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创作艺术与禅
宋代的禅宗与文化禅禅诗与禅茶的兴盛
宋代的禅宗与文化禅禅诗与禅茶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宋代,禅宗在社会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于宗教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禅宗的发展推动了禅茶和禅诗的兴起,为宋代的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茶的兴盛以及禅诗的繁荣三个方面,来探讨宋代禅宗与文化禅间的关系。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它强调直接证悟的体验和内在心性的觉醒。
禅宗在中国传承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的慧远、道信等人。
然而,禅宗的发展在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受到了律宗的批判与挑战,进而形成了独立的宗派。
到了宋代,禅宗得到了国家的广泛支持与推崇,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大主流。
禅宗的兴盛与文化禅息息相关。
禅宗的修行注重禅定与悟觉,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心性的统一。
这种修行方式与当时社会追求平和与安定的心态相吻合,因而赢得了广泛的拥护。
宋代文人士人多以士大夫为主,他们在政治与文化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许多文人士人出家为僧,与禅宗结缘,将禅宗的思想引入到文化艺术中。
这种文人禅宗的结合,促进了禅宗的发展,也使禅宗在宋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禅茶的兴盛禅茶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禅宗的修行与茶道相结合,成为了一项独特的文化活动。
宋代的禅宗推崇自然与朴拙,追求心性与自然的和谐。
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品,形成了一种自然质朴、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
禅宗的僧侣将煮茶作为修行的一部分,通过煮茶过程中的冥想、专注与体验,来增进内心的冥思与觉悟,进一步深化了修行的内涵。
宋代的社会风气倡导健康与节制,茶饮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茶的烹饪和品饮过程成为了一种艺术,与禅宗结合产生了独特的禅茶文化。
禅茶文化不仅影响了士人文化,也深入到广大民众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流行。
三、禅诗的繁荣禅诗是宋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支。
宋代诗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艺术表达
宋代诗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艺术表达引言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词的创作达到了空前高峰,而禅宗思想也深入人心,并且对当时文人士子的思想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代诗词中融合的禅宗思想以及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
禅宗思想在宋代文化中的地位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通过冥想和内观来实现顿悟和解脱。
在宋代,禅宗蓬勃发展,成为文人士子研习和借鉴的对象。
禅宗强调直观体验、超越语言文字的境界,这种思想理念与当时社会风气相契合。
禅宗思想对宋代诗词创作的影响1.追求真实体验:禅宗注重个体直接体验世界,无需通过外界经验或权威言辞来认知事物。
这种追求真实体验的思想在宋代诗人心中产生共鸣,他们积极领悟禅宗精神,通过描写自然、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来表达与世界的直接联系。
2.超越语言限制:禅宗认为言语是对事物的有限表达,无法完全捕捉实相。
这一观点使得宋代诗人尝试通过词汇的组合和意象的运用来超越语言的束缚,以更符合直觉经验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和体验。
3.强调当下意识:禅宗注重眼前即是,强调活在当下的意识。
这个思想影响了宋代文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忧虑不安的态度,他们通过描绘瞬间状况和珍视当下时刻来传达禅宗思想。
以诗歌形式展现禅宗思想1.自然景色描写:许多宋代诗人借用旷野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色来表现禅宗追求“大自然”的理念。
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融入的“处士之羡慕,恬静无为”的意象便是禅宗思想的体现。
2.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结合:宋代诗人常将自然景色与自身的情感经验相结合,通过主客相融的手法展示禅宗对连接个体生命和大自然的看法。
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传达了对世界本质和生命存在的深刻思考。
3.抽象意象运用:宋代诗人尝试通过抽象、模糊的意象来表达内心感受,以突破语言束缚。
他们将抽象的词汇运用到具体事物上,给读者留下联想空间。
如黄庭坚的《寒食》中“菜蔬罢供养,瓜果伤嘉品”将菜蔬和果品寓意为荣华富贵与虚妄世俗。
董其昌:文人画的禅意与诗意
《董其昌:文人画的禅意与诗意》在中国艺术的长河中,董其昌以其独特的书画艺术成就,成为了晚明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他的艺术创作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人情怀,更蕴含了丰富的禅宗哲学思想。
本文将深入探讨董其昌的艺术世界,揭示其作品中的禅意与诗意。
一、董其昌的艺术背景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
他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望族,自幼聪明好学,但在家境贫寒的条件下,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
董其昌的一生,经历了从寒门学子到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的转变,他的政治生涯与艺术创作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文人画的禅意追求董其昌的绘画作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他提倡“以禅入画”,追求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在他的画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山水、树木、云雾等自然元素的精妙运用,这些元素不仅构成了画面的主体,更蕴含了深远的禅意。
董其昌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与感悟。
三、诗意的融合与表现除了禅意的追求,董其昌的书画作品还充满了诗意。
他善于从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将诗的意境与画的景象巧妙结合,创作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艺术佳作。
在他的笔下,山水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充满了情感和哲理的艺术表达。
这种诗意的融合,使得董其昌的画作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深刻的艺术魅力。
四、书画鉴定的心性学董其昌在书画鉴定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提出了“心性学”的概念,强调在鉴定书画作品时,不仅要关注作品的笔墨技巧和艺术风格,更要深入探究艺术家的心性与情感。
