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男主人公的孤独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男主人公
的孤独感陈愉愉2004050945 指导老师张世君教授暨南大学中文系
2007年5月4日 ? 村上的现实主义小说《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一个六十年
代日本青少年与两个女孩子纠结的爱情故事,并由此揭示他内心的苦闷彷徨和无
限悲凉的孤独。本文在分析主人公孤独感的特点的基础上,对主人公孤独感的根
源、表现方式以及孤独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由此来阐释笔者所持的从容淡然的人
生态度。在当今太平盛世下,现代都市繁华喧闹的生活并没有给这一代青年
带来心灵的满足和愉悦。无须指责“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面对
社会,面对成长,他们有时迷惘,有时茫然。在生活的缝隙中,空虚与孤独感总
是不可避免地充斥其间,难以散去。作家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阐释了生与死,
生与爱,性与情的哲理。从他所提供的那种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我们是
否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俯瞰人生,去领悟生命的本质?“孤独”是一
种自我认同、自我保全、自我经营、自我完善、自得自乐的情怀。《挪威的森
林》的故事背景是60年代末,那时日本还没有完全摆脱“二战”战败国的精神
阴影,战争的残酷性也让人们先前固有的价值观土崩瓦解,人们普遍面临着价值
观的重新确认,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失落。处于青春成长期,也是主人公容易感
到孤独的一个原因。一、孤独的根源和本质二、作品中对孤独感的表现贯
穿于全书的孤独感,建立在死亡与病痛的光圈里。木月的死,直子和玲子的病,
以及初美和直子最后的香销玉陨,都给渡边带来了深痛的悲切。孤独感由此氤氲
在他的生活久久难以散去。这里的孤独,有来自痛失朋友的 name=baidusnap0>
的抉择,来自社会大环境对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更有来自青年本身桀骜不
屈的特有气质。“如今想来,那真是奇特的日日夜夜。在活得好端端青春年代,
居然凡事都以死为轴心旋转不休。”“我死活都要离开神户,想在没有任何熟
人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种莫可名状的心绪,我既不能将其排遣于外,
又不能将其深藏于内”。活泼迷人的绿子的出现,为他阴霾的心里引进了一版
阳光。我非常喜欢你,不想再撒手。问题是现在毫无办法,进退两难。我所
知道的,只是一种责任,作为某种人的责任,并且我不能放弃这种责任。这是
恋爱中最俗不可耐的情节,责任和激情,当无法选择的时候,是放弃选择,或是全部选择?社会没有赋予青年们强大的使命感,爱情却给他们带来了关于责任感的思考。当外面的社会发生沧桑巨变时,人们高喊变革,很多人为此而死去时,他几乎没有抬头,在他看来,这些无一不是虚构的毫无意义的。他判断不出自己身于何处,更不具有自己是在朝正确方向前进的信心。他之所以挪动步履,只是因为必须挪动,而无论去哪里。面对重大事件,他始终保持一种无视和揶揄的态度,用淡定和从容去应付纷繁的世界。他对俗世不满,以至于令自己脱离社会,这也是他内心孤寂的一个重要源由和表现。直子病情恶化“春夜里的烟花,宛如从开裂的皮肤中鼓胀出来的烂肉,整个院子都充满烂肉那甜腻而沉闷的腐臭气味。”“我想,那般巧夺天工的肢体为什么非生病不可呢?他们为什么不肯放直子一条生路呢?”‘“我觉得自己周身仿佛紧紧贴上了一层薄膜,我无法同外界相融无间,而同时他们的手也无法触及我的皮肤。”当直子离开人世,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她已魂归九泉这一事实,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潮水退去,我一个人剩在沙滩上。任凭悲哀变成深重的夜幕将自己合拢。每当这时候,我时常独自哭泣。”木月的死让他明白这样一个哲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而直子的死,更使他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法消除所爱之人带来的悲哀。三、对孤独感的思考挪威的森林中对孤独感的描写,使得全书充满了浓浓的悲剧情调,并由此揭示了生命脆弱而苍白的本质美感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的人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潜意识的孤独与迷惘。在这部小说中,村上不仅仅是展现现代人孤独的生存状态,更为我们提供一种通向森林尽头的道路和出口,即是勇敢面对孤独、不屈服于孤独。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相对于现世的繁杂和浑浊,作品中提倡的保持个体的自尊和自傲,从容和洒脱以及戏弄和否定的力量。使孤独和无奈在确认中得到复位和释放,在释放中得到安置。《挪威的森林》通篇笼罩着悲天悯人的温情,作者不仅洞穿光怪陆离的都市本身并索性置于描述之外,而且洞穿存在本身,剥离出人性的光点、人的可爱之处,给人的心灵以温情脉脉的抚慰,从而化解他们的无奈与孤独。生命的欠缺,其实在于我们不晓得从遗憾中领略圆满。孤独,不过是拒绝时间蜕变的人们用以保存自己的最好方式。在笔者看来,惟有这种傲然的自我释放才能保存生命中的一
些价值。这种意义上的孤独也许是与可悲无法交织吻合的,因为它的涵义是对生命的坚持。人生在世,长不过百年之久。在生的时光中,我们可能因俗世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因身体的顿挫不适而万念俱灰,因生命的瞬息飘逝而惆怅哀叹。倘若孤独也是百年长河里的一袭蜿蜒水带,那么,不妨让我们试着从容淡然地去接受,去品尝其中的甘甜和苦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