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坐骨神经电位传导和肌肉收缩

合集下载

蛙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蛙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掌握坐骨神经的分离方法。

2. 观察坐骨神经的生理特性,了解神经兴奋传导的原理。

3. 掌握电刺激神经的方法,观察神经兴奋传导时的生物电现象。

二、实验原理蛙坐骨神经是人体重要的神经之一,负责下肢的感觉和运动。

坐骨神经兴奋传导过程中,会产生生物电现象,通过电刺激可以观察到神经兴奋传导的特点。

本实验通过分离蛙坐骨神经,观察神经兴奋传导过程,了解神经兴奋传导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剪刀、镊子、手术刀、电刺激器、任氏液、培养皿、生理盐水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放大镜、示波器、刺激器控制台、电极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青蛙解剖,取出坐骨神经,用任氏液清洗,备用。

2. 分离坐骨神经:用剪刀和镊子小心分离坐骨神经,注意保护神经纤维的完整性。

3. 制作神经标本:将分离好的坐骨神经固定在培养皿中,用生理盐水浸泡。

4. 观察神经兴奋传导:将电极连接到示波器,调整电极位置,观察神经兴奋传导时的生物电现象。

5. 电刺激神经:调整电刺激器,给予坐骨神经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神经兴奋传导情况。

6. 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并记录神经兴奋传导的速度、幅度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坐骨神经在电刺激下,兴奋传导速度快,传导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生物电现象。

2. 实验结果显示,神经兴奋传导速度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即电刺激强度越大,神经兴奋传导速度越快。

3. 实验结果还显示,神经兴奋传导过程中,生物电幅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分离了蛙坐骨神经,观察到了神经兴奋传导的生物电现象。

2. 通过电刺激神经,验证了神经兴奋传导的速度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

3. 本实验有助于加深对神经兴奋传导原理的理解,为生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神经纤维的完整性等。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神经纤维的完整性,避免损伤神经。

蛙肌肉收缩实验报告

蛙肌肉收缩实验报告

蛙肌肉收缩实验报告====================引言肌肉收缩是动物运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通过刺激神经,肌肉能够产生收缩和舒张的反应。

蛙肌肉收缩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肌肉收缩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肌肉收缩的影响,并通过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深入探讨肌肉收缩的机理。

材料和方法材料- 实验蛙:5只新鲜活体蛙- 实验台- 刺激仪- 计时器- 注射器和生理盐水- 实验记录表方法1. 将蛙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肌肉暴露在外,并保持肌肉湿润。

2. 使用刺激仪刺激蛙肌肉,刺激强度可通过调节刺激仪的电流大小控制。

3. 选择一块适合的蛙肌肉进行实验,将电极贴于其表面,确保刺激点与电极紧密贴合。

4. 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记录下实验条件。

5. 开始实验后,使用计时器记录下每次蛙肌肉收缩开始的时间,并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

6. 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台及仪器,处理实验蛙。

结果和讨论数据记录实验次数刺激强度(mA)刺激频率(次/秒)肌肉收缩时间(秒)-1 2 1 0.52 4 2 0.63 6 3 0.94 8 4 1.25 10 5 1.5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以下结论:1.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蛙肌肉收缩的时间逐渐延长。

2.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蛙肌肉收缩的时间也逐渐延长。

3.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肌肉收缩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即刺激强度和频率越高,蛙肌肉收缩的时间越长。

讨论和分析蛙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

刺激仪通过刺激蛙肌肉表面的神经末梢,使神经传递肌肉收缩指令,从而触发肌肉收缩反应。

实验中我们通过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模拟了不同的神经信号强度和频率,观察其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刺激强度是指刺激仪输出的电流大小,理论上刺激强度越大,肌肉收缩的力度越大,持续时间也会相对延长。

这是因为较大的刺激强度能够引发更多神经元的兴奋,使肌肉获得更强的收缩信号。

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蛙肌肉收缩的时间逐渐延长。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引言:肌肉收缩是生物体运动的基础,而骨骼肌是人体最常见的肌肉类型。

