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带儿歌版)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课件2

童话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体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童谣和童话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通过阅读童谣和童话,儿童可以学习到许多生活经验和社交技能,例如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了解童谣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03
02
01
01
02
04
03
童谣与童话的概述
特点
语言简练、押韵,易于记忆和传唱。
形式多样,包括儿歌、摇篮曲、游戏歌等。
内容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适合儿童欣赏。
定义:童谣是一种口头流传的儿童文学形式,通常以简洁、押韵的语言表达,富有节奏感。
两者都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儿童喜爱。
童谣和童话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童谣和童话的语言表达方式有相似之处,都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童谣与童话的艺术表现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ppt课件2
目录
CONTENTS
课程导入童谣与童话的概述童谣与童话的艺术表现童谣与童话的文化内涵课堂互动与实践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程导入
01
02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创作童谣童话主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童谣童话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3童谣童画

3.童谣童画一.教材分析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童谣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因此,让学生学童谣,画童画,将童画童谣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教材安排了两个版面,选取了我国众多优秀的民间童谣中的8首,其中《纺线车》、《采藕》、《秧歌》、《种莲子》、《点点窝窝》这5首童谣与人们的生产劳动有关,通过童谣歌颂了劳动之美,体现了创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荡秋千》、《数蛤蟆》展现了儿童游戏的欢快场面,《小小孩儿会唱歌》则向我们描述了能干、机灵的小孩形象。
这3首也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创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
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童谣的文学美、音韵美,还能感受创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教学内容。
教材提供了与童谣对应的童画作品,有剪纸、喷画、刻画、水粉水彩画,表现形式多样,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范本。
提问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本课教学极具开放性,在作画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童谣的意境即可。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喜欢的童谣。
(教师)课件(二)教学过程1.导入。
(1)课件播放《摇到外婆桥》的童谣。
还记得这首童谣吗?当听到这首童谣,你的脑海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是呀,这首童谣让我们勾起了无数对童年的回忆,对外婆的思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儿歌变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儿歌激发想象力,把儿歌中的内容变成一幅画。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儿歌素材,如《小星星》、《小燕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儿歌进行创作。
教材还提供了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绘画创作充满兴趣。
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但是,对于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儿歌激发想象力,把儿歌中的内容变成一幅画。
2.让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儿歌,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儿歌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示范教学法:老师现场示范绘画技法,引导学生学习。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提高绘画技巧。
4.欣赏评价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儿歌素材和相关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墨、水彩等。
2.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儿歌和展示作品。
3.老师提前学习并掌握不同绘画技法,以便进行示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小星星》,引导学生跟着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然后提问:“你们能用画画的方式表现这首儿歌吗?”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并简单讲解每种绘画技法的基本步骤和特点。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2)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2)《儿歌变画》教案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初步了解文学与美术形式的联系。
2.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3.学习儿歌配画的艺术形式。
二、教学难点:掌握方法和步骤。
三、教师准备:儿歌、范画、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的儿歌、铅笔、橡皮、图画纸。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经常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儿歌声中进入甜蜜的梦乡,同学们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儿歌吧!师:如果我们把这首儿歌配上画,那就更完美无缺了。
同学们也有好多儿歌,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和神奇吧!(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1)、教师示范儿歌《蜗牛与黄鹂鸟》的配画:老师讲解画中应该有什么,大家想一想。
师:找学生回答?虽然有,但是否美观?我们如何让它更美呢?请大家跟着音乐在唱一遍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内容使画面内容更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
(指名学生说)播放第二首音乐让大家猜是什么歌?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师:大家想象一下画中应该有什么?老师给大家找了几幅画,让大家猜一下是什么歌吧。
4.出示图片:《拔萝卜》)学生齐唱《拔萝卜》儿歌。
①师:《拔萝卜》看这个萝卜真大啊!小朋友找来了好多帮手来一起拔萝卜...... 出示图片孩子们反应真快一口说出《小白兔白又白》。
我们来唱一下这首儿歌吧!说出小兔子爱吃什么。
5.欣赏作品出示图片,学生小组讨论:同样是一首儿歌,作品中的两只老虎的表现却完全不同,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研究和分析儿歌配画的两种方法:全面表现和夸张或含蓄。
)学生分组发言。
师:分析的很好,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很强,希望大家都要像这位同学一样养成认真分析的好习惯。
儿歌_儿童故事插图简笔画创编

