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20 曹刿论战

合集下载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20 曹刿论战【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题:20 曹刿论战【含答案】

第六单元阅读20曹刿论战[见学生用书B本·B48]1.下列句子中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小大之.狱之:助词,的B.公与之.乘之:代词,代曹刿C.公将鼓之.之:代词,代军鼓D.故逐之.之:代词,代齐军【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C项的“之”起补足音节作用,无实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故.逐之(故:所以)B.民弗从.也(从:顺从)C.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D.何以.战(以:按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

D项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衣食.所安肉食.者鄙B.小信.未孚必以信.C.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D.公问其故.故.克之【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

A项“食”的意思分别是:食物/吃;B项“信”的意思分别是:信用/实情;C项两个“谋”的意思皆是“谋划”;D 项“故”的意思分别是:原因/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公将.战,曹刿请见D.可以..一战【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A项中“牺牲”的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B项中“狱”的古义指诉讼事件;今义指监狱。

C项中“将”的古今意思都是将要。

D项中“可以”的古义指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可以一战A.战于长勺B.夫战,勇气也C.何以战D.再而衰,三而竭【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D项和例句皆为省略句。

AC两项为倒装句,B项为判断句。

6.理解性默写。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肉食者鄙__,__未能远谋__。

(2)“__小大之狱__,__虽不能察__,__必以情__”是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3)“__公将鼓之__”和“__公将驰之__”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__齐师败绩__”和“__遂逐齐师__”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2019年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2019年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牺牲玉帛.(bó) 望其旗靡.(mǐ)小信未孚.(fú) 登shì(轼)而望之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o)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2.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B )A.肉食者谋之B.忠之属也C.公将驰之D.彼竭我盈,故克之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又何间.焉(参与)B.必以信.(相信)C.虽不能察.(明察)D.小大之狱.(诉讼事件)4.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D )A.神弗福也B.公将鼓之C.下视其辙D.虽不能察,必以情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作“记言”。

《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

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②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③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④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⑤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①④②⑤③B.④③①⑤②C.④①③⑤②D.①③②④⑤7.下列句子,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四书五经”之一。

B.《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秦、汉时期的诗305篇。

这305篇诗歌分成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墨子,名翟(dí),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 曹刿论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guì) 又何间.焉(jiān) 小惠未遍.(biàn)B.小信未孚.(fú) 牺牲玉帛.(bó) 遂.逐齐师(suí)C.肉食者鄙.(bǐ) 登轼.而望之(shì) 望其旗靡.(mí)D.夫.战,勇气也(fú) 下视其辙.(zhé) 弗.敢专也(f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3)神弗福.也 (4)衣食所安.(5)弗敢专.也 (6)必以信.(7)小信未孚. (8)虽不能察.(9)望其旗靡. (10)彼竭.我盈(11)齐师.伐我 (12)牺牲..玉帛(13)公将鼓.之 (14)忠之属.也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下列句子在语序上与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微斯人,吾谁与归?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填空。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2)《曹刿论战》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曹刿利用了作战中“,, ”的特点,趁敌军士气衰竭之际一举战胜了敌军。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B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B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夯基达标 (共8题;共51分)1. (1分) (2019九下·鄞州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寡人谕矣________②媵人持汤沃罐________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④临表涕零________2. (2分) (2019九上·平遥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增其旧制(制度)B . 树林阴翳(遮盖)C .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D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3. (2分)下列句子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余幼时/即嗜学B . 益慕圣贤/之道C . 腰/白玉之环D . 门人弟子/填其室4. (2分)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 . ②③①B . ①②③C . ②①③D . ③②①5. (11分) (2018七上·涡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或词。

①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②狼亦黠矣________③止有剩骨________④耽眈相向________⑤意暇甚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B. 遂逐齐师(suí)下视其辙(zhé)C. 望其旗靡(mǐ)肉食者谋之(móu)D. 小信未孚(fú)公将驰之(chí)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 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 文章语言十分精练,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倚仗数量上的优势急于取胜的心理。

