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超融合规划方案 v2
超融合技术实施方案

超融合技术实施方案超融合技术是一种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它将传统的IT基础设施整合到一个简单的、灵活的平台上,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超融合技术正日益成为企业构建现代化数据中心的首选方案。
一、超融合技术的优势。
超融合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简化管理,超融合技术整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多种功能,简化了数据中心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管理员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对整个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 灵活扩展,超融合技术支持模块化的扩展方式,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地增加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3. 高性能,超融合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满足企业对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4. 成本效益,超融合技术整合了多种功能,减少了硬件设备和软件许可的采购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维护成本,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二、超融合技术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超融合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需求,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评估,了解业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确定超融合技术的实施目标和重点。
2. 设计架构,根据业务需求和实施目标,设计超融合技术的架构方案,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方面的配置和布局。
3. 硬件采购,根据架构方案,采购符合需求的超融合设备和相关硬件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4. 软件配置,对超融合设备进行软件配置和集成,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存储管理软件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5. 数据迁移,将现有的业务数据迁移到超融合设备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 测试验证,对实施后的超融合设备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符合预期。
7. 运维管理,建立超融合设备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监控、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
超融合 实施方案

超融合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IT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作为一种新兴的IT基础设施架构,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之一。
超融合基础设施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灵活配置,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更可靠的IT基础设施支持。
二、超融合实施方案。
1. 评估现状。
在制定超融合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对计算、存储、网络设备的性能、容量、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需要对现有的业务应用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企业的需求和痛点。
2. 制定规划。
在评估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超融合实施规划,明确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整体架构、规模和部署方式。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超融合基础设施的规模和配置,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网络设备等,同时也需要考虑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3. 选型采购。
在制定规划之后,需要对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厂商和产品进行评估和选型,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超融合解决方案。
在选型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厂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确保超融合基础设施的顺利实施和运维。
4. 实施部署。
在选型采购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实施部署工作。
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网络的配置、软件的部署等工作,同时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性能的优化,确保超融合基础设施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5. 迁移上线。
在实施部署完成之后,需要对现有的业务应用和数据进行迁移上线。
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需要对超融合基础设施进行监控和运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超融合基础设施能够持续稳定地支持企业的业务运行。
三、总结。
超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的规划和准确的执行,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正日益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和应用。
超融合架构作为云计算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具有高效、灵活、易扩展等优点,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以期为企业实现云计算转型提供参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业务响应速度:超融合架构通过将计算、存储资源进行池化,可以快速地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资源分配和扩展,从而大大缩短业务响应时间。
增强数据安全性:超融合架构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方便进行数据备份和容灾,从而增强数据安全性。
降低运维成本:超融合架构的集中管理和自动化运维特点,可以大大降低运维成本。
制定改造计划: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包括改造目标、改造内容、改造时间、改造预算等方面。
评估现有资源:对现有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性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选择超融合产品:根据评估结果和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超融合产品,包括产品的性能、功能、稳定性等方面。
部署超融合平台:根据改造计划和产品特点,部署超融合平台,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迁移业务系统:将现有业务系统迁移到超融合平台上,包括数据迁移、应用程序迁移等。
进行测试和优化:对迁移后的业务系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超融合平台进行优化,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监控和管理:对超融合平台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性能监控、故障处理、安全控制等方面。
