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新编版)
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3篇)

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作为一家企业,安全生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无论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还是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安全生产都是首要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等方面。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职责和制度,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
1.1 核心要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组织架构和责任、风险评估和控制、培训和教育、监督和检查、事故报告和处理、持续改进等。
1.2 管理流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事故报告和处理、事故调查和分析、持续改进等。
1.3 标准要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例如ISO 45001:____《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____《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
二、事故预防事故预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1 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2 安全标准企业应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安全标准,明确工作操作的规范和要求,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工作。
2.3 培训教育企业应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识别和事故处理的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2.4 安全设备企业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三、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灾难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处置等。
3.1 应急预案企业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各类灾难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泄漏等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三篇)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一、概述企业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为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危害,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采取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活动。
企业安全生产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知识。
二、事故预防1. 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一岗多责”,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对本工作区域的安全负总责。
2. 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制度、操作规程、救援预案等,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员工能够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和规范进行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风险评估与控制企业应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设备、工艺、作业活动等方面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安装报警系统、采用安全技术措施等。
4. 安全培训与教育企业应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让员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了解应急程序和设备操作规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场所、作业环境等符合安全要求,预防事故的发生。
6. 安全设备与装备企业应配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安全设备与装备,如消防设备、防护设备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应急救援1.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和协调措施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应对,减少事故的损失。
2. 应急演练与训练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与训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让员工了解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灭火与救援技术企业应培训员工掌握基本的灭火与救援技术,包括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逃生自救的技巧等,提高员工面对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生产和经营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介绍。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加强安全监管和检查,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评和评估。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
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针对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落实职业卫生措施,完善职业病防治制度,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加强职业健康宣传和教育。
三、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基础。
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和维护,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和培训,加强火灾防范宣传和教育。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基础。
企业应根据员工岗位和安全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和方案,落实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五、事故应急管理事故应急管理是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基础。
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体系,制定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完善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
六、安全环保管理安全环保管理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础。
企业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采取环保措施,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加强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
七、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企业应当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倡导安全文化,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八、安全设备管理企业应当对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备运行正常,保证员工生命安全。
安全生产 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员工和设备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以下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1. 安全意识:员工应具备安全意识,意识到安全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安全措施。
2. 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员工应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遵守法规要求。
4.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员工应了解和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
5. 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员工应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措施,预见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急救知识:员工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及时处理意外伤害和突发状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7. 灭火常识:员工应了解基本的灭火常识,掌握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正确方法,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8. 安全防护设施:员工应了解和正确使用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9. 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员工应能够识别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并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控制措施。
10. 反事故应急措施:员工应熟悉企业的反事故应急措施和逃生路线,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动。
以上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员工应熟悉并正确运用,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涉及到各种安全规定、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以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供参考。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责任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法律,企业必须依法遵守。
2. 企业应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
3. 领导者应当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4. 生产经营者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5. 员工应当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并参加相应的培训。
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1.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多种因素,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风险评估是评估危险源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影响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安全生产基本要求1.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
2.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
3. 企业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工作进行详细规定,让员工了解工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4.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职业健康防护1. 企业应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和装备,员工在工作时应正确佩戴和使用。
