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二)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二)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二)炎帝朝(包括神农朝)21世380年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513年.相继以火德,土德服天下,第二次统一上古中华.炎帝氏族(4994BC---4515BC)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年数称帝开始年限称帝结束年限1 炎帝68 19 49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951年2 炎居57 24 33 公元前4951年公元前4918年3 节并63 21 42 公元前4918年公元前4876年4 戏71 20 49 公元前4876年公元前4827年5 祝融70 24 46 公元前4827年公元前4781年6 共工①59 18 41 公元前4781年公元前4740年7 后土64 20 44 公元前4740年公元前4696年8 唭鸣42 22 22 公元前4696年公元前4659年9 夸父49 33 16 公元前4659年公元前4643年10 赤召59 19 40 公元前4643年公元前4603年11 墙夷42 23 19 公元前4603年公元前4584年12 捷个46 19 27 公元前4584年公元前4557年13 大簞46 24 22 公元前4557年公元前4535年14 戈49 29 20 公元前4535年公元前4515年注:1.共工与祝融相争为帝,天下大乱,神农氏以众望所归登基为帝,天下遂号神农.2.神农氏为帝后,炎帝号虽仍存,但已不能号令天下了.神农氏族(4766BC---4514BC)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年数称帝开始年限称帝结束年限1 神农50 17 33 公元前4766年公元前4733年2 临魁64 23 41 公元前4733年公元前4692年3 帝承65 24 41 公元前4692年公元前4651年4 帝明49 22 27 公元前4651年公元前4624年5 帝宜70 24 46 公元前4624年公元前4578年6 帝来48 33 15 公元前4578年公元前4563年7 帝克43 20 23 公元前4563年公元前4540年8 榆罔77 31 26 公元前4540年公元前4514年注:1.公元前4766年职能帝位,史称神农氏,木主司天大巫. 2.公元前4513降封卢氏城,不受,南迁今湖北厘山﹑神农架,因为行医而尝百草,不期中毒过甚,死葬湖南茶陵白鹿原.东夷蚩尤(又称赤怒剽仰天灵威大帝)朝历3代93年公元前4607年--公元前4515年后被黄帝击杀,余部南迁其首领仍称蚩尤历4代112年,公元前4515年--公元前4405年.蚩尤氏族(4585BC---4405BC)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年数称帝开始年限称帝结束年限1 虺蚛52 24 28 公元前4585年公元前4557年2 吼47 31 16 公元前4557年公元前4541年3 蚩尤42 17 25 公元前4541年公元前4516年4 蚩啄51 29 22 公元前4516年公元前4494年5 回虻59 30 29 公元前4494年公元前4465年6 几49 20 29 公元前4465年公元前4436年7 岚56 25 31 公元前4436年公元前4405年注:1.公元前4515年蚩尤牺牲.秘密葬于河南省濮阳地区。

三皇五帝年表

三皇五帝年表

三皇五帝年表三皇五帝年表本《年表》是目前多个史前史年表中唯一起自天皇终于帝舜的完整年表,也是唯一把文献中的三皇五帝文化和时代与田野考古学上的中原龙山文化和时代准确对应的年表。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三皇五帝年表•起止点起自天皇终于帝舜年表•特点可以预言和纠错•属于完整年表目录1原始初民时代2氏族联盟时代原始初民时代盘古时代天皇时代地皇时代人皇时代有巢氏时代燧人氏时代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在位,共在位110年华胥氏:伏羲之母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伏羲:约公元前7724年在位,共在位118年女娲:即女希氏,约公元前7000年在位,共在位130年伏羲氏三· 嬟移四·师嬟五·太昊六·昊嬟七·少昊八·嬑节九·伏泰十·羲暤十一·印枪大伏羲氏族的十五个家族执政帝数和年限如下——大庭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七年。

一·新印二·姯印三·随象柏皇氏四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

一·伏显二·可塑三·郁莟四·佘蓄伏羲氏十二·象团中央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五十三年。

一·象伟二·节触三·伏案四·曲秦五·隋秦伏羲氏十三·晁安栗陆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四年。

一·伏安二·起望三·河圭伏羲氏十四·圭嬜骊连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八十九年。

一·泰望二·施公三·团良四·冠象五·团伏赫胥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五年。

一·伏义二·娍义三·肆杤四·归纹五·伏秧伏羲氏十五·团暤尊卢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四十五年。

一·秦枪二·革池三·枪兰四·三那五·革兰祝融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年。

最全的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

最全的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

最全的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中国历史朝代一、上古【三皇五帝】,存在争议。

三皇五帝年表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在位110年华胥氏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女希氏约公元前7000年前在位130年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 …… ……少典炎帝神农氏前3216年~前3077年在位120年临魁(炎帝子)前3076年~前2997年在位80年帝承前2996年~前2937年在位60年帝明前2936年~前2888年在位49年帝直前2887年~前2843年在位45年帝来(厘) 前2842年~前2795年在位48年帝裹(哀) 前2794年~前2753年在位42年榆罔炎帝前2752年~前2698年在位55年黄帝少典子前2697年~前2597年在位101年少昊黄帝长子前2598年~前2525年在位74年颛顼昌意子前2514年~前2437年在位78年帝喾蟜极子前2436年~前2367年在位70年帝挚帝喾长子前2366年~前2358年在位9 年唐尧帝喾次子前2357年~前2286年在位72年虞舜瞽叟长子前2285年~前2225年在位61年二、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列表:夏朝约前2070-1600年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首都遗址,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

夏禹夏桀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到殷)河南安阳(商朝也称殷朝)后迁朝歌河南淇县商汤商纣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周幽王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秦三世嬴子婴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孺子婴刘婴新朝公元8-23年常安陕西西安新始祖高皇帝王莽玄汉公元23-25年常安陕西西安汉延宗更始帝刘玄赵汉公元23年-24年邯郸河北邯郸汉帝王郎赤眉汉公元25-27年长安陕西西安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成家公元25-36年成家四川成都公孙述东汉公元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汉献帝刘协三国分为魏蜀吴:魏220-266年洛阳河南洛阳魏高祖文皇帝曹丕曹奂蜀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刘禅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孙皓西晋266-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东晋318-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晋安帝司马德宗十六国304-439 :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另有西燕、冉魏等不记入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刘准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萧宝融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萧方智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陈叔宝北朝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4年迁都洛阳)洛阳河南洛阳魏道武帝拓跋珪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 长安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朝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唐哀宗五代十国907-960后梁907-923 开封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936-946 开封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947-950 开封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后周951-960 开封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辽国907-1125 (907年建国,国号契丹,后改为辽)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北宋960-1127 东京(今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宋钦宗赵恒南宋1127-1276 临安浙江杭州宋高宗赵构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金1127-1234 会宁黑龙江阿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末帝(金昭宗)完颜承麟元朝1271-1368 大都北京注: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8年改国号“元”;)元太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市(定都南京,后迁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思宗朱由检清朝1636-1912北京北京市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溥仪(注: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清帝溥仪退位确切时间为1912年2月12日,故清王朝终止实际为1912年)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注: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五色旗为国旗,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

