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思维导图(板书)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写作》优秀教案
9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整体把握课文,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
2.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通过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复述法、讨论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有一位年长的妇女一直陪伴着他,她对鲁迅倾注了无微不至的爱,这位妇女,就是鲁迅一直没有忘却的长妈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认识这位长妈妈。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文本链接】1926年3月18日,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避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旧势力的排挤,境况十分晦暗。
但是,他没有因此灰心、沉沦,而是拿起笔坚持写作,散文集《朝花夕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本文是第二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本文写于北京寓所,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
【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2)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2.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明确:(1)共写了7件事: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第三单元整合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小人物也有“大”风采——七下第三单元整合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七下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凡人小事”,选编的四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都展现了平凡人物的故事。
这些小人物身上有着朴素的爱和单纯的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给人以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读这些文章,总觉得这些小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亲人长辈,就是我们认识的那些人,就是“我们”。
我们也是社会中的小人物,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无论身处何种境遇,要活得温暖有光芒。
本单元的语文训练目标是:注重熟读精思,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四篇文章中,《阿长与<山海经>》《老王》是写人叙事类散文,《台阶》和《卖油翁》属于小说,本着依体而教的原则,前两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作者独特情感的体悟上,通过梳理文章中的多件事,把握叙事的详略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欣赏作品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言语质地;后两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梳理故事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思考小说主题。
同样作为写人类文章,四篇文章都运用到细节描写的方法,都有反复、反常的语句和事件。
在单元整体教学规划下,单篇教学侧重引导学生从标题、详略、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读懂作者意图;教会学生通过咀嚼细微处、想象留白处、体悟反常处来品味语言,于细节描写中感受文章意蕴。
单元整合教学时,则侧重引导学生聚焦文章重点段落和语言的反复处,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习练单篇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打通语用训练与精神引领,让学生在统整归纳中领悟小人物精神的动人之处;联结文本与生活,引导学生懂得: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都可以因爱与善而自信温热地生活。
基于单元学习要素和文本特质,从聚焦共性、比较迁移、从文本走向自我走向生活的原则出发,本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拟定为:小人物也有“大”风采。
单元整合创设情境:评选当代风采人物。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9 阿长与《山海经》课题阿长与《山海经》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惶急、诘问、渴慕、疏懒、震悚”等词语。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刻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改名为《朝花夕拾》,共十篇,本文是第二篇。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对鲁迅幼小的心灵影响很大,所以鲁迅对她的印象很深,晚年专门写了此文来追忆她。
读准字音骇.(hài)掳.(lǔ) 孤孀.(shuānɡ) 惶.急(huánɡ)诘.问(jié) 疮疤..(chuānɡ bā) 渴慕.(mù) 粗拙.(zhuō)霹雳..(pī lì) 陆玑.(jī) 惧惮.(dàn) 憎.恶(zēnɡ)懿.(yì) 辟.头(pī) 悚.(sǒnɡ)辨清字形理解词语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惶急:惊慌急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9.阿长与《山海经》文题解读“阿长”就是长妈妈,是作者小时候的保姆。
《山海经》是一本书,记录了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文题是并列短语,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树人先生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等。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共10篇。
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大学。
这10篇散文,曾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在《莽原》杂志上。
1927年广州“七·一五”政变之后,鲁迅因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而辞去中山大学教职,在白色恐怖中又将这10篇回忆散文汇拢,加写了《小引》和《后记》,编成一集,改了一个更好听的名称:《朝花夕拾》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风貌。
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字音词义掳lǔ:俘获,抓获。
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文中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假如,如果。
惧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
語文
“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作 者的感情色彩?
本文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憎恶
讨厌
不耐烦
空前的敬意
敬意,淡薄完全消失
新的敬意
怀念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词语或句子:
語文
(1)憎恶 (2)不大佩服 (3)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把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这两个矛盾的个体放到一起 作为题目,既能引起读者兴趣,又预示着阿长文后求寻《山海经》 的不辞劳苦。阿长对鲁迅的关爱正是通过《山海经》来表现的, 它是承载这份关爱与人格的载体。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4.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
“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7.“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 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 力。”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平时对她根本不抱希望,却居然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 弄的《山海经》,在孩童眼中,长妈妈似乎“有伟大的神力”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情境导入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 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 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 起来看课文。
語文
8.“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 书。”为什么这么说?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三单元第11课时写作指导课 《老王》《台阶》《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时赏细节之美,绘人物风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学习内容】《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课型】写作指导课【学习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的常见类型;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学习重难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
在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都离不开细节描写。
这节课我们就来梳理细节描写的类型及在写作中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二、了解细节描写的常见类型环节1 经典范例引导第三单元课文中的经典细节描写,同学们一起品一品:这些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2)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的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老王》(3)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台阶》(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与〈山海经〉》答案示例:(1)语言描写说明了阿长没有文化,连书名都不知道,又表现了阿长对“我”的关爱以及“我”那一刻内心的巨大触动:唯独这样一个卑微的、被“我”轻视的保姆惦念“我”的心事,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心爱宝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一、单元选文情况教育的目的,在于“成人”。
对青少年来说,感受“人”,理解“人”,思考“人”,是促成自己精神成长、个性成熟的重要途径。
在这当中,文学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文学即是人学,表现“人”,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在“人的教育”方面,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也有着重大的使命。
