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
大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06开展青少年创新教育是重庆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特色举措。
近年来,重庆市教科院、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按照市教委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创新教育的自我变革,进一步构建起目标理念清晰、资源平台融通、选拔评价多元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构建起“学校发展+学生创新教育”实施机制。
依托“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建设的122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550门精品选修课程、160个优秀学生社团,以及868项“雏鹰计划”专项研究课题,大力开展社团实践、课程探究和课题研究,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体验中萌芽,创新思维在探究中启迪,创新能力在成果提炼中生成。
二是构建起“课程+师资+实践基地”一体化资源平台。
累计开发通识教育课程6门、专业拓展课程60余门、精品选修课程41门、地方特需课程20余门和实践体验课程11门,形成多样化、特色化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组织教师专题培训3630人次,选聘导师2500余名,高校“专业导师”的指导作用、中学“随班导师”的管理作用、大学“学长导师”的示范作用、“家长导师”的协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特色大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20年12月28日,重庆市第二届青少年创新教育大会开幕。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该会议主题为“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与创新教育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以及全重庆市22所“雏鹰计划”项目学校、68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师生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创新人才培养话题,促进创新教育交流合作。
据了解,重庆市教科院从2010年开始开展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以普通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探索构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良好教育生态为主要任务,以高中和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合作指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为主要途径”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总结出集多元发展理念体系、多段合作运行体系、多样特色课程体系、多方协同支持体系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怎样培养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
怎样培养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武昌理工学院许嵩N代弟子为了探讨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美术教学先来理解与创新教育密切相关的一些词语概念的含义。
这是因为把属于哲学的、社会学中的广义概念,放到普通教育的一个学科中去运用,必须有符合和体现这些概念科学内涵的具体理解。
这样在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明确了它泛指什么和它在美术教学中专指什么,可以避免讨论中解释歧义过大,也有利于使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更具针对性。
这些词语包括“创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在这些词语前面冠以“美术”或“美术教学” 的一些词语。
创新:理论研究对“创新”有多种解释。
1、指一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2、淘汰落后的东西,创造先进的东西的过程。
3、是一种心智能力,是流畅、变通和独特的思维特点外显的能力特性。
4、标志新事物的生成。
美术教学创新,教师要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研究、探索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
特别要摈弃“教师灌输、学生接收,教师范画、学生模仿”的美术教学模式,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民主、交流合作、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式”、“实践发现式”、“讨论探索式”等新的美术教学模式。
创新精神:是不甘守旧,刻意求新,不惧艰辛,志在变革的勇气和毅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对只重模仿、轻视创造的教学要求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美术实践中敢于标新立异,另僻蹊径,对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表现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实践能力:概指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活动的能力。
创新能力、创造能力都属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应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美术创作能力,工艺设计制作能力以及美术欣赏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产生新的非凡设想的能力,善于发现和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在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领军人才。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关注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勇于尝试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培养出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一项挑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开展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还应该提供各种创新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校层面,教师和学校应该加强创新教育的理念的普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家长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
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摘要】本文阐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了笔者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文章主体分三部分:一、增强学生信心;二、开启学生思维;三、鼓励置疑。
【关键词】培育、发展、创新、意识、能力cultivation innovative ideologydevelopment creation abilitylin rizhang【abstract】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at cultivates the student innovative ideology in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language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creation ability importance, introduced author’s some attempts and the experience. the article main body divides three parts: first, heightens the student confidence; second, opens the student thought; third, encourages to doubt。
【key words】this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bility21世纪是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国际上把21世界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在我国,也把实施创造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科技革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及策略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及策略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善于选择、重组、应用信息,能独立地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萌发状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培养呢?现结合教学工作实践谈几点初浅做法:一、保护好奇,引发生疑,萌发创新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有许多重大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乐于深入思索事物的奥妙,善于观察特殊事物的征象,发现其中的奇异。
因此,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
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创新做好心理准备。
二、重组结构,引发质变,促成创新认知结构指小学生心理内部知识结构、认知经验、认知方式。
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的认识图式是一种质变,由认知图式的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环往复,就是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三个阶段论说:“获得——保持——再认”,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认知结构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数学课的探索学习,认知迁移,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都爱各自最近发展区得到更新,得到再建。
三、参与活动,主动探究,激发创新“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这是皮亚杰的名言。
