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康绿道设计规范
2023年健康健行步道建设要求与标准
2023年健康健行步道建设要求与标准目标- 为居民提供健康的户外活动场所- 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放松- 改善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基本要求1. 位置选择- 靠近居民区,方便居民步行或骑行到达- 远离污染源和噪音干扰- 面积足够,能容纳多个人同时活动2. 设施规划- 步道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舒适且易于行走- 考虑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设置合适的休息点和健身设备- 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安全使用3. 绿化环境- 植被覆盖率应达到一定比例,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自然景观- 避免过度修剪和施用化学草坪草料,保持自然状态- 设置垃圾桶和垃圾回收设施,保持步道整洁4. 安全措施- 设立明显的出入口和紧急出口指示- 安装防滑地板和防护栏,减少意外伤害风险-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确保安全可靠性5. 交通便利- 与公共交通站点相邻,方便居民使用- 提供足够的停车位,方便驾车前往- 设立指示牌和路标,引导居民找到步道入口标准1. 步道宽度- 主干道宽度不低于3米- 人行道宽度不低于1.5米2. 设施配置-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休息点,提供长椅和遮阳设施- 配置不同种类的健身设备,满足多样化需求3. 管理与维护- 每日清理步道和垃圾回收- 定期检查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 处理居民反馈和投诉,及时解决问题4. 可持续发展- 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 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或非机动交通前往步道- 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以上即为2023年健康健行步道建设的要求与标准。
参考文献:。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3.1 绿道功能 (3)3.2 绿道组成 (3)4 绿道分级与分类 (5)4.1 绿道分级 (5)4.2 绿道分类 (5)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5.1 规划设计原则 (6)5.2 规划设计成果 (6)6绿道选线 (9)6.1 基本要求 (9)6.2 分类选线 (10)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1)7.1 绿道游径系统 (11)7.2 绿道绿化 (14)7.3 绿道设施 (15)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0)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21)1 总则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慢跑健走是当下人们最常采用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时尚。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绿道建设,其中城市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的数量直线上升,人们在户外绿道运动趋向普遍化。
随着人们对使用体验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健身绿道不仅满足跑步单一功能,更加注重延伸多项功能体验来丰富游客的需求。
本文讨论的健身绿道是建设于较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内,沿一定线路设置的并明显区别于公园其他园路的,供游客进行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健身活动的特殊线性道路及其配套设施系统[1]。
以北京昌平滨河森林公园绿道为例,根据《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构成要素要求,来深入探讨如何建设更优质完善的健身绿道系统。
1绿道系统建设为满足北京昌平城区范围人们户外健身跑步的需求,昌平区园林绿化局于2015年在昌平森林公园内新建环形健步跑道,打造一条充满活力、健康生态的健身运动空间。
绿道位于公园东沙河上游段南园内,北起南环大桥下,南至怀昌路。
总长5.4km ,宽1.2m ,乔灌木种植2万余株,地被种植约7万m 2,绿化建设总面积19.37万m 2。
于2015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沿线设有服务木屋、休闲广场、步行栈道、观景平台、景观小节点等游憩设施。
1.1选线分析昌平滨河森林公园绿道的选线最大程度整合了园区南部主要景观节点和资源,优先布局景观资源突出、吸引力强的线路,切实满足人们健走或慢跑运动要求。
步道分别由两条长为3km 、5km 的跑道组成。
两条线路连接公园北、西、南三个出入口,以公园湿地为中心,贯穿其中呈大小环形线路,途经多处观水平台、休闲广场、人工湿地和休憩场所。
人们在此可以进行散步、健走、慢跑等运动,还可以进行器械类如滑板、轮滑等多项运动。
1.2慢行道路慢行道路的路面宽度应控制在1.0~1.5m 内,路面材料具备舒适、安全、耐久、环保和便于统一的特性,选择简洁、大方、保持统一、易于识别,且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材料,避免多种材料混用形成杂乱效果[2]。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14.02.27•【字号】京绿城发[2014]4号•【施行日期】201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通知(京绿城发〔2014〕4号)各区、县园林绿化局:根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园林绿化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北京市市级绿道建设工作的意见》(京发改〔2014〕113号)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此规范开展你区(县)绿道规划设计工作。
