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表格汇总

合集下载

产品成本核算表格式

产品成本核算表格式
岗位名称
工资率
小时数
金额
生产工人
X元/小时
X小时
X元
技术工人
Y元/小时
Y小时
Y元
管理人员
Z元/小时
Z小时
Z元
...
...
...
...合计四、制造Fra bibliotek用项目名称
金额
水电费
X元
设备折旧费
Y元
维修费
Z元
...
...
合计
五、总成本
在“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项成本的基础上,计算总成本。总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六、备注
此栏可记录与该产品成本相关的其他信息,如特殊工艺、材料损耗等。
产品成本核算表
一、基本信息
1.产品品名:XXX
2.规格型号:XXX
3.生产批号:XXXX-XXXX
4.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
5.单位:元
二、直接材料成本
材料名称
数量
单价
金额
A材料
X千克
X元/千克
X元
B材料
Y千克
Y元/千克
Y元
C材料
Z千克
Z元/千克
Z元
...
...
...
...
合计
三、直接人工成本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表汇总表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表汇总表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表汇
总表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1 制造成本核算表
产品名称:制造号码:制造完工日期:年月日
表:
2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03 产品成本比较表
04 产品成本控制表批号:
05 产品生产、销售成本表编制单位:
06 产品生产成本记录表
07 产品生产完工报告单
08 产品质量不良记录表
09 产品质量成本计算表
制表:
10 产量销量统计表
单位:千元
11 产销总成本汇总表
12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单位:元
13 成本差异汇总表
14 月份完工部分成本汇总表
15 完工产品成本明细表

16 委托外厂加工成品/配件明细账
年度:
17 进口原料取得成本汇总表
18 月终在产品盘存表
19 成本差异统计表
20 产成品进出结存明细表
名称:编号:最高存量:最低存量:
21 销货成本明细账
22 分步成本表
23 库存整修成本记录单
24 年度生产金额计算表
26 月份各批号销售成本分析比较表
单位:元
27 成品汇总表
日期:
28 职工福利费成本分配表
月份:
29 各项营业费用分配表

30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单位:元。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表:掌握企业生产的过程,按照生产的特点设计成本核算的方式,确定收集成本计算数据的环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

