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报告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了解地理数据的组成和类型。

2.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地图扫描、GPS定位等。

4.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等。

5.完成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例如根据地图数据绘制出一些区域的土地利用图。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实验环境准备:安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式。

4.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查询和分析功能,绘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空间关系分析。

5.实验结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得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本次实验使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现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我们还可以进行遥感监测、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在地理学、规划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篇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1.1系统目标针对特定条件规划某种农作物适宜的种植区涉及复杂的空间分析,如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

通过开发一个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有效地解决此类空间选址问题。

采用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包的组件开发模式,可以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快速搭建一个实用的GIS系统。

目标系统需要支持多源数据(包括各类矢量数据、遥感影像、DEM数据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统计,并提供空间分析及地图制图功能:1)显示主要指地图浏览(包括缩放、漫游和鹰眼导航)、属性查看和几何测量;2)查询指利用多种交互方式实现目标定位、属性获取;2)统计指对某类数据中特定属性的统计特征进行概括或总结;3)编辑指对目标对象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更新;4)空间分析指对空间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空间信息;6)地图制图指利用各种制图要素进行地图整饰,以清晰表达相关空间信息。

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实现了数据显示和数据查询等基本功能。

其他系统功能将在后期逐步实现,从而建立可用的GIS系统。

1.2功能设计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被划分为数据显示、查询统计、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和地图制图等几个功能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功能模块结构图 1、数据显示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视图控制,比如图形的缩放、漫游等; 2)几何测量,如距离测量、面积测量;3)图层管理,包括改变图层次序、控制图层可见性、删除图层、打开图层属性表等。

2、查询统计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信息导航,弹框显示选中对象的属性信息;2)空间查询,查找目标图层中与参考对象符合特定空间关系的要素集; 3)属性查询,查找目标图层中包含特定属性信息的要素集; 4)数据统计,获取属性表中特定字段的统计信息。

3、数据编辑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数据编辑 地图制图查询统计 辅助决策 属性编辑 图形编辑 地图整饰 属性查询 空间查询 数据统计气象分析阳坡分布 适宜区生成数据显示视图控制 空间测量 信息导航图层管理 符号化 打印输出水文分析1)图形编辑,对矢量类型图层添加、删除要素,或修改已有要素的形状信息;2)属性编辑,对矢量图层中要素的属性信息进行修改,或对非空间数据图层增加、删除、修改记录。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解,
掌握GIS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GIS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 创建地理数据,包括点、线、面数据;
3. 对地理数据进行编辑、查询、分析和可视化操作;
4. 制作地图输出,并进行布局设计。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GIS软件,创建新项目;
2. 导入地理数据,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
3. 对数据进行编辑,添加属性信息;
4. 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5. 设计地图输出,包括添加比例尺、图例、文字标注等;
6. 输出地图文件或打印地图。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包含多种地理数据的GIS项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编辑和分析,最终设计制作出了一幅具有美观布局
和丰富信息的地图输出。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GIS的应用和功能,提高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五、实验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处理工具,已经在各个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对地理信息的管理、分析和展示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
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还加深了对空
间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流程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
能更加灵活和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

六、参考文献
暂无
七、附录
实验数据文件及地图输出截图
以上为本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输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理信息处理系统,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的一种技术体系。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ArcGIS软件,熟悉GIS的基本操作,掌握GIS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实验内容:1.数据准备与导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实验中所用到的数据。

本次实验的数据城市的地理空间数据,包括道路、建筑物和绿地等要素。

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导入到ArcGIS中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在ArcGIS软件中,选择“文件-导入”命令,将地理空间数据导入到工作空间。

导入完成后,可以通过浏览工具栏上的各种控制按钮,了解导入的数据。

2.数据显示与查询在导入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显示与查询。

通过选择“工具-选择”命令,选择要素,在地图上显示选中的要素,并可以进行查询操作。

通过使用查询命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属性对数据进行查询,并在地图上显示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查询城市中所有建筑物的位置,并将其显示在地图上,方便我们进行进一步分析。

3.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GIS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用于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本次实验我们将通过使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两种方法,对已导入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缓冲区分析,将其中一地点设为分析点,对周围的要素进行缓冲区分析,并绘制缓冲区范围。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一地点周围的道路、建筑物和绿地等要素分布情况。