D. 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

B. 《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献的传记作品。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作品。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默写5.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民弗从也。

(2)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B.故克之.公将鼓之.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D.何以.战可以.一战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A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A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夯基达标 (共8题;共51分)1. (1分) (2019七上·天台月考)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寒雪日内集________②俄而雪骤________③差可拟________④期日中________⑤尊君在不________⑥入门不顾________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 . 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 . 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书信)。

”(《曹刿论战》)D .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陋室铭》)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3. (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 . 此之谓/失其本心D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 (2分)下面对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 .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安陵君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 . 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 .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5. (11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2019年春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0 《曹刿论战》同步检测(含答案)

2019年春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0 《曹刿论战》同步检测(含答案)

20 《曹刿论战》同步检测(含答案)三.翻译句子:(3分×5题=15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翻译: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四.默写名句:(2分×9题=18分)(在横线上填写上句或下句,在括号中填作者,在书名号中填篇名)1.海内存知己,。

(王勃)2.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3. 瀚海阑干百丈冰,。

4. ,一览众山小。

《望岳》5. ,云生结海楼。

(李白)五.简要回答:(1分×17格=17分)1.出自本文的成语有()、()、()、()等2.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是否取信于民/民心向背,文中相关的句子是:3.曹刿认为进军、反攻的有利时机是之时;追击开始的时机是之时。

4.本文说明了必须①;②;③。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5.本文“论战”的中心是“”;本文以为线索,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

6.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他不顾同乡劝阻“请见”,表现了他。

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前文与该句呼应的句子是“。

”8.“既克,公问其故。

”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0《曹刿论战》同步检测答案三.翻译句子:(3分×5题=15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翻译: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

四.默写名句:(2分×9题=18分)(在横线上填写上句或下句,在括号中填作者,在书名号中填篇名)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C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C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夯基达标 (共8题;共51分)1. (1分) (2019九上·奉化期中)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①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②名之者谁________③余挐一小舟________ ④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2. (2分) (2019八下·太原期末) 下列句子中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陶渊明《桃花源记》)B .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以(柳宗元《小石潭记》))C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魏学洢《核舟记》)D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北冥有鱼》)3. (2分)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B . 老夫聊发/少年狂C . 八百里/分麾下炙D . 俗子朋匈襟/谁/识我4. (2分)下面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生”和“义”“二者不可得兼”。

B . 第一段用“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生活常理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

C . 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

D . 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整齐,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

5.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核舟记①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舟尾横卧一楫。

挺崖右舟泵奎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9)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9)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9)一、课文知识与理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2)齐师.败绩(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二、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3.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2)彼竭我盈,故克.之(3)望其.旗靡之(4)登轼而望之.4.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民弗从.也(2)战则请从.(3)曹刿请.见(4)战则请.从(5)又何间.焉(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其.乡人曰(2)公问其.故(3)肉食者谋之.(4)公与之.乘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神弗福.也(2)公将鼓.之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7.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6)虽.不能察古义:今义:(7)再.而衰古义:今义:(8)又何间.焉古义:今义:(9)必以情.古义:今义:六、翻译句子8.翻译下面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9.用《曹刿论战》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10.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4)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4)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 20 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4)
一、填空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曹刿.
又何间.焉
玉帛.
下视其辙.
登轼.
夫.战
二、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0 分)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三、填空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小惠未徧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⑦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且今之勃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⑧,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
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
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⑨可也。”
(节选自《左传》)
7.文学知识填空。 《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
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是
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
”。
七、解答题
第2页(共5页)
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 (国名)之间的一次战争,
8.《曹刿论战》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的“鄙”?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地方? 9.《曹刿论战》在叙事上有什么特色? 10.结合《曹刿论战》回答,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八、阅读理解
三鼓;惧有伏焉;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4/4 2 2:15:21; 用户:qgjyus er100 05;邮箱:qg jyus er10005.2195 7750;学号: 21983132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专项练习(含答案)

