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青海省西部的东昆仑山中段的铜银矿矽卡岩的形成原因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集中区之一,该地区的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在祁连山中段的祁漫塔格岭脉内发育,其中矿床主要分布在祁漫塔格岭脉的南北两翼,沿岭脉走向呈线状分布。
矿体呈层状和脉状,赋存于变质岩和侵入岩中。
岩性以石英闪长岩和变质岩为主,次为超基性侵入岩和浅成火山碎屑岩。
矿床主要矿物有黄铁矿、斑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绿泥石等。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主要为南北走向的祁连山造山带,该带在冈底斯造山带的北缘,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处。
构造运动主要以熊耳山—祁漫塔格脊为界,形成南段和北段两个构造单元。
南段构造单元由强烈的N向推覆逆冲构造、NE向剪切断层构造和中轴线及其两翼内钩形褶皱构造组成。
北段构造单元则以剪切展布和复杂的褶皱构造为主。
矿化蚀变特征主要发生在矿区的祁连山岩系、杂岩系,以及超基性侵入岩、浅成火山碎屑岩等富SiO2的岩石中。
岩石以石英闪长岩、变质岩为主要母岩,矿化蚀变主要伴随着岩石的灰岩化和石英化。
在石英化灰岩中,矿化以牙齿状条带状分布,石英的含量普遍较高,黄铁矿、斑铁矿、闪锌矿等多种矿物以脉状和层状叠加铅锌矿体为主。
总结起来,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主要为南北走向的祁连山造山带,构造运动以熊耳山—祁漫塔格脊为界,形成南北段不同构造单元。
矿化蚀变特征主要发生在石英化灰岩中,矿化以牙齿状条带状分布,多种矿物叠加铅锌矿体为主。
这为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的发掘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和理论参考。
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收集和分析全球最全面和最权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环境等数据并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相关数据:1. 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的产量趋势:在近几年的生产中,矿产资源的开采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年产量的均值大约为3-5万吨,这与其地处高原地区、交通不便等因素有关。
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质、矿体地质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进一步矿床开采。
[关键词]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矿体地质控矿因素卡尔却卡矿区隶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距格尔木市约520km,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那陵郭勒河上游南岸。
矿区山脉属东昆仑山脉的分支,总体地势具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特点,海拔均在4000m以上,山脊均在5000m左右,最高海拔5866m,山顶保存有现代冰川。
4800m以上的山脊常年白雪皑皑,山势陡峻,沟谷深切,植被稀疏,呈现典型高原荒漠景观。
水系属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常年流水的河流有那陵郭勒河。
卡尔却卡矿床为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祁漫塔格地区具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找矿发现,矿化面积范围很大,共有面积近200km2,包括A,B,C三个远景矿段。
其中A矿段属于热液脉性铜矿化,主要产于破碎蚀变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
B矿段属于矽卡岩型铜矿化,主要产于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与奥陶一志留系滩间山群碳酸盐岩接触部位矽卡岩中。
C矿段金矿化属于热液型,产于花岗闪长岩体破碎带中,而铅锌则属于矽卡岩型,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与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碳酸盐岩接触部位。
1矿区地质1.1地层出露地层较为简单,由老到新主要有元古界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Pt1b )、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OST)、上三叠统鄂拉山组(T3e)及第四纪(图版III)。
1.2构造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断裂有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组。
褶皱构造不发育,均为单斜地层,一般地层倾向北东,走向北西一南东。
局部地段由于受构造的影响地层倾向南西。
区内断裂构造,按展布方向划分为北西西向断裂组、北东向断裂组,其中北西西向断裂组是区内的主干构造,主要集中分布于野拉赛以西,破碎带一般宽50m--300m不等,长度大于10km以上,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该组断裂及其次一级构造中。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矽卡岩类型和矿物学特征
质矽 卡岩 , 数 矿 区 还 有 镁 矽 卡 岩 。 钙矽 卡岩 的组 成 矿 物 主 要 有 透 辉 石 、 铁 辉 石 、 铝一 铁 系 列 石 榴石 、 帘 石 、 少 钙 钙 钙 绿 阳起 石 和 方 柱 石 , 常伴 随 F 、 u Mo矿 化 , 成 钙 矽 卡岩 型 铁 多 金 属 矿 床 或 铜 ( ) 床 , eC 、 构 钼 矿 而锰 质 矽 卡 岩 主要 由 锰 钙
的场所 。
已被 国土 资 源部 确 定 为 我 国十 大 新 的 战 略 资 源 接 替 基地 之 一 ( 维 和吴 岗 , 0 0 。 刘 2 1 ) 区内矽 卡 岩 型矿 床 的研 究 程度 相 对较 低 , 文 本 拟 着重对 主要 矿 区 的矽 卡 岩类 型 、 化 组 合 和矽 卡 矿
铁辉 石组 成 , 少 量 锰 三 斜 辉 石 , 伴 随 P 、 n Ag 矿 化 , 成 锰 质 矽 卡 岩 型 铅 锌 ( ) 床 ; 矽 卡 岩 主 要 组 成 矿 含 常 bZ ( ) 构 银 矿 镁
物有 透辉 石 、 橄 榄 石 、 镁 橄 榄 石 和 金 云 母 , 伴 随 磁 铁 矿 化 。因 此 , 卡 岩 类 型 是 判 别 矿 化 类 型 的 重 要 标 志 之 镁 钙 仅 矽
5 7 地 质 学 报 AT OOI N A V 7 1 筲 CA ELG AIC J8N1 G C SI u50 o l o 1 2. y 1 . 青 海 西 部 祁漫 塔 格 地 区矽 卡 岩 型 铁 铜 多金属 矿床 的矽 卡岩 类型 和 矿 物 学特 征
