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三美术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三美术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三美术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课程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初三学生设计的美术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通过研究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按照人教版初三美术全册的教学内容进行安排。

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2. 掌握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技巧,如绘画、雕塑、版画等;3.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初三美术全册的内容进行编排,涵盖了以下主题和技巧:1. 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介绍:通过研究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2. 绘画技巧: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等基本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3. 雕塑技巧:介绍雕塑的基本原理和材料,并进行雕塑作品的创作;4. 版画技巧:研究版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制作版画作品;5. 艺术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艺术创作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艺术创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结合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美术学科中获得全面的培养。

通过展示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艺术技巧和创造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某些艺术形式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差异,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辅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更多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和辅导,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研究需求。

参考资料- 人教版初中美术全册教材- 艺术史相关资料和作品集以上是《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三美术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的简要内容概述。

详情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六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

第六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

第六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作者:张宝清[教材阅读]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理解“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的含义。

本课的素描教学与传统的单纯技法教学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它要求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明暗调子变化的规律;利用明暗表现立体的不同方法、明暗表现的不同材料以及画面的构成形式,通过实践活动表达一定的感受和思想,体验到表现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世界上有多少艺术家,就有多少种素描和色彩”。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在教学中,首先应该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白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和明暗变化的规律,再通过演示和展示明确明暗表现的基本技法,通过实践,使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方法,完成一张或几张以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作品。

既然成为作品,就要区别于一般以写生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习作性素描。

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要有创意,具有个性,寻求不同的视觉效果,具有时代感,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表现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不限,表现的内容不限,表现的形式不限,表现的技法不限。

所以,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在表现技法上,要求学生除尝试以点、线、面为主要表现手段外,还希望他们大胆尝试薄涂(淡彩)、水墨、版画、拼贴、电脑制作或其他综合技法;在表现内容上,可以是人物、动物、静物、风景,更可以是想象、意象中的事物,给学生充分表现的空间;在表现形式上,具象、抽象不限;在表现材料上,不做统一规定,由学生自主决定。

人教版八级下册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精选】

人教版八级下册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精选】

《亲吻婴儿》
作为立体主义的 代表人物,画家用独 特的手法打破了传统 的以固定视点观察和 表现对象的绘画方法 ,开创了在平面上同 时呈现物象各个视角 形态的方法。
《面包》
画面上两个饥饿的孩子缠 着妈妈要吃的,那乞求的 眼神和哭喊咧着的小嘴诉 说着他们的饥饿,让人看 了心酸难忍,但又无可奈 何,只得背过身去饮泣。 画面中没有色彩,只有简 单粗犷的线条,造型简洁 有力。沉痛的揭露了战争 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 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 深刻的警示意义。
总结导预
1.本节课我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性 的美术作品,想要了解更多美术作品所蕴含 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在课余时 间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不局限 于课本和课堂,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关心 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 传达形象,努力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 2.预习下一课《弘扬真善美》
《狼牙山五壮士》
作品表现了五位 满目仇恨的抗日壮士 宛如一座座巍峨的山 峰矗立在狼牙山之巅 ,作品既热情歌颂了 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 高气节和英雄气概, 又寓意和象征着中国 人民不可侵犯与战胜 的坚强信心。
《洪荒风雪》
漫天的风雪 映衬出队员们为 祖国探寻宝藏而 不畏艰险的坚定 意志和豪迈气概 。
《杨柳浴禽图》
1.第一眼看到你会被那抢眼、近乎妖艳的色 彩震撼 ,更会 迷醉于 她独特 的,蕴 涵巫女 般迷幻 魔力的 风格之 中。
2.她选择以代表强烈欲望的紫色来包装其化 妆品系 列,以 黯紫色 为主色 的包装 ,周围 布满了 红艳的 蔷薇, 像极了 年代妩 媚的面 粉盒; 复古俏 丽的化 妆品系 列让城 中女子 爱不释 手。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材·美术 第十六册
第一课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初一美术(第六、七、周)课时:2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作业要求: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结构。

教学重点:1、观察、分析、概括物体的形体2、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来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1分钟)按中学美术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2分钟)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三、讲授新知识:(15分钟)1、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1)体的形成:演示。

(2)体的构成结构:分析几何形体的长、宽、高。

(3)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

2、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

四、学生实践,教师视导:(22分钟)1、作业要求:(1)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

