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设计要求
殡仪馆建筑设计标准

殡仪馆建筑设计标准
殡仪馆建筑设计标准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规划:根据当地规划要求,确定占地面积和建筑物高度等参数。
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如居民区、交通状况等。
2. 建筑结构: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固,能够承受重力和风力等外力。
尤其是在地震多发区,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震设计。
3. 建筑布局: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合理布局各个空间。
通常包括追思厅、告别厅、休息室、配殡室、火化室、骨灰室等。
要考虑到人员流线的便捷性和空间利用率。
4. 通风与空调: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适当安装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以满足不同季节的需求。
5. 照明与声学: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确保室内充足的光线。
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以保证安静的环境。
6. 殡仪设施:根据需要设置告别厅、休息室、停车场、洗尸间、冷藏间等设施,以满足不同的殡葬仪式需求。
7. 殡葬用品:殡仪馆还需要提供棺木、花圈、灵车等殡葬用品。
这些用品要符合相关规定,并确保质量可靠。
总之,殡仪馆建筑设计标准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来确定,既要满足实际功能需求,也要尊重社会习俗,给予亡者及家属尊严和安慰。
殡仪馆设计方案

殡仪馆设计方案引言:殡仪馆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是供人们进行丧礼和告别仪式的场所。
一个好的殡仪馆设计方案应该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丧葬仪式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家属的情感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个殡仪馆设计方案,该方案旨在为家属提供一个安静、尊重丧者的环境,并兼顾实用性和美观度。
一、设计原则1. 尊重和体贴:殡仪馆应该以尊重丧者和家属的方式为核心,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在设计中应体现出人性化和体贴之处,让家属感受到关怀和慰藉。
2. 实用性:殡仪馆是用于丧葬仪式和告别仪式的场所,因此应该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人流和仪式流程的顺畅,同时也要满足家属的多样化需求。
3. 舒适度:殡仪馆应该给予家属一个舒适和放松的空间,以减少他们的压力和悲伤感。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家属的日常需求,如提供舒适的座椅、卫生间等。
二、空间布局1. 接待区:殡仪馆的接待区应该设计得宽敞明亮,以给予家属一个舒适的等候和交流的空间。
接待处应提供足够的座位和工作区域,以方便家属进行咨询和手续办理。
2. 仪式厅:殡仪馆的仪式厅是进行丧葬仪式和告别仪式的主要场所,因此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各种仪式流程和需求。
仪式厅应具备足够的座位和空间,同时还要考虑到音响系统和灯光效果,以提供一个庄重而温馨的仪式环境。
3. 家属区:殡仪馆应该为家属提供一个独立的休息和悼念空间。
该区域应设有舒适的座椅、卫生间和洗手间,并可以提供简单的茶水和小吃,以方便家属在等待期间的休息和交流。
三、装饰设计1. 色彩选择:在殡仪馆的装饰设计中,应选择较为柔和的色彩,如米白色、浅灰色等,以给人以安详和平静的感觉。
同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低饱和度的色彩元素,如淡蓝色、淡绿色等,以增加空间的活力和温暖度。
2. 装饰元素:殡仪馆的装饰应优雅简约,以避免过多的繁杂元素。
适当使用一些花卉、绿植和艺术品等装饰,可以为空间增添一丝生机和温馨。
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墙面上悬挂一些寓意深刻的文字或诗句,以引导人们更好地面对丧失和悲伤。
殡仪馆建筑设计要求规范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提高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质量,创造良好的殡仪活动条件,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镇殡仪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应以当地丧葬习俗为前提,并保证有安静肃穆的活动空间。
1.0.4殡仪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殡仪馆funeral parlor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分或全部殡仪服务的场所。
2.0.2 业务区divisio n tor bus in ess洽谈并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
2.0.3 殡仪区division for funeral service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
2.0.4 遗体处置disposal of corpse葬前对遗体进行清洗、消毒、防腐、整容、整形、解剖、冷藏等处理的统称。
2.0.5 悼念厅mourning hall举行告别仪式或追悼会的场所。
2.0.6 火化间crematory house火化遗体的专用房间。
2.0.7 骨灰寄存区division for depositing ashes of the dead寄存骨灰并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
2.0.8 祭悼场所plaec for mourning殡仪馆内祭悼逝者的场所。
2.0.9 殡仪车hearse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
3选址3.0.1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0.2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3.0.3殡仪馆应选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3.0.4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4总平面设计4.1总平面布局4.1.1总平面布局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
4.1.2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以殡仪区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做到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JGJ124-99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提高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质量,创造良好的殡仪活动条件,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要求,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我国城镇殡仪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应以当地丧葬习俗为前提,并保证有安静肃穆的活动空间。
第1.0.4条殡仪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殡仪馆funeral parlor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分或全部殡仪服务活动的场所。
第2.0.2条业务区divison for business洽谈并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
第2.0.3条殡仪区divsion for funeral service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