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遍同:徧)(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3)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3)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3)一、积累与运用1.(3分)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小信未孚.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望其旗靡.2.(3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齐师伐.我:(2)肉食者鄙.:(3)衣食所安.:(4)小信未孚.:(5)再.而衰:3.(3分)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今义:(2)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今义:(3)小大之狱.古义:今义:(4)可以..一战古义:今义:4.(3分)下列加点字“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5.(3分)翻译下列句子。

(1)夫战,勇气也。

(2)望其旗靡,故逐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3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

7.(3分)文学知识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一部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二、课内精品屋8.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

《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齐师败绩..:②遂.逐齐师:③公问其故.:(3)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

(4)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

(5)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三、课外阅览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9.不责僮婢(节选)唐临性宽仁,多恕。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0 曹刿论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夯基达标 (共8题;共51分)1. (1分) (2019七上·德清期末)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博学而笃志________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③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2. (2分) (2019八下·嘉兴期中) 下面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缘溪行(缘:沿着)B . 处处志之(志:标记)C . 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D . 伐竹取道(取:开辟)3. (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 . 此之谓/失其本心D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 (2分)下面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生”和“义”“二者不可得兼”。

B . 第一段用“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生活常理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

C . 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

D . 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整齐,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

5. (11分) (2018八上·白云期中) 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后面小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窥谷忘反(________)②任意东西(________)③水皆缥碧(________)④望峰息心(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20 曹刿论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20 曹刿论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弗.(fú)曹刿.(guì)又何间.焉(jiàn)B.帛.(bó)登轼.(shì)小信未孚.(fú)C.竭.(j ié)旗靡.(mǐ)小惠未遍.(piàn)D.辙.(zhé)败绩.(jì)夫.战,勇气也(fú)2.对下列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何以战?(倒装句)B.战于长勺(倒装句)C.必以分人(被动句)D.夫战,勇气也(判断句)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D)A.肉食者谋之.B.公将驰之.C.公与之.乘D.小大之.狱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D)A.忠之属也B.神弗福也C.下视其辙D.齐师伐我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A.战于.长勺受地于.先王B.公将鼓之.环而攻之.而不胜C.故.克之故.患有所有不辟也D.齐师.败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C.夫/大国,难/测也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7.下列关于《曹刿论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A.本文选自《左传》,又称《左氏春秋》,这本书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它是根据鲁史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B.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不懂得把握战机,详察敌情。

D.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军事上善于把握时机,详察敌情。

8.阅读下列文段,完成“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就“谈风流”这项讨论活动进行讨论发言,想象你将发言,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你对“风流”的认识,写发言稿。

要求:①运用举例论证或者道理论证的方法;②不超过150字。

【材料一】风流人物毛泽东:少年立志为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毕生执着,心胸坦荡,为中国解放事业奋斗不止,终领中华儿女建立新中国。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曹刿论战.本文选自《左传》,旧传为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出自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是:。

.文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他“登轼而望”的原因的句子是:,,。

.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肉食者谋之 .忠之属也.公将驰之 .彼竭我盈,故克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故.虽有名马公问其故. .必以.分人以.中有足乐者.其.乡人曰舍其.文轩 .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必以()分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肉食者鄙.鄙:()乃.入见乃:()弗敢加.也加:()神弗福.也福:()再.而衰再:.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参考答案.春秋左丘明编年.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军三鼓后齐军辙乱旗靡时.一鼓作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之()断之()鼓气鼓气.()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以实情判断。

()作战,要靠勇气。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神说实情。

()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的情况,怕有埋伏。

.()鄙: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乃:于是,就()加:虚夸,夸大()福:赐福,保佑()再:第二次.“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

