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B.化学科学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B.化学科学部B01无机化学B0101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B010101 合成与制备技术B010102 合成化学B0102元素化学B010201 稀土化学B010202 主族元素化学B010203 过渡金属化学B010204 丰产元素与多酸化学B0103配位化学B010301 固体配位化学B010302 溶液配位化学B010303 功能配合物化学B0104生物无机化学B010401 金属蛋白(酶)化学B010402 生物微量元素化学B010403 细胞生物无机化学B010404 生物矿化及生物界面化学B0105固体无机化学B010501 缺陷化学B010502 固相反应化学B010503 固体表面与界面化学B010504 固体结构化学B0106物理无机化学B010601 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B010602 理论无机化学B010603 无机光化学B010604 分子磁体B010605 无机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B0107无机材料化学B010701 无机固体功能材料化学B010702 仿生材料化学B0108分离化学B010801 萃取化学B010802 分离技术与方法B010803 无机膜化学与分离B0109核放射化学B010901 核化学与核燃料化学B010902 放射性药物和标记化合物B010903 放射分析化学B010904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B0110同位素化学B0111无机纳米化学B0112无机药物化学B0113无机超分子化学B0114有机金属化学B0115原子簇化学B0116应用无机化学B02有机化学B0201有机合成B020101 有机合成反应B020102 复杂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B020103 选择性有机反应B020104 催化与不对称反应B020105 组合合成B0202金属有机化学B020201 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反应B020202 生物金属有机化学B020203 金属有机材料化学B0203元素有机化学B020301 有机磷化学B020302 有机硅化学B020303 有机硼化学B020304 有机氟化学B0204天然有机化学B020401 甾体及萜类化学B020402 中草药与植物化学B020403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B020404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B020405 微生物与真菌化学B0205物理有机化学B020501 活泼中间体化学B020502 有机光化学B020503 立体化学基础B020504 有机分子结构与反应活性B020505 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B020506 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B020507 生物物理有机化学B0206药物化学B020601 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B020602 药物构效关系B0207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有机化学B020701 多肽化学B020702 核酸化学B020703 蛋白质化学B020704 糖化学B020705 仿生模拟酶与酶化学B020706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B0208有机分析B020801 有机分析方法B020802 手性分离化学B020803 生物有机分析B0209应用有机化学B020901 农用化学品化学B020902 食品化学B020903 香料与染料化学B0210绿色有机化学B0211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B021101 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与合成B021102 功能有机分子的组装与性质B021103 生物有机功能材料B03物理化学B0301结构化学B030101 体相结构B030102 表面结构B030103 溶液结构B030104 动态结构B030105 光谱与波谱学B030106 纳米及介观结构B030107 方法与理论B0302理论和计算化学B030201 量子化学B030202 化学统计力学B030203 化学动力学理论B030204 计算模拟方法与应用B0303 催化化学B030301 多相催化B030302 均相催化B030303 仿生催化B030304 光催化B030305 催化表征方法与技术B0304化学动力学B030401 宏观动力学B030402 分子动态学B030403 超快动力学B030404 激发态化学B0305胶体与界面化学B030501 表面活性剂B030502 分散体系与流变性能B030503 表面/界面吸附现象B030504 超细粉和颗粒B030505 分子组装与聚集体B030506 表面/界面表征技术B0306电化学B030601 电极过程动力学B030602 腐蚀电化学B030603 材料电化学B030604 光电化学B030605 界面电化学B030606 电催化B030607 纳米电化学B030608 化学电源B0307光化学和辐射化学B030701 超快光谱学B030702 材料光化学B030703 等离子体化学与应用B030704 辐射化学B030705 感光化学B030706 光化学与光物理过程B0308热力学B030801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参数B030802 溶液化学B030803 量热学B030804 复杂流体B030805 非平衡态热力学与耗散结构B030806 统计热力学B0309生物物理化学B030901 结构生物物理化学B030902 生物光电化学与热力学B030903 生命过程动力学B030904 生物物理化学方法与技术B0310化学信息学B031001 分子信息学B031002 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的信息学B031003 化学数据库B031004 分子信息处理中的算法B04高分子科学B0401 高分子合成化学B040101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B040102 配位聚合与离子型聚合B040103 高分子光化学与辐射化学B040104 生物参与的聚合与降解反应B040105 缩聚反应B040106 自由基聚合B0402 高分子化学反应B040201 高分子降解与交联B040202 高分子接枝与嵌段B040203 高分子改性反应与方法B0403 功能与智能高分子B040301 吸附与分离功能高分子B040302 高分子催化剂和高分子试剂B040303 医用与药用高分子B040304 生物活性高分子B040305 液晶态高分子B040306 光电磁功能高分子B040307 储能与换能高分子B040308 高分子功能膜B040309 仿生高分子B0404 天然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B040401 基于可再生资源高分子B0405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结构B040501 超分子聚合物B040502 超支化与树形高分子B0406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B040601 高分子溶液B040602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B040603 高分子转变与相变B040604 高分子形变与取向B040605 高分子纳米微结构及尺寸效应B040606 高分子表面与界面B040607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B040608 高分子测试及表征方法B040609 高分子流变学B040610 聚电解质与高分子凝胶B040611 高分子塑性与黏弹性B040612 高分子统计理论B040613 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B0407 应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B040701 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新方法B040702 高性能聚合物B040703 高分子多相与多组分复合体系B040704 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反应过程控制B040705 杂化高分子B040706 高分子循环利用B05分析化学B0501 色谱分析B050101 气相色谱B050102 液相色谱B050103 离子色谱与薄层色谱B050104 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B050105 微流控系统与芯片分析B050106 色谱柱固定相与填料B0502 电化学分析B050201 伏安法B050202 生物电分析化学B050203 化学修饰电极B050204 微电极与超微电极B050205 光谱电化学分析B050206 电化学传感器B050207 电致化学发光B0503 光谱分析B050301 原子发射与吸收光谱B050302 原子荧光与X射线荧光光谱B050303 分子荧光与磷光光谱B050304 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B050305 紫外与可见光谱B050306 红外与拉曼光谱B050307 光声光谱B050308 共振光谱B0504 波谱分析与成像分析B0505 质谱分析B0506 分析仪器与试剂B050601 联用技术B050602 分析仪器关键部件、配件研制B050603 分析仪器微型化B050604 极端条件下分析技术B0507 热分析与能谱分析B0508 放射分析B0509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B050901 单分子、单细胞分析B050902 纳米生物化学分析方法B050903 药物与临床分析B050904 细胞与病毒分析B050905 免疫分析化学B050906 生物分析芯片B0510 活体与复杂样品分析B0511 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B0512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B0513 表面、形态与形貌分析B051301 表面、界面分析B051302 微区分析B051303 形态分析B051304 扫描探针形貌分析B06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B0601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B060101 状态方程与溶液理论B060102 相平衡B060103 化学平衡B060104 热力学理论及计算机模拟B060105 化工基础数据B0602传递过程B060201 化工流体力学和传递性质B060202 传热过程及设备B060203 传质过程B060204 颗粒学B060205 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过程B0603分离过程B060301 蒸馏蒸发与结晶B060302 干燥与吸收B060303 萃取B060304 吸附与离子交换B060305 机械分离过程B060306 膜分离B060307 非常规分离技术B0604化学反应工程B060401 化学反应动力学B060402 反应器原理及传递特性B060403 反应器的模型化和优化B060404 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B060405 固定床反应工程B060406 聚合反应工程B060407 电化学反应工程B060408 生化反应工程B060409 催化剂工程B0605化工系统工程B060501 化学过程的控制与模拟B060502 化工系统的优化B0606无机化工B060601 基础无机化工B060602 工业电化学B060603 精细无机化工B060604 核化工与放射化工B0607有机化工B060701 基础有机化工B060702 精细有机化工B0608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B060801 生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B060802 生化分离工程B060803 生化过程的优化与控制B060804 生物催化过程B060805 天然产物及农产品的化学改性B060806 生物医药工程B060807 绿色食品工程与技术B0609能源化工B060901 煤化工B060902 石油化工B060903 燃料电池B060904 天然气及碳化工B060905 生物质能源化工B0610化工冶金B0611环境化工B061101 环境治理中的物理化学原理B061102 三废治理技术中的化工过程B061103 环境友好的化工过程B061104 可持续发展环境化工的新概念B0612资源化工B061201 资源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B061202 材料制备的化工基础B07环境化学B0701 环境分析化学B070101 无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2 有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3 污染物代谢产物分析B070104 污染物形态分离分析B0702 环境污染化学B070201 大气污染化学B070202 水污染化学B070203 土壤污染化学B070204 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学B070205 放射污染化学B070206 纳米材料污染化学B070207 复合污染化学B0703 污染控制化学B070301 大气污染控制化学B070302 水污染控制化学B070303 土壤污染控制化学B07030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化学B0704 污染生态化学B070401 污染物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B070402 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B070403 污染物的生态毒性和毒理B0705 理论环境化学B070501 污染化学动力学B070502 污染物构效关系B070503 化学计量学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B070504 环境污染模式与预测B0706 区域环境化学B070601 化学污染物的源汇识别B070602 污染物的区域环境化学过程B070603 污染物输送中的化学机制B0707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B070701 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B070702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B070703 人居环境与健康B070704 环境暴露与毒理学。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报书

计划类别:省基础研究计划指南代码:项目受理号: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承担单位:单位地址:电话:项目负责人:电话:项目联系人:主管部门:月日申报日期: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二○一五年.项目法人信用承诺书本项目法人承诺严格遵守《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江苏省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项目实施提供承诺的条件,严格执行经费管理等相关规定。
承诺所提供申报资料真实可靠,项目组成员身份真实有效,无编报虚假预算、篡改单位财务数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
本项目法人承诺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愿意根据相关规定,承担以下责任:1、取消项目评审资格;2、撤销项目立项,并收回省拨经费;3、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并接受相应处理;4、其它相关法律责任等。
项目负责人(签字):单位法人(签字):(公章)年月日项目主管部门信用承诺书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要求,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认真审查,该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资料完整齐全、真实有效,该单位无不良信用记录,项目负责人和申报单位符合本计划申报资格要求。
本主管部门承诺在审查推荐项目过程中,无违规推荐、审查不严等失信行为。
承诺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切实履行项目主管部门管理职责。
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本部门承诺按照《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承担相关责任。
(公章)年月日填报说明一、填写申报书前,请先查阅《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及《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
申报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报书用A4纸正反打印,纸质封面装订,禁用塑料封面,不得活页装订,一式两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5号(江苏省生产促进中心)。
61074063国自然基金项目编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码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批准资助的项目进行统一编码管理的一项工作。
项目编码不仅是对科研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科研成果统计和信息查询的重要依据。
1.项目编码的组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码由多部分组成,包括项目资助年度、项目类别代号、项目序号等。
以“2021”年度的面上项目为例,项目编码由“项目资助年度”、“项目类别代号”、“单位代码”、“项目序号”组成,具体编码规则如下:(1)项目资助年度:项目资助年度为四位数字,例如2021年的项目资助年度为“2021”。
(2)项目类别代号:项目类别代号是对项目类别进行区分的代码,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
以面上项目为例,项目类别代号为“01”。
(3)单位代码:单位代码是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区分的代码,一般由6位数字组成。
(4)项目序号:项目序号是对同一单位承担的多个项目进行区分的代码,一般由4位数字组成。
综合起来,2021年度面上项目的编码格式为:“2021-01-单位代码-项目序号”。
2.项目编码的重要性项目编码对科研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编码可以帮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批准资助的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跟踪。
项目编码是科研成果统计和信息查询的重要依据,能够方便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查询和了解项目的详细信息。
另外,项目编码还可以帮助确保科研项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防止项目信息的虚假申报和篡改。
3.申请项目编码的流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码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
申请人需要首先登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冠方全球信息站,填写项目编码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应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负责人信息、承担单位信息等。
申请人还需要提交相关的研究计划、申请书和其他支撑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人员将审核申请材料,并对通过审核的项目进行编码,并将编码通知给申请人。
4.项目编码的使用项目编码对科研项目的使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一般来说,科研项目的各类文件、报告、申请书等相关材料中都需要注明项目编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E01金属材料E0101 金属结构材料E010101新型金属结构材料E010102钢铁和有色合金结构材料E0102 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1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3 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料E010301非晶态金属材料E010302纳米晶金属材料E010303新型亚稳金属材料E0104 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E0105 金属功能材料E010501金属磁性材料E010502 金属智能材料E010503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E0106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E010601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图E010602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变E010603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E0107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E01070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其表征方法E010702金属材料的界面问题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E010801 金属材料的形变与损伤E010802 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E010803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E0109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E010901 金属的非平衡凝固与结晶E010902 金属的凝固行为与结晶理论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E011001 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E01100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E01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E011101 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E011102 金属高温腐蚀与防护E0112 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E011201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E011202 金属材料的磨蚀E0113 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E02无机非金属材料E0201人工晶体E0202玻璃材料E020201特种玻璃材料E020202传统玻璃材料E0203结构陶瓷E020301先进结构陶瓷E020302陶瓷基复合材料E0204功能陶瓷E020401精细功能陶瓷E020402压电与铁电陶瓷材料E020403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E020404功能类陶瓷复合材料E0205水泥与耐火材料E020501新型水泥材料E020502新型耐火材料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E020601高性能碳素材料E020602金刚石及其他超硬材料E020603新型碳功能材料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E020701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E020702发光及显示材料E020703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E020801复合材料的制备E020802强化与增韧理论E020803界面物理与界面化学E0209半导体材料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E0211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E021101高温超导材料E021102磁性材料及巨磁阻材料E0212古陶瓷与传统陶瓷E0213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E021301生态环境材料E021302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及相图E021303无机非金属智能材料E03有机高分子材料E0301塑料E030101设计与制备E030102高性能塑料与工程塑料E0302橡胶及弹性体E030201设计与制备E030202高性能橡胶E030203热塑弹性体E0303纤维E030301设计与制备E030302高性能纤维与特种合成纤维E030303仿生与差别化纤维E0304涂料E0305粘合剂E0306高分子助剂E0307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E030701材料的设计与制备E030702高性能基体树脂E030703纳米复合E030704增强与增韧E0308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E0309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E030901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E030902分离与吸附材料E030903感光材料E030904自组装有机材料与图形化E030905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E030906纳米效应与纳米技术E03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E031001组织工程材料E031002载体与缓释材料E031003植入材料E0311智能材料E0312仿生材料E0313高分子材料与环境E031301天然高分子材料E031302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E031303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E031304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老化E0314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E031401结构与性能关系E031402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评价E031403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E0315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E031501加工与成型中的化学与物理问题E031502加工与成型新原理、新方法E04冶金与矿业E0401金属与非金属地下开采E0402 煤炭地下开采E0403 石油天然气开采E0404 化石能源储存与输送E0405 