附件:1.《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2.《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4年2月27日附件1: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4年3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要求,规范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增强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北京市绿道建设实施有效指导和规划控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特制订本指导书。
第二条本指导书适用于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编制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除参照本指导书的要求之外,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由区县政府组织进行,规划成果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园林绿化局进行审查,最终报区县政府审批。
第五条承担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或城市规划编制甲级资质。
第二章绿道及其分级第六条绿道是一种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适用于步行、骑行等慢行休闲方式的线性绿色空间,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展示、健康休闲、沟通城乡等多种功能。
健康步道的设置标准
健康步道的设置标准
1. 路线规划,健康步道的路线应该设计成环绕自然风景或城市
景观的路径,避免交通繁忙的地区,同时考虑步道的长度和坡度适
宜度,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健康水平的人群需求。
2. 安全设施,步道应该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牌,确保行人的
安全。
此外,应该考虑在步道周围设置紧急电话、安全监控设施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3. 环境设施,健康步道的设置标准也包括环境设施,例如休息点、饮水站、健身器材等,以提供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的休息和补给
需求。
4. 环保设计,步道的建设应该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
括植被保护、垃圾分类回收设施等环保设计。
5. 可持续发展,在步道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需求,包括人流量预测、维护和管理规划等方面。
总的来说,健康步道的设置标准应该综合考虑行人的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环境需求以及社区发展需求,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幸福。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123总则3.1为充分发挥绿道的休闲、健身功能及生态作用,展现北京绿道生态化、人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有效指导北京绿道的规划设计,提升绿道设计质量,制定本导则。
3.2本导则所指绿道是一种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适用于步行、骑行等慢行休闲方式的线性绿色空间,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展示、健康休闲、沟通城乡等多种功能。
3.3本导则为北京绿道的规划设计提供普遍性指导和参考。
除本导则外,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北京市的其他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等的要求。
3.4本导则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负责解释。
4基本原则4.1生态性原则绿道是一条休闲廊道,也是一条生态廊道。
规划设计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北京的生态基底、自然山水格局,依托绿色空间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通过对绿道两侧绿化景观的提升,强化廊道的生态联通功能。
4.2系统性原则绿道应与城乡建设发展统筹考虑,契合城乡发展的需求,在落实相关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联通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区、公园、民俗旅游村、大型居住区、交通站点等节点,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文资源,系统布局绿道线路及各类服务设施,并与规划、园林、交通、水务、市政、旅游等多个部门协调,引导区域良性发展。
4.3人本性原则绿道以发挥健康休闲功能为重点,应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和绿色出行需求,注重人性化设计,在营造优美景观环境的同时,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及标识系统的完善,建设便捷、安全、舒适、可参与度高的绿道。
4.4特色性原则北京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多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绿道应充分结合不同资源特色、环境特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滨水、山地、森林、田园、都市、乡村等多种景观风貌,充分展现北京绿道的鲜明特色。
4.5实效性原则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不盲目求宽求大。