2. 企业应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员工接触的风险。
3.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对职业病进行预防、监测和治疗。
五、应急预案和演练1. 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组织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2. 应急预案包括事故预防、事故报警、应急救援等内容,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汇总
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包括:
1.事故的三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所造成的。
2.事故发生的三个原因:人的疏忽,物的故障,环境的不适应。
3.事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隐患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重大隐患),二级(较大隐患),三级(一般隐患),四级(微小隐患)。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一级(综合性应急预案),二级(专项应急预案),三级(现场处置方案)。
5.危险源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危险性较大)二级(危险性较大),三级(危险性一般),四级(危险性较小),五级(危险性较小)。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原因,事故报告,事故抢救,事故调查程序等情况。
7.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要求:一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二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三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合格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
8.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国务院指定的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9.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人员,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高处作业人员,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煤矿安全作业人员,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10.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组调查,调查组提出事故分析报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作出事故认定书,通知单位和个人,通报事故情况,作为工伤认定的依据。
*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企业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是指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求等内容。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一、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企业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的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二、企业安全生产的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企业安全生产必须把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安全作为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2. 预防为主原则:企业应该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措施和安全教育培训等手段,预防事故发生。
3. 综合治理原则: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治理各种安全隐患。
4. 法律法规原则:企业安全生产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按照规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三、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2.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等。
3.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5. 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四、企业安全生产的意义1. 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企业安全生产可以减少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2. 保护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企业安全生产可以保护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维护企业声誉和形象: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可以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一、安全生产的概念与意义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排除各种事故隐患,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企业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高效地进行。
企业安全生产的意义在于:1.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企业是员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企业的重要责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事故会造成生产线被迫停产、设备设施受损或报废等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3.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度: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可以增强员工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4.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事故发生后,不仅要承担人身伤害赔偿、设备维护和更换等费用,还会面临法律诉讼和罚款等风险,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而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措施,可以降低这些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管理的框架和体系,其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完善的责任制度。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可以采用国际标准如ISO 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或国家标准如GB/T 2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进行认证。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结构和职责:明确公司、部门和个人的安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类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行为准则和操作规程。
3.安全培训和教育: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5.事故应急预防和处理:制定紧急救援预案和事故处理流程,做好应急准备和快速反应。
6.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危险源,建立相应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7.监控和改进:建立安全生产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机制,定期评估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不断改进提升。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文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文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生产设备维护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的关键,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工作程序。
企业领导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强调责任和义务。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排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控。
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的故障、用电线路的老化、化学品的泄漏等。
企业要建立健全危险源台帐,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另外,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体系。
事故预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企业要制定防范措施,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
同时,企业要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定期进行演练和演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主体,其安全意识培养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教育的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首先,企业要向员工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包括事故的危害性、事故的成因、常见的事故防范措施等。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企业要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并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企业要建立员工安全奖励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生产设备维护安全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事故的防范至关重要。
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首先,企业要建立设备检修制度,明确检修周期和方法。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 前言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以建立并维持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包括安全意识培训、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等内容。
2. 安全意识培训企业安全意识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讲解事故案例和事故后果,让职工了解安全意识对于预防事故的重要性,引发他们对安全的重视。
•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介绍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让职工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流程。
•现场安全操作技能:对一些常见的安全操作进行演示和培训,如使用消防设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
•安全应急措施:教授职工如何在事故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如疏散、报警等。
通过安全意识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3.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和职责。