持续优化和维护: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业务需求,不断对超融合平台进行优化和维护,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是各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评估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超融合产品,部署超融合平台,迁移业务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监控和管理以及持续优化和维护等步骤,可以实现企业云计算超融合改造的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业务响应速度,增强数据安全性,降低运维成本。
IT超融合规划方案 v2

数据中心规划方案目录1.1数据中心方案设计原则 (3)1.2超融合数据中心方案 (4)1.3方案推荐配置 (9)1.4N UTANIX NX-1065-G5介绍 (9)1.5N UTANIX路坦力融合架构的优势 (10)1.5.1 Prism 强大易用的管理框架 (10)1.5.2 从最小规模起步 (10)1.5.3 横向扩展优势 (10)1.5.4 性能优势 (11)1.5.5 数据保护和可靠性 (12)1.6N UTANIX超融合应用场景 (13)1.7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对比 (19)1.1数据中心方案设计原则计算机系统设计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各项应用,又可面向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
在方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实用性和先进性数据中心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大规模数据综合业务的需求,兼顾相关的管理需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云计算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
(二)安全可靠性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
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性。
(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所以它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企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方便灵活的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的各层次节点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四)开放性和互连性应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系统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
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IT架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于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需求,因此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
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弹性配置和管理,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IT基础设施支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实施超融合架构,提升企业IT基础设施的整体性能和灵活性,满足业务发展对于IT支持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利用率;2. 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3.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 降低IT基础设施的总体成本。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硬件选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超融合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在选型过程中,需考虑设备的性能、可扩展性、兼容性等因素,确保设备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2. 软件部署,部署超融合管理软件,实现对整个超融合架构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对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灵活配置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3. 数据迁移,对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和规划,制定合理的数据迁移方案。
确保在迁移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最大限度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4. 系统集成,将超融合架构整合到企业现有的IT系统中,确保新老系统能够无缝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5. 测试验证,在实施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确保超融合架构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满足业务需求。
四、项目实施流程。
1. 项目启动,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
2. 硬件采购,根据选型结果,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和交付。
3. 软件部署,安装和配置超融合管理软件,实现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4. 数据迁移,制定数据迁移方案,进行数据备份和迁移操作。
5. 系统集成,将超融合架构整合到企业现有系统中,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IT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扩展性的要求。
超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和灵活性。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引入超融合技术,对企业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优化,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构建高性能、高可用的超融合基础架构,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2. 提升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人工干预。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硬件选型。
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和数据中心规模,选择性能优越、稳定可靠的超融合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确保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为后续的系统部署和升级提供保障。
2. 软件部署。
部署超融合软件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建立虚拟化集群,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负载均衡,提升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同时,结合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提高运维效率。
3. 数据迁移。
针对企业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制定合理的迁移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利用超融合平台的数据迁移工具,实现对现有数据的快速迁移和同步,减少业务系统的停机时间和数据迁移成本。
4. 系统集成。
