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考试大纲-遥感导论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遥感概论》考试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遥感概论》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0fb7da7f1922791688e81d.png)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绪论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 GIS的构成3. GIS的基本功能4. GIS的应用5. GIS与相关学科、技术的关系6. GIS的发展概况(二)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1. 地理空间2. 地理空间的表达3. 空间数据质量4.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三)空间数据结构1. 栅格数据结构2. 矢量数据结构3. 两种数据结构的比较与转换4.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四)空间数据库1. 数据库概述2. 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3. 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4.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5. 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方式6. Geodatabase数据模型7. 空间索引(五)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1. 空间数据的来源2. 空间数据采集ArcGIS下扫描矢量化3.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4. 矢量数据的图形编辑ArcMap矢量数据编辑功能5. 图形的裁剪、合并与图幅接边使用ArcMap的Spatial adjustment工具6. 空间数据的插值方法7. 数据压缩与光滑(六)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1. 空间数据的查询2. 叠加分析3. 缓冲区分析4. 网络分析5. 数字地面模型及其应用(七)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 空间数据可视化概述2. 地图语言与符号库ArcMap中地图符号的管理3. 二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符号化)ArcMap中空间数据的符号化(八) GIS新技术1. 组件GIS2. WebGIS3. 移动GIS4.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二、考试要求(一)绪论1. 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
2. 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3. 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4.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计算机科学、遥感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5.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1. 理解地理空间的概念。
了解实际的地球表面与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体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坐标系概念;2. 熟练掌握地理空间的矢量表示方法、栅格表示方法以及三角形不规则网(TI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资源综合勘查技术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资源综合勘查技术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1b292d482fb4daa58d4b4a.png)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加试”资源综合勘查技术”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
、
论述题(共4个题,每题25分,共100分)
二、考试基本内容
一、绪论
1综合勘查技术的有关概念
2综合勘查技术的地质基础
3综合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1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2控矿因素研究
3找矿标志研究
三、地质找矿方法
1 地质填图方法
2 重砂找矿方法
3 砾石找矿方法
4 地质模型找矿
四、遥感信息与找矿
1 遥感基本概念
2 遥感技术原理
3 遥感技术找矿案例
五、物探信息与找矿
1 物探基本概念
2 不同类型物探技术原理(电、磁、重力、地震方法)
3 物探技术找矿案例
六、化探信息与找矿
1 化探基本概念
2 不同类型化探技术原理(次生晕、分散流、原生晕方法)
3 化探技术找矿案例
七、探矿工程设计与施工
1 探矿工程基本类型与概念
2 不同类型探矿工程的应用条件
3 不同探矿工程的设计
八、不同类型金属矿产综合勘查技术的应用
三、考试要求:
1、掌握综合勘查技术的有关概念、了解综合技术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2、理解地质研究在综合勘查技术运用中的基础地位,掌握常见地质找矿方法、遥感、物化
探方法运用的条件、技术要求及成果解释评价的注意问题;
3、掌握探矿工程基本类型及其应用条件、设计基本图件及技术要求;
4、了解不同类型金属矿产常用的综合勘查技术方法或方法组合及其效果;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37e4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2.png)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真题第一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真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黑体2、暗目标法3、伪彩色显示4、特征变换5、(记不起来了)一、选择题考的比较综合、具体的题目记不清了二、简答(冒死手抄的)1、红外遥感是如何探测地物特征的?并举例说明2、根据高光谱遥感器成像原理说明为什么高光谱遥感器空间分辨率较低?3、地面同步定标的方法4、根据影像匹配的原理说明实现控制点自动选取的原理及方法5、试述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是如何提高分类精度的6、高光谱影像分类前进行特征选取的原则、方法三、材料分析题根据某卫星的发射出了一段材料,然后根据这段材料出了三个关于变化监测的问题如变化监测的方法、步骤、如何提高变化监测的精度等。
第二篇:中国地质大学_2014年考研真题回忆版_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课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一,选择题(十题,每题4分)(选项不怎么记得)1,紫外,红外,微波区,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2,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最小吸收带在()部分3,泄漏的浮游会平滑海面,能使雷达回波讯号()4,高精度辐射计的英文缩写()5,实际物体发射和吸收的辐射量比相同条件下绝对黑体的辐射量要()6,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作遥感卫星的姿态测量仪A,GpsB,星相机C,TMD,AMS7,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图像锐化的方法()8,遥感图像的辐射误差主要包括()9,反射波谱是物体的反射率随()变化的规律10,距离分辨力是侧视雷达在发射脉冲方向上能分辨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有关二,名词解释(5/4分)1,绝对黑体2,相对定标3,直方图匹配4,大气窗口5,非监督分类三,简答题(5/6分)1,简述高光谱遥感的优缺点2,简述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3,简述最大似然法分类过程(框图方式)4,简述中心投影与正射投影的区别5,简述Landsat 7或Spot5 的特点四,论述题(3/20分)1,阐述微波遥感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其技术特征,假设同一地区变化前后的数据充分,基于此设计一套地形形变监测方案,并加以论证说明2,结合多种遥感手段从对植被冠层监测方面(长势,旱情)论述数字森林的实施过程以及将来的应用前景3,遥感动态监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以土地覆盖变化为例,设计一个遥感动态监测的工作流程并分析之第三篇:武汉大学历年考研真题2005 科目名称:规划理论科目代码:362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的城市中居住区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与_________________的依赖关系,在其功能上强调________________的疏解。
