法:过滤纸具有较好的过滤能力,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小的杂质。
经过过滤纸滤水后,水质更加清澈,基本上无明显杂质。
4. 综合净化方式:通过综合使用活性炭、沙子和过滤纸的方法,水质得到了更全面的提升。
《水的净化》实验操作分析
![《水的净化》实验操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8a2e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a.png)
《水的净化》实验操作分析
一、实验准备
1.用于净化水的原料:碱性氧化物、活性炭粉、活性白土。
2.准备一个容器,用于装载净化后的水,容器要符合化学实验用品标准。
3.准备一个质量秤,用于称取净化水原料。
4.准备一支实验瓶,用于装载水样,并用于水质分析。
5.准备一支塞管,用于滤液,以及一个容器,用于装载滤液。
6.准备一支明火,用于熔化碱性氧化物。
7.准备一个水槽,用于储存清洁水。
8.准备一支浊液搅拌器,用于混合水样。
二、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方案,在实验瓶中加入相应的水样,量取水样容积比例为1:1,充份搅拌,使水样均匀混合。
2.在质量秤上称取水净化所用的原材料:碱性氧化物、活性炭粉和活性白土,比例应严格按照实验方案中的要求。
3.将碱性氧化物放入容器中,用明火熔化,直至完全溶解。
4.将混合的活性炭粉和活性白盆放入搅拌容器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
5.将混合的水样和混合液放入容器中,上覆一层塞管,然后放入清洁的水槽中,密封,摇晃数分钟,使水样均匀的净化。
6.在实验瓶中加入滤液,滤出净化后的水,灌入容器中,记录容量。
7.使用普通水质分析仪进行净水样品的水质分析。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3303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b.png)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不同的净化方法,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以及不同方法的净化效果,为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实验原理:水的净化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水质的目的。
水的净化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过滤、沉淀、蒸馏、消毒等。
过滤是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使用过滤介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或悬浮物截留下来;沉淀是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到容器的底部;蒸馏是将水加热至沸点,使水蒸气升入冷凝器,然后冷凝转变成液态水;消毒则是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实验材料:1.含有悬浮物的自来水2.沙子、活性炭、纱布等过滤介质3.试管、烧杯、烧瓶等实验器材4.漂白粉、紫外灯等消毒材料实验步骤:1.取一定数量的自来水,作为实验前的被污染水样。
2.将自来水通过过滤器(包括沙子、活性炭、纱布等过滤介质)过滤后,收集过滤后的水,将其作为第一组实验样本。
3.将另一部分被污染的水样倒入一个烧瓶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中的悬浮物是否有沉淀到瓶底,若有,则将上清液取出,作为第二组实验样本。
4.取一部分被污染的水样倒入一个烧瓶中,加热至沸点,使水蒸发后冷凝成液态水,收集液态水,作为第三组实验样本。
5.取另一部分被污染的水样,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充分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水中的病原体是否被消灭,作为第四组实验样本。
6.将原始的被污染水样与四组实验样本进行对比,观察各实验样本的净化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对各组实验样本的观察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过滤的实验样本(第一组)相对清澈,悬浮物和杂质被有效去除。
2.经过静置沉淀的实验样本(第二组)较原始水样略有改善,但并未完全去除污染物。
3.经过蒸馏的实验样本(第三组)清澈度较高,杂质和溶解物质大部分被去除。
4.经过消毒的实验样本(第四组)病原体被消灭,水质较为安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过滤是水净化的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水的净化实验
![水的净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56f9f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8.png)
水的净化实验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的净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方法,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验。
这次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净化方法对水的净化效果。
首先,我们收集了来自自来水管和河流的水样。
然后,我们将水分成四组,分别使用不同的净化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组使用的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器。
它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过滤器将水中的杂质,如泥沙、微生物、重金属等过滤掉,同时也能除去水中的异味。
经过净水器处理后,水变得清澈透明,味道也变得更加纯净。
第二组使用的是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以高碳含量作为主体的多孔材料。
它能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如农药、残留药物等。
我们将一小段活性炭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水中的颜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颜色变浅了许多。
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优秀,但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净化效果。
第三组使用的是紫外线消毒仪。
这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灭水中微生物的设备。
我们将水放入紫外线消毒仪中,紫外线照射一段时间后,水中的微生物被杀灭。
然而,紫外线消毒仪只能杀灭有机物,对于一些无机物如重金属等的净化效果有限。
最后一组使用的是植物净化法。
我们将水中加入了一些水生植物,如绿萝、水葱等。
这些植物具有吸收水中有害物质的能力,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
经过几天时间,我们观察到水中的植物生长良好,水的颜色也变得清澈明亮。
植物净化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养护,但对于改善水质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净化方法对水的净化效果各有优劣。
净水器能够全面去除污染物,但需要定期更换滤芯。
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效果明显,但只能处理一部分污染物。
紫外线消毒仪能杀灭微生物,但对于无机物的净化效果有限。
植物净化法需要时间和养护,但可以改善水的质量。
综上所述,水的净化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水源的不同和净化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定期检测水质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维护,才能确保水的安全和纯净。
水的净化问题事关每个人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4c8e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4.png)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但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水质的净化变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
在探究不同方法对水的净化效果,并总结出最有效的净化方法。
首先,我们选取了自然水源中的水样作为实验对象,经过初步检测,发现水中
含有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
接着,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水的净化实验。
首先,我们尝试了过滤法。
我们使用了不同孔径的滤网,将水样进行过滤处理。
结果显示,较小孔径的滤网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但对于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其次,我们进行了加热沸腾法的实验。
我们将水样置于加热器中进行沸腾处理,以观察水中杂质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沸腾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
接着,我们进行了化学净化法的实验。
我们选取了活性炭和氯化铁作为净化剂,将其加入水样中进行搅拌处理。
实验结果显示,化学净化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但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最后,我们进行了综合净化法的实验。
我们将过滤法、加热沸腾法和化学净化
法进行了综合运用,结果显示综合净化法可以较为全面地去除水中的各类杂质,使水质得到了有效净化。
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结论,综合净化法是最有效的水质净化方法。
通过过滤、加热沸腾和化学净化的综合运用,可以较为全面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使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总之,本实验通过对水的净化方法进行探究,得出了最有效的综合净化法。
希
望本实验可以为水质净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清洁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实验者姓名: _______________ ,同组实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 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练习利用简易方法净化天然水。
实验用品
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
一. 浑浊天然水的澄清
在两个小烧杯中,各加入 100mL 浑浊的河水(或湖水、江水、井水等)。
一份搅拌,静置,
观察现象,此种水的净化方法叫 ___________________ ;向第二份水样中加入少量经研磨的 _________________ 粉末,搅拌,静置,此种水的净化方法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察现象,两份水样进行比较:较
澄清的是第 ____________ 份净化过的水。
二. 过滤
1、过滤适用于分离 ___________ 性与 ___________ 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其操作要点是: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空塑料饮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设计图如右。
请你帮他继续设计:小卵石、活性炭、石英沙三种材
料的位置,为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请写出对应③所需
,其在简易净水器中的作
的材料名称为
用主要是
三.消毒
向过滤后的水中滴加几滴新配制的漂白粉溶液,或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此过程
为_________ 变化。
四、其他问题和讨论
1•软水就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对吗?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常用_______ ,其中泡沫较多的是,较少的是
3.硬水软化的方法有、。
4.综合来看对于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