将超融合平台与企业现有的IT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与现有系统的无缝对接和互操作。
同时,对接企业的监控系统和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超融合平台的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快速响应。
5. 培训与支持。
针对IT运维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知识转移工作,提升其对超融合平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确保超融合系统的稳定运行。
2023-IT架构规划方法指导方案V2-1

IT架构规划方法指导方案V2IT架构规划方法指导方案V2是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它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IT架构规划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规划和建设自己的IT 架构,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来分步骤阐述一下这份指导方案的内容和应用。
第一步:确定架构规划的目标在IT架构规划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IT架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提高IT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IT系统整体效率和性能,增强业务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等。
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可以制定不同的目标和策略,以确保IT架构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步:分析现有的IT架构IT架构规划需要基于现有IT架构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方案。
企业需要收集和整理现有IT系统的信息,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应用、数据库、网络架构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个过程可能会需要一些专业技能,因此企业可以考虑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协助完成。
第三步:制定IT架构规划方案在进行现有IT架构的分析后,企业可以开始制定IT架构规划方案了。
规划方案应包括完整的技术架构和流程设计,以满足企业的IT架构目标并提高整体效率和性能。
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架构设计,系统集成,安全控制,数据管理等,并应该在规划过程中考虑到整个架构生命周期的变化,并且能够适应企业的不断变化的行业和市场要求。
第四步:实施IT架构规划在规划方案制定完成后,企业需要开始实施IT架构规划了。
这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软件系统开发、网络拓扑的搭建等。
企业需要根据规划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过程,并在过程中不断检查和调整方案,确保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第五步:监测和维护IT架构IT架构规划的监测和维护过程也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IT架构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企业还需要对IT架构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稳定并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IT架构规划是企业IT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整体的IT系统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

系统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
• 目前在集团数据中心以X86服务器为主,运营金碟 OA、BI、物流等业务系统和应用程序。
• 经过对XXX集团客户业务系统现状旳分析,目前IT 基础架构有下列几种问题待处理:
• 1、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机房内运营旳大部分机器旳 利用率都非常低,因为一台服务器只能有一种操作系统, 受系统和软件开发平台旳限制,CPU、内存、硬盘空间旳资 源利用率都很低,大量旳系统资源被闲置。
软件故障造成旳业务中断时间;提升整个基础架构范围内旳保护力度。
数据可靠性
• 在数据可靠性方面,深信服超融合架构没有采用老式FC存储旳Raid方式, 而是把每份数据复制成多份副本进行多副本存储,服务器只需要以常规手段挂 载硬盘,虚拟化存储平台会把数据、在不同旳物理服务器硬盘里创建2个到3个 一样旳副本。而且,每一次数据旳变化,都会经过网络,同步在aSAN中旳全部 副本里进行同步,从而确保数据旳一致性。这么做旳好处非常明显,多副本旳 同步存储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数据旳互备效果,从而低成本旳实现存 储旳高可靠。
• 从而,aNet虚拟网络能够迅速完毕不同应用系统旳网络布署,网络配置旳自动化调整, 网络故障排查等工作,提升网络旳管理运维效率,提升网络就绪、扩展速度,降低数据 中心物理网络旳建设成本。
网络资源池构建图
深信服超融合方案价值
经过本方案旳设计,将给XXX集团直 接和间接产生旳效益:
提升运营效率:加紧新服务器和应用旳布署, 大大降低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
•1、提供愈加完整旳IT基础架构虚拟化方案,涵盖网络、安全、存储、计算 •2、管理运维愈加便捷、简朴,零学习成本,让IT架构所画即所得 •3、整体拥有成本更低,无需特殊、专用旳网络、服务器设备即可实现 •4、国产化,提供多样、丰富旳L2-L7安全和优化功能,愈加好旳满足合规要求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

云计算技术不断创新
云计算技术不断演进,包括虚拟化、 容器化、自动化运维等,为企业提供 了更加高效、灵活的IT解决方案。
超融合技术及其优势
超融合技术概述
简化IT架构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升系统性能
超融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IT架 构,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 资源进行高度集成,通过软件 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池化、弹 性扩展和自动化运维。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
案
汇报人:XX
2024-01-24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需求分析 • 总体设计方案 • 详细设计方案 • 实施方案与计划
目录
CONTENTS
• 测试、评估与优化 • 培训、文档与支持服务提供情况说明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建议提出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架构设计原则
高可用性
高扩展性
高性能
安全性
确保系统7x24小时不间 断运行,关键业务零中
断。
支持在线横向扩展,满 足业务快速增长需求。
提供低延迟、高吞吐量 的数据处理能力。
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 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逻辑架构设计
目录
CONTENTS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云计算发展现状
云计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云计算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 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已成为IT领域的 重要发展方向。
云计算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金融 、制造、零售、教育等,为企业提供 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高校超融合虚拟化解决规划方案

高校 IT 基础架构设备升级方案----SMARTX 超交融 +虚构化解决方案xx中科泰科技有限公司一、目前高校数据中心的现状和问题跟着高校建设的不断深入,各个部门各个院系都依据各自的业务需求建设了相应的应用系统,并且增添的速度特别快,数据量也是呈几何级数的增添,随之而来的也给机房带来新的挑战:第一,资源问题:各院系各部门烟囱式信息化建设,存在大批信息孤岛,资源没法共享。