武汉大学遥感导论
![武汉大学遥感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9891e4998fcc22bcd10dcd.png)
第一章:绪论1.遥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是什么?(1)遥感:(Remote Senseing)广义的遥感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等的探测;狭义的遥感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即不直接接触物体,而是运用探测仪器接受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特性,经过对信息的处理,从而判断出目标地物的属性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大面积的同步观测:遥感平台越高,视角越宽广,可以同步探测到的地面范围就越广。
②时效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时效性强。
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获取的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且数据来源连续,具有可比性。
④经济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许多电磁波有待开发,还需发展高光谱遥感以及与其他手段相配合。
2.遥感的原理、遥感的技术系统是什么?答:(1)遥感的原理:辐射源(太阳为主要的辐射源)辐射出能量经过目标地物的反射从而被传感器接收并将这一部分能量记录下来,经过一系列的信息处理,最后供用户使用。
(2)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①遥感平台系统。
即运载工具。
包括各种飞机、卫星、火箭、气球、高塔、机动高架车②遥感仪器系统。
如各种主动式和被动式、成像式和非成像式、机载的和星载的传感器及其技术保障系统;③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如卫星地面接收站、用于数据中继的通讯卫星等;④用于地面波谱测试和获取定位观测数据的各种地面台站网;⑤数据处理系统。
用于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转换、记录、校正、数据管理和分发;⑥分析应用系统。
包括对遥感数据按某种应用目的进行处理、分析、判读、制图的一系列设备、技术和方法。
3.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答:遥感探测系统主要由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与应用五个部分组成。
4.常用遥感数据的分类?答:遥感数据的分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1)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分类大体上可分为航天遥感又称太空遥感(space remote sensing)、卫星遥感(satellite remote sensing)、地面遥感。
资源与环境遥感
![资源与环境遥感](https://img.taocdn.com/s3/m/cfd72612ff00bed5b9f31d11.png)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资源与环境遥感》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资源与环境遥感是我校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历考生加试专业课。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资源环境等领域应用的相关知识,以适应硕士阶段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题型比例:名词解释或填空约20%简答题约50%论述题约30%三、考试要点(一)遥感基础1、电磁辐射基本概念了解遥感、电磁波、电磁波谱概念。
掌握电磁辐射基本定律和传输模型。
2、遥感平台与传感器理解遥感平台的种类及目的用途。
了解遥感传感器种类、理解扫描成像类传感器特点。
(二)资源环境遥感基础1、资源环境效应地物波谱特征及机制了解地物的反射类别、光谱反射率以及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
2、地物波谱特性的测定理解地物波谱特性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地物波谱野外采集的基本过程。
3、地物波谱特征分析与提取方法了解地物波谱特征特征选择与提取方法,掌握指数特征分析等光谱信息处理的基本算法。
4、资源环境遥感探测器选择理解遥感图像的空间、光谱、时间特征及其在资源环境遥感中的应用,掌握可见光、红外、微波不同传感器在资源环境遥感探测中的应用原理。
(三)资源环境遥感信息提取1、资源环境遥感信息预处理了解资源环境遥感应用中遥感图像预处理的主要步骤及一般方法。
2、遥感信息人工解译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原理、基本方法及特点。
3、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理解图像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特征变换与特征选择以及典型分类算法的基本思想。
(四)资源环境遥感应用了解遥感在土地覆盖及土地利用、水环境、植被生态遥感等方面的应用,并能利用相关遥感知识综合分析解决资源环境监测中的问题。
1。
《遥感导论》教学大纲
![《遥感导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e3e9898c850ad02df804174.png)
遥感导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 专业核心课程学 分:先修课程:相关基础课程执 笔 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遥感导论》是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及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注重反映现代 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应用内容,并结合经济建设实际,详细介绍了遥感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与地 物波谱、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分类处理、 遥感的应用及实例, 3S 集成,以及新型遥感平台与传感器等。
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 握运用遥感技术原理、方法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遥感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尤其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1. 本课程主讲授遥感基本理论。
内容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懂和形象化语言 表述,着重讲清地物电磁波谱的基本遥感理论问题。
2. 对于有关物理学公式,不须推导过程,重点理解其基本原理。
3. 根据课程进程的需要,适当的布置课外阅读文献报告和体会,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 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动态。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一、教学重点: 遥感的定义(广义与狭义) 、遥感技术过程、遥感技术的特点与分类。
二、难点 : 遥感技术的基本过程三、教学要求:( 一 ) 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掌握遥感的定义,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过程;( 二 ) 掌握遥感的分类;( 三 ) 与常规方法相比,掌握遥感的主要特点;(四)了解遥感发展简史及我国遥感事业的成就。