把活动原则实施于教学过程,就应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发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活动向内部的认识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过程,要与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初步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一位教师在教“三角形面积”时让学生取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运用拼合、旋转、平移的方法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市场化进程中企业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市场化进程中企业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近年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越来越深入,企业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唯有拥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市场化进程中企业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并探究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一、市场化进程中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立足市场。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带来社会效益。
例如,科技创新可以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化创新可以传承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因此,市场化进程中,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
二、市场化进程中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创造能力是指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开创新天地的能力。
创造能力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体现了企业的发展实力和潜力。
市场化进程中,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造能力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创造能力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推动技术进步和文化传承。
三、如何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1. 领导班子的培养领导班子的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市场化进程中,领导班子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引领企业在市场上不断追求创新,开拓新的市场。
2. 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潜能。
在培养中,可以采用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渠道、鼓励员工创业、开展创新活动等方法,激励员工的创新热情。
3. 坚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4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时代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要求之一。
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个人成功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作为一名在2024年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我通过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关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认为在2024年值得提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模板。
一、积极拥抱变革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变革。
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不能害怕变革,而是要积极拥抱变革。
我们要有勇气和胸怀,敢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思维方式。
只有不断适应和拥抱变革,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把握机遇。
二、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创新需要开放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学习他人的优点,互相启发,共同推动创新的进程。
三、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创新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我们应该对周围的环境和社会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痛点。
只有真正理解和洞察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的路径。
四、注重价值创造和用户体验创新需要从价值创造和用户体验出发,我们要注重用户需求,关注用户的真实感受和反馈。
只有真正为用户解决问题和提供价值,才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和持续的反馈,进而推动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五、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为,往往伴随着失败和挫折。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失败而退缩和放弃,我们应该勇于尝试,敢于冒险。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调整,才能够找到创新的路径和成功的道路。
六、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创新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和协作的过程,我们应该主动参与团队合作,积极分享和倾听他人的观点。
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够实现创新的突破和进步。
七、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创新需要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开拓自己的视野。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篇一1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教学处组织的关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系统介绍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列举了国内最早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受到很大教育,感受很深,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也思考针对我们学校目前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使自己的专业建设跨上一个高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现结合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对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我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认识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目标,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景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我校在课程改革上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意识到国家为什么把职业教育提到现在的重要地位,因为职业教育离社会最近,离经济最近,是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且作为职业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变,要改变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人的认知学习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距离教学做一体化的距离还比较远,这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教职工思想观念上还未改变,还需要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许多人消极观望或不愿意改变已经熟练的教学方式。
第二,目前实训基地设备不足,设备状况完全与现有的施工技术脱节。
第三,师资队伍素质较差,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实验室缺乏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能力不足,缺少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项目,教职工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更加影响教学,影响毕业生质量和产学研合作。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为了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引导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创新,干事创业、争先进位,泰安市从4月份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在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在行动”活动,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在行动活动心得体会。
活动以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为载体,以重在体制机制、创新重在思路措施、行动重在实践落实为基本要求,引导广大机关干部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效能。
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出台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举办市委中心组专题报告会,开设领导干部大讲堂。
以解放思想创新为主题,搞好专题培训,完善学习制度和考核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调研。
二是创建创新型机关结合完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市直部门单位研究制定各自创新、争先进位的目标和措施,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建立完善工作督查、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机制,推动创新目标和措施的落实。