其次,我们使用叠加分析,通过将不同要素进行叠加,来得到新的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将建筑物要素与道路要素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建筑物与道路相交的部分,从而了解建筑物与道路的关系。

4.数据输出与报告生成最后,我们可以将分析结果进行输出,并生成实验报告。

在ArcGIS软件中,选择“文件-输出”命令,将分析结果输出为图片或PDF文档等格式。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6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6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要素输入与编辑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点、线、面要素的输入和编辑
一、实验过程(实验详细步骤)
1、新建Shapefile
在Windows下,选择/ArcGIS/ArcCatalog,启动ArcCatalog,在左侧的目录中\ex19\temp文件夹中如图分别建立Road、Town、Country三个Shapefile文件,将其保存在文件夹中并退出。

启动ArcMap,打开地图文档\es19\ex19.mxd.点击,加载上面新建的3个
Shapefile.
2、输入、编辑要素
基本工具(sketch工具)
在菜单栏中选择View/Toolbars/Editor,出现如图的sketch编辑工具,点击Editor/Start Editing,对Road、Town、Country进行编辑。

设置捕捉环境
设置捕捉距离:选择Editor工具条中Editor/Options,在Editor Options对话中进行如
图设置
预先设置:在Editor工具条选择菜单Editor/Snapping,如图进行自己选择
需要捕捉的要素,按鼠标右键,弹出绘图环境菜单,选择Snap To Feature.
二、实验探索(对课程内容的应用、创新与功能探索)
在上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班级:地信10701班学生姓名:陈鹏学号:200701144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日期: 2010年9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任务 (1)三、空间数据建库 (1)四、系统功能设计 (1)五、系统界面设计 (2)六、系统功能实现 (2)七、实习成果展示 (2)八、总结和体会 (2)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

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 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训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加深对GIS理论知识的理解,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地理信息系统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

二、实训目标1.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

2. 掌握GIS软件(如ArcGIS)的基本操作。

3. 学会利用GIS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GIS基础知识学习:介绍了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

2. ArcGIS软件操作:学习了ArcGIS软件的界面布局、基本功能、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操作。

3.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学习了如何利用GPS、遥感等技术采集空间数据,以及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编辑和转换。

4. 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学习了如何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5. 项目实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利用GIS技术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四、实训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了解GIS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2. 第二阶段:软件操作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输入、编辑、查询等。

3. 第三阶段: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利用GPS、遥感等技术采集空间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编辑和转换。

4. 第四阶段: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

学习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5. 第五阶段:项目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利用GIS技术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五、实训成果1. 个人技能提升: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GIS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以及ArcGIS软件的操作技巧。

GIS地理信息系统学习报告

GIS地理信息系统学习报告

GIS理论与实践学习报告一、GIS理论1.GIS根本概念GIS全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文名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局部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展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它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根本技术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和空间分析。

2.GIS的开展(1)GIS的开拓期〔60年代〕: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首先提出了GIS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GIS——加拿理信息系统,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这一时期,GIS开展的另一显著标志,是许多有关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例如1966年美国成立城市和区域信息系统协会,1969年又建立州信息系统全国协会,国际地理联合会于1968年设立了地理数据收集和处理委员会。

这些组织和机构的建立,对于传播GIS的知识和开展GIS的技术,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GIS的稳固开展期〔7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环境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促使GIS迅速开展并得以稳固。

(3)GIS技术大开展时期〔80年代〕: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推出了第四代计算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远程通讯传输设备的出现为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创造了条件,加上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使地理信息的传输时效得到极大的提高。

GIS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到应急反响,从商业效劳区域划分到政治选举分区等,涉及到了许多的学科与领域。

(4)GIS的应用普及时代〔90年代〕: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GIS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例如GIS已列入美国政府制定的"信息高速公路〞方案,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也包括GIS。

毫无疑问,GIS将开展成为现代社会最根本的效劳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实训报告

gis地理信息系统实训报告

gis地理信息系统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融合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测绘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能力。

本次 GIS 地理信息系统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深入了解 GIS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熟练掌握常用 GIS 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我们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实训内容(一)GIS 软件的学习与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一款主流的 GIS 软件,如 ArcGIS 或 SuperMap 等。

通过软件的安装和界面熟悉,逐步掌握了数据的导入与导出、地图的创建与编辑、图层的管理与操作等基本功能。

例如,在数据导入方面,我们学会了如何将不同格式的数据(如Shapefile、CSV 等)成功加载到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预处理。

