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辅导教师角色 提高工学结合效果

合集下载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以国家精品课程“营销策划技术”为例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以国家精品课程“营销策划技术”为例
— —
以 国 家精 品课程 “ 营销 策 划技 术 " 为例
章 金 萍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浙江 杭州 30 1 ) 10 8
摘要 : 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是 高职人 才培养模 式改革的切入 点 , 别于传 统的 以学科 理论体 系为主 导的课程教 学 , 有 工学结 合的课 程除 了教学 内容和手段 的变革 , 更需重塑师生角色 , 这既是教育本源的 回归, 也是课程教 学效果衡 量的需要 , 更是 高职 人才培养 目标在微观层 面的体现 。而教 师与学生的 角色重塑势必对教师的知识 面、 实践 能力、 职业承诺 及驾驭 学生的能力提
训 技 工 、 图 员 和 机 器 维 修 人 员 。 在 这 里 , 生 绘 学 “ ”的 实 践 训 练 被 提教师和学生应该有独立 的地位。 代 教 师 不 再 是 教 学 内 容 和 ;- 的 决 策 者 、 输 者 , 生 b法 灌 学 亦 不再是 被动 的接 受者 , 是需 要重 塑一 种平 等 、 而 开
放 、 动 的师 生关 系角 色 。 互


工 学结合 课程 改革更 强调 师生 角色 的重塑
1 强 调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的 主 体 作 用 是 教 育 本 源 的 .
回 归 。 在 许 多 经 典 的 教 学 理 论 中 , 于 课 程 教 学 内 关
新 中国成立后 , 要 借鉴 了前 苏联 的学科教 育思 想 , 主 才 逐渐 形成今 天 高等 学 校课 程 教 学 中重理 论 体 系 , 轻 实践 训练 的局 面 。但 随 着 上世 纪 9 0年 代 高 等 职
出 了更 高的要 求 。
关键词 : 工学结合 ; 课程 改革; 教师 ; 学生; 色; 角 重塑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组织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组织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以下是工学结合课程的
教学组织建议:
1. 确定教学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 整合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和行业特点,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

3. 组织教学团队:组建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团队,确保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紧密相连。

4. 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5.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6.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7. 持续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企业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持续改进教学组织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
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工作态度转变

教师工作态度转变

教师工作态度转变教师是社会的造福者,其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质量和发展。

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的工作态度出现了问题,缺乏积极性、敷衍塞责,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逐渐减弱。

因此,教师工作态度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认识到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工作态度对学生成长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一个积极进取、负责任、热爱教育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积极进取。

而一个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的教师,则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

二、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教师的工作环境对其工作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和教学资源,确保其能够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支持,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于教师工作态度的转变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教师先进个人和教学团队奖励,给予优秀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和发展空间,让教师有更多的动力去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四、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学校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提供专业培训、组织交流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教师工作态度的转变。

五、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不仅仅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还应该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要注重教育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师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为教师工作态度的转变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教师工作态度的转变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我们能够培育更多热爱教育、责任感强烈的优秀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繁荣贡献力量。

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师角色转变及课程评价方式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师角色转变及课程评价方式创新
者, 而是 能够根据真实的典型的工作任务 , 创建教学情境的学 习指导者。 4高职教师实现角色转变及创新 的途径 首先应转变学科本位思想 , 树立高职高专教育理念。 高职 教育培养的是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 第一线需 要的高技能人 才。 高技能人才是工作在生产现场 的“ 高级蓝领” 灰领 ”而 或“ ,
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 系的七种智能: 逻辑 、 数理 的智
产发生 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又必然使生产现场 的技术操作产
生新 的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 、 产学研结合的大前提
下, 教师通过深入生产实 践一线 , 到企业兼职或顶 岗实 习 , 了
能; 言语 、 语言的智能 ; 乐、 音 节奏 的智能 ; 视觉 、 间的智 能 : 空 身体、 动觉的智 能 ; 交流、 交往的智能; 自知 、 自省的智能” 。个 体都是多种智能集成的结果 。个体的智能倾 向可大致分 为两
教育 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 了重大变化 , 构建 高职教育特色 , 注
就要求高职教师要 改革 传统 的教学方式 , 要用 “ 教学做一体 ”
的新方式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 知、 求技 、 求职等多方面的
需要。
重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 , 建立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 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的基本共识。在工学结合课程 改革下高职教师角色需要转变 , 课程评 价需要创新。
堂教学模式 , 转变成 以学生为主体 的课堂教学模式 。 教师不再
是 主讲者 , 而是学 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1 学科体系与职业教育的区别促使高职教师角色转变
学科教育注重 的是知识 的系统性、 面性 、 全 完整性 , 常用
现存的观点 , 调用元认识能力 , 主动地获取信息 , 而构筑属 从 于 自身 的新知识结构 。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传授

