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 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 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蝙蝠通过雷达感知周围环境的原理;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蝙蝠利用雷达感知周围环境的原理。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声波”、“回声”。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蝙蝠和雷达》。

2.教具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图片资料(蝙蝠、雷达)、声音音响设备。

3.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准备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蝙蝠和雷达,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简单描述蝙蝠的特点以及雷达的作用。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合唱课文《蝙蝠和雷达》,关注声音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听老师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学生跟读并标出重点句子。

第三步:理解课文(20分钟)•分组讨论蝙蝠利用雷达感知周围环境的原理,每组呈现自己的理解。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声波和回声的含义。

第四步:情景模拟(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模拟蝙蝠利用声波感知食物的情景。

•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体验蝙蝠通过声波寻找目标的过程。

第五步:课文赏析(10分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注重语音语调,体会文学表达的魅力。

•分析课文中的意蕴和特色语言,启发学生思考。

第六步: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思考人类如何借鉴蝙蝠雷达的原理发展科技。

•提倡珍惜自然资源,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

五、课堂作业•写一篇关于蝙蝠和雷达的小故事,体会蝙蝠的聪明与雷达的奥秘。

•阅读相关科普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蝙蝠和雷达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活动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对《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阅读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感知能力,适当加入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信息,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雷达识别事物的。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加深对雷达的认识,探究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蝙蝠和雷达》2.多媒体课件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蝙蝠的图片,引出话题:蝙蝠是如何在黑暗中飞行的?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蝙蝠的认识,了解学生对蝙蝠的印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蝙蝠和雷达》,然后小组互动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重点讲解蝙蝠利用声音波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第三部分: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雷达和蝙蝠识别事物的原理是否相似?为什么?2.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拓展应用1.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气象预报、军事侦察等。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他们尝试想出更多雷达的应用场景。

五、活动设计1.学生分角色表演蝙蝠和雷达的对话,体会蝙蝠“侦察”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有创意的雷达模型,并进行展示。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研究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议论文。

七、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雷达的原理和应用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更加深入,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什么是雷达,并能够简单描述雷达的原理和作用,了解蝙蝠的特点及利用声波进行定位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归纳法、演绎法、概念升华法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通过动画、图表等多种形式感性认识雷达及其工作原理;2.运用情景模拟和各种形式的游戏,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寓言故事;3.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难点:1.如何通过本课的内容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2.如何在讲解雷达的原理时,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并记忆相关的概念。

三、教学环节:【热身】1.温馨的问候:老师向学生问候,并请学生一起问候早上的好日子。

2.听音识字:请学生听老师读出单词,将单词拼写正确,并快速读出单词。

选取单词:bat, radar, sonar, wave。

【导入】1.以巧妙方式启发学生探究雷达的原理(1)利用大屏幕,播放一个雷达的模拟图像,通过生动的动画向学生展示雷达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原理,并简单解析雷达的概念;(2)设计简单情景,让部分同学扮演雷达,其余同学扮演飞行物,进行真实的雷达设备实验;2.听故事感性理解蝙蝠和雷达的联系(1)请学生端坐在地上,安静听故事《蝙蝠和雷达》;(2)通过反复的阅读、描绘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蝙蝠是如何运用超声波感知周围环境的;(3)利用简单的互动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蝙蝠的超声波探测特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讲授】1.科学原理的讲解(1)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描述雷达的原理和作用,介绍雷达的分类、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模式;(2)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图表等形式,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信号流转路径,并从中感受雷达科技的伟大之处。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通过讲述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及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的故事,向学生揭示了科技发展的奥秘。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强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雷达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知道雷达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雷达的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雷达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蝙蝠和雷达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蝙蝠和雷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童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科学家是如何从中得到启示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雷达的相关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还有哪些科技产品是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教师引导,总结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蝙蝠和雷达》一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蝙蝠是如何利用声波来感知周围环境并捕食的。

1.2 教学目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利用声波的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蝙蝠如何利用声波捕食;•教学难点:解释蝙蝠利用雷达捕食的原理。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雷达模型•蝙蝠模型•声音记录仪•课堂练习题1.5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关于蝙蝠捕食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学习任务: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展示雷达模型和蝙蝠模型。

3.思维拓展:让学生用声音记录仪模拟蝙蝠的声波探测猎物。

4.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蝙蝠利用声波的原理和意义。

1.6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教学,结合实物展示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亮点•利用实物模型和声音记录仪,生动展示蝙蝠捕食过程,增加了教学趣味性。