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E0406 海洋、空间及其他矿物资源开采与利用E0407 钻井工程与地热开采E0408地下空间工程E0409 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E0410安全科学与工程E041001 通风与防尘E041002 突水与防灭火E041003 岩爆与瓦斯灾害E041004 安全检测与监控E0411 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学E041101 工艺矿物学与粉碎工程学E041102 矿物加工工程E041103 物理方法分离E041104 化学方法分离E041105 矿物材料与应用E0412 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E041201 火法冶金E041202 湿法冶金E041203 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E041204 冶金熔体(溶液)E041205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E0413 冶金化工与冶金反应工程学E0414 钢铁冶金E0415 有色金属冶金E041501轻金属E041502重金属E041503稀有金属E041504贵金属等分离提取E0416材料冶金过程工程E041601 材料冶金物理化学E041602 金属净化与提纯E041603 熔化、凝固过程与控制E041604 金属成形与加工E041605 应变冶金E041606 喷射与喷涂冶金E041607 焊接冶金E041608电磁冶金E0417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E0418特殊冶金、外场冶金与冶金新理论、新方法E0419资源循环科学E0420 矿冶生态与环境工程E042001 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E042002 矿冶环境污染评测与控制E042003有害辐射等污染的防治E042004 绿色冶金与增值冶金E0421矿冶装备工艺原理E0422 资源利用科学及其他E042201 短流程新技术E042202 冶金耐火与保温材料E042203 交叉学科与新技术E042204 冶金计量、测试与标准E042205 矿冶系统工程与信息工程E042206 冶金燃烧与节能工程E042207冶金史及古代矿物科学E05机械工程E0501机构学与机器人E050101机构学与机器组成原理E050102 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E050103 机器人机械学E0502 传动机械学E050201 机械传动E050202 流体传动E050203 复合传动E0503 机械动力学E050301 振动/噪声测试、分析与控制E050302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E050303 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E0504 机械结构强度学E050401 机械结构损伤、疲劳与断裂E050402 机械结构强度理论与可靠性设计E050403 机械结构安全评定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E050501 机械摩擦、磨损与控制E050502 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E050503 机械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E050504 工程摩擦学与摩擦学设计E0506 机械设计学E050601 设计理论与方法E050602 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E050603 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E050604 机械系统集成设计E0507 机械仿生学E050701 机械仿生原理E050702 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E050703 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8零件成形制造E050801铸造工艺与装备E050802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E050803 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E050804 近净成形与快速制造E0509 零件加工制造E050901 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 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3 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4 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10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E051001 数控技术与装备E0510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E051003 可重构制造系统E051004 可持续设计与制造E051005 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E0511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E051101 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E051102 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E051103 机械传感器技术与测试仪器E051104 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E0512 微/纳机械系统E051201 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件E051202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E051203 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E051204 微/纳机械系统组成原理与集成E06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E0601 工程热力学E060101 热力学基础E060102 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E060103 能源利用系统与评价E060104 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105 制冷E060106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E0602 内流流体力学E060201 黏性流动与湍流E060202 动力装置内部流动E060203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E060204 流体噪声与流固耦合E0603 传热传质学E060301 热传导E060302 辐射换热E060303 对流传热传质E060304 相变传递过程E060305 微观传递过程E0604 燃烧学E060401 层流火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E060402 湍流火焰E060403 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E060404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E060405 动力装置中的燃烧E060406 特殊环境与条件下燃烧E060407 燃烧污染物生成和防治E060408 火灾E0605 多相流热物理学E060501 离散相动力学E060502 多相流流动E060503 多相流传热传质E060504 气固两相流E0606 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技术E060601 流体热物性E060602 固体材料热物性E060603 单相与多相流动测试技术E060604 传热传质测试技术E060605 燃烧测试技术E0607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1 太阳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2 生物质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3 风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4 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5 地热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6 氢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8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E07电气科学与工程E0701 电磁场与电路E070101 电磁场分析与综合E070102 电网络理论E070103 静电理论与技术E070104 电磁测量与传感E0702 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E070201 工程电介质特性与测量E070202 绝缘与功能电介质材料的应用基础E0703 电机与电器E070301 电弧与电接触E070302 电器E070303 电机及其系统E0704 电力系统E070401 电力系统分析E070402 电力系统控制E070403 电力系统保护E0705 高电压与绝缘E070501 高电压与大电流E070502 电气设备绝缘E070503 过电压及其防护E0706 电力电子学E070601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E070602 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E0707 脉冲功率技术E0708 气体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E0709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E0710 超导电工学E0711 生物电磁技术E0712 电能储存与节电技术E08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E0801建筑学E080101建筑设计与理论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2城乡规划E080201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20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3建筑物理E080301建筑热环境E080302建筑光环境E080303建筑声环境E0804环境工程E080401给水处理E080402污水处理与资源化E080403城镇给排水系统E080404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E080405空气污染治理E080406城市受污染水环境的工程修复E0805 结构工程E080501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E080502钢结构与空间结构E080503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E080504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E080505 桥梁工程E080506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E080507 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理论E080508 结构实验方法与技术E080509 结构健康监测E080510 既有结构性能评价与修复E080511 混凝土结构材料E080512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E0806 岩土与基础工程E080601地基与基础工程E080602岩土工程减灾E080603 环境岩土工程E0807 交通工程E08070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702 交通环境工程E080703 道路工程E080704 铁道工程E0808防灾工程E080801 地震工程E080802 风工程E080803 结构振动控制E080804 工程防火E080805 城市与生命线工程防灾E09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E0901 水文、水资源E090101 洪涝和干旱与减灾E090102 水文过程和模型及预报E090103 流域水循环与流域综合管理E090104 水资源分析与管理E0902 E090105农业水利水资源开发与利用E090201 农业水循环与利用E090202 灌溉与排水E090203 灌排与农业生态环境E0903 水环境与生态水利E090301 水环境污染与修复E090302 农业非点源污染与劣质水利用E090303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E0904 河流海岸动力学与泥沙研究E090401 泥沙动力学E090402流域泥沙运动过程E090403 河流泥沙及演变E090404 河口泥沙与演变E090405工程泥沙E0905水力学与水信息学E090501 工程水力学E090502 地下与渗流水力学E090503 地表与河道水力学E090504 水信息学与数字流域E0906 水力机械及其系统E090601 水力机械的流动理论E090602 空蚀和磨损及多相流E090603 电站和泵站系统E090604 监测和诊断及控制E0907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E090701 岩土体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E090702岩土体试验、现场观测与分析E090703 软基与岩土体加固和处理E090704 岩土体渗流及环境效应E090705 岩土体应力变形及灾害E0908水工结构和材料及施工E090801 水工结构动静力性能分析与控制E090802 水工结构实验、观测与分析E090803 E090804水工和海工材料水工施工及管理E0909 海岸工程E090901 海岸工程的基础理论E090902 河口和海岸污染与治理E090903 港口航道及海岸建筑物E090904 海岸防灾与河口治理E0910 海洋工程E091001 海洋工程的基础理论E091002 船舶和水下航行器E091003 海洋建筑物与水下工程E091004 海上作业与海事保障E091005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E01金属材料E0101 金属结构材料E010101新型金属结构材料E010102钢铁和有色合金结构材料E0102 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1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3 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料E010301非晶态金属材料E010302纳米晶金属材料E010303新型亚稳金属材料E0104 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E0105 金属功能材料E010501金属磁性材料E010502 金属智能材料E010503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E0106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E010601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图E010602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变E010603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E0107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E01070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其表征方法E010702金属材料的界面问题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E010801 金属材料的形变与损伤E010802 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E010803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E0109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E010901 金属的非平衡凝固与结晶E010902 金属的凝固行为与结晶理论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E011001 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E01100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E01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E011101 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E011102 金属高温腐蚀与防护E0112 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E011201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E011202 金属材料的磨蚀E0113 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E02无机非金属材料E0201人工晶体E0202玻璃材料E020201特种玻璃材料E020202传统玻璃材料E0203结构陶瓷E020301先进结构陶瓷E020302陶瓷基复合材料E0204功能陶瓷E020401精细功能陶瓷E020402压电与铁电陶瓷材料E020403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E020404功能类陶瓷复合材料E0205水泥与耐火材料E020501新型水泥材料E020502新型耐火材料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E020601高性能碳素材料E020602金刚石及其他超硬材料E020603新型碳功能材料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E020701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E020702发光及显示材料E020703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E020801复合材料的制备E020802强化与增韧理论E020803界面物理与界面化学E0209半导体材料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E0211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E021101高温超导材料E021102磁性材料及巨磁阻材料E0212古陶瓷与传统陶瓷E0213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E021301生态环境材料E021302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及相图E021303无机非金属智能材料E03有机高分子材料E0301塑料E030101设计与制备E030102高性能塑料与工程塑料E0302橡胶及弹性体E030201设计与制备E030202高性能橡胶E030203热塑弹性体E0303纤维E030301设计与制备E030302高性能纤维与特种合成纤维E030303仿生与差别化纤维E0304涂料E0305粘合剂E0306高分子助剂E0307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E030701材料的设计与制备E030702高性能基体树脂E030703纳米复合E030704增强与增韧E0308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E0309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E030901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E030902分离与吸附材料E030903感光材料E030904自组装有机材料与图形化E030905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E030906纳米效应与纳米技术E03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E031001组织工程材料E031002载体与缓释材料E031003植入材料E0311智能材料E0312仿生材料E0313高分子材料与环境E031301天然高分子材料E031302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E031303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E031304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老化E0314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E031401结构与性能关系E031402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评价E031403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E0315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E031501加工与成型中的化学与物理问题E031502加工与成型新原理、新方法E04冶金与矿业E0401金属与非金属地下开采E0402 煤炭地下开采E0403 石油天然气开采E0404 化石能源储存与输送E0405 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E0406 海洋、空间及其他矿物资源开采与利用E0407 钻井工程与地热开采E0408地下空间工程E0409 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E0410安全科学与工程E041001 通风与防尘E041002 突水与防灭火E041003 岩爆与瓦斯灾害E041004 安全检测与监控E0411 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学E041101 工艺矿物学与粉碎工程学E041102 矿物加工工程E041103 物理方法分离E041104 化学方法分离E041105 矿物材料与应用E0412 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E041201 火法冶金E041202 湿法冶金E041203 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E041204 冶金熔体(溶液)E041205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E0413 冶金化工与冶金反应工程学E0414 钢铁冶金E0415 有色金属冶金E041501轻金属E041502重金属E041503稀有金属E041504贵金属等分离提取E0416材料冶金过程工程E041601 材料冶金物理化学E041602 金属净化与提纯E041603 熔化、凝固过程与控制E041604 金属成形与加工E041605 应变冶金E041606 喷射与喷涂冶金E041607 焊接冶金E041608电磁冶金E0417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E0418特殊冶金、外场冶金与冶金新理论、新方法E0419资源循环科学E0420 矿冶生态与环境工程E042001 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E042002 矿冶环境污染评测与控制E042003有害辐射等污染的防治E042004 绿色冶金与增值冶金E0421矿冶装备工艺原理E0422 资源利用科学及其他E042201 短流程新技术E042202 冶金耐火与保温材料E042203 交叉学科与新技术E042204 冶金计量、测试与标准E042205 矿冶系统工程与信息工程E042206 冶金燃烧与节能工程E042207冶金史及古代矿物科学E05机械工程E0501机构学与机器人E050101机构学与机器组成原理E050102 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E050103 机器人机械学E0502 传动机械学E050201 机械传动E050202 流体传动E050203 复合传动E0503 机械动力学E050301 振动/噪声测试、分析与控制E050302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E050303 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E0504 机械结构强度学E050401 机械结构损伤、疲劳与断裂E050402 机械结构强度理论与可靠性设计E050403 机械结构安全评定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E050501 机械摩擦、磨损与控制E050502 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E050503 机械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E050504 工程摩擦学与摩擦学设计E0506 机械设计学E050601 设计理论与方法E050602 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E050603 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E050604 机械系统集成设计E0507 机械仿生学E050701 机械仿生原理E050702 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E050703 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8零件成形制造E050801铸造工艺与装备E050802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E050803 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E050804 近净成形与快速制造E0509 零件加工制造E050901 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 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3 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4 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10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E051001 数控技术与装备E0510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E051003 可重构制造系统E051004 可持续设计与制造E051005 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E0511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E051101 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E051102 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E051103 机械传感器技术与测试仪器E051104 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E0512 微/纳机械系统E051201 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件E051202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E051203 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E051204 微/纳机械系统组成原理与集成E06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E0601 