为了深入了解骨骼肌的收缩机制,我们进行了一项蛙骨骼肌收缩实验。

本实验旨在观察蛙骨骼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情况,并分析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新鲜的蛙腿肌肉作为实验材料,将其取出并清洗干净。

同时,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生理盐水、电极、刺激电源等设备。

2. 实验步骤:a. 将蛙腿肌肉放置在实验盘中,并用生理盐水保持其湿润。

b. 将电极插入蛙腿肌肉中,一个作为刺激电极,另一个作为接地电极。

c. 调节刺激电源的电流强度,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记录下每个强度下蛙腿肌肉的收缩情况。

d. 观察蛙腿肌肉的收缩情况,并记录下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蛙腿肌肉在不同刺激强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收缩情况。

当刺激强度较小时,肌肉没有明显的收缩反应;而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开始出现轻微的收缩,直至最大收缩。

在最大收缩状态下,肌肉呈现出紧绷的状态,且无法再进一步收缩。

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刺激强度对蛙骨骼肌收缩有直接影响。

刺激强度越大,肌肉收缩的程度越明显。

这是因为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神经冲动的传导增强,从而促使肌肉纤维的收缩。

2. 蛙骨骼肌具有最大收缩限度。

一旦肌肉达到最大收缩状态,无论刺激强度再大,肌肉都无法进一步收缩。

这是因为肌肉纤维在最大收缩状态下已经达到了最大的重叠程度,无法再进一步重叠。

3. 蛙骨骼肌的收缩是通过神经冲动引起的。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刺激电极向蛙骨骼肌传递电流,从而模拟神经冲动的传导。

这表明神经冲动在肌肉收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蛙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刺激强度、最大收缩限度以及神经冲动都是影响肌肉收缩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研究肌肉收缩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运动过程,并为临床医学和运动科学提供理论依据。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以下是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按照科学实验报告格式书写:摘要:本实验旨在观察蛙骨骼肌在不同刺激强度下的收缩情况。

通过给蛙腿肌肉施加电刺激,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得到了一系列数据,并分析了数据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蛙骨骼肌收缩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但当刺激强度过高时反而会导致蛙骨骼肌的疲劳。

实验设计:为了研究蛙骨骼肌的收缩情况,我们选取了10只健康的蛙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不同刺激强度下记录蛙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蛙骨骼肌电刺激装置和数据采集设备,以记录收缩曲线和数据。

实验步骤:1. 选取10只健康蛙,将它们放置在实验台上。

2. 通过电极将电刺激传递到蛙腿肌肉,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刺激强度。

3. 通过电极记录肌肉收缩的曲线和数据。

4.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足够的数据。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不同强度下蛙骨骼肌的收缩情况,并计算出了平均值和标准差。

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当刺激强度从0.1V 逐渐增加到1.0V时,蛙骨骼肌的收缩可以逐渐增强。

但当刺激强度超过1.5V时,蛙骨骼肌反而会逐渐疲劳,收缩力度逐渐减弱。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刺激强度(V)平均收缩幅度(mm)标准差(mm)0.1 1.4 0.20.5 2.8 0.31.0 4.6 0.41.5 5.2 0.52.0 4.8 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蛙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可以逐渐增强,但同时也对刺激强度有一定的限制。

当刺激强度过高时,会导致蛙骨骼肌的疲劳。

这一结果说明了在蛙骨骼肌的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刺激强度的选择,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训练效果的提升。

蛙神经肌肉实验报告

蛙神经肌肉实验报告

蛙神经肌肉实验报告蛙神经肌肉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蛙神经肌肉的实验研究,探索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原理,深入了解神经传递的过程以及肌肉收缩的机制。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蛙、生理盐水、刀具、电极、电源、示波器等。

方法:首先,将蛙固定在实验台上,用生理盐水浸泡蛙的后腿,以保持组织的湿润。

然后,小心地剥离蛙的皮肤,暴露出神经和肌肉。

接下来,用电极刺激蛙的神经,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并记录下来。

最后,通过改变刺激的电压和频率,观察肌肉收缩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电极刺激到蛙的神经时,肌肉会出现收缩现象。