在地图编辑过程中,我们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点、线、面等地理要素,并对其属性进行编辑和赋值。

(二)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地理空间数据是 GIS 应用的基础,因此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实训的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投影变换、坐标转换、数据裁剪与合并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掌握了空间查询与分析的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获取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影响,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利用缓冲区分析可以确定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通过叠加分析可以判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供依据。

(三)地图制作与可视化表达地图是 GIS 成果展示的重要形式,因此学会制作精美、准确的地图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地图符号的设计、地图布局的调整、图例的制作以及地图的输出等内容。

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标注,将地理数据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地图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地理信息系统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的相关概念、应用领域、技术原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探讨了GIS的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地理数据管理和地理可视化等关键功能,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GIS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和灾害应急等领域的应用。

最后,我们提出了GIS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了未来GIS的发展方向。

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技术系统。

借助于GIS,我们可以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GIS的概念GIS是由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实现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GIS的应用领域1. 城市规划:GIS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分析土地利用、交通状况和人口分布等数据,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2. 环境保护:GIS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变化,帮助政府和环保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3. 农业管理:GIS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管理农田、预测产量和优化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灾害应急:GIS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快速分析受灾区域和灾情,为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支持。

四、GIS的技术原理1. 数据采集:通过GPS定位、遥感技术和地理数据库等手段,采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2. 数据存储与管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空间分析:通过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

4. 地图制作与可视化:使用GIS软件制作地图,并通过图表、图形和动画等方式呈现地理信息。

五、GIS的应用案例1. 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状况,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三维模拟展示。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交通运输学院目录1实验简介 (2)1.1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2)1.2实验目的 (2)1.3实验任务 (2)1.4实验要求 (2)2实验一:影像数据矢量化 (3)2.1打开栅格图像并配准坐标 (3)2.2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图层并进行地图矢量化 (5)2.2.1道路线层 (5)2.2.2道路面层 (7)3实验二创建公交站图层 (7)3.1 公交站图层 (8)4实验三空间分析 (9)4.1量算 (9)4.2 缓冲区分析及公交站点可达性 (10)4.3 叠加分析及公交站点结果 (11)5 实验总结 (13)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1实验简介1.1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十分重要的用于处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主要对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它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而迅速地兴起和发展起来。

1.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我选择的方向是针对交大周边道路来优化公交站点的选取,以及对现有的公交站点结果进行分析。

结合专业知识,通过自行设计GIS应用案例,完成从数据采集、存储、空间分析以及制图输出的完整流程,培养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1.3实验任务熟练掌握某个ARCGIS的基本操作,在深入理解GIS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以北京交通大学、西直门立交桥邻近区域为对象,完成该区域内公交网络分析等GIS应用案例,完成以下工作:(1)收集、整理北京交通大学、西直门立交桥邻近区域的卫星或航拍影像资料;(2)进行影像资料的矢量化工作,以及Arcgis数据编辑;(3)图层划分;(4)设计案例中采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软件操作;1.4实验要求(1)结合专业知识,以城市交通为背景,设计一个应用空间分析方法的GIS应用案例,清楚描述要解决的问题;(2)从数据需求、数据采集与转换、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以及对分析结果的解释等几个方面来撰写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班级:交工1202班学号:201223180062 姓名:陈功第一篇ArcMap入门第一章地图显示、简单查询实验目的熟悉ArcMap操作界面、地图显示;掌握简单查询;掌握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使用;熟练掌握属性表的使用。

实验步骤在Windows界面,用鼠标选择: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Map,首先出现的是ArcMap,点击“取消”键,进入默认的图文档窗口(Map Document Window),一般默认文档名为“无标题”。

主菜单中选用“文件-打开--”根据对话框的提示,打开ex01.mxd,左侧内容列表中有三个数据框:Data frame1、Data frame2、Data frame3。

如果Data frame1呈黑体加粗显示,表示该数据框被激活,处于可操作状态,点击Data frame1左边的“+”,变为“-”,就展开并显示出Data frame1的内容。