三是创建效能型机关着眼提升工作效能,全面梳理和完善机关工作制度。
制定机关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
完善机关效能投诉和暗访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单位及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诫勉。
四是创建服务型机关。
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简化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修订完善机关服务承诺。
开展“机关与基层(企业、社区、村)结对服务”活动,积极为基层提供政策、科技、信息等服务。
五是创建廉洁型机关。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和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推进党务政务公开。
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明确了活动的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
整个活动按4个步骤组织实施:一是制定标准、动员部署。
制定市直机关创建“五型机关”具体标准和考评细则,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
培养创新意识活动方案
培养创新意识活动方案现代社会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已经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因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方案,帮助人们培养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活动方案:1.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组织一系列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授参与者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引入创新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训练等方式,帮助参与者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能力。
2. 创意工作坊:举办创意工作坊,让参与者自由发挥创造力,尝试解决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安排小组合作或者个人创作,鼓励参与者大胆尝试,分享和讨论创意成果。
3. 创新比赛:组织创新比赛,设立奖项和激励措施,鼓励人们提出创新方案并实施。
可以设立不同类别的比赛,鼓励在科技、环保、社会公益等领域敢于尝试创新的项目。
4. 企业创新大赛:与企业合作,举办企业创新大赛。
通过与真实问题对接,激发参与者对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企业可以投入资源支持创新项目的实施,提供切实的支持和反馈。
5. 创新导师计划:邀请具有创新经验和成功案例的专家担任创新导师,指导和辅导参与者进行创新项目的实施。
导师可以提供专业知识、经验分享和建议,帮助参与者在创新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挑战。
6. 创业沙龙:定期举办创业沙龙,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故事。
通过激励和启发,鼓励参与者积极寻找创业机会,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7. 创新实践项目:组织创新实践项目,让参与者将创新理念付诸实践。
可以与社区组织、学校或企业合作,实施一些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创新项目,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8. 创新思维分享会:举办创新思维分享会,邀请创新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和分享。
参与者可以通过倾听优秀案例和经验分享,拓展思维视野,获取创新灵感。
9. 创新实验室:建立创新实验室或者创新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由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场所。
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鼓励人们进行创新尝试和实验。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和教学工具,例如实验、实物、多媒体等,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触摸、感受和体验学科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完成。
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观察力和思考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观察实践活动和情境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对细节的敏感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经验、思考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言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023国考申论范文: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发展
2023国考申论范文:提高创新能力增进创新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进步,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进步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增进创新进步已成为我国进步战略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创新意识培育、创新人才培训、创新环境打造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增进创新进步。
创新意识是培育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瞬息万变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迎接变化,抓住机会。
培育创新意识需要从教育开始,学校应加强科学创新教育,用创新思维去引导同砚,激发他们的创设力和创造的潜力。
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创新的宣扬和普及,鼓舞人们关注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想法,营建全社会共同重视创新的氛围。
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进步的重要保障。
作为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决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育至关重要。
一方面,应加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进步职业教育,培育技术技能人才,鼓舞他们在实践中创新和实施创新。
此外,还应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设力和创新潜力。
创新环境是创新能力进步的重要支撑。
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热忱,提高创新能力。
起首,要加强知识产权保卫,提高创新者的收益,鼓舞他们进行创新探究。
其次,要简化创新政策和流程,降低创新成本,缩减创新的阻力,增进创新的快速进步。
此外,还要鼓舞企业加大对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创新中来。
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我们能够有效推动创新进步。
创新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要。
创新有助于推动科技、制造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升级,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创新还能够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使我国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引领世界进步潮流。
为了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进步的推行,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和支持。
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造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是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
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实际上是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它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并在创造中表现出自己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它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具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
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识。
创造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是促进人们积极寻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动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备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心理因素,具备目的性、顽强性和克服性。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
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实际上是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是拥有了最新的知识,也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不是有句话吗?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新的时代,由于新旧事物更替速度倍增,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必须顺应形势的需要,对各种事物多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它,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仅是想在科学上,想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事业中获得成功,都必须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学会用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地培养。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构成其心理学基础的主要包括适宜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和适宜于创造的优良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提高小学美带教育成效的关键