行动导向教学法助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探讨

行动导向教学法助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探讨

行动导向教学法助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探讨作者:林伟雄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3期摘要:2010年,广西石化高级技校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把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把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推手取得了较大成效。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工学结合一体化 PLC行动导向教学法广采博纳、整合归纳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许多科学原理及教育教学方法。

近两年来,笔者学校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把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把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推手,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背景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学校中德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引进的成果,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有:大脑风暴法、实验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在实际教学当中,以上几种方法可根据实施情况互相穿插使用。

笔者学校2002年成立行动导向教学法课题组,在试点班进行了两年的探索,初见成效后进行推广和完善。

2010年学校在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公司的指导下,全面构建焊接、化工分析、机电一体化三个专业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它现在就像一台发动机助推着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发展。

二、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本学期笔者授课的班级是2010电气3班,所上课程是PLC与变频器。

1.课程分析这门课实践性强,有丰富的案例。

2.学情分析该班共31人,学生上课爱玩手机、自学能力较好、活泼有个性、团队精神良好,容易掌控。

基于以上分析,预计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主要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较多,我们主要介绍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来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堂教学。

工学结合的教学转轨与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工学结合的教学转轨与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实际 应 用技 能 为 核心 的综 合 职业 能 力 的 目标 相 悖 。而 能 力 本
工学结合 的教学环境则完全是开放 的课堂 ,社会上所有 生产过程可以“ 模拟 ” 进教室 , 而所有工厂 、 企业也可 以作为现 场教学的课堂 。 这种开放 的课堂与工作过程和生活经验接轨 ,
位 的教学 内容 以能力为教学单元 ,课程设计 以职业分析为基 础, 强调具体的操作能力培养 , 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密切结 合。 随着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的需求更趋多元化 , 社会 迫切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型 、 技能 型人才 , 因此 , 高等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实施 ,冲破 了传统 职 形式里的主角 , 在传统高职教育 中也普遍使用 。 但它限制 了学
毫无 疑问的。” ‘ 工学结合通 过学生半工半读 、 工学交替等
形式完全打破 了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把学生学 习过程与工 作过程紧密结合 ,灵活设置和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和形
色定位带来 的深刻变化 ,并根据这些变化正确定位好 自己的 角色和履行好 自己的职责 ,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迫切关注的
重要课题。

验, 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 双向的相互作用来 内化 、 加工和改造 的过程。 但传统教学方法却在“ 中心” 三 主义
的原则 下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经验 ,过分强调教师的 中心地位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 机械学习 , 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 积极性 和个性都受到严重的压抑 和摧残。工学结合彻底抛弃 这种僵化保守的教学方法论 ,它 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在经
( ) 学 内容 : 学科 本 位 到 能 力本 位 二 教 从
班级授课制作为传统教学“ 三中心” 的产儿曾是教学组织 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 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 、 创造能力和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间、 内容和进程程序化 、 固定化,

“工学一体化”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工学一体化”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工学一体化”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作者:刘苗高维柴志斌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48期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工学一体化”课程中,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当的角色。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引导者、探讨者、知识应用者、组织管理者,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求出发,使课堂实效性最大化。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教师角色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罗杰斯说:“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推广,教学场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工学一体化课程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的角色也面临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1]一、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行为主要集中在主讲、教授、引导性提问上,以讲授知识和示范演示为主,试图通过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的准备中,教师根据知识点涉及到的理论、计算、实践、应用等收集资料,整理并形成教学案例。

教学效果的成效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经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应用情况并无太严格的要求。