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塘铜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塘铜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王辉;丰成友;李大新;丁天柱;王洪庆;刘建楠;周建厚【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The Saishitang copper deposit is an important skarn deposit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Ngola Mountain Area, Eastern margin of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 The skarn occurs along the contact between Indosinian quartz diorite and middle-lower Triassic Tb21-2 lithologic section. The ore bodies which are stratoid or lenticular mainly occur in exoskarn. The Tb21-2 lithologic section consists of intermediate volcanic rocks, marble and metamorphic siltstone. Cu mineralization is adjacent to the metamorphic andesitic tuff and andesite spatially. Petrography studies of Cu-bearing skarn show four stages of skarn formation and ore development, including skarn stage, retrograde alteration stage, quartz-sulfide stage and quartz-carbonate stage. Skarn stage consists of garnet, pyroxene and wollastonite and retrograde alteration stage dominates by epidote, amphibole and magnetite. In quartz-sulfide stage a large amount of sulfides were precipitated.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onents of garnet and pyroxene areGro0.00~91.00And7.02~100.00(Pyr+Alm+Spe)0.00~4.27 andDi12.80~91.75Hd2.41~79.80(Jo+Jd+Opx)0.00~13.47,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skarn in Saishitang deposit belongs to typicalcalcic skar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grossular and epidote are found in skarns located closer to the contact between quartz diorite and andesite. Andradite is richer near the marble with wollastonite and Mn-bearing hedenbergit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suggest:from skarn stage to quartz-sulfide stage, the property of fluid changed episodically with two redox fluctuations at least, probably resulting from the influx of meteoric waters in ore-forming fluid. Saishitang copper deposit is a skarn deposit. The quartz diorite-dominated intrusions carrying plenty of heat and fluids intrude into middle-lower Triassic strata. The materials exchange between intrusions and wall rocks may be th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karn and ore bodies in Saishitang deposit, accompanying the bimetasomatism between marble and metamorphic siltstone and intermediate volcanic rocks.%赛什塘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端的鄂拉山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矽卡岩型铜矿之一。
青海省矽卡岩矿床类型及找矿意义
青海省矽卡岩矿床类型及找矿意义发布时间:2023-01-31T05:16:43.26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8期作者:马云[导读] 目前,已应用非平衡热力学去研究砂卡岩成岩成矿过程马云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目前,已应用非平衡热力学去研究砂卡岩成岩成矿过程,砂卡岩矿物的化学成分与矿化关系密切,可以指示矿化类型。
本文在探讨青海省已发现的矽卡岩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青海省矽卡岩的找矿意义和前景,以期为青海省广大地质工作者在矽卡岩找矿方面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砂卡岩矿床;划分类型;找矿意义;前景矽卡岩矿床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工业意义的重要矿床类型,在青海省占据特殊地位。
矽卡岩在多种环境中都能够发现,成因具有多样性[1]。
矽卡岩矿床是钨矿的重要来源和铁、铜矿等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是金、银、钴、铋、锡、稀土的相对次要来源。
近年来,青海省西部的祁漫塔格铁多金属矽卡岩成矿带区域发现了一批大、中型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例如,尕林格和四角羊等[2]。
其中,尕林格是青海省最大的铁矿床,四角羊是大中型铁铜多金属矿床。
铁多金属矽卡岩矿床的控矿地层岩性是祁漫塔格群硅质岩和大理岩等,侵入岩主要为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
1 青海省矽卡岩矿床特点矽卡岩矿体分布在侵入岩和周围岩石的接触带及周围,以产于外接触带上的较多,少数产于内接触带中。
一般产在距接触面200米范围内,个别可远达1000米以上。
矿体的产状和形状都较复杂,通常呈似层状和巢状等。
矽卡岩矿体规模大小不一,有小矿体和巨大矿体之分,一般常见的为中等规模,大多数为中小型矿床。
矿石物质成分较复杂,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辉石和硅酸盐矿物等[3]。
金属矿物则以硫化物和氧化物为主,例如,磁铁矿和闪锌矿等。
矽卡岩型矿床矿物种类繁多,通常在空间上具有带状分布特性,尤其是在侵入接触带周围,常呈不同的矿物组合产出。
矿石的构造多种多样,例如,浸染状构造和块状构造等。