三皇五帝年表

三皇五帝年表

三皇五帝年表
称谓嫡亲在位时间在位年限盘古氏
女娲氏
有巢氏
燧人氏约公元前7800年前?
华胥氏
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女希氏约公元前7000年前在位130年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连氏
赫胥氏
尊卢氏
祝融氏
浑沌氏
昊英氏
有巢氏(迁巢湖)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朱襄氏
无怀氏
………………
炎帝神农氏前3216年~前3077年在位140年帝临魁(炎帝子)前3076年~前2997年在位80年帝承前2996年~前2937年在位60年帝明前2936年~前2888年在位49年帝宜前2887年~前2843年在位45年帝来(厘) 前2842年~前2795年在位48年帝裹(哀) 前2794年~前2753年在位43年节茎不在帝位
榆罔(炎帝)前2752年~前2698年在位55年
黄帝少典子前2697年~前2597年在位100年少昊黄帝子前2598年~前2525年在位74年颛顼韩荒子前2514年~前2437年在位78年帝喾少昊孙前2436年~前2367年在位70年帝挚帝喾子前2366年~前2358年在位9 年
唐尧帝挚弟前2357年~前2286年在位72年虞舜瞽叟子前2285年~前2225年在位61年。

2三皇五帝历史年表3-1

2三皇五帝历史年表3-1

xx历史年表(约公元前3965年——前2200年)第二篇五帝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前3614年黄帝生于陕西武功,其父有熊部少典,其母附宝;复姓公孙,久居姬水,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名轩辕氏;随其父依附有熊部,做首领后建都有熊(河南新郑),故又称有熊氏;主盟后,因有土德之瑞,尊为黄帝。

前3595年轩辕二十岁,接替唐陶氏即位于新郑,成为有熊氏族首领。

其后有熊部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氏族各部的中坚,黄帝族形成。

前3579年蚩尤自恃有两湖之地,且兵强马壮武器精良,足以称霸华夏,整顿兵马,诱使“三苗”助阵,兴兵北犯与炎帝榆罔争天下。

炎帝榆罔年事已高,且国势以衰,连战皆败。

蚩尤驱逐榆罔不留余地一直打到涿鹿广平。

榆罔遣使者求救于轩辕。

轩辕应其请,集炎黄联军二十万讨伐蚩尤,双方会战于涿鹿。

熬战五年余,各有胜负。

后来,黄帝请风后为相、力牧为将;造指南车应对蚩尤迷阵;架百兽战车摄敌制敌;击夔(kui)皮鼓激励士气;大军临敌,有如神助,一举打败蚩尤。

阵斩蚩尤八十一兄弟,生擒蚩尤于冀中广元,后斩首截肢,分葬异地,以防重生。

前3575年炎帝榆罔率部拜见轩辕,于涿鹿正式举行结盟大典。

盟约曰:“轩辕神农兮,缔约结盟;后世子孙兮,同族同宗;繁衍生息兮,无止无穷;百业千行兮,均起均隆。

”盟约规定,建立以轩辕氏、神农氏为基础的华夏部落联盟;轩辕为盟主,号黄帝。

前3570年炎帝榆罔起兵讨黄帝,欲夺回帝位。

与皇帝大战板泉,三战三败,拜服乞降。

至此,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

前3569年黄帝效仿炎帝故事,登泰山,封禅。

祈告上苍,护佑子民。

又令仓吉于涿鹿之野筑王城,于釜山修高台,以便天下各部会盟于此。

前3568年天下各部会盟于釜山高台之上,拥戴黄帝为天下共主。

黄帝面南背北,坐在高台之上,接受各部首领的参拜。

随后,祭拜皇天后土、祖宗神灵;宣布约法,重申天下共主黄帝号令天下的权威和天下各部的义务;确定朝廷的体制、机构设置和人选安排;重申,凡不听共主号令者,凡违反约法和反对破坏统一者,凡叛国害民者,天下共讨之。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概说1、燧人氏时代(前 1.5万年—前7724年)中国文明发祥于昆仑丘,燧人氏在昆仑山(今甘肃合黎山、龙首山,《山海经》载昆仑山在此)立天表,作为天齐,确立天北极,由兹氏雷泽氏(时居龙首山、山丹河),创制结绳纪历的《河图》、《洛书》,为北斗九星悬朗时代,依章动岁差计算创制于公元前1.48~1.47万年间。

2、伏羲氏时代(前7724年—前5008年)据《易》帝出乎震,建寅作孟春,28宿始于大角、角,依章动岁差计算公元前7750年~公元前7675年称帝,校正为公元前7724年。

又据苗族古歌,伏羲称帝号“罗奉”,公元前7724年为罗奉元年,初都榆中,迁榜罗,再迁陈仓、华山牛鸠原、王屋山,崩鸡公山。

汉湖南长沙楚帛书乙篇载伏羲氏族谱系。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为太昊遗址,自公元前7000年~5800年,共1200年,发现文字25字,七声音阶骨笛25支,以及牙璋、白龟等,南传于淮河青莲岗文化龙虬庄,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伏羲上元太初历年代为公元前104+4617=4721年,已进入神农氏时代。

3、炎帝、神农、蚩尤时代(前5000年—前4513年)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仰韶北首岭半坡文化是炎帝·神农氏文化;磁山·斐李岗·龙虬庄·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

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自六盘山南下四川—贵州—云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谱,《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族谱,第九世为夸父,时居潼关至灵宝三百里桃林塞夸父八大社(营);神农氏第八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氏县祁村湾、陈留、曲阜;蚩尤氏与共工氏据晋、冀、鲁。