各自购置增添服务器和储存等硬件设备,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
第二,应用扩展问题:托管模式,新应用部署需要屡次接入机房,、配置,部署时间长。
大多半新应用没有对储存、备份、靠谱性等进行一致规划,机房的硬件设备没有一致规划,网络拓扑构造愈来愈复杂,新增系统布线困难。
第三,运维营运问题:因为信息中心人力资源有限,而各院系人员运维营运能力单薄,致使信息中心工作压力愈来愈大,工作人员常常超负荷工作。
第四,拥有成本和能耗问题:硬件资源分别在各个院系和部门,资源利用效率低,运维整体成本大,能耗高。
第四,空间问题:每年大批投入新增硬件设备,增添机柜,机房空间愈来愈局促。
面对信息化建设的挑战,该怎样利用新技术更好的支撑高校信息化建设,供应更好的 IT 服务,知足各个院系各个部门的希望?以为,采纳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初进的超交融加虚构化技术从头成立标准一致、安全可扩展的超交融 IT 基础架构,从头定义数据中心,将 IT 设备以可水平扩展的资源池的方式供应给各个院系各个部门,达到资源利益效率最大化,同节气俭 IT 基础设备投资成本,节俭数据中心能耗,实现绿色数据中心。
二、虚构化与高校IT 基础设备高校 IT 业务的迅猛发展要求 IT 基础设备将能知足其迅速增添及变化的需求,传统 IT 架构已经被证明没法有效应付这种业务增添和变化的状况。
服务器虚构化技术的出现和盛行,高效的解决目前面对的一系列难题,将成为将来 IT 基础架构的发展方向。
虚构化技术,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取所需的资源应用。
超融合数据中心解决实施方案==

高校IT基础架构设施升级方案----SMARTX超融合+虚拟化解决方案中科泰科技**一、当前高校数据中心的现状和问题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个部门各个院系都根据各自的业务需求建设了相应的应用系统,而且增加的速度非常快,数据量也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随之而来的也给机房带来新的挑战:第一,资源整合问题:各院系各部门烟囱式信息化建设,存在大量信息孤岛,资源无法共享.各自购买添加服务器和存储等硬件设施,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第二,应用扩展问题:服务器托管模式,新应用部署需要频繁接入机房,布线、配置网络,部署时间长.大部分新应用没有对存储、备份、可靠性等进行统一规划,机房的硬件设施没有统一规划,网络拓扑结构越来越复杂,新增系统布线困难.第三,运维运营问题:由于信息中心人力资源有限,而各院系人员运维运营能力薄弱,导致信息中心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第四,拥有成本和能耗问题:硬件资源分散在各个院系和部门,资源利用效率低,运维总体成本大,能耗高.第四,空间问题:每年大量投入新增硬件设施,增加机柜,机房空间越来越局促.面对信息化建设的挑战,该如何利用新技术更好的支撑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IT服务,满足各个院系各个部门的期望?我们认为,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先进的超融合加虚拟化技术重新建立标准统一、安全可扩展的超融合IT基础架构,重新定义数据中心,将IT设备以可水平扩展的资源池的方式提供给各个院系各个部门,达到资源利益效率最大化,同时节省IT基础设施投资成本,节省数据中心能耗,实现绿色数据中心.二、虚拟化与高校IT基础设施高校IT业务的迅猛发展要求IT基础设施将能满足其快速增长及变化的需求,传统IT架构已经被证实无法有效应对这种业务增长和变化的境况.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和兴起,高效的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将成为未来IT基础架构的发展方向.虚拟化技术,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应用.提供的资源被称为虚拟资源,虚拟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虚拟化技术带来了以下几个好处和变革:1、资源利用更高效,节省成本在虚拟化的架构下,硬件资源都被虚拟成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统一管理和并按需分配.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异构平台的产生,极大的提升IT资源的利用率,节省能耗,减少IT成本的投入.2、管理复杂度大大降低高校IT部门除了成本之外,最关心的是IT的敏捷性和管理型,虚拟化带来了敏捷性和可管理性上的飞跃,一个新业务、一个新网站或是一个新服务,可以在短时间内部署好,而不是数天和数周的准备,部署和测试.3、横向扩展IT业务的一个最大的痛点就是无法或者很难准确的预知业务的发展需求,这势必造成:激进或保守的估计了业务的现有的规模和预期的增长,都会造成浪费.虚拟化的解决方案使得横向可扩展成为可能,按需添置硬件满来足业务增长,降低了对初期物理硬件的投入的依赖.4、灵活的软件可定义不同于传统的IT架构大量采用专有化的硬件实现高级的功能和特性,如;传统存储厂商采用专有芯片做数据压缩、去冗,虚拟化系统更多依靠软件的方式来定义并实现新功能和新特性,其实随着通用X86 CPU的快速更新和发展,这些专有的芯片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在X86 CPU上高效的实现.带来的系统架构的灵活性的同时,也降低的总体成本.三、分离式计算和存储虚拟化的缺陷当前,多数高校还是采用传统虚拟化解决方案,就是计算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分离,采用集中式存储<SAN/NAS>,由于这种结构是过去遗留的结构,仍存留在目前的虚拟化环境中,但随着现代数据中心业务的高速发展,其缺陷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1、存储服务器通过存储交换机和计算服务器相连,存储服务器和存储交换机容易单点失效,造成所有的计算服务器不能访问数据;2、存储服务器采用传统机械磁盘和RAID技术,在计算服务器增多的时候,存储本身及存储交换机会成为性能瓶颈,不利于I/O访问频繁的应用,例如数据库应用;3、存储服务器和交换机都需要单独配置,扩容复杂,在维护成本上开销大;4、难以扩展,随着业务的增长,传统的SAN/NAS解决方案会成为扩展瓶颈;5、性价比低,客户需要额外的采购存储交换机和存储服务器,并且占用额外的机柜空间,消耗更多的电力能源.下图是当前虚拟化架构:四、中科泰SMARTX超融合存储计算虚拟化架构优势相比分离式的计算存储虚拟化,超融合虚拟化,也称做Hyper-converged,在提供存储的同时,也提供计算能力,这不但大量减少了硬件投入和电力成本,也将计算放在离存储更近的地方,达到最优的性能.超融合架构通常采用了全分布式的组件,横向可扩展,不存在单点失效,数据能够自动恢复和备份,性能优势非常明显,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科技公司普遍采用的IT基础架构,也是未来IT基础架构的方向.我们所致力的工作就是把这样出众的产品带给企业和高校.下图是超融合的虚拟化架构:中科泰SMARTX超融合虚拟化方案具备以下优点:SMARTX的产品功能主要围绕IT基础架构的最重要的几个方面:丰富的数据服务、业务的连续性、简化IT管理、降低成本、绿色节能.1、丰富的数据服务弹性可配置副本应用场景不同,对数据的可靠性、可用性的要求也不同.SMARTX通过对存储盘副本数的配置,满足不同场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智能数据恢复当遇到物理磁盘损坏、存储节点掉电、网络连接失败等因素导致的数据可用性、可靠性下降的事故,SMARTX 存储系统会智能的在健康物理节点上重建数据,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为了使得背景恢复任务不影响正常的数据读写性能,SMARTX 会对恢复任务设置流量,并在负载很轻的时候调度.●备份工具SMARTX 提供了一组工具会将数据备份到外部的存储,比如HDFS、S3 等.多一个层面对数据进行保护.●集群负载均衡SMARTX 能够智能的将数据均匀的分布到不同的物理节点,达成容量和性能的负载均衡.●瘦供给集群级的全局瘦供给<Thin Provison>能允许用户分配出大于当前存储系统空间的存储盘.存储盘只有被真正使用的时候才算作被消耗的存储资源.这项特性为公有云弹性存储"超卖"提供了强力的支持,已成为公有云后端存储的标配.●秒级无依赖快照创建快照在SMARTX 中是非常轻松高效的操作,快照创建均在1ms 内完成.此外,快照之间无依赖,方便快照管理.SMARTX 使用了写时复制<Copy-on-write>的技术来提升快照的性能和体验,由于快照的真实数据只要在修改的时候才会被复制,所以快照操作实际上就是简单的元数据操作.2、业务连续性●不停机扩容整个扩容升级过程无需暂停任何服务,用户虚拟机里的业务无需中断.●硬盘热插拔当磁盘损坏需要更换的时候,无需停机断电,用好的磁盘替换损坏的磁盘即可,SMARTX 可以自动将顺坏磁盘的数据恢复出来.●虚拟机重连网络分区在分布式系统里是很常见的错误,这类错误会导致分布式存储暂时不可用,SMARTX 支持虚拟机重连的机制,使得虚拟机 I/O 不会受短暂网络错误影响.●VM 热迁移虚拟机热迁移允许在不关闭虚拟机的情况下,将其转移到另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SMARTX 在存储层面支持虚拟机热迁移,提升虚拟机高可用性.3、简化IT管理●CLI/Web 管理CLI 为系统管理员最常用的管理方式,编写自动化脚本的基础.Web 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让操作变得简洁直观.