这种心性学的鉴定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书画作品的内在价值和艺术真谛。
五、董其昌的艺术影响董其昌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画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更在后世被无数艺术家奉为经典。
董其昌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结语董其昌的艺术世界,是文人画的一座宝库。
浅墨入画 岁月入禅意思
浅墨入画岁月入禅意思
“浅墨入画岁月入禅”是一句非常优美的诗句,它传达的含义是:轻轻染墨,入画中之美;慢慢沉淀,入岁月之深。
同时,也表达了沉
静思考的境界和人生的思考与领悟。
“浅墨入画”,借用了文人墨客的艺术手法,染山水、花卉、人
物等墨色,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探索。
它不是简单地描绘物象,而是含蓄而深邃的表达,需通过平日的修行与积淀方可达成。
“岁月入禅”,则是表达了一种深邃的境界。
时间的流逝催生着
智慧的积累,一步步靠向内心深处。
这种禅意的境界,需要人们放下
杂念,沉淀思绪,去寻找内在的温暖与自由。
只有在岁月的洗礼中,
才能深刻理解人生,感受到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总之,“浅墨入画,岁月入禅”是一种广泛的人生态度,是一种
面对世界和内心的思考方式。
在浩瀚的人生道路中,它似一盏明灯,
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足迹,开启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扇门。
《2024年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范文
《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其诗歌作品丰富多彩,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而佛禅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苏轼诗歌与佛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二、苏轼与佛禅的渊源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时代佛禅文化盛行,对士人阶层产生了广泛影响。
苏轼的家族有着深厚的佛禅文化背景,他自幼受到家庭熏陶,对佛禅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外,苏轼的交游圈中不乏佛学大师,如佛印禅师等,他们的交往与交流为苏轼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三、苏轼诗歌中的佛禅元素苏轼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佛禅元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内涵:苏轼的诗歌中常常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对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种思想倾向与佛禅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2. 意境营造:苏轼的诗歌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营造意境,其中不乏与佛禅相关的意象,如“月”、“云”、“风”等。
这些意象在苏轼的诗歌中常常具有象征意义,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3. 表达方式:苏轼的诗歌在表达方式上受到了佛禅思想的影响。
例如,苏轼常常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来抒发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
这种表达方式与佛禅思想的简练、直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佛禅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佛禅思想对苏轼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拓宽了创作题材:佛禅思想为苏轼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诗歌题材更加广泛。
无论是山水田园、人物风情还是哲理思考,都能在苏轼的诗歌中找到反映。
2. 丰富了艺术手法:佛禅思想的简练、直白为苏轼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苏轼在诗歌中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3. 影响了创作心态:佛禅思想强调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种思想倾向影响了苏轼的创作心态,使得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感。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王维山水诗的禅意王维,这位盛唐诗坛杰出的诗人,以其卓越的艺术素养和才能,对“山水自然〞进行审美观照。
他笔下的山水诗,含蕴山水清音,心境与自然浑然一体。
物我两忘、空灵清幽,独具禅思画意、意境之美,在诗苑中独树一帜。
王维的这种将山水诗的审美艺术和禅意的空灵宁静结合起来的创作手法,将其创作推向了顶峰。
下面我们来看看王维山水诗的禅意,欢送阅读借鉴。
一、王维的生平及佛教信仰王维(701-762),字摩诘,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
诗人以在诗作中善于描绘山水田园景色与表现诗情画意见长。
诗人一生与佛教有着特殊而紧密的联系,其名和字都是取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
王维号摩诘居士。
王维信仰佛教,跟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
王维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很浓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在其母的熏陶下,王维年轻时即信奉佛教。
尽管如此,儒家的仁政学说和积极用世精神仍在其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在历经一系列政治上的失意与挫折后,佛禅理念在他的信仰中终于占据了支配地位,以至诗人笃志奉佛,在禅诵中寻找寄托,在大自然中获得解脱。
王维以禅诵和游乐山水来摆脱肮脏的政治,排遣内心的郁闷,保持心灵的澄静,又以澄净的心灵去体悟自然,在对自然的吟咏中,表达对禅理的深切体会。
他对佛教虔诚而笃信,在诗歌创作上常常“以佛入诗〞,使诗作充满禅意、禅理、禅趣。
后清代诗论家王士祯在《香祖笔记》明确指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摩得髓,同一关捩。
〞并在其后来的《居易录》中更强调指出:“会试论唐人诗,王维佛语,盂浩然菩萨语,刘虚、韦应物祖师语〞,皆以佛语评论之,透露出王维诗与禅教的内在渊源与紧密联系,其更被人尊称为“诗佛〞。
二、禅宗思想与王维思想的渊源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道、释三教并存、调和的方针,在入唐以后并没有大的改变,随着武后时代重佛教之风的盛行和大规模的寺庙建设、佛经翻译,佛教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开展。
文人创作与蝉
文人创作与蝉摘要:禅宗-佛教进入中国后,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
