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合集下载

美国_日本_英国的企业并购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_续秀梅

美国_日本_英国的企业并购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_续秀梅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总第82期) 美国、日本、英国的企业并购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续秀梅 王丽丽从世界经济历史发展来看,企业并购由来已久,而真正形成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则是从19世纪末开始。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并购最早出现在英国。

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国家,工业经济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企业并购颇具特色。

而从近代西方国家企业并购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国的企业并购最有代表性。

同时,日本的企业并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美国的企业并购浪潮美国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活动以来,已经经历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每次企业并购都给美国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向前发展。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7—1904年,被并购的企业总数3010家,并购资产总额达69亿美元。

这次并购浪潮是多次并购潮中最重要的一次,主要特点有:1.大量中小企业合并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该部门占据统治地位。

2.19世纪下叶,自由经济思想盛兴,工农业竞争蔚然成风。

这一时期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因而大部分企业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

3.在企业并购中,美国工业结构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完成了企业结构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变。

从总体上讲,这次并购浪潮是为了形成大企业以取得垄断地位和规模效益。

国民经济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了,从而使社会化大生产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实现。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16年—1929年,其中1929年为最高潮。

这次并购浪潮的规模和范围比第一次浪潮扩大了约一倍左右。

这次并购的动机主要是对寡头垄断及规模经济的追求,加强了第一次浪潮所形成的集中,但由于政府加强了反托拉斯法的实施,从而增强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这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主要有: 1.支柱企业的并购市场相对减少,小型企业之间的并购相当活跃,主要原因是:“克莱顿法”的出台,使各行业的支柱企业追逐垄断的动力有所收敛。

2.这一阶段美国企业以纵向并购为主要形式。

六次并购浪潮解析图

六次并购浪潮解析图
并购理论 中国
西方国家
并购实践
主要特征:横向兼并; 英国:规模不是很大, 以家族型、合伙型企业 为主,较少采用现代企 业制度; 美国:促进了美国经济 集中度,产生了一些垄 断组织; 德国:产生了许多垄断 组织,提高了工业集中 度; ……
主要特征:纵向兼并; 科学理论的突破,产生 了新的工业技术,导致 了一批新行业的诞生; 英国:大规模生产带来 规模经济效益,化工、 汽车、化纤、造纸等新 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美国:繁荣的证券市场 促进了兼并的发展,尤 其是小型企业市场极为 活跃; 德国:政府调控和干预 下资本集中度提高; ……
主要特征:混合并购, 并首次出现敌意并购;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兴起,一系列科技成果 得到广泛应用; 英国:各类联合体和大 多数行业通过混合兼并 日益集团化; 美国:并购活动异常活 跃; 日本:大企业利用垄断 地位排挤小企业,使其 纷纷倒闭; ……
主要特征:金融杠杠并 购; 具体来说,企业并购以 融资并购为主,交易规 模空前;并购企业范围 扩展到国外企业;出现 了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 现象;金融界为并购提 供了方便。
第四次并购浪潮 (980~1988)
第五次并购浪潮 (1992~2000)
第六次并购浪潮 (2005~ )
……
主要特征:跨国并购作 为对外直接投资(FDI) 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跨 国创建而成为跨国直接 投资的主导方式。具体 来说: ⑴兼并活动涉及行业相 对集中,银行业的兼并 活动异常活跃;
中国
西方国家
第一次并购浪潮 (1897~1904)
第二次并购浪潮 (1926~1930)
第三次并购浪潮 (20世纪50至60年代)

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

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
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
企业并购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就已出
现,但是在业主企业或家族企业时代, 企业并购并不普遍。从19世纪60年代 开始,伴随着企业制度演化为现代企 业制度后,企业并购才开始活跃起来。 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已发
生了五次大规模企业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高峰时期 在1898-1903年.
•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博鳌 二十一世纪经济论坛上称,中国目前处于 经济转轨时期,也是企业并购重组大规模 发生的时期,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将 掀起一场包括外资在内的企业间并购的 高潮。
• 他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并购将呈现 出五大趋势:
• 一是企业并购活动将更趋于国际化,跨国并
购将成为主流。 二是企业并购将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联,工
19-Aug-2020.8.19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8.1910:56:3419 August 202010:56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8月19 日星期 三上午1 0时56 分34秒1 0:56:34 20.8.19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8 月上午1 0时56 分20.8.1 910:56 August 19,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8 月19日 星期三1 0时56 分34秒1 0:56:34 19 August 2020
业企业并购比例将下降,高科技和第三产业比例 将不断增加。
三是并购规模急剧扩大,不仅涉及金额不断上 升,并购方式也将按从横向到纵向再到混合的步 骤发展。