在基本工具条中选择放大工具,在地图上点击一下,地图按默认的比例系数放大。

鼠标放在地图上的某个位置,按住左键不放,拖动后出现一个矩形,再松开左键,所定义的矩形及其地图内容放大后充满地图窗口。

缩小工具的用法同放大工具一样,得到的效果相反。

选择评议工具,用鼠标左键按住地图窗口中的某一点,可以向任意方向拖动地图,松开左键,被平移的地图重新显示。

在内容列表中用鼠标右键带年纪数据框名称Data frame2,进行激活,地图的显示内容切换至该数据,有两个图层:现状图层“道路”和面状图层“乡镇(人口密度)”。

在内容列表中用鼠标点击图层名“道路”,激活该图层。

在基本工具条中点击要素识别工具,到某条A类道路上点击一下鼠标,立即弹出该段道路的属性记录框,在用要素识别工具点击任一多边形,弹出该乡镇的属性记录框。

在基本工具条中点击选择要素的图标,用鼠标点击地图上的某个多边形。

在内容列表中,右键点击图层“乡镇(人口密度)”,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属性表”。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报告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学期: 2013-2014(二)专业班级:测绘12-4班学生姓名:黄嘉佳学号:20120286指导教师:王延亮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2014年目录/CONTENTS实验报告一地理空间信息基础/Report1 The base of GeographicSpatial Information ······································································································实验报告二数据输入/Report2 Data Input·································································实验报告三空间数据编辑/Report3 Spatial Data Editing ··········································实验报告四空间数据分析/Report4 Spatial Data Analysis ········································实验报告五空间分析/Report5 Spatial Analysis ························································实验报告六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Report6 Data Display and Cartography ·················································································································一、实验目的了解 ArcGIS 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模型了解 ArcGIS Desktop 的基础模块及主要功能掌握 ArcMap 的一些基本操作掌握 ArcCatalog 的一些基本操作TIN:适合于表达连续表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二、Mapinfo部分
2.1影验目的:
复习、练习使用Mapinfo软件对数据进行数字化,并且通过此实验回顾数字化原理及应用。
2.1.2实验要求:
(1)对“中国地图”进行配准,数字化中国各省行政区域边界,配准所需信息,投影参数、配准所需坐标等自定。
(1.2)适当的缩放中国地图,运用SNAP对其歌声行政区域边界手动数字化。则得所需的数字化中国地图。
(2.1)由于老师在原材料中并没有给予我们各省市的相关信息,故通过网络渠道获得一些相关信息。
1
(2)建库。设计数据库结构保存各省市的名称、省会城市、人口、GDP(2009年)等信息。
2.1.3实验步骤:
(1.1)由于在此实验中老师仅给了我们栅格中国地图,要对其进行数字化等操作则首要的必须将其矢量化,即栅格数据转化到矢量图。在此,我们恰当的利用了老师在下一实验中的矢量世界地图。在中国地图配准过程中,首先我们选择了经纬度(LONGITUDE/LATITUDE)投影方式,而后通过在世界地图中获取中国边界某一特征点的经纬度,将其赋值给中国地图上的相应点。由此,连续匹配3个点以上,按配准确定即可得到矢量化后的中国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一、实习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我们学生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对GIS基本技能的应用,培养运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信原理实验报告(3篇)

地信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的基本技能,提高在实际项目中应用GIS技术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系统。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1. 数据采集:通过遥感、GPS、地面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校正、投影、拓扑等。

3. 数据分析: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属性分析等,提取有用信息。

4. 数据输出: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使用GPS设备采集实验区域的地形数据。

2. 数据处理:利用GI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3. 数据分析: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

4. 数据输出: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输出。

四、实验步骤1. 数据采集:- 准备GPS设备,包括接收器、数据线等。

- 选择实验区域,并确定采集路线。

- 按照设定的路线,使用GPS设备采集地形数据。

2. 数据处理:- 打开GIS软件,导入采集到的GPS数据。

- 对数据进行校正,包括坐标校正、海拔校正等。

- 对数据进行投影转换,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

- 进行拓扑处理,包括消除重复点、连接线等。

3. 数据分析:- 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 对分析结果进行属性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或优化建议。