通过改变电压和频率,我们发现肌肉的收缩程度和频率都会随之变化。

当电压较低时,肌肉的收缩较弱,而当电压较高时,肌肉的收缩则更加明显。

此外,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肌肉的收缩也相对较慢,而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肌肉的收缩则更加迅速。

实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神经肌肉系统是通过神经传递来控制肌肉的收缩。

当神经受到刺激时,会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会传递给肌肉,引发肌肉的收缩。

而电极在实验中的作用就是模拟神经传递过程,通过电刺激来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引发肌肉的收缩。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电压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电压的增加会导致肌肉收缩的程度增加,而频率的增加则会导致肌肉收缩的速度增加。

这说明肌肉的收缩是与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密切相关的。

这个发现对于理解肌肉的生理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对蛙神经肌肉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神经肌肉系统是通过神经递质的传递来控制肌肉的收缩。

电压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程度和速度有影响。

这些发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肌肉收缩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神经肌肉系统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神经肌肉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理系统,它在人体运动和其他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蛙坐骨神经干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掌握神经肌肉接头的测定方法和技巧,学习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记录和分析方法,深入了解神经传导的基本机理。

实验原理:蛙坐骨神经干是神经传导的重要组织,由大量神经纤维构成,是神经冲动的传递通路。

神经冲动传导是指类似于电流的生物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靶细胞上的过程。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肌肉接头产生动作电位,反映神经冲动的传递情况。

动作电位的测量是研究神经传导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实验器材:蛙、麻醉器,放大器,隔离器,逆止器,刺激极,探针极,银线,电极膏,实验记录纸等。

实验步骤:1、用适量麻醉剂将蛙麻醉。

2、用剪刀剪去蛙的一部分肌肉,找到大约5毫米左右的坐骨神经干,用银线轻轻固定。

3、将刺激极粘在蛙的大腿部肌肉上,将探针极插入神经干上。

4、将放大器、隔离器、逆止器与刺激极、探针极连接。

5、调整隔离器、逆止器、放大器的参数,使所测波形在记录纸上清晰可见且无噪音干扰。

6、改变刺激极输入电量的大小,记录神经肌肉接头的相应电位。

反复测量并记录数据。

7、根据神经肌肉接头产生的电位波形特征和输入电量的大小,计算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测量了神经肌肉接头产生的电位波形特征和输入电量的大小,计算了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蛙坐骨神经干的生理特性和传导速度,深入了解神经传导机制的基本机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机理,掌握了神经肌肉接头测定方法和技巧,学习了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计算方法。

同时,还深刻认识到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重要性,要时刻保持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作。

蛙神经肌肉实验报告

蛙神经肌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3. 探讨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神经肌肉兴奋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播,肌肉收缩是指肌肉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收缩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刺激蛙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从而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蛙、任氏液、蛙板、蛙钉、手术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刺激器等。

2. 实验仪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电子刺激器、张力换能器、肌动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1)取蛙一只,用任氏液浸泡,使其麻醉。

(2)在蛙板上固定蛙,用手术剪剪开皮肤,暴露出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3)用眼科镊夹住坐骨神经,用手术剪剪下一段,并剥去外膜,使其裸露。

(4)用金属探针从坐骨神经的近端向远端插入,使其与腓肠肌相连。

(5)将腓肠肌与肌动器相连,记录肌肉的收缩情况。

2.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1)设置不同的刺激强度,分别对坐骨神经进行刺激。

(2)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记录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

(3)分析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3.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1)设置不同的刺激频率,分别对坐骨神经进行刺激。

(2)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记录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

(3)分析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大。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肌肉收缩幅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不再增大。

2.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大。

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值时,肌肉收缩幅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刺激频率,肌肉收缩幅度不再增大。

六、实验结论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可行,可以用于研究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蛙肌肉神经综合实验报告