美国公司并购五次浪潮

美国公司并购五次浪潮

了解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公司并购的各方面情况,显然对中国公司并购各方面的改进与完善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从历史上看,公司并购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些年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并购高峰。

美国历史上共出现过五次并购高峰,人们常称之为五次并购浪潮。

前四次并购浪潮的区间为1897—1904年,1916—1929年,1965—1969年和1984—1989年,第五次浪潮的区间大体上为上个世纪90年代的1991—2000年。

各个并购高峰都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对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我们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公司并购有益的借鉴。

(一)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基本情况美国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从1897年开始,到1904年结束,共经历了8年。

这8年间,共发生了2943起并购,平均每年368起。

这一时期的美国并购浪潮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过程,期间在1898—1902年间并购的数量达到了高峰。

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公司合并或收购的数量,通过并购大公司形成的情况,以及在一些主要行业中并购后大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占用率情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首先来观察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各个年度发生的公司并购数量,见表1:第一次并购浪潮几乎涉及了美国的所有行业,但是,经历了最多并购的是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碳等八个行业,这些行业的并购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的三分之二。

制造业部门在此期间的并购数量的情况见表2:第一次并购浪潮的最主要特征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即横向并购。

在此间的全部并购中有78.3%的并购为横向并购,12%的并购为纵向并购,其余9.7%的并购为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的结果是垄断的形成。

美国许多垄断巨头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规模并购获得垄断地位的。

譬如,J.P.摩根创建的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了安德鲁·卡内基创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以及其它784家独立公司,最后形成钢铁巨人——美国钢铁集团,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

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

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摘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到现在,西方国家先后爆发了五次并购高潮。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涉及区域之广,产生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

纵观西方百余年的并购历程,可以说,西方工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企业并购史。

美国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1989)对美国500强公司的深入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并行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资本扩张无疑十分必要。

在快速的资本积累中,企业并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的一部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全球并购浪潮,如何借助企业并购的东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巨型集团,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

为了比较充分地展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复杂性与多层面,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

在考察了历史上四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之后,从并购的战略、行业、规模、区域四个维度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同时,应用企业并购理论与经济学原理深刻剖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宏观原因与微观动因。

最后,文章从全球的并购浪潮收笔至我国企业的并购问题,扼要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我国企业并购问题和对策。

第一章绪论。

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的宏观背景与研究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二章四次并购浪潮的历史回顾。

主要分析了历史上发生的四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由此我们可以运用历史的眼光来把握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

第三章企业并购理论。

首先界定了并购的定义与内涵。

接着阐述了企业并购的作用机理,即企业并购的效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

第四章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在美国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频频出现企业收购行为。

在以私人业主企业、家族企业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前期,美国的企业并购活动还不激烈。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企业形式逐渐从私人业主和家族企业形式演变为更先进,更合理,也更具有生命力的股份制。

此后,包括资产转让、股票交易、协议组建新公司及兼并等系统的企业收购愈演愈烈,在美国近代的产业发展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

1、第一次公司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世纪之交,这一时期是一个经济迅速扩展的时期。

在1893-1903年间达到高潮。

在1898-1902年间,被并购的企业总家数达2653家,并购的资本总额达63亿多美元。

其中1899年一年内因收购而消失的企业家数就达1028家。

1901年一些兼并未能实现其预期效果,并购活动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只是在1903年衰退的更厉害。

至190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北方证券案的判决则促进了这次兼并浪潮的终结。

该项判决中,法院决定兼并必须能经受住《谢尔曼法》第一节的检验。

(该法禁止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进行的能够阻止贸易的合并)此次并购运动主要是横向兼并,其结果导致了许多行业的高度集中。

它伴随着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发生的。

而且它是紧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的出现、煤炭用途的广泛扩展而出现的。

铁路系统的修建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发育,因此,兼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的转变。