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4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张庆海(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摘 要:本文通过对祁漫塔格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区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其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提出个人观点,由于该矿区内已经发展的铜矿类型非常多,矿床主要成因为矽卡岩型,铜、铅、锌等矿产属于主矿种,因此矿区的找矿潜力非常高,希望为关注铜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人群带来参考。
关键词:祁漫塔格;卡而却卡铜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3-0041-2 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张庆海,男,生于1982年,汉族,河北昌黎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矿床学1 地质特征1.1 矿区地质分析卡而却卡矿区地处于柴达木西南方向,是秦祁昆造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区在形成期间历经了早、晚古生代以及早中生代的造山作用,经过多次岩浆活动以及成矿作用完成发育。
矿区内部存在大量发育自多时代形成的侵入岩以及基底岩系。
矿区地质在漫长的环境演化中经过了很多复杂的构造运动,由于规模、性质不同,所以各类矿产的表现形式同样有所不同。
1.2 地层处于北部、南部勘查区的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其出露面积大约在20km 2左右。
该地层中的主要岩石种类为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体。
勘查区中部位置岩群为寒武奥陶纪滩间山岩群,此岩群周围尽皆被岩体合围,从而呈现出孤岛形式,该区域可以分为火山岩组与碳酸盐岩组两种。
其中火山岩组中以斜长角闪岩为主要岩石。
而碳酸盐岩组则以变质碳酸盐岩为主要岩体。
此岩群中的主要的岩石为含碳、碎裂等各类大理岩以及石英岩等。
从整体角度看,滩间山群的地层出露相对较小,作为孤岛状残留体,其岩性主要为安山、大理、变质砂岩为主。
1.3 构造该区域内部褶皱构造不发育,均为单斜地层,地层走向为自北西~南东,其中局部区域会因构造影响呈现南西的趋势。
青海东昆仑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
青海东昆仑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对金属矿藏的需求将不断增强,合理有序开采利用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使其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这是当前金属矿行业的重要任务。
青海东昆仑地区蕴藏大量多金属矿床,如何科学探矿并有序的开采和利用,使得我国宝贵的多金属矿藏最大化服务于经济发展,并可持续生产。
本文尝试对该区域矿床特征研究及成因分析,以便在今后于该矿区以及其他矿区工作中,提供些积极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多金属矿;成因分析;矿床特征1 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1.1 基本地况地层(1)位于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多金属矿,蕴育丰富的铁矿及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矿石大部分储藏在O.St和O.S大理石岩,围岩腐蚀侵变多有矽卡岩化与蛇纹岩化。
地层构造属青海东昆仑地区NWW向构造带,长期滑落逆向推拉运动,生成叠瓦态推覆体与结构岩,形成地域断块外露,形成中澳陶世滩山群碳酸盐组、晚岩炭帝傲苏碳酸盐石,一套浅海碳酸盐沉积和上覆晚岩炭世断带接触,后者分布矿区党部区段,岩石组断层磁异常带状散布,为利于铁矿储位。
(2)矿区地层结构简便,褶皱显示成单斜结构,断层多为区域性的NEE向断带分支断裂,北西西走势,断面北斜约40度。
于地表层侵蚀破碎,能见到不很强的硅化/褐铁矿/黄铁矿化等侵蚀矿化显现;于探井以碎裂石、结构角烁石状态展现为主。
有的断裂呈区域NEE向断带分支裂层。
矿区以花岗岩、灰白斜长花岗以及灰白、肉红二长花岗,与地表散状布置,为铁多金属矿床底板,构成金属矿形成因素。
1.2 矿石地质特征(1)矿体接触变质岩为主体,于印支侵蚀岩石影响,散至侵蚀岩和地层接触线周边,矽卡岩外露位置都处在矿体勘测区周边,属区域内重要的含铁矿底层体,是矿区铁多金属矿主要成因,地质性属透辉/矽卡/石榴岩石等,其中蕴含大量锌/铅/铜/磁铁矿等(2)款式构成指;网状/脉状/稠密/块状构成等。
网脉状构成;磁黄铁矿体的构成特点。
脉状构成;磁黄铁/黄铜/黄铁等矿体,该类构成是矿石的最主要构成方式。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铜金多金属-西北地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 Nhomakorabea用及 铜金多金属找矿研究
杜 玉 良1, 贾 群 子1, 韩 生 福2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2.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 西宁 810001)
摘 要:东昆仑成矿带主要经历了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四个发展期或构造旋回期。
东昆仑构造带元古宙、显生宙地层发育较为齐 全。由老到新主要有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中-新 元古界万宝沟群、冰沟群,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 以及泥盆系牦牛山组、石炭系大干沟组和缔敖苏 组、二叠系布青山群、三叠系鄂拉山组和巴颜喀拉 山群等。 其 中, 金 水 口 岩 群 (Ar3—Pt1J) 呈 残 块 状断续产于东昆仑中带和祁漫塔格山,下部主要由 变粒岩、片麻岩、混合岩以及大理岩、角闪岩等中 高级变质岩系组成;上部为一套以石英质岩石为主 的变 质 岩 系。 万 宝 沟 群 (Pt2—3W ) 分 布 于 昆 南, 断续出露于水泥厂北侧及沟里等地,为一套浅变质 碎屑岩、火 山 岩 和 碳 酸 盐 岩。 冰 沟 群 (Pt2B) 主 要分布于昆北、昆中,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
Fig.1 SchematicmapofmainfaultsandmineraldepositsinEastKunluninQinghai (Afterzhangetal.,2007)
①. 疏勒南山-拉鸡山断裂;②. 宗务隆-青 海 南 山 断 裂; ③. 宗 务 隆 山 南 缘 断 裂; ④. 丁 字 口-乌 兰 断 裂; ⑤. 柴 达 木 北 缘 断 裂;⑥. 哇洪山-温泉断裂;⑦. 玛沁-文都断裂;⑧. 东昆北断裂;⑨. 东昆中断裂;⑩. 东昆 南 断 裂; . 布 青 山 南 缘 断 裂;
青海省东昆仑东段银多金属矿成因探讨
青海省东昆仑东段银多金属矿成因探讨研究区位于东昆仑东段,据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资料,以近东西向穿过工作区的昆中断裂带为界,依据青海省大地构造位置划分,研究区属于北昆仑岩浆弧段。