•风险评估与控制: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职业健康检查: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检测人员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安全设备保养与检修: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保养与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以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安全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演练,使职工熟悉各种应急救援措施,增强应变能力。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进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4. 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1. 安全生产重要性
- 维护员工生命健康安全
- 保护企业财产和资产
-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形象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领导机构和职责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 安全教育培训
- 应急预案和响应
- 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
- 事故调查和处理
3. 安全生产责任制
-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 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
4. 安全生产投入
- 安全设施、设备和维护
-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 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5.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 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 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6. 安全生产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
7.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 培育安全文化氛围
-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以上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概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有序运行。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企业生产稳定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企业安全生产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
2. 安全设施设备:企业必须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施设备,例如消防设备、安全出口、防护装备等,以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3. 安全培训教育:企业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设备、防范事故发生和应对突发事件。
4.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等,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5. 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必须制定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础,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文(二篇)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文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职工安全、维护企业稳定运营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的工作中,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介绍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并提出一些重要的安全管理原则。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活动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保障正常生产运营,降低生产风险的一项重要任务。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
安全生产是为了防止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伤害,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维护企业运营稳定。
安全生产是降低生产事故风险,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手段。
3. 保护环境和资源。
安全生产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时对环境和资源带来的损害,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企业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与职责企业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领导者,负责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和管理执行。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监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等。
3. 维修保障部门:负责企业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职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监督职工安全操作等工作,确保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行为。
5. 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负责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
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应把安全置于首位,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加强事前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等。
新安全生产知识内容

新安全生产知识内容新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防止事故产生损失的一系列工作。
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法律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新安全生产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1. 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使每个员工都能够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置方法。
2. 安全防护设备:企业要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
各种设备和设施要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3. 事故预防措施:加强事故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对可能引发事故的环节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4. 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参考依据,应制定合理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5. 安全生产监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生产,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6. 隐患排查整改: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隐患排查要全面、细致,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7. 安全技术培训: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同时,要注重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安全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 安全检查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对各岗位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
9. 事故报告与分析:发生事故后,企业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进行事故分析。
通过事故的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根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本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本一、引言安全生产是所有企业和组织都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是企业成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简要介绍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包括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响应和员工培训等方面。
二、安全管理体系1. 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它是一个组织在实施安全管理活动中所制定、组织、实施、审核和持续改进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元素和程序。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安全责任和权限,强化风险管理和事故防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国际上通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OHSAS 18001(后改版为ISO 45001)。
企业可以按照该标准的要求,建立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
重要的流程包括:- 制定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和职责- 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建立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度- 设立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 实施持续改进三、风险评估与控制1. 风险评估的意义风险评估是企业确定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评估其严重程度和频率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有效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员工的伤害。
2. 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消除或替代危险源:尽可能排除或替代危险物质和设备,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采取工程控制措施:设计和安装相应的设备、设施和工艺,以消除或减少危险。
- 实施管理控制措施:建立安全操作规程、标准作业程序、工艺控制等措施,确保员工遵守安全规定。
-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四、应急响应1. 应急响应计划应急响应计划是企业针对突发事故和灾难制定的一系列预案和措施。
它包括事故报警、紧急疏散、救援和恢复等方面。
企业应按照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计划,并定期演练,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企业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高效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措施。
以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首先,企业安全生产要重视安全意识培养。
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使每个员工都明白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和人员的安全。
