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类上市公司细分行业龙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院类上市公司细分行业龙头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淘金时代正在来临!2010年国家58号文件,已经扣响了社会资本介入医院产业的发令枪,而微观层面的政策性导向,则悄然叩开了“国退民进”的大门。在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等政策助推下,医院产业生存的游戏规则将有所改变,效率、成本将成为核心的竞争要素。

“群雄逐鹿”或能比较贴切的勾绘出医疗服务产业的发展未来。在专科市场,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为民营资本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眼科、妇产科、体检、整形美容等领域将引领投资机会;而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为各路资本试水综合医院的蛋糕带来了历史契机,中等规模医院或先被推向市场,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可以预见,在我国医院产业“国退民进”的破茧成蝶之路上,必将涌现诸多社会资本办医的英豪:国内最大的民营综合性医院集团—凤凰集团;定位于高端妇产科领域的和美妇儿;拥有整形美容泰斗地位的伊美尔;在体检新兴市场大有可为的慈铭体检;秉持百年发展愿景的爱尔眼科;发轫于口腔全面出击医院集团的通策医疗以及并购国内首家民营三甲的开元投资等等。他们中将可能诞生中国的阿波罗、或是HCA。

目前在中国,如康美药业、天士力、金陵药业、马应龙、复星医药、双鹭药业、新华医疗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也正在开始试水医院产业,除了拓展下游产业链,发挥协同作用外,也正是看好医院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未来将看到更多的医药上市公司在前景广阔的医院产业淘金,带来公司发展新的增长点。

1、政策破局,“国退民进”全面提速

公立医院垄断造成医疗服务严重供不应求。如果把医院领域的国退民进比作是一场赛跑,那么国家的58号文件则是比赛开始的发令枪。在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等政策将助推下,效率、成本优势将是核心竞争要素,医院规模化、集团化将是大势所趋。不是所有的医疗领域都将参与到这场国退民进的变革中,专科领域和以二级医院为主的中等规模综合医院已经具备了开展的资质。

1.1. 叩开政策之门,民营医院迎历史机遇

宏观层面,回顾我国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产业的历史,政策扶持态度逐步清晰:从1985 年国务院《关于卫生工作改革的若干规定》开启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产业的大门,到1992 年卫生部《关于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明确社会资本的介入,再到2000 年后民营医院进入了第一次爆发期,但随后历经“市场化之过”的波折,而随着2010年58号文件的提出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启动,政策对社会资本的优先态度也愈加明确,医疗服务产业的“国退民进”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1.2. “国退民进”提速,医保付费方式改变游戏规则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行对医院经营的游戏规则的改变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总额预付、按病

种付费等预付制模式下,医院的盈利模式将发生变化,逐利的重心从收入端转向成本端,效率、成本成为了考量医院经营能力的重要因素。

国际经验表明,在预付制下,成本、效率将成为核心竞争要素,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的软肋开始凸显,而民营医院在管理上的优势将有所提升,公司化和私有化将成为医院转型的有效途径,“国退民进”有望提速:

民营医院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充分发挥市场化的效率优势;

民营医院治理结构上基本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管理者、员工的激励程度明显高于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成本概念更强,“以药养医”程度较轻。

1.3. 医疗服务模块化,关注“国退民进”领域

在国退民进的趋势中,哪些领域可能成为民营资本角逐的主要市场?试图结合医疗卫生领域的产品属性、医院定位等因素,呈现哪些公立医院可能退出?哪些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着介入机会?未来理想的医疗服务供给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模块:

λ第一块是公共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有公共卫生服务性质的医疗机构,必须由政府主导。

λ第二块是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这部分是医疗服务的主体,以综合医院为主,可逐步引导社会资本的介入,提高供给效率,但仍需保留部分公立医院,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引导民营医院的正常经营与竞争。

第三块是特殊医疗服务体系。比如专科服务、高端医疗、整形整容、健康体检等。这块的医疗需求呈现多层次,经济宽裕人群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政府可以完全从这块市场退出,施行价格放开,供需关系可以发挥更大的市场作用。

2. “专科”快步,“综合”长跑

专科领域国退民进趋势较为确定,各路资本积极扩张,连锁态势业已形成,因此专科领域更像是一场100米栏,虽仍有阻力,但是投资步伐可以迈的更大一点。而综合医院则更像是一场万米长跑,产权制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公立医院的国退民进将是长期而渐进的过程,更需要长远发展的决心。中等规模的医院或先被推向市场,私有化和公司化并举,积小胜为大胜,医院集团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2.1. 专科医院已达可扩张业态,引领产业投资机会

2.1.1 民营医院集中在专科领域,差异化经营寻求突破

根据2009年卫生统计年鉴,我国有民营医院7,000余家。尽管我国民营医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学术、综合实力上难以与综合性公立医院抗衡,但灵活的经营体制、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公立医院在某些领域资源的相对不足,使得民营医院能占领相应专科的大部分市场。在竞争性的行业中,差异化是经营优势所在,对于在公立医院垄断地位夹缝中生存的民营医院尤其如此。而医药的专业属性、患者的多层次需求则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契机,技术、价格、服务是民营医院寻求市场突破的核心要素。

专科特性使得民营医院在各细分领域的分布不一,在整形美容、血液、骨科、眼科的比例都在80%以上,而在结合、传染、麻风、胸科等比例都不到20%。其中眼、口腔、整形美容等专科多游离于医疗服务主体之外,受公立医院竞争性小,民营资本的生存环境更为舒服,较容易实现复制扩张;而公立医院VIP 服务的逐步限制,也为妇产科、肿瘤、骨科等带有个性化的高端医疗服务需求提供了发展空间。

2.1.2 专科医院“民进”明显,连锁业态引领方向

回顾2003~2009 主要专科领域民营医院的比例,“国退民进”的趋势较为确定:

美容、血液病医院一直受民营资本青睐,在卫生部的官方统计中美容医院已不见国有公立的身影;

整形外科、眼科、妇产科等领域的民营医院比重则呈现明显提升的态势,目前民营医院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口腔等领域虽然公立医院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考虑到口腔专科的业态较为分散,以个体牙诊所居多,因此民营资本的优势在官方数据中无法体现。

2.2. 综合医院破冰前行,产权改革是核心要素

综合医院以公立医院为主:我国综合医院领域,公立医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约65%的医院由国家起主体投资地位,并且这些医院承担着我国绝大部分的基础医疗服务:2009 年,我国公立医院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分别为11.6 万人次、5600 万人,占全部综合医院服务量的比重都在80%以上。

3. 上市公司拓展产业链

目前中国的医药上市公司介入医院方式主要为新建、并购以及托管:

专科领域成熟,综合医院升温:从时间轴上看,上市公司在专科领域的动作较多,且多家已进入连锁化阶段;而综合的公立医院近几年在政策性的推动下,开始升温。新华医疗于12年4月底月与淄博昌国医院合作成立医院投资管理公司,尝试介入医院产业;

综合医院以收购中等规模为主:由于综合医院的人才和技术要求较高,培育期较长,投资回收期大概在5-7年,而收购通常可依赖于现有生产要素,经营风险相对较低,益佰制药的灌南县人民医院、金陵药业的宿迁医院在收购时都为二级医院;

托管模式初步试水:天士力在2011年7月托管普洱市中心医院,可看作是对医院服务领域的初步尝试;

依托专业医疗资源进行管理、技术输出:医疗服务领域的专业属性对人才、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双鹭药业与新乡中心医院合作、康美药业与省中医院联手、鼓楼医院集团技术入股宿迁医院等。

(上市公司进入医院产业路径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