美国企业在这次并购浪潮中,虽然先发端于石油工业中,但其高潮却出现在铁路公司中。

随着铁路网的扩张,铁路经营受到不断压力必须设法与其他铁路抢生意。

最初是相互削价,并积极开展强有力的促销活动,但结果导致成本的大增,利润的下降。

于是铁路经营者们又转而进行各种合作,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盟。

在这一过程中,铁路系统吞并较小的铁路线。

为争夺主要铁路的控制权,许多金融家们操纵起了股票市场,利用铁路破产和出现危机的有利时机,对铁路建立起牢固的控制权。

19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19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西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史深刻地揭示了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过程开始至今,西方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先后产生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使得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企业垄断局面,他们处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充分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集中资源、做大企业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竞争激烈程度为主要目的横向并购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主导形式,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企业规模和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

此次并购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约有40%的美国公司加入、3000个公司消失了,而随之产生的则是几十个控制各个行业的企业巨头,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例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孚公司等就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产物。

第二次并购浪潮始于1922年商业活动的上升时期,终结于1929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初期。

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工制造业与它的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的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协同效应。

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是寡头垄断、追求经济的规模效益、借助并购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供应以及运输与销售服务)。

第三次并购发生于二战后的整个50—60年代,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以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熨平企业收益的波动。

在1968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200个大公司事实上控制了60%的国民经济,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多元并购成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

第四次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985年达到高潮。

这次并购浪潮相对稳定,主要以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具体形式,并购规模较大。

历史上的六次并购浪潮

历史上的六次并购浪潮

1.历史上的六次并购浪潮:时间主题和典型案例名称。

第一次:时间:1887-1904 主题:以横向并购为主,结果是导致了很多行业的高度重视,案例名称:美国工厂并购浪潮,托拉斯组织;第二次:时间:1916-1929 主题:纵向并购,帮助地区性公司扩大经营范围,服务全国市场,案例名称:GEC第三次:时间:1963-1973 主题:混合并购,案例名称:GEC与AEI合并第四次:时间:1984-1990 主题:杠杆收购和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案例名称:merger and Acquistions.第五次:时间:1994-21世纪初期主题: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绿地投资而成为主导方式。

案例名称:波音第六次:主题:2.杠杆收购的主要特征及杠杆收购的历史.财务杠杆的运用将放大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投资的年回报率高于借贷资金的年资金成本时,财务杠杆的运用才会为PE带来企业正常盈利水平之外的“超额”利润。

杠杆收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当时公开市场发展迅猛,杠杆收购书籍向借贷人敞开了方便之门,允许他们借贷数百万美元去购买那些本来是很勉强的项目(先前是绝不可能的)。

在杠杆收购发展之初的1980年,被认为是杠杆收购之基的四大并购项目,其累计交易额就达到了17亿美金。

1988年是杠杆收购的发展巅峰时期,当时累计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880亿美金。

这些通过大局借贷完成的交易行为,必然会导致极大的风险,也就是那些利率极高的“垃圾股”。

这些所谓的垃圾股,之所以风险极大,是因为它们往往用高利率去吸引股东,而其背后却无支持力量。

所以,毫不奇怪,一些80年代的项目最终演变成了灾难,并以借贷人的破产收场。

3.杠杆收购的资本结构及流程.优先债权,约占收购资金的50%-60%,由银行提供给控股公司,平衡期限为3-4年;普通债权,约占收购资金的20%-30%,资金提供者获得由控股公司发行的普通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平均期限为5-8年;自由资金(股权资本),约占收购资本金的20%-30%,PE与目标公司管理层获得控股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其中,管理层股份5%-10%)。

五次并购浪潮

五次并购浪潮
, M&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 在一个所有者或控制者之下的结合。 • 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
一、企业并购的内涵
1.企业兼并
• 指的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 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 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
• 吸收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 他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的法人资格丧失, 并获得企业经营管理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 横向并购的结果是垄断的形成。美国许多垄断巨 头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规模并购获得垄断地位的 。如:美国钢铁集团、美国烟草公司、洛克菲勒 的标准石油公司、杜邦公司等。
二、第二次并购浪潮
• 时间:1916—1929年。 • 并购高峰:在1926—1930年间。 • 最活跃的并购领域:是钢铁、铝与铝制品、石
– 如一家纺织公司与使用其产品的印染 公司的结合(前向并购).
2.纵向并购(纵向一体化)
• 其目的主要是减少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 降低生产和经营风险及成本,提高效率。
• 如中粮入股蒙牛,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
3.混合并购
• 混合并购是指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 的并购。
• 目的在于通过分散投资、多元化经营降 低企业经营风险,达到企业资源互补, 优化组合,拓展市场活动空间。
油产品、食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行业。 • 最主要特征:纵向并购。 • 其结果是产生了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寡头公司
,如:通用汽车、IBM公司和联合碳化合物公 司。
三、第三次并购浪潮
• 时间: 1965—1969年间 • 最主要特征:混合兼并 • 在第三次并购浪潮中,还首次出现了敌
意收购的案例,即目标公司不同意被收 购,但是,收购方却直接向股东提出有 诱惑力的要约收购。