在工学一体化情景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主要集中在引导和教学管控。

整个教学过程弱化了教师讲授的环节,教师在布置完任务之后,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示范演示而让学生自行探索操作。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探索性实施、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的能力。

[2]二、问题的共同探讨者,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围绕讲台展开教学工作,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性。

在工学一体化情景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

同一个项目中同一个任务的答案往往是开放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以单一结果来对学习过程进行评判。

落实教学规范、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以加强工学结合实践工作综理

落实教学规范、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以加强工学结合实践工作综理

落实教学规范、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以加强工学结合实践工作-------综理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一学期过去了,在校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综理体育组的全体老师的努力工作下,特别是曹美华老师的主动积极配合下,使得我组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现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取得的成绩1、成功组织学校第一届秋季运动会;2、体育比赛取得可喜的成绩;3、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数据的上传任务;4、汽修电子电器专业老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目标的工作量同时协助专业部完成领导交派的汽修3个班,电子电器1个班160余名学生实训考证工作任务,结果都比预计好,操作考试正在进行中。

二、落实教学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课堂教学工作1、各个专任教师努力钻研、熟悉汽修、电子电器专业的教科书,针对学生实际备课,写好每一个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上课,课后认真书写课后总结和反思;2、对学生作业有布置,有检查,注意适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组织全体体育老师学习讨论新的课程标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做好数据上报工作。

(二)教学常規工作1、努力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制定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工作手册、及工作任务书、授课计划;2、全面组织、细致安排期中期末工作,认真出好试卷,做到规范、清晰;及时完成期中期末质量分析;协助教务部门做好作业、教案、听课、读书笔记情况检查;3、组织安排本组朱隽沉、韩文明、马红华三位老师的区级公开课、樊艳老师在航空服务学校开设的浦东新区第四届优质展示课;4、作为组长认真编写专业专任教师岗位说明书,认真参加教研组长会议开展教研组活动并认真记载,组织好外聘老师的教学教育工作;5、组织本组教师开展“任务引领型”教学方法的学习;定期实施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的说、听、评课制度;加强教学反思和交流,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组织教育教学评比。

三、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以加强工学结合实践工作(一)教学改革本学期学校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10教学计划既做到与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接轨,又体现了专业发展特色。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法的运用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法的运用

84OCCUPATION2016 03S KILLS 教学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法的运用文/田悦妍摘 要:工学结合一体化新教学模式改革以来,为职教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无论教学改革改到哪里,最终实践的都是教师。

教师要根据实际课堂任务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相适应,保证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以一体化教学设计为案例,分析了一体化教学过程要如何展开,及新的教学模式要怎样和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

关键字:中职院校 工学结合一体化 教学改革 教学法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过程六步骤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任务实施、成果汇报和检查评价,这六步骤贯穿了一个教学任务的全部内容。

一、教学法在一体化工作过程六步骤中的具体运用案例:花样流水灯制作。

通过单片机对外围电路的控制,改变灯亮暗的次序,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是霓虹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明确任务采用视频演示法,播放视频1:可调时钟呼吸障碍检测灯;视频2:大街上常见的LED 显示灯。

从生活实例引出实训室中模拟任务的内容,即实现实验箱中的八个LED 灯轮流点亮。

2.制订计划采用小组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做计划。

计划一:硬件电路接法。

计划二:采用了头脑风暴法,自创花样流水灯流动点亮方案。

计划三:画出程序流程图,完成初步的程序编写。

3.做出决策,如何突破教学重点使用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如何巧妙地实现灯的流动效果?”引出本次任务的教学重点。

使用幻灯片准备小动画视频播放。

提示学生若想要完成流动的效果最便捷的方法是控制低电平“0”的左右移动,思考汇编语言指令中有没有指令可以直接实现低电平“0”的左移和右移?答案:使用逻辑运算类指令中的左移和右移指令(RL 、RR ),就可以快捷的完成任务。