工程热力学E060101 热力学基础E060102 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E060103 能源利用系统与评价E060104 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105 制冷E060106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E0602 内流流体力学E060201 黏性流动与湍流E060202 动力装置内部流动E060203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E060204 流体噪声与流固耦合E0603 传热传质学E060301 热传导E060302 辐射换热E060303 对流传热传质E060304 相变传递过程E060305 微观传递过程E0604 燃烧学E060401 层流火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E060402 湍流火焰E060403 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E060404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E060405 动力装置中的燃烧E060406 特殊环境与条件下燃烧E060407 燃烧污染物生成和防治E060408 火灾E0605 多相流热物理学E060501 离散相动力学E060502 多相流流动E060503 多相流传热传质E060504 气固两相流E0606 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技术E060601 流体热物性E060602 固体材料热物性E060603 单相与多相流动测试技术E060604 传热传质测试技术E060605 燃烧测试技术E0607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1 太阳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2 生物质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3 风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4 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5 地热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6 氢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8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E07电气科学与工程E0701 电磁场与电路E070101 电磁场分析与综合E070102 电网络理论E070103 静电理论与技术E070104 电磁测量与传感E0702 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E070201 工程电介质特性与测量E070202 绝缘与功能电介质材料的应用基础E0703 电机与电器E070301 电弧与电接触E070302 电器E070303 电机及其系统E0704 电力系统E070401 电力系统分析E070402 电力系统控制E070403 电力系统保护E0705 高电压与绝缘E070501 高电压与大电流E070502 电气设备绝缘E070503 过电压及其防护E0706 电力电子学E070601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E070602 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E0707 脉冲功率技术E0708 气体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E0709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E0710 超导电工学E0711 生物电磁技术E0712 电能储存与节电技术E08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E0801建筑学E080101建筑设计与理论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2城乡规划E080201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20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3建筑物理E080301建筑热环境E080302建筑光环境E080303建筑声环境E0804环境工程E080401给水处理E080402污水处理与资源化E080403城镇给排水系统E080404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E080405空气污染治理E080406城市受污染水环境的工程修复E0805 结构工程E080501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E080502钢结构与空间结构E080503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E080504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E080505 桥梁工程E080506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E080507 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理论E080508 结构实验方法与技术E080509 结构健康监测E080510 既有结构性能评价与修复E080511 混凝土结构材料E080512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E0806 岩土与基础工程E080601地基与基础工程E080602岩土工程减灾E080603 环境岩土工程E0807 交通工程E08070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702 交通环境工程E080703 道路工程E080704 铁道工程E0808防灾工程E080801 地震工程E080802 风工程E080803 结构振动控制E080804 工程防火E080805 城市与生命线工程防灾E09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E0901 水文、水资源E090101 洪涝和干旱与减灾E090102 水文过程和模型及预报E090103 流域水循环与流域综合管理E090104 水资源分析与管理E0902 E090105农业水利水资源开发与利用E090201 农业水循环与利用E090202 灌溉与排水E090203 灌排与农业生态环境E0903 水环境与生态水利E090301 水环境污染与修复E090302 农业非点源污染与劣质水利用E090303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E0904 河流海岸动力学与泥沙研究E090401 泥沙动力学E090402流域泥沙运动过程E090403 河流泥沙及演变E090404 河口泥沙与演变E090405工程泥沙E0905水力学与水信息学E090501 工程水力学E090502 地下与渗流水力学E090503 地表与河道水力学E090504 水信息学与数字流域E0906 水力机械及其系统E090601 水力机械的流动理论E090602 空蚀和磨损及多相流E090603 电站和泵站系统E090604 监测和诊断及控制E0907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E090701 岩土体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E090702岩土体试验、现场观测与分析E090703 软基与岩土体加固和处理E090704 岩土体渗流及环境效应E090705 岩土体应力变形及灾害E0908水工结构和材料及施工E090801 水工结构动静力性能分析与控制E090802 水工结构实验、观测与分析E090803 E090804水工和海工材料水工施工及管理E0909 海岸工程E090901 海岸工程的基础理论E090902 河口和海岸污染与治理E090903 港口航道及海岸建筑物E090904 海岸防灾与河口治理E0910 海洋工程E091001 海洋工程的基础理论E091002 船舶和水下航行器E091003 海洋建筑物与水下工程E091004 海上作业与海事保障E091005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申请代码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申请代码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申请代码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我国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
申请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的选择不同的申请代码,以便申请到合适的资助。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基金申请代码,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面上项目1. 申请代码:面上项目(代码为“面上项目”)面上项目是基金中最为常见的申请类别之一。
它适用于一般性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关注科研人员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申请者需要在申请材料中清晰地提出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细节。
面上项目的资助范围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二、青年基金项目2. 申请代码:青年基金项目(代码为“青年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是专门为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设立的资助项目。
它旨在资助年轻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帮助他们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科研团队,并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青年基金项目相对于面上项目而言,更加注重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和培养,其资助额度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三、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 申请代码: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代码为“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是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项目。
它要求申请者在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需求方面开展研究,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申请要求和资助规模相对较高,申请者需要充分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实力。
四、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 申请代码: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代码为“国际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是基金中专门为国际合作与交流设立的项目类别。
它鼓励我国科研人员与国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提高我国在国际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申请者需要在申请材料中清晰地说明国际合作的主题、方式和计划,以及合作机构和预期成果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地球科学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地球科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地球科学部D01地理学D0101自然地理学D010101 地貌学D010102 水文学D010103 应用气候学D010104 生物地理学D010105 冰冻圈地理学D010106 综合自然地理学D0102人文地理学D010201 经济地理学D010202 社会、文化地理学D010203 城市地理学D010204 乡村地理学D0103景观地理学D0104环境变化与预测D0105土壤学D010501 土壤地理学D010502 土壤物理学D010503 土壤化学D010504 土壤生物学D010505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D010506 土壤肥力与土壤养分循环D010507 土壤污染与修复D010508 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D0106遥感机理与方法D0107地理信息系统D010701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D010702 遥感信息分析与应用D010703 空间定位数据分析与应用D0108测量与地图学D0109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10901 污染物迁移、转化、归趋动力学D010902 污染物生物有效性与生态毒理D010903 污染物区域空间过程与生态风险D0110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11001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D01100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公共安全D011003 重大工程活动的影响D011004 生态恢复及其环境效应D0111自然资源管理D011101 可再生资源演化D011102 自然资源评价D011103 自然资源利用与规划D0112区域可持续发展D011201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D011202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D011203 可持续性评估D02地质学D0201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D020101 古生物学D020102 古人类学D020103 古生态学D020104 地球环境与生命演化D0202地层学D0203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学)D0204岩石学D0205矿床学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D0207石油、天然气地质学D0208煤地质学D0209第四纪地质学D0210前寒武纪地质学D0211构造地质学与活动构造D021101 构造地质学D021102 活动构造D021103 构造物理与流变学D0212大地构造学D0213水文地质学(含地热地质学) D0214工程地质学D0215数学地质学与遥感地质学D0216火山学D0217生物地质学D0218环境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D03地球化学D0301同位素地球化学D0302微量元素地球化学D0303岩石地球化学D0304矿床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D0305同位素和化学年代学D0306实验地球化学和计算地球化学D0307宇宙化学与比较行星学D0308生物地球化学D0309环境地球化学D04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D0401大地测量学D040101 物理大地测量学D040102 动力大地测量学D040103 卫星大地测量学(含导航学)D0402地震学D0403地磁学D0404地球电磁学D0405重力学D0406地热学D0407地球内部物理学D0408地球动力学D0409应用地球物理学D040901 勘探地球物理学D040902 城市地球物理D0410空间物理D041001 高层大气物理学D041002 电离层物理学D041003 磁层物理学D041004 太阳大气和行星际物理学D041005 宇宙线物理学D041006 行星物理学D0411地球物理实验与仪器D0412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D05大气科学D0501对流层大气物理学D0502边界层大气物理学和大气湍流D0503大气遥感和大气探测D0504中层与行星大气物理学D0505天气学D0506大气动力学D0507气候学与气候系统D0508数值预报与数值模拟D0509应用气象学D0510大气化学D0511云雾物理化学与人工影响天气D0512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D0513气象观测原理、方法及数据分析D06海洋科学D0601物理海洋学D0602海洋物理学D0603海洋地质学D0604海洋化学D0605河口海岸学D0606工程海洋学D0607海洋监测、调查技术D0608海洋环境科学D0609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D0610海洋遥感D0611极地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nsfc/cen/daima/index.htmlA01数学A0101数论A010101 解析数论A010102 代数数论A010103 数论应用A0102代数学A010201 群及其表示A010202 李群与李代数A010203 代数群与量子群A010204 同调与K理论A010205 环与代数A010206 编码与密码A010207 代数几何A0103几何学A010301 整体微分几何A010302 复几何与代数几何A010303 几何分析A0104拓扑学A010401 代数拓扑与微分拓扑A010402 低维流形上的拓扑A010403 一般拓扑学A0105函数论A010501 多复变函数论A010502 复动力系统A010503 单复变函数论A010504 调和分析与小波分析A010505 函数逼近论A0106泛函分析A010601 非线性泛函分析A010602 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A010603 空间理论A0107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A010701 泛函微分方程A010702 定性理论与稳定性理论A010703 分支理论与混沌A010704 微分动力系统与哈密顿系统A010705 拓扑动力系统与遍历论A0108偏微分方程A010801 几何、物理和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A010802 非线性椭圆和非线性抛物方程A010803 混合型、退化型偏微分方程A010804 非线性发展方程和无穷维动力系统A0109数学物理A010901 规范场论与超弦理论A010902 可积系统及其应用A0110概率论与随机分析A011001 马氏过程与遍历论A011002 随机分析与随机过程A011003 随机微分方程A011004 极限理论A0111数理统计A011101 抽样调查与试验设计A011102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A011103 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A0112运筹学A011201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A011202 组合最优化A011203 随机最优化A011204 可靠性理论A0113控制论中的数学方法A011301 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理论A011302 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A0114应用数学方法A011401 信息论A011402 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A011403 生物数学A011404 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A011405 分形论及应用A0115数理逻辑和与计算机相关的数学A011501 数理逻辑A011502 公理集合论A011503 计算复杂性与符号计算A011504 机器证明A0116组合数学A011601 组合设计A011602 图论A011603 代数组合与组合矩阵论A0117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A011701 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A011702 流体力学中的数值计算A011703 一般反问题的计算方法A011704 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A011705 数值代数A011706 数值逼近与计算几何A011707 谱方法及高精度数值方法A011708 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A011709 多重网格技术及区域分解A011710 自适应方法A011711 并行算法A02力学A0201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和方法A020101 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A020102 物理力学A020103 力学中的反问题A0202动力学与控制A020201 分析力学A020202 动力系统的分岔与混沌A020203 运动稳定性及其控制A020204 非线性振动及其控制A020205 多体系统动力学A020206 转子动力学A020207 弹道力学与飞行力学A020208 载运工具动力学及其控制A020209 多场耦合与智能结构动力学A0203 固体力学A020301 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A020302 损伤与断裂力学A020303 疲劳与可靠性A020304 本构关系A020305 复合材料力学A020306 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A020307 超常环境下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A020308 微纳米力学A020309 接触、摩擦与磨损力学A020310 表面、界面与薄膜力学A020311 岩体力学和土力学A020312 结构力学与结构优化A020313 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A020314 流固耦合力学A020315 制造工艺力学A020316 实验固体力学A020317 计算固体力学A0204流体力学A020401 湍流与流动稳定性A020402 水动力学A020403 空气动力学A020404 非平衡流与稀薄气体流动A020405 多相流与渗流A020406 非牛顿流与流变学A020407 流动噪声与气动声学A020408 流动控制和优化A020409 环境流体力学A020410 工业流体力学A020411 微重力流体力学A020412 交通流与颗粒流A020413 电磁与多场耦合流体力学A020414 实验流体力学A020415 计算流体力学A0205 生物力学A020501 组织与器官系统力学A020502 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力学A020503 仿生、生物材料与运动生物力学A0206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A020601 爆炸力学A020602 冲击动力学A03天文学A0301 宇宙学A030101 宇宙学模型和参数、早期宇宙A030102 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及观测宇宙学A030103 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A0302 星系和类星体A030201 银河系A030202 星系形成、结构和演化A030203 星系相互作用和并合;活动星系核A0303 恒星与星际物质A030301 恒星结构和演化与恒星大气A030302 变星和激变变星、双星和多星系统A030303 恒星形成与早期演化、星际介质和星际分子A030304 晚期演化和致密天体及其相关高能过程A030305 太阳系外行星系统A0304 太阳和太阳系A030401 太阳磁场和太阳发电机A030402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耀斑、日珥和其他活动A030403 日震学和太阳内部结构;太阳黑子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A030404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及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和其他小天体A030405 太阳爆发活动对日地空间天气的影响A0305 天体中基本物理过程的理论和实验A030501 天文中基本物理过程和天体辐射过程的理论和实验A030502 实验室天体物理A0306 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A030601 天文参考系及星表A030602 相对论天体测量A030603 天文地球动力学及天体测量学的应用A030604 时间与频率A0307 天体力学和人造卫星动力学A030701 人造天体、太阳系小天体、行星系统和恒星系统动力学A030702 N体问题、非线性和相对论天体力学A0308 天文技术和方法A030801 光学、紫外和红外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2 射电、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3 高能天体物理技术方法和空间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4 海量数据处理及数值模拟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9 中、西方天文学史A0310 天文学同其他学科的交叉A04物理学ⅠA0401凝聚态物性Ⅰ: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A040101 固体结构和人工微结构A040102 软物质和液体的结构与性质A040103 凝聚态物质的力学、热学性质,相变和晶格动力学A040104 凝聚态物质的(非电子)输运性质A040105 薄膜和纳米结构的形成A040106 表面、薄膜和纳米结构的表征和分析A040107 表面、界面、介观系统、纳米系统的非电子性质A0402凝聚态物性Ⅱ: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A040201 块体材料的电子态A040202 强关联电子系统A040203 电子输运过程:电导、光电导、磁电导A040204 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电子结构及电学性质A040205 介观系统和人工微结构的电子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A040206 超导电性A040207 磁有序系统A040208 低维、介观和人工微结构的磁性A040209 介电、压电、热电和铁电性质A040210 凝聚态物质的光学和波谱学、物质与粒子的相互作用和辐射A040211 极端条件下的凝聚态物理A040212 量子计算中的凝聚态物理问题A040213 软物质、有机和生物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A040214 生命现象中的凝聚态物理问题A040215 凝聚态物理中的新效应及其他问题A0403原子和分子物理A040301 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A040302 原子、分子、光子相互作用与光谱A040303 原子分子碰撞过程及相互作用A040304 大分子、团簇与特殊原子分子性质A040305 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A040306 外场中的原子分子性质及其操控A040307 量子信息中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A040308 与原子、分子有关的其他物理问题A0404光学A040401 光的传播和成像A040402 信息光学中的物理问题A040403 