禅作为中国文化上的一种思想现象,在艺术表现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给文人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文人艺术作品,也同时左右了社会普遍的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禅宗;文人艺术;审美;影响中图分类号:i04在中国,禅始终是站在世俗权力之外的,因而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一个方面是体现在文人士大夫的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提升,这种变化,散落于他们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等各个角落。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开拓一条广阔而深远的道路。
禅宗虽然是宗教哲理,但禅学的基本思想与艺术审美观有着相近和相似之处,尽管其本身是宗教体验而非纯粹的审美感知。
中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以来,就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儒道互补的社会意识形态。
西汉之后,儒学依托行政举措而在社会广为布扬,中国美学与文化的品格则呈现为趋于神学化的儒学,后经过东汉王充的批判,廓除了两汉弥漫一时的神学化。
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时局动荡,老庄玄学开始流行,人们认识世界与自我有了新的方法与观念,但是在解决精神信仰和审美需求方面,还是不能有很好的依托。
这个时候,禅宗开始了逐步的发展。
论禅的艺术作品有很多,比如中国古代僧禅的禅画,当代艺术中的有机禅等等,作品很多想要将禅说的明白却很难了。
何谓禅,则不可道破,因为”一落言定,便成谬误,若经道破,已非真实”。
禅即如此,文人美学亦然,其最高境界莫过于超越的了的技术,就是不断超越前人的技术手段,是科技的科技技术的技术;也是超越了的视觉形象,是凌驾于理智与思考之上的无心之艺。
艺术的本质近乎禅,艺术创作难于分析而诉诸直觉;禅则超越智性,诉诸直观,而两者皆追求绝对的境界。
当然两者之间也有巨大的差异,艺术创作往往过于自我,情感浓烈,爱憎分明,因此能燃烧生命,产生动人的能量;禅则不起分别,一体待之,因此静默自持,包容所有。
如果艺术与禅相近,而最为相似的必然是文人艺术创作范畴内的各种艺术形态,以下就各个不同面向来探索文人艺术创作与禅之间的关系。
诗词意境解析哲思与禅悟的结合
诗词意境解析哲思与禅悟的结合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哲思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诗词常常蕴含着对人生、自然、宇宙等哲学命题的思考,与禅悟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深远的美学审美。
本文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诗词意境解析中哲思与禅悟的结合。
一、生命哲学的诗词意境诗词意境描绘了生命的美与哲学的思辨,让人们体悟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达了人生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息,表现出人们对人生一种超越的哲思意识。
而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则以孤寂之意境,反映出禅宗哲思的舍离与超凡的意识。
二、自然哲学的诗词意境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人类哲学思考与禅悟的源头。
古人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哲思与禅悟的深刻洞见。
例如,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凭借秋夜的寂静与凉爽,让人感受到宇宙万物的无声与和谐。
又如唐代孟郊的《登科后》:“两汉文宝已破颜,三星策府暗含嚣。
世间烽火如纷纷,杂沓人事令人倦。
”以自然的广阔与纷繁,提醒人们关注自然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人生哲学的诗词意境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传达着生活的哲学与思辨。
古人们运用诗词将人生的喜怒哀乐、曲折起伏表达得淋漓尽致。
唐代杜甫的《秋夜忆舍弟》中写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通过描述一位女子的美丽与独立,借以彰显人生中的追求与价值一课;唐代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则表达了人们对爱情与相守的向往之情。
综上所述,诗词意境解析中的哲思与禅悟的结合,使作品更加深邃而富有哲理。
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其作品影响论文
论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影响摘要:禅宗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文学与宗教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课题。
本文从两个方面即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状况、生存状态及创作的影响对这一问题做了逐层剖析,得出禅宗先是影响其心态及生存状态,进而影响其思想,最终使其作品深刻而丰富这一结论。
关键词:禅宗;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生存状态;作品中图分类号:i2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12-02文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是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课题,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具有很大特色,而禅宗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特殊而又有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影响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大体上是首先对文学创作的主体也即作家发生影响,继而使其作品在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呈现出异常丰富新颖的面貌。
本文试从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影响的角度作一初步探讨。
一、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态及生存状态的影响提及佛教和禅宗,可能有人会认为它们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是消极的。
当然,确实也存在这一方面,但也不尽然,许多文人不是在逆境时遁入空门,而是从禅宗中受到启发,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前进了一步,自己的心态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进而改变了一生的生存状态。
禅宗在原始佛教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儒家的心性论以及道家的本无观,促成了佛教扎根于中国土壤的相容基因的形成。
唐代惠能大师提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开始了佛教精神由出世转向入世。
宋代的禅宗,更强调“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成了完全的入世说教。
正是由于禅宗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这种相亲相容性,它既可满足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超脱,寻找高雅玄妙情趣的需要,又与他们原来信奉的儒道思想没有太大的相悖之处,故此,禅宗才从诞生起就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特别青睐。
尤其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里许多文人士大夫从禅宗中找到了一条在乱世中逃避现实、摆脱郁闷愁苦的捷径。