“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面对战场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高度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战,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扭转战局。

《曹刿论战》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曹刿论战》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曹刿论战》同步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B.遂.逐齐师(cuì)下视其辙.(zhé)C.望其旗靡.(mǐ)肉食者谋.之(mòu)D.小信未孚.(fú)公将驰.之(chí)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弗福.也福:福气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C.虽不能察.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测:描测,估计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5.下列各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再而衰,三而.竭足肤皲裂而.不知C.公将鼓之.登轼而望之.D.望其.旗靡被其.辙乱二、能力提升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民弗从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0.曹刿论战 (原卷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0.曹刿论战 (原卷版)

20、曹刿论战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辙.(zhé)登轼.(shì)肉食者鄙.(bǐ)B.弗.(fú)玉帛.(bó)小信未孚.(fú)C.竭.(jjé)败绩.(jì)望其旗靡.(mǐ)D.驰.(chí)远谋.(móu)又何间.焉(jiān)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参与)B.肉食者鄙.(卑鄙)C.神弗福.也(赐福,保佑)D.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可以一战。

A.战于长勺。

B.夫战,勇气也。

C.何以战?D.再而衰,三而竭。

4.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编著。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它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C.序,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

赠序,具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推崇、赞许、勉励之词,如《送东阳马生序》。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阅读20曹刿论战[见学生用书B本·B48]1.下列句子中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小大之.狱之:助词,的B.公与之.乘之:代词,代曹刿C.公将鼓之.之:代词,代军鼓D.故逐之.之:代词,代齐军【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C项的“之”起补足音节作用,无实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故.逐之(故:所以)B.民弗从.也(从:顺从)C.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D.何以.战(以:按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

D项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衣食.所安肉食.者鄙B.小信.未孚必以信.C.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D.公问其故.故.克之【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

A项“食”的意思分别是:食物/吃;B项“信”的意思分别是:信用/实情;C项两个“谋”的意思皆是“谋划”;D 项“故”的意思分别是:原因/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公将.战,曹刿请见D.可以..一战【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A项中“牺牲”的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B项中“狱”的古义指诉讼事件;今义指监狱。

C项中“将”的古今意思都是将要。

D项中“可以”的古义指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可以一战A.战于长勺B.夫战,勇气也C.何以战D.再而衰,三而竭【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D项和例句皆为省略句。

AC两项为倒装句,B项为判断句。

6.理解性默写。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肉食者鄙__,__未能远谋__。

(2)“__小大之狱__,__虽不能察__,__必以情__”是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3)“__公将鼓之__”和“__公将驰之__”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__齐师败绩__”和“__遂逐齐师__”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4)曹刿不让鲁庄公看到“齐师败绩”立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夫大国__,__难测也__,__惧有伏焉__。

7.有人针对本文中的人物曹刿出了一个上联,试根据本文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对出下联。

上联:曹刿深谋远虑决胜千里下联:__庄公中正爱民以少胜多__【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本文中涉及的另一个人物是鲁庄公,结合其人物形象及事迹,根据“主谓”结构的模式对出下联即可。

8.根据课文内容,补充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的空白。

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__取信于民__,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__长勺__,叙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__彼竭我盈__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__辙乱旗靡__之时。

这次战役,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成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长勺之战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__远见卓识__和军事上的__杰出才能__,说明必须__取信于民__,运用正确的__战略战术__,并掌握__战机__,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

吴将皆欲迎击之。

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

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

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

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敝耳。

”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逊曰:“备是猾虏⑤,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

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计不复生。

掎角⑨此寇,正在今日。

”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

②纵:即使、纵然。

③罢:同“疲”,疲乏。

④制:掌握。

⑤猾虏:狡猾的家伙。

⑥尝:经历。

⑦干:做。

⑧便:便利。

⑨掎(jǐ)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

⑩敕:命令。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将鼓.之__击鼓进军__(2)彼竭我盈.__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__(3)犹难尽克.__战胜、攻克__(4)诸将并.曰__一起,都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含义即可。