•引入视频资源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启发式提问和思维拓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2.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于雷达的原理理解有困难,需要进一步细化讲解。

•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较紧,需要合理调整节奏,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实践和思考。

2.3 教学改进•加强对雷达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探究雷达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调整教学步骤,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2.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成功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技术,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本对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

以及飞机夜间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科学作品的能力和兴趣,激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

2.初步掌握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

(正音)2.自由读课后作业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

有困难的可。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读后边讨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七、作业:练习写字词,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速读课文。

(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

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式。

(三)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课文,通过讲述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的故事,向学生揭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新途径。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科学性,趣味性,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通过交流讨论,获取知识。

但同时,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可能还难以理解,需要在教学中,给予耐心解释,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蝙蝠和雷达的特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难点:对一些专业科学术语的理解,如“回声定位”,“超声波”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文内容,体验科学魅力。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一些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3.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蝙蝠和雷达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教案针对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编写,该课文通过描述蝙蝠利用雷达技术捕食昆虫的故事,启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生物的适应能力和智慧进行思考,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雷达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蝙蝠捕食昆虫的过程和原理。

2.了解雷达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蝙蝠利用雷达技术捕食昆虫的过程。

2.讨论雷达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难点1.理解雷达技术原理对于四年级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2.运用故事中的信息进行思考和推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播放关于蝙蝠利用雷达技术捕食昆虫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导入:简要介绍蝙蝠和雷达,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3.阅读: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蝙蝠和雷达》,注重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讨论蝙蝠如何利用雷达技术进行夜猎,引导学生思考。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蝙蝠捕食和雷达技术的理解。

2.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雷达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天气预报和飞机导航中的作用。

3.分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使用雷达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

4.展示: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雷达技术应用场景,并相互交流讨论。

5.总结: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

五、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或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蝙蝠和雷达的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雷达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

3.提出一个问题,让家长或同学回答,以激发更多思考。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中学习到生物的智慧和科技的应用,启发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并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部编蝙蝠和雷达教案

部编蝙蝠和雷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蝙蝠和雷达》的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蝙蝠和雷达》的主要内容。

(2)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1)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2)如何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网络资源,查找生字词的含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4.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蝙蝠和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展示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蝙蝠和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后作业2. 搜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部编版蝙蝠和雷达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蝙蝠和雷达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蝙蝠和雷达教案部编版蝙蝠和雷达教案(通用6篇)部编版蝙蝠和雷达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三、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2、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5、可以用课题拓展法蝙蝠与雷达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6、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蝙”“蝠”等13个生字,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2.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1)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课指眼光尖锐。

(2)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②颠过来倒过去。

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在这里,“反复”就是第①种解释。

(3)证明:①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①。

3.自由读课文。

要求流畅、读准字音。

4.理解了生字词,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蝙蝠和雷达》。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雷达原理解释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和雷达的作用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雷达与蝙蝠发现天敌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蝙蝠和雷达》2.课堂展示道具:雷达模型、蝙蝠玩具、图片资料等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4.PPT课件5.教师准备好预习教案和教学计划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雷达工作原理的视频,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引发学生对雷达和蝙蝠的认知。

2. 学习课文《蝙蝠和雷达》(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生词。

3. 探讨蝙蝠如何发现天敌(1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资料展示蝙蝠发现天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蝙蝠是如何借助雷达发现天敌的。

4. 理解雷达和蝙蝠的联系(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雷达和蝙蝠发现天敌的联系,进行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

5. 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蝙蝠,一组扮演天敌,模拟雷达发现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蝙蝠与雷达的联系,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对动物和科学保护更加关注。

五、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蝙蝠和雷达》。

2.完成与雷达和蝙蝠相关的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蝙蝠和雷达•学习目标:理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掌握雷达原理。

•重点难点:雷达与蝙蝠的联系•作业:默写课文、思考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受此启发发明了雷达,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

教材以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然而,对于回声定位和雷达的原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受此启发发明了雷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理解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受此启发发明了雷达。

2.难点:学生对于回声定位和雷达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如蝙蝠是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人们是如何受此启发发明雷达的?4.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蝙蝠和雷达的工作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

6.作业: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还有哪些事物和发明是受自然界启发而来的,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蝙蝠和雷达》是⼀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的问题。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原⽂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红⼀绿的两盏灯。