(2)学习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3、辅导要点:(1)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所临摹作品。

(2)要求学生按方法步骤临摹。

(3)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临摹掌握了一些表现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准备。

第二节一、组织教学:(1分钟)二、引入新课:(2分钟)上一节课通过临摹,学习了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这一节课进行实物写生。

三、讲授新课:(15分钟)写生一组静物,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演示写生的方法和步骤:1、用辅助线定出物体的大体轮廓,找出对应的中轴线。

2、勾出物体结构的轮廓线,比较各部份比例关系。

3、从形体结构出发,进一步画出具体形象结构特征。

4、用肯定的线条深入描绘。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20分钟)1、作业要求:(1)提倡严谨的造型。

(2)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

(3)各部份比例关系要正确。

2、辅导要点:(1)整体地把握物体的形体结构。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_初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_初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第十六册_初中美术教案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

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既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

B.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

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第一课艺术与科学教材分析:本课融合了“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两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要思考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艺术想象、审美追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设计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在深入理解艺术与科学关联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创作、表现。

此外,在本课教学中,还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已有的学科体系进行整合,以及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不同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6课《神奇的铁画》word教案1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6课《神奇的铁画》word教案1

《奇特的铁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铁画的来源、历史。

2、对我国芜湖铁画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铁画的了解。

3、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心爱,提高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芜湖铁画的历史、种类。

难点:欣赏并了解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画图片等。

教学设计:
1、导入。

(1)大家见过铁画吗?说说自己见过的铁画是什么样子的?
(2)让大家欣赏几张铁画的图片。

(3)教师提出问题:铁画到底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2、教师讲解。

(1)向同学介绍铁画的起源和历史。

(2)教师向学生们介绍芜湖铁画,以及芜湖铁画的种类,加深了解。

3、欣赏。

(1)课件展示几幅芜湖铁画的图片,让学生们欣赏。

(2)请学生发言,回答这些铁画到底奇特在什么地方。

4、深入分析。

(1)教师讲解铁画的欣赏方法。

(如:可从构图、色彩、工艺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2)教师出示范作,让学生从例外角度进行赏析,并组织大家讨论交流。

5、实践创作。

(1)教师要求学生模仿其中的一幅铁画,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和设计理念。

(2)学生先评,教师进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3)学习建议:是否对铁画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赏识

赏识

赏识作者:庞宇丹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11期本课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岭南版)初中第十六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案例背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获取新知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我选择欣赏课作为切入点,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价值以及与身边同学的合作学习中,发现同学之间不但能做玩伴也可以成为课堂上的好伙伴。

这是一堂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观察古典艺术的欣赏评述课——《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整节课的设计围绕着古代的青铜艺术展开。

怎么把学生从“古、老、土、旧”的观念中,采用“陈酒新装”的教学方式让它重新获得学生的赏识,进而深入地分析、了解青铜器呢?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设置了几个不同的活动环节来吸引学生的眼球,逐步把他们从喧闹的现代社会转到悠久历史的古代社会,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得审美经验,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成就的热爱。

【案例描述】环节一:设疑导入,俗语引题课堂上,老师带着笑脸走进美术室说:恭喜恭喜,大家新年好。

学生马上哄笑起来,对着老师大声说:恭喜发财,利是到来。

老师说:你们在家里过年时,肯定每天都享受着各种美食,有没有谁吃到过“九大簋”?广州人通常说请你吃“九大簋”,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时,教室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鸡鸭鱼肉?是不是火锅?满汉全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簋”字,注解拼音“gui”,马上有学生说:这个簋字的下端是“皿”字,簋会不会是一种器皿?反思:本课例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问题设疑法为导入的激趣环节,更多地把学生的视、知觉调动起来,唤起学生的好学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把广州特有的俗语带入话题。

这样富有情趣的导课,自然和谐,既能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了解广州的风土人情,又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使美术课堂不但有文化和地域性,更富有人情味。

环节二:互动交流审美感受老师引导:大家不但会想,还会从字体的组成结构方面去联想,你们很有智慧!其实“簋”是古代用来盛食物的容器,最早是由青铜制造的。

浙教版16册美术

浙教版16册美术

第一课神奇的工具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并了解电脑这一现代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初步学习用于美术创作的主要电脑软件。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进行简单的网页设计。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电脑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深刻认识电脑这一神奇的工具,引发学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欲望。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电脑这一神奇工具的功能及它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进行网页的设计。