4.任务实施首先是硬件电路连接然后是程序的反复调试。

该部分采用复习法,考查学生对上一个学习任务中曾训练过的软件应用的熟练程度。

让学生学会延时时间的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
教学改革 的重要 内容 、是提高职高专教育 质量 的重 要
『] 3 陈用刚. 校企合作 “ 订单式教 学” 的探讨与 实践[] 育新观 J. 教
察 ,0 9 8 : 6 2 0 ( )5 .
[] 4 葸小慧. “ 企合作 、 学结合” 学模式 保障机制 的研 对 校 工 教 究—— 以新疆农业职业技 术学院为例[] 代商贸工业 ,0 8 ,. 现 20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 简称 共青 团) 中同共产党 是 领导的先 进青年 的群众组织 ,是 中国共产党 的助手和 后 备军。大学生作为青年 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未 来 巾国 社会 的建设 者和重要接班人 ,对 于大学生 团员 的教育 和高校基层 共青 团组织 的建设 就显得尤为 的重 要 。校 基层 团组织作 为高校共青 团T作 的基础 ,与广 大学生 团员保持着最直 接 、 最广泛 的联 系 , 肩负着 团结教 育青 年学生 , 国家 培养青 年建设人 才的重 任 , 为 是高等教 育 的重要 育人基地 , 因此 , 在新 的时期 , 如何 加 强高校 基 层团组织 的建设是开展团工作需要认真思考 的问题 。
心 态 、 宽 服 务 渠 道 等 方 面 , 力 将 高 校 基 层 团组 织 建设 成 为凝 聚 力强 、 务 意 识 高 的 组 织 , 拓 努 服 最终 使 得 高校 团 组 织
在 基 层 的 工作 开展 顺 利 并 起 到很 好 的教 育作 用 。
关键 词: 高校 ; 基层 团组织; 大学生团员
( ) 10 9 . 4 :9 -1 1
保证 ,这种教育模式 极大地提高 了学生 的综合素质 和 就业竞争能力 。为实现职业教育 的培养 目标 , 在社会多 方合作的基础上 ,以学校和 企业 两个操作 主体的结合

如何提升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效果

如何提升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效果

如何提升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效果目前 “工学结合、学做统一”的一体化教学正在各技工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家对一体化的理念是认同的,而在具体实施一体化课程的模式和方法上却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课题特点而变换方法。

目前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比较宽泛,工与学的结合既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岗位动手能力相统一,更是专业内涵建设中课程模式与企业岗位模式相联系。

本文旨在讨论在原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堂基础上,应该重视或增加的一些环节和技巧,从而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得常规的教学环节、教学安排、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提升,达到让学生态度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兴趣更高的投入学习和操作、收获更大的效果。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随着所学专业的市场发展状态,建立适合当前行业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协会解释为:“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够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为此该教学模式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施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堂与工作岗位的融合方式,搭建一条学生从课堂直接走上岗位的通道,探索与众不同的职业教改方式。

在不断追寻和探索教育模式的同时,对于课堂上的教师而言,总希望能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并适当地运用到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下面列出几点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堂上可以加强或增加的环节和技巧。

学习伴随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堂上,教师更多时候是一种学习伴随的角色,因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似乎一直起着侧旁指导的作用,这种角色更像是企业岗位上的“师傅”,一边教、一边练,也就是我们课堂上的 “做中学,学中做”。

如果即将学习的知识点适合在操作中涉及,那么课堂的主体模式完全可以在学生的操作中推进,即先让学生做实验、测数据、分析数据,根据得到的数据总结归纳知识点,并提出疑问(即下一个知识点),为了解决这个新的疑问,对原来的实验加以改进,再测量分析、归纳总结。

2024年教师企业实践心得(2篇)

2024年教师企业实践心得(2篇)

2024年教师企业实践心得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以市场为导向,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精品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为专业设置、构建与中职培养目标、国家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作好市场调研。

国家示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要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前提与保障就是师资队伍。

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把原来的“双证”改为“双能”,培养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教学能力,成为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真正“双师”素质教师。

本学期我系根据学院工作安排,____月份和____月份为专业教师集中下企业锻炼时间,此次我系共有____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

教务处、系部提前做好计划,安排认真负责的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锻炼的项目与内容应与教学课程相一致。

教师下企业锻炼所选择的单位原则上首先本地,教师如果有联系外地的企业必须事先向学校报告,经学校批准后视为有效。

每位教师到各自岗位都制定了目标,主动找到锻炼的内容,都能很好地融入企业,真正学到了本领,还通过企业锻炼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对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了解了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每个人的收获都很大。