很多文人士大夫因避乱躲入佛寺,从而与佛教接触,与禅产生了共鸣,在禅意的时空中得到了解脱与慰籍,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
黄庭坚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黄庭坚是中国宋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诗词文学创作卓尔不群,也是佛教禅宗的修行者。
他的文化人格与佛禅思想在他的诗词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对于传播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佛教禅宗思想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人格魅力与创作成就黄庭坚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与苏轼、辛弃疾被誉为“吴文化公元”,对于宋代文化和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佛禅思想与人格修养黄庭坚成长于佛教的家庭里,从小接受了佛教经文的教诲。
在成年之后,他开始反复阅读佛经,总结出了自己的佛禅思想。
黄庭坚认为,人们的思维意识会形成一种束缚,而佛教禅宗的修行可以让人们解脱束缚,获得自由。
三、文人诗歌与禅宗修行黄庭坚的文人诗歌的创作中大量体现了佛禅的修行思想,这样的精神内核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加具有文人的文化底蕴与修养品质。
他的诗歌体现了过着禅宗生活,感受着禅宗情趣,从中领悟禅宗精神和佛教教义。
四、书法艺术与禅语文化黄庭坚书法艺术的创作中也体现了佛禅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他主张“不为人作,作为人意”,将自己的意志与心境融入到书法之中,做到了“以心为师”的境界。
他的笔法稳重流畅,尺幅较小,色墨精致细腻,彰显了禅语文化的气韵与精神。
五、书画作品与文化传承黄庭坚在书画创作中也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他倡导“吾与古人萍水相逢,共论此笔为我手中之奴隶”,执著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从而在书画作品中融入了文化的精髓,让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得以传承。
六、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创造既体现了宗教信仰,又代表着文化认同。
他用自己的文学与艺术创作表达了对于佛禅文化的信仰与理解,从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宗教与哲学信仰。
七、文化精神与身心健康黄庭坚的佛禅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还有身体与健康的保健效应。
他在佛教禅修的过程中,通过静心念佛、打坐冥想、行禅等方式,以提升个人的内在品质和保持身体健康。
八、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黄庭坚创作的书画艺术和诗词文学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与价值观,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心灵的飞翔:宋代文人与禅宗的关系
心灵的飞翔:宋代文人与禅宗的关系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的心灵飞翔与禅宗的关系尤为密切。
禅宗作为一种佛教宗派,强调修行与内心的觉悟,对于宋代文人来说,禅宗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宋代文人与禅宗的关系,探索禅宗对于文人创作和精神生活上的影响。
禅宗的影响禅宗的兴起宋代是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重要时期,禅宗的思想与实践在当时受到广泛关注和接受。
禅宗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主张直接悟性的觉悟,与当时士人的求索心理相契合。
许多文人都通过学习禅宗的思想和实践禅修来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禅宗的哲学禅宗的哲学主张“在世间提供具体指导之上的解脱”,注重人的内心体验和直接的觉悟。
禅宗认为,通过禅修的实践,人们可以超越纷扰的世俗,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种观念对于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人与禅宗的交融文人的禅修实践宋代文人对于禅宗的兴趣不仅表现在对禅宗思想的学习,还包括了他们自己的禅修实践。
许多文人在文学创作的间隙,会参加禅修讲座、寺庙访问,甚至拜访名僧求教。
通过这样的实践,文人们寻求对自己心灵的滋养和提升。
文人的禅宗意识禅宗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人的实践上,也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
许多宋代文人在自己的诗词书画中表达了对禅宗的崇敬和追求。
他们通过意象和修辞的表达方式,将禅宗思想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富有禅意的作品。
文人作品中的禅意诗词中的禅境在宋代文人的诗词作品中,禅意经常可见。
他们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禅修的心境。
这些作品呈现出宁静、超越,与禅宗追求的境界相契合。
书画中的禅思宋代文人的书画作品中也融入了禅修的意味。
他们通过墨迹的抑扬顿挫、布局的简约和空白的运用,表达了禅宗思想中“超然于物”和“一念清净”的境界。
禅宗对文人精神的影响禅宗的思想启迪禅宗的思想对于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的觉悟主张引发了文人对于人生道理和自我的思考,促使他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道德的修养。
诗词中的禅意哲学欣赏文人对禅宗思想的表达
诗词中的禅意哲学欣赏文人对禅宗思想的表达诗词中的禅意哲学欣赏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其中,禅宗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流派,对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禅意哲学的表达,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美丽,更是思想的启迪,给我们带来灵感和心灵的抚慰。
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在表达对自然界的思考时,融入了禅宗的思想。
苏轼通过问候明月和把酒问青天,将自己的心思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
正如禅宗所强调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应该超越自我的边界,去感知自然的力量和世界的本质。
苏轼通过写作,达到了超越自我的目的,使读者也能够跳出俗世的界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深邃。
另一首令人陶醉的诗作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但它的内涵并不止于此。
在诗的末句中,“更上一层楼”暗含了禅宗的思想。
禅宗主张的是不断超越和突破自己的境界,追求更高的境界和境地。
王之涣通过“更上一层楼”的表达方式,呼应了禅宗的思想,并借此表达了他对生活追求升华的热情。
不仅在词和诗中,禅宗的哲学思想也在唐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循环。
禅宗认为,人生无常,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中。
而唐诗中的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原野上一岁一枯荣的草木变化,以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景象,折射了禅宗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唐诗将禅意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通过对时间和生命变化的描绘,使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禅宗哲学的悟性和博大。