光源、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中的物理问题A040404 纤维光学和集成光学中的物理问题A040405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040406 超强、超快光物理A040407 微纳光学与光子学A040408 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A040409 非线性光学A040410 光学材料中物理问题及固体发光A040411 激光光谱学及高分辨高灵敏光谱方法A040412 X射线、红外、THz物理A040413 光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A040414 与光学有关的其他物理问题和交叉学科A0405声学A040501 线性与非线性声学A040502 水声和海洋声学及空气动力声学A040503 超声学、量子声学和声学效应A040504 噪声、噪声效应及其控制A040505 生理、心理声学和生物声学A040506 语言声学、乐声及声学信号处理A040507 声学换能器、声学测量方法和声学材料A040508 信息科学中的声学问题A040509 A040510 建筑声学与电声学与声学有关的其他物理问题和交叉学科A05物理学ⅡA0501 基础物理学A050101 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与计算方法A050102 经典物理及其唯象学研究A050103 量子物理及其应用A050104 量子信息学A050105 统计物理学与复杂系统A050106 相对论、引力与宇宙学A0502粒子物理学和场论A050201 场和粒子的一般理论及方法A050202 量子色动力学、强相互作用和强子物理A050203 电-弱相互作用及其唯象学A050204 非标准模型及其唯象学A050205 弦论、膜论及隐藏的空间维度A050206 非加速器粒子物理A050207 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A0503核物理A050301 原子核结构与特性研究A050302 原子核高激发态、高自旋态和超形变A050303 核裂变、核聚变、核衰变A050304 重离子核物理A050305 放射性核束物理、超重元素合成及反应机制A050306 中高能核物理A050307 核天体物理A0504 核技术及其应用A050401 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和辐照损伤A050402 离子束核分析技术A050403 核效应分析技术A050404 中子技术及其应用A050405 加速器质谱技术A050406 离子注入及离子束材料改性A050407 核技术在环境科学、地学和考古中的应用A050408 核技术在工、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A050409 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A0505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A050501 束流物理与加速器技术A050502 荷电粒子源、靶站和预加速装置A050503 束流传输和测量技术A050504 反应堆物理与技术A050505 散裂中子源相关技术A050506 探测技术和谱仪A050507 辐射剂量学和辐射防护A050508 实验数据获取与处理A050509 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A0506 等离子体物理A050601 等离子体中的基本过程与特性A050602 等离子体产生、加热与约束A050603 等离子体中的波与不稳定性A050604 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现象A050605 等离子体与物质相互作用A050606 等离子体诊断A050607 强粒子束与辐射源A050608 磁约束等离子体A050609 惯性约束等离子体A050610 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A050611 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及特殊等离子体A0507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A050701 同步辐射光源原理和技术A050702 自由电子激光原理和技术A050703 束线光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化学科学部B01无机化学B0101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B010101 合成与制备技术B010102 合成化学B0102元素化学B010201 稀土化学B010202 主族元素化学B010203 过渡金属化学B010204 丰产元素与多酸化学B0103配位化学B010301 固体配位化学B010302 溶液配位化学B010303 功能配合物化学B0104生物无机化学B010401 金属蛋白(酶)化学B010402 生物微量元素化学B010403 细胞生物无机化学B010404 生物矿化及生物界面化学B0105固体无机化学B010501 缺陷化学B010502 固相反应化学B010503 固体表面与界面化学B010504 固体结构化学B0106物理无机化学B010601 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B010602 理论无机化学B010603 无机光化学B010604 分子磁体B010605 无机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B0107无机材料化学B010701 无机固体功能材料化学B010702 仿生材料化学B0108分离化学B010801 萃取化学B010802 分离技术与方法B010803 无机膜化学与分离B0109核放射化学B010901 核化学与核燃料化学B010902 放射性药物和标记化合物B010903 放射分析化学B010904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B0110同位素化学B0111无机纳米化学B0112无机药物化学B0113无机超分子化学B0114有机金属化学B0115原子簇化学B0116应用无机化学B02有机化学B0201有机合成B020101 有机合成反应B020102 复杂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B020103 选择性有机反应B020104 催化与不对称反应B020105 组合合成B0202金属有机化学B020201 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反应B020202 生物金属有机化学B020203 金属有机材料化学B0203元素有机化学B020301 有机磷化学B020302 有机硅化学B020303 有机硼化学B020304 有机氟化学B0204天然有机化学B020401 甾体及萜类化学B020402 中草药与植物化学B020403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B020404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B020405 微生物与真菌化学B0205物理有机化学B020501 活泼中间体化学B020502 有机光化学B020503 立体化学基础B020504 有机分子结构与反应活性B020505 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B020506 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B020507 生物物理有机化学B0206药物化学B020601 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B020602 药物构效关系B0207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有机化学B020701 多肽化学B020702 核酸化学B020703 蛋白质化学B020704 糖化学B020705 仿生模拟酶与酶化学B020706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B0208有机分析B020801 有机分析方法B020802 手性分离化学B020803 生物有机分析B0209应用有机化学B020901 农用化学品化学B020902 食品化学B020903 香料与染料化学B0210绿色有机化学B0211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B021101 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与合成B021102 功能有机分子的组装与性质B021103 生物有机功能材料B03物理化学B0301结构化学B030101 体相结构B030102 表面结构B030103 溶液结构B030104 动态结构B030105 光谱与波谱学B030106 纳米及介观结构B030107 方法与理论B0302理论和计算化学B030201 量子化学B030202 化学统计力学B030203 化学动力学理论B030204 计算模拟方法与应用B0303 催化化学B030301 多相催化B030302 均相催化B030303 仿生催化B030304 光催化B030305 催化表征方法与技术B0304化学动力学B030401 宏观动力学B030402 分子动态学B030403 超快动力学B030404 激发态化学B0305胶体与界面化学B030501 表面活性剂B030502 分散体系与流变性能B030503 表面/界面吸附现象B030504 超细粉和颗粒B030505 分子组装与聚集体B030506 表面/界面表征技术B0306电化学B030601 电极过程动力学B030602 腐蚀电化学B030603 材料电化学B030604 光电化学B030605 界面电化学B030606 电催化B030607 纳米电化学B030608 化学电源B0307光化学和辐射化学B030701 超快光谱学B030702 材料光化学B030703 等离子体化学与应用B030704 辐射化学B030705 感光化学B030706 光化学与光物理过程B0308热力学B030801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参数B030802 溶液化学B030803 量热学B030804 复杂流体B030805 非平衡态热力学与耗散结构B030806 统计热力学B0309生物物理化学B030901 结构生物物理化学B030902 生物光电化学与热力学B030903 生命过程动力学B030904 生物物理化学方法与技术B0310化学信息学B031001 分子信息学B031002 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的信息学B031003 化学数据库B031004 分子信息处理中的算法B04高分子科学B0401 高分子合成化学B040101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B040102 配位聚合与离子型聚合B040103 高分子光化学与辐射化学B040104 生物参与的聚合与降解反应B040105 缩聚反应B040106 自由基聚合B0402 高分子化学反应B040201 高分子降解与交联B040202 高分子接枝与嵌段B040203 高分子改性反应与方法B0403 功能与智能高分子B040301 吸附与分离功能高分子B040302 高分子催化剂和高分子试剂B040303 医用与药用高分子B040304 生物活性高分子B040305 液晶态高分子B040306 光电磁功能高分子B040307 储能与换能高分子B040308 高分子功能膜B040309 仿生高分子B0404 天然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B040401 基于可再生资源高分子B0405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结构B040501 超分子聚合物B040502 超支化与树形高分子B0406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B040601 高分子溶液B040602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B040603 高分子转变与相变B040604 高分子形变与取向B040605 高分子纳米微结构及尺寸效应B040606 高分子表面与界面B040607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B040608 高分子测试及表征方法B040609 高分子流变学B040610 聚电解质与高分子凝胶B040611 高分子塑性与黏弹性B040612 高分子统计理论B040613 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B0407 应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B040701 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新方法B040702 高性能聚合物B040703 高分子多相与多组分复合体系B040704 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反应过程控制B040705 杂化高分子B040706 高分子循环利用B05 分析化学B0501 色谱分析B050101 气相色谱B050102 液相色谱B050103 离子色谱与薄层色谱B050104 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B050105 微流控系统与芯片分析B050106 色谱柱固定相与填料B0502 电化学分析B050201 伏安法B050202 生物电分析化学B050203 化学修饰电极B050204 微电极与超微电极B050205 光谱电化学分析B050206 电化学传感器B050207 电致化学发光B0503 光谱分析B050301 原子发射与吸收光谱B050302 原子荧光与X射线荧光光谱B050303 分子荧光与磷光光谱B050304 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B050305 紫外与可见光谱B050306 红外与拉曼光谱B050307 光声光谱B050308 共振光谱B0504 波谱分析与成像分析B0505 质谱分析B0506 分析仪器与试剂B050601 联用技术B050602 分析仪器关键部件、配件研制B050603 分析仪器微型化B050604 极端条件下分析技术B0507 热分析与能谱分析B0508 放射分析B0509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B050901 单分子、单细胞分析B050902 纳米生物化学分析方法B050903 药物与临床分析B050904 细胞与病毒分析B050905 免疫分析化学B050906 生物分析芯片B0510 活体与复杂样品分析B0511 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B0512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B0513 表面、形态与形貌分析B051301 表面、界面分析B051302 微区分析B051303 形态分析B051304 扫描探针形貌分析B06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B0601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B060101 状态方程与溶液理论B060102 相平衡B060103 化学平衡B060104 热力学理论及计算机模拟B060105 化工基础数据B0602传递过程B060201 化工流体力学和传递性质B060202 传热过程及设备B060203 传质过程B060204 颗粒学B060205 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过程B0603分离过程B060301 蒸馏蒸发与结晶B060302 干燥与吸收B060303 萃取B060304 吸附与离子交换B060305 机械分离过程B060306 膜分离B060307 非常规分离技术B0604化学反应工程B060401 化学反应动力学B060402 反应器原理及传递特性B060403 反应器的模型化和优化B060404 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B060405 固定床反应工程B060406 聚合反应工程B060407 电化学反应工程B060408 生化反应工程B060409 催化剂工程B0605化工系统工程B060501 化学过程的控制与模拟B060502 化工系统的优化B0606无机化工B060601 基础无机化工B060602 工业电化学B060603 精细无机化工B060604 核化工与放射化工B0607有机化工B060701 基础有机化工B060702 精细有机化工B0608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B060801 生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B060802 生化分离工程B060803 生化过程的优化与控制B060804 生物催化过程B060805 天然产物及农产品的化学改性B060806 生物医药工程B060807 绿色食品工程与技术B0609能源化工B060901 煤化工B060902 石油化工B060903 燃料电池B060904 天然气及碳化工B060905 生物质能源化工B0610化工冶金B0611环境化工B061101 环境治理中的物理化学原理B061102 三废治理技术中的化工过程B061103 环境友好的化工过程B061104 可持续发展环境化工的新概念B0612资源化工B061201 资源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B061202 材料制备的化工基础B07环境化学B0701 环境分析化学B070101 无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2 有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3 污染物代谢产物分析B070104 污染物形态分离分析B0702 环境污染化学B070201 大气污染化学B070202 水污染化学B070203 土壤污染化学B070204 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学B070205 放射污染化学B070206 纳米材料污染化学B070207 复合污染化学B0703 污染控制化学B070301 大气污染控制化学B070302 水污染控制化学B070303 土壤污染控制化学B07030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化学B0704 污染生态化学B070401 污染物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B070402 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B070403 污染物的生态毒性和毒理B0705 理论环境化学B070501 污染化学动力学B070502 污染物构效关系B070503 化学计量学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B070504 环境污染模式与预测B0706 区域环境化学B070601 化学污染物的源汇识别B070602 污染物的区域环境化学过程B070603 污染物输送中的化学机制B0707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B070701 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B070702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B070703 人居环境与健康B070704 环境暴露与毒理学生命科学部C01 微生物学C0101 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C010101 细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2 放线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3 真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4 病毒资源与分类C0102 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C010201 微生物生理与代谢C010202 微生物生物化学C0103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C010301 微生物功能基因C010302 微生物遗传育种C0104 微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0105 环境微生物学C010501 陆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2 水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3 其他环境微生物学C0106 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1 植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2 动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3 人类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7 病原真菌学C010701 植物病原真菌学C010702 动物病原真菌学C010703 人类病原真菌学C0108 病毒学C010801 植物病毒学C010802 动物病毒学C010803 人类病毒学C010804 噬菌体C0109 支原体、立克次体与衣原体C010901 支原体C010902 立克次体、衣原体等C02 植物学C0201 植物结构学C020101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C020102 植物形态与发生C0202 植物分类学C020201 种子植物分类C020202 孢子植物分类C020203 植物地理学C0203 植物进化生物学C020301 植物系统发育C020302 古植物学与孢粉学C020303 植物进化与发育C0204 植物生理与生化C020401 光合作用C020402 生物固氮C020403 呼吸作用C020404 矿质元素与代谢C020405 有机物质合成与运输C020406 水分生理C020407 抗性生理C020408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C020409 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C020410 种子生理C0205 植物生殖生物学C020501 植物配子体发生与受精C020502 植物胚胎发生C0206 植物资源学C020601 植物资源评价C020602 植物引种驯化C020603 植物种质C020604 植物化学C020605 水生植物与资源C0207 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C03 生态学C0301 分子与进化生态学C030101 分子生态学C030102 进化生态学C0302 行为生态学C030201 昆虫行为生态学C030202 其他动物行为生态学C0303 生理生态学C030301 植物生理生态学C030302 动物生理生态学C030401 植物种群生态学C030402 昆虫种群生态学C030403 其他动物种群生态学C0305 群落生态学C030501 群落结构与动态C030502 物种间相互作用C0306 生态系统生态学C030601 农田生态学C030602 森林生态学C030603 草地与荒漠生态C030604 水域生态学C0307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C030701 景观生态学C030702 区域生态学C0308 全球变化生态学C030801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802 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9 微生物生态学C0310 污染生态学C031001 污染生态学C031002 毒理生态学C0311 土壤生态学C031101 土壤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循环C031102 土壤生物与土壤生态系统C0312 保护生物学与恢复生态学C031201 生物多样性C031202 保护生物学C031203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C031301 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2 外来物种的入侵与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3 生态工程评价C04 动物学C0401 动物形态学及胚胎学C0402 动物系统及分类学C040201 动物分类学C040202 动物系统学C040203 动物地理学C040204 动物进化C0403 动物生理及行为学C040301 动物生理生化C040302 动物行为学C0404 动物资源与保护C0405 昆虫学C040501 昆虫系统及分类学C040502 昆虫形态学C040503 昆虫行为学C040504 昆虫生理生化C040505 昆虫毒理学C040506 昆虫资源与保护C0406 实验动物学C040601 实验动物C040602 模式动物C05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C0501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C050101 生物大分子结构计算与理论预测C050102 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测定C050103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C0502 生物化学C050201 蛋白质与多肽生物化学C050202 核酸生物化学C050203 酶学C050204 糖生物学C050205 无机生物化学C0503 蛋白质组学C0504 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401 生物膜结构与功能C050402 跨膜信号转导C050403 物质跨膜转运C050404 其他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5 系统生物学C050501 生物模块C050502 生物网络的结构与功能C050503 生物网络动力学C050504 生物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控制C050505 生物系统功能与预测C050506 系统生物学研究新技术及新方法C0506 环境生物物理C050601 电磁辐射生物物理C050602 声生物物理C050603 光生物物理C050604 电离辐射生物物理与放射生物学C050605 自由基生物学C0507 空间生物学C0508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技术C06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C0601 植物遗传学C060101 植物分子遗传C060102 植物细胞遗传C060103 植物数量遗传C0602 动物遗传学C060201 动物分子遗传C060202 动物细胞遗传C060203 动物数量遗传C0603 微生物遗传学C060301 原核微生物遗传C060302 真核微生物遗传C0604 人类遗传学C060401 人类遗传的多样性C060402 人类起源与进化C060403 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C060404 人类表型性状与遗传C060405 人类细胞遗传C0605 基因组学C060501 基因组结构与分析C060502 比较基因组与进化C060503 基因组信息学C0606 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C060601 组蛋白修饰及意义C060602 DNA修饰及意义C060603 染色体重塑及意义C060604 非编码RNA调控与功能C060605 转录与调控C0607 生物信息学C060701 生物数据分析C060702 生物信息算法及工具C060703 生物信息的整合及信息挖掘C060704 生物系统网络模型C060705 生物环路的模拟与构建C060706 生物信息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C0608 遗传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C07 细胞生物学C0701 细胞、亚细胞结构与功能C0702 细胞生长与分裂C0703 细胞周期与调控C0704 细胞增殖、生长与分化C0705 细胞衰老C0706 细胞死亡C0707 细胞运动C0708 细胞外基质C0709 细胞信号转导C0710 细胞物质运输C0711 细胞呼吸与代谢C0712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新方法C08 免疫学C0801 免疫生物学C080101 分子免疫C080102 细胞免疫C080103 免疫应答C080104 免疫耐受C080105 免疫调节C0802 免疫遗传学C0803 生殖免疫学C0804 黏膜免疫学C0805 疫苗学C080501 疫苗设计C080502 疫苗佐剂C080503 疫苗递送系统C080504 疫苗效应及机制C0806 抗体工程学C080601 抗体与功能C080602 重组与改型C080603 抗体的高效表达系统C0807 免疫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C09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心理学C0901 心理学C090101 认知心理学C090102 生理心理学C090103 医学心理学C090104 工程心理学C090105 发展心理学C090106 教育心理学C090107 社会心理学C090108 应用心理学C0902 神经生物学C090201 分子神经生物学C090202 细胞神经生物学C090203 发育神经生物学C090204 系统神经生物学C090205 计算神经生物学C090206 视觉神经生物学C090207 听觉神经生物学C090208 嗅觉神经生物学。