第2.0.4条遗体处置disposal of corpse葬前对遗体进行清洗、消毒、防腐、整容、整形、解剖、冷藏等处理的统称。
第2.0.5条悼念厅mourning hall举行告别仪式或追悼会的场所。
第2.0.6条火化间crematory house火化遗体的专用房间第2.0.7条骨灰寄存区division for depositing ashes of the dead寄存骨灰并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
第2.0.8条祭悼场所place for mourning殡仪馆祭悼逝者的场所。
第2.0.9条殡仪车hearse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
第3章选址第3.0.1条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3.0.2条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第3.0.3条殡仪馆应选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第3.0.4条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章总平面设计4.1 总平面布局第4.1.1条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等。
殡仪馆设计规范

殡仪馆设计规范殡仪馆的设计规范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殡仪馆的需求和提升殡仪馆的服务质量而制定的标准。
以下是殡仪馆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空间规划(1)殡仪馆应该分为生前服务区、告别区、火化区和纪念区等区域,并有明确的分隔。
(2)生前服务区应具备会客、安排仪式和咨询等功能,包括接待厅、休息室、丧葬顾问室等。
(3)告别区应设有告别厅,满足家属的需求,并提供合适的音响和灯光设备。
(4)火化区应设有火化间和存放骨灰的场所,并且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纪念区应具有纪念碑、墓园等设施,方便追思和纪念逝者。
2.安全规范(1)殡仪馆应符合建筑和消防规范,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和设备的安全性。
(2)殡仪馆应设有紧急出口和紧急逃生通道,并保持畅通无阻。
(3)殡仪馆应设置监控系统,以确保安全和防范突发事件。
(4)生前服务区应设有安全设施,如防滑地板、扶手、灭火器等,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3.环境规范(1)殡仪馆应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应设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并保持清洁和无异味。
(2)殡仪馆应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尽量利用自然光,并采取适当的照明措施。
(3)殡仪馆应设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提供舒适的环境给家属和参与者。
4.无障碍通道(1)殡仪馆应采取措施确保残疾人士、老年人和婴儿的无障碍通行。
(2)殡仪馆应设有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电梯,方便轮椅、婴儿车等设备的通行。
5.人性化设计(1)殡仪馆应设有合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提供舒适的环境给家属和参与者。
(2)殡仪馆应设有合适的音响设备,以提供良好的音响效果。
(3)殡仪馆应设置清真厕所、哺乳室等,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以上是殡仪馆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这些规范旨在提升殡仪馆的服务质量和舒适度,为家属和参与者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进行送别和纪念活动。
殡仪馆设计要求

殡仪馆设计要求————————————————————————————————作者:————————————————————————————————日期:殡仪馆设计要求一、设计要求2.1殡葬文化及殡葬形势分析重礼仪,讲孝道,自古就有守孝三日之传统。
推行殡葬改革后,仍传承亲朋好友均选择前往殡仪馆为死者作最后送别。
城区居民去世后,均在殡仪馆举办丧事。
据统计,2012年,市殡仪馆火化尸体2530具,在殡仪倌举办丧事400余起。
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区不断拓展,城区人口不断增加,预计至2020年,全市纳入火化区人口预计将达70万人,按6‰的死亡率,到殡仪馆火化将达30 00-3500具。
城区人口将达20万人,按现有比例推算,城区在殡仪馆举办丧事将达500- 600起。
每起丧事在殡仪馆将停留2.5天左右,参加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随行车辆少则10台,多则几十台,具有车流、人流较大的特点。
2.2设计理念1)庄严肃穆,尊重殡葬习俗整体设计要呈现大方、庄重、典雅、和谐、安详的效果。
2)以人为本,融入殡葬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借助文化长廊、灯箱、雕刻、书画等形式,凸显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精神和共创和谐的美好愿景。
3、功能齐全,展现时代特征打破传统观念,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体量和尺度的控制以及造形和意境的建构,使各功能区明显分开,创造一种宁静、松弛的氛围,让生者与死者在宁静的环境中作最后的告别。
4、园林环境,具有观赏价值回归自然,多设草坪、树木、亭榭、荷塘,使其成为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景观。
5、适度超前,确保持续发展超前而不奢华,先进与实用并举,同时考虑社会的发展和殡葬事业的新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力求做到可操作性和应变性。
6、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地貌,依山就势,尽量降低土方施工成本。
2.3规划布局根据功能分为综合服务区、吊唁区、火化区、公墓区及其他配套工程。
公墓区占地108.6亩,馆区占地90亩,区域内应设大小两个出口。
殡仪馆建设标准

殡仪馆建设标准殡仪馆是人们生命最后的驿站,是为逝者和家属提供悼念、治丧和送葬服务的场所。
因此,殡仪馆的建设标准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殡仪馆的建设符合规范,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特制定了以下殡仪馆建设标准。
首先,殡仪馆的选址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位于城市规划区内,交通便利,周边环境清幽,避免与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混合区域相邻。
选址时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规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其次,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人性化、文化化的要求。
建筑外观要庄重大气,内部空间要宽敞明亮,布局合理,符合殡仪仪式的需求。
同时,建筑结构要符合防火、防震、防盗等安全要求,保障逝者和家属的安全。
再次,殡仪馆内部设施应当齐全,包括守灵室、冷藏室、告别厅、休息室、骨灰存放室、鲜花摆放区等。
各个功能区域要布局合理,设施设备要先进完善,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同时,要配备专业的管理和服务人员,为家属提供周到的服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最后,殡仪馆的管理要严格规范,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殡仪馆的监督检查,确保殡仪馆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殡仪馆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总之,殡仪馆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殡仪馆建设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殡仪馆建设标准的落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殡葬服务。