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讲解

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讲解

【并购】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

(一)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1881-1911年),其基本特点是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成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并购方式主要是同行业内部的横向联合,当时经营石油和钢铁等基础工业的资本家们通过他们巨大的垄断信用来购入大量竞争对手的股票,甚至达到控股程度,从而控制竞争对手,进而控制整个行业,该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排除竞争。

在美国,这一时期共有2864次并购,涉及资产总额为63亿美元,100家最大公司的总规模扩大了34倍,并控制了全国40%的工业资本。

一些国际著名的巨头公司,如杜邦公司、通用电器、柯达胶卷、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冶炼公司等应运而生,该次并购浪潮至少涉及当时美国15%的工厂和工人,美国历史上首例并购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个案也在该次并购潮中诞生,那就是美国钢铁公司(J.P Morgan财团)与卡内基钢铁公司(卡内基财团)合并,合并后,该公司吞没了700多家公司,垄断了整个美国的钢铁市场。

随着美国政府反垄断、反托拉斯运动的不断高涨,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于1908年通过。

起初,该法案主要用于管理金融市场的托拉斯。

由于其执行单位美国司法部的人手问题,它并没有对日益严重的垄断行为进行强有力的限制,直至到第二次并购浪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才在限制横向并购以及垄断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结束与其说是由于反垄断监管力度的加强,不如说是由于并购资本的消失,在20世纪到来之时,造船托拉斯崩溃,使投资者对该类并购行为变得谨慎起来,并购浪潮从此慢慢趋何平静,而1904年股市的大跌正式宣布该次并购浪潮结束。

(二)第二次并购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1919-1930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投资资本非常充足,出现了许多行业里处于某一阶段(如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公司吸收或加入同行业里不同阶段的公司,也就是纵向并购。

美国的五次兼并浪潮

美国的五次兼并浪潮
4

完 成 了 工业

进 人相对 稳 定 的 发展 时期
,
这一 次 的 显著特 征是
,
反垄
0 1
0
家最 大公 司 控
出 现 了 新 的 工业 高 涨

许多新 兴

断法的 出 台迫使 大公司 并存竞 争
以 扩 大 公司 规 模 为 主要 目 的
,
字头 的 公 司 纷纷 兴起


蓬 勃发展 在 股 票 市 场 的带 动 下 中 小 企 业 间 的并购 活 动 异常 活 跃
、 f

就 出 了 像 美 国 钢铁 公司 草公司

全 美烟 第 二 次兼 并 浪 潮 发 生 于 本 世纪

2
杜邦 公司

美 国糖 业公
银行
19 2 8

制 造业 和 采 矿业
0 1
864
起兼 并
,
其 中 仅
2
18

3
月 3 日
,
摩根 发表
,
下 了 大湖 钢 铁 公 司

50

,
并 先后吞并
19 0 3
年 高 峰期 就有
6
5 3
家 企业 亿美
了 一个震 惊华 尔 街 的 声 明 以广告 的形式告
声明
多 个独 立 的 黑 色 冶 金 公 司
被兼 并
)石

涉 及 资产 总额 6 3
,
发展 钢
重要 方式 应运 而生
因 而 开 始 把 目光
新 公 司 将 以证 券 偿还 被 合
,
第 一 次兼 并 浪 潮 发 生 的 另 一 重要 的 历史 背景是 生了美 国 1 9 济危机 苏

国外并购理论整理

国外并购理论整理

国外并购理论整理西方的并购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其间有几种比较盛行的并购理论。

1.效率理论企业并购理论中,传统的的效率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的效率,产生“2+2>5”的效果,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又可将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效应。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业务多元化,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协同效应;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提高管理效率,由于并购双方的管理能力有差异,并购可以快速的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并购还可以将企业从外部融资转化为内部融资,从而增加企业财务的协同效应,降低融资的风险性等优势。

2.代理理论Jensen和Meckling (1976)在其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代理问题的含义。