文在对青海省哈日扎矿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矿床成因,旨在对区内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标签:哈日扎矿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研究区位于青海省东昆仑山系东部,中石炭统缔敖苏组、上三叠统鄂拉山组、区域上出路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金水口群、上新统油砂山组以及第四系地层。
研究区(哈日扎矿区)及其周边出露地层以金水口群以及鄂拉山组地层为主。
研究区所在区域以多组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为主,构成该区域内主构造的方向,并发育较多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次一级构造,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构造为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
1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哈日扎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上三叠统鄂拉山组地层和第四系(图1)。
金水口岩群主要在研究区的北部及东南部,出露总体面积约4km2。
金水口群的片麻岩岩组、片岩岩组和碳酸盐岩岩组共3个岩性组合在研究区内均有出露,但未见其接触,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尚不明确。
鄂拉山组地层在研究区东南测大面积出露,其岩性绝大部分为晶屑凝灰熔岩,少量流纹质凝灰岩等。
该地层不整合于先期形成的地质体之上。
晶屑凝灰熔岩总体较脆,受构造活动影响从而形成了大量的构造裂隙,为后期成矿物资的运移及储存提高了良好的场所。
第四系在哈日扎矿区的东北及东南测的地势低洼地段,发育有大量的第四系地层,多为残坡积、冲洪积等松散堆积物,其上植被较为发育。
1.2构造研究区内主要在浅表部发育大量的脆性断裂,按其性质主要又以逆断层和平移断层居多,少量性质不明断层。
断裂构造形成时期晚于研究区内的岩体的侵入时间,断裂基本穿过所有岩体。
目前在研究区内共圈定了19条断裂构造,按其走向主要分为四组。
因研究区经受多期造山活动的影响,四组构造相互切割,关系较为复杂。
东昆仑野马泉地区矽卡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东昆仑野马泉地区矽卡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刘云华;莫宣学;张雪亭;许国武【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06(000)003【摘要】东昆仑西段(祁曼塔格)的野马泉地区,是青海省内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区以往的工作程度较低,与花岗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多是近几年地质大调查中新发现的.本文通过对野马泉地区铁、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围岩蚀变分带、黄铁矿Co/Ni比值、矿石稀土元素特征、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野马泉地区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东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造山后期的伸展引张环境形成的碱性A型花岗岩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具有深部来源特征,与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及其与壳源酸性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属于典型的钙、镁矽卡岩型矿床.【总页数】6页(P31-36)【作者】刘云华;莫宣学;张雪亭;许国武【作者单位】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8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新疆备战铁矿矽卡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J], 刘学良;弓小平;尹得功;韩琼;毛磊2.西藏墨竹工卡地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王焕;唐菊兴;王立强;应立娟;郑文宝;唐晓倩3.东昆仑野马泉地区矽卡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J], 刘云华;莫宣学;张雪亭;许国武4.鄂东南地区鸡笼山矽卡岩金矿床的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J], 王建;谢桂青;余长发;朱乔乔;李伟;杨庆雨5.鄂东南地区矽卡岩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组合特征及意义 [J], 魏均启;边智虹;王芳;朱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
浅析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作者:白建海来源:《地球》2014年第02期[摘要]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主要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内。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蚀变主要有两种情况,分别为正接触带和外接触带的矿化蚀变。
矿床的蚀变主要是由于周边岩体的钾化、硅化,使得矿床的正接触带发生石化,外接触带被碳酸盐等离子腐蚀。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矽卡岩中富含MgO、MnO、FeO等物质,如此可以表明矽卡岩中同时存在接触渗透作用以及接触交代作用两种。
另外矽卡岩中的W、Mo元素含量较高,而一些成矿元素在矽卡岩中的含量相对偏低,这主要是由于矿床的蚀变导致的岩体与地层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化,以及矿床蚀变过程中其裂缝的不均匀发育导致。
[关键词]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中图分类号] P6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00-11区域以及矿床的地质特征1.1区域地质特征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由元古界、古生界以及中生界构成[1]。
其地层的主要构造有四个部分。
其地层的基底构造层为元古界;其下部构造层为古生界;其中部构造层为古-中生界;其上部构造层则为中生界。
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构造活动非常明显,其褶皱主要以斜构造为主,通过轴向的NWW向、斜向的NW向以及背向的EW向三向形成矿床的主体构造形式,这一构造下,不同级别以及不同序次的断裂系统不断交汇与整合,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矽卡岩蚀变区域。
1.2矿床的地质特征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这一带的地理坐标约为东经91°31′~91°49′,北纬37°02′~37°06′[2]。
目前,该矿区一共有7条主矿带以及3条多金属矿带,矿区周边已累积圈定出了51条矿(化)体。