蚩尤死葬濮阳西水坡M45,时公元前4515年~4510年。

4、黄帝时代(前4513年—前4050年)《黄帝四经》出土,记黄帝与蚩尤征战事及颛顼与共工(时称涅)征战事。

河北涿鹿有黄帝城、蚩尤城、蚩尤寨、阪泉之野张公泉(共工氏汉姓张)、釜山会盟石仰韶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黄帝族文化。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夏约前2070-1600 安邑山西夏县禹商约前1600-1046 亳河南商丘汤周约前1046-221西周约前1046-771 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发东周前770-256春秋前770-476 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战国前475-221秦前221-207 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前206-公元220西汉前206-公元8 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 9-23 长安陕西西安王莽东汉 25-220 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 220-280曹魏 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 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孙吴 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 265-420西晋 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 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 304-439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山西临汾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陕西西安成汉 306-347 成都四川成都太宗武皇帝李雄前凉 314-363 姑臧甘肃武威高祖明王张寔后赵 319-351 襄国河北邢台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 337-370 龙城辽宁朝阳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前秦 351-394 长安陕西西安世宗明皇帝符健后秦 384-417 长安陕西西安太祖武昭皇帝姚苌后燕 384-407 中山河北定州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西秦 385-431 苑川甘肃榆中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后凉 386-403 略阳甘肃平凉太祖懿武皇帝吕光南凉 397-414 西平青海西宁烈祖武王拓跋乌孤南燕 398-410 广固山东益都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西凉 407-421 酒泉甘肃酒泉太祖昭武王李暠胡夏 407-431 统万城陕西靖边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北燕 407-436 和龙辽宁朝阳高句丽人高云北凉 397-439 张掖甘肃张掖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冉魏 350-352 邺城河北临漳汉人冉闵*西燕 384-394 长子山西长子鲜卑族慕容泓*西蜀(后蜀) 405-413 益州四川成都汉人谯纵南北朝 420-589南朝宋 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 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 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 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魏 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洛阳河南洛阳东魏 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 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 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 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 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 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 907-960后梁 907-923 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 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 936-947 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 947-950 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后周 951-960 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前蜀 891-925 成都四川成都高祖王建后蜀 925-965 成都四川成都高祖孟知祥杨吴 892-937 扬州江苏扬州太祖杨行密南唐 937-975 金陵江苏南京烈祖李昪吴越 893-978 杭州浙江杭州武肃王钱鏐闽国 893-945 长乐福建福州太祖王审知马楚 896-951 长沙湖南长沙武穆王马殷南汉 905-971 兴王府广东广州高祖刘龑南平 907-963 荆州湖北荆州武信王高季兴北汉 951-979 太原山西太原世祖刘崇宋 960-1279北宋 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 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 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 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太祖段思平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景帝李元昊金 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元 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 1368-1644 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 1616-1911 北京北京皇太极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南京孙中山。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6 少昊64 48 16 前7525年—前7509年7 尊节50 22 28 前7509年—前7481年8 伏泰66 29 37 前7481年—前7444年9 羲号69 28 41 前7444年—前7403年10 印枪72 30 42 前7403年—前7361年11 新印70 44 26 前7361年—前7335年12 盒印52 46 6 前7335年—前7329年13 易①64 24 40 前7329年—前7289年14 纯②56 18 38 前7289年—前7251年15 随象66 39 27 前7251年—前7224年16 伏显60 27 33 前7224年—前7191年17 可塑70 38 32 前7191年—前7157年18 郁苓56 40 16 前7157年—前7141年19 文载③77 36 41 前7141年—前7100年20 昊英④62 58 4 前7100年—前7096年21 朱象⑤58 44 14 前7096年—前7082年22 勾芒⑥53 38 15 前7082年—前7067年23 佘蓄50 38 12 前7067年—前7055年24 象团66 35 31 前7055年—前7024年25 象伟62 28 34 前7024年—前6990年26 节触65 30 35 前6990年—前6955年27 伏案56 32 34 前6955年—前6931年28 曲秦66 31 35 前6931年—前6896年29 随秦52 27 35 前6896年—前7871年30 皂安46 31 15 前6871年—前6856年31 伏荌64 34 30 前6856年—前6826年32 起望56 31 25 前6826年—前6801年33 河圭66 27 39 前6801年—前6762年34 义和⑦56 44 12 前6762年—前6750年35 伏旻⑧68 48 20 前6750年—前6730年36 羲昊⑨72 36 36 前6730年—前6694年37 圭胤62 34 28 前6694年—前6666年38 泰望64 29 35 前6666年—前6621年39 施公69 36 33 前6621年—前6588年40 围良71 37 34 前6588年—前6554年41 亏象70 31 39 前6554年—前6515年42 围伏70 32 38 前6515年—前6476年43 伏义54 28 26 前6476年—前6450年44 成义67 32 34 前6450年—前6415年45 肆万71 40 31 前6415年—前6384年46 归纹59 42 17 前6384年—前6367年47 伏秧40 25 15 前6367年—前6352年48 团号61 32 29 前6352年—前6323年49 秦枪70 35 35 前6323年—前6288年50 革池71 37 24 前6288年—前6254年51 枪兰69 43 26 前6254年—前6228年52 三那71 39 32 前6228年—前6196年53 革兰51 33 18 前6196年—前6178年54 赤禅62 25 37 前6178年—前6141年55 洛枪46 29 17 前6141年—前6124年56 附前66 52 14 前6124年—前6110年57 洛前65 33 32 前6110年—前6078年58 桑味76 42 34 前6078年—前6044年59 伏杞71 32 39 前6044年—前6005年60 随嚭62 27 35 前6005年—前5970年61 鹏烁76 29 37 前5970年—前5923年62 茜河68 29 39 前5923年—前5884年63 规辛72 35 37 前5884年—前5847年64 金乌73 29 44 前5847年—前5803年65 掮师71 31 40 前5803年—前5763年66 鳕河70 29 41 前5763年—前5722年67 汝信68 28 40 前5722年—前5682年68 罗秦62 39 33 前5682年—前5649年69 风叱66 31 35 前5649年—前5614年70 峙龙70 27 43 前5614年—前5571年71 达河64 32 32 前5571年—前5539年72 荷曲72 29 43 前5539年—前5496年73 达耳74 29 45 前5496年—前5451年74 媒兰70 36 34 前5451年—前5417年75 立路69 29 40 前5417年—前5377年76 因康62 31 31 前5377年—前5346年77 强烁76 33 43 前5346年—前5303年78 泽治71 42 39 前5303年—前5274年79 渭毫66 34 28 前5274年—前5242年80 苍茫69 36 33 前5242年—前5209年81 节曲69 35 34 前5209年—前5175年82 风和70 46 24 前5175年—前5151年83 节氏66 32 34 前5151年—前5117年84 太河69 25 44 前5117年—前5073年85 大耀78 40 38 前5073年—前5035年86节芒(节旼)71 44 27 前5035年—前5008年注:1.伏羲朝原列历七十七帝,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之帝号为后所列,有待进一步证实。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三皇五帝(前8000年~前3000年),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盘古氏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

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

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

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祝融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