难点:对某一绘图软件工具的合理使用以及网页设计中内容的选择、版面的布局、色彩的处理、导航按钮的设置等。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电脑美术作品。

(教师)补充收集运用于其他不同领域的优秀美术电脑作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数码相机和相关电脑绘画软件及图像处理软件。

教学过程1.欣赏评述,激发兴趣。

(1)展示教材第3页《被腐蚀的水乡风景之一》和水乡风景素描作品一幅。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这两幅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主要分析作品的画种和使用工具的区别)教师归纳:这两幅作品表现的都是水乡风景题材,但在画种以及使用的工具方面有所不同。

一幅是用我们最常见的用铅笔进行实地写生的素描作品,而另一幅作品是在电脑上运用图像软件,将一幅素描作品加以图像编辑创作的一件数码版画作品。

运用电脑进行照片润色、图像编辑、彩色绘图等,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广告设计者的得力助手。

(2)欣赏《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动画。

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制作的软件工具、使用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作品的造型、色彩、表情、动态等,围绕如何体现足球“融洽、团结、合作”的主题进行讨论。

教师介绍:这是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改变了过去把动物拟人化的形象。

它们是一大二小来自太空的三个被称为“A TMO”的精灵。

其中一只年长高个子的领袖浑身金色,手举一只足球,取名为“阿托(A TO)”;另两只小些的,紫罗兰色的取名为“卡兹(KAZ)”,蓝色的取名为“尼克(NIK)”。

16册教案

16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_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_年级_美术_学科教师敦煌莫高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 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

放课件[昔日繁华])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 幅。

例如:彩塑年代图片艺术特征(学生总结)北凉第275 窟交脚弥勒隋第419 窟菩萨阿难像唐第158 窟涅盘像壁画佛传故事第329 窟乘象入胎本生故事第257 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因缘故事第285 窟五百强盗成佛经变故事第148 窟弥勒下生第217 窟观无量寿佛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人美版八年级下(第16册)美术教案B

人美版八年级下(第16册)美术教案B

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审美观。

从我们穿的服装、家用电器、书籍、公共建筑、街道规划、城区人居环境在到交通工具等的设计和建造无不包含了美术的因素并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所以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观对他们来说不是重要而是必要了。

2、利用画册、图片及电脑向同学们介绍和讲解一些中国古代及其近现代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如:书法、绘画、建筑、园林景观等。

增强她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伟大的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是前贤智慧的结晶。

3、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和了解我们中国的优秀艺术作品,而且还要知道和了解一些外国的作家和他们优秀的作品。

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在地球村上生活,不仅要了解自己,而且还要了解别人。

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创造的一切优秀的作品。

学习知识,不仅要知道选择,而且还要知道拿来为我所用4、外国美术作品和中国美术作品之间的异同,相互融合和影响。

5、以画册结合讲解来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6、上课应尽量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在怡悦和轻松的心情和环境中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优秀艺术作品中的美,带他们畅游艺术和美的世界,并且鼓励和肯定同学们的创造能力,以达到一个积极的美育效果。

做一个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资源分析: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八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6课,分10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术除艺术珍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初具一些基础美术知识,本学期着重学习设计知识、中国水墨画知识、手工知识等,为学生以后的创作打好扎实的基础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_初中美术教案.doc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_初中美术教案.doc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收藏,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拍卖。

本课力图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这一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看待这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2)难点:组织好模拟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加深对收藏和拍卖的进一步的认识。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册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册

---------------------------------------------------------------最新资料推荐------------------------------------------------------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册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16 册第四课以笔代刀盐都区中兴初级中学施东【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技能目标: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掌握黑白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学习版画的表现语言,了解藏书票的艺术形式。

创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刨意地制作黑白木刻作品和藏书票。

【教学重点】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与表现语艺术。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藏书票的设计与印制。

【课时建议】 2 课时【课前准备】教具:欣赏用的版画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木版、木刻刀、油墨和颜料、滚筒、木蘑菇、印纸。

学具:木板、三棱刀和圆口刀、颜料、文具盒、印纸。

【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木刻年画门神的实物或数字图片。

提问:你认识画中的人物吗?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中国的传统风1 / 6俗习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类似的门神年画。

你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古代年画是如何制作的?是一幅一幅画上去的吗?(学生回答:是印刷出来的。