四、教学内容: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总 学 时: 48 讲课学时: 48实验学时: 0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 适用对象 : 地理科学类审定人:第一节遥感与遥感技术过程1遥感( Remote Sensing ) 概念遥感定义:遥感一词来源于英文“ remote sensing ” , 从字面上可理解为“ 遥远的感知” 。
《遥感导论与应用》大纲
![《遥感导论与应用》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96900d028ea81c758f578f6.png)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导论与应用》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题型比例简答题约70%综合分析题约30%二、其他遥感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遥感导论与应用是遥感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遥感导论与应用主要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与成像机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和遥感应用三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这三部分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系统的了解,并具有灵活应用各部分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遥感导论与应用一、遥感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遥感的概念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特点遥感的类型遥感的发展概况及其展望考试要求1.理解并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及优势。
2.理解遥感系统的构成。
3.了解遥感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二、电磁波与遥感物理基础考试内容电磁波与电磁波谱太阳常数辐照度辐射出射度大气窗口大气窗口影响反射率及反射波谱黑体辐射定律地物波谱的概念植被、水体及土壤反射波谱特征考试要求1.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
2.大致了解大气层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3.熟悉并掌握植被、水体、岩石和土壤反射波谱的特征,理解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4.理解并掌握地物波谱的概念及其对遥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考试内容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及微波成像的原理及图像特征目前常用的遥感图像的基本技术参数各波谱段的应用范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特征考试要求1.掌握遥感平台的概念,掌握目前常用的遥感图像(TM、ETM+、SPOT、QUICKBIRD、MODIS等)的基本技术参数(波谱段范围、分辨率等)。
2.了解世界范围内主要的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系统(EOS)卫星和海洋遥感卫星平台的特点。
4.理解摄影成像原理与影像特点。
5.理解扫描成像原理与影像特点。
6.掌握微波遥感、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概念,了解微波遥感特点,类型及主要传感器工作原理。
7.掌握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概念及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测绘考研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测绘考研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36b92445f0e7cd1842536cb.png)
101地球科学学院070500地理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学遥感概论:地学遥感概论,薛重生,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2.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4.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四版070702海洋化学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0704☆海洋地质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王良忱等,石油出版社,1999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晶体光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曾广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结晶学及矿物学: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8,第三版070902☆地球化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上、下),沈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4☆构造地质学1.板块地质学: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车自成等,科学出版社,20022.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叶俊林等,地质出版社,1996070905☆第四纪地质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2.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0922☆★生态地质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4.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1200科学技术史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思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汤国安等,科学出版社,20042.地图学:地图概论,王琪,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3.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2资源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070704☆海洋地质1.海洋沉积学:海洋沉积学,王琪、朱而琴主编,科学出版社2.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物资源,熊传治、邹伟生主编,海洋出版社,2001,第一版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矿石学:矿相学教程,徐国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62.矿田构造学:矿田构造学概论,翟裕生等,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1-05方向:1.综合勘查技术:金属物探简明教程,丁续荣等,地质出版社,1980地球化学找矿,阮天健等,地质出版社,1985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卢作祥、范永香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2.矿产勘查学:矿产勘查学,李守义等,地质出版社,200306-13方向: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1.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陈洛资,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081820☆★地学信息工程1.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陈洛资,北方交大出版社,20022.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李季、姚婷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081823☆★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1.