女娲氏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

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

,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可能是凤里牺)。

传说中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伏羲的后代。

又传说她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鳖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在中国神话中,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

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

除此之外,女娲还创造了瑟这样乐器。

另外,女娲在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

一说女娲后来升天,由白螭和腾蛇保护着去了天宫。

神话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

在中国的图腾上更有女娲和伏羲交合的图像。

在中国南部的苗族等民族尊其为大神,并建有庙宇供奉。

燧人氏(约前),在位110年,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之一。

《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史前及三皇五帝

史前及三皇五帝

史前及三皇五帝
(史前-三皇五帝时期)
史前:
原始群居时代,距今250-20万年,猿人,旧石器时代早期。

母系氏族公社早期距今20-4万年,古人,旧石器时代中期。

母系氏族公社初期距今4-1万年,古人,旧石器时代晚期。

母系氏族公社,距今1-0.7万年年,新人,中石器时代。

母系氏族公社,距今0.7-0.5万年,新人,新石器时代。

父系氏族公社,距今0.5-0.4万年,新人,新石器时代。

三皇:
天皇、地皇、人皇
五帝(约公元前26-22世纪):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朝
(公元前2070─1600)
帝王: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商朝
周朝
(公元前1046-256)
春秋
(约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
(约公元前475-前221)
秦朝
(公元前221-前206)
汉朝
(公元前206-公元220)
三国(220年-280年)
晋朝(265年-317年)
十六国(304年-32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五代(907年-960年)
十国(902年-979年)
宋朝(960年-1279年)

(907年-1125年)
西夏(1032年-1227年)
中华历史纪元金(1115年-1234年)
元朝(1206年-1368年)
明朝(1368年-1644年)
清朝(1616年-1911年)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2年至今)。

1、三皇五帝时代历代帝王资料(根据史记)

1、三皇五帝时代历代帝王资料(根据史记)
建都奄。
第2位
公孙颛顼
(zhuan xu)
(前2402年-前2304年,终年98岁)
帝颛顼
高阳氏
78年
前2902年-前2556年
前2382年-前2304年
前2322年—前2245年
黄帝次子昌意之子,少昊之侄。
颛顼陵
(河南省内黄县梁庄乡三杨村西1.5公里的硝河西岸)
建都帝丘。

禹祖
孺帝颛顼
颛顼之子
母亲邹屠氏
一说:约前2128年-约前2025年
有虞氏
虞舜
39年
61岁登位,在位50年
前2173年-前2070年
前2121年-前2071年
前2097年—前2037年
黄帝的第九代孙,颛顼第七代孙。
重华之父曰瞽叟,瞽叟之父曰桥牛,桥牛之父曰敬康,敬康之父曰穷蝉,穷蝉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
舜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的九嶷山舜源峰下)
母亲帝喾次妃陈锋氏庆都
尧陵
(山西省临汾市东北35公里的郭村村西,涝河右侧)
迁都平阳。
因封于唐,故称唐尧。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传说尧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谘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
第5位
姚重华
(前2182年-前2071年,终年111岁)
融合了炎帝部族,被各部落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发动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取代了炎帝。
后人尊为“人文初祖”。

己玄嚣
(己挚)
(前2483年-前2383年,终年100岁)
金天氏
少昊
穷桑氏
青阳氏
云阳氏
朱宣
金德王

华夏帝王世系树状图与典故轶事纪年表--三皇五帝

华夏帝王世系树状图与典故轶事纪年表--三皇五帝
秦、赵始祖。
禹守丧三年而登帝位,该三年应属帝舜时期。 任用八恺掌管土地,任用八元传道布教。 流放四凶族族人。 伯禹,此时已是氏族首领。 平水土,开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划定朝贡地界。这些都是大禹即位前的功绩。 周、吴始祖。善播种。 商始祖。作五伦教育。 惩奸除恶。 统领工匠。 驯服鸟兽,治理山川。并由朱虎,熊罴辅佐。
第 2 页,共 2 页
有熊
5 帝颛顼 6 帝喾(kù)
帝挚 7 帝尧
8 帝舜
相 将
史官
西陵氏
嫘(léi)祖 魃
(女魃)
少昊氏

玄嚣(挚) 青阳 江水
蜀山氏
昌意 昌仆 风后 力牧 常先 大鸿 应龙 蚩尤
若水
夸父
仓颉
妘(yún)
高阳
蟜(jiǎo)极
鲧(三世)
穷蝉

梼杌(táo wù)
缙(jìn)云氏
饕餮
帝鸿氏
浑沌
少皞氏
穷奇

高辛
有邰(tái)氏
姜原
有娀(sōng)氏
简狄
陈锋氏
庆都
娵訾(jū zī)氏
常仪

陶父
商丘 亳
伊祁氏
放勋
陶唐 唐
丹朱

娥皇
Hale Waihona Puke 女英鲧崇大羿
嫦娥 女脩(xiū) 大业 敬康
句(gōu)望 桥牛
瞽叟 (gǔ sǒu)
伯益
姚/妫 重华
有虞 有虞
司空 稷 司徒 大理 共工 虞
秩宗 典乐 纳言
帝禹
姒(sì) 姬 子
9年 98年
前2176-前2168 前2215-前2112
39年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教学内容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教学内容
在公元前九千年至八千年间,中国河套地区发生了第一次大洪水,居住在这一带的古羌戎部落损失惨重。洪水退后,大约在公元前8500年至8200年间。燧人氏的一个主要支系弇兹氏自祁连山开始东迁。这时的燧人氏早已不是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古人,已由渔猎、游牧时期转入半农半牧、火灶、火食时期。后来又逐渐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贺兰山、乌达、甘谷、天水一带的黄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人口得到大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盘瓠氏、华氏、胥氏、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仇夷氏、婼氏也都在这带化育。
燧人氏又名燧家氏,是人工取火、用火、从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氏族,其代表氏族是弇兹氏,其次是盘瓠氏,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燧人氏不仅用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榑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女名织女,第一位织女就是弇兹圣母,初创八索准绳、圭表记历。
4、黄帝时代(前4513年—前4050年)
《黄帝四经》出土,记黄帝与蚩尤征战事及颛顼与共工(时称涅)征战事。河北涿鹿有黄帝城、蚩尤城、蚩尤寨、阪泉之野张公泉(共工氏汉姓张)、釜山会盟石仰韶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黄帝族文化。
5、少昊、颛顼时代(前4050年—前3380年)
山东大汶口文化和江苏连云港云台山将军崖岩刻文字、天文历法历是少昊文化。河南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是颛顼·鹳兜族文化,始自公元前4000年,第三期公元前3685±125年。此期的文化特征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圣塔·巴巴拉海湾地区原封不动地移植,时在公元前3641~3113年,为玛雅历起算年,即山东少昊颛顼裔民迁入美洲的年代。其后鹳兜氏迁入郑州西山古城。仰韶文化早期庙底沟文化是其文化。共工氏时居浊漳河上游涅水(今仍此名)。