同时,希望殡仪馆相关从业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逝者和家属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逝者安息,让家属安心,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规范问世已有许多年,但它们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性也随之而来。
本文旨在介绍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一、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是指殡仪馆建筑设计中所包含的各种要求和规定。
这些规范主要涉及殡仪馆建筑外观尺寸、地基处理、建筑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等方面。
1.外观尺寸:殡仪馆建筑外观尺寸的设计一般要求宽度不小于十米,高度不小于五十米,建筑面积不小于二百平方米。
2.地基处理:殡仪馆建筑的地基处理应采用混凝土桩基础,桩基深度根据地基条件决定,一般应不小于五米。
3.建筑材料:殡仪馆建筑一般采用砖墙或混凝土结构,屋面材料可以是钢构、铝合金、玻璃钢等。
4.结构构造:殡仪馆建筑结构构造一般采用框架结构,墙体结构采用砖墙或混凝土结构,屋面结构采用钢构、铝合金、玻璃钢等材料。
5.施工技术:殡仪馆建筑施工技术应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建筑质量。
二、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性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性无可否认。
它能够保证殡仪馆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质量,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空间。
1.保证安全性: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能够保证殡仪馆建筑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确保稳定性: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能够确保殡仪馆建筑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3.提高建筑质量: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能够提高殡仪馆建筑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建筑物的质量。
4.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空间: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空间,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三、结论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殡仪馆设计要求

殡仪馆设计要求————————————————————————————————作者:————————————————————————————————日期:殡仪馆设计要求一、设计要求2.1殡葬文化及殡葬形势分析重礼仪,讲孝道,自古就有守孝三日之传统。
推行殡葬改革后,仍传承亲朋好友均选择前往殡仪馆为死者作最后送别。
城区居民去世后,均在殡仪馆举办丧事。
据统计,2012年,市殡仪馆火化尸体2530具,在殡仪倌举办丧事400余起。
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区不断拓展,城区人口不断增加,预计至2020年,全市纳入火化区人口预计将达70万人,按6‰的死亡率,到殡仪馆火化将达30 00-3500具。
城区人口将达20万人,按现有比例推算,城区在殡仪馆举办丧事将达500- 600起。
每起丧事在殡仪馆将停留2.5天左右,参加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随行车辆少则10台,多则几十台,具有车流、人流较大的特点。
2.2设计理念1)庄严肃穆,尊重殡葬习俗整体设计要呈现大方、庄重、典雅、和谐、安详的效果。
2)以人为本,融入殡葬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借助文化长廊、灯箱、雕刻、书画等形式,凸显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精神和共创和谐的美好愿景。
3、功能齐全,展现时代特征打破传统观念,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体量和尺度的控制以及造形和意境的建构,使各功能区明显分开,创造一种宁静、松弛的氛围,让生者与死者在宁静的环境中作最后的告别。
4、园林环境,具有观赏价值回归自然,多设草坪、树木、亭榭、荷塘,使其成为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景观。
5、适度超前,确保持续发展超前而不奢华,先进与实用并举,同时考虑社会的发展和殡葬事业的新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力求做到可操作性和应变性。
6、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地貌,依山就势,尽量降低土方施工成本。
2.3规划布局根据功能分为综合服务区、吊唁区、火化区、公墓区及其他配套工程。
公墓区占地108.6亩,馆区占地90亩,区域内应设大小两个出口。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殡仪馆是一种灵性特殊的建筑类型,它不仅服务于灵界的需要,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其建筑设计规范也有着独特的性质。
一、对殡仪馆的管理1、建设管理:殡仪馆的建设管理要求由有关部门建立有关专家咨询机构,就建设设计问题、施工规范、细节处理等等提出反馈意见,指导建设进程。
2、物业管理:殡仪馆的物业管理处设立专业管理机构,负责维护建筑和设施,保证建筑正常运行,同时改善殡仪馆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殡仪馆经营的基础。
必须完善消防管理体系,提供安全的建筑环境,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殡仪馆建筑设计标准1、外观设计:殡仪馆的建筑外观应做到大方宽敞,没有太过浮华的装饰,选择中性色彩,造型要严谨沉稳以雍容华贵的形式表达出高雅淡雅的空间效果。
2、层高设计:殡仪馆的层高设计应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结合建筑室内的整体布局,设计出合理的空间体量,以保障空间的舒适性和人性化。
3、空间布局:殡仪馆的空间布局设计应考虑到后期的使用需求,保证就近、便捷的使用条件和合理的室内空间分布,力求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空间氛围。
4、设施设计:殡仪馆的设施设计要求应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良好设备,同时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使用。
三、殡仪馆礼仪规定1、服装礼仪:进入殡仪馆的人员,要规范服装,特别是黑衣服,要保持清洁整洁,显示出庄严、尊敬的态度。
2、言行礼仪:丧事除外,进入殡仪馆的人员要保持安静,话语要文明,行为要理智,不要在室内活动或搬动物品。
3、殡仪陈列:丧事期间,殡仪馆进行殡仪陈列,家属要尊重相关规定,不得任意改动安排,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具有独特性,从物业管理、安全管理、外观设计、层高设计和设施设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规范,在真正实施之前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充分考虑实际的需求,并遵守有关的礼节礼仪规定,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灵界的发展。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提高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质量,创造良好的殡仪活动条件,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镇殡仪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 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应以当地丧葬习俗为前提,并保证有安静肃穆的活动空间。