此次我系下企业教师能取得圆满成功,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教师的严格自律,下企业教师主动适应环境、角色的转变,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自觉执行学院、企业的管理规定,养成了事前请假的良好习惯,并在企业主动寻找任务,努力创造良好的锻炼实绩;二、管理方式的人性化,院、系部督查小组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督查原则,在每周随机督查不间断的同时,主动征询下企业教师的锻炼状况,发现成绩及时鼓励,出现困难帮助协调,合理要求及时汇报,并将企业锻炼教师的着力点和兴奋点引导到提升锻炼内涵上,主动提供如何将锻炼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方法指导,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态势。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摘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职业教育院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以模具专业的《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一体化课改实践为例,讲述了一体化课程目标的设置、学习内容、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并对实施效果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反思,供大家讨论和借鉴。

[关键词] 工学结合;冷冲压模具;实践与反思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学科体系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弊端越发凸显,“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无法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通过学生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的统一[1],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带来弊端,受到了越来越多职教工作者的认可。

1一体化课程概述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2]。

一体化课程与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相比较,具有的核心特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2教学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与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相比,在课程目标设置、学习内容、实施过程等方面具有显著不同。

下面就以《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为例,向大家介绍。

2.1课程目标传统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一体化课程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收集分析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规划实施能力等关键能力[3]。

根据《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模具中级工的要求,《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指导或借助模具工手册等资料,能读懂并绘制冲孔、落料类较简单复合模具的零件图及装配图;能制定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并实施加工;能制定复合模具装配工艺并实施装配;能安全操作冲压机进行试模和修模。

工学结合教学方法在高职学院的实践探讨

工学结合教学方法在高职学院的实践探讨

主体 , 以实践模块为教学单位 , 将课程划分为技术准备 、 作业准 备、 现场施工 、 现场管理 、 作业评 价五个模块 , 根据职业要 求和 各模块特点 , 引导学 生锻炼思 路和工作 方法 。在每个模块 中设 计特定 的工作环境 , 变被 动学 习为主动学 习。
2 模 拟 教 学 的 实 施 过 程 .
得 NSl , 到 培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 教学 过 程 以学 生 为 J练 达 t
按照上一 阶段设 计的方案编制 工艺——完成施 工工序 的 划分一 提 出材料 计划和 工具计划——做 出工程预算——集 体讨论——教师讲评—— 对照教师提供 的标准方 案完善补充
个段 .4 4
置学生预 习实训 教材 ,对实训 内容和 目的要求 有清晰 的认识
和 了解 。
23 学 生 分 组 与 任 务 分 解 .
实训 中按 照生产现场 的组 织形式分组并 分解任务 。教师
20 0 8/1 O
维普资讯
从而可 以修正 自己的思路和方 法 , 满足集 中教学对于参与者的 “ 学习同步 ” 的要求 , 避免 因为学生某一步骤的作业差异造成在
实训期 限内完不成教学任务 , 以保证在实训教学 的正常周期 内
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 目的。
按 照图纸和工艺要求 进行布线——针对 理论学 习进 行工
2 学生参与 实训前的知识准备 . 2
实训教学开始 前 , 安排学生对相关 的理论课进行 复习 , 布
艺 的 自 、 内互检并结合教师巡 回指导和作业示范— —班 检 班组
组 间互 检并结合教师 讲评——个别学生示 范性 演示 —— 集体 讨论及教师操作示范讲评——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 。 学生的角色是电工 , 组成作业班组 , 立负责材料 、 独 工具发 放及管理 , 教师 的角色是生产现场技术工艺管理员 。

基于现代职教理念的高职教师角色之转变与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

基于现代职教理念的高职教师角色之转变与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

2010年12月第6期(总第83期)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 ou r nal of J i nan V o c a t i onal C oll egeD ec.2010N o.6(Ser i al N o.83)基于现代职教理念的高职教师角色之转变与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盛建洪(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在现代职教理念的指导下。

高职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引发了教师角色也要有新的转变。

而不同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直接影响着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