构图设计
构 图 设 计
构图设计
1、主要表现的形象要完整,多安排在画面中间位置,即构图中的中景部分。
2、主角近处的陪衬物要表现的充实、仔细,即构图中的近景部分。 3、远处的背景要简单、概括,处理的要模糊。有时是内容涉及的,但更多的 是衬托主角,即构图中的远景
பைடு நூலகம்
形象表现
1、夸张法
什么的更什么
2、拟人化法
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位猪妈妈和她的三可爱的小猪。妈妈每天很辛苦, 小猪们一天天长大了,可还是什么事都不做。 一天晚上,吃过晚饭,猪妈妈把孩子们叫到面前郑重其事地说:"你们已经长大了, 应该独立生活了,等你们盖好自己的房后就搬出去住吧。 三只小猪谁也不想搬出去住,更不想自己动手盖房子,又不能不听妈妈的话。于 是,他们开始琢磨什么样的房子。老大先动手了。 他首先扛来许多稻草,选择了一片空地,在中间搭了一座简易的稻草屋,然后用 草绳捆了捆。"哈哈!我有自己的房子了!"老大乐得欢蹦乱跳。 第二天老大搬进了自己的新家,老二和老三好奇地前来参观。老二说:"老三,你 看大哥的房子,也太简陋了,我要盖一座又漂亮、又舒适的房子!" 老二跑到山上砍下许多木头回来,锯成木板、木条,叮叮当当地敲个不停。不久, 老二也盖好了自己的木房子。显然这比老大的要漂亮、结实得多。 老二很快搬到自己的新家住了,老大和老三也过来参观。老大赞不绝口,深感自 己的房子过于简陋;老三看后说:"我盖的房子还会更好的。" 老三回到家左思右想,终于决定建造一栋用砖石砌成的房子,因为这种房子非常 坚固,不怕风吹雨打,可这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啊! 老三每天起早贪黑,一趟一趟地搬回一块一块的石头,堆在一旁,再一块一块地 砌成一面面墙。哥哥们在一旁取笑道:"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做!" 小弟毫不理会,仍夜以继日地工作。哥哥们休息了,他还在不停地干。这样整整 过了三个月,老三的新房子也盖好了!他好高兴啊! 有一天来了一只大野狼。老大惊慌地躲进了他的稻草屋。野狼"嘿嘿"地冷笑了两声, 狠狠吹了口气就把稻草屋吹倒了。老大只好撒腿就跑。
少儿学习绘画儿歌

学画学画不难也不宜,成功还得靠自己。
不怕困难懂规矩,尊师学习才有趣。
老师授课记心里,方法步骤要牢记。
按时上课不缺席,课后坚持勤练习。
准备课前认真查一遍,学习用具备齐全。
根据课程把纸选,铅笔软硬相差远。
水粉水彩有区别,彩笔没水干瞪眼。
油画棒色不可少,用时方便兴致添。
姿势作画之时身不斜,画纸铺平好画线。
眼睛要离画面远,距离太近看不全。
铅芯离手一寸多,行笔自如不遮眼。
良好习惯保持好,长时作画不疲倦。
观察作画不要忙动笔,物体范画观察细。
内容画法要考虑,构图比例细分析。
造型特征脑中记,酝酿计划在心里。
画前观察很重要,胸有成竹好下笔。
构图画面安排要得法,四周留空勿满画。
主题突出别太偏,上面略小下略大。
高低穿插巧搭配,太大太小都不佳。
各处位置安排好,画面饱满有变化。
轮廓动笔之前观察细,下笔先从记号起。
大胆下笔心不急,基本形画形容易。
大刀阔斧画轮廓,细节不要多考虑。
做好画画第一步,轮廓画好画顺利。
画线画线不可续着描,断断续续很不好。
一气呵成画好线,流畅漂亮水平高。
先轻后重留余地,修改刻画不烦恼。
粗细深浅有变化,浓淡适宜好线条。
画形物体复杂难下笔,先从基本形画起。
前后长宽比例准,直弧斜线画分明。
对称物体左右比,两边一致看仔细。
形为画骨不马虎,造型准确要牢记。
比较画面差距知多少,作画之中多比较。
眼睛画面不可近,画放远些检查好。
反复检查和修改,错误早点都改掉。
不要等到画完了,再改麻烦不会少。
改错画画改错须知道,少用橡皮习惯好。
不能一错就要檫,错线不必先檫掉。
观察之后画新线,新线旧线做比较。
修改好了檫旧线,先改后檫方法巧。
涂色画面涂色很重要,胡涂乱抹实在糟。
先用彩色把边描,里面顺形涂匀好。
相近颜色要隔开,冷暖对比别忘掉。
色彩鲜明画面美,深浅变化真奇妙。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提高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本第9页“儿歌变画”。
2. 课本第10页“作品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儿歌内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本、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图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引导学生回忆儿歌中的场景和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教师讲解课本第9页“儿歌变画”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儿歌内容,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场景和角色。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画笔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内容:绘画方法、观察、分析、创作七、作业设计1. 课本第10页“作品欣赏”。
2. 课后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儿歌变画的形式,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提高了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儿歌内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简笔画儿歌——树