)这是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制完成的图画。

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再较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

版画有固定的印版,可以重复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

(2)认知阶段: 木刻版画是以刀代笔的直率的刀法很有感染力。

试一试:在废旧小木板上试一试三角刀和圆刀,刻出的线条有何不同?三角刀主要用于刻细线,圆刀主要用于刻柔和的线和大块的面。

人美版八年级下(第16册)全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八年级下(第16册)全册美术教案
学生分组,由一名同学代表全组上前解说。
4、小结
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给予鼓励和表扬。
师:同学们,(放张大千作品)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课题
敦煌莫高窟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一周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意图。教师加以点评。
4、小结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
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
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
方法
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艺术与科学
一、艺术与科学
二、分析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浙美版16册美术教案综述

浙美版16册美术教案综述

印象派的画家们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来完成。

教科书通过对印象派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的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1)印象派的概念; (2)印象派的主要画家; (3)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 (4)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

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准备好画油画的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印象派画家的相关画册。

教学过程1.尝试表现,新课导入。

(1)今天天气如何?(阴天,下雨…···)有没有关注上学途中的景色?(太阳很好,朝霞很漂亮;阴天,暗沉沉.的;有雾,景色看不清……)能不能用一分钟时间把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用色彩表现来?展示学生的画作,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景色以及对色彩的感受 (2)l 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有一批画家,他们的绘画也注重对景物光和色的视觉感受,你们知道这个画派吗?引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

2.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1)出示莫奈《卢昂大教堂》系列作品,这几幅画在色调上有什么变化?画家画的是同一座教堂吗?那为什么色彩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学生讨论。

(2)出示三棱镜的展示图,师生分析,光通过三棱镜后,由白光分解成彩色光谱。

(3)教师总结:莫奈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光线与色彩的关系。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doc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doc

第六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更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很好的理解“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的含义。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

B.应会: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学习、实践,了解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和素描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和表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时代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第七课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教材分析:视觉传达是指人类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技术飞速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印刷美术,还包含有影像、电子、多媒体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沟通性”。

它传达给观者信息,也需要观者的接受。

设计中的传达应该使对方理解、接受而传达。

本课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色彩在视觉传达中不同的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与影响。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视觉传达需要进行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达到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B.应会: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美术教学参考书第十六册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

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既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

B.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

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第一课艺术与科学教材分析:本课融合了“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两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要思考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艺术想象、审美追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设计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在深入理解艺术与科学关联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创作、表现。

此外,在本课教学中,还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已有的学科体系进行整合,以及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不同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B.应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特质。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了解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经历,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2)难点: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第二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材分析: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位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的表现意境。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B.应会: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

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2)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第三课中国画的形式美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如同一切文化遗产一样,中国画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审美视知觉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B.应会: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隐性内容与目标:教材选用的图片均为现代中国画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作者的艺术生命之树的根须,深植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了形式美探索的多样性,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升华。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2)难点: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

第四课用电脑画“山水画”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副“山水画”作品。

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与目标:(1)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2)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

(3)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第五课陶艺创作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传统,通过欣赏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独特的美感效果,并从中学习陶艺的知识;在陶艺创作中,学习制作技术,力争表现出具有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造型。

本课要求学生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知识,所以又会涉及到实空间、虚空间等立体构成的概念,因此陶艺创作课可以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讲授。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陶艺是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分析陶艺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B.应会: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

运用陶艺的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陶艺创作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初步感受陶艺的魅力,运用所学的陶艺知识,较好的完成作品。

(2)难点:通过学习与动手实践,对陶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能有所理解。

第六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更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很好的理解“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的含义。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

B.应会: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学习、实践,了解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和素描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和表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时代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第七课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教材分析:视觉传达是指人类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技术飞速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印刷美术,还包含有影像、电子、多媒体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沟通性”。

它传达给观者信息,也需要观者的接受。

设计中的传达应该使对方理解、接受而传达。

本课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色彩在视觉传达中不同的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与影响。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视觉传达需要进行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达到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B.应会: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视觉传达中的色彩对人们情感产生的作用。

(2)难点: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第八课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教材分析:本课是为学生学习和了解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的基本要求,配色规律而设立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要在巩固已学过的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现代产品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方法、色彩整体效果,强调现代产品设计中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B.应会: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设计自己喜爱的现代产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逐步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功能组合关系会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气氛和艺术情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