其矿床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主要有Sn、Fe、W、Mo、Ag等。
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本文对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进行了综合研究,明确了矿床成因条件。
为提高东昆仑地区的研究程度尽绵薄之力。
标签:矿床地质特征理化条件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1引言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是青海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7 年在1:5 万矿调圈出异常基础上发现的矿床(点)。
本文以矿区野外实地调查及编录采样为前提,结合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和矿区地质特征,研究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而为提高东昆仑地区的研究程度,对同类型矿床找矿勘探提供参考。
2矿区地质背景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邻中央造山带,南部为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造山带,北部与柴达木盆地相接,东西延伸约1500km。
由柴达木陆块南缘自南向北发生边缘造山作用而向南增生产生的边缘造山带。
本区地处昆中断裂与昆南断裂之间。
褶皱构造不发育,主要为断裂构造,以NW 向和近SN 向为主。
断裂规模大,活动时间长,在地表形成规模不等的破碎带。
区内岩浆岩分布较为广泛,岩石类型复杂,从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出露,侵入岩以酸性岩为主,多呈岩基、岩株及岩脉产出;火山岩以中-基性岩类为主,其展布明显受区域构造的控制。
从区域上看矿产(点)多分布在重力梯度带上或局部异常的边部。
本区处于马尔争大型航磁正异常与布尔汉航磁负异常交接部位。
马尔争大型航磁异常反映了岩浆岩带的展布,其边部正负异常交替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
1989 年青海省地球化学勘查院在东昆仑开展的1:50 万化探扫面工作中,在本区圈定了1:50 万As乙3100Mo、Cd、Pb、Zn 综合异常,且以以Mo、Cd 为主。
2008 年通过1:1 万土壤测量,在埃坑德勒斯特北异常区圈定了2 处综合异常带,下得波利异常区圈定了 4 处综合异常带。
埃坑德勒斯特北异常带总体呈NW-SE 向展布,异常面积大且强度高,下得波利异常带基本也呈条带状NWW 向展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方向一致。
青海卡尔却卡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青海卡尔却卡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接要:青海省格尔木市卡尔却卡铜钼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东昆仑造山带古生代一中生代复合岩浆弧的西段,东昆仑成矿带祁漫塔格成矿亚带中部,是青海省重要的铁、铜、铅、锌、金多金属矿集区。
该带成矿以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为主,经近年的勘查,发现了卡尔却卡铜钼多金属矿床,具有斑岩一矽卡岩一热液系列成矿的特征。
关键词:地质特征;斑岩型;矿床成因;卡尔却卡矿区位于东昆北构造岩浆带的南部,南侧紧邻东昆中深大断裂。
区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寒武一奥陶系滩间山群、上三叠统鄂拉山组及第四系。
侵入岩主要为华力西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印支期花岗闪长岩。
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
1地质特征1.1地层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主要分布于岩基边部或以包体形式存在于各期岩体中,岩石以灰色含石榴子石、矽线石或堇青石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
寒武一奥陶纪滩间山群主要分布于卡尔却卡铜矿B区及C区周围,出露面积较大,四周均被岩体包围,被晚二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侵入,形成一个孤岛状的残留体,呈不规则状分布。
地层产状总体倾向北东,局部倾向南西。
可分为下部基性火山岩岩组、上部碳酸盐岩组。
主要岩石组合为:安山岩、玄武岩、安山一玄武岩、结晶灰岩、大理岩、含碳大理岩、板岩及千枚岩。
1.2构造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北西西向断裂及少量北东向断裂。
北西西向断裂是区内的主干构造,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被北东走向断层截切,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断裂挤压较强烈,力学性质表现为压扭性。
该组断裂是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北东向断裂截切了北西西向断裂和晚二叠世花岗岩基,形成10~50m宽的断层破碎带。
1.3侵入岩该区岩浆活动具多期侵入的特征,晚二叠世花岗岩呈岩基产出。
形态为较规则的长椭圆状,呈北西西向展布。
岩石组合为含石榴石二长花岗岩一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一中细粒钾长花岗岩。
各岩石在空间上呈同心环状分布。
青海省矽卡岩矿床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 : P 5 8 8 . 3 1 2 文献标识码 : A
型。
2 矽 卡岩 及 矽 卡岩 矿 床 研 究现 状
矽 卡 岩一 词源 于 瑞 典 , 后 来 广 泛应 用 于 中酸 性 侵入 岩与碳 酸 盐岩 接触 带形成 的一套蚀 变 硅酸盐 矿 物组 合 。
( Q i n g h a i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I n s t i t u t e , Xi n i n g 8 1 0 0 1 2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S ka r n d e p o s i t s a r e t h e mo s t i mp o r t a nt s o ur c e o f t u n g s t e n o r e i n Chi na a nd o ne o f t h e ma i n s o u r c e o f c o p pe r 、 i r o n、
床 学研究 的古老 而传 统 的课 题 , 也 是 地 质 找矿 中 重
要 的矿 床类 型 。
斑岩 一 矽 卡 岩矿床 。 依 据矽 卡 岩 矿 床 矿 石 成 分 , 艾 纳德划分 了钨 、
锡、 钼、 铜、 铅、 锌 及 铁 矿 床类 型 ; 赵 一 呜 把矽 卡岩 型 金 矿类 型单 独列 出 , 认 为 矽 卡 岩 型 金 矿 床 为独 立 类
mo l y b d e n u m a n d z i n c ,a n d i t i s a l s o mi n o r s o u r c e o f c o b a l t ,g o l d ,s i l v e r ,b i s mu t h ,t i n a n d r a r e e a r t h b o r o n d e p o s i t s .