简笔画儿歌——树
1、柳树
梯形画上树枝桠,几个半圆树上画。
枝桠飘起长头发,头发长出小芽芽。
2、柳树
矮矮胖胖大树干,头发长长真好看。
此树常在水边立,微风一吹舞翩迁。
3、柳树
大柳树,长的慢,矮矮树干几道弯。
大树头,真好看,绿绿头发长又软。
4、小树
一个树干仨枝桠,像把叉子长又大,
绕着枝桠跑一圈,一棵小树画出来。
5、松树
一座小山尖又尖,几座小山叠罗汉。
下面加个小框框,一棵松树画出来。
6、棕榈树
一种小树真奇怪,浑身绕满线圈圈。
头顶几个大蒲扇,呼呼啦啦摇起来。
儿歌变画美术教案

教案名称:儿歌变画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唱儿歌,了解和欣赏传统的儿童歌曲。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将儿歌中的内容表现出来。
3. 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资源。
2. 绘画用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3. 白纸或画板。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介绍今天的教学主题是将儿歌中的内容变成画。
-唱一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儿歌,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欣赏儿歌(10分钟):-播放或唱一首儿歌,让学生仔细听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境。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儿歌的感受和想法。
3. 观察和讨论(10分钟):-将儿歌中的关键场景或角色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讨论儿歌中的元素,如颜色、形状、动作等。
4. 绘画表现(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儿歌的理解和想象,用绘画表达出儿歌中的情节或角色。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尽量将儿歌中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5. 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和评价(5分钟):-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收获。
-与学生一起评价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美术才能。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给予奖励和认可。
2. 鼓励学生尝试将其他儿歌或故事内容进行绘画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欣赏儿歌、讨论和绘画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表达能力、创意和技巧等方面。
3. 学生之间的互相欣赏和评价也可以作为评估的参考依据。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儿歌变画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儿歌变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过儿歌,觉得儿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儿歌变成美丽的画作。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绘画技巧的讲解需要更加详细,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其次,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要更加具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最后,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绘画创作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能提高绘画技能,还能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环节十分活跃,他们积极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绘画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如何将儿歌中的动态场景表现到画纸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也展现了不错的团队协作能力。我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成果分享时,每个小组都能够展示出独特的作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二、核心素养目标
《儿歌变画》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增强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儿歌中的形象和情感,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技巧;2.在欣赏儿歌和创作绘画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3.结合儿歌的文化背景,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增强文化意识;4.鼓励创意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童谣童画

---精品---
---精品---
线描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花花绿绿过新年。
剪纸
---精品---
拼贴
---精品---
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首童谣,进 行想象画创作。
(注意:构图、色彩、造型夸张)
---精品---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品---
---精品---
小老鼠,上灯台 偷吃油,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啦! 叽里咕噜 滚下来。
---精品---
油 画 棒
---精品---
---精品---
水 彩 笔
彩 铅
---精品---
水 粉
---精品---
• 镜中有个我, • 和我一般般, • 我笑他也笑, • 是我小伙伴, • 家里留下我, • 有他来做伴, • 我再不独单。
鸟儿 小小鱼儿游江河
---精品---
---精品---
《小小孩儿会唱歌》
小小鸟儿飞上天, 小小鱼儿游江河, 小小斧头劈大树, 小小孩儿会唱歌。
---精品---
一个词 一句话 整首诗
---精品---
---精品---
小老鼠,上灯台 偷吃油,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啦! 叽里咕噜 滚下来。
---精品---
幼儿园幼儿自编儿歌:画圆圈