因此,实施现代职教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的转化者、团队的协调者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关键词:现代职教理念;高职教师;教师角色;转变;和谐课堂;构建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4270(2010)06—0019—02为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教育部在2006年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在经历了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后。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职教理论。

根据现代职教理念,高职教师应该适应新形势,转变个人角色,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保证。

一、高职教师角色之转变对和谐课堂氛围构建的影响(一)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规定当代高职高专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和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当前,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许多相似的困难和问题,它们困扰着学校与企业,阻碍着工学结合的开展。

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模式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但是,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许多相似的困难和问题,它们困扰着学校与企业,阻碍着工学结合的开展,亟待解决。

一、工学结合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高职院校负担过重,肩负多个角色在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中,高职院校身兼数职,既是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

“结合”前,学校要找专业、找市场,还要找合作企业、找就业单位;在“结合”意向确定之后,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在签订结合协议之后,不仅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要组织编写教材安排实训项目、制定考核评价标准等;在“结合”运行过程中,要考虑如何选拔实训教师,相关待遇如何确定,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保证……这样的“结合”是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的。

(二)高职课程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有待改革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其局限性日益突出。

而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组合等,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发展潜力,是人才培养的根基。

这一问题也是工学结合中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如果仅在学校层面,依靠学校和企业间成立的有关组织机构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的编排、课程的设置,势必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再加之如果没有较权威的组织机构审核,会产生课程涉及的知识应用性和针对性过强、发展性和科学性减弱等问题。

高职工学结合教改下的体育教师角色转变探析

高职工学结合教改下的体育教师角色转变探析

随 着我 国社 会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社 会 对高 级 技 术 人 才 的 需 求 不 断扩 大 。高 级 技 术人 才 成 为我 国社 会发 展 的 稀 缺性 资 源 ,人才 的 供给 与 需 求 矛盾 日益 突 出 。工学 结 合 以学 生就 业 为 导 向 ,提 高职 业 教 育质 量 ,深 化 职 业 教育 教 学 改革 ,促 进
质 、能力的某个方面 .在共性的基础上又突出专业特点的个
性 ,如在市场营销和会计两种专业中 ,职业技能的形成对运 教师肩负着开发和探索 出新的教学方式 和手段的重任 ,将学 生职业技能形成各要素嵌入到体育教学各个环节 中,增强学 生体验的娱乐性 ,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知觉地发生移情 ,使 预设 的体育课程要素转移到职业技能要素中去 ,这是工学结 合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本质 ,即为 “ ” 道 。体育教师在教与学 的过程 中起着创新和主导作用 ,从过去单一的体育技能传授 角色中解放出来 ,拓展体育功能与职业技能要素有机结合 的 模式 。探 索 “ 道”并 布施 “ ” 道 ,使学生不但喜 欢体育 ,更 喜欢体育课。在快乐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运动机理与职业素 质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将体育情节根植 于未来职业生涯
人的和谐发展,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工学结合教改 课 时随之发生变化 ,高职体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作用更 实行 “ 顶岗实习” “ 丁半读 ”的教 育模式 ,学生 课程结 倾 向于综合性 ,不仅表现在个性 、心理 、文化 、品德 、体 、 半
构在 重 新规 划 中向 校外 倾 斜 ,校 内相 关辅 助 课 程 不 同程 度 受
实现 “ 之 以鱼 ” 授 ,到 “ 之 以渔 ” 的角 色 转 变 。 [ 授 Z l
2 由体 育课 程 的被 动 执 行 者 转 变为 体 育课 程 的 开发 者 . 2

浅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浅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浅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作者:睢雪亮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2期摘要:当今迅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越来越需要大批具有“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型的高级技能人才。

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的技术工人,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职业发展的需要。

“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新兴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能顺应时代对职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七个方面粗略地浅谈了“工学结合一体化” 的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学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先进制造业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制造装配业急需大批具有高级技能的新时期的产业工人。

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复合型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所以职业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地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工学结合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工作态度为目的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但我们传统的职业教育,与此相距甚远,无法适应培养新时期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方面改革,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传统的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一般是由学校的专业理论老师和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共同商议确定课程体系,这样确定的课程体系只是“理论”上的课程体系,它脱离了工厂和行业的生产实际需求,是典型的闭门造车。