在用地局促、绿道无法连续的情况下可合理借道。
灵活处理绿道线路之间的衔接,因地制宜地选择铺装和绿化方式,避免大拆大建,尽量结合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关注绿道实际效能的发挥。
北京市健康步道建设评估标准(2021版)
10
有物联网技术加5分;
能实现步道使用频率记录及效果评价加5分。
北京市健康步道建设评估标准(2021版)
(基础分100分,加分15分,合格标准:基础分85分)
项目
建设内容
评估方法
分值
评分标准
基本条件
1.位置便利、路面整洁安全、无车辆行驶;
2.定期对步道两侧设施进行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3.健康步道宽度不小于1.2米,总长度不小于1000米或环形步道周长不小于300米;
2.宣传内容与科学健身等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技能相关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3.每年更新1次得10分;未更新不得分;
4.有照明、休息椅凳等,可正常使用得5分;否则不得分;
5.步道附近有卫生间得5分;否则不得分。
5.配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路标宣传。
15
1.有健康知识路标宣传得5分;否则不得分;
2.宣传内容与适量运动等健康知识相关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10
1.有标识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2.标识清晰、保持完好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3.步道两侧或路面有步行距离提示。
15
1.有距离标识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2.距离标识间距合理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3.保持完好得5分;否则不得分。
4.设置宣传栏或橱窗,配有便民设一块减2.5分;
3.宣传标识数量不少于5块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6.必要场景设置提示牌。
5
在路口、上下坡等必要场景设置提示牌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7.利用步道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查看资料
10
每年开展至少2次健康促进活动得10分;否则不得分。
北京市绿道管理办法
北京市绿道管理办法加强木市绿道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本市绿道资源,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北京市的绿道管理办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条为加强木市绿道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木市绿道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市_审议通过的《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XX-XX 年)》,制定木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绿道慢行道路、绿地景观、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木市绿道分为市级、区级和社区绿道三个层级。
第四条市园林绿化局为绿道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绿道的统筹管理和监督,拟定技术规程规范及管护办法。
区县园林绿化局为区县绿道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木区县绿道管理实施办法,并负责做好绿道管护工作的检查、验收和考核。
区县园林绿化局或者区县—确定的其他绿道管理部门,应依法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园林绿化企事业单位作为绿道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管理单位),负责绿道的日常运营维护和保护管理。
第五条绿道慢行道路是在绿道用地范围内,满足市民休闲需求而建设的自行车骑行、步行及骑步行兼有的慢行道路;绿道连接线是为保证绿道连续而局部利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路段。
第六条绿道管护参照公共绿地管理方式和标准规范,实行属地管理,向公众开放。
绿道自行车租赁、驿站和游客服务中心内餐饮、商品销售等商业活动可实行市场化经营,鼓励引入社会经营。
绿道连接线、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以及其他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等管理方式不变,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第七条发改、规划、国土、交通、市政、公安、财政、水务、体育、旅游、药监等主管部门应当按市—审定通过的《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职责,做好绿道相关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八条管理单位应建立绿道管理维护、安全巡查和管理等各项,做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第九条慢行道路管护应做到道路路而平整,安全设施和道路标志、标线完整,维修及时。
第十条本市绿道内只允许人行和自行车通行。
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规划设计研究
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规划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森林疗养步道在北京地区越来越受欢迎。
森林疗养步道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休闲娱乐场所。
本文将重点探讨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的规划设计研究。