幼儿园儿童自制的儿童歌曲:画一个圆圈【教学目标】1.通过自我编辑儿童歌曲《画圆圈》,儿童可以了解制作儿童歌曲的简单方法。
2.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在圆纸上画太阳,眼镜,鸡,蝴蝶,花朵,气球和葡萄;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圆圈;【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
老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有一个小客人(展示一个天鹅绒娃娃),她叫袁媛。
圆圆特别喜欢圆形物体:她喜欢吃圆形蛋糕,喜欢圆形帽子,喜欢玩球形,喜欢画圆圈。
圆圆说,现在你必须和孩子们画个圆圈。
你快乐吗?(2)基础部分激发孩子们想象:圈子会变成什么样?培养幼儿的思维。
师:圆圆有技巧,可以画很多好东西。
现在让孩子们猜,圆圆能画出什么?(孩子猜后,出示袁媛的画)(3)学习编辑儿童歌曲《画圆圈》(1)通过交谈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老师:孩子们真的很聪明,他们猜到了元媛的画。
圆圆的绘画有趣吗?为什么?(全部由圆圈组成;它们也排列成一个圆圈,两个圆圈……按七个圆圈的顺序)。
现在圆圆说,我想请孩子们为她的圈子创作一首歌。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满足她的要求。
(2)告诉孩子们如何制作歌曲和要求。
老师:怎么唱?我们可以根据原画的特点来写出优美的单词,这些单词好看,易读。
教师示范的第一句话:元圆的第一幅画画了几个圈?老师可以编辑:'画一个圆圈,然后阳光普照。
'(3)儿童练习唱歌的儿童歌曲,老师组织儿童的评论。
肯定编译的好处,并将一个句子编译为一个句子。
编译了七幅画之后,老师和幼儿一起组成了新单词。
最后,老师启发了幼儿们为儿童歌曲创作一句话:“这个圈子真的很有趣,每个人都在玩。
'(4)激发孩子给孩子起个名字。
(5)由儿童组编的儿童歌曲《画圆圈》。
(四)尾部老师:孩子们,我们今天和元媛玩得开心吗?圆圆画了许多有趣的画。
孩子们为她的画作儿歌。
那我们就像元媛。
现在,老师给孩子们发送了一些论文。
您可以圈出有趣的图片,然后自己编辑。
有一首好歌,对同桌的孩子们说,好吗?附儿童歌曲:画一个圆画一个圆圈,太阳敲响;画两个圆;眼镜看起来不错;画三个圆圈,鸡叫喜悦;画四个圆圈,跳舞蝴蝶;画了五个圆圈,花朵真的很鲜艳;画六个圆圈,气球飞向天空;葡萄涂成七个圆圈,酸甜。
大班画画课的儿歌教案

大班画画课的儿歌教案标题:大班画画课的儿歌教案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旨在为大班儿童提供一堂寓教于乐的画画课。
通过结合儿歌和绘画,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帮助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通过儿歌的引导,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专注力。
3. 培养儿童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绘画工具和材料:彩色铅笔、水彩笔、纸张、画板等。
2. 儿歌资源:与绘画主题相关的儿歌音乐。
教学过程:1. 温习绘画基本技巧(5分钟)- 介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示范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运用。
2. 引入儿歌和绘画主题(5分钟)- 播放与绘画主题相关的儿歌音乐,例如《小兔子乖乖》。
- 鼓励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如跳舞或摇摆。
3. 创作绘画作品(15分钟)- 根据绘画主题,向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创作题材,如动物、自然景观等。
- 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线条。
4. 结合儿歌继续创作(10分钟)- 播放继续与绘画主题相关的儿歌音乐。
- 引导孩子们根据音乐的内容和旋律,继续在画纸上创作,与音乐表达产生联系。
5. 展示和分享作品(5分钟)- 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作品创作的想法和感受。
- 鼓励其他孩子对展示作品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赞美。
6. 结束课程(5分钟)-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成果。
- 鼓励儿童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绘画的乐趣并继续创作。
教学延伸:1. 在课后绘画时间内提供更多绘画材料和主题,鼓励孩子们继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2. 在家长会或学校活动中展示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
3.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言、数学等,设计更多与绘画相关的活动,促进综合学习。
评估方法: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
2. 收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
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

学生 作品 欣赏
谢 谢Βιβλιοθήκη 嗨吆嗨吆,拔不动, 嗨吆嗨吆,拔不动。
小弟弟,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来了!
猜一猜
• 《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 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 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猜一猜
• 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 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 谁来也不开。 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就开就开我就开,
?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第11课
儿歌变画
拔萝卜(年画)现代 特伟
《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吆,嗨吆吆,
嗨吆嗨吆,拔不动, 嗨吆嗨吆,拔不动。
老婆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来了!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吆,嗨吆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