当管理者只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一小部分时,便会产生管理者利用管理特权追求私人利益的代理问题。

并购是为了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在代理理论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了过度自信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Roll(1986)以竞标理论中的“赢者诅咒”理论为基础,根据拍卖市场特点提出的“过度自信”假说认为,由于经理过分自信,所以在评估兼并机会时会犯过于乐观的错误。

Roll是从管理者行为来解释企业并购现象的,认为收购企业的管理者试图通过兼并其他企业来提高企业利润,如果兼并确实没有收益,那么,过度自信可以解释为什么经理即使在过去经验表明收购存在一个正的估值误差的情况下仍然会做出收购决策。

如果过度自信假说成立的话,那么,收购企业的过度支付就使其股东利益转移到目标企业股东,企业并购导致收购企业股东利益受到损害。

大多数企业合并的实证研究表明收购企业股价的下跌, 而企业收购却不能提供类似的数据(M. Bradley,1980)。

所以,完全支持过度自信假说仍然缺少一致的研究结论。

然而,“过度自信假说”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企业并购现象的一条新途径,Roll教授的贡献就在于此。

美国百年并购全纪录

美国百年并购全纪录

美国百年并购全纪录美国历史上共掀起过五次并购浪潮。

通过对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并购有益的借鉴。

美国企业并购浪潮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在每一次大规模的并购过后,都会出现一段并购活动相对较少的时期。

前四次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1897—1904年,1916—1929年,1965—1969年和1984—1989年。

并购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所减少,但在90年代早期又重新抬头,从而拉开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序幕。

不同时期的并购浪潮促成美国企业结构的重大改变,美国经济从原先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转化为现在的形式,即由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构成。

1第一次浪潮1897—1904年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8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在1898—1902年达到顶峰,最后结束于1904年。

并购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矿业和制造行业,但主要集中于8个行业,即主要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炭,这些行业的并购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的2/3。

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占全部并购类型的78.3%。

其次是纵向并购占12%。

此次并购浪潮使美国工业的集中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结果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

据Nelson(1959)估计,被并购掉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并购案控制了全美40%的产业资本。

➤导致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原因有:生产技术的变革。

电力、煤炭的使用以及各种新机器的问世,促使铁、烟草等企业开始寻求通过扩张来获得规模经济。

当然除了规模外,获得市场垄断权利可能对企业更有诱惑。

(1).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系统使统一的美国大市场得以形成,企业扩大市场范围的同时,也遇到了更多的企业竞争,所以很多企业选择与当地竞争者合并以保持市场份额。

(2).股票市场的建立为并购创造了便利条件。

于1863年成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成立的波士顿股票交易所、费城股票交易所和巴尔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兼并大开方便之门。

五次并购浪潮综述

五次并购浪潮综述

• 特征:
– 纵向并购 – 大企业并购小企业 – 出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结合和渗透。如洛 克菲勒公司控制花旗银行 – 国家资本参与并购,如德国政府出巨资将一些工业企 业并购改造,发展军事力量
7
第二次并购浪潮
• 最活跃的并购领域是钢铁、铝与铝制品、 石油产品、食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行 业 • 美国有许多至今活跃的著名大公司就是在 此期间通过并购形成的,譬如通用汽车、 IBM公司和联合碳化合物公司
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前后主要大公 司的形成
资料来源:邵万钦著《美国企业并购浪潮》,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62页。
第二次并购浪潮:纵向并购 (1916-1929)
• 起因: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有一个增长期 – 产业发展的需要,西方产业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 业为主转变,汽车、化学、电器、化纤等行业都属于 资本密集型行业
16
历史上第一起敌意并购 ——国际镍业并购ESB(1974年)
• ESB:位于美国费城,当时全球最大电池 制造商。 • 国际镍业:位于多伦多,当时控制了全球 镍市场大约40%的市场份额 • 并购动因:当时的石油价格较高,电池生 产商很有吸引力 • 但ESB公司在技术上并不领先 • 激烈的竞争使投资银行放弃了自己的一些 原则
17
历史上第一起敌意并购 ——国际镍业并购ESB(1974年)
• 收购ESB被证明是一项错误的投资,这主 要是因为反托拉斯法律诉讼使国际镍业不 能自由经营ESB • 直到39个月后,国际镍业才有权自由控制 ESB • 最后,国际镍业公司被全球最大的铁矿石 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以170亿美元 收购 • 这次并购在财务上并不成功,但开启了敌 18 意收购的先河