总而言之,诗词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是美的艺术表达,更是深富哲理的思想凝聚。
禅宗哲学在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展现,诗人们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禅学与文人画的艺术特征
禅学与文人画的艺术特征佛教自从传入中原就不断地吸收儒、道思想而进行着汉化的过程,到了唐朝中期产生了禅宗,将佛教思想的精华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带有明显的追求精神自由的特点,成为汉化佛教的代名词。
与其他佛教流派有所不同,禅宗的修行观是建立在明心见性、识心自度、不假修习、顿悟成佛的基础之上的,否定一切外在的偶像,认为佛性就在人的心中,即所谓的“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禅的本质也仅仅是一种生活体验。
虽然人在尘世中,不可能“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但只要祛除杂念俗务的遮蔽就可以让心灵处于空灵清澈的状态,达到“自心”、“自性”的彻悟,“自性论”的提出使“心”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瞬间顿悟中去发现“自心”,进入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因此一切外在的束缚都是多余的,陶冶于大自然,过一种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
宗白华曾说过:“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
”一、文人山水画的体现这种思想对同时期乃至以后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对内心情感的表现成为主要的创作准则。
这个特点在文人书画艺术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
在禅悦之风的影响下,文人士大夫们通过艺术创作来参禅悟道,因此更加凸显出内心情感的决定性作用,将感受情怀与外在的客观事物相交融并且通过有形的事物将自己的灵性、情趣表现出来。
王维是最早将禅宗思想引入艺术创作的文人之一,其“意在笔先”的主张强调艺术创作要以主观情感为先导。
受此观念的影响,王维画作的内容往往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所画之物,常不为时空所限,如张彦远所说:“得心应手,意到变成,造理入神,迥得天意。
”禅宗的“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在他的山水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常以雪景、剑阁、栈道、捕鱼、村墟、雪渡等为题材,运用纯粹的墨色表达他的恬淡心境以及幽美意境。
他画的《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其胸中之景“意出尖外,怪生笔端”(朱景玄语),汤垕评价说“胸次潇洒,意之所至,落笔便与庸史不同”,点出了王维水墨山水洒脱肆意的特征。
《南宋文人与禅宗文化的结合与互动》
《南宋文人与禅宗文化的结合与互动》引言中国禅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与南宋文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南宋时期,许多文人将禅宗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作品。
这种结合和互动使得禅宗文化在南宋时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本文将从禅宗文化的背景入手,介绍南宋文人与禅宗文化的结合与互动,探讨其对文学与艺术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一、禅宗文化的背景禅宗起源于中国,最早由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发展而来。
禅宗强调直接体验和寂静的境界,主张通过冥想来达到心灵的觉悟。
禅宗的兴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南宋时期。
二、南宋文人与禅宗的初次接触南宋时期,许多文人开始对禅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寻求与禅宗大师的交流。
他们通过亲自访问禅寺,与禅师对话,向禅宗大师请教禅宗思想。
这种积极的互动促使了南宋文人更加深入地了解禅宗,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学问和创作之中。
2.1 文人在禅宗寺庙的参访许多南宋文人将参访禅宗寺庙作为提高自身修养和开拓视野的途径。
他们选择去禅宗寺庙,与禅宗大师面对面地交流,以求得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这些禅宗寺庙中,文人们观察禅宗大师的言行举止,倾听他们的开示,以及亲身体验禅宗冥想的过程。
这样的参访不仅使文人们对禅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他们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2.2 文人对禅宗思想的钻研南宋文人对禅宗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主动请教禅宗大师,阅读有关禅宗的经典著作,探索禅宗思想的更深层次。
这种学习和钻研使得南宋文人对禅宗有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学与艺术创作。
三、南宋文人与禅宗文化的结合南宋文人将禅宗思想和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他们将禅宗的“即境一如”的观念融入到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学的表达手法来传达禅宗的精神。
3.1 文学作品中的禅宗意境南宋文人以诗词、散文等形式创作了许多富有禅宗意境的文学作品。
他们用简洁、纯净的语言描绘出禅宗所追求的境界,以及禅宗所强调的直接体验。
飘逸与空灵——中国文人画的禅道意境
禅, 梵文 D h y a n a , 意译 “ 静 虑修 , 思 维居 ” 。虽 源起 印 度, 实 则 自中 唐后 , 经与儒 、 道 等 传 统 文 化融 合 , 渐 已本 土 国粹化 。禅 与 中国文 人 , 有着 不解 之 缘 。所 谓文 人禅 . 乃 指 南禅 六祖 后 ,于 在 家 的文 人 与 知 识 阶层 间流 行 的 禅 。与 出家 僧人 的北 宗寺 庙禅 , 差 异较 大 。文人 阶层 “ 游 于禅” , 参 究公 案 , 话 头机 锋 , 追求 一种 恬淡 悠远 的林 下风
水、 花 乌木 石 等 占据 主 导 。在 艺 术 思 维及 表 现 手 法 上 , 由“ 重 色” 而“ 水墨 ” , 造 就 了飘 逸 洒 脱 的 “ 写意” 风 格 。并 在 审 美情 趣 上 , 呈 现 空灵 淡 远 的 禅 道 意 境 。 文人画与禅, 一 脉 同流 。 其禅 宗美学, 左右 传 统 绘 画 的 普 遍 价 值取 向 , 终 成 我 国 古典 美学 的 三 大 支 柱之 一
流 。如 “ 诗佛 ” 王维 , 便 对 南宗顿 悟禅 极 为信仰 , 是 当时最
先 领悟 慧能 派禅 学 的文人 士大 夫之 一 。诸 多 名句 。 如“ 人 闲桂花 落 , 夜静 春 山空 ; ” “ 空 山不 见人 , 但 闻人 语 响 ” 等。 颇得 禅空 寂 澄 明之 妙 。文人 禅 与文人 画 , 同脉齐 流 。 唐时 画坛 , 有 南 北二 宗 。 南是 文人 画 , 北 为行 家画 。 南 宗 水 墨渲 淡 , 讲求“ 顿悟” 、 “ 士气 ” 。北 宗青 绿 重 彩 . 主 张
关键词 : 文人 画 ; 飘逸 ; 空灵 : 禅 境
中图 分 类 号 : J 2 0 5
文献标识码 : A
王维诗歌中“禅”
王维诗歌中“禅”王维素有“诗佛”美称,正是盛唐文人禅诗的首要代表作家,其所作禅诗的数量及质的均为当代翘楚。
禅诗或称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诗。
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歌就应运而生。