在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我们与杰出人物同行,感受了崇高的震撼,沐浴于理想、责任、正义、气节、博爱、睿智的光辉之中,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然而,人类世界中杰出人物毕竟只是少数,“小人物”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体,“理想的实质寓于所谓‘普通的’‘平凡的’人身上”①。
本单元集中展示了一组“小人物”的故事。
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言语,也没有火一样的愤怒与冰一样的沉静。
但是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韧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
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他们所具备的,我们也应具备。
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散。
1.课文的位置调整。
本单元没有“新”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三篇,原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卖油翁》原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课文。
也就是说,三篇现代文的位置从八年级提到了七年级。
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整,除了教材内容、结构方面的整体安排之外,还基于以下几点考虑:①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P/16,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一,适当增加课文难度,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历了一个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七年级下学期的课文有适当增加难度的空间。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总结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总结思维导图(一)知识导图(二)能力导图知能要点(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鲁迅,选自散文集《》,七年级上册的《》也选自此集。
2.《老王》作者,作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译作《》。
3.《台阶》作者。
本文题材是。
4.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字音字形】1.掷.( )2.絮.说( )3.震悚.( )4.陆玑.( )5.诘.问( )6.烦琐.( )7.憎.恶( )8.gē()置9.福jú() 10.pī()头 11.孤shuāng() 12.chuāng()疤13.pī lì()( ) 14.pú()萨 15.哀dào()16.守guǎ() 17.粗zhuó()18.书zhāi() 19.胸pú() 20.肚qí()21.lǔ()去 22.惧dàn() 23.执干qī() 24.疏lǎn()25.竹gān() 26.biàn()子27.mò()莉28.伛.偻( ) 29.愧怍.( ) 30.塌.败( ) 31.攥.着( )32.门框.( ) 33.zhǒng()胀34.荒pì( ) 35.dēng()三轮36.wǔ()辱37.zhì()笨38.xiāng()嵌39.取dì()40.huánɡ()恐41.眼yì() 42.jiàng() 格43.撬.( ) 44.鞭.炮( ) 45.头颅.( ) 46.凹凼.( )47.晌.午( ) 48.涎.水( ) 49.门槛.( ) 50.倔.脾气( )51.kē()碰 52.烦zào() 53.gān gà() 54.zāo()糕55.泥jiāng() 56.chóu()划57.庄稼chá() 58.xǐng()悟59.大tíng()广众【词语理解】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起来。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丨七下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9 阿长与《山海经》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阿长”就是长妈妈,是作者小时候的保姆。
《山海经》是一本书,记录了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文题是并列短语,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树人先生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掳lǔ:俘获,抓获。
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文中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假如,如果。
惧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二、主题概述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作者对她寻购并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感到震撼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位不幸而又渴望平安幸福,没有文化但关爱孩子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了阿长的身份以及名字的由来,暗示她卑微的社会地位。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3单元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3单元部编版)七年级语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3单元部编版)第三单元梳理一、内容梳理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二、单元字词汇总9.阿长与《海经》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ié问:追问,责问。
疮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ě慕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名,说出。
10.老王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3.9阿长与《山海经》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3.9阿长与《山海经》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略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知识链接】1.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他的着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相关资料: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
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 2)
4 分)
级
16. 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4 分)
班
密
校
学
17. 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5 分)
18.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 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5 分)
第 5 页 ,共 10 页
10.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线
1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号 学
题
1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答
得
1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封不
名
姓
内
1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线
封 15. 中说陈尧咨善射,试举两点说明他善射的情形。(
密
( 1)
( 24)安: 1· cn· ( 27)置: ( 30)其: ( 33)自: ( 36)惟: ( 39)轻:
第 3 页 ,共 10 页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三 )揣摩语言 1.“尔安敢轻吾射!”写出了陈尧咨怎样的神态?
2.“手熟”表现卖油翁怎样的态度?
3.“以我酌油知之。”表现卖油翁怎样的态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1 本单元课文都是
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2.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
,虽是一个粗人,然
而她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3.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
线
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
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 的社会问题。
部编版七下第三单元课下注释
部编版七下第三单元课下注释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10.老王/杨绛11.台阶/李森祥12.卖油翁/欧阳修9.《阿长与山海经》①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谋死】谋杀。
③【隐鼠】即鼷鼠,一种小鼠。
④【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⑤【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①【福橘】福建产的橘子。
因其名带有“福”字,为取吉利,旧时江浙民间有在正月初一早晨吃福橘的习俗。
②【顺顺流流】顺当。
现在写作“顺顺溜溜”。
③【元旦】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
④【辟头】开头。
①【长毛】太平天国的军队恢复蓄发不剃的传统,用以对抗清朝剃发留辫的律令,所以当时被称为“长毛”。
②【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领袖。
③【阿呀】现在写作“啊呀”。
④【那里】现在写作“哪里”。
⑤【远房的叔祖】指周兆蓝,字玉田,是个秀才。
①【制艺和试帖诗】科举考试规定的程式化诗文。
这里指当时书坊刊印的八股文和试帖诗的范本。
②【陆玑】三国时吴国吴郡人,著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该书是解释《毛诗》中动植物名称的书。
《毛诗》即《诗经》,今传《诗经》相传为西汉毛亨、毛装所传,故称《毛诗》。
③【《花镜》】即《秘传花镜》,清代杭州人陈淏子著,是一部讲述园圃花木的书。
④【全体】全身。
⑤【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①【帝江】《山海经》中能歌善舞的神鸟。
2【执干成】拿着盾、斧。
干,盾牌。
戚,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③【刑天】《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也作“形天”。
④【《尔雅音图》】宋人注明字音并加插图的一种《尔雅》版本。
《尔雅》是我国古代的辞书,作者不详,大概是汉初的著作。
⑤【《毛诗品物图考》】把《毛诗》中动植物画出图像并加简明考证的书。
日本冈元凤作,共七卷。
6【《点石斋丛画》】一部汇辑中国画家作品的面谱,其中也收有日本画家的作品。
尊闻阁主人编,共十卷。
⑦【《诗画舫》】画谱,汇印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画家的作品。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二、单元字词汇总9.阿长与《山海经》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名,说出。
10.老王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