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的夜⾥,飞机怎么能安全飞⾏呢?原来是⼈们从蝙蝠⾝上得到了启⽰。

蝙蝠是在夜⾥飞⾏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且⽆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的夜⾥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次试验。

在⼀间屋⼦⾥横七竖⼋地拉了许多绳⼦,绳⼦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飞。

蝙蝠飞了⼏个钟头,铃铛⼀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它⼀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做了两次试验:⼀次把蝙蝠的⽿朵塞上,⼀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飞⾏,靠的不是眼睛,⽽是⽤嘴和⽿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飞⾏的秘密。

它⼀边飞,⼀边从嘴⾥发出⼀种声⾳。

这种声⾳叫做超声波,⼈的⽿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朵⾥,蝙蝠就⽴刻改变飞⾏的⽅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线电波,⽆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就更安全了。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本课“蝙、蝠、启”等13个⽣字(包括1个多⾳字),会写“达、蚊、即”等14个⽣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通用8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与小组合作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难点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课前准备:1、课件2、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1.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原来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课件出示朗读,学生闭着眼睛听。

)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看:(屏幕出示蝙蝠)认识它吗?[蝙蝠(齐读正音)]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揭示课题:蝙蝠与雷达(齐读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初读的感受。

1、同学们真会思考,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下面就带着你们的问题默读课文,在默读课文的时候带着笔在课文中画一画写一写试着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2、读后汇报,指名同学说说读后知道些什么,开始指名中下一的学生回答,课文的大概内容指名较好的同学回答。

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

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弄清楚三次实验的方法和结论。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秘密;又是如何解开这个秘密的。

【教学难点】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复杂的科学实验过程能够梳理清楚明白,锻炼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2.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有哪些相似之处?(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3.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课文主旨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如何安全飞行的问题。

五、推荐阅读《人类的“老师”》《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六、当堂检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由动物得到启示的发明。

(选做)【板书设计】提出问题——飞机如何在夜里安全飞行?第一次实验分析问题第二次实验第三次实验解决问题——给飞机装雷达【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科普文,没有优美的词句,叙述平实准确。

所以上课时,学生容易走神,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同学上课积极性在线,我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实时调整上课方式。

今后我会累积上课经验,提高处理课堂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蝙蝠和雷达》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蝙蝠和雷达》是本册课本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4个字,掌握多音字“系”,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灵巧”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3.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产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尝试从不同角度突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尝试从不同角度突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
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产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2.导入:蝙蝠是哺乳动物,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蝙蝠和雷达》弄清楚这个问题。

(板书:蝙蝠和雷达)3.蝙蝠和雷达简介。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过渡语:蝙蝠和雷达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字词,初读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结构层次,了解其中缘由。

1.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荧、屏”。

其中“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别开。

2.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

“蛾、蚊、科、横、证、研、驶”左窄右宽。

3.辨析多音字“系”。

4.反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换偏旁、字理识字、图片识字、字谜等形式记忆。

5.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6.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7.识字游戏。

8.词语解释,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

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三、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

相机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2.小结: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划分课文段落。

3.小结并质疑:默读课文,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句子在书中用横线画下来,下节课研究探讨。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3.从课外资料中搜集关于蝙蝠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走进文本
1.蝙蝠和雷达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发生哪些有趣的科学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2.出示蝙蝠图,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二、文本品读,明白文意
(一)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课文为什么一开始写飞机夜行?
1.学生默读。

2.指名读谈感受相机总结: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样能安全飞行的问题。

3.设疑引出下文: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二)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
1.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读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2.指名分享课文内容,带感受品读课文。

3.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关注“敏锐”和“敏捷”的区别。

4.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先练读,再赛读。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
(三)为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做了很多实验,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1.学生小组学习。

2.分享: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3.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4.请把书上的话用双横线画出来。

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读后提问。

(四)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怎样配合的?
1.自读第7自然段。

2.指名分享: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3.请学生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指名点评。

4.赏读:我们来当研究成功的科学家,介绍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齐读第7自然段。

(五)自读第8自然段: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得到什么启示?
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

雷达是怎样探路的?1.分享雷达探路示意图。

2.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填空:
3.根据思维导图总结课文。

三、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的启发?
2.简介仿生学概念。

3.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4.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动物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向同学们介绍。

5.课后推荐阅读:《神奇的仿生学》。

总结全文: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希望你们多学习多探索多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