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2.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081826☆★能源地质工程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081827☆★资源管理工程1.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宋春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三版2.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上、下),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082001油气井工程1.油气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教程,周远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1.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土地法学:土地法学,沈守愚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刘耀林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3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东南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401☆岩土工程1.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张正禄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03☆地质工程01-05方向:1.岩土钻掘工程学:岩土钻掘工程学,鄢泰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2.基础工程原理与方法: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黄生根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06-10方向:三选二: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3.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822☆★地下建筑工程1.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2.岩土加固技术:岩土加固实用技术,程良奎等,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081830☆★资源与环境遥感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31☆★钻井工程1.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乌效鸣,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2.石油工程:石油工程,陈涛平、胡清帮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1.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杨育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起重与机械安全:起重与机械安全,袁化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1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070800☆地球物理学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刘少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胡汉才,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电子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永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25☆★地球物理工程、081829☆★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1.场论:场论,位场理论、电磁场理论及弹性波理论的版本均可2.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程佩青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105环境学院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1.大气探测学:现代气象观测,张霭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第三版070922☆★生态地质学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二选一: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陈阅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2.基础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077501环境科学1.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程胜高、罗泽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1500水利工程1.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2.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吴明远,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08182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1.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2.水力学: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1.环境学: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一版106珠宝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1.图案:装饰图案构成,温练昌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美术设计原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毛溪等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070920☆★宝石学1.宝石颜色成因理论:结晶学与矿物学(上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4宝石的矿物物理,谢先德著,广东省出版社,20032.珠宝首饰评估:珠宝首饰评估,丘志力、李立平等,中国地质出版社,20031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070300化学1.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版070921☆★岩石矿物材料学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张志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81704应用化学1.化工原理:化工原理,王志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三版2.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1信息工程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三版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1.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樊昌信主编,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五版2.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姚天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1.地图学概论:地图概论,王琪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202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设计图学:设计图学,李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080200机械工程1.