●开放APISMARTX 开放 API,当前支持的 RESTFUL 和 Python 接口,对开发者友好,外部系统集成 SMARTX 十分容易.●集群事件分析、监控和报警丰富的多维度、多指标监控,自定义集群预警事件,方便系统管理员运维.强大的性能和日志分析工具,帮助管理员快速定位问题.4、节省开支●SMARTX基于通用的X86服务器,可以跟随通用硬件的快速升级而得到性能提升和新功能加入,为用户节省更多的开支.5、绿色节能●利用软件定义存储实现传统存储产品的功能,并且提供统一易用的接口,容易扩展,减少了很多专用设备的采购和使用,节省IT开支和机柜空间,节省电力能源.五、SMARTX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和建议1、硬件●超微双子星2*双子星服务器<4U>,每个节点的硬件配置如下:联想 RD-6404 x 联想 RD-640服务器<8U>,每个节点的硬件配置如下:注:超微双子星硬件方案密度高,在空间和能耗的节省上更出色.2、SMARTX软件所有服务器节点都安装部署SMARTX标准版3、实践建议:●分期建设基于SMARTX的良好性能和诸多优势,学校可以分期投入建设,一期建成后可以先把常用的、访问量大的业务系统迁移到该平台,如教务、校园网、邮件等系统.●利旧老旧的服务器可作为备份存储,用于日常的数据备份.4、报价:●SMARTX软件+超微双子星服务器+Dell或Arista万兆交换机+万兆连接线:78万元〕包含实施部署+系统数据迁移+一年免费升级维护〔●SMARTX软件+联想RD-640服务器+Dell或Arista万兆交换机+万兆连接线:78万元〕包含实施部署+系统数据迁移+一年免费升级维护〔六、关于我们中科泰科技**是总部位于中关村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服务对象包括政府、高校和企业.公司有一个敢于创新、开拓奋进的专业技术团队,他们来自硅谷、来自清华、微软、EMC、百度等跨国知名公司.我们致力的工作是把先进的IT基础架构及其应用带回国内,助力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和提高.秉承"合力同行,创新共赢"的企业理念,我们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愉快的工作和理想的实现.七、典型用户。
超融合实施方案

超融合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超融合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新型的IT基础设施架构,正在逐渐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就超融合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超融合基础设施,并为其实施提供参考。
首先,超融合基础设施是指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管理等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
在实施超融合基础设施时,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业务需求和IT环境,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业务应用的特点和对IT基础设施的要求。
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超融合基础设施的规模和配置,确保其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其次,需要对企业的现有IT环境进行评估,了解现有的硬件设备、网络架构、虚拟化平台等情况。
在实施超融合基础设施时,需要考虑与现有环境的兼容性和集成性,确保新旧系统能够无缝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
另外,还需要考虑超融合基础设施的部署和管理。
在部署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包括集中部署、分布式部署等。
在管理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工具和平台,实现对超融合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和监控,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高效运维。
最后,需要对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
在实施超融合基础设施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确保企业的数据和应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总的来说,超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需求、现有IT环境、部署和管理、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超融合实施方案,并顺利实施和运维超融合基础设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支撑。
超融合实施方案

超融合实施方案超融合实施方案700字一、项目背景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灵活性的需求。
超融合技术,即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成到一个物理节点上,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部署。
超融合架构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简化管理流程。
二、项目目标1. 提升运维效率:通过超融合架构,将传统的维护、扩容等操作都集成到一个管理平台上,提高运维效率。
2. 提高系统性能: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等资源集成到一个节点上,减少数据传输,提高系统性能。
3. 提高系统可靠性:超融合架构具备自动冗余和负载均衡等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减少IT资源成本:超融合架构可以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集中管理,减少IT资源的采购和管理成本。
三、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目标和计划,并组建项目团队负责实施和管理。
2. 需求分析:对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和调研,确定超融合架构的具体配置和功能需求。
3.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适合企业的超融合产品供应商,并制定技术选型方案。
4. 系统设计:根据选型结果,设计超融合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并进行系统集成和接口定义。
5. 硬件采购:根据系统设计方案,采购超融合硬件设备,并进行设备验收和安装部署。
6. 软件配置: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超融合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包括虚拟化软件、管理平台等。
7. 数据迁移:将企业现有的数据迁移到超融合系统中,并进行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校验。
8. 系统测试:对超融合系统进行各项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培训和上线:培训企业IT团队对超融合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并进行系统的上线和运行。
10. 系统维护:建立超融合系统的监控和维护机制,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漏洞,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项目风险和对策1. 技术风险:超融合技术还比较新颖,可能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不确定性。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超融合(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技术是一种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到一台服务器硬件上的技术。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是将传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集成为一体,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其运行在共享的物理服务器集群上,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灵活的扩展。