蛙肌肉神经综合实验报告

蛙肌肉神经综合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测定;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和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骨骼肌收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2.掌握蛙类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3.学习电生理实验方法4.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5.学习测定蟾蜍或蛙坐骨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6.学习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8.分析单收缩过程的三个时期9.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10.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11.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二、实验方法与步骤1.双毁髓法处理牛蛙:一手握住牛蛙,另一手使用毁髓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戳断脊髓后,将毁髓针横置伸入颅腔捣毁脑,再反向找到脊椎管,将毁髓针伸入捣毁脊髓。

处理后检查牛蛙四肢是否完全松弛。

2.制备牛蛙坐骨神经干标本:将牛蛙背面朝上,在前肢的水平处将牛蛙脊椎骨剪断,随后沿身体两侧向下剪开,将牛蛙内脏清理出去,剥皮后,只保留牛蛙的背部以及两腿。

沿牛蛙背部脊椎骨的中间剪开,将牛蛙一分为二,随后将一只蛙腿订置于蛙板上。

用玻璃针分隔蛙腿肌肉找到坐骨神经干,并将其剥离出,剥离过程中可翻转蛙腿,保证神经完整。

剪去神经干上的其他分支,最终保留坐骨神经干,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部分脊柱,另一头用棉线打结后,提出坐骨神经干标本。

过程中注意金属器械不要压碰、触及、损伤神经,可用任氏液湿润标本,避免神经干燥失效。

3.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测定:将牛蛙坐骨神经干标本置于仪器上,连接电脑,调节合适的参数进行实验。

3.1刺激强度与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的关系: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刚刚出现动作电位时的刺激强度即为阈刺激。

在阈刺激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刺激强度,可见动作电位的图形为双相,而且其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增大时的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

3.2双向动作电位参数的测量:在最大刺激下,测出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时程和幅度。

蛙的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蛙的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蛙的坐骨神经实验报告蛙的坐骨神经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生物学研究中,动物模型的使用对于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蛙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其神经系统的研究对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蛙的坐骨神经,探究其功能和特性。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成年蛙(学名:Rana temporaria)2. 实验器材:手术刀、显微镜、注射器、生理盐水等3. 实验步骤:a. 麻醉蛙:将蛙置于麻醉盒中,使用适量的麻醉剂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b. 手术准备:在麻醉后,将蛙固定在实验台上,清洁手术区域。

c. 手术操作:使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蛙的皮肤和肌肉,暴露出坐骨神经。

d. 神经刺激:使用注射器中的生理盐水,以适当的电流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蛙的反应。

e. 数据记录:记录不同电流强度下蛙的反应情况,包括肌肉收缩、蛙腿的运动等。

f. 结束实验:将蛙的伤口缝合,放回饲养箱中恢复。

三、结果与讨论1. 坐骨神经的位置和特点:通过手术操作,我们成功地暴露出了蛙的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位于蛙的后肢内侧,与股骨平行且相对较深。

它是一条粗大的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2. 坐骨神经的刺激效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坐骨神经,并观察蛙的反应。

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蛙的肌肉逐渐收缩,蛙腿也会出现运动。

这表明坐骨神经对于蛙的运动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 坐骨神经的功能:坐骨神经是蛙的主要运动神经之一,它与蛙的肌肉直接相连,并负责传递运动指令。

通过刺激坐骨神经,我们可以观察到蛙的肌肉收缩和蛙腿的运动,这进一步证实了坐骨神经在蛙的运动中的重要性。

4. 坐骨神经的临床意义:蛙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的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通过研究蛙的坐骨神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此外,坐骨神经的研究还有助于揭示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蛙的坐骨神经,并观察到了其在蛙的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牛蛙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牛蛙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牛蛙坐骨神经干的结构特点。

2. 学习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3. 了解神经兴奋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变化规律。

4. 掌握神经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牛蛙坐骨神经干是神经传导的重要组织,由大量神经纤维构成,是神经冲动的传递通路。

神经冲动传导是指类似于电流的生物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靶细胞上的过程。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牛蛙坐骨神经干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的动作电位变化,可以了解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牛蛙一只,任氏液,生理盐水,细线,剪刀,手术刀,眼科镊,玻璃分针,蛙板,蛙钉,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2. 实验仪器:生物显微镜,神经生理实验装置,记录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牛蛙处死,置于生理盐水中浸泡,使其肌肉松弛。