4. 数据输出:- 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输出。

- 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如PDF、JPEG等。

- 打印或保存输出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通过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地理空间数据,实现了以下目标:1. 加深了对GIS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掌握了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的基本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打开分析区域的工作空间
打开要分析的工作空间(包括上海的静安区、黄浦区、卢湾区和南市区)。如图2-1。
图2-1
2.缓冲区分析
选择菜单中的分析功能,选择缓冲区分析。如图2-2
图2-2
依次进行
1).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2).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图1-2
4)绘制完线数据集后,选择“数据处理----线数据集拓扑构面”,设置相关的参数后单击确定,便可输出面数据集,另存为一个新的面状数据集,如图1-3。
图1-3
由此,便完成了地理底图的编制。
5. 制作标签专题图
1).选择菜单里“数据集----数据集追加列”,正确的选择对应的参数(目标数据选择面状数据集,数据源来自导入的excel表),在右侧选择要追加的数据。便将导入的excel文件的数据追加到面状数据集里面。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设计来源:上海的小李要在上海购买一套房子,在选择时遇到了很多限制因素,需要方便快捷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寻求的区域应满足以下条件 (按优先级排序):
1).离主要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之内,方便出行。
2).离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
图2-13
图2-14
图2-15
五、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完GIS地理信息系统后进行的,大家对supermap软件的操作都比较熟悉,又从另一方面巩固了对软件的使用技巧。
课程设计是对软件操作的综合考量,对理解课本概念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在上机实验中的作业联系,对软件功能基本了解。较之以往的上机实验,感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挺有意思,培养了兴趣,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超图的使用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 GIS 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提高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为 ArcGIS 106,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实验数据来源于网络和实地采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数据采集1、通过网络搜索获取了某地区的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道路数据。

2、使用 GPS 设备进行实地采集,获取了一些特定地点的坐标信息。

(二)数据预处理1、对下载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统一为 ArcGIS 支持的格式。

2、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去除重复和错误的数据。

3、对坐标系统进行定义和转换,确保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能够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分析。

(三)地图绘制与数据可视化1、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加载到 ArcGIS 中,创建了不同的图层,如地形图层、土地利用图层和道路图层。

2、对每个图层进行符号化设置,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

例如,将地形图层用等高线和颜色填充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地利用图层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道路图层用不同宽度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等级的道路。

(四)空间分析1、缓冲区分析以道路图层为基础,创建了不同宽度的缓冲区,分析道路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影响。

例如,创建了 500 米和 1000 米的缓冲区,研究道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叠加分析将地形图层、土地利用图层和道路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地利用的分布规律和道路建设的适宜性。

例如,找出坡度较缓、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且距离道路较近的区域,为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五)数据输出1、将分析结果以地图的形式输出为图片文件,如 JPEG、PNG 等格式。

2、将分析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为 Excel 文件,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GIS软件(如ArcGIS)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

3. 学习地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方法。

4.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分析能力。

二、实验环境1. 软件:ArcGIS 10.52. 硬件:个人电脑(配置:CPU:Intel i5,内存:8GB,硬盘:500GB)3. 数据:实验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行政区划数据等。

三、实验内容1. 地理数据采集(1)实验目的:学习地理数据的采集方法,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采集工具。

(2)实验步骤:1)利用ArcGIS软件中的“矢量化”工具,将纸质地图数字化成矢量数据。

2)利用ArcGIS软件中的“栅格数据”工具,将遥感影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3)利用GPS设备采集实地数据。

2. 地理数据处理(1)实验目的:学习地理数据的编辑、拓扑检查和空间分析。

(2)实验步骤: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辑,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地理要素等操作。

2)进行拓扑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1)实验目的:学习GIS软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实验步骤:1)分析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2)分析某地区交通网络,绘制交通图。

3)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绘制人口分布图。

4. 地理信息可视化(1)实验目的:学习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方法。

(2)实验步骤:1)利用ArcGIS软件中的“地图制作”工具,制作美观、实用的地图。

2)学习不同地图符号的应用,提高地图的表达效果。

3)学习地图比例尺、图例等地图要素的设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GIS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2. 实验分析:(1)地理数据采集:本次实验采用矢量化、遥感影像转换和GPS采集等方法,成功获取了所需地理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报告)PPT