一、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利用超融合技术改造传统的IT基础设施,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并提供灵活的扩展能力。
方案的关键要点包括:选型合适的超融合平台、合理规划资源池、优化数据存储和管理,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灵活性。
二、方案实施步骤1.环境评估和规划:对当前IT基础设施进行评估,确定改造的目标和重点,分析适用于超融合的场景和应用。
2.超融合平台选型: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超融合平台供应商。
评估厂商的技术能力、产品性能、支持服务等因素,确保选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资源池规划: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性能要求,规划并配置超融合平台的资源池。
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网络节点等的数量和配置。
4.数据存储和管理优化:通过超融合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利用数据去重、压缩等技术降低存储成本,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安全性。
5.系统高可用性保障:通过超融合平台的冗余机制、负载均衡以及快速故障恢复技术,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当单个节点故障时,系统能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节点,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6.灵活扩展能力提升:通过超融合平台的弹性伸缩技术,实现按需增减资源的能力。
当业务需求增加时,可以快速扩展资源,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当业务需求减少时,可以自动释放资源,降低成本。
7.测试和优化:在上线前对超融合系统进行全面测试,评估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用性。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调整,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业务需求。
8.系统上线和运维:系统上线后,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包括监控、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超融合解决方案完整版本

超融合解决方案V3.0 超融合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前言 51.1IT时代的变革 (5)1.2白皮书总览 (7)第2章、超融合技术架构 (8)1.1超融合架构概述 (8)1.1.1超融合架构的定义 (8)1.2超融合架构组成模块 (8)1.2.1.1系统总体架构 (8)1.2.1.2aSV计算虚拟化平台 (9)1.2.1.2.1概述 (9)1.2.1.2.2aSV技术原理 (10)1.2.1.2.2.1 aSV的Hypervisor架构 (12)1.2.1.2.2.2 Hypervisor虚拟化实现 (16)1.2.1.2.3aSV的技术特性 (24)1.2.1.2.3.1 内存NUMA技术 (24)1.2.1.2.3.2 SR-IOV (25)1.2.1.2.3.3 Faik-raid (27)1.2.1.2.3.4 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28)1.2.1.2.3.5 虚拟交换机 (29)1.2.1.2.3.6 动态资源调度 (29)1.2.1.2.4aSV的特色技术 (30)1.2.1.2.4.1 快虚 (30)1.2.1.2.4.2 虚拟机热迁移 (31)1.2.1.2.4.3 虚拟磁盘加密 (32)1.2.1.2.4.4 虚拟机的HA (33)1.2.1.2.4.5 多USB映射 (34)1.2.1.3aSAN存储虚拟化 (35)1.2.1.3.1存储虚拟化概述 (35)1.2.1.3.1.1 虚拟后对存储带来的挑战 (35)1.2.1.3.1.2 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发展 (36)1.2.1.3.1.3 aSAN概述 (36)1.2.1.3.2aSAN技术原理 (37)1.2.1.3.2.1 主机管理 (37)1.2.1.3.2.2 文件副本 (37)1.2.1.3.2.3 磁盘管理 (39)1.2.1.3.2.4 SSD读缓存原理 (41)1.2.1.3.2.5 SSD写缓存原理 (47)1.2.1.3.2.6 磁盘故障处理机制 (51)1.2.1.3.3aSAN功能特性 (63)1.2.1.3.3.1 存储精简配置 (63)1.2.1.3.3.2 aSAN私网链路聚合 (64)1.2.1.3.3.3 数据一致性检查 (65)1.2.1.4aNet网络虚拟化 (65)1.2.1.4.1网络虚拟化概述 (65)1.2.1.4.2aNET网络虚拟化技术原理 (66)1.2.1.4.2.1 SDN (66)1.2.1.4.2.2 NFV (67)1.2.1.4.2.3 aNet底层的实现 (68)1.2.1.4.3功能特性 (73)1.2.1.4.3.1 aSW分布式虚拟交换机 (73)1.2.1.4.3.2 aRouter (73)1.2.1.4.3.3 vAF (74)1.2.1.4.3.4 vAD (74)1.2.1.4.4aNet的特色技术 (75)1.2.1.4.4.1 网络探测功能 (75)1.2.1.4.4.2 全网流量可视 (75)1.2.1.4.4.3 所画即所得业务逻辑拓扑 (76)1.2.2超融合架构产品介绍 (76)1.2.2.1产品概述 (76)1.2.2.2产品定位 (77)第3章、超融合架构带来的核心价值 (78)1.1可靠性: (78)1.2安全性 (78)1.3灵活弹性 (78)1.4易操作性 (78)第4章、超融合架构最佳实践 (80)1.1 IT时代的变革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 Windows 的广泛使用及 Linux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出现奠定了 x86服务器的行业标准地位,然而 x86 服务器部署的增长带来了新的 IT 基础架构和运作难题,包括:基础架构利用率低、物理基础架构成本日益攀升、IT 管理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对关键应用故障和灾难保护不足等问题。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二)2024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二)引言概述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是一种将存储、计算、网络和虚拟化等基础设施整合在一起的技术,旨在通过集成化及自动化的方式提供高度灵活性和简化管理操作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工作原理、优势和实施步骤等。
正文1. 高度集成化的基础设施- 存储、计算和网络的集成: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将存储、计算和网络集成在一台物理设备上,提供一站式的基础设施管理。
- 虚拟化的整合: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为一个虚拟化环境,提供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 管理软件的整合: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以软件方式进行管理的集中控制平台,简化管理操作和提高效率。
2. 自动化运维管理- 自动化部署: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通过自动化部署工具快速、自动地部署新的硬件设备或虚拟化节点。
- 自动化扩展:根据需求的增长,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以轻松地扩展节点和资源,实现动态的资源调度和负载均衡。
- 故障预测与自愈:通过内置的监控和分析功能,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以及时发现硬件故障,并自动将工作负载迁移到其他节点上,实现自动化的故障恢复。
3. 灵活性与扩展性- 资源弹性分配: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动态分配资源,并确保每个应用获得足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 快速应用交付:通过虚拟化技术,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能够快速部署新的应用,加速应用交付的速度,提高业务的灵活性。
- 网络扩展性: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配置和扩展,提供更高的网络灵活性。
4. 性能和可靠性- 高性能计算: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高度集成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实现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