世界上五次企业并购浪潮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世界上五次企业并购浪潮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世界上五次企业并购浪潮都发生在什么时候,代表是什么一、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的新特点1.并购规模巨大,强强联合显著增多,产生了许多“巨无霸”的跨国企业集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涌现出了许多巨型跨国公司相互之间并购的案例,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如1995年美国迪尼斯公司宣布以290亿美元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母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

1999年英国的沃达丰以650亿美元并购美国空中通讯公司案。

这些跨国公司并购的资产规模巨大,对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此次全球企业并购活动不仅表现为大小企业之间的相互吞并,而且发生在两个势均力敌的大企业之间的并购日益增多,成为这次并购的显著特征。

1998年艾克森—美孚兼并案以近790亿美元的价格创下了行业并购史上的最高记录;而2000年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美国在线宣布以18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著名的传统媒体企业时代华纳,成为迄今为止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

2.并购数量增多,产业进一步向国际化发展。

以美国为例,从数量上讲,前四次并购浪潮中企业并购数量平均每年分别是530、916、1650和3000起。

而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1995年在5000起以上,1996年则达到1万多起的记录。

1995—1997年,美国共有2.76万家企业参与并购活动,比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数目还多。

跨国并购活动的增加,表明市场进一步全球化,产业进一步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因为跨国并购活动目前主要发生在能源、电信、银行业,这说明兼并国都在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把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这种转移需要统一的世界市场才能够顺畅。

3.在技术、资本密集的传统领域出现了超级并购。

本来在技术、资本密集的传统领域,市场集中度已很高,并有垄断之嫌,但在这次的跨国并购浪潮中,仍出现了多起超级并购案例。

如1998年德国戴母勒—奔驰汽车公司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组成世界第二大汽车集团;2000年英国沃达丰以约132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德国的曼内斯曼电讯,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级并购案例。

谈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谈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谈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美国五次并购浪潮自20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活跃的并购市场之一。

无论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市值,还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美国企业经常通过并购来实现它们的目标。

这种并购浪潮既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塑造了美国商业界的格局。

本文将重点讨论美国五次并购浪潮,深入分析每次浪潮的原因和影响。

1. 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年-1903年)第一次并购浪潮始于19世纪末,这个时期美国经历了工业化的高峰期。

大型工业公司如钢铁、电力、石油等开始崛起,并迅速通过并购来建立自己的垄断地位。

这一浪潮的最典型代表是约翰·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通过控制石油市场上下游的公司,成功地垄断了整个行业。

这次浪潮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为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第二次并购浪潮(1960年-1969年)第二次并购浪潮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期出现的。

随着投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公司开始寻求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增长和差异化竞争。

这次浪潮的代表案例包括康乐(Conglomerate)公司,这是一个拥有多个不相关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

然而,由于管理复杂度的增加以及盈利能力的下降,这些康乐公司很快就崩溃了。

尽管如此,第二次并购浪潮仍然推动了投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第三次并购浪潮(1980年-1990年)第三次并购浪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

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高利率的问题,许多公司陷入了困境。

同时,华尔街的投资者开始对潜在的低估价值公司感兴趣,并主动发起了并购活动。

典型的案例是雷克斯办公室用品公司和乐购超市公司的并购案。

这次浪潮推动了企业重组和割据流程,帮助许多公司重新找到了成功的道路。

4. 第四次并购浪潮(1995年-2000年)第四次并购浪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

这个时期,互联网的兴起和全球化的趋势改变了经济的格局,许多高科技公司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