新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新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概说
1、燧人氏时代(前1.5万年—前7724年)
中国文明发祥于昆仑丘,燧人氏在昆仑山(今甘肃合黎山、龙首山,《山海经》载昆仑山在此)立天表,作为天齐,确立天北极,由兹氏雷泽氏(时居龙首山、山丹河),创制结绳纪历的《河图》、《洛书》,为北斗九星悬朗时代,依章动岁差计算创制于公元前1.48~1.47万年间。
公元前7709年,伏羲南迁于沁阳盘古山,居中央守中。公元前7704年崩于桐柏鸡公山。
伏羲死,女娲时年52岁,代伏羲摄政天下,伏羲二世三世皆听命于女娲,称女皇,死葬风陵渡,寿90岁。
自第一代伏羲至少昊为伏羲氏执政时代,凡124年。第七至第十代帝为女娲氏时代。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号,1260年。
3、炎帝、神农、蚩尤时代(前5000年—前4513年)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仰韶北首岭半坡文化是炎帝·神农氏文化;磁山·斐李岗·龙虬庄·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自六盘山南下四川—贵州—云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谱,《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族谱,第九世为夸父,时居潼关至灵宝三百里桃林塞夸父八大社(营);神农氏第八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氏县祁村湾、陈留、曲阜;蚩尤氏与共工氏据晋、冀、鲁。蚩尤死葬濮阳西水坡M45,时公元前4515年~4510年。
47
伏秧
40
25
15
前6367年—前6352年
48
团号
61
32
29
前6352年—前6323年
49
秦枪
70
35
35
前6323年—前6288年
50

三皇五帝简介年表

三皇五帝简介年表

三皇五帝简介年表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燧人、包羲(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

“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鼎盛时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君王或军事首长人物。

三皇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三个杰出部落首领: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燧人氏: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尊称“燧皇”或“遂皇”。

据传,名允婼,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

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

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

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是神话中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伏羲氏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伏羲(生卒年不详):又称宓羲、庖牺,或称羲皇、太昊,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

为上古三皇之一、中华人文始祖之一。

《说文》:庖鼎(厨房里烹调的器具);庖厨(厨房);庖屋(厨房)。

三皇五帝历史年表-三皇篇

三皇五帝历史年表-三皇篇

三皇五帝历史年表(约公元前3965年——前2200年)第一篇三皇年表(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前5600年(距今7600年)是母系氏族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父系氏族社会兴起的变革时期。

在如今的渭南和陇南之地(即今天水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涵盖之地距今7800年——7400年),活跃着一个古老的部落——古羌族华胥部落。

在如今的阆中渝水一个名为华胥氏的女子诞生。

前5580年华胥氏出游华胥之渊,感蛇,孕育了伏羲,生伏羲于成纪(甘肃天水)。

前5565年华胥氏又生了女娲,比其兄伏羲小15岁。

前5550年华胥氏接任华胥部落首领。

前5545年在如今的甘肃天水,伏羲女娲追逐赌姻,结为夫妇。

前5544年华胥氏亡故。

长子伏羲为部落首领,与女娲同掌华胥部落。

伏羲——风姓始祖,又称:太昊、疱羲、伏戏、风伏羲,“百王之先”,三皇之首。

前5534年在伏羲女娲的治理下华胥部强大起来,十余年里征服和融合了周边弱小部族,组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为了扩展部族生存空间,伏羲提出“分族衍后”的主张。

经部落联盟大会讨论决定,把部族分为四支,进入和开辟不同的四个地区:第一支,祝融氏,过秦岭南下,进入长江流域,先到荆楚,后入湘中地域,历经千年衍化出后来的“三苗”和蚩尤氏;第二支,蜀离氏,过秦岭向西进入巫山之西巴山之南,自成一系成为古蜀人组成部分和彝族的祖先;第三支,黄柏氏,由渭水入黄河东下,定居于江淮间,衍化成后来的东夷族和神农氏;第四支,伏羲氏本族,一部留驻甘陕;一部由他和女娲亲自率领进驻中原的河南濮阳,衍化出后来的轩辕氏。

伏羲入主濮阳,可谓坐镇中州,统御华夏。

前5524年伏羲召集华夏包括中原、东夷(龙)、西羌(虎)巴蜀(鱼)、荆湘包括三苗九夷各部,会盟于河南濮阳西水坡(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距今7000——6500年),被推为天下共主,尊帝号为太昊,亦称太昊伏羲。

都淮阳。

太昊伏羲重视联盟各部首领的作用,以共工氏为上相;以居龙氏(又名地龙氏)治屋庐,营建筑;以薮(叟)魁氏为水龙氏,导洪水、滋林木;阴康氏为土龙氏(又名中官黄龙氏)治田里,主农田与放牧;混沌氏(又名混纯氏)为降龙氏,驱民害;昊英氏为潜龙氏造甲历;朱襄氏(又名朱象氏,子襄氏)为飞龙氏,造书契统巫师,军师以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兼理左监,昊英氏兼右监,共工氏总管祭天权。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三)商朝17世‎(31王)503年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1‎16年,公元前15‎20年统一‎川陕.(商本东夷部‎落,逐渐发展,至汤时已相‎当强大,见夏碟残暴‎不仁,又屡劝无效‎,遂率天下诸‎侯克夏都阳‎城,碟死,立国四百年‎的夏亡。