- 数据保护与备份:通过内置的数据保护和备份功能,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故障。
超融合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超融合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超融合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IT基础设施架构,具有高度集成、灵活扩展、简化管理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超融合平台的建设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规划。
二、目标和需求。
1. 提高IT基础设施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2. 简化IT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流程;3. 提升业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4. 降低IT基础设施的总体成本。
三、建设实施方案。
1. 超融合平台选型。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有IT基础设施的情况,选择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超融合平台产品,包括硬件设备、虚拟化软件、管理软件等方面的考量。
2.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IT基础设施的现状,设计超融合平台的系统架构,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规划和布局,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 资源整合与迁移。
对现有的IT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和迁移,将部分业务系统或数据迁移到超融合平台上,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利用。
4. 管理与运维规划。
制定超融合平台的管理与运维规划,包括监控、备份、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策略和流程,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
5. 安全保障措施。
针对超融合平台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漏洞修复等方面的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6. 培训与支持。
对企业的IT运维人员进行超融合平台的培训和支持,提升其对新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四、实施计划。
1. 确定超融合平台建设的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2.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3. 监控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风险点,及时调整和优化实施计划。
五、效果评估。
1. 对超融合平台建设实施后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性能、稳定性、管理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评估;2. 根据评估结果,对超融合平台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2023-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1

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
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是当前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力工具之一。
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IT部门的运营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企业业务的需求。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的优势及应用步骤。
第一步是了解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的优势。
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集成了存储、计算、网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资源的自由调配。
此外,该技术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数据备份和数据保护能力更加强大,系统的容错性也更高。
另外,超融合IT 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集成的软件应用程序和云平台,能够更好地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第二步是了解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的应用步骤。
首先,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资源规划,确定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的具体配置。
其次,需要对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进行部署和安装,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需要对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进行资源调配和管理,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转。
最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和问题,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总之,超融合IT架构技术解决方案V2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持,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了解该技术方案的优势和应用步骤,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该技术方案实现数字化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规划方案目录1.1数据中心方案设计原则 (3)1.2超融合数据中心方案 (4)1.3方案推荐配置 (9)1.4N UTANIX NX-1065-G5介绍 (9)1.5N UTANIX路坦力融合架构的优势 (10)1.5.1 Prism 强大易用的管理框架 (10)1.5.2 从最小规模起步 (10)1.5.3 横向扩展优势 (10)1.5.4 性能优势 (11)1.5.5 数据保护和可靠性 (12)1.6N UTANIX超融合应用场景 (13)1.7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对比 (19)1.1数据中心方案设计原则计算机系统设计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各项应用,又可面向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
在方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实用性和先进性数据中心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大规模数据综合业务的需求,兼顾相关的管理需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云计算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
(二)安全可靠性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
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性。
(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所以它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企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方便灵活的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的各层次节点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四)开放性和互连性应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系统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