禅与中国诗歌的结合,就形成了诗歌园地中的一个奇异品种──禅诗。
禅诗大体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禅理诗。
这部分禅诗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有深刻的辨证思维。
另一部分则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
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是这部分禅诗的主要特色。
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
禅与诗的结合,有其内在本质上的必然性。
二者都面对着一个根本的大问题:生命。
二者的发生和圆满也都基于同一种情况:觉悟。
禅和诗所要完成的,都是体验和打开,使原本存在于事物中的东西重新凸现出来。
禅诗自晋代以来,在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除了历史上诗僧们的大量作品外,像谢灵运、陶渊明、白居易、王维、孟浩然、苏轼、唐寅等历代诗人,也都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
读唐诗和读宋词一样,如果不懂禅,那境界什么的,就肯定是与你无缘的了。
比如寒山与拾得,颇有六朝文人飘遗之风,他们同行止共往还。
“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都是“疯癫”型的异行僧人。
其实,他们的“癫”与“疯”何尝不是佯装呢?在阅尽人世炎凉、看破俗风卑之后,他们干脆来个假作真时真亦假。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
独空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当诗人一旦与禅思冥合,六根不胶着于物时,诗人就能以明境般的心涵容万物,对境无心,应物而不累于物。
这种水月相忘的圆融境界,圆融得脱落了圆融念,便是平常心。
他们饥来吃饭,寒即向火,困来打眠。
禅悟后回归平淡,以随流的心境恢复到本来的空明,所谓无住生心。
要了解一株花,就必须变成这株花,去做这株花,去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恩泽,把握感觉到生命的全部律动。
王维诗中的禅意[精华]
王维诗中的禅意摘要:自王维始,唐代文人禅入诗。
禅宗的宗教思想对王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将禅意与诗情交织融合在诗歌里,开拓出诗境与禅境高度统一的美学境界,充份体现出空灵清幽的艺术风格,由此,王维也被冠以“诗佛”的称号。
本文通过分析王维禅宗意识形成的原因和诗歌中禅宗意识的具体表现,阐明王维诗中的诗情与禅境。
关键词:王维禅宗诗歌意境在唐代,佛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诸多教派,如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其中尤以禅宗发展最为迅猛。
禅宗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它是把印度的佛教思想和修持方式与中国儒家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的。
禅学进入到士大夫的思想领域中,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文学作品。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
禅与诗的交融促进了古代诗歌的发展,不但扩大了诗的领域范围,而且为单纯的诗歌艺术平添了一丝哲学的意味,使其读来意味深长。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禅宗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就像来自于源头的活水,通过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弘扬,为中国文化这池潭水带来活力和生机,它不仅对中国哲学、伦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给中国的诗词书画也带来质的变化。
如“会里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人上房》),这正是当时诗人以禅入诗,以诗写禅的最佳写照。
严羽曾经说过:“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诗辨》)。
其中,集大成者非王维莫属。
他将禅宗的缥缈无依与如画的诗境完美结合在一起,将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向阳评价其诗“光照天地,以色貌色,虚实相生,妙理一致。
”[1]一、王维禅宗意识形成的原因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的诗意境空奇、清幽,往往将我们引领进入一种含蓄隽永的禅境。
胡应麟《诗薮》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徐增《而庵诗话》说:“摩诘精大雄氏之学,篇篇字句皆合圣教。
”为何佛学对王维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首先,唐代时期佛教之风盛行。
谈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及其审美价值
谈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及其审美价值李艳亭中国文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彰显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风采。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奇葩,为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的文化给养。
在那个名家辈出、群星丽天的文化背景下,诗歌流派纷呈,诗人创作各具特色。
以山水田园诗创作为主的王维,在佛教禅宗的影响下通过诗歌的美感去探索宗教的灵性,创造出许多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禅诗”。
一、王维诗歌风格的转变在探索王维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时,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并不是固守于同一种风格,而是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之下的对艺术的不同审美把握。
在他的早期诗作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文人士子少年壮志的豪迈和一片赤子报国之心。
如: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过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吏,都户在燕然。
《使至塞上》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从军行》这些诗作从不同角度展示出诗人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戍边的豪情。
然而四十岁左右的王维在经历了生命中诸多的坎坷之后,诗作的风格中多了一份隐逸安禅的闲适,少了一些敢于与世抗争的积极心态。
但正是这一转变使他的创作更富有个性,更具有艺术审美的宏阔而丰富的意境。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
来着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孟城坳》)作者观察世相,仰天长叹,人事代谢不息须臾,抒发了其亲身体验到的佛教中“诸行无常”。
而他的《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则表现了诗人在一草一木中参悟到的禅意,用自然景物展示法界的圆融。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人从不同侧面烘托山寺的深幽宁静,创造了超脱尘俗忘我入禅的境界。
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禅宗影响下董其昌的画学思想