1.0.4 殡仪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殡仪馆funeral parlor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分或全部殡仪服务的场所。
2.0.2 业务区division tor business洽谈并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
2.0.3 殡仪区division for funeral service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
2.0.4 遗体处置disposal of corpse葬前对遗体进行清洗、消毒、防腐、整容、整形、解剖、冷藏等处理的统称。
2.0.5 悼念厅mourning hall举行告别仪式或追悼会的场所。
2.0.6 火化间crematory house火化遗体的专用房间。
2.0.7 骨灰寄存区division for depositing ashes of the dead寄存骨灰并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
2.0.8 祭悼场所plaec for mourning殡仪馆内祭悼逝者的场所。
2.0.9 殡仪车hearse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
3 选址3.0.1 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0.2 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3.0.3 殡仪馆应选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3.0.4 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4 总平面设计4.1 总平面布局4.1.1 总平面布局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
4.1.2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殡仪区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做到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殡仪馆建筑设计方案

殡仪馆建筑设计方案殡仪馆是为了举办丧葬和悼念仪式而建造的场所,它既要兼顾功能性,又要满足各种文化和宗教习俗的需求,因此在建筑设计方案上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空间布局:殡仪馆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应该合理,首先要有一个大厅,用于举行悼念仪式和接收来宾。
大厅应该设计宽敞明亮,氛围庄重肃穆。
同时,还需要有多个小型的悼念室,供家属独自膜拜和沉思。
此外,还需要有遗体冷藏室和恢复室等后勤设施,方便处理遗体和进行丧葬准备。
二、造型风格:殡仪馆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建筑,它的造型风格应该符合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在设计方案上,可以选用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或者庄重肃穆的传统建筑风格,以尊重逝者和家属的情感需求。
同时,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上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寓意深刻的元素,如禅意的庭院、回廊等。
三、环境设计:殡仪馆建筑的环境设计也非常重要,它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宁静、安详的场所。
可以在建筑周围种植绿色植物,建造小桥流水等景观,以增加人们的舒适感。
同时,在殡仪馆的入口和周围设置适量的停车位,方便来访者停车。
四、功能配套设施:为了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殡仪馆还需要配备一系列功能设施。
例如,应该有专门的休息室和茶水间,供家属和亲友休息和聚集。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纪念品和花圈展示区,方便家属选择纪念品和花圈。
另外,为了方便家属举办祭扫仪式,可以在馆内配备一些祭品和祭坛等设施。
总之,殡仪馆建筑设计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到空间布局、造型风格、环境设计和功能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以营造一个安详、庄重的场所,满足家属和来访者的情感需求。
同时,设计上应该尊重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让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感受到关怀和尊重。
殡仪馆设计规范

殡仪馆设计规范殡仪馆作为提供殡葬服务的场所,其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以下是殡仪馆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以确保该场所能够提供舒适、安全、有尊严的环境给予遗体和家属。
1. 空间划分:殡仪馆的空间应合理划分,包括接待大厅、告别厅、冷藏室、火化室等。
每个区域应有明确的功能和使用标准。
2. 接待大厅:接待大厅是家属和亲友集会、沟通的地方,应该宽敞明亮,设立舒适的座位和休息区域,提供清晰的信息告示牌和高效的服务窗口。
3. 告别厅:告别厅是进行悼念仪式的地方,应当选择宽敞、氛围庄重的场地。
应提供适当数量的座位,并提供音响设备和音乐系统。
4. 遗体处理设施:冷藏室和火化室是殡仪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冷藏室应有恒定的低温环境,以确保遗体保存良好。
火化室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设有适当的通风系统。
5. 殡仪设备:殡仪馆应配备先进的殡仪设备,如殡葬车辆,用于运送遗体和悼念活动的设备。
这些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条件,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运输和服务。
6. 卫生设施:殡仪馆应有完善的卫生设施,包括厕所和洗手间,并保持清洁和卫生。
7. 安全设备:殡仪馆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紧急出口指示标识、消防设备等,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8. 无障碍设施:殡仪馆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如坡道和电梯,以确保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访问和使用。
9. 应急设施:殡仪馆应配备必要的应急医疗设备,如急救箱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以应对突发情况。
10. 绿化环境:殡仪馆周围应有合适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宁静的氛围。
11. 照明和通风:殡仪馆室内应配备适当的照明和通风设备,以确保室内光线明亮、通风良好。
12. 安全通道:殡仪馆应有明确的安全通道和标识,以确保人员和遗体的安全和有序运输。
总之,殡仪馆设计规范对提供良好的殡葬服务至关重要。
合理的空间划分、舒适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以及必要的安全和卫生设施都需要考虑。
只有遵循这些规范,殡仪馆才能为家属和亲友提供安心、尊严的场所来缅怀和悼念逝者。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殡仪馆建筑的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殡仪馆建筑的安全、卫生、舒适等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二、设计要求1.建筑布局:殡仪馆建筑应按照功能分区原则进行布局,包括接待区、灵堂、告别厅、休息室、冷冻室等。
2.空间设计:各功能区域应合理布置,确保通风、照明和适当的隔音效果,保证殡仪活动的隐私性。
3.安全防护设施:殡仪馆建筑应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如防火系统、疏散通道和紧急设备等,确保人员安全。