机械制图:机械制图,王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测试技术:测试技术,贾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1.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陈后金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2版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电路分析: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203计算机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C语言: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C程序设计实践指导书,何兴恒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301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张玉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张卓编,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120200工商管理01、02、04方向: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03方向:1.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05方向:1.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刘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林南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120201会计学1.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焦跃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第一版二选一:初级会计学: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三版120202企业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120203旅游管理1.现代饭店运行实务:饭店管理实务,王林、谭白英,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2.旅行社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杜江,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302经济学院020100理论经济学、020200应用经济学、081824☆★资源产业经济1.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张培刚主编,经济学科出版社,2001303政法学院010108科学技术哲学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人民出版社,2000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国际法:国际法(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梁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吴汉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刑法学:刑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张明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2.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1.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丁俊萍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孙居涛、俞思念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71200科学技术史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华东师范大学,2001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20400公共管理1.行政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宋斌、鲍静、谢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4艺术与传媒学院050302传播学01-03方向:1.新闻史:新闻历史与理论,龚承波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第一版2.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第一版04方向:1.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沈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05方向: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教程,张前,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50404设计艺术学01-07方向:1.素描:毕加索线描,杨津人编,漓江出版社,19872.色彩:色彩写生的画理与画法,金纬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08方向:1.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影视动画数字后期编辑与合成,李晓斌,海洋出版社,20052.多媒体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9方向:1.MIDI制作:MIDI制作,魏家宪,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20002.录音合成:录音合成,朱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401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基础英语:新编英语教程(1-4),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2.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修订版402数学与物理学院070102计算数学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2.函数逼近:函数逼近论方法,莫国瑞、刘开第,科学出版社,2003070104应用数学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2.实变函数:实变函数论,周民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070207光学1.电磁学: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原子物理:原子物理,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第一版403体育部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01高等教育研究所040106高等教育学、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王柄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02应用心理学研究所040203应用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遥感导论考试复习提纲.
![遥感导论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798fdd2856a561252d36fff.png)
遥感导论复习提纲绪论1.遥感的定义,广义遥感、狭义遥感。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狭义遥感:主要指空对地的遥感,利用电磁波进行遥感,运用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技术广义遥感:主要指空对地、地对空、空对空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地远距离探测,除了电磁波外、还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2.遥感的分类。