成 作业 大部 分 是 l ,这 样 一 年 两 年 之 后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临摹
在 临摹 中逐 渐 减 弱 ,已 经 习 惯 了照 抄 别 人 的 模 式 ,习 惯 性 思 维 占据 了 学 生 的脑 海 。 因此 ,当 设 题 让 学 生 创 作 时 ,学 生 会 说 : “ 什 么也 画 不 出 来 ”, “ 难 了 ” “ 是 照 抄 课 本 上 的 吧 ”。 我 太 , 还
为 此 ,在 教学 中 , 每一 节 课 先不 要 急 于 完 成 作 业 ,而 应 围
成 复 杂 、危 险 、困 难 的 工作 ,让 我 们 挤 出宝 贵 的时 间 、充 沛 的 精 力 去 做 更 多 、更 有 意 义 的 事 情 。今 天 老 师 也 让 同学 们 当一 回 科 学 家 、美 术 设计 师 ,想 象 出 自 己心 中精 明能 干 的机 器 人 。 当
用 ? 提 问 给 学 生 留下 “ 念 , 引起 学 生 渴 望 得 到 知 识 的需 要 悬 ”
、
积 极 引用 启 发 式 教 学 。着 力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 能 力
美 术 教 学 中 .让 学 生 进 行 艺 术 创 造 并 非 易 事 . 因为 他 们 完 感 。 学 生 围绕 这 个 “ 念 ” 讨论 得 热 火 朝 天 ,.尽 可 能多 地 去 设 想 ,看 谁 的 想 法 最 多 ,最 有
环 独 到 之 处 。 如 本 人 在 教 授 四 年 级 《 的设 计 》 一 课 ,先 安 排 我 展 示 几 个 外 形 不 同 的 机 器 人 玩 具 ,演 示 其 从 事 的 工 作 f 鞋 境 、背 景 )后 ,学 生靠 有 关 事 物 的启 示 ,触 发 联 想 ,从 而 增 加 1 0分 钟 让 学 生 大 胆 想 象 画 出 各 种 不 同 功 能 的 鞋 的 草 图 .有 的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在地理学科领域开展创新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坚持艺术化和实用性的创新教育,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创新教育要有自觉性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该是教师有意识、自觉的行为。
教师只有长期有计划、自觉地进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赏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创新思维,才能使学生健康乐观、积极进取,既具有创造能力,又独具个性。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源于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
几年来,地理学科在学校基本处于被排斥、被忽视的地位。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有的教师自暴自弃、自惭形秽,去埋怨、去等待,这样不仅适应不了环境,更谈不上有所变革、有所创新。
而有的教师却能抓住时机,挣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羁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率先着眼于创新教育,坚持面对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源于教师对学科功能的认识。
地理学科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地理学科描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
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五大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
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创造能力鼓励创业精神
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参 赛 指 导 手册主办单位学生发展指导部赞助单位承办单位就业及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协办单位商学院 科研部 合作发展部 教务部2009年3月目录1)创业计划竞赛介绍 (1)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介绍 (3)3)创业,从零开始 (4)4)参赛者将得到什么 (5)5)大赛组织机构 (7)6)大赛竞赛章程 (10)7)大赛进程 (11)8)商业计划书创作指南 (14)9)大赛注意事项 (17)10)复赛阶段作品深化指南 (18)11)循序渐进完成商业计划书 (20)12)城市学院就业及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介绍 (22)13)学生职业实践中心介绍 (23)附:一、城市学院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项目申报表二、团队成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Business Plan),是整个创业过程的灵魂,在这份白纸黑字的计划书中,主要详细记载了一切创业的内容,包括创业的种类、资金规划、阶段目标、财务预估、行销策略、可能风险评估、内部管理规划┅┅等,在创业的过程中,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与此同时其也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的商业可行性报告。
创业计划竞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
并由具备多年创业成功经历或活跃在创业工作第一线的资深人事为大赛提供全程的最有力的技术支持,给予参赛者全方位的点评和指导。
创业计划竞赛介绍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
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举办首届商业计划竞赛以来,美国已有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一竞赛。
最著名的MIT“5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已有十多年历史,每年都有5、6家新的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影响深远。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位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近几年的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本人也正是以其为已任,下面把自己的认识及做法谈之一二。
一、了解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
我们教学生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
学生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
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
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
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学生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
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
也只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创造主要是内在动机的激发下产生的,由于内在动机是个体评价工作与自己的兴趣匹配程度时形成的,所以在创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
探究性有利于形成对某一类事物的好奇——产生兴趣。
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了笔者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文章主体分三部分:一、增强学生信心;二、开启学生思维;三、鼓励置疑。
关键词:培育发展创新意识能力
21世纪是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国际上把21世界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在我国,也把实施创造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科技革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曾经指出“创新要靠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在普及的同时,还要朝创新教育的方向发展。
”“中国要抓紧进行教育的改革,其中的重点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可见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创新精神的培育、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探索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有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树立我能创造、我敢创造的自信心。
有专家指出,一个人充满自信,在进行智慧活动时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智慧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科技新秀张颖清创建了轰动世界的全息生物学时,只有高中文凭,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他人可为,我何不可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激发创造潜能,取得创新成果,成为在某一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意识。
笔者认为创造条件和机去帮助学生树立“他人可为,我亦可为”的信心,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比如,我在教学《卖蟹》一文后,对学生说“该文只告一个段落,还可写续文。
你们就根据自己对全文的领会,再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续文吧。
”全班同学踊跃续文,评讲时笔者给予精当点评,特
别给予高度赞赏:“每个同学的读文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们也能写小说了。
”让学生树立起“他可为,我亦可为”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开启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提到创造,有人认为是那些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专利,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也极具创新的欲望,他们的思维也时常闪现创新思维的火花。
笔者曾听过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跳伞》,有一教学片断颇受启发: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后,展示一幅跳伞的图画(扩大了的课本插图)。
师: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生:跳伞。
师:降落伞像什么?
