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8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期中联考试卷
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我国古代就重视寻根祭祖活动。

与这种传统习俗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2.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B.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C.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D.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3.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贵族生活腐化
B. 血缘色彩浓厚
C. 社会等级森严
D. 音乐发展迅速
4.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5.汉初规定,诸侯王仅对封国内二千石以下官吏有任免权,其他高级官员如辅佐封王的太傅、丞相等官员的任命权则由中央掌握。

这一规定
A.体现中央对诸侯王权力的限制B.使王国官制逐渐与中央等同
C.意在合理调配王国官员的结构D.遏制了地方封国势力的扩张
6. 嘉定二年(1209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B.参知政事C.枢密院D.军机处
7.据《元史》记载:“官吏受贿及库管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

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论罪。

”这反映了元朝
A.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B.重视监察职能的发挥
C.各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D.严厉惩治权臣乱政行为
8.“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

”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9.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宋代允许“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

这种变化表明
A.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B.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加强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10.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1.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1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

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3.唐朝某皇帝打算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项普遍增税政策,但最终搁浅。

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是
A.中书省拒绝草拟诏令B.尚书省拒绝执行
C.门下省审议驳回D.三省之间互相推诿
14.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制衡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包含有这两种制衡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清朝设军机处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
16.“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

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

公民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

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

……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

”这里的“他”指的是
A.梭伦B.克里斯提C.伯利克里D.苏格拉底
17.在古代希腊,规定议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一年且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中任议事会成员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两年,均进行抽签选举。

这种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
A.动摇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参政权利与公民财产没有关系
C.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保障所有公民直接参政的机会
18.《十二铜表法》采用固定罚金制,一些贵族依仗其钱财众多随意侵辱他人。

于是,法官以受害人人身被侵辱所遭受的实际损害的大小作为判定赔偿金额的标准。

这体现出
A.法官可随意解释罗马法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公平正义理念得到伸张D.法律优先保护弱者利益
19.罗马法《学说汇纂》中记录这样一个案例: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

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

”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A.原告证据优先B.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0.据记载,从1400年以后到1642年之间,英国国王没有议会的批准,要提高税收的企图大多没有实现。

为筹款国王通常会和议会争论得面红耳赤。

这反映出英国
A.具有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B.“君权神授”没有历史的根基
C.君主立宪制基本形成D.国家经济管理权已归属议会
21.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

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

这说明当时
A.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B.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
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
22.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3.美国国会议员的来源分为两部分,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众议员由各州人民选出。

这体现了
A.联邦与民主相统一B.共和与联邦相统一
C.分权与制衡相统一D.集权与分权相统一
24.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否决。

1883年,议会中各反对党攻击俾斯麦政府的军事开支。

1887年,俾斯麦要求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而议员们只同意批准三年经费,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届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

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政体遭到破坏
B.议会依法有效行使了对行政的监督权
C.民主意识增长,宰相无力控制议会
D.帝国议会只是君主专制的一块遮羞布
25.南京大学学者张海林先生认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的抵抗政策存在“揖民攘夷”政策,即除了正面与英法侵略者作战、交涉外,还从侧面组织力量进行第二条战线的抵抗,即由地方官绅出面,召集民众,组织团练,出击和扰乱侵略者,而皇帝和地方官则佯装与己无干,暗中进行操纵,给予扶持。

据此可以推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晚清政府
A.侧重于创新作战形式B.得到民众的积极支持
C.作战手段较灵活D.抵抗意识比较强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分析题(26题15分,27题17分,28题18分共计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三(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

举进士、拔萃,皆中。

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

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

……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四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3分)并概括选官方式的演变。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6分)
(2)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27、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

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图一图二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3分)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各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制度的推行有何意义?(8分)
(3))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代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2分)
28、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正式禅位嘉庆,但仍居养心殿掌控朝政;同年9月17日,华盛顿完成了第二届总统任期,发表《致合众国人民》,退出候选总统行列。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
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

……56个人口不
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

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年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美两国的政体(2分),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

(5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给英国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4分)
(3)材料四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残迹?这场战争中,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分)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年级历史科期中试卷答案
选择题:1—5BCCDA 6—10CBACA 11—15CCCDC 16—20BCCDA 21—25DDACD
26、(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3分)选官方式:由推荐到考试。

(2分)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任答三点给6分)
(2)问题:科举制存在弊端,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品德。

(2分)
(3)启示:用人制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选拔人才要注意公平、公正,德才兼备。

(言之有理2分)
27、(1)内容:设置了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监察百官(3分)。

(2)图一:三省六部制(1分),图二:行省制度。

(1分)意义:该制度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分)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4分)(4)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

(2分)
28(1)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美国: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2分)理解: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维护了国家统一,防止了过度集权专制,保障了民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分)
(2)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以财产收入作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依据。

(2分)
影响: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4分)
(3)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分)
(4)改革创新能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保守落后就会被动挨打。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