4.卫生设施:建筑内应设有洗手间、卫生间和垃圾处理设施,以保证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5.设备设施:殡仪馆建筑应配备适当的设备设施,如空调系统、音响设备、丧葬用具等,以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
6.环境保护:建筑应考虑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采用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系统等。
1.供应商选择:殡仪馆应根据供应商的信誉、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供应商合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要求及时提供产品和服务。
3.供应商监督:殡仪馆应对供应商进行监督,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通过抽样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
4.供应商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其产品质量、服务态度、配送速度等方面给予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5.供应商沟通: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需求,并积极协商解决方案。
7.不良供应商处理:如发现供应商存在严重违约、欺诈行为等,应及时解除合同,终止合作关系,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结论本文档规范了殡仪馆建筑设计和供应商调查管理的要求,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供应商管理,可以提升殡仪馆的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对安全、卫生和舒适的需求。
殡仪馆应将本文档作为参考,加强建筑设计和供应商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殡葬服务。
殡仪馆设计要求范文

殡仪馆设计要求范文殡仪馆是为了为逝者和丧亲者提供适当的服务和环境,缓解他们的悲痛,打造一个庄重、安宁的场所。
对于殡仪馆的设计,有以下要求:1.庄重肃穆:殡仪馆作为丧事办理的场所,应该给人庄重、肃穆的感觉。
建筑外观和室内装饰应简洁大方,色调以沉稳、深沉的色彩为主,如黑、白、灰等。
建筑的造型可以采用简约而不失庄重的设计。
2.功能合理:殡仪馆是为了办理和举行各种丧礼仪式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建筑内部应包含适当的迎灵厅、告别厅、火化厅等功能区域,并合理规划其布局,确保各个区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空间布局合理:殡仪馆的空间布局应当合理,能够容纳多种丧仪礼式,并尽量减少互相干扰。
不同类型的厅室应有独立出入口,以确保各个区域的独立和私密性。
4.舒适宽敞:考虑到丧亲者在殡仪馆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建筑内部和厅堂空间应舒适宽敞。
座位和休息区域要设在合适的位置,并配备适宜的家具,使丧亲者能够得到舒适和休息。
5.声音隔离:由于殡仪馆是一个庄重的仪式场所,需要保持宁静和尊严。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声音隔离的问题,以确保不同仪式或活动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6.交通便利:殡仪馆作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考虑到丧亲者和亲友的交通需求。
因此,殡仪馆的位置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并提供足够的车辆停车位。
7.安全防护:殡仪馆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安全和保护。
建筑内部的通道应宽敞明亮,楼梯和扶手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以便老人和残疾人的安全使用。
此外,应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
8.环境友好: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殡仪馆的设计和建设还应考虑到环境友好。
可以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设计合理的采光、通风系统,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殡仪馆的设计要求应兼顾庄重、实用和舒适。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为丧亲者提供一个安宁、尊严的环境,缓解他们的悲痛,传递温暖和关怀。
(建筑工程管理)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工程管理)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提高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质量,创造良好的殡仪活动条件,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镇殡仪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应以当地丧葬习俗为前提,且保证有安静肃穆的活动空间。
第1.0.4条殡仪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殡仪馆funeralparlor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分或全部殡仪服务活动的场所。
第2.0.2条业务区divisonforbusiness洽谈且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
第2.0.3条殡仪区divsionforfuneralservice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
第2.0.4条遗体处置disposalofcorpse葬前对遗体进行清洗、消毒、防腐、整容、整形、解剖、冷藏等处理的统称。
第2.0.5条悼念厅mourninghall举行告别仪式或追悼会的场所。
第2.0.6条火化间crematoryhouse火化遗体的专用房间第2.0.7条骨灰寄存区divisionfordepositingashesofthedead寄存骨灰且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
第2.0.8条祭悼场所placeformourning殡仪馆内祭悼逝者的场所。
第2.0.9条殡仪车hearse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
第3章选址第3.0.1条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3.0.2条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且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第3.0.3条殡仪馆应选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第3.0.4条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章总平面设计4.1总平面布局第4.1.1条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等。
殡仪馆建设标准pdf

殡仪馆建设标准一、选址要求殡仪馆的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便于悼念活动开展等因素,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划和规定。
选址时应避免临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区域,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设施布局殡仪馆的设施布局应合理规划,既要满足基本业务需求,又要注重舒适性和人性化。
主要设施包括:悼念厅、遗体处理室、遗体冷藏室、火化车间、骨灰存放室等。
各设施之间应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三、建筑面积根据业务需求和规模,确定殡仪馆的建筑面积。