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应坚持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开发,以课程模块确定课程设置,以岗位技能确定技能培养方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还应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构建起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的选编传统的职业院校的专业理论教材和生产实践教材是互相脱节的,分别由不同的老师编写,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没有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互相为对方服务,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体系呆板,与目前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格格不入,无法实现教学与工厂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不能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论高职教师素质提高途径

论高职教师素质提高途径

论高职教师素质的提高途径摘要: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所以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一般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与职业教育要求相吻合的综合素质。

本文围绕与高职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和角色转变能力素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谈谈如何提高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教师素质提高途径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234-01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些办学模式,又要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一般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与职业教育要求相吻合的综合素质。

本文仅从与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和角色转变能力素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职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导他们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忠诚于企业。

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关键在于老师,首先应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1.1 重视政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高职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并引导高职教师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做好学生的表率。

1.2 加强职业道德宣传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宣传形式,比如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佳教师,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的评选等,并通过听取报告、座谈讨论、交流心得等形式大力宣传这些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为职业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3 完善职业道德评估机制首先要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高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把对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内容贯穿到教师的行为规范、专业素质、工作业绩等各个方面;然后组织“职业道德考评组”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最后把检查结果与教师聘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待遇挂钩,形成奖惩激励机制,促进高职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基于项目教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角色之转变

基于项目教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角色之转变

高的要求 : 熟悉职业 实践 , 具有 跨学科 和团 队合作能 力 、 有创设 具 学习情境 的能力 、 具备角色 的重新 定位能力 , 师应 成为精选项 目 教 的引导者 、 目教学材 料的供 应者 、 目实施 的管理者 、 目成果 项 项 项 的评审者 。很显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所扮演 的角色 发生了改变 。
教学创新的 内驱力 ,就是丰富多彩 的课 堂教学实践 。项 目教学实 践的成败关键在 于教 师是否满腔热情 地投入 , 实践中生成问题 , 在 并以问题为导 向,进 而解决问题 。项 目教学对教师 素质提 出了更
( 项 目的评审者 四)
坚持 “ 出发展性 和主体性 、 突 把握 整体性 和公 正性 、 体现鼓励 性 和激励性 、 重视 过程性 和全面性 、 注重 反思性 和及时性 、 倡导 多 元性和创 造性 ” 的原则对学 生的项 目活动进行全 面整体 的评 价。 评
展示 , 以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目实例 的制作要 设有瑕 疵 , 项 引导 学生发 现问题 , 以提升学 生探究学 习的 自主性 ; 目需要教学 知识 项
点 的 自主学 习材料 , 于指导学生 对理论 知识 、 作技能 的掌握 ; 便 操 项 目教学计 划 , 帮助学生 理清教学 的时间跨度 、 进学 习的循 序渐 促
形成等方 面的评价 。 评价 的方式应 注重评价主体 的多元化 : 教师指
项 目教学 的前提是依 据企业需求划 分岗位技能 ,围绕 这些 岗 位技能抽取相应 的职业能力 , 以作 为教学案例选取 的依据 , 使得项
目教 学 目标直接 与企业需求 、岗位技 能需求相一致 。缺少或忽略
导学生 积极 的进行 自评 、 评 ; 程性评 价 , 目活动在 重视终结 互 全 项 性评价 的 同时 , 强调过 程性评价 ; 更 定性评 价与定 量评价相 结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辅导教师角色提高工学结合效果
[摘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开放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转变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入手,重点论述了辅导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教师角色转换,提出了提高工学结合效果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角色转换
“工学结合”就是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

实践表明,“工学结合”实施效果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开放教育辅导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求教师具备对口的各项技能。

可见,在开放教育背景下,转变辅导教师角色意义深远。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辅导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传统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中,课程辅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过程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学员在这一过程中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的角色也相对单一。

教学过程常常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要形式,课堂上经常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由辅导教师向学员灌输不是特别感兴趣的知识,辅导教师展现在学员面前的只是自己的强项,而尽量回避了自己的弱项。

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辅导教师轻视对学员技能的培养,与社会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是唯书唯上,难以适应学习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强调开放化教学、职业化教学和网络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员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同时学员还可以走出校园、下到企业、接触社会,从而获得各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社会信息。