地理信息系统(报告)PPT

2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自动优化GIS的分析模 型,提高GIS的精度和可靠性。
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地 理信息提取和分类,提高GIS的生产效率和应用 范围。
移动GIS的发展
0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实现 随时随地的地理信息查询和服务。
02
移动GIS可以提高地理信息的可见性和可用性,为公众提供更加
便捷的地理信息服务。
移动GIS还可以实现实时的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提高地理信息
03
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全球定位系统与GIS的结合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 的位置信息,与GIS结合可以 实现更加精准的地理信息分析
和应用。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实 时监测地理信息的变化情况, 提高地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
确性。
技术更新与人才培养
技术研发
持续关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 创新。
培训与交流
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GIS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学科建设
加强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GIS人才。
06 GIS案例研究
城市规划案例:智慧城市的建设
01
02
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
GIS可以实时监测农业灾害情况,为 农业灾害预警提供支持。
农业产量预测
GIS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数据预 测农业产量,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支 持。
04 GIS的未来发展趋势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融合
01
云计算为GIS提供了强大的计 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可以处理 大规模的地理数据,提高GIS 的性能和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习报告教学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专业名称: 14级测绘工程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 指导教师:徐春迪张辉2015年7 月3 日一、实习目的1、熟悉GIS软件——ArcGIS的体这种系结构,掌握ArcMap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ArcCatalog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图像配准,进一步理解坐标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利用ArcMap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ArcMap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5、根据采集数据集,建立DEM,并基于DEM进行地形因子提取,制作专题图,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了解虚拟现实的构建过程。

二、实习任务(1)熟悉ArcGIS(2)完成给定区域的地图矢量化,建立地理数据库。

地理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分层组织,先从几何特征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基本类型的空间对象。

(3)进行地图编制,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渲染输出。

(4)以采集的等高线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三、实习内容(附实习具体操作步骤)1、熟悉ArcGIS软件结构及基本功能2、地理数据库的创建3、图像配准及矢量化4、空间查询5、地图渲染6、制图输出7、构建TIN四、实习时间2015.6.23——2015.7.3五、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实习地点:科技楼518实验楼机房实习时间:上午(1~4节课)、下午(5~8节课)六、实习总结1、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基本熟悉了GIS软件——ArcGIS的体这种系结构,掌握了ArcMap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了ArcCatalog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了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图像配准,进一步理解了坐标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了利用ArcMap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了ArcMap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了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5、根据野外采集的离散点数据集,建立了DEM,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了解了虚拟现实的构建过程。

6、在完成了此次的实习后,我更加学会了怎样更好地学习、更好地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通过自己上网查询、求助同学、向师哥师姐及老师请教,因此也让实习进行得很开心、较顺利。

如此,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能力,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这次实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意义非凡。

7、当然此次实习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实习一开始我并没有利用点、线、面的捕捉功能,对于矢量化中拓扑关系的建立,一开始都是手动连接,导致后面多边形之间放大后空隙较大,也不得不返工检查补修,造成了不少时间的浪费。

所以在实习中,遇到不懂的或不理想的应该多询问老师,这也让我明白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的含义。

在此后的学习中引以为鉴,脚踏实地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

七、实习注意事项:1、各图层坐标系严格一致,均为Gauss-Kruger,Beijing-1954-GK-Zone-18;2、尽量多数字化一些内容,尽量提高数字化精度;3、每加一图层,最好至少矢量化一个要素,否则很难保证在一个视窗范围内显示;4、及时保存实习结果。

附实习具体步骤:一、大致了解ArcGIS体系结构从软件本身功能模块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功能。

1.空间数据的编辑和管理功能2.制图表达及高级制图功能搜索3.地理处理功能4.空间分析等扩展模块5.三维可视化和分析扩展模块二、创建地理数据文件(1) 打开ArcCatalog,选择要保存文件的路径,点击右键新建->新建文件数据库,命名为太ArcMapArcCatalogArcMap是ArcGIS Desktop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程序,具有基于地图的所有功能,是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的以地图为核心的模块,包含一个复杂的专业制图和编辑系统。

ArcCatalog是以数据为核心,用于定位、浏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模块,是用户规划数据库表,用于定制和利用元数据的环境。

利用ArcCatalog可以组织、发现和使用GIS数据,使用标准化的元白,然后右击新建文件数据库->新建->新建数据集,如下图所示(2)在数据集下面创建要素类,如下图(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要创建要素类文件的名称、类型及坐标系等特征。

(4) 为要素类文件添加属性字段。

右击要添加属性字段的要素类文件,选择Properties中的Fields选项卡,在Fields Name中添加所需字段名,在Data Type中选择相应的类型。

(4)用以上方法建立河流,等高线图层。

三、图像配准及矢量化第1步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1)打开ArcMap:…/ArcGIS/ArcMap,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A new empty map,进入ArcMap界面。

(2)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在菜单栏选择自定义->工具条->地理配准,将影像配准工具栏加入。