首先,森林疗养步道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北京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山水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布局步道线路,使之与周边的山水景观相协调,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
其次,森林疗养步道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疗养需求。
作为一种健康休闲的方式,森林疗养步道的规划设计应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
在步道线路的设置上,应考虑人们的步行需求和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合理设置休息点和观景点,提供不同程度的难度和长度的步行线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再次,森林疗养步道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功能的多样性。
除了提供步行休闲的功能外,森林疗养步道还可以设置一些其他的功能设施,如健身区、户外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最后,森林疗养步道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步道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
同时,还要注重步道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过度破坏。
综上所述,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的规划设计研究应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人们的疗养需求、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疗养空间,让人们在步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绿道设计规范
绿道设计规范绿道是指在城市、乡村或风景区内因地制宜建的带有休闲、观赏、健身等功能的专用通道,它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绿道的设计规范对于保障绿道的功能和安全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绿道设计规范。
一、绿道的宽度绿道的宽度应根据通行人口流量和功能需求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的绿道宽度应不小于2米,乡村的绿道宽度应不小于1.5米。
同时,还需根据绿道的使用人群,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进行适当的宽度扩展。
二、绿道的材料选择绿道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环保性、耐久性、抗滑性等。
一般来说,绿道的地面材料可以选择水泥、沥青、木材、人造材料等,但需要保证材料的平整度和舒适性,以防止人员跌倒和滑倒。
三、绿道的灯光设施绿道的灯光设施应根据使用时间和安全考虑进行合理布置。
夜间使用的绿道应配备适当的照明设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通行。
灯光设施要选择光线柔和、无眩光、无频闪的照明方式,同时考虑能源的使用效率和环保性。
四、绿道的标识标线绿道的标识标线是指为了引导和提醒人们正确使用绿道而设置的标识和标线。
标识可以为指示牌、路牌等,标线可以为斑马线、提示线等。
标识标线需根据绿道的功能设置合理的位置和数量,以提高人们对绿道的认知和利用率。
五、绿道的设施设置绿道的设施设置是指为了提供一定的服务和便利而设置的设施,如休息椅、公共厕所、饮水机等。
设施设置需要根据使用人群的需求和使用频率进行合理布置,同时保证设施的质量和维护的方便性。
六、绿道的植被设计绿道的植被设计是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供好的视觉效果和空气净化功能。
植被设计需要考虑景观美观性、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花草、树木等。
七、绿道的排水系统绿道的排水系统是指为了防止积水和影响绿道使用而设置的排水设施。
排水系统应包括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以确保绿道的干燥和舒适。
八、绿道的安全设施绿道的安全设施是为了防止意外事件和保障使用者的安全而设置的设施,如防护栏、警示牌等。
绿道设计规范
绿道设计规范绿道是指沿江、河、湖、湖泊、水库、海滩、沉山河道等水域,并根据当地环境、文化、历史以及未来发展需求,有效融合水域保护、城市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交通出行、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绿色生态走廊,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绿道设计规范。
一、绿道规划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绿道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交通出行等因素,确保绿道功能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2. 生态保护:绿道规划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合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确保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3. 人文景观:绿道规划设计应注重景观效果,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和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节点和景观走廊。
4. 城市交通:绿道规划设计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有效衔接,提供安全便捷的步行和非机动车道,促进可持续出行方式的使用。
5. 设施设备:绿道规划设计应合理设置休闲设施和信息服务设施,提供公共厕所、室外座椅、亭子、解说牌等便民设施。