这样一来,辅导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变得灵活、多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求知路上的伙伴。

辅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明显变化,多种角色的饰演,对辅导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学结合”模式下辅导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势在必行。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辅导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内容
1.从知识传授者向理论践行者转变
目前,广播电视大学的“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环境已呈现多样化趋势,实践地点不仅有校园,而且有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

教学环境的变化,对辅导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教师必须采用一些随机应变的教学方法,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

因此,教学方式不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还有有助于技能培养的演示法、练习法、学徒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辅导教师要在适应新环境的教学方法改革上下功夫。

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各专业的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实施环境,努力寻找适合本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

所以辅导教师提升素养时除了要广泛、及时地查阅文献外,还要经常深入生产企业一线,亲自从事调查研究,真正实现从课堂知识传授者向理论实践应用者转变。

2.从权威影响者向平等互动者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权威者,教学目标是将学员的思维引向教师既定的结论,这样一来学员的创新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压抑。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学员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与课堂上讲授不同的见解,“冲击”了教师原有的权威。

这样一来,辅导教师就要注意教学指导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及时了解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员在品德、能力和个性方面的差异,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讲求平等互动,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角色要从教学过程的权威影响者逐步向平等互动者转变,为学员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3.从单一组织者向多方协调者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活动多由教务处和招生就业处负责联系和落实相关事宜,课程辅导教师只是组织学员参与活动,而且场所多数集中在校内,即便是到校外实践也多是短期观摩,协调方面做得较少。

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后,大量教学实践活动都需要课程辅导教师来安排。

学员在实习单位工作时,有许多关系到校企双方的问题需要协商调解,这就需要发挥辅导教师的综合协调能力,既要实现学校预期目标,又要使企业收到预期效益,做到互惠互利;既要代表学校做好学员的管理引导工作,又要站在企业的立场协调学员管理工作,做到齐抓共管。

真正使辅导教师从单一实践组织者向多方协调者转变。

三、提高“工学结合”效果的主要途径
1.及时辅导专业知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
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和学校的知名度。

在这一过程
中,学员既要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在校内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又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在实习实训前,辅导教师不仅要让学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让学员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核学员的工作业绩、审阅周记、与学员交谈等方式了解存在不足,和学员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就具体原因提出解决方法,使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同时也让学员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采取集中指导、个别指导、巡视指导等办法,加强指导的实效性,并随时注意观察学员的工作表现,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

2.架起学校、企业、家长间的桥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工学结合”的教育实质是学校、企业、学员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课程辅导教师则是学校、企业、学员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学员积极参与实习工作,提高“工学结合”教育效果。

一是提高企业积极性,加强企业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

与企业一起制订实训计划,安排实训岗位,配合企业指导老师开展对学员的专业技能训练。

二是辅导老师要定期对实训方案和实训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改实训方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学结合”打下基础。

三是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学员顶岗前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取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请家长协助学校引导学员对工学结合形成正确认识;定期将学员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情况通报给学员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到学员在实习中的情况。

最后,在“工学结合”模式中,课程辅导教师要经常下企业,与企业指导老师、学员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员思想和工作动态,与企业一起解决学员在实习中的工作、生活问题。

3.做好学员后勤保障工作,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
辅导教师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依法维护学员在实习中的合法权益,以确保学员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

由于参与“工学结合”学习的学员都属于在校大学生,社会接触面比较窄,加上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还处于发展时期,因而学校有责任依法对学员在实习期间的成长进行保护。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辅导教师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对学员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要求企业科学安排实习内容,按照专业性质安排学员实习岗位,合理安排学员的作息时间,并做好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等工作,积极与企业协商,给予学员相应的劳动报酬。

4.合理引导学员就业、创业,培养学员的生存能力
学员在“工学结合”实践中,要参加企业生产一线的实习,这样对帮助学员认识和了解企业、了解就业和工作有着直接的作用。

辅导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好机会,对学员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充分利用企业的氛围,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群体沟通和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培养学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路,树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艰苦创业的就业观念,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深化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开放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课程辅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扮演好“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各种角色,从而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开放教育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
[2]陈律.发挥指导教师作用提高工学结合效果[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焦伟红.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常兴华,成玉莲.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素质提高途径的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