江苏省科技系统项目申报汇总及渠道

科技系统项目申报汇总及渠道第一类省级科技类项目1、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 (社会发展处)创新学者攀登项目项目类别面上项目企业博士创新项目支持重点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实施“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为支持重点,按创新学者攀登项目、面上项目、企业博士创新项目三个类别组织申报。
创新学者攀登项目以培育院士或杰出科学家为目标,支持20名省内高层次科研人才,面向江苏地方需求自由选题开展创新研究,攀登科技高峰。
企业博士创新项目以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为目标,支持300名处于生产研发一线的企业博士开展创新研究,培育企业技术带头人.面上项目以面向应用为导向,主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我省高技术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民生科技方面的创新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申报条件1、创新学者攀登项目。
主要资助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军科技人员,申请人须在其研究领域已有明显学术建树,近年有望申报院士或成为国内外杰出科学家,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
2、面上项目。
主要资助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需求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申请人按照指南研究方向进行申报,第一申请人应确保在法定退休年龄前完成项目。
3、企业博士创新项目。
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入驻企业的年轻科技人员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
申请人须已取得博士学位,为该企业的在职职工或与企业有3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省内科技人员(须附合同文本并以企业名义申报),年龄45周岁以下,近年有望培养成为企业的技术研发负责人。
所在企业须按省资助经费1:1的比例给予配套.2、科技支撑计划(高新技术处)工业部分项目分类社会发展重要技术标准科技支撑计划(招标项目)科技支撑(工业)部分支持重点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主要围绕省科技创新“八大工程”中的“高端跨越工程”,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或共性技术开发和技术集成创新,培育一批前沿性的战略目标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储备。
2021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2021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题项目指南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题依托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三类项目,充分激发广大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潜能,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科技人员瞄准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制高点开展创新研究,围绕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我省重点发展的13 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产业跨越对接融通,为我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基础学科鼓励探索科学前沿,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发现新现象、构建新理论、提出新方法,促进基础学科与生命、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前沿交叉。
1001核心数学及其前沿科学问题1002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1003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中的基础研究1004化学中的分子设计、组装、催化与分析等基础科学问题1005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环境等科学中的物理化学交叉研究1006纳米科学与技术中的基础问题1007前沿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力学问题1008天文及天体物理前沿、暗物质空间探测1009核心技术中的基础科学2、信息学科针对我省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网络等方面的战略需求,围绕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光电器件、量子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网络安全、物联网和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开展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
2001高端芯片设计理论与方法2002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2003新型信息器件与传感2004自主无人系统理论与方法2005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2006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应用基础研究2007量子计算、通信与精密测量2008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方法2009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存储2010基础软件理论与方法2011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理论2012机器学习与视觉计算方法2013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理论方法2014区块链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2015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基础理论与方法3、农业学科面向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农业学科发展前沿,重点开展农业动植物改良、健康生产、生物灾害防控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基础研究,关注优质、高效、绿色、智慧等共性科学问题,鼓励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A. 数理科学部A01 数学A0101 数论A010101 解析数论A010102 代数数论A010103 数论应用A0102 代数学A010201 群及其表示A010202 李群与李代数A010203 代数群与量子群A010204 同调与K理论A010205 环与代数A010206 编码与密码A010207 代数几何A0103 几何学A010301 整体微分几何A010302 复几何与代数几何A010303 几何分析A0104 拓扑学A010401 代数拓扑与微分拓扑A010402 低维流形上的拓扑A010403 一般拓扑学A0105 函数论A010501 多复变函数论A010502 复动力系统A010503 单复变函数论A010504 调和分析与小波分析A010505 函数逼近论A0106 泛函分析A010601 非线性泛函分析A010602 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A010603 空间理论A0107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A010701 泛函微分方程A010702 定性理论与稳定性理论A010703 分支理论与混沌A010704 微分动力系统与哈密顿系统A010705 拓扑动力系统与遍历论A0108 偏微分方程A010801 几何、物理和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A010802 非线性椭圆和非线性抛物方程A010803 混合型、退化型偏微分方程A010804 非线性发展方程和无穷维动力系统A0109 数学物理A010901 规范场论与超弦理论A010902 可积系统及其应用A0110 概率论与随机分析A011001 马氏过程与遍历论A011002 随机分析与随机过程A011003 随机微分方程A011004 极限理论A0111 数理统计A011101 抽样调查与试验设计A011102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A011103 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A0112 运筹学A011201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A011202 组合最优化A011203 随机最优化A011204 可靠性理论A0113 控制论中的数学方法A011301 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理论A011302 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A0114 应用数学方法A011401 信息论A011402 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A011403 生物数学A011404 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A011405 分形论及应用A0115 数理逻辑和与计算机相关的数学A011501 数理逻辑A011502 公理集合论A011503 计算复杂性与符号计算A011504 机器证明A0116 组合数学A011601 组合设计A011602 图论A011603 代数组合与组合矩阵论A0117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A011701 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A011702 流体力学中的数值计算A011703 一般反问题的计算方法A011704 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A011705 数值代数A011706 数值逼近与计算几何A011707 谱方法及高精度数值方法A011708 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A011709 多重网格技术及区域分解A011710 自适应方法A011711 并行算法A02 力学A0201 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和方法A020101 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A020102 物理力学A020103 力学中的反问题A0202 动力学与控制A020201 分析力学A020202 动力系统的分岔与混沌A020203 运动稳定性及其控制A020204 非线性振动及其控制A020205 多体系统动力学A020206 转子动力学A020207 弹道力学与飞行力学A020208 载运工具动力学及其控制A020209 多场耦合与智能结构动力学A0203 固体力学A020301 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A020302 损伤与断裂力学A020303 疲劳与可靠性A020304 本构关系A020305 复合材料力学A020306 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A020307 超常环境下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A020308 微纳米力学A020309 接触、摩擦与磨损力学A020310 表面、界面与薄膜力学A020311 岩体力学和土力学A020312 结构力学与结构优化A020313 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A020314 流固耦合力学A020315 制造工艺力学A020316 实验固体力学A020317 计算固体力学A0204 流体力学A020401 湍流与流动稳定性A020402 水动力学A020403 空气动力学A020404 非平衡流与稀薄气体流动A020405 多相流与渗流A020406 非牛顿流与流变学A020407 流动噪声与气动声学A020408 流动控制和优化A020409 环境流体力学A020410 工业流体力学A020411 微重力流体力学A020412 交通流与颗粒流A020413 电磁与多场耦合流体力学A020414 实验流体力学A020415 计算流体力学A0205 生物力学A020501 组织与器官系统力学A020502 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力学A020503 仿生、生物材料与运动生物力学A0206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A020601 爆炸力学A020602 冲击动力学A03 天文学A0301 宇宙学A030101 宇宙学模型和参数、早期宇宙A030102 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及观测宇宙学A030103 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A0302 星系和类星体A030201 银河系A030202 星系形成、结构和演化A030203 星系相互作用和并合;活动星系核A0303 恒星与星际物质A030301 恒星结构和演化与恒星大气A030302 变星和激变变星、双星和多星系统A030303 恒星形成与早期演化、星际介质和星际分子A030304 晚期演化和致密天体及其相关高能过程A030305 太阳系外行星系统A0304 太阳和太阳系A030401 太阳磁场和太阳发电机A030402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耀斑、日珥和其它活动A030403 日震学和太阳内部结构;太阳黑子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A030404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及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和其它小天体A030405 太阳爆发活动对日地空间天气的影响A0305 天体中基本物理过程的理论和实验A030501 天文中基本物理过程和天体辐射过程的理论和实验A030502 实验室天体物理A0306 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A030601 天文参考系及星表A030602 相对论天体测量A030603 天文地球动力学及天体测量学的应用A030604 时间与频率A0307 天体力学和人造卫星动力学A030701 人造天体、太阳系小天体、行星系统和恒星系统动力学A030702 N体问题、非线性和相对论天体力学A0308 天文技术和方法A030801 光学、紫外和红外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2 射电、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3 高能天体物理技术方法和空间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4 海量数据处理及数值模拟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9 中、西方天文学史A0310 天文学同其它学科的交叉A04 物理学IA0401 凝聚态物性I: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A040101 固体结构和人工微结构A040102 软物质和液体的结构与性质A040103 凝聚态物质的力学、热学性质,相变和晶格动力学A040104 凝聚态物质的(非电子)输运性质A040105 薄膜和纳米结构的形成A040106 表面,薄膜和纳米结构的表征和分析A040107 表面、界面、介观系统、纳米系统的非电子性质A0402 凝聚态物性II :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A040201 块体材料的电子态A040202 强关联电子系统A040203 电子输运过程:电导、光电导、磁电导A040204 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电子结构及电学性质A040205 介观系统和人工微结构的电子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A040206 超导电性A040207 磁有序系统A040208 低维、介观和人工微结构的磁性A040209 介电、压电、热电和铁电性质A040210 凝聚态物质的光学和波谱学、物质与粒子的相互作用和辐射A040211 极端条件下的凝聚态物理A040212 量子计算中的凝聚态物理问题A040213 软物质、有机和生物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A040214 生命现象中的凝聚态物理问题A040215 凝聚态物理中的新效应及其它问题A0403 原子和分子物理A040301 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A040302 原子、分子、光子相互作用与光谱A040303 原子分子碰撞过程及相互作用A040304 大分子、团簇与特殊原子分子性质A040305 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A040306 外场中的原子分子性质及其操控A040307 量子信息中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A040308 与原子、分子有关的其它物理问题A0404 光学A040401 光的传播和成像A040402 信息光学中的物理问题A040403 光源、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中的物理问题A040404 纤维光学和集成光学中的物理问题A040405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040406 超强、超快光物理A040407 微纳光学与光子学A040408 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A040409 非线性光学A040410 光学材料中物理问题及固体发光A040411 激光光谱学及高分辨高灵敏光谱方法A040412 X-射线、红外、THz物理A040413 光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A040414 与光学有关的其它物理问题和交叉学科A0405 声学A040501 线性与非线性声学A040502 水声和海洋声学及空气动力声学A040503 超声学、量子声学和声学效应A040504 噪声、噪声效应及其控制A040505 生理、心理声学和生物声学A040506 语言声学、乐声及声学信号处理A040507 声学换能器、声学测量方法和声学材料A040508 信息科学中的声学问题A040509 A040510 建筑声学与电声学与声学有关的其它物理问题和交叉学科A05 物理学IIA0501 基础物理学A050101 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与计算方法A050102 经典物理及其唯象学研究A050103 量子物理及其应用A050104 量子信息学A050105 统计物理学与复杂系统A050106 相对论、引力与宇宙学A0502 粒子物理学和场论A050201 场和粒子的一般理论及方法A050202 量子色动力学、强相互作用和强子物理A050203 电-弱相互作用及其唯象学A050204 非标准模型及其唯象学A050205 弦论、膜论及隐藏的空间维度A050206 非加速器粒子物理A050207 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A0503 核物理A050301 原子核结构与特性研究A050302 原子核高激发态、高自旋态和超形变A050303 核裂变、核聚变、核衰变A050304 重离子核物理A050305 放射性核束物理、超重元素合成及反应机制A050306 中高能核物理A050307 核天体物理A0504 核技术及其应用A050401 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和辐照损伤A050402 离子束核分析技术A050403 核效应分析技术A050404 中子技术及其应用A050405 加速器质谱技术A050406 离子注入及离子束材料改性A050407 核技术在环境科学、地学和考古中的应用A050408 核技术在工、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A050409 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A0505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A050501 束流物理与加速器技术A050502 荷电粒子源、靶站和预加速装置A050503 束流传输和测量技术A050504 反应堆物理与技术A050505 散裂中子源相关技术A050506 探测技术和谱仪A050507 辐射剂量学和辐射防护A050508 实验数据获取与处理A050509 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A0506 等离子体物理A050601 等离子体中的基本过程与特性A050602 等离子体产生、加热与约束A050603 等离子体中的波与不稳定性A050604 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现象A050605 等离子体与物质相互作用A050606 等离子体诊断A050607 强粒子束与辐射源A050608 磁约束等离子体A050609 惯性约束等离子体A050610 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A050611 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及特殊等离子体A0507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A050701 同步辐射光源原理和技术A050702 自由电子激光原理和技术A050703 束线光学技术和实验方法B. 化学科学部B01 无机化学B0101 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B010101 合成与制备技术B010102 合成化学B0102 元素化学B010201 稀土化学B010202 主族元素化学B010203 过渡金属化学B010204 丰产元素与多酸化学B0103 配位化学B010301 固体配位化学B010302 溶液配位化学B010303 功能配合物化学B0104 生物无机化学B010401 金属蛋白(酶)化学B010402 生物微量元素化学B010403 细胞生物无机化学B010404 生物矿化及生物界面化学B0105 固体无机化学B010501 缺陷化学B010502 固相反应化学B010503 固体表面与界面化学B010504 固体结构化学B0106 物理无机化学B010601 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B010602 理论无机化学B010603 无机光化学B010604 分子磁体B010605 无机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B0107 无机材料化学B010701 无机固体功能材料化学B010702 仿生材料化学B0108 分离化学B010801 萃取化学B010802 分离技术与方法B010803 无机膜化学与分离B0109 核放射化学B010901 核化学与核燃料化学B010902 放射性药物和标记化合物B010903 放射分析化学B010904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B0110 同位素化学B0111 无机纳米化学B0112 无机药物化学B0113 无机超分子化学B0114 有机金属化学B0115 原子簇化学B0116 应用无机化学B02 有机化学B0201 有机合成B020101 有机合成反应与试剂复杂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B020102 选择性有机反应B020103 催化与不对称反应B020104 组合合成B0202 金属有机化学B020201 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反应B020202 生物金属有机化学B020203 金属有机材料化学B0203 元素有机化学B020301 有机磷化学B020302 有机硅化学B020303 有机硼化学B020304 有机氟化学B0204 天然有机化学B020401 甾体及萜类化学B020402 中草药与植物化学B020403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B020404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B020405 微生物与真菌化学B0205 物理有机化学B020501 活泼中间体化学B020502 有机光化学B020503 立体化学基础B020504 有机分子结构与反应活性B020505 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B020506 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B020507 生物物理有机化学B0206 药物化学B020601 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B020602 药物构效关系B0207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有机化学B020701 多肽化学B020702 核酸化学B020703 蛋白质化学B020704 糖化学B020705 仿生模拟酶与酶化学B020706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B0208 有机分析B020801 有机分析方法B020802 手性分离化学B020803 生物有机分析B0209 应用有机化学B020901 农用化学品化学B020902 食品化学B020903 香料与染料化学B0210 绿色有机化学B0211 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B021101 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与合成B021102 功能有机分子的组装与性质B021103 生物有机功能材料B03 物理化学B0301 结构化学B030101 体相结构B030102 表面结构B030103 溶液结构B030104 动态结构B030105 光谱与波谱学B030106 纳米及介观结构B030107 方法与理论B0302 理论和计算化学B030201 量子化学B030202 化学统计力学B030203 化学动力学理论B030204 计算模拟方法与应用B0303 催化化学B030301 多相催化B030302 均相催化B030303 仿生催化B030304 光催化B030305 催化表征方法与技术B0304 化学动力学B030401 宏观动力学B030402 分子动态学B030403 超快动力学B030404 激发态化学B0305 胶体与界面化学B030501 表面活性剂B030502 分散体系与流变性能B030503 表面/界面吸附现象B030504 超细粉和颗粒B030505 分子组装与聚集体B030506 表面/界面表征技术B0306 电化学B030601 