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经济性和投资保护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设备和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六)可管理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管理解决方案。
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简化维护工作,降低管理成本。
1.2超融合数据中心方案传统三层架构主要分为服务器层、存储网络层和存储层,三层架构设备分离带来维护的复杂性和难度,导致较高的维护成本。
同时,扩展性也会受到集中存储带来的限制,性能也受限于存储控制器的处理能力,可靠性完全依赖于硬件。
另外,架构设计方面也会带来资源无法量化,导致架构规划不合理和性能无法保证。
最后,三层架构机柜空间占用和能耗较高,超融合架构完全软件定义计算、网络和存储,在单一硬件中可以实现计算、网络和存储的统一资源交付。
实现互联网规模的弹性扩展,性能和存储容量随节点增加,线性增长。
提高架构的灵活性,满足任何规模的应用部署。
并可度量规划和扩展,用户可以按需采购,改变传统的采购模式。
并且,简化了架构复杂性,降低运维管理难度,实现运维成本的节约。
实现更高的硬件密度,降低机柜空间占用和能耗,实现绿色环保数据中心。
采用超融合架构替换原有三层IT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和存储设备融合在单一硬件中,采用完全软件定义方式,构建分布式存储和虚拟化计算和网络,简化架构,提供更好的灵活性,实现管理难度的降低和成本的节约。
Nutanix作为超融合领域的技术领导厂商,将融合基础设施、横向扩展架构和软件定义存储的各种优势结合在一起,可提供极佳的数据中心虚拟化体验。
Nutanix 完整集群是一种能够横向扩展的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它使各组织机构无需存储网络(SAN或NAS)即可实现数据中心虚拟化。
Nutanix专门为虚拟化而设计,能够提供全面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以及企业级的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和数据管理功能。
它采用英特尔芯片、固态硬盘等符合行业标准的硬件组件,以及市场领先的高级管理程序,以便提供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让数据中心虚拟化变得极其简单有效。
采用3个节点的Nutanix NX-1065-G5超融合设备,共计1个2U机箱,3个节点,配置9块磁盘。
每个节点配置2颗E5-2640v4 (20cores / 2.4 GHz),1块800GB SSD,2块4TB SATA,内存192GB,2个万兆以太网端口,2个千兆端口和1个10/100M IPMI 带外管理端口。
我们采用2个万兆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后端集群网络,用于Nutanix集群内部数据和管理通讯,以及数据副本写入。
同时也采用此网络用于KVM或VMware、Hyper-V集群内部的管理通讯、流量和虚拟机迁移。
采用两个千兆以太网端口连接前端业务网络,实现业务系统访问和虚拟机容灾复制的数据交互。
所有节点的IPMI端口连接到独立的管理网络,实现节点的带外管理和状态监控。
在今后随着业务发展,可以方便的按照计算能力或存储容量需求进行扩容,改变采购模式,避免建设初期一次性投资过大,后期却发现性能问题,需要追加投资的问题出现。
Nutanix 解决方案是一种融合的存储+ 计算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本地组件,并创建了虚拟化的分布式平台(又称虚拟计算平台)。
该解决方案是一个捆绑式的硬件 + 软件设备,在 2U 的占用空间中放置 3 个节点(1000系列)。
每个节点都运行一个符合行业标准的虚拟机监控程序(当前是ESXi、KVM、Hyper-V)和 Nutanix 控制器 VM (CVM)。
Nutanix CVM 将运行 Nutanix 软件,并为虚拟机监控程序的所有 I/O 操作和该主机上运行的所有 VM 提供服务。
凭借虚拟机监控程序的功能,利用 Intel VT-d 将管理 SSD 和 HDD 设备的 SCSI 控制器直接传递到 CVM。
下面是典型节点的逻辑表现形式的一个示例:一组 Nutanix 节点共同构成一个分布式平台,称为 Nutanix 分布式文件系统(NDFS)。
对于虚拟机监控程序,NDFS 看起来就像任何集中式存储阵列一样,不过所有I/O 都在本地进行处理,以提供最高性能。
所有的存储会统一以NFS方式映射给所有的ESXi主机,作为ESXi主机的本地Datastore,每个节点看到的都是同样一个Datastore,写人的虚拟机文件所有ESXi都可以看到。
1)分布式计算Nutanix架构与Google的架构相类似,是一种可以横向扩展的计算存储融合的基础架构,消除了对于集中式存储对于网络的依赖。
并且在基于Google的架构之上,提供了适合企业环境的解决方案。
GFS是一种特定的解决方案为Google内部的应用所使用(例如Gmail),而Nutanix提供的是一种通用的虚拟化环境解决方案。
另外,Nutanix有更好的横向扩展能力,提供更好的企业级数据管理特性,通常这些特性需要额外的网络或者存储硬件才能实现,例如,高可用性、备份、快照、灾难恢复等。
2)专为虚拟化设计Nutanix是针对虚拟化环境而设计的,因此可以很好的支持虚拟化环境中基于传统存储架构所实现的功能,包括虚拟机的热迁移和高可用性等。
Nutanix架构是虚拟机感知型的,它克服可传统架构下解决方案的一些弊端,例如,当一个存储设备(LUN)共享所有虚拟机使用时,很难使用在存储上使用基于虚拟机的备份、复制和快照功能,并且当架构越来越复杂时,很难诊断性能瓶颈。
而Nutanix架构克服了这些限制。
3)固态硬盘优势Nutanix架构充分发挥了固态硬盘的优势,由于传统存储都是针对机械硬盘而设计的,而传统的机械硬盘与SSD硬盘的数据访问方式完全不同,机械硬盘需要旋转和寻道,而SSD硬盘则完全没有这些限制,因此不能指望针对机械硬盘设计的存储软件能充分发挥SSD硬盘的性能优势。
Nutanix架构使用SSD来保存大量经常访问的数据,从虚拟机的元数据到业务数据都保存在分布式Cache中已提供极高的IO 性能,并且保存在持久化的存储中以便于存取。
Nutanix架构极高的IO吞吐性能是得益于使用SSD磁盘,包括:•保留SSD用于IO敏感的操作;•包含空间节省的技术,允许大量的逻辑数据被存储在一个小的物理空间中;•自动迁移“冷”数据(或者不常访问的数据)到大容量SATA硬盘中,并且允许管理员指定低优先级的虚拟机不使用SSD磁盘。
1.3方案推荐配置1.4Nutanix NX-1065-G5介绍1.5Nutanix路坦力融合架构的优势Nutanix是部署广泛、值得信赖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平台。
Nutanix适用于最重要的国防、医疗、教育等领域,可为数据中心虚拟化带来横向扩展架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等优势。
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的企业数据中心项目真正做到了全面部署,很大一部分项目通常因为基础设施的成本不断攀升而束之高阁。
传统服务器和存储阵列扩展成为企业数据中心项目成本高昂、过程复杂并且难于实施的主要因素。
从诸多数据中心项目实施来看,在企业环境中,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是关键,因为最终用户体验直接来自于基础设施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1.5.1Prism 强大易用的管理框架Nutanix(路坦力)的Prism 管理框架能够针对目前三大主流虚拟化平台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和KVM提供单一窗口的图形化管理界面,可同时管理服务器计算和存储资源。
管理员只需通过简便的触点即可组织和显示各种信息,因此使用运行数据非常方便。
自此告别一套应用系统需要“N”套管理平台频繁切换的历史。
同时,Prism 还可以通过几乎任意设备定义和管理完整的融合型基础设施,并含有一个程序化的 REST API,能够与企业现有系统的整合,或是结合使用第三方云管理系统。
1.5.2从最小规模起步Nutanix集群可以从3个节点起步,并最终扩展至上百个节点。
3个节点的入门包就位之后,集群能够以一次添加一个节点的方式逐步进行扩展。
给集群添加节点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过程,无须停机,并可在2次点击之后完成。
Nutanix产品手册上针对每个型号的节点都明确标注了可以容纳的虚拟机数量,用户可以以此为参考非常轻松地预测虚拟化环境的投入规模。
例如,入门级产品每个节点支持15个虚拟机,最小集群规模可以支持45个虚拟机;中端产品每个节点支持100-115个虚拟机,高端集群规模可以支持300-345个虚拟机。
并且Nutanix 产品支持在同一集群中混合不同型号节点,使得用户能灵活掌握并轻松规划整个虚拟化环境的基础架构。
1.5.3横向扩展优势Nutanix给虚拟化环境带来的重要差异化因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在进行扩展时其性能仍然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