(3)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taibai3jpg添加到ArcMap中:在工具栏上右击Add Data,选择影像所在路径添加,此时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此处选择公里网格的交点。

(1)首先务必地理配准工具条中地理配准菜单下自动校正处于不选中状态。

(2)在地理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后在影像上找到精确控制点(即公里网格的交点),用鼠标点击交点处,并点击右键,选择Put X and Y,输入该点的实际坐标值。

(3)用同样的方法,在影像上添加多个控制点,后在Georeferenceing工具栏上点击ViewLink Table,可查看影像坐标及其对应的实际坐标值,数据的最后一列表示残差。

对于残差很大的项,可以选中并删除。

(4)完成后,在Georeferenceing工具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Update Display,进行更新显示,此时影像坐标与实际坐标值一致。

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1)更新显示后,执行菜单命令View->Data Frame Properties,打开数据框属性对话框。

(2)在General选项卡中,将地图显示坐标Display设置为对应类型,此处设置为Meters。

(3)在坐标系选项卡中,将数据框的坐标系统设置为“beijing 1954 GK zone 18”第4步分层矢量化(1)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图层。

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点击右键,选择New->Shapefil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该要素类的名称及类型、坐标系等特征。

例如,首先建立“河流”要素,即Name为“河流”;Features Type为Polyline;在Edit中,选择Select->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Gauss Kruger-> beijing 1954 GK zone 18 (同于前面设置的数据框的坐标系统)->确定->OK,此时,已建立一个名为“河流”的线要素类的文件。

(2)从已配准的影像中,提取河流要素。

切换至ArcMap,将新建的“河流”加载至已配准的地图数据框中,双击“河流”下的线符号,或者右击“河流”->Properties->Symbology,设置河流的线型及宽度、颜色等。

(3)添加编辑器工具栏:在菜单栏选择自定义->工具条->编辑器,将编辑工具栏加入;点击编辑工具栏下拉菜单中的开始编辑,编辑工具栏被激活,此时可以根据影像图提取河流要素。

(4)编辑好的河流图层如下(5)(6)重复上述步骤,将影像中所需地物全部提取(居民点,等高线),可自己按照需要进行图层的分类等,便于以后的修改与使用第6步为矢量化要素输入属性方法1、选择要输入属性的图层,右击选择打开属性表,对其中的对应项进行属性的添加及修改。

方法2 、在Editor工具栏上,选择,然后在图面上点击需要添加或修改属性的要素,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对应项,进行修改即可。

同样的方法为居民点,等高线分别添加名称和高程四、空间查询利用sql语句进行查询(1)单击选择菜单,并单击按属性查询(2)单击Layer下拉箭头,点击需要选择的要素所在的图层;单击Method下拉箭头,并单击一种选择方式;双击一个字段,将字段名添加到表达式框中;单击一个运算符,将其添加到表达式中;单击Get Unique Values来查看选中的字段的值,双击某个值,将其添加到表达式中。

(3)要检查语法是否正确或者输入的条件是否会选中要素,单击保存按钮;单击应用。

ArcMap窗口底部的状态栏会显示总共有多少要素被选中。

根据位置信息进行查询(1)单击选择菜单,然后单击按位置查询(2)在“I want to”下单击下拉箭头,并选定某一选择要素方式,此处选择selectfeatures from;“the following layers”, 选中需要选择的要素所在的图层;“that”,是选择要素方式(3中给出详细介绍);“the features in this layer”,选择用来搜索的要素所在的图层;选中“Apply a buffer to the features in ”<图层>,可以为搜索要素创建缓冲区。

单击Apply。

ArcMap就选中了符合要求的要素。

(3)“that”选择要素的方式,主要有intersect(相交)、are within a distance of(在…距离范围内)、contain(包含)、completely contain(完全包含)、are within(在…内)、are completely within(完全在…内)、are identical to(与…等同)、touch the boundary of(与…接触)、share a line segment with(与…有公共线段)、are crossed by the outline of(被…跨界)、have their centroid in(中心在…里)等。

六、专题图的制作1.制作等高线专题地图(1)只打开等高线图层(2)切换视图到版面制图,即Layout View,可以在菜单栏View下选择Layout View,也可以点击图形窗口左下角处的按钮。

(3)添加制图元素及输出①插入标题。

执行菜单命令:插入 >>标题,输入图名;在图名上点右键后选择属性,以设置合适的字号、字体、图名位置等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