电极过程动力学B030602 腐蚀电化学B030603 材料电化学B030604 光电化学B030605 界面电化学B030606 电催化B030607 纳米电化学B030608 化学电源B0307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B030701 超快光谱学B030702 材料光化学B030703 等离子体化学与应用B030704 辐射化学B030705 感光化学B030706 光化学与光物理过程B0308 热力学B030801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参数B030802 溶液化学B030803 量热学B030804 复杂流体B030805 非平衡态热力学与耗散结构B030806 统计热力学B0309 生物物理化学B030901 结构生物物理化学B030902 生物光电化学与热力学B030903 生命过程动力学B030904 生物物理化学方法与技术B0310 化学信息学B031001 分子信息学B031002 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的信息学B031003 化学数据库B031004 分子信息处理中的算法B04 高分子科学B0401 高分子合成化学B040101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B040102 配位聚合与离子型聚合B040103 高分子光化学与辐射化学B040104 生物参与的聚合与降解反应B040105 缩聚反应B040106 自由基聚合B0402 高分子化学反应B040201 高分子降解与交联B040202 高分子接枝与嵌段B040203 高分子改性反应与方法B0403 功能与智能高分子B040301 吸附与分离功能高分子B040302 高分子催化剂和高分子试剂B040303 医用与药用高分子B040304 生物活性高分子B040305 液晶态高分子B040306 光电磁功能高分子B040307 储能与换能高分子B040308 高分子功能膜B040309 仿生高分子B0404 天然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B040401 基于可再生资源高分子B0405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结构B040501 超分子聚合物B040502 超支化与树形高分子B0406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B040601 高分子溶液B040602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B040603 高分子转变与相变B040604 高分子形变与取向B040605 高分子纳米微结构及尺寸效应B040606 高分子表面与界面B040607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B040608 高分子测试及表征方法B040609 高分子流变学B040610 聚电解质与高分子凝胶B040611 高分子塑性与粘弹性B040612 高分子统计理论B040613 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B0407 应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B040701 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新方法B040702 高性能聚合物B040703 高分子多相与多组分复合体系B040704 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反应过程控制B040705 杂化高分子B040706 高分子循环利用B05 分析化学B0501 色谱分析B050101 气相色谱B050102 液相色谱B050103 离子色谱与薄层色谱B050104 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B050105 微流控系统与芯片分析B050106 色谱柱固定相与填料B0502 电化学分析B050201 伏安法B050202 生物电分析化学B050203 化学修饰电极B050204 微电极与超微电极B050205 光谱电化学分析B050206 电化学传感器B050207 电致化学发光B0503 光谱分析B050301 原子发射与吸收光谱B050302 原子荧光与X-射线荧光光谱B050303 分子荧光与磷光光谱B050304 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B050305 紫外与可见光谱B050306 红外与拉曼光谱B050307 光声光谱B050308 共振光谱B0504 波谱分析与成像分析B0505 质谱分析B0506 分析仪器与试剂B050601 联用技术B050602 分析仪器关键部件、配件研制B050603 分析仪器微型化B050604 极端条件下分析技术B0507 热分析与能谱分析B0508 放射分析B0509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B050901 单分子、单细胞分析B050902 纳米生物化学分析方法B050903 药物与临床分析B050904 细胞与病毒分析B050905 免疫分析化学B050906 生物分析芯片B0510 活体与复杂样品分析B0511 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B0512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B0513 表面、形态与形貌分析B051301 表面、界面分析B051302 微区分析B051303 形态分析B051304 扫描探针形貌分析B06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B0601 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B060101 状态方程与溶液理论B060102 相平衡B060103 化学平衡B060104 热力学理论及计算机模拟B060105 化工基础数据B0602 传递过程B060201 化工流体力学和传递性质B060202 传热过程及设备B060203 传质过程B060204 颗粒学B060205 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过程B0603 分离过程B060301 蒸馏蒸发与结晶B060302 干燥与吸收B060303 萃取B060304 吸附与离子交换B060305 机械分离过程B060306 膜分离B060307 非常规分离技术B0604 化学反应工程B060401 化学反应动力学B060402 反应器原理及传递特性B060403 反应器的模型化和优化B060404 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B060405 固定床反应工程B060406 聚合反应工程B060407 电化学反应工程B060408 生化反应工程B060409 催化剂工程B0605 化工系统工程B060501 化学过程的控制与模拟B060502 化工系统的优化B0606 无机化工B060601 基础无机化工B060602 工业电化学B060603 精细无机化工B060604 核化工与放射化工B0607 有机化工B060701 基础有机化工B060702 精细有机化工B0608 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B060801 生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B060802 生化分离工程B060803 生化过程的优化与控制B060804 生物催化过程B060805 天然产物及农产品的化学改性B060806 生物医药工程B060807 绿色食品工程与技术B0609 能源化工B060901 煤化工B060902 石油化工B060903 燃料电池B060904 天然气及碳--化工B060905 生物质能源化工B0610 化工冶金B0611 环境化工B061101 环境治理中的物理化学原理B061102 三废治理技术中的化工过程B061103 环境友好的化工过程B061104 可持续发展环境化工的新概念B0612 资源化工B061201 资源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B061202 材料制备的化工基础B07 环境化学B0701 环境分析化学B070101 无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2 有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3 污染物代谢产物分析B070104 污染物形态分离分析B0702 环境污染化学B070201 大气污染化学B070202 水污染化学B070203 土壤污染化学B070204 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学B070205 放射污染化学B070206 纳米材料污染化学B070207 复合污染化学B0703 污染控制化学B070301 大气污染控制化学B070302 水污染控制化学B070303 土壤污染控制化学B07030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化学B0704 污染生态化学B070401 污染物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B070402 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B070403 污染物的生态毒性和毒理B0705 理论环境化学B070501 污染化学动力学B070502 污染物构效关系B070503 化学计量学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B070504 环境污染模式与预测B0706 区域环境化学B070601 化学污染物的源汇识别B070602 污染物的区域环境化学过程B070603 污染物输送中的化学机制B0707 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B070701 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B070702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B070703 人居环境与健康B070704 环境暴露与毒理学C. 生命科学部C01 微生物学C0101 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C010101 细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2 放线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3 真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4 病毒资源与分类C0102 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C010201 微生物生理与代谢C010202 微生物生物化学C0103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C010301 微生物功能基因C010302 微生物遗传育种C0104 微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0105 环境微生物学C010501 陆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2 水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3 其他环境微生物学C0106 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1 植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2 动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3 人类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7 病原真菌学C010701 植物病原真菌学C010702 动物病原真菌学C010703 人类病原真菌学C0108 病毒学C010801 植物病毒学C010802 动物病毒学C010803 人类病毒学C010804 噬菌体C0109 支原体、立克次体与衣原体C010901 支原体C010902 立克次体、衣原体等C02 植物学C0201 植物结构学C020101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C020102 植物形态与发生C0202 植物分类学C020201 种子植物分类C020202 孢子植物分类C020203 植物地理学C0203 植物进化生物学C020301 植物系统发育C020302 古植物学与孢粉学C020303 植物进化与发育C0204 植物生理与生化C020401 光合作用C020402 生物固氮C020403 呼吸作用C020404 矿质元素与代谢C020405 有机物质合成与运输C020406 水分生理C020407 抗性生理C020408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C020409 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C020410 种子生理C0205 植物生殖生物学C020501 植物配子体发生与受精C020502 植物胚胎发生C0206 植物资源学C020601 植物资源评价C020602 植物引种驯化C020603 植物种质C020604 植物化学C020605 水生植物与资源C0207 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C03 生态学C0301 分子与进化生态学C030101 分子生态学C030102 进化生态学C0302 行为生态学C030201 昆虫行为生态学C030202 其它动物行为生态学C0303 生理生态学C030301 植物生理生态学C030302 动物生理生态学C0304 种群生态学C030401 植物种群生态学C030402 昆虫种群生态学C030403 其它动物种群生态学C0305 群落生态学C030501 群落结构与动态C030502 物种间相互作用C0306 生态系统生态学C030601 农田生态学C030602 森林生态学C030603 草地与荒漠生态C030604 水域生态学C0307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C030701 景观生态学C030702 区域生态学C0308 全球变化生态学C030801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802 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9 微生物生态学C0310 污染生态学C031001 污染生态学C031002 毒理生态学C0311 土壤生态学C031101 土壤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循环C031102 土壤生物与土壤生态系统C0312 保护生物学与恢复生态学C031201 生物多样性C031202 保护生物学C031203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C0313 生态安全评价C031301 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2 外来物种的入侵与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3 生态工程评价C04 林学C0401 森林资源学C0402 森林资源信息学C040201 森林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C040202 森林灾害监测的理论与方法C0403 木材物理学C040301 材性及其改良C040302 木材加工学C040303 人工复合木材C0404 林产化学C040401 树木化学成分分析C040402 造纸与制浆C0405 森林生物学C040501 树木生长发育C040502 树木抗逆生理学C040503 树木繁殖生物学C0406 森林土壤学C0407 森林培育学C040701 森林植被恢复与保持C040702 人工林培育C040703 种苗学C040704 复合农林业C0408 森林经理学C040801 森林可持续发展C040802 森林分类经营C0409 森林健康C040901 森林病理C040902 森林害虫C040903 森林防火C0410 林木遗传育种学C041001 林木种质资源C041002 林木遗传改良C041003 林木育种理论与方法C0411 经济林学C041101 经济林重要形状形成及调控C041102 经济林栽培生理C041103 林木果实采后生物学C041104 茶学C0412 园林学C041201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C041202 城市园林与功能C041203 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C0413 荒漠化与水土保持C041301 防护林学C041302 森林植被与水土保持C041303 植被与荒漠化C0414 林业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05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C0501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C050101 生物大分子结构计算与理论预测C050102 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测定C050103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C0502 生物化学C050201 蛋白质与多肽生物化学C050202 核酸生物化学C050203 酶学C050204 糖生物学C050205 无机生物化学C0503 蛋白质组学C0504 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401 生物膜结构与功能C050402 跨膜信号转导C050403 物质跨膜转运C050404 其他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5 系统生物学C0506 环境生物物理C050601 电磁辐射生物物理C050602 声生物物理C050603 光生物物理C050604 电离辐射生物物理与放射生物学C050605 自由基生物学C0507 空间生物学C0508 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技术C06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C0601 植物遗传学C060101 植物分子遗传C060102 植物细胞遗传C060103 植物数量遗传C0602 动物遗传学C060201 动物分子遗传C060202 动物细胞遗传C060203 动物数量遗传C0603 微生物遗传学C060301 原核微生物遗传C060302 真核微生物遗传C0604 人类遗传学C060401 人类遗传的多样性C060402 人类起源与进化C060403 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C060404 人类表型性状与遗传C0605 医学遗传学C060501 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基础C060502 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基础C060503 线粒体与疾病C060504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C060505 肿瘤遗传C060506 遗传病模型C0606 基因组学C060601 基因组结构与分析C060602 比较基因组与进化C060603 基因组信息学C0607 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C060701 组蛋白修饰及意义C060702 DNA修饰及意义C060703 染色体重塑及意义C060704 非编码RNA调控与功能C060705 转录与调控C0608 生物信息学C060801 生物数据分析C060802 生物信息算法及工具C060803 生物信息挖掘C060804 生物系统网络模型C0609 遗传学研究新方法C0610 发育生物学C061001 性器官与性细胞发育C061002 精卵识别与受精C061003 胚胎早期发育C061004 组织、器官的形成与发育C061005 组织、器官的维持与再生C061006 细胞的分化与发育C061007 核质互作与重编程C061008 干细胞及定向分化基础C061009 模式生物与发育C061010 发育研究新方法与体系C07 细胞生物学C0701 细胞、亚细胞结构与功能C0702 细胞生长与分裂C0703 细胞周期与调控C0704 细胞增殖与分化C0705 细胞衰老C0706 细胞死亡C0707 细胞运动C0708 细胞外基质C0709 细胞信号转导C0710 人体解剖学C0711 人体组织与胚胎学C071101 人体组织学C071102 人体胚胎学C08 免疫学C0801 免疫生物学C080101 分子免疫C080102 细胞免疫C080103 免疫应答C080104 免疫耐受C080105 免疫调节C0802 免疫遗传学C0803 免疫病理学C0804 神经内分泌免疫学。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我省“十五”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为资助和引导科技人员按照我省科技创新的目标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优势学科的建设和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强技术储备,培育创新源,提高持续创新能力,特设立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
第二条基金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共同管理,并实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基金委)任期管理制,省基金委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2-4名,委员5-7名,每届任期4年,负责基金的业务领导。
第三条省基金委下设重点学科组,每个学科组由7-15位专家组成。
主要负责本学科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咨询、项目检查、验收与评议等工作。
第四条省基金委的日常工作由省基金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基金办)负责,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
第二章项目申请第五条基金主要资助符合我省科技创新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实行面向全省、发布指南、自由申请、专家咨询、择优支持的资助原则。
第六条省基金委每年发布《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指导项目申请工作。
第七条基金项目每年集中受理一次,资助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二至三年。
第八条基金资助领域包括:基础学科、信息学科、农业学科、生物医药学科、工程与材料学科、资源与环境学科等。
第九条基金对以下项目予以重点资助:1、符合我省重点科技创新目标,属于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科学技术问题;2、未满35周岁且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青年科技人员申请的项目;3、对我省独有的科学数据、物种标本等进行整理和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第十条项目申请条件:1、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符合基金指南范围;2、第一申请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且为单位在职人员并一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必须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3、第一申请人每年只能申请一个项目,且无在研基金项目(重点资助的项目除外);4、申请手续必须完备,所需资料必须齐全。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我省“十五”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资助和引导科学家按照我省科技创新的目标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优势学科的建设和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培养,重视基础性工作,加强技术储备,培育创新源,提高持续创新能力,特设立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
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
第二条“基金”由省科技厅归口管理,实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基金委)任期管理制,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2-4名,委员5-7名,每届任期4年,负责“基金”的业务领导。
第三条省基金委下设重点学科组,每个学科组由7-15位专家组成。
主要负责本学科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咨询、项目检查、验收与评议等工作。
第四条省基金委的日常工作由省基金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基金办)负责,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
第二章项目申请
第五条“基金”主要资助符合我省科技创新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实行面向全省、发布指南、自由申请、专家咨询、择优支持的资助原则。