青海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含矿斑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写一篇青海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含矿斑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的报告,600字
青海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位于青海省定西市塔尔曼乡,是一个岩浆型铜金矿床,主要产矿物为铜、金、钼。
通过历史地质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地质学家得出了研究表明,此处矿床形成于中生代,距今大约101 Ma。
锆石U-Pb定年结果指出,托克妥Cu-Au(Mo)矿床的形成是由
三个时期的岩浆活动造成的,分别为102.7Ma、99.4Ma和
94.8Ma。
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该矿床的成因可
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高强度花岗岩系山脉造山作用,弧头大陆内拉结构变质作用以及侵入性岩浆活动。
矿床形成有三个阶段性的岩浆活动,第一阶段的岩浆活动产生了准碳酸盐系的金矿石,锆石U-Pb定年表明这发生在102.7 Ma,第二阶段的岩浆活动产生了基性系火山岩,定年结果说
明这发生在99.4 Ma,最后一阶段的岩浆活动产生了轻碳酸盐
系的金矿石,发生在94.8 Ma。
这三个时期的岩浆活动都暗示
了不同的深部构造背景。
总之,青海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是由三次岩浆活动
产生的,其中第一次岩浆活动是由高强度花岗岩系山脉造山作用形成的,第二次岩浆活动是由弧头大陆内拉结构变质作用形成的,而最后一次岩浆活动则是由侵入性岩浆活动形成的。
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托克妥Cu-Au(Mo)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约距今101 Ma。
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的矿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机理
273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的矿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机理严兴鹏(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 西宁 810012)摘 要:青海地区把矿产资源开发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具体了解矿区矿体分布特征及控制机理尤为重要,研究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的矿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机理。
根据对青海卡而却卡矿区进行实体考察,了解到矿区地层内部结构复杂,断裂缝隙较大。
通过对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掌握矿区矿体整体分布情况。
根据对岩石物理性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了解到岩石物理化学性质是控矿的主要原因,准确掌握矿区矿体分布特征和控制机理,可以有效促进矿区资源开发。
关键词: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矿体分布;控制机理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8-0273-2 收稿日期:2021-04作者简介:严兴鹏,男,生于1990年,汉族,青海人,本科,地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层。
青海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广阔,青海的经济已经被当地资源带动起来了。
为了加快青海卡尔而却铜多金属矿的有效开发,需要对该地区进行合理有效的地质勘探,了解矿体分布的特征以及控制机理。
在进行地质开采时,需要对地层结构进行分析,地层下面的矿体种类比较丰富,分析不同矿体分布的情况,有利于对资源精准开采。
卡尔却卡地处昆仑山脉,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形成,但由于地区地形比较复杂,矿产类型也相对复杂,矿体形成的成因也是不同的。
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很清楚地分析金属矿的矿体分布特点以及矿体产生的机理,为矿产资源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对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的控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1 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矿区地质条件青海卡而却卡是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连接昆仑山脉,地形地势比较复杂,地层内部结构复杂,经过很多次的地质构造运动,给矿产资源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东昆仑卡而却卡铜矿区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成因:锆石U-Pb
暗色包体( 5 . 0 ~ 9 . 7 ) , N b / T a 值( 1 0 . 6 ~ 1 1 . 7 ) 低 于暗色包体( 1 1 . 6 ~ 1 4 . 8 ) 。二 者具有相 近的 S r — N d — H f 同位素组成 , 花 岗闪
长岩的8 d ( 值为 - 5 . 3 ~ - 4 . 2 , ( ” S r / S r ) 。 值为 0 . 7 1 1 1 0 ~ 0 . 7 1 1 2 5 , e n d ( t ) 为一 5 . 8 —3 . 4 , t D M ( Hf ) 为1 0 1 2  ̄ 1 1 0 2 Ma ; 暗色包体 的
世俯冲—碰撞转换 阶段, E M 1 I 型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上涌软流圈物质的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基性岩浆, 并底侵下地 壳物质局部熔融形成长英质岩浆房, 进而 由基 陛岩浆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后, 经过演化形成微粒包体, 演化了的基性岩浆 与长英质岩浆混合, 最终形成含微粒包体的均一岩浆, 这种岩浆结晶后形成含 暗色包体花岗闪长岩。 关 键 词: 锆石 u— P b 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S r — Nd — Hf 同位素; 花岗闪长 岩; 暗色包体; 卡而却卡铜矿床; 东 昆仑
0 . 6 ) Ma , 为岩浆 混合作用 的存在 提供 了有力证 据。地球化学特征显 示, 暗色包体 S i O 、 Mg O含量较 寄主岩石高, 更 偏基性; 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 素和轻稀土元素, 亏损高场强元素, 但 寄主花 岗闪长岩 L a N , Y 值( 1 I . 6 - 1 9 . 0 ) 明显高于
据【 J ] . 中国地质 , 2 0 1 5 , 4 2 ( 3 ) : 6 4 6 — 6 6 2 .