将牛蛙背部朝上,用剪刀剪开皮肤,暴露坐骨神经干。

2. 制备标本:用眼科剪和眼科镊小心地分离坐骨神经干,将其固定在蛙板上。

用生理盐水清洗坐骨神经干,去除杂质。

3. 连接仪器:将牛蛙坐骨神经干与神经生理实验装置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将记录仪和示波器连接到实验装置上。

4. 观察动作电位:调整刺激器的参数,对坐骨神经干进行电刺激。

观察示波器上动作电位的变化,记录动作电位波形。

5. 重复实验: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重复实验,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规律。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动作电位的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牛蛙坐骨神经干的结构特点,包括神经纤维、神经膜和神经髓鞘等。

2.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动作电位幅度逐渐增大;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动作电位潜伏期逐渐缩短。

3.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动作电位幅度达到最大,此时称为阈刺激强度。

在此强度以下,动作电位幅度逐渐增大;在此强度以上,动作电位幅度保持不变。

4.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动作电位潜伏期逐渐缩短,说明神经传导速度与刺激频率有关。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3、理解肌肉收缩的生理特性和机制。

二、实验原理1、神经细胞具有兴奋性,能产生并传导动作电位。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会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引起肌肉的兴奋和收缩。

2、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是影响肌肉收缩的重要因素。

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肌肉开始收缩;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的幅度也会增大。

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肌肉表现为单收缩;随着刺激频率的逐渐增加,肌肉会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最终达到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动物:健康的蛙。

2、实验器材: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针等)、蛙板、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锌铜弓、刺激电极、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四、实验步骤1、制备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破坏蛙的脑和脊髓:用探针从枕骨大孔处刺入,捣毁脑和脊髓,使蛙完全失去反射活动。

去除皮肤:从蛙的腹部剪开皮肤,剥离至大腿处。

分离肌肉:在大腿背侧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用玻璃分针分离出坐骨神经,并在其下方穿线备用。

然后分离腓肠肌,在肌腱处结扎并剪断,将其游离出来。

制作标本:将分离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备用。

2、连接实验装置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坐骨神经放在刺激电极上,腓肠肌肌腱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调整张力换能器的位置和高度,使肌肉在收缩时能够产生明显的张力变化。

将张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接,设置好相关参数。

3、实验观察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从较小的刺激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肌肉收缩的情况。

当肌肉开始出现收缩时,记录此时的刺激强度,即为阈值。

继续增加刺激强度,观察肌肉收缩的幅度变化,记录不同刺激强度下的肌肉收缩张力。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选择一个大于阈值的刺激强度,保持不变。

逐渐增加刺激频率,观察肌肉收缩的形式变化。

蛙类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蛙类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蛙类坐骨神经实验报告蛙类坐骨神经实验报告蛙类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神经系统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被广泛用于神经学研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刺激蛙类的坐骨神经,观察和分析其对肌肉运动的控制作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是雄性蛙,选择雄性蛙是因为其坐骨神经较雌性蛙更为发达,更容易进行观察和分析。

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蛙类、电极、电刺激器等。

首先,将蛙类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处于安静和舒适的状态。

然后,使用无菌的针头将蛙类的皮肤切开,暴露出坐骨神经。

接下来,将电极插入到坐骨神经中,确保电极与神经的接触良好。

最后,通过电刺激器对坐骨神经进行刺激,观察蛙类的肌肉反应。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坐骨神经受到电刺激时,蛙类的肌肉会出现明显的收缩和运动。

这一现象表明坐骨神经对蛙类的肌肉运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观察发现,不同电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类肌肉运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电刺激强度较低时,蛙类的肌肉出现轻微的收缩;而当电刺激强度较高时,蛙类的肌肉则出现明显的强烈收缩。