同时,企业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其次,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考核制度等,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企业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企业应制定定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计划,及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操作手段的安全可靠。
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此外,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应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
同时,要加强对责任人的监督和考核,落实安全责任,使每个员工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最后,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机制。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行动程序和应急措施,提前做好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事故,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包括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应急机制等。
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机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2024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安全生产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掌握并运用最新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____字的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一、企业安全生产的概念和重要性企业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安全管理活动和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责任和法律义务的体现。
保障安全生产,不仅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制定的一系列组织、职责、程序、方法等,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管理体系。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包括安全政策与目标、组织与职责、培训与教育、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与分析等方面。
三、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指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辨识、分析、评估、控制和监控的过程。
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及时处理事故,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企业安全培训与教育企业安全培训与教育是为了提高员工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企业应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班、举办安全宣传活动、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强调安全教育的长效性和持续性。
五、企业安全设施和装备企业安全设施和装备是指用于安全生产的各类设备和工具,包括消防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警示标识等。
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和维护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其完好有效。
同时,企业还应定期检查和测试安全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六、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必须依法依规进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本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本一、合理布局,确保安全1. 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设备布局,合理规划生产场所,并设置明确的安全通道,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2. 设备布局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避免设备之间的交叉干扰和安全隐患。
3. 对于有特殊危险性的设备,应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设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在场所布置上应注意消防通道的畅通,以便灭火车辆和消防人员快速进入。
二、安全设施,有效预防事故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备等,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2. 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网、警示标识等,应正确使用和安装,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4. 对于有特殊危险性的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隔离设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三、科学施工,确保作业安全1.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安全要求,合理安排作业顺序,从而减少事故风险。
2. 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更或省略安全环节。
3. 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 进行特殊或危险性作业时,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事前演练,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
四、员工培训,增强安全意识1.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员工培训内容应包括日常安全生产知识、事故案例分析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3. 培训应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演练等,以提高培训效果。
4. 员工应理解事故的危害性和后果,懂得自我保护和互助合作,在面临事故时能够正确应对和处理。
五、安全管理,层层把关1.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
3. 上级应对下级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并追踪。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模版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模版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人道主义意义。
没有安全生产,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生产事故和经济损失,并可能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体系,成为每个企业必修的课程。
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1. 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责任体系、安全培训与教育等。
通过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安全设备设施:企业应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备和设施,包括消防设备、安全保护设备、紧急救援设备等。
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安全生产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生产作业流程、事故预防措施等。
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执行,降低事故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4. 安全培训与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和教育,员工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做到安全生产的自觉。
三、安全风险管理1. 风险评估与预防:企业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区域或作业环节,应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2. 事故应急与救援: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与救援机制,包括组织应急演练、设立应急预案、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等。
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紧急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个人防护与职业健康1.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强制员工佩戴。
例如,头盔、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员工要正确使用和保养个人防护装备,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职业健康管理:企业应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问题,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监测体系。
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五、安全生产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1.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一、班组生产调度“五不准”
1、危险作业未经审批,不准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取证,不准独立操作。
3、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全、不灵,不准使用。
4、新工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准上岗。
5、劳动组织、人员调配、作业方式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准违章指挥。
二、操作人员五个严格遵守
1、严格进行交接班。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三、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任何情况严格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禁止动火。
3、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格禁止动火。
4、不把周围易燃物清除,严格禁止动火。
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严格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格禁止动火。
四、生产区域内十二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带小孩。
3、禁火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
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5、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7、不按工厂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8、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1、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2、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新编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新编版)在生产劳动中,生产环境和机器设备、劳动工具等存在着某些对劳动者安全、健康不利因素。
为了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每个劳动者都必须自觉遵守各种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