二、绿道设计要点1. 绿化设置:绿道应设置沿线绿化带,包括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视觉效果。
2. 公共空间:绿道应设置公共空间,包括广场、花坛、游乐设施等,用于人们休闲、活动和社交。
3. 卫生设施:绿道应设置垃圾桶、垃圾箱等卫生设施,保持绿道的整洁和环境卫生。
4. 安全防护:绿道应设置护栏、标识牌等安全设施,确保游客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5. 照明设施:绿道应设置照明设施,提供夜间安全照明,增加绿道的使用时间和安全性。
6. 道路交通:绿道应设置步行和非机动车道,与城市道路网络相衔接,保障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7. 文化元素:绿道应设置文化元素,包括雕塑、纪念碑、历史遗迹等,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8. 水域景观:绿道应充分利用河流、湖泊等水域资源,设置观景平台、桥梁、码头等,提供水上休闲和观赏的场所。
三、绿道管理与维护1. 绿化养护:定期对绿道沿线的植物进行养护和修剪,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美观效果。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6.09.21
•【文号】建城函[2016]211号
•【施行日期】2016.09.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建城函[2016]21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园林绿化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天津市规划局、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园林事业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我部组织编制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21日。
健康步道建设标准及内容要求(2019年修订版)
健康步道建设标准及内容要求(2019年修订版)健康步道:适用于社区、单位、公园等公共场所内具有一定长度,可供公众开展健步走等形式的健身活动,并获取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步行道路。
1.基本内容
(1)步道及相关设施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禁止吸烟标识。
(2)位置便利,路面整洁安全,无车辆穿行。
定期对步道两侧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
(3)与市政、园林、体育、文化、团工等部门共建共享,步道宽度不小于1.2米,总长度不小于1000米或环形步道周长不小于300米。
2.环境建设
(1)步道配有线路地图、使用说明、解说板。
标有起始点和终点,及行走方向。
(2)步道两侧或路面不间断设有步行距离、所用时间及消耗能量等标识。
(3)配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路标宣传,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知识。
(4)设置不少于2块宣传栏或橱窗,并配有便民设施如路灯、休息椅凳等。
(5)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提示牌,如:小心路滑、防止溺水、老人不宜等提示。
3.活动开展
(1)每年至少更新1次步道两侧宣传栏或橱窗的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2)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公众利用步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每年活动不少于1次。
4.扩展内容
(1)步道路面采用柔性防滑材料。
与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建设紧密结合。
(2)利用步道定期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每年至少2次。
(3)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步道使用频率记录及效果评价。
健康健行步道建设:2023年最新标准与要求
健康健行步道建设:2023年最新标准与要求背景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和户外运动的关注不断增加。
健康健行步道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户外运动设施,不仅可以提供健身和休闲的场所,还可以促进社区的活力和交流。
为了确保步道的建设和设计符合最新的标准和要求,本文提供了2023年的最新标准和要求。
步道建设标准1. 设计要求- 步道应考虑各个年龄段的使用者,包括老年人和残障人士。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无障碍通行的要求,包括斜坡和扶手等设施。
- 步道应具备足够的宽度,以容纳多人同时使用,同时保证用户之间的安全距离。
- 步道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 材料选择- 步道应选择耐久性好、抗腐蚀和防滑的材料,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尽量选择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安全设施- 在步道的设计中,应设立适当的安全设施,如护栏、标志牌和紧急呼救设备等,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 步道应考虑夜间使用的情况,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使用者在夜间也能安全通行。
4. 维护管理- 步道的维护管理非常重要,应定期检查和清理步道,确保步道表面平整、无杂物和危险物。
- 如有损坏或安全隐患,应及时修复和处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
结论通过遵守2023年的最新标准和要求,健康健行步道的建设将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和安全要求。
在设计、材料选择、安全设施和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环境的保护。