此外,电刺激的频率也对肌肉运动产生影响,较低的频率下,肌肉收缩的幅度较小,而较高的频率下,肌肉收缩的幅度明显增加。

讨论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蛙类的坐骨神经对其肌肉运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以引起蛙类肌肉的收缩和运动,而电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对肌肉运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坐骨神经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的机理,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索了蛙类坐骨神经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其机制。

此外,由于蛙类与人类的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将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类研究时需要谨慎。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刺激蛙类的坐骨神经,观察和分析了其对肌肉运动的调控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蛙坐骨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浙江师范大学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蛙坐骨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五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蛙坐骨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一、目的
学习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神经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在蛙的坐骨神经两端分别连接接口,计算2个接口电位之间出现的时间差,将接口之间的距离除以时间即可得到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传导时有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在动作电位上升支和大部分的下降支,相对不应期在部分下降支。

逐步缩小刺激的时间间隔,从前后2个电位上可以分析其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三、步骤(略)
四、结果
1. 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在蛙坐骨神经干上的传导速度=1.5cm/(0.0112s-0.0104s )=18.75 m/s 。

2. 不应期
当刺激间隔为7ms 时,第二个动作电位的峰变低,当刺激间隔为3ms 时,第二个动作电位消失。

蛙坐骨神经干的绝对不应期是3ms, 相对不应期是3~7ms.
图1 2个接口检测到的动作电位 第一处到达顶峰为0.0104s ,第二处为0.0112s 。

2个接口相距1.5 cm
图2 相邻刺激下的动作电位
刺激间隔为3 ms 。

只出现一个电位。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3.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刺激条件下骨骼肌的收缩反应,加深对阈刺激、阈上刺激、最大刺激等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骨骼肌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发的,当神经冲动通过坐骨神经传导至肌肉纤维时,会引起肌肉纤维内部的钙离子释放,进而触发肌肉收缩。

骨骼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受刺激强度、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蛙、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万能支架、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神经-肌肉标本屏蔽盒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计时器、电刺激器、记录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取蛙一只,用蛙类手术器械在枕骨大孔处捣损脑组织和脊髓,剥制后肢,分离一侧后肢,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游离腓肠肌,肌腱结扎备用。

2. 标本固定:将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屏蔽盒上,坐骨神经搭在电极上,股骨固定,骨骼肌与换能器相连。

3. 连接仪器: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置的1通道,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

然后把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棉线的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将坐骨神经通过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刺激输出通道,而腓肠肌肌腱端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簧片相连,保持适度松紧并与桌面垂直。

4. 实验操作:开机后进入实验,先用单刺激,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然后固定最适刺激强度,用连续单刺激,找出出现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

5. 记录数据: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骨骼肌的收缩曲线,包括收缩幅度、收缩速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阈刺激: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刺激时,骨骼肌不发生收缩;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刺激时,骨骼肌开始收缩。

2. 阈上刺激:当刺激强度超过阈刺激时,骨骼肌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3. 刺激频率:当刺激频率较低时,骨骼肌收缩速度较慢;当刺激频率较高时,骨骼肌收缩速度加快。

观察蛙的坐骨神经实训报告

观察蛙的坐骨神经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的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 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观察坐骨神经的兴奋传导过程和肌肉收缩现象。

4. 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

二、实验原理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源于脊髓腰骶段的神经根,负责下肢的感觉和运动。

在实验中,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以观察到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肌肉的收缩反应,从而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生理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蛙或蟾蜍、任氏液、剪刀、镊子、手术刀、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双凹夹、滤纸片等。

2. 实验仪器: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屏蔽盒、带电极的接线和用棉花做成的引导电极、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双凹夹、培养皿、滤纸片。

四、实验步骤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将蛙或蟾蜍放入装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使其适应环境。

- 在蛙板上固定蛙,用剪刀剪开皮肤,暴露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 用镊子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注意保护神经和肌肉的完整性。