东昆仑卡特里西铜锌矿成因
卷(Volume )31,期(Number )1,总(S UM )112页(Pages )77~82,2007,2(February,2007)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 onica etMetall ogenia收稿日期:2006-01-24;改回日期:2006-07-28基金项目:资源补偿费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项目编号2004034)》资助.第一作者简介:韩红卫(1966-),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查及地质找矿工作.Email:hanhonwe@ ①新疆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1999.新疆且末县卡特里西铜锌矿普查地质报告.东昆仑卡特里西铜锌矿成因韩红卫,魏梦元,牟伦洵,余建华,张永生,周忠宇,胡建明,冯金星,张春江(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摘 要:卡特里西铜锌多金属矿是新疆东昆仑地区首次发现的海相火山沉积型硫化物矿床,该矿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内的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一般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夹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炭粉砂岩的接触处。
该矿海相火山沉积特征明显,为在相对封闭的浅海盆地内,火山活动形成的成矿物质在火山机构边部洼地内堆集形成。
东昆仑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地层中海相火山岩带分布有众多铜多金属矿点,为一较有前景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带,卡特里西铜锌矿找矿及成因认识上的突破不但填补了东昆仑一带该矿床类型的空白,而且对在该区广泛分布的托库孜达坂群内火山岩系地层中寻找该类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卡特里西;铜锌多金属矿;海相火山沉积;找矿意义中图分类号:P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552(2007)0120077206 新疆且末县卡特里西铜锌多金属矿是新疆昆仑山一带即将投入开采的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位于且末县西南约140k m 东昆仑主峰以北的中高山地带。
东昆仑卡特里西铜锌矿成因
东昆仑卡特里西铜锌矿成因韩红卫;魏梦元;牟伦洵;余建华;张永生;周忠宇;胡建明;冯金星;张春江【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07(31)1【摘要】卡特里西铜锌多金属矿是新疆东昆仑地区首次发现的海相火山沉积型硫化物矿床,该矿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内的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一般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夹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炭粉砂岩的接触处.该矿海相火山沉积特征明显,为在相对封闭的浅海盆地内,火山活动形成的成矿物质在火山机构边部洼地内堆集形成.东昆仑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地层中海相火山岩带分布有众多铜多金属矿点,为一较有前景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带,卡特里西铜锌矿找矿及成因认识上的突破不但填补了东昆仑一带该矿床类型的空白,而且对在该区广泛分布的托库孜达坂群内火山岩系地层中寻找该类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总页数】6页(P77-82)【作者】韩红卫;魏梦元;牟伦洵;余建华;张永生;周忠宇;胡建明;冯金星;张春江【作者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1【相关文献】1.关于卡特里西铜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范旭东2.浅析卡特里西铜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徐胜利3.探讨新疆卡特里西铜锌矿地质特征与成因 [J], 端木长青4.新疆且末卡特里西铜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罗秋良5.新疆且末县卡特里西铜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J], 许磊;刘永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卡尔却卡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青海卡尔却卡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李东生;张占玉;苏生顺;郭世珍;张海兰;奎明娟【期刊名称】《西北地质》【年(卷),期】2010(43)4【摘要】青海省格尔木市卡尔却卡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卡尔却卡铜钼矿是近年在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发现的中型矿床,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矿区北西部具有斑岩成矿的特征,矿区中部具有典型矽卡岩成矿的特征.卡尔却卡矿区共圈出铜锌钼多金属矿体64个,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斑岩成矿的事实为今后在东昆仑成矿带找矿拓宽了思路.【总页数】6页(P239-244)【作者】李东生;张占玉;苏生顺;郭世珍;张海兰;奎明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9;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9;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9;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9;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9;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18.65【相关文献】1.青海祁漫塔格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J], 高西平2.青海省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A区斑岩型和B区矽卡岩型成矿岩体特征对比 [J],张雨莲;贾群子;宋忠宝;陈向阳;栗亚芝;张晓飞;陈博3.青海省卡尔却卡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J], 马小海; 张占玉4.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J], 张庆海5.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骆驼峰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杨宝凯;徐美君;苏旭亮;张涛;张学明;赵永亮;林贵;薛斌;赵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青海省西部的东昆仑山中段的铜银矿矽卡岩的形成原因