悼念厅、遗体处理室、冷藏室、火化车间等设施的建筑面积应符合相关规定,并保证足够的空间进行各项业务操作。
同时,应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预留一定的建筑面积扩展空间。
四、建筑风格殡仪馆的建筑风格应庄重、肃穆,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建筑外观应以简洁为主,不宜有过多的装饰,色彩应以灰、白等素色为主,不宜使用过于鲜艳的颜色。
内部装修也应简洁大方,注重实用性,避免奢华和浮夸。
五、环保要求殡仪馆的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应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污水进行达标处理;建立烟尘处理系统,对火化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进行处理;建立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六、安全性殡仪馆的建设应注重安全性,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器材;消防设施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各设施之间的通道和出口应保持畅通,方便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七、服务和设施殡仪馆应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遗体接运、悼念仪式、遗体处理、火化等。
各服务项目应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确保服务质量。
同时,应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服务,如休息室、卫生间、餐饮服务等,为来宾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八、建设工期殡仪馆的建设工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难度、设备安装调试等。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缩短建设时间,尽早投入使用。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殡仪馆作为一个服务于丧事举办的场所,其建筑设计规范需要满足一系列的需求和要求。
以下是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内容。
1. 空间布局:殡仪馆应该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包括丧事厅、告别厅、冥堂、休息室、儿童房等。
每个空间应具备独立的功能,并有相应的面积要求。
2. 安全设施:殡仪馆应提供安全和紧急疏散设施,包括防火设备、疏散通道、紧急照明等。
此外,建筑材料和装饰品应具备防火性能。
3. 通风与空气质量:殡仪馆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异味积聚。
特别是冥堂,应该有专门的通风系统,以减少烟雾和异味。
4. 照明设计:殡仪馆内部的照明应该明亮而温暖,以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
照明系统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5. 声学设计:由于殡仪馆是一个悼念和安慰亲友的场所,其声学设计很重要。
保证室内的声音清晰可听,同时避免噪音和回音。
6. 建筑材料:殡仪馆的建筑材料应具备环保、防火和耐久等特性。
墙面和地板材料应易清洁,并具有防滑性能。
7. 殡仪设备:殡仪馆应配备适当的设备,如冷冻柜、告别柜、丧事器具等。
设备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并便于使用和维护。
8. 无障碍设计:殡仪馆应考虑到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提供无障碍通道、手扶梯或电梯设备。
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要尽可能方便所有人群的使用。
9. 环境美化:殡仪馆应具备良好的景观设计,包括绿化、种植花草、设置休息区等。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令人放松的环境。
10. 安全围栏:为了保护丧事举办期间的安全,殡仪馆应设置适当的安全围栏或栅栏,控制人流和车流。
以上是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
殡仪馆作为一个庄重肃穆的场所,其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安全、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以提供一个合适的丧事举办场所。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提高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质量,创造良好的殡仪活动条件,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镇殡仪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 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应以当地丧葬习俗为前提,并保证有安静肃穆的活动空间。
1.0.4 殡仪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殡仪馆funeral parlor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分或全部殡仪服务的场所。
2.0.2 业务区division tor business洽谈并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
2.0.3 殡仪区division for funeral service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
2.0.4 遗体处置disposal of corpse葬前对遗体进行清洗、消毒、防腐、整容、整形、解剖、冷藏等处理的统称。
2.0.5 悼念厅mourning hall举行告别仪式或追悼会的场所。
2.0.6 火化间crematory house火化遗体的专用房间。
2.0.7 骨灰寄存区division for depositing ashes of the dead寄存骨灰并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
2.0.8 祭悼场所plaec for mourning殡仪馆内祭悼逝者的场所。
2.0.9 殡仪车hearse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
3 选址3.0.1 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0.2 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3.0.3 殡仪馆应选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3.0.4 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4 总平面设计4.1 总平面布局4.1.1 总平面布局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
4.1.2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殡仪区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做到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殡仪馆建造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提高殡仪馆的建造设计质量,创造良好的殡仪活动条件,符合合用、经济、安全、卫生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合用于我国城镇殡仪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造设计。
1.0.3 殡仪馆的建造设计应以当地丧葬习俗为前提,并保证有安静肃穆的活动空间。
1.0.4 殡仪馆建造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殡仪馆 funeral parlor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份或者全部殡仪服务的场所。