只有以简单策略为基础,独立决策,并避免法律复杂性,我们才能顺利推进健康健行步道的建设,为社区提供更好的休闲和健身场所。
健康步道标准
健康步道标准健康步道是指专门为人们进行健康锻炼而建设的步行道路,它不仅能够提供人们锻炼身体的场所,还能够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为了确保健康步道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制定健康步道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健康步道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米,以保证行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路面应该平整、无障碍物,并且应该设置防滑措施,以防止行人在潮湿天气或下雨天滑倒。
此外,健康步道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比如应该设置坡度适中的坡道,便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使用。
其次,健康步道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建设健康步道时,应该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形,同时可以适当进行绿化美化,使步道环境更加优美。
此外,应该设置座椅和休息点,供行人休息和观赏周边风景之用。
另外,健康步道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健康步道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路面平整、无损坏,同时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管理部门还应该设置指示牌和警示标识,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并且建立健康步道使用规定,保证行人在步道上的安全和秩序。
最后,健康步道的建设应该注重宣传和推广,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健康步道的使用中来。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步道健身活动、举办健康步道环境摄影比赛等方式,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健康步道,从而推动健康步道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健康步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人们的健康锻炼,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健康步道的建设和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健康步行环境。
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
3
绿道的涵义 ................................................4
4
绿道的选线 ................................................7
5
绿道的设施配置 ............................................9
区绿道三个层级。各级绿道相互连通,形成有机整体。 3.1.1 市级绿道是全市绿道体系的骨架,串联全市重点生态空间、人文历史景 观和主要功能区等,对市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休闲游憩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 意义。 3.1.2 区级绿道主要起到承接市级绿道的作用,串联市级绿道未纳入的重要绿 色空间、文化景观等,主要服务于本区县的居民。 3.1.3 社区绿道是在社区或绿地内部形成的绿道微循环系统,主要服务于周边 居民。
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 技术导则
北京市园林绿化设计技术导则
目录
1
总则 ......................................................2
2
基本原则 ..................................................3
2.5 实效性原则 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不盲目求宽求大。在用地局促、绿
道无法连续的情况下可合理借道。灵活处理绿道线路之间的衔接,因地制宜地 选择铺装和绿化方式,避免大拆大建,尽量结合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关注绿道 实际效能的发挥。
3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3 绿道的分级分类
3.1 绿道的分级 从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北京绿道可分为市级绿道、区级绿道和社
北京滨水绿道规划设计探索——以温榆河绿道、通州区北运河健康绿道为例
尔 斯 ·E·利特 尔在 其 著 作 《美 国 绿 道 》中将 绿 道 定
水是 人 类 及 一 切生 物 赖 以生 存 的 必 不 可少 的
义 为 :沿 着 河 流 、溪 谷 或 山 脊 线 等 自然 景 观 走 廊 , 重 要 物 质 ,是 工 农业 生 产 ,经 济 发 展 和环 境 改 善 不 或 沿 着游 憩 用 途 的废 弃 铁 路 线 、风 景 道 路 等 人 工 可替 代 的宝 贵 自然资 源 。水是 生命 之源 ,还 是一 种 景 观 走廊所 建 立 的线 型 开敞 空 间 。2014年编 制 的 极 其 重 要 的地 球 资 源 。它 哺 育 了众 多 古 老 的人 类 《北 京绿 道规 划 设 计技 术 导 则 》 中将 绿 道 定 义 为 : 文 明 ,同时也 是现 代文 明不可 或 缺 的血脉 。
种 功 能 。
白河 水 系 、北 运 河 水 系 、蓟 运 河 水 系 、拒 马 河 水 系
以上两 者 ,可 以将绿 道 归纳 为 以下 几 种特 征 : 五 大 水 系 。这 五 大水 系 与其 衍 生 出 的 多 条流 向 中
线 型 :绿 道 的 形 态 是 线 型 的 ;
心城 区的河 流共 同构 成 了北 京 的城 市河 流系统 。
串联 :随 着 社会 的发 展 ,人 类 活 动 影 响甚 至 主
城 市 滨 水 区 域 :城 市 滨 水 区是 城 市 中 一 个 特