按遥感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地面平台遥感-100米以下,航空平台遥感100米以上100km以下,航天平台遥感240km以上,按遥感的工作方式: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紫外遥感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常规遥感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城市遥感地质遥感、地貌遥感、林业遥感、水文遥感、测绘遥感、草原遥感、土地遥感、海洋遥感、大气遥感、军事遥感3.论述遥感的特点。
宏观性、时效性、综合性(概括性)、经济性、局限性,多时相性电磁基础1.电磁波(太阳辐射)与大气主要的相互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及反射作用,散射造成太阳辐射的衰减。
大气吸收对可见光影响不大主要吸收紫外、红外、微波,主要造成遥感影像暗淡。
引起大气吸收的主要成分是氧气、臭氧、水、二氧化碳。
2.大气散射的几种形式:选择性散射(瑞利散射、米氏散射)、非选择性散射大气散射性质与强度取决于大气中分子或微粒半径及被散射光的波长。
包括选择性散射与非选择性散射。
1.选择性散射瑞利散射(Raileigh scattering):由远小于光波长的气体分子引起,如由O2、N2等;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蓝天”效应。
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也称为气溶胶散射,主要有霾、水滴、尘埃、烟、花粉、微生物、海上盐粒、火山灰等气溶胶引起的散射,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直径约等于入射电磁波波长。
遥感导论复习重点
![遥感导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6dc4e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f.png)
遥感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遥感的根本概念〔广义与狭义〕广义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探测。
狭义遥感:仅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将目标电磁波特性纪录下来,通过分析,解释物体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补充层面:因此,又可以说: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为根底,探测、分析和研究地球资源与环境,提醒地球外表各种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技术。
2.遥感、遥测、遥控的区别遥感区别于遥测(Telemetry)和遥控(Remote Control)。
遥测指对被测物体*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展远距离测量技术。
遥控指远距离控制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技术。
完成空间遥感过程往往需要综合运用遥测技术和遥控技术。
例如,卫星遥感必须测定卫星运行参数\控制卫星运行姿态等。
3遥感系统组成遥感系统包括:被探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5大组成局部。
4.遥感类型的划分〔1〕按遥感平台分,包括:A、地面遥感→指遥感器安放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平台、船载平台、手提平台等。
B、航空遥感→指遥感器安放在航空器上,如飞机、气球等,一般高度小于80千米。
C、航天遥感→指遥感器安放在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一般高度大于80千米。
D、航宇遥感→指遥感器安放在星际飞船上,主要用于对地月系统以外目标进展探测。
〔2〕按遥感器的探测波段分,包括:A、紫外遥感→指利用0.05-0.38微米间紫外辐射波段进展探测。
B、可见光遥感→指利用0.38-0.76微米间可见光辐射波段进展探测。
C、红外遥感→指利用0.76-1000微米间红外辐射波段进展探测。
D、微波遥感→指利用1毫米-10米间微波辐射进展探测。
E、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被分成假设干狭窄波段进展遥感探测。
〔3〕按工作方式分,包括:A、主动遥感→指利用遥感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地物后向散射信号进展探测。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e7532844769eae009eda9.png)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气窗口2.光谱分辨率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5.遥感图像镶嵌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
(20分)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30分)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
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遥感技术导论》期考试卷(A卷)
![《遥感技术导论》期考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c8ea6c3131126edb6f1a10e0.png)
中国地质大学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009-10班(本)土地资源管理《遥感学导论》期考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2、飞机要严格沿经纬线方向匀速飞行,并完成航空拍摄任务,需要应用的现代技术是()①定位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3、遥感技术起源于():a)空中摄影侦察, b)材料无损探测, c)地质勘测, d)气象探空形4、根据运载工具不同,遥感可分为以下类型,除了( ):a)航天遥感, b)航空遥感, c)水下遥感, d)近地遥感5、以下( a )不是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a)它与多光谱遥感含义相同, b)它可以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相对更连续的光谱段, c)它需要面对海量数据处理问题, d)它每个通道的波长范围比多光谱遥感要小得多6、大气窗口不包括( )。
a)可见光, b)x射线, c)部分近红外, d)微波7、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
a)近紫外外摄影, b)可见光摄影, c)近红外摄影, d)多光谱摄影8、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A、32个B、64个C、128个D、256个9、热红外图像记录了()A、地物反射热辐射的特性,B、地物发射热辐射的特性,C、地物散射热辐射的特性,D、地物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特性10、彩红外图像上植被呈()A、蓝色B、绿色C、黄色D、红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五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第二次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用到的3s 技术有: ( )A、 GISB、 RSC、 GPRSD、 GPS2、按照发射率的大小及其与波长的关系,可以把物体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 ).A、绝对黑体,B、灰体,C、选择性辐射体,D、白体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有()。
遥感导论考试复习提纲
![遥感导论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b2d18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d.png)
遥感导论考试复习提纲遥感导论复习提纲绪论1. 遥感的定义,广义遥感、狭义遥感。
遥感: 即遥远的感知,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
狭义遥感:运用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技术广义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地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2. 遥感的分类。