2.0.2 业务区 division tor business洽谈并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
2.0.3 殡仪区 division for funeral service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
2.0.4 遗体处置 disposal of corpse葬前对遗体进行清洗、消毒、防腐、整容、整形、解剖、冷藏等处理的统称。
2.0.5 悼念厅 mourning hall举行告别仪式或者追悼会的场所。
2.0.6 火化间 crematory house火化遗体的专用房间。
2.0.7 骨灰寄存区 division for depositing ashes of the dead寄存骨灰并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
2.0.8 祭悼场所 plaec for mourning殡仪馆内祭悼逝者的场所。
2.0.9 殡仪车 hearse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
3 选址3.0.1 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0.2 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3.0.3 殡仪馆应选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3.0.4 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4 总平面设计4.1 总平面布局4.1.1 总平面布局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
4.1.2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殡仪区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做到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殡仪馆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求
2.1殡葬文化及殡葬形势分析
重礼仪,讲孝道,自古就有守孝三日之传统。
推行殡葬改革后,仍传承亲朋好友均选择前往殡仪馆为死者作最后送别。
城区居民去世后,均在殡仪馆举办丧事。
据统计,2012年,市殡仪馆火化尸体2530具,在殡仪倌举办丧事400余起。
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区不断拓展,城区人口不断增加,预计至2020年,全市纳入火化区人口预计将达70万人,按6‰的死亡率,到殡仪馆火化将达30 00-3500具。
城区人口将达20万人,按现有比例推算,城区在殡仪馆举办丧事将达500- 600起。
每起丧事在殡仪馆将停留2.5天左右,参加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随行车辆少则10台,多则几十台,具有车流、人流较大的特点。
2.2设计理念
1)庄严肃穆,尊重殡葬习俗
整体设计要呈现大方、庄重、典雅、和谐、安详的效果。
2)以人为本,融入殡葬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借助文化长廊、灯箱、雕刻、书画等形式,凸显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精神和共创和谐的美好愿景。
3、功能齐全,展现时代特征打破传统观念,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体量和尺度的控制以及造形和意境的建构,使各功能区明显分开,创造一种宁静、松弛的氛围,让生者与死者在宁静的环境中作最后的告别。
4、园林环境,具有观赏价值
回归自然,多设草坪、树木、亭榭、荷塘,使其成为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景观。
5、适度超前,确保持续发展
超前而不奢华,先进与实用并举,同时考虑社会的发展和殡葬事业的新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力求做到可操作性和应变性。
6、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地貌,依山就势,尽量降低土方施工成本。
2.3规划布局
根据功能分为综合服务区、吊唁区、火化区、公墓区及其他配套工程。
公墓区占地108.6亩,馆区占地90亩,区域内应设大小两个出口。
公墓区与馆区设透视栅栏,各分区联系方便,互木干扰,规划布局紧凑,交通便捷,公墓区停车场与馆区停车场能形成大循环,可综合利用。
车辆和人员分流有序,绿化率不小于35%。
总建筑面积10812平方米。
1)综合服务区含馆前广场(兼做外部停车场)49000平方米:办公楼长300米,宽20米,占地600平方米,设计为二层,一层为殡仪服务大厅,高6米,内设殡仪业务洽谈处、丧葬用品制作及销售;二层为办公室和休息值班室,高4米。
餐厅招待所占地长49.7米,宽20米,共994平方米,设计为二层,一层餐厅,内设操作间120平方米,大厅面积874平方米(含两个包间);二层招待所,内设标间19套,套间1套,单间2套,晒台150平方米。
设立能容纳40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
2)吊唁区,为馆区主建筑,每栋长50米,宽24米,设有三种规格,共十个悼念厅,其中高档厅2个,每栋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中档厅6个,每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普通厅2个,每栋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房屋底座高1米,走廊边为云彩柱,5级台阶、花台,走廊两头为无障碍通道。
各悼念厅内分设接待室、
娱乐室、休息室、卫生间、音响室,配备电视、沙发、茶几、床、热水器、棋牌、冷棺、花架、音响、电子影像设备、空调、电子鞭炮,以满足丧户在守灵期间的生活和娱乐需要。
各悼念厅与火化车间均以“廊道”相通,以符舍“亡者不见天”的本地习俗。
3)火化区,占地面积长72米,宽220米,总面积为15900平方米(折合23. 78亩)。
火化车间建筑设计长40米,宽60米,高10米,走廊宽5米,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
房屋
底座高1米,走廊边为云彩柱,5级台阶、花台,走廊两头为无障碍通道。
分设进尸口,内设2个告别厅,接待室、登记室、骨灰盒超市、高档商务休息室、更衣室、仓库、冷灰处、领灰处。
配备三台平板炉、两台高档捡灰炉、5台垢除设备。
设立大小各类停车位200个。
4)公墓区,公墓位于殡仪馆东侧,规划设计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进行科学规划,设立不同档次公墓区域,公墓平面设计及立面造型要分3-5不同档次。
总占地面积108.6亩。
内设300车位的停车场。
公墓内主干道长500米,宽14米。
内设接待室、石材加工厂、荷花池、六角亭、木椅、生肖、花台、草坪。
2.4其他配套工程设计(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
1)各区均因地制宜做好绿化规划。
绿化区内种植名贵花树,门前绿化广场设置雕塑、喷泉、云柱等景观。
2)骨灰寄存室建筑面积102平方米,内设接待室、办公室、骨灰盒柜架。
柜架长8米,宽1.1米,高3米,材料全部采用不锈钢及金黄色的装饰材料制成。
单个灵位50×50cm,每套柜架可存放156个灵位,设计5套,可一次性安放灵位780个。
3)丧户休息室2套,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4)事故调处室2间,建筑面积50平方米。
5)法医解剖室建筑面积170平方米,内设冷冻柜10套,解剖床、化妆室、设备室、更衣室。
6)仓库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7)鲜花存放及制作房建筑面积72平方米。
8)公共厕所2套,建筑面积70平方米。
9)地下油库1个。
10)门卫室建筑面积30平方米。
11)配电房、发电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
12)车库建筑面积60平方米。
13)文化长廊长200米,宽5米。
14)荷花池2个(公墓荷花池建筑面积12 94平方米,殡仅馆荷花池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15)殡仪馆场区内道路工程、雨污排水、给水、强弱电管沟、场内绿化设计。
场区外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对外交通组织及道路工程设计。
16)围墙。
三、成果要求
3.1设计内容和深度:
①殡仪馆规划总平面图、竖向及相关分析图纸;②各单体建筑需要出主要平面图,立面方案可以先使用意向方案,中标设计师细化立面方案再补充设计费用;
③公墓立面图(3-5个);④殡仪馆整体鸟瞰图。
补充要求
时间:2013-04-28 17:02:53 请大家注意,原有水塘请考虑!