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生产发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⒈直接材料成本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⑵采用定额成本法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⑶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⒉直接人工成本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②选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⒊制造费用成本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调增计税利润.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主要审查发生的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产品负担,影响当期利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跨期费用,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审查该科目发生的费用是否应由本期产品成本来负担.应从费用真实性、合法性、计入成本时间和方法加以审查,审查时应注意两点:⑴待摊费用应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⑵审查预提费用计入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围、标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支付对象是否合理.⒈“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已经支付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按照费用支付或发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摊入生产成本,且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为了正确贯彻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都相应地设置了“待摊费用”会计科目,便于企业准确核算应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和费用摊销的具体结果.⑴“待摊费用”科目会计核算方法该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支付的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的固定资金资产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以及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若数额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关费用.“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贷方反映已经摊入相应期间生产成本、费用的金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间内尚未摊销完毕的各项费用.为了便于准确划分各项费用受益期限和摊销期限,“待摊费用”除设置总账外,还应按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和种类设置“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账务处理:发生时:借:待摊费用—XXX贷:银行存款现金、现金、低值易耗品....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待摊费用—XXX⑵“待摊费用”的审查重点及审查的思路在日常税收审查工作中,由于“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实际摊销金额,因此其金额摊销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确认受益期或使用期限与摊销期限是否一致,因而产生纳税审查的重点;但切不可忽视对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因为,通过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能够便于审查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需摊销费用的形成或来源是否真实以及费用的性质.因此在日常的税收审查中,对“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应作为审查的重点,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⑶审查“待摊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在正常情况下,“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与“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账户贷方发生额对应.如果与“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则属于异常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①区别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界限重点审查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中是否有人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为,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项目列入待摊费用,从而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常采取的手段的:a.企业人为地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金额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摊销;b.企业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金额的部分项目有意识地列入“待摊费用”账户实现摊销.如有规律地将基建人员的工资列入“待摊费用”、基建项目领用的材料、基建项目的借款利息等等.②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a.审查企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资本性支出有无假借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名义,将从事固定的购建支出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实现摊销.b.审查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递延资产”核算的开办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不能单独归属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列入“待摊费用”核算的行为;c.审查企业有无将应记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无形资产受让及开发性支出费用一次性直接记入“待摊费用”科目.通过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是否有人为调节期间生产经营成本的现象.对企业将“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蓄水池”人为地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审查企业是否有采用调节手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实施纳税审查,应遵循“追本求源、刨根问底”的原理.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成本核算应遵循的一般程序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费用支出的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核算应满足以下要求:1加强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包括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以及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界限.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的制定和修定;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与盘点;原始记录;以及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等.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为:1对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2将本月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3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和有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类30多个表格汇总关于企业各类成本的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关于企业各类成本的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1制造成木核舁表产品名称:制造号码土制造完工日期:年月曰规格:生产数量,缴曄通知编号;经理:会计:审核:制表;2产品生产成本计竝表03产品成木比较表捎酗量里 价原m 本翔斗成本人工成本制适费用制造战本毛制豆附加炖1单位附加价值04产品成木控制表批号:害户名称 产品名称規格Kttlnte 金物订购埶量]完工埶量飞石蓊件•挣 价I 单价总价标准单价 备 注单位成本衣谅标准说 明车间i车间2口 皓 H 程r 黑合计& 注斤進 实标范尿淮标准 冥际标计直接工资嘗货价格阪实—^1原H成本ED标准U躺总监群196976510欢迎中聊上财努总监・财务经理加入》交流言理■总监交流~、>549帕势lxpone.qiq com利润说明制造费用制造成本毛刊销售裁用备注实际扌示淮实陥标准实阪标准本批成本利润单位成本利润汇说明本批成未单位成本备说明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净值原料物料工资制费制造成本毛一利净刑制表:部门经理:业务员:05产品生产.销售成本表1()6产品生产成本记录表制造号码;07产册生产完匸报告单领退科单号码:U8产品质量不良记录忑制表:经办人:09产詁质鼻成本计算表产品名称,编驾:总损失计算及说明:制表?主备10产蹴销吊塔计表单位;千元11产笛总成本汇总表加工外销成本品君规格制造成包装管理推销费用财务产销成本合计费用賀用寰动JSi费用U 躺总曲群196976510欢迎中级以上财努总监.财务经理血M 克疏胃理■总监交流7 > 卍jjji 5499&351 .qzune<qq.tcinn12匸要产站哄位成木表产品容称:本月冥际产量:本年累计产量;单位:元制表;主管;13成本杲异汇总止14月份窕工部分成本汇总衣15完】*严品成本明细表年月日16委托外厂加工成品/配件明细账:17进丨I原料欣得成本汇总衣18月终在产品盘存衣制表:主管;19成本差杲统讣衣20产成品进;II 结存明细表存 低 编最类名 称: 存放地点;21销货成本明细账22分步成木表月触23库存整修成本记录喉制表:日期:。

财务管理成品成本计算明细表(自动计算)

财务管理成品成本计算明细表(自动计算)