一、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制度章程制定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规章、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
主要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企业消防安全制度等。
二、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四级台帐”制度1、企业层层分解、落实,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消防安全体系和分层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人。
2、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或专职、群众义务消防队;3、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防火方案,落实火灾、爆炸、坍塌、中毒等事故发生时保护人员疏散、撤离、抢救等安全措施,并确定专门的负责人;4、配备安全设施、消防器材,落实定期维护、保养措施,改善安全条件,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有记录;5、建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援演练,使其提高安全意识,掌握预防事故、扑救火灾及逃生自救互救的一般知识;6、组织事故自救,保护事故现场,协助事故原因调查。
三、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1、生产车间、场所、作业现场要遵循“轮加罩、轴带套、台加栏、洞加盖”,防止轮、轴、洞、台等处的被卷入、甩落、滑倒等事故的发生;2、窖池、阴井、下水道、发酵池、化浆池、水井等可能有气体沉积的场所、场地,施工、作业时要采取防毒措施,注意使用防毒面具,并做好通风等工作。
如发现有人中毒,切不可在无任何防范保护措施情况下盲目施救;3、锅、容、管、特等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必须符合检验、维修、使用等有关规定,经常检查保养,专人持证操作;4、自备发电机组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机房、配电房内不得存放柴油、汽油等;废气必须排放在室外;5、气焊作业的单位,乙炔、煤气等气瓶必须与氧气瓶隔离;6、不得将未经处理的带空气、水等容器类金属投入熔炉冶炼;7、不得把220V电源直接接入各类机床照明设备;8、油库设置必须符合消防规范,严禁用汽油直接清洗金属产品;9、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得移动、维修带电设备;10、严禁制造、安装、使用、乘坐土制货梯(升降机)。
四、从事故发生的要素中查找原因,落实防范措施(一)造成事故原因主要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①无防护装置。
包括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无安全标志;无防护栅栏或防护栏损坏;风扇无消音装置、噪声大;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等。
②防护不当。
包括机械外露的转动部件无防护罩,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松动或调整不当;放炮作业时,隐蔽所的安全距离不够或有缺陷;防爆装置失效或安装不当。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失去绝缘,或电线接口不牢松动造成搭壳漏电等。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①设计布局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
包括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备、设施上有锋利倒刺等。
②强度或稳定性不够。
包括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承重设备稳定性不够,承重时失稳等。
③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j包括设备带“病”运行,超速、超负荷运行等。
④维修、调试、校正不良。
包括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厂房失修,作业场所地面不平等。
(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等①没有发放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具、用品。
②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起不到防护作用。
(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①照明不良。
包括照度不足或光线过强,作业场所粉尘、烟雾弥漫,视物不清等。
②通风不良。
包括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车间有毒有害物质(气态、粉尘等)超标,未经排放、处理,仍继续作业等。
③危房内作业,作业场所狭窄,通道不畅。
露天采石场没有剥离、宕面外倾、危石未清理;人员过于密集,安全出口不足或堵塞;生产、贮存危险品的车间与宿舍同在一座建筑物内(三合一等)。
④作业场地杂乱。
包括电气线路、管道布置不当,随意乱拉乱放;工具、制品、材料等堆放不安全。
⑤交通运输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如车辆等运输工具平行时,无法分道;交会时,无法避让;弯道或交叉时,无信号或警告标志等。
⑥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噪音、粉尘等环境指标不当,影响正常作业。
⑦地面滑。
包括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质,地面材质不防滑等。
⑧贮存方法不安全。
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物质贮存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足等。
⑨操作工序、工艺设计不当或配置不齐全。
如工艺参数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电流、电压、时间等参数、施工点的高度、深度、水上、地下等位置的选择不当;工艺流程、设备、设施选择不当等。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
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通气或泄漏等;忘记关闭设备;精力不集中,忽视警告标志、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行走不当,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辆;升降设备提升速度过快,超载及客货混载;冲压剪切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区;工件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扫铁屑等违章行为。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包括拆除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或调整不当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等。
(3)使用不安全设备。
包括临时使用不牢固的提升、起重设备,登高设备、设施,搬运装载设备;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包括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直接拿工件进行加工;搬运物体姿势不当等。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生活等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包括未经安全人员允许就进入油灌或井中,冒险进入涵洞,无安全设施接近漏料处;堆集、运输及装车时,未撤离危险区;冒险进入警示危险信号及标志牌指示的危险区域: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所动火;进入矿山采场;擅自违章搭乘矿(货)车等。
(7)攀、坐不安全位置。
如攀、坐在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高处及可移动的部位等。
(8)在起吊物、危险悬挂物下作业、停留、休息;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无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等。
(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工作中,作业人员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如酒后作业,带病作业,疲劳作业;思想负担过重,带严重不满的情绪作业等。
(11)在必须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所中,忽视使用或未正确使用。
如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穿绝缘鞋,未戴防护手套、安全帽、呼吸护具、安全带、工作帽等。
(12)不安全装束。
如在有外露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长头发不戴进工作帽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时戴手套等。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
2、事故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如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上存在问题;设备失修,未正常检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设备设施没有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未进行安全评价等。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
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职工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等。
(3)劳动组织不合理。
如作业场所的人员过于密集;交接班或作业程序不当等。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如违章指挥,事故抢救指挥不当等。
(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规程、使用说明),或者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规程)不健全,无章可循等。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等。
(二)严肃安全事故责任追究1、凡是发生下述伤亡事故的,应首先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1)工人未经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位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未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就独立作业,而造成重大事故的;(2)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造成伤亡事故的;(3)安全设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等不全、不齐、不清,造成伤亡事故的;(4)设备严重失修,严重超负荷,造成事故;(5)对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重复发生同类伤亡事故;(6)违章指挥、强令或亲自冒险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7)由于不安排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劳动条件,造成伤亡事故的;(8)由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有关安全设施未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而交付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9)对“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监察意见书”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书”等执行不力,限期内不整改,造成伤亡事故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的责任:(1)由于违章指挥或违章、冒险作业,造成伤亡事故的;(2)由于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3)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或不积极采取措施,因而未能避免事故或减轻伤亡事故的;(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擅自启动机器设备,拆除安全防护装置,造成伤亡事故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对有关人员从严处罚:(1)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3)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伤亡的;(4)发生事故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5)违反上级规定的程序,滥用职权,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