商有诸侯三‎千。

商中期盘庚‎为避水患七‎迁都城,至殷即朝歌‎止,商朝中兴。

商王武丁为‎商后期颇有‎作为的君主‎,善于用兵,一次出兵即‎达2800‎0余人。

其妻妇好为‎巾帼英雄,善于征战。

后商末纣王‎命侯喜征讨‎东方徐夷,胜之。

但同时朝歌‎沦陷,纣王自焚,商亡。

侯喜不愿降‎周,遂率部10‎万与百姓1‎5万东渡美‎洲,建立发展了‎殷地安文明‎。

商另一部纣‎王弟箕子亦‎不食周禄率‎部分商遗民‎北迁今朝鲜‎半岛立国,被周武王封‎为朝鲜国王‎,向周进贡。

)。

商(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0‎46年)帝序帝号在位年数称帝开始年‎限称帝结束年‎限1 成汤 30 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5‎88年2 外丙 2 公元前15‎88年公元前15‎86年3 仲壬4 公元前15‎86年公元前15‎82年4 太甲 12 公元前15‎82年公元前15‎70年5 沃丁 29 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5‎41年6 太庚 25 公元前15‎41年公元前15‎16年7 小甲 17 公元前15‎16年公元前14‎99年8 雍己 13 公元前14‎99年公元前14‎86年9 太戊 75 公元前14‎86年公元前14‎11年10 仲丁 11 公元前14‎11年公元前14‎00年11 外壬 15 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13‎85年12 河亶甲 9 公元前13‎85年公元前13‎76年13 祖乙 19 公元前13‎76年公元前13‎57年14 祖辛 16 公元前13‎57年公元前13‎41年15 沃甲 5 公元前13‎41年公元前13‎36年16 祖丁 9 公元前13‎36年公元前13‎27年17 南庚 6 公元前13‎27年公元前13‎21年18 阳甲 21 公元前13‎21年公元前13‎01年19 盘庚 28 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2‎73年20 小辛 3 公元前12‎72年公元前12‎70年21 小乙 10 公元前12‎69年公元前12‎60年22 武丁 59 公元前12‎59年公元前12‎01年23 祖庚 10 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1‎90年24 祖甲 33 公元前11‎89年公元前11‎57年25 廪辛 33 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1‎53年26 康丁 8 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1‎45年27 武乙 32 公元前11‎44年公元前11‎10年28 文丁 11 公元前11‎09年公元前10‎97年29 帝乙 20 公元前10‎96年公元前10‎76年30 帝辛(纣王) 30 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注:1.帝辛(即纣王)在位年限尚‎有争议.夏商周断代‎考古持30‎年之说.台湾历史学‎家董作宾依‎甲骨文考证‎认为应为5‎2年.2.董作宾《殷历谱》纣王51个‎甲骨文纪年‎:“纣王十三年‎,又闰六月,前后闰月皆‎为大。

三皇五帝时间表

三皇五帝时间表

三皇五帝时间表搜狗百科三皇五帝年表《三皇五帝年表》是目前多个史前史年表中唯一起自天皇终于帝舜的完整年表,也是唯一把文献中的三皇五帝文化和时代与田野考古学上的中原龙山文化和时代准确对应的年表。

该《年表》与《元素周期表》有相同之处,可以预言和纠错。

《年表》预言——除了成都宝墩古城、日照两城镇(古城)遗址、襄汾陶寺早期小城,尚有六座年代在2550BC-2300 BC、面积在60万平米左右的龙山文化古城没有被发现;纠错——陶寺早期小城的起讫年代不是2300 BC~2100 BC,而是2550 BC-2300 BC,陶寺大城的起讫年代不是2100 BC-2000 BC,而是2200 BC-2100 BC。

三皇、五帝,仅是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不是真正的“帝”或“王”,但是后人以为他们很杰出或伟大,而追尊他们为帝王。

中文名三皇五帝年表起止点起自天皇终于帝舜属于完整年表特点可以预言和纠错简表目录燧人氏:简称“燧皇”,约公元前10000年在位,据说在位110年华胥氏:伏羲与女娲之母,为华夏之根、人类共祖伏羲氏:简称“羲皇”,约公元前7724年在位,据说在位118年女娲氏:简称“娲皇”,即女希氏,伏羲死后即位,据说在位130年;被道教神化为女娲娘娘、后土娘娘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史称“后朱襄氏”无怀氏…… …… ……少典:前?年-前2986年在位炎帝神农氏:简称“农皇”,少典之子,是第一任炎帝,前2986-前2867年在位,共在位120年临魁:炎帝之子,前2867-前2788年在位,共在位80年帝承:前2788-前2729年在位,共在位60年帝明:前2729-前2681年在位,共在位49年帝直:前2681-前2637年在位,共在位45年帝来(厘):前2637-前2590年在位,共在位48年帝裹(哀):前2590-前2549年在位,共在位42年榆罔炎帝:是第八任炎帝,前2549-前2495年在位,共在位55年黄帝:少典之子,前2495-前2395年在位,共在位101年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前2395-前2322年在位,共在位74年颛顼:昌意之子、黄帝之孙,前2322-前2245年在位,共在位78年帝喾:蟜极之子、玄嚣之孙、黄帝的曾孙,前2245-前2176年在位,共在位70年帝挚:帝喾长子,前2176-前2168年在位,共在位9 年尧:帝喾次子,前2168-前2097年在位,共在位72年舜:瞽叟长子,前2097-前2037年在位,共在位61年需要说明的是:三皇、五帝,仅是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不是真正的“帝”或“王”,但是后人以为他们很杰出或伟大,而追尊他们为帝王。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子 伏羲 即太昊 发明八卦 臣 轩辕 即黄帝 统一华夏 长子 玄嚣 即少昊 子 蟜极 大战 蚩尤 大战 神农 即炎帝 尝百草
燧人氏 发明取火
女 女娲 造人
大战
次子 昌意
三皇五帝 伏羲 ·女娲 ·神农
[1]
子 颛顼
三皇
伏羲 ·神农 ·黄帝 燧人 ·伏羲 ·神农
[2]
[3]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4]
子 帝喾 后人
五帝
少昊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太昊
[6]

[5]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7]
三皇五帝说法众说纷纭, 三皇版本参考 《司马贞· 三皇本纪》 、 《帝
子 尧
王世纪》和《尚书大传》的说法。五帝参考《史记· 五帝本纪》、 《礼记》和《春秋》、《国语》说法;《白虎通义》和《尚书序》 说法;《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说法。
禅让 舜 即有虞氏 禅让 禹 治水 夏朝开国君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儒风大家原创整理2015-10-27注:由于年代久远,表中各项资料只是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得出的大致结果,可能存在模糊及不准确处,有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概说中国文明发祥于昆仑丘,燧人氏在昆仑山(今甘肃合黎山、1、燧人氏时代(前 1.5 万年—前 7龙首山,《山海经》载昆仑山在此)立天表,作为天齐,确立天北极,由兹氏雷泽氏(时居龙首山、山丹河),创724 年)制结绳纪历的《河图》、《洛书》,为北斗九星悬朗时代,依章动岁差计算创制于公元前 1.48 ~1.47 万年间。

据《易》帝出乎震,建寅作孟春, 28 宿始于大角、角,依章动岁差计算公元前 7750 年~公元前 7675 年称帝,校正为公元前 7724 年。

又据苗族古歌,伏羲称帝号“罗奉”,公元前 7724 年为罗奉元年,初都榆中,迁榜罗,再迁陈2、伏羲氏时代(前7724 年—前 50仓、华山牛鸠原、王屋山,崩鸡公山。