五次并购浪潮

五次并购浪潮

第二次并购浪潮
• 最活泼的并购领域是钢铁、铝与铝制品、 石油产品、食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行 业
• 美国有许多至今活泼的著名大公司就是在 此期间通过并购形成的,譬如通用汽车、 IBM公司和联合碳化合物公司
第二次并购浪潮
• 播送的出现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 • 广告开场广泛使用 • 投资银行的重要作用
• 特征: 最活泼的部门是石油、石化、医药和医疗设备、航空和银行业
一些投资银行专门从事滚动收购交易,通过发行合并后的公司股票来筹集资金 借债融资并购成风,出现了杠杆收购的新型并购方式
• 同行业间的横向并购形成垄断组织是最显著的特 美国有许多至今活泼的著名大公司就是在此期间通过并购形成的,譬如通用汽车、IBM公司和联合碳化合物公司 点
• 前期,小公司与小公司的兼并;后期,大公司兼 并小公司
• 企业规模、实力的扩大,推动了生产专业化、系 列化和规模化的开展,形成了新的职业阶层—— 职业经理人
美国1897—1904年间发生的并购数量
资料来源:Merrill Lynch Business Brokerage and Valuation, Mergerstat Review, 1989。
第二次并购浪潮的完毕
• 1929年10月29日发生的股市危机完毕了第 二次并购浪潮
第三次并购浪潮:集团化时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 起因: •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加强。科学技
术的迅猛开展,兴起了一系列新兴行业,产业构造面临新 一轮调整。客观上要求强大垄断企业的产生,以集中大量 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进展大规模生产 • 重工业化向高加工化方向开展 • 六十年代美国股市大涨 • 特征: • 反托拉斯法执行严格,使得混合并购成为第三次并购浪潮 的主要并购形式 • 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大鱼吃大鱼〞,1951~1968年,美 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有将近1/3被并购,其中一半以上 是被最大的200家公司所购并 • 银行间并购加剧,美国1970年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 增加到80家,其中7家资产超过100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由于杠杆收购策略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出现了以小博大、小鱼吃大鱼的现象。

到1990年,随着经济的再次衰退,证券市场价格大幅下挫,这次浪潮逐步衰退下来了。

第五次浪潮第五次并购浪潮在90年代初紧随第四次浪潮的衰落而飞速掀起。

本次并购浪潮在总规模上创造了历史纪录,且呈现连续八年递增态势。

这次浪潮有以下新的特点:一是大多数企业放弃了杠杆收购式的风险投机行为,改以投资银行为主操作;;二是相当一部分并购发生在巨型的跨国公司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强强联合趋向;三是金融业的并购明显加剧。

但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因为股市动荡、IT行业缩水、尤其是2001年“9.11”事件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进程,第五次浪潮正在趋缓。

剖析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五大浪潮(上)所属栏目:专家论坛作者:宋养琰本文浏览次数:1368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他的意思是说,企业并购是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

通过并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资本经营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实现资本的低成本、高效率扩张,形成强大规模效应的手段,这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特点。

乔治·施蒂格勒说的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但却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即任何企业要实现资本扩张,仅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身的积累是不行的。

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市场,把别人现成的东西巧妙地转移过来,为自己的不断扩张服务。

世界上许多企业的成功之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来看,特别是从资本主义由原始资本积累到自由竞争阶段,再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来看,兼并与收购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

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大的并兼浪潮。

正因为有这五大兼并浪潮,才把资本主义一步步地推向今天的顶峰。

今天,对我们来讲,回眸这五大并购浪潮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对于进一步透视资本主义本质,开阔企业家的视野,提高企业家运作资本的本领,采取如何对策,以及从中学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可以借鉴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次兼并浪潮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资本集中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在19世纪与20世纪的世纪之交,西方国家掀起了第一次兼并浪潮。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企业兼并,这些兼并大多数分布在纺织业,兼并使原先存在的效率较低的卡特尔被新设公司所取代。

例如,1877年由11家企业合并组成大英棉织品公司,1899年由31家企业合并组成优质棉花纺织机联合体,1899年由46家企业合并组成棉花印花机联合体。

在其他行业,通过大规模的同行业兼并,产生了联合帕特拉水泥公司、帝国烟草公司、壁纸制造商联合体、盐业联合体和联合碱制品公司等大公司。

不过,这次兼并后所形成的企业的规模,虽然在当时来看不小,但与以后的兼并企业、尤其是现代兼并企业规模相比,仍是很小的,而且这种企业也较为松散。

就以优质棉花纺织机联合体而言,其雇员也不过三万人左右。

这一时期兼并后的大企业中,以纺织业、酿造业为主,钢铁、化工和电机等新兴行业的企业仍处于较小的规模。

在企业组织上,以家族型、合伙型企业组织形式为主,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的占少数。

美国的兼并活动,是随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才活跃起来的。

在这一次兼并浪潮(1898—1902)中,有2 653家企业被兼并,其中1899年就有1 000多家。

这次兼并使美国经济集中度大大提高,到1909年销售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已增加到3 000多个,占企业总数的1.1%,而它们所占有的产值和雇员人数则分别占43.8%和30%。