禅宗影响下董其昌的画学思想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通过禅修和悟道来实现心灵的升华和觉悟。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仅渗透到哲学、文学等领域,也对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董其昌(1555年-1636年)是明末清初的画家、书法家,他被誉为明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董其昌的画学思想充分融入了禅宗的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禅宗对于董其昌的画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以“无我”和“直观”为核心理念,主张超越分析和概念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观察和体验来把握真实的本质。
在董其昌的画学思想中,他也反对墨守成规和机械模仿,在绘画创作中强调心灵的自由、直觉和灵感的自然流露。
他常常通过直接描摹以及临摹古代名画来感受其中的艺术之美,并借鉴其精神内涵,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个性。
在画面上,董其昌通过简洁的笔触和用意的表达,追求观赏者对于绘画作品的直观和心灵上的共鸣。
禅宗的空灵和超脱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了董其昌的笔墨表现。
禅宗注重超越世俗和物质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董其昌对于画面的塑造也非常注意创造一个具有灵性和超然世俗的空间感。
他常常利用笔墨技巧来表现自然景物的灵动和空灵感,通过以象征性的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画中人物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他强调笔墨的韵律感,使画面充满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神秘感和宇宙气息。
董其昌的画作,既展示了禅宗的意境和超脱情怀,又体现了他对于艺术创造的独到见解和个人风格。
禅宗对于人性和生命的思考也深刻地影响了董其昌的画学思想。
禅宗强调人类内心的自我觉醒和真我意识,强调从内在生命力量的释放和回归。
董其昌在绘画中也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他擅长通过表面现象和象征性的手法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通过对于神情、姿态和肢体动作的把握来表达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气质特征。
他善于通过绘画语言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观赏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引发思考和启示。
禅宗对于董其昌的画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维诗画里蕴含的禅宗美学分析
2020·02一、王维禅宗美学思想阐释与禅学概念王维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停留在他是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但人们忽略了王维作为唐代著名文人山水画家给后世画坛带来的重要影响力。
众所周知,王维号称“诗佛”,历史上仅他一人享有此称号。
那为何只有他有如此称号?主要是因为王维的诗画作品中涵盖有佛教禅宗的思想。
总体来说,王维所作的大部分诗歌读起来都禅意浓厚,富有禅理,绘画创作也是偏向于佛教美学的,特别是六祖慧能的南宗禅思想。
王维在唐代名气煊赫,早年期间凭借儒学仕进,他具有浓厚的兼善天下的儒家哲学思想,追求整体的外在圆满,对于经世兼济则以“不废大伦”的原则为文人官宦处世之道与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将“三教”美学融会贯通,将佛教禅宗哲学思想进一步加深和提高,最终获得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擅长诗歌,也精通绘画、音律和书法篆刻,其中,他的诗歌与绘画成就最高。
可以说王维是盛唐时期为数不多的艺术全才,他被后人尊称为“文人画鼻祖”和“山水画南宗之祖”,这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王维作为盛唐时期著名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要体现了山水田园诗歌那种“空寂恬淡”的境界,这样的境界表现包含着其重要的美学思想。
虽然王维没有留下专门的美学著作,连美学研究方面的言论都甚少,但依然不能掩盖其在诗画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闪光。
王维保存至今的画论有两篇:一篇是《山水诀》,另一篇是《山水论》。
他的绘画风格多以追求恬淡舒适的田野风光和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为主,对超脱平和与空灵静谧的审美形态也颇为欣赏。
他的绘画美学思想与佛教禅学理论就主要见于这两篇著述之中,这两篇也正是他所向往的禅宗美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我们首先谈谈什么是禅宗美学思想的概念。
禅宗在魏晋南北朝之时与玄学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吸收,进而演变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是一种以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美学理论,其特点是道家美学与禅宗哲学相结合,并集道家美学中的齐物论思想和佛教禅学中的哲学思想于一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谓艺术,这是说不清楚的问题;何谓禅,则不可道破,因为「一落言诠,便成谬误;若经道破,已非真实」。
何谓文人创作艺术,其最高境界是超越技术、规范的无为之作,是超越视觉形象、理智思考的无心之艺……
禅不可说,但有关禅的故事却很多,在此举两个较为人熟知的例子。
有一个人在山中遇虎,逃至悬崖边紧抓着野藤吊着,往下看还有一虎等着吃他,往旁看两只老鼠在咬藤,此时发现崖边有草莓,他一手抓着将断的藤,一手摘草莓送入口中,只一念:「好甜啊!」二百余年前高僧弘赞为京都黄辟寺书写「第一义谛」几个大字时,一位胆大的弟子为老师备墨水,顺便也不忘批评。
弘赞写第一遍后,弟子说:「不好。
」「这次如何」,弟子说:「比前张还差」。
弘赞耐心写了又写,直到八十四张还没得到赞美,此时,弟子出去放尿,弘赞心想,这个敏锐的家伙终于走了,于是大笔一挥写下「第一义谛」,正好弟子回来,看到便说:「杰作」。
前述两个故事,指向的是什么,是解除外在的束缚,回归本来面目,单纯自然地来把握生命,这和文人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境界并无太大差异。
此所以他们常被拿来相提并论,因为艺术的本质近乎禅,艺术创作难于分析而诉诸直觉;禅则超越智性,诉诸直观,而两者皆追求绝对的境界。
当然两者之间也有巨大的差异,艺术创作往往过于自我,情感浓烈,爱憎有别,因此能燃烧生命,产生动人的能量;禅则不起分别,一体待之,因此静默自持,包容所有(非情绪激昂的宗教)。
如果艺术与禅相近,而最为相似的必然是文人艺术创作范畴内的各种艺术形态,以下就各个不同面向来探索文人艺术创作与禅之间的关系。
外在形式
禅不在意外在的形式,所以无所谓完美的、典范的、永恒的标准,当然就没有圣者之像,反倒是不太合理,稀奇古怪的造型能激起不同凡响的体悟,因而常被禅所看重。
因为,残破的形式才是单纯素朴的自然现象,有所欠缺实为生活常态的自然显现,其实,不完美本身才有可能展现真正的完美。
文人赏玩的内蕴温润的古玉、瓷器、书画、竹、木、石……等等,还有瘦、透、陋、丑的太湖石和老、挤、怪、丑的罗汉像,这些似乎不讨人喜爱的艺术正是文人艺术创作〔美〕所看重的。
所以圆满的、发光的、华丽的珠宝、钻石、珍珠是世俗之物,也许是有迹可循,因此在艺术界,常常有以禅为创作而闻名于世者,其实,标榜禅的作者必然误解了禅,因为禅没有固定的型态,一味求简,就真的只有简单而已,,一味求丑,就真的丑陋了。
一有章法,禅心就不见,成为惯性,禅机就不现,此所以自称禅作品,必非是禅作品。
对文人创作艺术与禅来说,外在形式一点也不重要,只要得其神髓,任何形式都能涵摄各种可能。
内在精神
前文提到禅不执著外在形式,因为禅是浑然一体、没有对立(美、丑),那是不二的世界,无分别、无思虑,所以能照见本心,这种状态是自然无为的!