直接材料
792.33 556.26 55.62 5493.90 5493.90 5493.90 26.69 717.81 3877.97 5228.39 237.41 237.41 254.84 11104.76 3162.29 12056.34 22179.57 5269.59 1333.56 83572.56
销售产值
2042.04 1433.63 143.36 14159.29 14159.29 14159.29
68.8 1850 9994.6 13475 611.86 611.86 656.8 28620 8150.09 31072.5 57162.83 13581.18 3436.95 215,389
成品成本计算明细表(阴影部分设公式自动分配数额)
成品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成品入库数
成品1 ABCD-黑色-1 个 成品2 ABCD-黑色-2 个 成品3 ABCD-黑色-6 个 成品4 ABCD-黑色-12 个 成品5 ABCD-黑色-13 个 成品6 ABCD-黑色-14 个 成品7 ABCD-黑色-15 个 成品8 ABCD-黑色-16 个 成品9 ABCD-黑色-17 个 成品10 ABCD-黑色-18 个 成品11 ABCD-黑色-19 个 成品12 ABCD-黑色-20 个 成品13 ABCD-黑色-21 个 成品14 ABCD-黑色-22 个 成品15 ABCD-黑色-23 个 成品16 ABCD-黑色-24 个 成品17 ABCD-黑色-25 个 成品18 ABCD-黑色-26 个 成品27 ABCD-黑色-27 个 合计 数据计算来源: 本月直接材料总金额: 本月直接人工总金额: 本月制造费用总金额:
2000 2000 200
2 2 2 100 1000 5700 7700 1000 1000 2000 54000 5000 19000 8000 1773 2083 112,562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制造成本核算表
产品名称:制造号码:制造完工日期:年月日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2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05 产品生产、销售成本表
5
6
06 产品生产成本记录表
07 产品生产完工报告单
08 产品质量不良记录表
09 产品质量成本计算表
制表:
10 产量销量统计表
11 产销总成本汇总表
12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13 成本差异汇总表
14 月份完工部分成本汇总表
15 完工产品成本明细表
16 委托外厂加工成品/配件明细账
17 进口原料取得成本汇总表
18 月终在产品盘存表
19 成本差异统计表
20 产成品进出结存明细表
名称:编号:最高存量:最低存量:
21 销货成本明细账
18
19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2 分步成本表
23 库存整修成本记录单
24 年度生产金额计算表
26 月份各批号销售成本分析比较表
27 成品汇总表
28 职工福利费成本分配表
29 各项营业费用分配表
30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工程成本预算表格模板

工程成本预算表格模板

工程成本预算表格模板
工程成本预算表格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列出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以便对项目的经济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控制。

通常,工程成本预算表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编制人员、编制日期等基本信息。

2. 成本项目分类,按照项目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比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间接费用等。

3. 成本项目明细,对每个成本项目进行详细的列示,包括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总价等。

4. 各阶段成本分配,对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成本的分配,比如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等。

5. 各阶段成本汇总,对各阶段的成本进行汇总,以便进行整体的成本控制和评估。

在实际使用中,工程成本预算表格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进行定制,以确保对项目成本的全面掌控。

同时,也可以结合项目管理软件进行使用,以提高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视化程度。

总之,工程成本预算表格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全面了解项目的成本情况,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及指标详解

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及指标详解

工业企业成本构成及指标详解逻辑审核关系:1、表内审核关系:(1)制造成本(001)=直接材料消耗(002)+直接人工(010)+其他直接费用(011)+制造费用(013)(2) 其他直接费用(011)>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12)(3) 直接材料消耗(002)=原材料(003)+燃料(004)+动力(005)+包装物(006)+外购半成品(007)+修理用备件(008)+其他直接材料消耗(009)(4) 制造费用(013)=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014)+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015)+折旧费(016)+修理费(017)+经营租赁费(018)+保险费(019)+取暖费(020)+运输费(021)+劳动保护费(022)+工具摊销(024)+设计制图费(025)+研发、试验检验费(026)+水电费(027)+机物料消耗(029)+差旅费(030)+办公费(031)+劳务费(032)+通信费(033)+外部加工费(034)+其他制造费用(035)(5) 劳动保护费(022)>保健补贴、洗理费(023)(6) 水电费(027)>水费(028)(7) 其他制造费用(035)>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36)(8)营业费用(037)=运输费(038)+装卸费(039)+包装费(040)+保险费(041)+仓库保管费(042)+委托代销手续费(043)+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044)+业务费(045)+经营租赁费(046)+销售服务费用(047)+销售部门人员工资(048)+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049)+差旅费(050)+办公费(051)+通信费(052)+招待费(053)+折旧费(054)+修理费(055)+物料消耗(056)+低值易耗品摊销(057)+社保费(058)+其他营业费用(059)(9) 其他营业费用(059)>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60)(10)管理费用(061)=公司经费(062)+工会经费(071)+无形资产摊销(072)+通信费(073)+印刷费(074)+会议费(075)+水电费(076)+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078)+仓库经费(079)+劳动保护费(080)+上交管理费(082)+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083)+劳务费(084)+社保费(085)+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086)+董事会费(087)+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088)+咨询费(089)+诉讼费(090)+业务招待费(091)+税金及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092)+技术转让费(093)+职工教育经费(094)+技术(研究)开发费(095)+汽车费支出(097)+排污费(098)+绿化费(099)+坏账准备(100)+存货跌价准备(101)+其他管理费用(102)(11) 公司经费(062)>行政管理人员工资(063)+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064)+折旧费(065)+差旅费(066)++办公费(067)+修理费(068)+机物料消耗(069)+低值易耗品摊销(070)(12) 水电费(076)>水费(077)(13) 劳动保护费(080)>保健补贴、洗理费(081)(14) 技术(研究)开发费(095)>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096)(15) 其他管理费用(102)>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103)(16)财务费用(104)=利息支出(105)-利息收入(106)+汇兑损失(107)+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108)+其他财务费用(109)2、表间审核关系:(1)B702表与B201表联审要求::(B702表)工业总产值=(B201表)工业总产值(2)B702表与B103表联审要求:(B702表)主营业务收入=(B103表)主营业务收入(B702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B103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B702表)其他业务收入=(B103表)其他业务收入(B702表)营业利润=(B103表)营业利润(B702表)补贴收入=(B103表)补贴收入(B702表)本年应交增值税=(B103表)本年应交增值税(B702表)财务费用=(B103表)财务费用(B702表)管理费用=(B103表)管理费用(B702表)营业费用=(B103表)营业费用(B702表)职工教育经费=(B103表)职工教育费第二部分表格数据原则和指标解释一、表格数据原则表格数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表格汇总制造成本核算表以下是制造成本核算表的格式,用于记录制造产品的成本信息。