时间:2013-04-30 00:41:00
请大家注意:本项目所在地在湖北荆州的松滋,
CAD红线图中的数个水塘,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乡村公路将成为进入殡仪馆的主要公路,可以适当加宽。
殡葬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殡葬习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点。
大到南方和北方的区别,小到一市一县,甚至同一县里,殡葬习俗也可能有一定区别。
但从整体上看,殡葬习俗呈区域化特点分布。
从下以湖北荆楚地区殡葬习俗为例说明。
荆楚地区是指现在的湖北省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洪湖、仙桃、潜江、天门、钟祥、京山、沙洋共13县(市),也包括荆州北门外的荆门十里铺一带。
松滋民间旧时殡葬习俗,从亡者停止呼吸时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它们依次为:
烧“落气纸”:即死者直系亲属,在已经确认死者亡故之际,便置一瓦盆于灵床前,在盆中焚烧冥钞或纸钱,意为让亡魂“持币上路”。
净身:由死者直系亲属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给死者擦净躯体,通常以“三袱子”为限,即抹拭时将布帕浸水拧干三遭,称“三把”。
一把抹头脸,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脚腿。
净身亦称“洗丧”。
换衣:给亡者换上干净衣裤鞋袜。
若是青壮年夭折上有父母者,手臂上应戴黑纱;老年人的裤带用白棉线合股系扎,合股线的支数以其年龄而定,老年人换衣称“穿寿衣”。
开吊;将亡者抬上灵床,置于灵堂的白布帐幔之后。
供桌上置烛台香盆和死者遗像。
直系亲属的女眷一边哭一边诉说死者生平,内容多为叙述死者一生中所经魔磨难,声调哀婉动人,凄切悲恸,称“哭灵”。
亲友前来祭奠,进门前先放一挂爆竹,丧家亦燃放爆竹以示应答。
吊客上香,通常以三炷为限,或鞠躬致礼,或跪拜叩头,皆由死者亲属中的男性直系晚辈在灵堂左侧跪拜答谢,称“孝子谢”。
停灵时间以单数为限,三日、五日或七日不等。
开吊期间,有的延请僧、道做法事以超度亡魂;夜间还聘邀专门的民间艺人来唱“丧鼓”,其鼓词多为民间神话故事。
吊客所送“祭仪”多为布料,须写好挽签悬挂于灵堂两侧,称为“挂祭帐”。
出殡:即送亡者前往墓地,抬死者上路之始,称为“起灵”,起灵时,孝子需将焚化纸钱的瓦罐掷碎在灵堂供桌之前,称为“甩盆”。
抬灵床多为八名精壮汉子,死者亲属须排除在外。
出殡亦称:“送葬”,有的请道士执桃木剑在前“开路”,孝子则披麻戴孝躬行于灵床(或灵柩)前引导,众至亲好友一路将其送至墓地。
送葬队列行进途中,有亲友在道旁设香案“路祭”的,孝子须下跪答礼。
设灵与圆坟:亡者落葬后,家中应设灵位于厅堂左侧,称“设灵”;三日后亲人去坟前祭扫,称为“圆坟”。
以死者去世之日算起,亲人在每一个第七日应在灵位前点烛燃香,举行祭奠仪式,到第五个“七日”为止,称为“做五七”。
三年孝满,遂将灵位焚化,谓之“除灵”。
文化总是有一定的时代性,殡葬文化也不例外。
从殡葬习俗来看,新中国以后,经过移风易俗,提倡殡葬改革,包括近几年国家提倡的绿色殡葬改革,以前殡葬习俗也相应发生变化。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倡导,网络纪念成为殡葬文化中一种快速发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