汉湖南长沙楚帛书08 年)乙篇载伏羲氏族谱系。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为太昊遗址,自公元前 7000 年~ 5800 年,共 1200 年,发现文字 25 字,七声音阶骨笛 25 支,以及牙璋、白龟等,南传于淮河青莲岗文化龙虬庄,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伏羲上元太初历年代为公元前 104+4617=4721 年,已进入神农氏时代。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仰韶北首岭半坡文化是炎帝·神农氏文化;磁山· 斐李岗· 龙虬庄· 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

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自六盘山南下四川—贵3、炎帝、神农、蚩尤时代(前 500州—云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谱,《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0 年—前 4513 年)族谱,第九世为夸父,时居潼关至灵宝三百里桃林塞夸父八大社(营);神农氏第八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氏县祁村湾、陈留、曲阜;蚩尤氏与共工氏据晋、冀、鲁。

蚩尤死葬濮阳西水坡M 45,时公元前 4515 年~ 4510 年。

《黄帝四经》出土,记黄帝与蚩尤征战事及颛顼与共工(时4、黄帝时代(前 4513 年—前 4050称涅)征战事。

河北涿鹿有黄帝城、蚩尤城、蚩尤寨、阪年)泉之野张公泉(共工氏汉姓张)、釜山会盟石仰韶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黄帝族文化。

5、少昊、颛顼时代(前 4050 年—山东大汶口文化和江苏连云港云台山将军崖岩刻文字、天前 3380 年)文历法历是少昊文化。

河南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是颛顼·鹳兜族文化,始自公元前 4000 年,第三期公元前 3685± 125 年。

此期的文化特征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圣塔· 巴巴拉海湾地区原封不动地移植,时在公元前3641~3113年,为玛雅历起算年,即山东少昊颛顼裔民迁入美洲的年代。

其后鹳兜氏迁入郑州西山古城。

仰韶文化早期庙底沟文化是其文化。

共工氏时居浊漳河上游涅水(今仍此名)。

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是帝喾文化(公元前 3380 年~公元前2799 年),典型龙山文化是帝挚尧舜禹文化。

帝尧公元前2357 年即帝位,帝舜公元前2136 6、帝喾、帝挚、帝尧、舜、禹时代年~公元前 2100 年(含摄政)即帝位,帝禹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 2073 年,(含摄政)即帝位。

夏启守孝三年,(前 3380 年—前 2073 年)于公元前 2070 年即帝位,为夏朝(代)开始。

故公元前270年为夏元年。

一、燧人氏时代(前 1.5 万年~前 7724 年)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

在公元前二万八千年至一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的最冷期,原在青藏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游牧于弱水、黑水、丹水、合黎山、龙首山 ( 又名群玉山 ) 至天祝、古浪之间。

在公元前九千年至八千年间,中国河套地区发生了第一次大洪水,居住在这一带的古羌戎部落损失惨重。

洪水退后,大约在公元前 8500 年至 8200 年间。

燧人氏的一个主要支系弇兹氏自祁连山开始东迁。

这时的燧人氏早已不是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古人,已由渔猎、游牧时期转入半农半牧、火灶、火食时期。

后来又逐渐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贺兰山、乌达、甘谷、天水一带的黄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人口得到大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盘瓠氏、华氏、胥氏、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仇夷氏、婼氏也都在这带化育。

燧人氏又名燧家氏,是人工取火、用火、从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氏族,其代表氏族是弇兹氏,其次是盘瓠氏,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

燧人氏不仅用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榑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 ( 天龙座 A 星) 为北极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女名织女,第一位织女就是弇兹圣母,初创八索准绳、圭表记历。

燧人氏是炎帝的祖先,也是诸羌戎族的共同祖先。

史称炎帝为连山氏,即指燧人氏原住祁连山。

古昆仑山又名方山,日月山,即观测日月之山,昆仑山上立天柱以观天故名柱州。

这里的天文世家又名魁隗氏。

这个庞大的氏族以后一直延伸到河南的大隗山 ( 具茨山 ) 一带。

兖州,即其裔族在中原的集聚地。

活动地区活动氏族活动起止时间河湟地区燧人时代约前 50000年—前 15000 年昆仑山地区燧人 - 魁隗氏期约前 15000年—前 12000 年祁连山地区燧人 - 华胥氏 / 赫胥氏约前 12000年—前 11000 年六盘山地区燧人 - 盘古时期约前 11000年—前 7724 年注:公元前 12000 年至公元前 11000 千年时期华胥氏 / 赫胥氏东迁。

二、伏羲氏时代(前 7724-- 前 5008)公元前 7744 年伏羲氏与女娲完婚于今陕西凤州,公元前 7724 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继天道木德为王,为百王之先,正式立国称帝,国号羲,是为罗奉元年 . 伏羲人治天下,史称人皇。

(伏羲年号及世系表参考苗族古歌得到)。

伏羲称帝接祭天权,重建天齐表木,名大风雨表。

以木星为天象主测星,以织女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柄梗河一与大角摄提,角宿为天下春季之始,创一年十月,一月36 日之历法。

伏羲首设柱下史以历天象,首筑垣为城为都,设灵台为祭祀中心,立巫政人事管理制度,而有官职分部,尊始祖雷明王而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

公元前 7723 年伏羲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政府机构或曰责任内阁,命大庭氏为居龙氏,治屋庐,营建筑,安营扎寨,垒坝筑垣,砌方坛。

薮魁氏为水龙氏,导洪水,滋草木。

阴康氏为土龙氏,治田地,主农田与放牧。

混沌氏为降龙氏,驱民害。

昊英氏为潜龙氏造甲历。

朱襄氏为飞龙氏造书挈,巫师,军师。

以共工氏为上相,主管天齐表木观象台,主持大风雨表观测,用八索判别方向,为历法总官,掌祭天权,地位仅次于伏羲,故康回以职司名。

后因公元前 7722 年不周山突发天灾,天柱倾倒。

骊侯认为是共工之责任,亵渎神灵招来天谴,所以伏羲与女娲商议罢共工之职,以骊侯为上相,接共工祭天权,共工不服,与骊侯部大战,撞坏了主表,天柱被毁,女娲怒。

放逐共工康回于祁连,共工含愤死去。

并迁天柱表于榜罗。

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为左监,昊英氏为右监,栗陆氏居北为冬官黑龙氏主墨杆,,赫胥氏居南为夏官赤龙氏主赤杆,昆吾氏居西为秋官白龙氏主白杆,葛天氏居东为春官青龙氏主青杆,阴康氏为中官黄龙氏,又有尊庐氏名锵,居镪台之阳,主物资供给,粮食储备,牦蟒氏主民情与防御,保卫。