第六条省基金委每年发布《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A. 数理科学部A01 数学A0101 数论A010101 解析数论A010102 代数数论A010103 数论应用A0102 代数学A010201 群及其表示A010202 李群与李代数A010203 代数群与量子群A010204 同调与K理论A010205 环与代数A010206 编码与密码A010207 代数几何A0103 几何学A010301 整体微分几何A010302 复几何与代数几何A010303 几何分析A0104 拓扑学A010401 代数拓扑与微分拓扑A010402 低维流形上的拓扑A010403 一般拓扑学A0105 函数论A010501 多复变函数论A010502 复动力系统A010503 单复变函数论A010504 调和分析与小波分析A010505 函数逼近论A0106 泛函分析A010601 非线性泛函分析A010602 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A010603 空间理论A0107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A010701 泛函微分方程A010702 定性理论与稳定性理论A010703 分支理论与混沌A010704 微分动力系统与哈密顿系统A010705 拓扑动力系统与遍历论A0108 偏微分方程A010801 几何、物理和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A010802 非线性椭圆和非线性抛物方程A010803 混合型、退化型偏微分方程A010804 非线性发展方程和无穷维动力系统A0109 数学物理A010901 规范场论与超弦理论A010902 可积系统及其应用A0110 概率论与随机分析A011001 马氏过程与遍历论A011002 随机分析与随机过程A011003 随机微分方程A011004 极限理论A0111 数理统计A011101 抽样调查与试验设计A011102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A011103 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A0112 运筹学A011201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A011202 组合最优化A011203 随机最优化A011204 可靠性理论A0113 控制论中的数学方法A011301 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理论A011302 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A0114 应用数学方法A011401 信息论A011402 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A011403 生物数学A011404 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A011405 分形论及应用A0115 数理逻辑和与计算机相关的数学A011501 数理逻辑A011502 公理集合论A011503 计算复杂性与符号计算A011504 机器证明A0116 组合数学A011601 组合设计A011602 图论A011603 代数组合与组合矩阵论A0117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A011701 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A011702 流体力学中的数值计算A011703 一般反问题的计算方法A011704 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A011705 数值代数A011706 数值逼近与计算几何A011707 谱方法及高精度数值方法A011708 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A011709 多重网格技术及区域分解A011710 自适应方法A011711 并行算法A02 力学A0201 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和方法A020101 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A020102 物理力学A020103 力学中的反问题A0202 动力学与控制A020201 分析力学A020202 动力系统的分岔与混沌A020203 运动稳定性及其控制A020204 非线性振动及其控制A020205 多体系统动力学A020206 转子动力学A020207 弹道力学与飞行力学A020208 载运工具动力学及其控制A020209 多场耦合与智能结构动力学A0203 固体力学A020301 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A020302 损伤与断裂力学A020303 疲劳与可靠性A020304 本构关系A020305 复合材料力学A020306 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A020307 超常环境下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A020308 微纳米力学A020309 接触、摩擦与磨损力学A020310 表面、界面与薄膜力学A020311 岩体力学和土力学A020312 结构力学与结构优化A020313 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A020314 流固耦合力学A020315 制造工艺力学A020316 实验固体力学A020317 计算固体力学A0204 流体力学A020401 湍流与流动稳定性A020402 水动力学A020403 空气动力学A020404 非平衡流与稀薄气体流动A020405 多相流与渗流A020406 非牛顿流与流变学A020407 流动噪声与气动声学A020408 流动控制和优化A020409 环境流体力学A020410 工业流体力学A020411 微重力流体力学A020412 交通流与颗粒流A020413 电磁与多场耦合流体力学A020414 实验流体力学A020415 计算流体力学A0205 生物力学A020501 组织与器官系统力学A020502 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力学A020503 仿生、生物材料与运动生物力学A0206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A020601 爆炸力学A020602 冲击动力学A03 天文学A0301 宇宙学A030101 宇宙学模型和参数、早期宇宙A030102 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及观测宇宙学A030103 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A0302 星系和类星体A030201 银河系A030202 星系形成、结构和演化A030203 星系相互作用和并合;活动星系核A0303 恒星与星际物质A030301 恒星结构和演化与恒星大气A030302 变星和激变变星、双星和多星系统A030303 恒星形成与早期演化、星际介质和星际分子A030304 晚期演化和致密天体及其相关高能过程A030305 太阳系外行星系统A0304 太阳和太阳系A030401 太阳磁场和太阳发电机A030402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耀斑、日珥和其它活动A030403 日震学和太阳内部结构;太阳黑子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A030404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及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和其它小天体A030405 太阳爆发活动对日地空间天气的影响A0305 天体中基本物理过程的理论和实验A030501 天文中基本物理过程和天体辐射过程的理论和实验A030502 实验室天体物理A0306 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A030601 天文参考系及星表A030602 相对论天体测量A030603 天文地球动力学及天体测量学的应用A030604 时间与频率A0307 天体力学和人造卫星动力学A030701 人造天体、太阳系小天体、行星系统和恒星系统动力学A030702 N体问题、非线性和相对论天体力学A0308 天文技术和方法A030801 光学、紫外和红外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2 射电、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3 高能天体物理技术方法和空间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804海量数据处理及数值模拟天文技术与方法A0309 中、西方天文学史A0310 天文学同其它学科的交叉 A04 物理学I A0401 凝聚态物性I: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A040101 固体结构和人工微结构A040102 软物质和液体的结构与性质A040103 凝聚态物质的力学、热学性质,相变和晶格动力学A040104 凝聚态物质的(非电子)输运性质A040105 薄膜和纳米结构的形成A040106 表面,薄膜和纳米结构的表征和分析A040107 表面、界面、介观系统、纳米系统的非电子性质A0402 凝聚态物性II :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A040201 块体材料的电子态A040202 强关联电子系统A040203 电子输运过程:电导、光电导、磁电导A040204 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电子结构及电学性质A040205 介观系统和人工微结构的电子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A040206 超导电性A040207 磁有序系统A040208 低维、介观和人工微结构的磁性A040209 介电、压电、热电和铁电性质A040210 凝聚态物质的光学和波谱学、物质与粒子的相互作用和辐射A040211 极端条件下的凝聚态物理A040212 量子计算中的凝聚态物理问题A040213 软物质、有机和生物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A040214 生命现象中的凝聚态物理问题A040215 凝聚态物理中的新效应及其它问题A0403 原子和分子物理A040301 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A040302 原子、分子、光子相互作用与光谱A040303 原子分子碰撞过程及相互作用A040304 大分子、团簇与特殊原子分子性质A040305 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A040306 外场中的原子分子性质及其操控A040307 量子信息中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A040308 与原子、分子有关的其它物理问题A0404 光学A040401 光的传播和成像A040402 信息光学中的物理问题A040403 光源、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中的物理问题A040404 纤维光学和集成光学中的物理问题A040405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040406 超强、超快光物理A040407 微纳光学与光子学A040408 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A040409 非线性光学A040410 光学材料中物理问题及固体发光A040411 激光光谱学及高分辨高灵敏光谱方法A040412 X-射线、红外、THz 物理A040413 光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A040414 与光学有关的其它物理问题和交叉学科A0405 声学A040501 线性与非线性声学A040502 水声和海洋声学及空气动力声学A040503 超声学、量子声学和声学效应A040504 噪声、噪声效应及其控制A040505 生理、心理声学和生物声学A040506 语言声学、乐声及声学信号处理A040507 声学换能器、声学测量方法和声学材料A040508 信息科学中的声学问题A040509 建筑声学与电声学 A040510 与声学有关的其它物理问题和交叉学科A05 物理学IIA0501 基础物理学A050101 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与计算方法A050102 经典物理及其唯象学研究A050103 量子物理及其应用A050104 量子信息学A050105 统计物理学与复杂系统A050106 相对论、引力与宇宙学A0502 粒子物理学和场论A050201 场和粒子的一般理论及方法A050202 量子色动力学、强相互作用和强子物理A050203 电,弱相互作用及其唯象学A050204 非标准模型及其唯象学A050205 弦论、膜论及隐藏的空间维度A050206 非加速器粒子物理A050207 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A0503 核物理A050301 原子核结构与特性研究A050302 原子核高激发态、高自旋态和超形变A050303 核裂变、核聚变、核衰变A050304 重离子核物理A050305 放射性核束物理、超重元素合成及反应机制A050306 中高能核物理A050307 核天体物理A0504 核技术及其应用A050401 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和辐照损伤A050402 离子束核分析技术A050403 核效应分析技术A050404 中子技术及其应用A050405 加速器质谱技术A050406 离子注入及离子束材料改性A050407 核技术在环境科学、地学和考古中的应用A050408 核技术在工、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A050409 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A0505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A050501 束流物理与加速器技术A050502 荷电粒子源、靶站和预加速装置A050503 束流传输和测量技术A050504 反应堆物理与技术A050505 散裂中子源相关技术A050506 探测技术和谱仪A050507 辐射剂量学和辐射防护A050508 实验数据获取与处理A050509 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A0506 等离子体物理A050601 等离子体中的基本过程与特性A050602 等离子体产生、加热与约束A050603 等离子体中的波与不稳定性A050604 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现象A050605 等离子体与物质相互作用A050606 等离子体诊断A050607 强粒子束与辐射源A050608 磁约束等离子体A050609 惯性约束等离子体A050610 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A050611 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及特殊等离子体A0507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A050701 同步辐射光源原理和技术A050702 自由电子激光原理和技术A050703 束线光学技术和实验方法B. 化学科学部B01 无机化学B0101 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B010101 合成与制备技术B010102 合成化学B0102 元素化学B010201 稀土化学B010202 主族元素化学B010203 过渡金属化学B010204 丰产元素与多酸化学B0103 配位化学B010301 固体配位化学B010302 溶液配位化学B010303 功能配合物化学B0104 生物无机化学B010401 金属蛋白(酶)化学B010402 生物微量元素化学B010403 细胞生物无机化学B010404 生物矿化及生物界面化学B0105 固体无机化学B010501 缺陷化学B010502 固相反应化学B010503 固体表面与界面化学B010504 固体结构化学B0106 物理无机化学B010601 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B010602 理论无机化学B010603 无机光化学B010604 分子磁体B010605 无机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B0107 无机材料化学B010701 无机固体功能材料化学B010702 仿生材料化学B0108 分离化学B010801 萃取化学B010802 分离技术与方法B010803 无机膜化学与分离B0109 核放射化学B010901 核化学与核燃料化学B010902 放射性药物和标记化合物B010903 放射分析化学B010904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B0110 同位素化学B0111 无机纳米化学B0112 无机药物化学B0113 无机超分子化学B0114 有机金属化学B0115 原子簇化学B0116 应用无机化学B02 有机化学B0201 有机合成B020101 有机合成反应与试剂复杂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B020102 选择性有机反应B020103 催化与不对称反应B020104 组合合成B0202 金属有机化学B020201 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反应B020202 生物金属有机化学B020203 金属有机材料化学B0203 元素有机化学B020301 有机磷化学B020302 有机硅化学B020303 有机硼化学B020304 有机氟化学B0204 天然有机化学B020401 甾体及萜类化学B020402 中草药与植物化学B020403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B020404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B020405 微生物与真菌化学B0205 物理有机化学B020501 活泼中间体化学B020502 有机光化学B020503 立体化学基础B020504 有机分子结构与反应活性B020505 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B020506 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B020507 生物物理有机化学B0206 药物化学B020601 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B020602 药物构效关系B0207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有机化学B020701 多肽化学B020702 核酸化学B020703 蛋白质化学B020704 糖化学B020705 仿生模拟酶与酶化学B020706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B0208 有机分析B020801 有机分析方法B020802 手性分离化学B020803 生物有机分析B0209 应用有机化学B020901 农用化学品化学B020902 食品化学B020903 香料与染料化学B0210 绿色有机化学B0211 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B021101 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与合成B021102 功能有机分子的组装与性质B021103 生物有机功能材料B03 物理化学B0301 结构化学B030101 体相结构B030102 表面结构B030103 溶液结构B030104 动态结构B030105 光谱与波谱学B030106 纳米及介观结构B030107 方法与理论B0302 理论和计算化学B030201 量子化学B030202 化学统计力学B030203 化学动力学理论B030204 计算模拟方法与应用B0303 催化化学B030301 多相催化B030302 均相催化B030303 仿生催化B030304 光催化B030305 催化表征方法与技术B0304 化学动力学B030401 宏观动力学B030402 分子动态学B030403 超快动力学B030404 激发态化学B0305 胶体与界面化学B030501 表面活性剂B030502 分散体系与流变性能B030503 表面/界面吸附现象B030504 超细粉和颗粒B030505 分子组装与聚集体B030506 表面/界面表征技术B0306 电化学B030601 电极过程动力学B030602 腐蚀电化学B030603 材料电化学B030604 光电化学B030605 界面电化学B030606 电催化B030607 纳米电化学B030608 化学电源B0307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B030701 超快光谱学B030702 材料光化学B030703 等离子体化学与应用B030704 辐射化学B030705 感光化学B030706 光化学与光物理过程B0308 热力学B030801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参数B030802 溶液化学B030803 量热学B030804 复杂流体B030805 非平衡态热力学与耗散结构B030806 统计热力学B0309 生物物理化学B030901 结构生物物理化学B030902 生物光电化学与热力学B030903 生命过程动力学B030904 生物物理化学方法与技术B0310 化学信息学B031001 分子信息学B031002 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的信息学B031003 化学数据库B031004 分子信息处理中的算法 B04 高分子科学B0401 高分子合成化学B040101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B040102 配位聚合与离子型聚合B040103 高分子光化学与辐射化学B040104 生物参与的聚合与降解反应B040105 缩聚反应B040106 自由基聚合B0402 高分子化学反应B040201 高分子降解与交联B040202 高分子接枝与嵌段B040203 高分子改性反应与方法B0403 功能与智能高分子B040301 吸附与分离功能高分子B040302 高分子催化剂和高分子试剂B040303 医用与药用高分子B040304 生物活性高分子B040305 液晶态高分子B040306 光电磁功能高分子B040307 储能与换能高分子B040308 高分子功能膜B040309 仿生高分子B0404 天然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B040401 基于可再生资源高分子B0405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结构B040501 超分子聚合物B040502 超支化与树形高分子B0406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B040601 高分子溶液B040602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B040603 高分子转变与相变B040604 高分子形变与取向B040605 高分子纳米微结构及尺寸效应B040606 高分子表面与界面B040607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B040608 高分子测试及表征方法B040609 高分子流变学B040610 聚电解质与高分子凝胶B040611 高分子塑性与粘弹性B040612 高分子统计理论B040613 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B0407 应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B040701 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新方法B040702 高性能聚合物B040703 高分子多相与多组分复合体系B040704 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反应过程控制B040705 杂化高分子B040706 高分子循环利用 B05 分析化学B0501 色谱分析B050101 气相色谱B050102 液相色谱B050103 离子色谱与薄层色谱B050104 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B050105 微流控系统与芯片分析B050106 色谱柱固定相与填料B0502 电化学分析B050201 伏安法B050202 生物电分析化学B050203 化学修饰电极B050204 微电极与超微电极B050205 光谱电化学分析B050206 电化学传感器B050207 电致化学发光B0503 光谱分析B050301 原子发射与吸收光谱B050302 原子荧光与X-射线荧光光谱B050303 分子荧光与磷光光谱B050304 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B050305 紫外与可见光谱B050306 红外与拉曼光谱B050307 光声光谱B050308 共振光谱B0504 波谱分析与成像分析B0505 质谱分析B0506 分析仪器与试剂B050601 联用技术B050602 分析仪器关键部件、配件研制B050603 分析仪器微型化B050604 极端条件下分析技术B0507 热分析与能谱分析B0508 放射分析B0509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B050901 单分子、单细胞分析B050902 纳米生物化学分析方法B050903 药物与临床分析B050904 细胞与病毒分析B050905 免疫分析化学B050906 生物分析芯片B0510 活体与复杂样品分析B0511 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B0512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B0513 表面、形态与形貌分析B051301 表面、界面分析B051302 微区分析B051303 形态分析B051304 扫描探针形貌分析 B06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B0601 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B060101 状态方程与溶液理论B060102 相平衡B060103 化学平衡B060104 热力学理论及计算机模拟B060105 化工基础数据B0602 传递过程B060201 化工流体力学和传递性质B060202 传热过程及设备B060203 传质过程B060204 颗粒学B060205 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过程B0603 分离过程B060301 蒸馏蒸发与结晶B060302 干燥与吸收B060303 萃取B060304 吸附与离子交换B060305 机械分离过程B060306 膜分离B060307 非常规分离技术B0604 化学反应工程B060401 化学反应动力学B060402 反应器原理及传递特性B060403 反应器的模型化和优化B060404 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B060405 固定床反应工程B060406 聚合反应工程B060407 电化学反应工程B060408 生化反应工程B060409 催化剂工程B0605 化工系统工程B060501 化学过程的控制与模拟B060502 化工系统的优化B0606 无机化工B060601 基础无机化工B060602 工业电化学B060603 精细无机化工B060604 核化工与放射化工B0607 有机化工B060701 基础有机化工B060702 精细有机化工B0608 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B060801 生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B060802 生化分离工程B060803 生化过程的优化与控制B060804 生物催化过程B060805 天然产物及农产品的化学改性B060806 生物医药工程B060807 绿色食品工程与技术B0609 能源化工B060901 煤化工B060902 石油化工B060903 燃料电池B060904 天然气及碳--化工B060905 生物质能源化工B0610 化工冶金B0611 环境化工B061101 环境治理中的物理化学原理B061102 三废治理技术中的化工过程B061103 环境友好的化工过程B061104 可持续发展环境化工的新概念B0612 资源化工B061201 资源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B061202 材料制备的化工基础B07 环境化学B0701 环境分析化学B070101 无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2 有机污染物分离分析B070103 污染物代谢产物分析B070104 污染物形态分离分析B0702 环境污染化学B070201 大气污染化学B070202 水污染化学B070203 土壤污染化学B070204 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学B070205 放射污染化学B070206 纳米材料污染化学B070207 复合污染化学B0703 污染控制化学B070301 大气污染控制化学B070302 水污染控制化学B070303 土壤污染控制化学B07030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化学B0704 污染生态化学B070401 污染物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B070402 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B070403 污染物的生态毒性和毒理B0705 理论环境化学B070501 污染化学动力学B070502 污染物构效关系B070503 化学计量学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B070504 环境污染模式与预测B0706 区域环境化学B070601 化学污染物的源汇识别B070602 污染物的区域环境化学过程B070603 污染物输送中的化学机制B0707 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B070701 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B070702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B070703 人居环境与健康B070704 环境暴露与毒理学C. 