产品名称:制造号码:制造完工日期:年月日规格:生产数量:缴库通知编号:原料名称规格领料单单位号码直接人工制造单位合计缴库记录缴库日期缴库单号缴库数量日期日期数量单价金额物料名称规格领料单单位号码数量成本合计项目直接原料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已分摊制造费用合计单价金额耗用原料(直接原料)合计耗用材料(直接材料)合计已分摊制造费用单位成本金额备注工时数工资率金额工时数分摊率金额出货记录厂商号码数量备注制造成本核算表用于记录制造产品的成本信息,包括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名称、规格、领料单号码、单位、数量、成本合计等信息。

同时也记录了耗用原料和材料的情况,以及已分摊制造费用的单位成本。

最后还有出货记录和备注。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以下是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的格式,用于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

成本项目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标准单位成本分摊率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分摊表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分摊率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差异规格型号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用于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标准单位成本、分摊率、单位成本等信息。

同时也记录了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差异和规格型号。

产品成本比较表以下是产品成本比较表的格式,用于比较不同产品的成本情况。

产品类别成本项目销售金额销售数量单价原料成本单位金额 %金额物料成本 %金人工成本 %金制造费用 %金制造成本 %金毛利 %金总附加价值单位附加价值产品成本比较表用于比较不同产品的成本情况,包括销售金额、销售数量、单价、原料成本、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制造成本、毛利、总附加价值和单位附加价值等信息。

产品成本控制表以下是产品成本控制表的格式,用于记录产品的成本情况和控制成本。

批号。

客户名称产品名称规格订购数量完工数量出口条件售货价格净价销其他扣除金额备注单价总价单价总价标准单价货单价数量金额单位成本说明备注原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料成本合计单价数量金额单位成本物说明备注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料成本合计车间1 车间2 品检包装合计直说明备注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接工资制造费用制造成本毛利利说明销售费用备注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本批成本利润润单位成本利润 %本批单位成本说明成本实际标准实际标准产品成本控制表用于记录产品的成本情况和控制成本,包括客户名称、产品名称、规格、订购数量、完工数量、出口条件、售货价格、净价、销售金额、其他扣除金额、备注、货币单位、实际标准成本、原实际标准成本、标准单价、单价、总价、数量、金额、单位成本、说明、本批成本、利润、单位成本利润、本批单位成本等信息。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一、采购材料入库1.根据仓库给的产成品入库单、材料入库单、其他入库单以及出库单(领料单)调拨单核对各仓库系统录入的,确保出各单据的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下面以用友U6软件为大家介绍电脑操作流程操作如下:2.供应部作订购单,仓库生成采购入库单,财务部入库单审核,财务或者供应部根据入库单生成发票,将普通发票或者专用发票送财务部,财务及时进行采购结算和审核,并生成凭证。