青海省西部的东昆仑山中段属成矿带中部,蕴藏着丰富的铜银矿矽卡岩分布,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
本文将结合东昆仑山中段地质环境分析,深入探索铜银矿矽卡岩成因。
旨在通过本文论述促进青海省找矿工作开展顺利,促进矽卡岩更加高效开采应用。
标签:青海省东昆仑山铜银矿矽卡岩
铜银矿矽卡岩是一种形成于铜银矿床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的变质岩,是铜、铁、锡等矿产重要的找矿标志。
我国青海省西部东昆仑山是重要的矿物资源分布地带,在东昆仑山中段地段具有较为丰富的铜银矿矽卡岩。
主要形成原因离不开该地段的地质环境,与地层以及褶皱、断裂,构造以及围岩、温度都有着密切联系。
1青海省西部东昆仑山中段地质环境分析
青海省东昆仑山中段,大地构造单元属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其成矿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中部,划属东昆仑金、铜、铅、锌、铁、多金属成矿带中的昆南金、铜、钴成矿带上。
区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从加里东运动至燕山期运动均有岩浆活动,区内各种矿(化)点及蚀变信息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和中-晚奥陶世纳赤台群中。
1.1地层
区内地层的分布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相一致,以昆南断裂为界,由北至南地层区分属秦祁昆地层区和巴颜喀拉-羌北地层区,其中秦祁昆地层区以昆中断裂为界划分为柴达木南缘地层分区和东昆仑山南坡地层分区,巴颜喀拉-羌北地层区可分为阿尼玛卿山分区和巴颜喀拉山分区。
区内地层出露复杂,时代跨度大,自古元古代至第四系均有分布,沉积岩石类型有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以及火山岩相等。
1.2褶皱
区内跨越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期次、不同层次、不同体制的构造变形,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褶皱。
在不同构造单元,褶皱类型也有所区别,如在区内北部的北昆仑岩浆弧带和东昆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褶皱以流变褶皱为主,层滑褶皱次之[1];而在本区中部和南部,褶皱以层滑褶皱为主,流变褶皱较少发育。
1.3断裂
本区经过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断裂构造。
区内构造线总体呈北西-北西西向,其中北西西向一组为区内主干断裂,发育程度高、规模较大、生成时期早,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表现出长期活动、多次复活特征;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影响,北东-北东东向平移及性质不明的次级断裂十分发育,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各期断裂性质、活动强度均不相同,东昆仑山中段断裂总长大于130Km,断层走向NWW-SEE,断层面总体向南倾,倾角一般40°-60°,局部地段达70°或近于直立。
断层向两端延伸到图幅外,该断层线性影像特征十分明显。
沿断裂带糜棱岩类构造岩及挤压片理发育,出现S-C组构、旋转碎斑等显微组构,多指向左行斜冲,该类动力变质岩的宽度一般为500-1000m。
该断裂具有明显的多期活动特征,控制了测区盆山格局的形成。
2铜银矿矽卡岩形成原因分析
2.1矿石矿物组合
矽卡岩的矿物成分存在多样性,其矿物组合也根据碳酸岩成分不同受到影响。
矿石成分丰富,受影响温度范围较大,因此存在着多种矿石结构构造[2]。
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形成阶段的变化,出现挥发组份参与,会影响矿石粗粒结构。
2.2岩浆岩条件
东昆仑山中段有着丰富的岩浆岩条件,十分有利于铜银矿矽卡岩的形成。
岩浆岩以中酸性特征为主,岩性类型为为钙碱系列的花岗岩—斜长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
由于其多期次活动易形成复式岩体,相比与其他岩体化学成分来看,矽卡岩岩体化学组成中的钾含量平均值较高,钠含量的平均值也偏高,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两种化学成为的平均值大致为N a2O + K2O = 6. 5%~9%[3]。
其他化学成分铜背景值最高,镁或钙含量相对较低。
2.3围岩条件
成矿地段的围岩环境有利于铜银矿矽卡岩形成,主要围岩为泥质岩或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在我国南方也存在较大范围的分布。
同时在特殊围岩条件影响下更加有利成矿,例如在高硫围岩层与膏岩围岩层分布地区,通过蒸发岩层段岩浆岩十分有利于成矿。
2.4构造条件
铜银矿矽卡岩的形成与矿区构造有着紧密联系。
青海省西部断裂构造岩层较多,东昆仑山中段矿区构造裂隙、角砾等岩层构成大大促进矽卡岩的形成。
由于构造条件优势而形成的矽卡岩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也有着重要分布,由于地质褶皱和断裂产生的矿区发育。
2.5温度与压力条件
矽卡岩形成的温度适合在650℃≥t≥300℃,而东昆仑山铜银矿矽卡岩内所处
地质的温度范围较广,从矽卡岩矿化开始一直到矿化结束,铜银矿矽卡岩的温度都在不断变化。
以进化矽卡岩为例,无水硅酸盐的温度范围大致为650℃≥t≥400℃;退化矽卡岩的含水硅酸盐的温度范围大致为450℃≥t≥300℃。
当矽卡岩形成金属矿物时,温度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为500℃≥t≥200℃.矿床的深度4.5km≥l≥1km,压力范围为3×108 Pa≥F≥3×107 Pa。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西部的东昆仑山中段具有较为丰富的矽卡岩,是矽卡岩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
本文对矽卡岩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进一步开展铜银矿矽卡岩找矿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青海省西部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东昆仑山中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对铜、银、钨、锡矿床可实现找矿突破,挖掘重要的找矿潜力。
参考文献
[1]保稳定促发展在逆境中奋斗--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3年工作综述[J].青海国土经略,2013,12(15).
[2]王丽华,罗生福青藏高原地调尖兵服务地方功勋卓著--记青海省首届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J].青海国土经略,2014,06(15).
[3]逯永卓,胡继春,王明,韩杰,王泰山.青海格尔木小灶火河地区两种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远景浅析[J].河南科技,2014,06(25).
[4]王雪苹,舒晓峰,朱传宝,孙非非,白国龙.青海五一河地区岩浆热液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J].地质与勘探,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