- 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放入标本屏蔽盒中,用任氏液浸泡。

2. 观察坐骨神经的兴奋传导- 将引导电极插入坐骨神经,另一电极置于腓肠肌上。

- 打开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观察坐骨神经的兴奋传导过程。

- 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坐骨神经兴奋传导的特性。

3. 观察肌肉收缩现象- 在腓肠肌上施加电刺激,观察肌肉的收缩反应。

- 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肌肉收缩的特性。

4. 观察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相互关系- 在坐骨神经上施加电刺激,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 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相互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坐骨神经的兴奋传导- 观察到坐骨神经的兴奋传导具有双向传导性,即电刺激从一端传入,另一端也能观察到兴奋传导。

蛙的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蛙的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的坐骨神经结构及其在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2. 掌握蛙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观察坐骨神经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

二、实验原理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牛蛙2. 实验器材: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蛙坐骨神经标本:取牛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捣毁脑组织。

接着将探针退到枕骨大孔,不拔出而是将其尖转向后插入脊柱管中捣毁脊髓。

2. 剪除上肢和内脏:在骶髂关节上0.5~1.0cm处用粗剪刀剪断脊柱。

用镊子夹住后端脊柱,以剪刀沿脊柱两侧剪除所有内脏及头胸部,留下后肢、骶骨、后端脊柱及紧贴于脊柱两侧的坐骨神经。

3. 剥皮:左手用镊子或直接用手捏住脊柱断端(注意不要压迫神经),右手用手术剪剪除脊柱两侧的皮肤和肌肉,露出坐骨神经。

4. 制备坐骨神经标本:将坐骨神经从脊柱上剥离,用手术剪剪成约1cm长的标本。

5. 观察坐骨神经的兴奋性:用玻璃分针轻轻触碰坐骨神经标本,观察是否有肌肉收缩现象。

6. 观察兴奋过程:用玻璃分针轻轻触碰坐骨神经标本,观察肌肉收缩的持续时间。

7. 观察骨骼肌收缩特点:用玻璃分针轻轻触碰坐骨神经标本,观察肌肉收缩的幅度和速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坐骨神经标本在触碰后会出现肌肉收缩现象,说明坐骨神经具有兴奋性。

2. 观察到肌肉收缩的持续时间较长,说明坐骨神经的兴奋过程较为持久。

蛙类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3篇)

蛙类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原理。

3. 研究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离体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4. 学习使用生理记录装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其兴奋性在任氏液中可以保持数小时。

当给予适宜的刺激时,神经和肌肉上会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引起肌肉收缩。

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可以观察肌肉收缩的变化,从而了解刺激参数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蛙2. 实验药品:任氏液3. 仪器与器械:BL-420F生理记录装置、张力换能器、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装置、剪刀、手术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1. 洗净实验动物,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1.2. 双毁髓: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

1.3. 剥制后肢,分离一侧后肢。

1.4. 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1.5. 游离腓肠肌,肌腱结扎备用。

1.6. 标本检验:检查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否完整,有无损伤。

2. 连接实验装置2.1. 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置的1通道。

2.2. 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

2.3. 将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棉线的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

2.4. 将坐骨神经通过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刺激输出通道。

2.5. 腓肠肌肌腱端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簧片相连,保持适度松紧并与桌面垂直。

3. 实验记录3.1. 开机后进入实验,先用单刺激,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

3.2. 固定最适刺激强度,用连续单刺激,找出出现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

3.3. 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肌肉收缩的张力值。

青蛙电实验报告

青蛙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电生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和记录青蛙神经肌肉标本在电刺激下的反应,分析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3. 探讨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机制。

二、实验原理电生理实验是研究生物体内电信号传递和转换的重要手段。

在本实验中,通过向青蛙坐骨神经施加电刺激,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可以分析刺激强度、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基本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蛙类手术器械、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生理盐水、麻醉剂等。

2. 实验仪器:放大器、示波器、刺激控制器、记录仪、蛙板、量尺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青蛙用麻醉剂麻醉,然后进行解剖,制备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标本。

2. 连接实验装置:将刺激电极连接到电刺激器,通过蛙板将电极固定在坐骨神经上,记录电极连接到腓肠肌上。

3. 调整实验参数:设置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4. 实验观察与记录:a. 在保持刺激强度不变的条件下,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b. 在保持刺激频率不变的条件下,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c. 记录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收缩时间、恢复时间等参数。