生:花朵。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
教师再展示一个用硬纸板制成降落伞的模型,问:这是什么?
生:降落伞。
师:像什么?
生:花朵。
教师肯定后再指定一男生问:像什么?
男生答:像冰淇淋。
我突然感受到创造的闪光点,投以赞许的目光。
尔后我深信: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
只要我们引导得当,精心培育,这种潜能便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怎样激发学生开启创新思维呢?
1、结合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创新思维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征,而喜新好奇又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运用语文教材中创新思维的实例吸引学生,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我在教《陌上桑》前,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让你描写一位绝美的姑娘,你会怎样描写?许多学生搜肠刮肚,想出了诸如“面如桃花”、“眼似秋水”、“花容月貌”、“宛如仙子”等一大堆华丽辞藻,这时,我让大家欣赏课文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几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描写了罗敷的美,成为千古绝唱,罗敷也成了美的化身。
这段描写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呢?因为诗文
打破常规,独辟蹊径,一般人总是从正面来赞美,而作者偏从侧面来烘托,罗敷那种非凡的纯美就在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痴迷的眼神中凸现出来了。
通过这样的鉴赏,学生感受到了创新思维的魅力,一种创新的欲望会油然而生。
2、以常识激励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获得成功,被人赏识是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中小学生受自己年龄、阅历、学识的局限,尤其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的创新思维,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只是时而闪现的小小火花。
我们作为教师有责任精心培育他们、激励他们。
如前文提到的二年级学生认为降落伞模型像冰淇淋,这便是创新思维的闪光,遗憾的是该老师没有捕捉到,没有给予及时的充分的肯定或高度的赞美,也没有及时让他坐下,反而马上请另一女生回答:“象花朵”。
该教师马上赞扬说:“答得好。
”赞扬她注意观察,“冰淇淋”男生受到了冷落,我正坐在他旁边,从他眼神中看到无奈,我忙拉他的衣角暗示他坐下。
课后我与该教师交谈,认为“冰淇淋”具有独创性思维的亮点,应该给予高度的赞美和热情的鼓励,借以激励其他同学的大胆思维,尽量避免人云亦云。
课堂上学生能提出独创性见解,即使是有失偏颇,我们也应该在肯定其有创见的同时,善意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挫伤学生自信心,熄灭创新思维的火花,千万不能冷落学生,更不能讥讽学生“爱出风头”、“哗众取宠”。
三.鼓励置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而问题则由怀疑产生,因此怀疑是创造思维的开端,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征兆,怀疑精神是科学家最可贵的素质之一。
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应该说我国传统教育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方面是扎实的,不足的是缺乏创新精神的培养。
正如一位西方国家的校长评价中国学生,最大的缺点是不会提问,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我国已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陈献章《论学书》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必须积极
鼓励他们敢于置疑,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如何激励学生们敢于质疑呢?
1、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勇于置疑而无所顾忌。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以从容的谈话式的态度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很有善意”,“问题提离谱了也没有关系”这样才能无忧无虑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我们还需要明白,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由于基础、经历、认知结构的不同,他们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提问极有可能千差万别。
特别是有一些学生,喜欢“节外生枝”,提出一些“离谱”的问题,以引起同学的关注或哄笑为满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粗暴的训斥、尖刻的嘲讽只能挫伤学生的可贵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例如:笔者教学《愚公移山》,阅读教学完后询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是本人教学的习惯,每课完后必问),一男生马上提问说:“愚公移山,一家三口,冬夏易节,始而返焉,谁给他们饭吃呢?”这一问题出乎本人意料,全班同学同时向我投以询问的目光。
我没有责备他,同时表明我也没有想过这一问题,并让同学课后讨论解决。
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置疑,使学生“疑”到点子上,“疑”出新意,思维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和平中见奇,能够从一般人不易觉察的地方看出问题,要培养这种能力,教者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如教会学生逆向思维,即从与问题相反的角度对原意提出质疑。
比如对“开卷有益”进行逆向思维,可以引导学生深思:凡开卷都有益吗?在什么情况下开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样深思,就会得出许多新见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上看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创新,不应该只是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们的专利。
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得当、精心培育,学生的创造潜能定会得到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一定会像那春起之苗,日见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