生命科学部C01 微生物学C0101 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C010101 细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2 放线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3 真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4 病毒资源与分类C0102 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C010201 微生物生理与代谢C010202 微生物生物化学C0103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C010301 微生物功能基因C010302 微生物遗传育种C0104 微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0105 环境微生物学C010501 陆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2 水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3 其他环境微生物学C0106 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1 植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2 动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3 人类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7 病原真菌学C010701 植物病原真菌学C010702 动物病原真菌学C010703 人类病原真菌学C0108 病毒学C010801 植物病毒学C010802 动物病毒学C010803 人类病毒学C010804 噬菌体C0109 支原体、立克次体与衣原体C010901 支原体C010902 立克次体、衣原体等C02 植物学C0201 植物结构学C020101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C020102 植物形态与发生C0202 植物分类学C020201 种子植物分类C020202 孢子植物分类C020203 植物地理学C0203 植物进化生物学C020301 植物系统发育C020302 古植物学与孢粉学C020303 植物进化与发育C0204 植物生理与生化C020401 光合作用C020402 生物固氮C020403 呼吸作用C020404 矿质元素与代谢C020405 有机物质合成与运输C020406 水分生理C020407 抗性生理C020408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C020409 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C020410 种子生理C0205 植物生殖生物学C020501 植物配子体发生与受精C020502 植物胚胎发生C0206 植物资源学C020601 植物资源评价C020602 植物引种驯化C020603 植物种质C020604 植物化学C020605 水生植物与资源C0207 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 C03 生态学C0301 分子与进化生态学C030101 分子生态学C030102 进化生态学C0302 行为生态学C030201 昆虫行为生态学C030202 其它动物行为生态学C0303 生理生态学C030301 植物生理生态学C030302 动物生理生态学C0304 种群生态学C030401 植物种群生态学C030402 昆虫种群生态学C030403 其它动物种群生态学C0305 群落生态学C030501 群落结构与动态C030502 物种间相互作用C0306 生态系统生态学C030601 农田生态学C030602 森林生态学C030603 草地与荒漠生态C030604 水域生态学C0307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C030701 景观生态学C030702 区域生态学C0308 全球变化生态学C030801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802 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9 微生物生态学C0310 污染生态学C031001 污染生态学C031002 毒理生态学C0311 土壤生态学C031101 土壤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循环C031102 土壤生物与土壤生态系统C0312 保护生物学与恢复生态学C031201 生物多样性C031202 保护生物学C031203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C0313 生态安全评价C031301 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2 外来物种的入侵与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3 生态工程评价C04 林学C0401 森林资源学C0402 森林资源信息学C040201 森林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C040202 森林灾害监测的理论与方法C0403 木材物理学C040301 材性及其改良C040302 木材加工学C040303 人工复合木材C0404 林产化学C040401 树木化学成分分析C040402 造纸与制浆C0405 森林生物学C040501 树木生长发育C040502 树木抗逆生理学C040503 树木繁殖生物学C0406 森林土壤学C0407 森林培育学C040701 森林植被恢复与保持C040702 人工林培育C040703 种苗学C040704 复合农林业C0408 森林经理学C040801 森林可持续发展C040802 森林分类经营C0409 森林健康C040901 森林病理C040902 森林害虫C040903 森林防火C0410 林木遗传育种学C041001 林木种质资源C041002 林木遗传改良C041003 林木育种理论与方法C0411 经济林学C041101 经济林重要形状形成及调控C041102 经济林栽培生理C041103 林木果实采后生物学C041104 茶学C0412 园林学C041201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C041202 城市园林与功能C041203 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C0413 荒漠化与水土保持C041301 防护林学C041302 森林植被与水土保持C041303 植被与荒漠化C0414 林业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C05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C0501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C050101 生物大分子结构计算与理论预测C050102 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测定C050103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C0502 生物化学C050201 蛋白质与多肽生物化学C050202 核酸生物化学C050203 酶学C050204 糖生物学C050205 无机生物化学C0503 蛋白质组学C0504 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401 生物膜结构与功能C050402 跨膜信号转导C050403 物质跨膜转运C050404 其他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5 系统生物学C0506 环境生物物理C050601 电磁辐射生物物理C050602 声生物物理C050603 光生物物理C050604 电离辐射生物物理与放射生物学C050605 自由基生物学C0507 空间生物学C0508 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技术C06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C0601 植物遗传学C060101 植物分子遗传C060102 植物细胞遗传C060103 植物数量遗传C0602 动物遗传学C060201 动物分子遗传C060202 动物细胞遗传C060203 动物数量遗传C0603 微生物遗传学C060301 原核微生物遗传C060302 真核微生物遗传C0604 人类遗传学C060401 人类遗传的多样性C060402 人类起源与进化C060403 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C060404 人类表型性状与遗传C0605 医学遗传学C060501 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基础C060502 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基础C060503 线粒体与疾病C060504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C060505 肿瘤遗传C060506 遗传病模型C0606 基因组学C060601 基因组结构与分析C060602 比较基因组与进化C060603 基因组信息学C0607 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C060701 组蛋白修饰及意义C060702 DNA修饰及意义C060703 染色体重塑及意义C060704 非编码RNA调控与功能C060705 转录与调控C0608 生物信息学C060801 生物数据分析C060802 生物信息算法及工具C060803 生物信息挖掘C060804 生物系统网络模型C0609 遗传学研究新方法C0610 发育生物学C061001 性器官与性细胞发育C061002 精卵识别与受精C061003 胚胎早期发育C061004 组织、器官的形成与发育。
江苏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示清单

2017年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和青年基金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项目类别
承担单位
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苏州大学
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
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
项目类别
承担单位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江苏师范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东南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江苏科技大学
省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邮电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东南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苏州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邮电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江南大学
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南京农业大学
第7页
申报人 赵海辉 陈小平
李杰 解龙杰
封婷 况小梅 王德青 李雪宝
孙红 邵健 谈强 许影博 杨洁 黄杨 王月虎 颜洁 李莉 胡雪龙 孙瑶 李振杰 杨红莉 师访 高凯歌 何青玉 刘存才 冯侃 翟良君 曾红丽
序号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面上项目)

计划类别:基础研究计划指南代码:项目受理号: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面上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承担单位:单位地址:项目负责人:电话:项目联系人:电话:主管部门:申报日期:年月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二○一四年项目法人信用承诺书本项目法人承诺严格遵守《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江苏省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项目实施提供承诺的条件,严格执行经费管理等相关规定。
承诺所提供申报资料真实可靠,项目组成员身份真实有效,无编报虚假预算、篡改单位财务数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
本项目法人承诺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愿意根据相关规定,承担以下责任:1、取消项目评审资格;2、撤销项目立项,并收回省拨经费;3、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并接受相应处理;4、其它相关法律责任等。
项目负责人(签字):单位法人(签字):(公章)年月日项目主管部门信用承诺书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要求,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认真审查,该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资料完整齐全、真实有效,该单位无不良信用记录,项目负责人和申报单位符合本计划申报资格要求。
本主管部门承诺在审查推荐项目过程中,无违规推荐、审查不严等失信行为。
承诺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切实履行项目主管部门管理职责。
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本部门承诺按照《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承担相关责任。
(公章)年月日填报说明一、填写申报书前,请先查阅《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
申报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报书用A4纸正反打印,纸质封面装订,禁用塑料封面,不得活页装订,一式两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5号(江苏省生产促进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 临床兽医学 水产基础生物学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资源与保护学 水产生物营养与饲料学 水产养殖学 水产生物免疫学与病害控制 养殖与渔业工程学 食品科学基础 食品加工学基础 食品加工技术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社会、文化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乡村地理学 景观地理学 环境变化与预测 土壤学 遥感机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测量与地图学 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自然资源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 地层学 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学) 岩石学 矿床学 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煤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与活动构造 大地构造学 水文地质学(含地热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数学地质学与遥感地质学 火山学 生物地质学
第 6 页,共 21 页
C19
C20
D01
D02
C1807 C1808 水产学 C1901 C1902 C1903 C1904 C1905 C1906 C1907 食品科学 C2001 C2002 C2003 地球科学 地理学 D0101 D0102 D010201 D010202 D010203 D010204 D0103 D0104 D0105 D0106 D0107 D0108 D0109 D0110 D0111 D0112 地质学 D0201 D0202 D0203 D0204 D0205 D0206 D0207 D0208 D0209 D0210 D0211 D0212 D0213 D0214 D0215 D0216 D0217
第 5 页,共 21 页
C14
C15
C16
C17
C18
C1302 C1303 C1304 C1305 C1306 C1307 植物保护学 C1401 C1402 C1403 C1404 C1405 C1406 C1407 C1408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 C1501 C1502 C1503 C1504 C1505 C1506 C1507 林学 C1601 C1602 C1603 C1604 C1605 C1606 C1607 C1608 C1609 C1610 C1611 C1612 C1613 C1614 畜牧学与草地科学 C1701 C1702 C1703 C1704 兽医学 C1801 C1802 C1803 C1804 C1805 C1806
A02
A03
A04
A05
第 1 页,共 21 页
A0503 A0504 A0505 A0506 A0507 B01 B02 B03 B04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B0101 B0102 B0103 B0104 B0105 B0106 B0107 B0108 B0109 B0110 B0111 B0112 B0113 B0114 B0115 B0116 有机化学 B0201 B0202 B0203 B0204 B0205 B0206 B0207 B0208 B0209 B0210 B0211 物理化学 B0301 B0302 B0303 B0304 B0305 B0306 B0307 B0308 B0309 B0310 高分子科学 B0401 B0402 B0403
第 2 页,共 21 页
B05 B06 B07 C01
B0404 B0405 B0406 B0407 分析化学 B0501 B0502 B0503 B0504 B0505 B0506 B0507 B0508 B0509 B0510 B0511 B0512 B0513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B0601 B0602 B0603 B0604 B0605 B0606 B0607 B0608 B0609 B0610 B0611 B0612 环境化学 B0701 B0702 B0703 B0704 B0705 B0706 B0707 生命科学 微生物学 C0101 C0102 C0103 C0104 C0105 C0106 C0107 C0108 C0109
C06
C07
第 4 页,共 21 页
C08
C09
C10
C11
C12
C13
C0702 C0703 C0704 C0705 C0706 C0707 C0708 C0709 C0710 C0711 C0712 免疫学 C0801 C0802 C0803 C0804 C0805 C0806 C0807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 心理学 C0901 C0902 C0903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 C1001 C1002 C1003 C1004 C1005 C1006 C1007 C1008 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 C1101 C1102 C1103 C1104 C1105 C1106 C1107 C1108 C1109 C1110 C1111 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 学 C1201 C1202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 C1301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 蛋白质组学 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 系统生物学 环境生物物理 空间生物学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植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微生物遗传学 人类遗传学 基因组学 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 遗传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细胞、亚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生长与分裂 细胞周期与调控 细胞增殖、生长与分化 细胞衰老 细胞死亡 细胞运动 细胞外基质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物质运输 细胞呼吸与代谢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新方法 免疫生物学 免疫遗传学 生殖免疫学 黏膜免疫学 疫苗学 抗体工程学 免疫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心理学 神经生物学 认知科学 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学 生物电子学 生物图像与成像 仿生学 纳米生物学 生物系统工程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细胞生理学 系统生理学 整合生理学 衰老与生物节律 营养与代谢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特殊环境生理学 比较生理学 整合生物学 人体解剖学 人体组织与胚胎学 发育生物学 生殖生物学 农学基础
核物理 核技术及其应用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 等离子体物理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
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 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固体无机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化学 分离化学 核放射化学 同位素化学 无机纳米化学 无机药物化学 无机超分子化学 有机金属化学 原子簇化学 应用无机化学 有机合成 金属有机化学 元素有机化学 天然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药物化学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有机化学 有机分析 应用有机化学 绿色有机化学 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 结构化学 理论和计算化学 催化化学 化学动力学 胶体与界面化学 电化学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 热力学 生物物理化学 化学信息学 高分子合成化学 高分子化学反应 功能与智能高分子
作物生理学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作物分子育种 作物种子学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学 农田草害 农田鼠害及其他有害生物 植物化学保护 生物防治 农业有害生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 植物保护生物技术 果树学 蔬菜学与瓜果学 观赏园艺学 设施园艺学 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 食用真菌学 植物营养学 森林资源学 森林资源信息学 木材物理学 林产化学 森林生物学 森林土壤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健康 林木遗传育种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荒漠化与水土保持 林业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畜牧学 草地科学 养蚕学 养蜂学 基础兽医学 动物病理学 兽医免疫学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传染病学 中兽医学
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 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 微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环境微生物学 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 病原真菌学 病毒学 支原体、立克次体与衣原体
第 3 页,共 21 页
C02
C03
C04
C05
植物学 C0201 C0202 C0203 C0204 C0205 C0206 C0207 生态学 C0301 C0302 C0303 C0304 C0305 C0306 C0307 C0308 C0309 C0310 C0311 C0312 C0313 动物学 C0401 C0402 C0403 C0404 C0405 C0406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C0501 C0502 C0503 C0504 C0505 C0506 C0507 C0508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C0601 C0602 C0603 C0604 C0605 C0606 C0607 C0608 细胞生物学 C0701
第 7 页,共 21 页
D03
D04
D05
D06
D0218 地球化学 D0301 D0302 D0303 D0304 D0305 D0306 D0307 D0308 D0309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 学 D0401 D0402 D0403 D0404 D0405 D0406 D0407 D0408 D0409 D0410 D0411 D0412 大气科学 D0501 D0502 D0503 D0504 D0505 D0506 D0507 D0508 D0509 D0510 D0511 D0512 D0513 海洋科学 D0601 D0602 D0603 D0604 D0605 D0606 D0607 D0608 D0609 D0610 D0611
天然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结构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 应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色谱分析 电化学分析 光谱分析 波谱分析与成像分析 质谱分析 分析仪器与试剂 热分析与能谱分析分析 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 表面、形态与形貌分析 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 传递过程 分离过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无机化工 有机化工 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 能源化工 化工冶金 环境化工 资源化工 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 污染控制化学 污染生态化学 理论环境化学 区域环境化学 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代码
数理科学 A01 数学 A0101 A0102 A0103 A0104 A0105 A0106 A0107 A0108 A0109 A0110 A0111 A0112 A0113 A0114 A0115 A0116 A0117 力学 A0201 A0202 A0203 A0204 A0205 A0206 天文学 A0301 A0302 A0303 A0304 A0305 A0306 A0307 A0308 A0309 A0310 物理学Ⅰ A0401 A0402 A0403 A0404 A0405 物理学Ⅱ A0501 A0502 数论 代数学 几何学 拓扑学 函数论 泛函分析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偏微分方程 数学物理 概率论与随机分析 数理统计 运筹学 控制论中的数学方法 应用数学方法 数理逻辑和与计算机相关的数学 组合数学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 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动力学与控制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生物力学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 宇宙学 星系和类星体 恒星与星际物质 太阳和太阳系 天体中基本物理过程的理论和实验 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 天体力学和人造卫星动力学 天文技术和方法 中、西方天文学史 天文学同其他学科的交叉 凝聚态物性Ⅰ: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 凝聚态物性Ⅱ:电子结构、电学、磁学 和光学性质 原子和分子物理 光学 声学 基础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和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