操作如下:点击“增加”,右击拷贝入库单,点击“保存”。

点结算!然后,输入供应商的 名称,日期,找出要审核的单据号,打开点击“审核” 是否立即制单 是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开票)如果含有运费发票,要先进行运费发票结算,运费发票结算时,要点击“分摊”。

3、银行付款对于收到的付款审批单,首先检查部门经理及总经理是否签字,这样方可填制付款单操作如下:财务会计 应付款管理 付款单据处理 付款单据录入 点击“增加”根据付款审批表做付款单 点击“保存”、“审核”并进行制单即生成凭证。

(也可以不立即制单,审核后,到“制单处理”下的选收付款单制单进行制单。

)然后要进行核销处理,核销处理手工核销选择要核销的供应商,输入结算单、单据过滤条件,点击“确认”。

进入核销界面,选择要核销的相应单据(金额要同本次付款一致),点击“保存”,本次核销完成。

4、暂估/冲暂估对于本月材料已经入库但发票未来:先进行暂估入库,首先采购入库单记账存货核算正常单据记账采购入库单记账供应链存货核算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供应商和仓库和采购入库单(暂估)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下个月来发票时再冲暂估:供应链- 存货核算- 结算成本处理- 选择仓库–全选,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对于本月材料已经入库来发票:在2中已经描述。

补充:对于冲暂估的,发票要参照所冲暂估月份的入库单生成,然后进行发票结算和审核,结算时,如果发票和参照的入库单一一对应,可以直接点击“结算”,如果是部分冲,要进行手工结算,具体如下:发票结算后,要进行审核,然后进入“存货核算”“业务核算”“结算成本处理”选择相应的仓库,点击“确定”进入“暂估结算表”,选择要结算的单据,单击“暂估”,然后进行“正常单据记账(冲暂估的记账)”,选择要记账的单据点击“记账”财务核算生成凭证点击“选择”,选择“红字回冲单”和相应的供应商或仓库,点击“确认”,选择相应单据,点击“确定”,“生成”即生成红字冲暂估凭证。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系统表格汇总情况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系统表格汇总情况

1 制造成本核算表
产品名称:制造号码:制造完工日期:年月日
2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03 产品成本比较表
04 产品成本控制表
05 产品生产、销售成本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06 产品生产成本记录表
07 产品生产完工报告单
08 产品质量不良记录表
09 产品质量成本计算表
制表:
10 产量销量统计表
11 产销总成本汇总表
12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13 成本差异汇总表
14 月份完工部分成本汇总表
15 完工产品成本明细表
16 委托外厂加工成品/配件明细账
17 进口原料取得成本汇总表
18 月终在产品盘存表
19 成本差异统计表
20 产成品进出结存明细表
名称:编号:最高存量:最低存量:
实用标准文档
21 销货成本明细账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22 分步成本表
23 库存整修成本记录单
24 年度生产金额计算表
26 月份各批号销售成本分析比较表
27 成品汇总表
28 职工福利费成本分配表
29 各项营业费用分配表
30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实例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实例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实例(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

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材料费(1)直接耗用的材料: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某材料(2)共耗材料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1)工资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借:制造费用贷:应付工资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2)福利费工资的14%。

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1、辅助生产费用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借:制造费用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

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

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贷:制造费用(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月末结转完工产品。