宰 着 自然环 境 和 景观 的 变 化 ,为 此 ,导 致 了 自然 环 定 的 空 间地 段 ,指 “与河 流 、湖 泊 、海 洋 比邻 的 土地
境 趋 于碎 片化 ,动植 物 的生 存 空 间被 城 市 、道 路 割 或 建筑 ;城镇 临近 水体 的部 分 。”总 的说来 是指 城市
北京市健康主题公园建设评估标准(2021版)
6.设置安全提示牌。
5
有上下坡、小心路滑、防止溺水、老人不宜、注意急转弯等提示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活动开展
(30分)
1.科普宣传内容定期更新。
查看资料
10
每年至少更新1次得10分;否则酌情减分。
2.利用健康步道,定期组织健走活动。
2.宣传内容以慢病及其健康生活方式内容为主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3.内容科学严谨得5分;否则酌情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有开放性健身场地,配有健身器材。
15
1.有开放性健身场地、能同时容纳100人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2.配有健身器材,如单双杆、扭腰训练器、臂力训练器、漫步机、健骑机、坐蹬器等,不少于5种得5分;否则酌情减分;
10
利用健康步道,每年组织至少5次健走活动得10分;否则酌情减分。
3.组织开展群众性健康促进活动。
10
在公园内组织开展群众性健康促进活动,每年至少4次得10分;否则酌情减分。
附加分
(15分)
1.有视频或广播播放设备,滚动播放健康公益音视频。
5
有视频和广播播放设备,滚动播放健康公益音视频,加5分。
2.公园内经常活动的健身社团大于5个。
4.公园内有禁烟标识,倡导公园内禁止吸烟。
5.定期对公园内各项设施和锻炼器材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各项设施正常使用。
环境建设
(70分)
1.有醒目的健康主题公园标志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标识。
现场查看
15
1.有健康主题公园标识得5分;否则不得分;
2.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标识得5分;否则不得分;
3.标识醒目得5分;否则不得分。
《北京绿道VI规范及应用》
单位:mm
信息标识二
用于标示区县之间的边界,并附有区县名等信息。 此形式可应用空间引导标识(区县提示标识),视需要设置。
信息标识二——尺寸及材质图
单位:mm
指示标识
用于标明游览方向和线路。通常用图形并配以简单文字进行说明,以箭头加文字或图形 的方式来表示目的地的方向、距离等。 此形式可应用导向指示标识、警示禁止标识,同一地点需设两种以上标识时,可合并安 装在一个标识牌上,但最多不应超过三种,标识内容不应矛盾、重复。
重要节点
绿道沿线
立体 指示标识 标识
导向指示标识
重要的绿道道路交叉路口及重要 的 信 息 源 和 目 的 地 周 的 边 200引导道路、服务设施、景区景点等目的地的方向、距离等,常采用箭 500 米提前设置。(可根据实际 次重要节点 头加文字或图形的表现方式 情况,在标识牌底部集成不同功 能的警示性、禁止性标识)
地面 标识
提示导向标识
高度与视距示意图
高度与视距
高度:根据对人机工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行人用标识系统须以人的水平视线(高度1.5m为
标准),合理视觉距离(1m~5m)与合理视角(15度)为参数,因此,标识系统信息登载位
置不应该超过人的视觉舒适范围,垂直高度约在1~4m。 视距:根据人机工学的有效视觉距离来合理规定信息(文字、图形)的大小和张挂状态,使其 容易辨认且简明易懂。同时,设计兼顾行人的中距离与远距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
指示标识——尺寸及材质图
单位:mm
安全警示标识
安全警示 标识
提示安全警示、友情提示、公益提议等以及安全须知标识,须明示可 安全警示 能发生危险的地带,需要受众注意的事项。其中起警示作用的标识需 警示禁止 性标识 活动区、林下休憩区、运动区及 绿道沿线 要在危险路段前80-100m处设置 标识 水系的旁边 禁止标识 提示禁止通行、禁止烟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健康绿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健康绿道建设工程,根据国内外绿道建设经验及相关技术规程,结合我市情况,特提出健康绿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一、建设范围
百万亩森林建设范围内适宜建设绿道的区域。
二、建设原则
保护原有植被,尽量减少对现有植物和景观资源的破坏;注重绿道的便捷性、舒适性,充分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打造形式多样、特色多样的绿道;倡导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打造精品;坚持绿道建设与沿线整体发展相结合,通过绿道建设惠及民生;整体规划、分区实施,鼓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绿道的建设和维护任务。
三、建设模式
在绿道选线范围内铺设慢行道路系统,配备照明、通讯、座椅、厕所等基础设施,设立停车场、交通接驳站点和具备综合功能的游客服务中心,并布设统一的标示系统。
四、主要技术要求
(一)道路系统建设要求
1.宽度标准
根据绿道的不同使用功能和所在地区,规定步行道宽度为1.5-2m,自行车道宽度为1.5-3m,综合型绿道宽度为3-5m。
2.路面材料选择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强度的基础上,鼓励使用环保活性材料,尽量多采用软性铺装材料,同时考虑与环境的一致性。
步行道一般用透水砖、混凝土、砾石、石块等材料;自行车道可采用沥青、透水地坪、混凝土等材料;综合型绿道可采用沥青、透水地坪、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
3.路面颜色选择
步行道颜色可因地制宜,容易辨认;自行车道统一用白线标识,路面颜色选用暗红色、黑色等深色调;都市综合绿道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统一,美观大方即可;郊野型绿道可视其所用材料而定。
4.坡度设计
绿道的坡度应与自然条件下的横坡、纵坡坡度相一致。
各类绿道坡度参考标准
5.入口设计
路道入口应有醒目的标识牌和无障碍通道。
6.盲道与无障碍设施
参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等相关规范要求,合理设置。
(二)绿化景观控制原则