(1)句意为: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鼓:击鼓进军。

(2)句意为: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

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句意为:也很难完全将他们击败。

克:战胜、攻克。

(4)句意为:部下将领都说。

并:一起,都。

1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限划一处)吴将/皆欲迎击之【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本句句意为:吴国将领都请求出兵迎击他们。

同时要注意主语“吴将”的提示作用。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答案】(曹刿)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2)夫战,勇气也。

【答案】作战,靠的是勇气。

(3)其诸要害皆已固守。

【答案】他们的各处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巩固(加强)了防守。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重点词有:“下(向下)”“轼(车前的横木)”。

(2)句中重点词有:“夫(助词,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战(作战)”,同时注意本句句式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

(3)句中重点词有:“要害(险要之地)”“固(使之固,巩固)”“守(守卫,防守)”。

12.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

(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答案】示例:①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主要内容——对战争的分析评论;②后文写曹刿的集中论战,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刿的军事才干,表现他的“远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安排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章写法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作答。

内容上,集中写“论战”;形象上,突出其“军事才干”。

13.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

(建议答题字数:10字左右)【答案】避其锋芒(消磨敌方锐气);及时出击。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相同之处即可。

从【甲】文中的“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乙】文中的“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

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中可知,要避其锋芒(消磨敌方锐气)和及时出击。

【参考译文】【乙】(刘备)亲自率领众位将士,沿长江南岸翻山越岭(向吴国进发),驻军在夷道县的猇亭。

吴国将领都请求出兵迎击他们。

陆逊说:“刘备率军沿长江东下,气势正盛;而且凭据高山,坚守险要,很难向他们发起突然的进攻。

即使攻击成功,也很难完全将他们击败,如果攻击失败,将损伤我们的主力,绝不是小小的失误。

目前,我们只有褒奖和激励将士,多实施破敌的策略,来观察形势变化。

如果这一带为平原旷野,我们还要担心有互相追逐的困扰;如今他们沿着山岭部署军队,不但兵力无法展开,反而因困在树木乱石之中,自己渐渐精疲力竭,我们要逐渐掌握他们自己败坏的时机。

”各位将领仍不理解,认为陆逊惧怕刘备大军,各自在心中都对他怀有愤怒和怨恨。

…………闰六月,陆逊要向蜀军发动进攻,部下将领都说:“发动进攻,应在刘备立足未稳的时候,如今蜀军已深入我国五六百里,和我们对峙七八个月,他们的各处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巩固(加强)了防守,现在进攻一定不会顺利。

”陆逊说:“刘备是个很狡猾的家伙,再加上经验丰富,蜀军刚集结时,他思索考虑得很精心专一,我们无法向他发动攻击。

如今蜀军已驻扎很长时间,却仍找不到我军的漏洞,将士疲惫,心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

现在正是我们对他们前后夹击的好机会。

”于是命令战士每人拿一束茅草,用火攻击,得胜。

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③,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④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⑤,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②司马:统率军队的高级长官,这里指子鱼。

③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④勍(qínɡ):强。

⑤胡耇(gǒu):很老的人。

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处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伤股.__大腿__(2)门官歼.焉__被杀死__(3)国人皆咎.公__归罪,责备__(4)犹有惧.焉__害怕,恐惧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句意为:宋襄公的大腿受伤。

股:大腿。

(2)句意为:(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歼:被杀死。

(3)句意为: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咎:归罪,责备。

(4)句意为:还有什么害怕的呢。

惧:害怕,恐惧。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公问其.故及其.未既济也B.登轼而.望之既济而.未成列C.不可.高可.二黍许D.获则取之.称善者久之.【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项均为代词;B项“而”分别为:表顺承/表转折;C项“可”分别为:可以/大约;D项“之”分别为:代词/起补足音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