借:产成品-某产品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为了确保成本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为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成本资料,必须在成本计算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核对材料及库存商品的期初数2.核对产品的工艺构成3.核对产品生产计划4.确定单据的传递程序5.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的记载,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也是企业经济信息和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1.审核各项要素费用.即审核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应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2.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将应由本月负担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3.将计入本月的生产成本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按成本项目反映在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4.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1."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账户的借方,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计入账户的贷方,该账户的余额为基本生产在产品的成本.该账户应根据管理要求按车间及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2."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用来核算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账户的借方,完工入库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计入账户的贷方,该账户的余额为辅助生产在产品的成本.该账户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3."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费用一般包括:机物料消耗、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实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季节性及修理期间提供损失等.发生的如上费用应计入账户的借方,月末从贷方分配转出,一般情况下月末无余额.该账户按车间设置明细账.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的核算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二是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直接在辅助生产成本中核算,实验中注意案例的要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发生材料、燃动力、工资等各项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费用,应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某种产品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明细账的有关项目.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公式可概括为: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辅助生产总账及明细账进行.当辅助生产发生各项费用时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期末加总合计数按所提供的劳务供应量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等.1.直接分配法其特点是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此方法简单,但不够准确.2.交互分配法其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首先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上的合计数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分配率,在辅助生产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的劳务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其优点是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但同时加大了分配的工作量.3.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其特点是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这种方法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明细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分别反映各车间的制造费用发生情况.制造费用发生时,先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汇总,月末通过一定方法从贷方分配转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等.其计算公式概括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月末,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之和还应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下:月初在产品的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企业应根据在产品数最的多少、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的比重的大小、定额管理的好坏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实验中要注意企业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1.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这种方法特点是:虽然月末有在产品但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2.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各月末在产品成本固定不变.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该种产品的完工成本.年末,应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具体计算在产品成本,并将其作为下一年度各月固定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3.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即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4.约当产量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先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某项费用分配率=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某项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某项费用分配率在产品某项费用=某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某项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企业.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在产品视同于完工产品进行费用分配.即按完工产品产量及在产品产量进行分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了或者已经完工,只是尚未包装或者尚未验收入库的产品.6.在产品定额成本计价法.这种分配方法的特点是: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然后用该种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后的余额,作为完工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7.定额比例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的产品,其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可以按该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也可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成本的计算方法.产品成本计算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成本计算对象,而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必须考虑到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要求.所以学生在成本实验中要注意体会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与生产特点、管理要求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对象生产组织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品种法产品品种大量大批生产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分批法产品批别小批单件生产同上分步法产品品种及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在实际操作中,除上述三种基本方法外还采用一些其他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一种简便的成本计算方法--分类法;在定额管理工作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企业中,为了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定额管理,可采用一种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核算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定额法. 2.各种方法的计算程序.1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①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②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编制有关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明细账;③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④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⑤根据上述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辅助生产明细账,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⑥根据上述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⑦根据上述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归集各种产品成本,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⑧根据各产品明细账中的产成品成本,产成品的成本汇总表,结转产成品成本.2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①按产品批别设立产品的成本明细账;②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各批产品成本.具体方法与前品种法基本相同;③分批法条件下,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是单件生产,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都是在产品成本;产品完工时,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成本,因而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如果是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在月末计算成本时,或是全部已经完工,或是全部没有完工,因而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这时就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具体可以采取简化的方法处理:如按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从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完工产品成本后,各项费用余额之和即为在产品成本.也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前述的分配方法.3分步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在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产品成本明细账应按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设立.具体计算程序,应分别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把握,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中可以看出,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接.图1-2中可以看出,各生产步骤不计算也不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只是在企业的产成品入库时,才将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从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汇总计算出产成品成本.4分类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①根据产品的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几大类,按照产品的类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成本具体方法同品种法.②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通常采用系数法,将每类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5定额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①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②生产费用发生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③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产品实际成本=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脱离现行定额差异+-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异+-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明细表等.1.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总成本的报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按成本项目反映,另一种按产品种类反映.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报表包括生产费用和产品生产成本两部分:生产费用部分按照成本项目反映报告期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及其合计数;产品生产成本部分是在生产费用合计的基础上,加上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期初余额,减去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的期末余额,计算出产品生产成本合计数.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报表包括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四部分.前三部分可从有关成本资料中取得,累计总成本等于年实际产量乘以年平均单位成本.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了解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本期实际成本与上期实际成本的因素分析,了解可比产品成本升降情况.2.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与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单位成本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两部分.单位成本部分分别反映历史先进、上年实际、本年计划、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的单位成本.技术指标主要反映原料、主要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消耗数量.表中的数据可从有关成本资料中取得.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应选择成本超支或节约较多的产品有重点地进行分析.分析时先将实际单位成本与其他各种单位成本如本年计划,历史先进,上年平均等进行对比,对产品单位成本进行一般分析;然后按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项目具体分析.3.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与分析.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应按照费用项目分别反映各项费用的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数.表中的数据可从有关成本资料中计算取得.费用明细表的分析通常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构成比率法.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⒈直接材料成本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应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耗用情况直接或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类账户。

对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费用,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各辅助生产车间在计算出各自的劳务成本后,按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账户.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也单独核算本身发生的制造费用,月末还应先将这些制造费用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①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②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③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④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按产品归集的累计费用在已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⑤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案例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案例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案例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成本、经营费用等方面。