公元前 7710 年,罗奉十五年,伏羲居宝丰,召百姓官长,分判天下,曰:天下三镇太行山为五行,王屋山为天下之中,山名中条山,水为中河,地为中原,表为中央,建木梭罗;封女娲氏于汝阳,统领中州,居汝水水娲水;葊兹氏于磁山,雷祖氏于兖州,华胥氏于华山华阳;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沁阳,下相柏皇氏于王屋柏香,地官共工氏于太行共山治水,史官朱襄氏与襄城仍造书契,历官昊英氏于伊水鸣皋仍修甲历,栗陆氏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仍导水泉滋草木,骊连氏于骊山,葛天氏于长葛,阴康氏于太康仍主治田里;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主化俗,乌明氏于东明主建福,视默氏犬丘主灾恶,中官土正纪通氏于王屋主中表,仲起氏于屿番主海陆,阳侯氏阳谷主江湖,宿沙氏于东平主海盐;春官木正重于青丘,夏官火正祝融于陈留,金正秋官该于秦岭太白山,冬官水正修熙于龟蒙山;尊卢氏于鸿卢水,混沌氏于昆吾屯留,大庭氏于具茨山,有巢氏于朝城,无怀氏于裴城,燧人氏于遂平 ,, 诸君各守疆土,分理海内,政化大治。

公元前 7709 年,伏羲南迁于沁阳盘古山,居中央守中。

公元前7704 年崩于桐柏鸡公山。

伏羲死,女娲时年 52 岁,代伏羲摄政天下,伏羲二世三世皆听命于女娲,称女皇,死葬风陵渡,寿90 岁。

自第一代伏羲至少昊为伏羲氏执政时代,凡 124 年。

第七至第十代帝为女娲氏时代。

女娲氏没,大庭氏王。

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号, 1260 年。

注:伏羲氏称帝时间是根据《易经》,帝出乎震,建寅为孟春,28 宿始于于大角﹑角的天象记载得来!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

伏羲朝历八十五世 2716 年公元前 7724 年--公元前 5008 年(公元前 7722 年—公元前 7690 年共工据祭天地称霸神州 ) 。

第一次以木德而王统一上古中华! ( 女娲氏在伏羲崩后摄政连续 8 代,伏羲氏直系后代即大伏羲氏执政 23 代。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年数起止时间1伏羲674918前 7724 年—前 7707 年2遵移593722前 7707 年—前 7685 年3师遵583424前 7685 年—前 7569 年4太昊662442前 7569 年—前 7527 年5昊遵44422前 7527 年—前 7525 年6少昊644816前 7525 年—前 7509 年7尊节502228前 7509 年—前 7481 年8伏泰662937前 7481 年—前 7444 年9羲号692841前 7444 年—前 7403 年10印枪723042前 7403 年—前 7361 年11新印704426前 7361 年—前 7335 年12盒印52466前 7335 年—前 7329 年13易①642440前 7329 年—前 7289 年14纯②561838前 7289 年—前 7251 年15随象663927前 7251 年—前 7224 年16伏显602733前 7224 年—前 7191 年17可塑703832前 7191 年—前 7157 年18郁苓564016前 7157 年—前 7141 年19文载③773641前 7141 年—前 7100 年20昊英④62584前 7100 年—前 7096 年21朱象⑤584414前 7096 年—前 7082 年22勾芒⑥533815前 7082 年—前 7067 年23佘蓄503812前 7067 年—前 7055 年24象团663531前 7055 年—前 7024 年25象伟622834前 7024 年—前 6990 年26节触653035前 6990 年—前 6955 年27伏案563234前 6955 年—前 6931 年28曲秦663135前 6931 年—前 6896 年29随秦522735前 6896 年—前 7871 年30皂安463115前 6871 年—前 6856 年31伏荌643430前 6856 年—前 6826 年32起望563125前 6826 年—前 6801 年33河圭662739前 6801 年—前 6762 年34义和⑦564412前 6762 年—前 6750 年35伏旻⑧684820前 6750 年—前 6730 年36羲昊⑨723636前 6730 年—前 6694 年37圭胤623428前 6694 年—前 6666 年38泰望642935前 6666 年—前 6621 年39施公693633前 6621 年—前 6588 年40围良713734前 6588 年—前 6554 年41亏象703139前 6554 年—前 6515 年42围伏703238前 6515 年—前 6476 年43伏义542826前 6476 年—前 6450 年44成义673234前 6450 年—前 6415 年45肆万714031前 6415 年—前 6384 年46归纹594217前 6384 年—前 6367 年47伏秧402515前 6367 年—前 6352 年48团号613229前 6352 年—前 6323 年49秦枪703535前 6323 年—前 6288 年50革池713724前 6288 年—前 6254 年51枪兰694326前 6254 年—前 6228 年52三那713932前 6228 年—前 6196 年53革兰513318前 6196 年—前 6178 年54赤禅622537前 6178 年—前 6141 年55洛枪462917前 6141 年—前 6124 年56附前665214前 6124 年—前 6110 年57洛前653332前 6110 年—前 6078 年58桑味764234前 6078 年—前 6044 年59伏杞713239前 6044 年—前 6005 年60随嚭622735前 6005 年—前 5970 年61鹏烁762937前 5970 年—前 5923 年62茜河682939前 5923 年—前 5884 年63规辛723537前 5884 年—前 5847 年64金乌732944前 5847 年—前 5803 年65掮师713140前 5803 年—前 5763 年66鳕河702941前 5763 年—前 5722 年67汝信682840前 5722 年—前 5682 年68罗秦623933前 5682 年—前 5649 年69风叱663135前 5649 年—前 5614 年70峙龙702743前 5614 年—前 5571 年71达河643232前 5571 年—前 5539 年72荷曲722943前 5539 年—前 5496 年73达耳742945前 5496 年—前 5451 年74媒兰703634前 5451 年—前 5417 年75立路692940前 5417 年—前 5377 年76因康623131前 5377 年—前 5346 年77强烁763343前 5346 年—前 5303 年78泽治714239前 5303 年—前 5274 年79渭毫663428前 5274 年—前 5242 年80苍茫693633前 5242 年—前 5209 年81节曲693534前 5209 年—前 5175 年82风和704624前 5175 年—前 5151 年83节氏663234前 5151 年—前 5117 年84太河692544前 5117 年—前 5073 年85大耀784038前 5073 年—前 5035 年86节芒714427前 5035 年—前 5008 年(节旼)注:1. 伏羲朝原列历七十七帝,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之帝号为后所列,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