a.按遥感平台:地面、航空、航天、航宇b.按探测波段: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多波段c.按工作方式:主动、被动d.按应用领域:环境、大气、资源、海洋、地质、农业、林业遥感e.按传感器:地磁波、高光谱、声波、重力、磁力、地震波f.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3. 论述遥感的特点。
宏观性、时效性、综合性(概括性)、经济性、局限性一、电磁基础1. 大气散射的几种形式:选择性散射(瑞利散射、米氏散射)、非选择性散射2. 大气窗口答: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吸收或散射,从而衰减了辐射强度。
我们把较少受到大气衰减作用影响的,透射率较高的波段称作大气窗口。
大气窗口是选择遥感工作波段的重要依据。
3. 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下图为雪、沙漠、湿地、小麦的光谱曲线。
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
4. 画出植被的反射光谱曲线及其曲线形态的影像因素所有植被的反射光谱曲线(光谱特征)规律明显,主要可分三段:(1)第一段:在0.55μm 附近有一个反射率为10%-20%的小反射峰。
在0.45μm 和0.65μm 附近有两个明显的吸收谷。
它是受叶绿素的影响,因为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
(2)第二段:在近红外波段(0.7-0.8μm )有一个反射的“陡坡”,反射率急剧增高。
0.8-1.3μm 之间形成一个高的、反射率可达40%或更大的反射率。
这是由于植物细胞结构的影响而形成的高反射率。
(3)第三段: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 )由于受到绿色植物中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
遥感导论考试重点
![遥感导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ed2edf50e2524de5187efc.png)
一名词解释:★1.遥感: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电磁波: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3.绝对黑体: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性吸收。
★4.大气窗口:电磁波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
5.反射率(ρ):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即ρ=(Pρ/ P 0)×100%。
6.反射波谱: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7.雷达: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向目标地物发射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8.相关掩膜处理方法:指对于几何位置完全配准的原片,利用感光条件和摄影处理的差别,制成不同密度,不同反差的正片或负片,通过它们的各种不同叠加方案改变原有影像的显示效果,达到信息增强目的的方法。
9.数字图像: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
★10.数字图象增强: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增加颜色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信息,利于做进一步的分析或判读。
11.多种信息源的复合:是将多种遥感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之间以及遥感数据之间的信息组合匹配的技术。
★12.目视解译:它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13.遥感影像地图: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
★14. 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根据制图原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地图编辑加工技术,实现遥感影像制图和成果表现的技术方法。
★15.正像素和混合像素:一个像素内只包含一种地物;像素内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物。
★16.监督分类:是根据已知试验样本提出的特征参数建立判读函数,对各待分类点进行分类的方法。
★17. 非监督分类:是事先并不知道待分类点的特征,而是仅根据各待分点特征参数的统计特征,建立决策规则并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遥感应用 考试内容 遥感应用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应 高光谱遥感应用 微波遥感应用 遥感地质
矿产应用 国土资源遥感应用 环境与灾害遥感应用 海洋遥感应用等等 3S 技术 的综合应用
考试要求 1. 理解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应、高光谱遥感应用、微波遥感应用的不同原理及方 法,适用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今后的发展; 2. 了解遥感地质矿产应用、国土资源遥感应用、环境与灾害遥感应用、海洋遥 感应用等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特点,熟练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遥感应用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导论》考试大纲
一、 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遥感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 约60%
数字图像处理
约30%
遥感应用
约10%
(二)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20%
计算题
约10%
简答题、论述题Biblioteka 约70%二、基本要求
能够掌握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和地物的光谱特征,掌握遥感信息的来源与特 征,理解遥感图像的成像原理,掌握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 遥感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影响、大气窗口、地物波谱等的概念及原理; 3. 理解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平台、遥感成像;了解目前常用的遥感图像
(TM、ETM+、SPOT、CBERS 等)的基本技术参数(波谱段范围、分辨率等) 及遥感图像的特征。
4. 掌握微波遥感基本原理、性质及应用特点。
(二)、 遥感图像处理 考试内容 遥感图像的基本特点 坐标体系 空间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 遥感图像处理 光学原理 数字图像的校正 图像增强 多元信息融合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遥感数字图像特点 图像分类 图像特征提取 遥
三、 内容与要求
(一)、 遥感基础 考试内容 遥感的基本概念 遥感系统 遥感类型 遥感的特点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 电磁波 黑体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地
物波谱 遥感成像原理 遥感平台 遥感成像 微波遥感 考试要求 1. 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电磁波、 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对辐射的
感解译系统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目视解译原理 目视解译基础 遥感制图 考试要求 1. 理解遥感图像的基本特点、坐标体系、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 2. 掌握遥感图像处理、光学原理、数字图像校正、图像增强、多元信息融合的
基本方法; 3. 掌握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遥感数字图像特点、图像分类(监督分类、
1
非监督分类)、图像特征提取、遥感解译系统的方法及原理,会利用商业遥感软件 平台实现上述处理(ERMAPPER/PCI/ERDAS/ENVI 等),能针对专业领域的应用 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
4. 学会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目视解译原理、目视解译基础、遥感制图的 一般工作流程与方法,掌握遥感制图的基本要求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