5. 实验重复:对同一标本进行多次实验,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a.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b. 当刺激频率超过一定阈值时,肌肉收缩幅度不再随频率增加而增大,甚至出现肌肉疲劳现象。

2.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a.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b. 当刺激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时,肌肉收缩幅度不再随强度增加而增大,甚至出现肌肉损伤现象。

3. 反射弧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a. 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刺激坐骨神经会引起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b. 在反射弧不完整的情况下,刺激坐骨神经不会引起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2.观察坐骨神经干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并测定最大刺激强度3.测定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4.学习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测定方法5.观察机械损伤或局麻药对神经兴奋和传导的影响二、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牛蛙2.实验药品和器材:任氏液,2%普鲁卡因,各种带USB接口或插头的连接导线,神经屏蔽盒,蛙板,玻璃分针,粗剪刀,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烧杯,滴管,蛙毁髓探针,BL-420N系统三、主要方法和步骤:1.捣毁脑脊髓2.分离坐骨神经3.安放引导电极4.安放刺激电极5.启动试验系统6.观察记录7.保存8.编辑输出四、实验结果和讨论1.观察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引导(单通道,单刺激)如图,观察到一个双相动作电位波形。

2.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双通道,单刺激)(1)选择“神经骨骼肌实验”—“…传导速度测定”(2)改变单刺激强度(3)传导速度 = 传导距离(R1--R2-)/传导时间(t2-t1)如图所示,两个波峰之间的传导时间△t = (t2-t1) = 0.66ms实验中,我们设定在引导电极1和3之间的距离△R = (R1--R2-) = 1cm故传导速度v = △R/△t = 1cm / 0.66ms = 15.2 m/s3.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不应期观察由上图可知,当刺激间隔时间为4.61ms时,两双相动作电位开始融合,此时为总不应期;当刺激间隔时间为1.05ms时,双相动作电位完全融合,此时为绝对不应期。

故相对不应期= 总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4.61ms – 1.05ms = 3.56ms4.普鲁卡因对神经冲动传导的阻滞作用如图所示,在两通道之间滴加普鲁卡因后,两双相电位间的波峰间隔时间为1.03ms,由引导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1cm,得此时传导速度:V1 = 1cm/1.03ms = 9.71 m/s5.机械损伤对坐骨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的影响由图可知,当剪断两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干时,第二通道的双相动作电位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吴月婷同组:陈金纯实验日期: 2016年3月23日室温:20℃
蛙坐骨神经电刺激下的肌肉收缩
一、目的
学习蛙坐骨神经电位传导和肌肉兴奋的特点。

二、原理
给予电刺激的强度增加,兴奋的神经元数量增加,肌肉收缩强度增大。

电刺激的频率增加,在肌肉收缩频率增加,表现为强直收缩。

三、步骤(略)
四、结果
如图1所示,当电刺激强度达到0.04V时,肌肉出现收缩,并且随着刺激电压的增大,肌肉收缩的幅度也增大。

当电压达到0.08V时,肌肉收缩幅度稳定,所有神经元兴奋。

如图2所示,当电刺激频率为1Hz时,出现单个峰,随着频率的增加,多个峰出现叠加,表明肌肉在舒张前又开始了收缩。

当刺激频率达到21Hz时,肌肉表现为强直收缩。

图1 肌肉收缩幅度和电刺激强度的关系图2 肌肉收缩幅度和电刺激频率的关系
肌肉收缩的幅度随着电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坐骨神经是有许多神经元组成的,电刺激强度的增大,使得兴奋的神经元的数量增加,传递到肌肉,兴奋的肌肉细胞的数量增加,引起肌肉收缩幅度的增大。

当所有的神经元都兴奋时,增加刺激的强度,肌肉收缩幅度不再增加。

电刺激的频率增加时,肌肉收缩的频率也相应增加。

当肌肉再一次的收缩落在前一次的收缩峰时,表现为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是由于持续刺激下,肌浆网中钙离子浓度持续比较高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