下面列举了10个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案例,以供参考。

1. 原材料成本核算: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对其成本进行准确核算是企业控制生产成本的基础。

例如,某钢铁企业生产一吨钢材的原材料成本包括矿石采购成本、燃料消耗成本、炼铁工艺消耗成本等。

2.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员所耗费的成本,如操作工、技术工等。

某汽车制造企业生产一辆车的直接人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社会保险费、福利费等。

3. 间接人工成本核算:间接人工是指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员所耗费的成本,如管理人员、监察人员等。

某化工企业生产一批化学制品的间接人工成本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监察人员费用、培训费等。

4. 生产制造费用核算:生产制造费用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除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之外的费用,如设备折旧费用、能源费用、维护费用等。

某电子产品企业生产一批手机的生产制造费用包括设备折旧费、电能费、燃气费等。

5. 销售费用核算:销售费用是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所产生的费用,如广告费用、推销费用、运输费用等。

某食品企业销售一批产品的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促销费、运费等。

6. 管理费用核算:管理费用是工业企业日常管理所产生的费用,如办公费用、人力资源费用、差旅费用等。

某制药企业管理一年的费用包括办公费、人力资源费、差旅费等。

7. 研发费用核算:研发费用是工业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所产生的费用,如研发人员工资、实验耗材费用、专利费用等。

某化妆品企业研发一款新产品的费用包括研发人员工资、实验用品费用、专利费用等。

8. 资本成本核算:资本成本是工业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投入生产所产生的成本,如资金占用成本、利息费用等。

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投入生产的资本成本包括资金占用成本、利息费用等。

9. 库存成本核算:库存成本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持有的存货所产生的成本,如存储费用、保险费用等。

生产成本核算表word模板

生产成本核算表word模板

生产成本核算表word模板生产成本核算表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生产成本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生产成本核算表通常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其中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具体产品的成本,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等。

生产成本核算表的制作需要分步进行,首先是确定核算的基本单位,即确定核算的对象是产品、工序或批次。

在制作表格时,可以将核算项目按照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类进行排列,以清晰地展示各项成本的构成和比例。

在直接成本方面,原材料是生产产品所必需的基本材料,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通常是最主要的直接成本。

在制作生产成本核算表时,可以将原材料按照种类分列,并填写其使用量和单价,以便计算出每种原材料的成本总额。

除了原材料,直接人工也是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人工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

在生产成本核算表中,可以将直接人工分为几个工种或岗位,如生产工人、技术员等,并填写其工作时间或产量,以便计算出每个工种的成本总额。

在间接成本方面,间接材料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具体产品的材料费用,如燃料、润滑油等。

在制作生产成本核算表时,可以将间接材料按照种类分列,并填写其使用量和单价,以便计算出每种间接材料的成本总额。

间接人工是指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研发人员工资等。

在生产成本核算表中,可以将间接人工分为几个部门或岗位,并填写其工作时间或产量,以便计算出每个部门或岗位的成本总额。

除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还有其他间接费用需要进行核算,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在制作生产成本核算表时,可以将这些费用按照种类分列,并填写其具体金额,以便计算出每个种类的费用总额。

最后,根据填写的数据,可以对生产成本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核算项目的排名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制造成本核算表
产品名称:制造:制造完工日期:年月日
.
页脚2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05 产品生产、销售成本表
页脚
页脚
06 产品生产成本记录表
07 产品生产完工报告单
08 产品质量不良记录表
09 产品质量成本计算表
制表:
10 产量销量统计表
11 产销总成本汇总表
12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13 成本差异汇总表
14 月份完工部分成本汇总表
15 完工产品成本明细表
16 委托外厂加工成品/配件明细账
17 进口原料取得成本汇总表
18 月终在产品盘存表
19 成本差异统计表
20 产成品进出结存明细表
名称:编号:最高存量:最低存量:
21 销货成本明细账
页脚
页脚
.
22 分步成本表
23 库存整修成本记录单
24 年度生产金额计算表
26 月份各批号销售成本分析比较表
27 成品汇总表
28 职工福利费成本分配表
29 各项营业费用分配表
30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