在最大限度保护、合理利用现有植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完善,注重整体效果,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多选用乡土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体现绿道的线性特征,使植物景观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充分考虑步行者、骑行者的遮荫需求及视觉效果;营造丰富的群落景观,把握绿道的整体节奏和季相变化,体现植物多样性,提升绿道的游赏乐趣。
(三)配套设施
1.基础设施
1)市政设施
(1)照明设施
城市绿道中可结合城市路灯系统,照明范围和强度不应干扰周边居民生活。
城市外围绿道仅在游径和重要节点使用固定照明设施。
(2)给排水设施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的供给应分布在重要的节点系统和绿道附近。
道路的排水设施如暗沟和路面排水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防火设施
以预防为主,建立预测预报、巡逻检查、通信、防火站等安全防火设施,根据地区的不同特点和保护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设施。
(4)通讯设施
应配备完善的通讯系统(公用电话)、应急呼叫系统以及道路报警系统;完善道路通讯网络,
消除手机信号盲点。
绿道中照明、防火、给排水、供电等基础工程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
2)游憩设施
(1)亭、廊、花架
亭、廊、花架提供休息、遮荫、避雨的功能,型态、尺寸、色彩等应与区域景观相适应、协调。
材料应选择光滑安全的饰面材料;亭、廊、花架的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花架可结合藤本攀援植物的种植,丰富其立面景观。
(2)座椅
座椅的设置密度应考虑绿道所在的区域的具体情况;座椅的形式可以是坐凳或是结合花坛、树池、挡墙设计的座椅。
座椅采用环保、易清洁、耐久的材料,郊外区域优先选用石材、混凝土、木材等,木材应作防腐、防虫处理。
3)公用设施
(1)自行车架
宜采用槽式单元支架、管状支架、装饰性单元支架和双层自行车架。
考虑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设置密度,同时可兼顾自行车租赁业务。
(2)垃圾箱
垃圾箱应设置垃圾分类标志;设置密度应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市级绿道中垃圾箱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选用石材、混凝土、木材等耐久材料。
(3)公共厕所
应有明显的标志。
设置密度应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市级绿道中公厕宜采用生态环保型移动厕所,并定期维护,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
2.服务设施
游客服务站作为集中设置绿道相关服务设施的场所,建设时注意控制建筑尺度和总量。
宜采用与周边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设计风格、元素和材料。
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包括已建成的建筑物和设施等,积极贯彻环保和经济的绿色理念。
根据规模和服务范围可将游客服务站分为两级:
一级游客服务站,为根据绿道整体规划确定的游客服务中心。
主要承担绿道管理、综合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中心。
可单独设置,也可与公园、景观点等服务设施结合设置。
游客服务中心应具备管理、停车、医疗救护、宣传、自行车租赁与维修、厕
所、信息咨询等功能。
设置间隔平均为15-20Km为宜,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以内。
生态敏感区内不得设置游客服务中心。
二级游客服务站,是绿道沿线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驿站。
主要承担休憩、服务和咨询等方面功能,是绿道服务次中心。
设置间隔平均为3-5Km为宜,占地面积控制在500㎡以内。
3.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包括:全景牌、景观解说牌、服务导引牌、道路交通牌和警戒忠告牌等五大类。
绿道标识系统建设应参照相关规划设计执行。
并严格执行标志、规格、色彩、字体等方面的强制性要求。
同时,在材质选用、布局设置、信息分类登载等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更多融合当地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内容,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实现整体性和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4.交通接驳点
交通接驳点包括衔接设施和停车设施两部分。
1)接驳设施
绿道建设应充分考虑与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及静态交通的衔接,尽量避免与高等级道路交叉,必须相交时宜采用立体交叉形式,或在交叉口划有醒目的斑马线,同时设置清晰的标志和严禁机动车进入绿道的障碍物,并设置减速带。
绿道与城市桥梁、隧道合并设置时,自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2m,且自行车道、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应以防护栏形式进行隔离自行车租赁点应与交通接驳点、游客服务中心、驿站等设施统筹布置,实现绿道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方便居民进入绿道。
2)停车设施
应在绿道出入口,结合驿站设置公共停车场。
机动车停车场规模应根据游客流量,按最小容量确定,积极利用周边公共停车场为绿道使用者服务。
同时考虑自行车停车、残疾人停车等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及为交通换乘和游客滞留留出空地。
绿道与机动车停车场衔接时,应在停车场出入口设立醒目的标志,并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与停车场出入口设置减速带。
停车场宜采用软性铺装或自然地面,考虑残疾人使用的停车场应铺设硬质地面。
绿道出入口、驿站等人流的集散点应配置相应公交停靠站。
公交停靠站应设置一定缓冲区和明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