由于艺术日趋专业化,愈来愈精准,创作者都善于保存记录,整理文件,还能负责行销推广,难怪艺术世界愈益乏味,深奥难解。
好的作品其实是很简单的,可以会心一笑(照见本心),甚至允许错误的存在。
因为无心应缘,只是随缘而化,因而能物我交融、打成一片,创作时本心自然流露,不去经营,非计划性,非构成性,于是有简朴。
澄澈的心境,或趣味盎然的幽默,或孤独昂然的寂寞,不论拙涩、揶揄、萧索,甚至沉敛,无不隐含着鲜活的生命气息。
审美经验
青源唯信禅师自述:「老僧卅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此参禅第三阶段,第一度的山水为客观实体,是与观者分离的认知对象;第二度则破除对象,山水已从客观时空脱离而趋向主观心境;第三度的山水已从时空背景中孤离,看似依然如故,但已破法执,分析性认知已不复见,主体的觉悟已经完成。
禅宗令有三境界说,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山处寻行迹」,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是从寻找本体而不得,之后破我执、法执而终悟道,李则厚认为第三境界就是描写在瞬刻中得道,刹那间已成千古,在时间上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也就是禅的最高境界了。
浑然一体,所以是无念、无心、无别、无愿……,有无、因果、时空、美丑……都超越了,当然也就从一切世事和束缚中获得解脱,获得真正的自由,到此境界,当蓦然回首,回到平淡天真的初始状态。
文人山水,虽是搜尽奇峰打草稿,但笔下必得有随缘自在,到处理成。
创作之道
怎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在禅时顿悟,在文人创作达到逸品时,都像是禅蜕一般,把外敷的名色(尘俗)抖落、涤清,这不是外在形式的洁净、空寂,而是无障碍后本心的自然流露。
顿悟如大死一番而后苏,逸境是繁华后的平淡天真,不假修饰,本自具足,回归一草一木,一石一坡,就这么简简单单下去,自有豁然开朗的风光。
「佳趣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最好的文人画是在有意与无念、专注又放松的自然状态中形成的,和禅修的经验极其相似。
为求悟道,为求高逸,禅者和文人创作一样,都有一段曲折的历程,大多数的艺术途径仍是在形式的「简」和内容的「寂」下功夫。
形式的「简」在形式与内容上可以追求,往往得到的是简单粗率的表象, 这不是禅也不是逸,
文化创作艺人所强调的是有,首重人品、学问,这在当代看来颇不合时宜,但人品宜解读为人的「品质」,若文化创作人的生命质地已达禅、逸的境界,才容易从心里流露出相类的意象,自心澄明才能静观自得,苦心钻营只能攀缘牵扯。
逸的追求恐怕是得回到心灵上用功,待通达了悟时,一物即可见性。
禅宗在日本的影响远胜于中国,不论武士道、射术、茶、香道、插花……皆有禅的影子,但多属规范化的寂与简。
日本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石庭,以禅境而文明,在过去,学术界把白沙和石块解释为河里的石头、海中的岛屿或十八罗汉……尤有甚者,每块石头都被命名,其位置和形状,均有哲学的意义和审美考虑,许多人以为这是坐禅经验的体现,其中並无关系,无逻辑,此为沉静的裸露的境界,不宜有任何联想。
没有禅修经验的人很难体验,龙安寺枯山水呈现的只是寂静,应默默地观赏,然后会心一笑即可。
当代美术
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多近于禅,其实应该改为「好的艺术创作品多近于禅」,禅没有特殊的的时代性,是突然跩出来,超越时空的,它无所不在,不限佛门也不止于当代。
只不过西方当代艺术思潮颇受禅的影响,所以当代艺术才特别近于禅。
劃时代文化创作对艺术的态度和禅宗的当头棒喝,佛陀也一样,都在破执、破法,企图开显更大的可能。
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自动性技法也和禅宗的忘却此身、直取本心一般,都在追求生命的解放,展现更大的自由。
还有极限艺术的简明澄澈、贫穷艺术的质朴粗放,甚至从事文化创作人俗世生活,都可以在禅理找到源头。
自由自在
禅与艺术,都在追求生命的自由,但同中有异。
禅者穷究生命自身的自由(性灵的),就必须超越死、生的天堑(根本不自由),故得以身试法,限制自身物质的小自由(戒律),以换取大自由。
文人艺术创作人强调挥洒生命的自由,故多放荡不羁,他们的能量聚集在创作上,以身体、情感、知识的解放来显现从有限中超越的生命风光, 不过,许多创作力旺盛的从艺人员,由于过度宣泄,常自限与疯狂的边缘,也许只有在禁锢的自我与苦痛的生命中,才能冲破世俗规范,让情感自然流露。
宣泄、禁锢、疯狂、苦痛.......这些都是执着所致,对称、统一、冲突、均衡......这些还是执着所致。
它们固然能产生激昂、悸动、悲壮或优美、庄严、厚重的感觉,但同样也能导致情感表现的耽溺,导致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概念的堆积,此皆为禅者眼中的「习气」,必须破之,才得自由。
打破习气必是一段自我颠覆的历程,为破执、破法,得披荆斩棘,往往在苦寻不得时蓦然回首,身心放下,禅境才有可能出现,顿时山河大地、草木枝叶一起涌在眼前,无一不美,纵使是残缺或丑恶的形式中亦能吐露芬芳。
结语
禅境有深浅之别,文人创作艺术美有厚薄之分。
近于禅的文人创作艺术美,不论是古今中外艺术世界里经常有清雅凝重、澄澈混沌及朴素光辉的作品,也有死生一如,万物一体的展现,还有悲欣交集却平淡天真者,如何证得,非言语文字所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