其中100家最大的公司控制了全美近40%的工业资本。

这次兼并浪潮产生了一些后来对美国经济结构具有深远影响的垄断组织。

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爱理斯查默斯公司、阿爱纳康特铜业公司、美国橡胶公司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托拉斯组织。

这些大公司是通过兼并了5 000多个公司而形成的。

德国在这一时期也通过兼并产生了许多垄断组织,其中包括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在内的约600个卡特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德国工业的集中度。

德国雇员在50人以上的企业数在这一时期(约15年)内提高了两倍。

横向兼并是第一次兼并浪潮的重要特征。

通过行业内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兼并,组成横向托拉斯,集中同行业的资本,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控制能力。

一方面,生产规模的扩大,新技术的采用,有利于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兼并产生的垄断组织,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

所以,追求垄断地位,追求规模经济是本次兼并浪潮的重要动因。

证券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股票的上市,为兼并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这一时期美国60%的兼并事件是在纽约股票交易所进行的。

证券业和兼并活动的发展也造就了一个新的经纪阶层,兼并经纪人阶层。

在证券市场上,证券实际值与市场价值往往不完全吻合,兼并经纪人就利用上升的股票价格通过对资产的重新评估而获得收益。

此外,银行对兼并的参与也促进了兼并的进行,银行不仅为兼并活动提供所需的资金,而且往往也作为兼并的中介机构和顾问。

在这期间,美国的25%的兼并得到了银行特别是投资银行的帮助。

第二次兼并浪潮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即20世纪20年代。

这个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

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较大的增长,除了战后恢复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实行。

当时由于科学理论上的突破,产生了新的工业技术,导致了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化纤工业等一系列新行业的诞生,而且这些新行业后来日益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产业合理化是指采用各种新型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的流水线,实行标准化生产,其标志就是所谓的“福特制”的诞生及其广泛应用。

但是这些新兴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产业合理化,都需要大量的资本,也就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掀起了第二次兼并浪潮。

英国20世纪20年代的兼并,也受到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

大规模生产给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许多新兴产业,诸如化工、汽车、化纤、造纸和电机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工业技术的开发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经营效率。

这次兼并浪潮涉及许多新兴行业,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大公司。

如电机制造业的三大企业:英国电器、GEC和电器行业联合体是在这个时期通过兼并形成的;布斯、里沃斯、卡特布里—佛拉、金属箱公司、路卡斯、费逊及布塞姆等英国大公司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兼并形成的;其中最为壮观的一次兼并发生在1926年,当时由四家经过同业兼并、并已在各自的行业中占重要地位的大公司:诺贝尔工业公司、布鱼诺姆德公司、不列颠染料公司、联合碱制品公司合并组成了ICI公司。

美国在第二次兼并浪潮中,兼并的数量大大超过了第一次兼并浪潮。

在1919年至1930年间,有将近19 611家公司被兼并,涉及到公用事业、银行、制造业和采掘业。

其中工业有5 282家,公用事业有2 750家,银行有1 060家,零售业有10 519家。

虽然,这一阶段由于克莱顿法的作用,大企业的兼并有所减少,但因投资银行的经纪作用,繁荣的证券市场仍然促进了兼并的发展,尤其是小型企业兼并市场极为活跃。

这次兼并涉及大量的纵向兼并,对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起到了一定的调整作用。

但也使美国的垄断化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大财阀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德国的兼并与资本集中有了较大的变化。

与其他西方国家所不同的是,德国的资本集中不是通过市场自然形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在政府调控和干预下进行的。

到20年代末,德国由国家出资控股的国有垄断资本已占全国股份资本的13.2%,当时为了满足希特勒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需要,还实行了强制卡特尔政策,通过强制手段提高德国资本的集中度。

在第二次兼并浪潮中出现了多种新的兼并形式,其中纵向兼并成为重要的兼并形式。

所谓纵向兼并,是指被兼并的目标公司的产品处在兼并公司的上游或下游,是前后生产工序或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通过纵向兼并,使生产一体化、或生产销售一体化这种兼并有助于生产的连续性,并能减少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节约了销售费用。

不过,这也加强了垄断,建立了更多的进入障碍,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

另外,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开始相互兼并、渗透,成为这一阶段兼并的另一重要特征。

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花旗银行,摩根银行则创办了美国钢铁公司,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互相融合,产生了一些所谓的金融寡头;其金融资本实力相当雄厚,它们在以后的美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