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窒息事故案例共28页文档
某石化公司“2005.9.19”中毒窒息事故
The greatest test of courage on earth is to bear defeat without losing hear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某石化公司“2005.9.19”中毒窒息事故1)事故经过2007年5月11日,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在停工过程中,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5人中毒受伤。
2007年5月11日,炼油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航煤脱臭装置正常生产,柴油加氢装置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进入停工处理阶段:11日柴油加氢装置热氢带油结束,反应系统处于降温降压过程中。
车间技术干部朱某15时30分安排白班人员对V-101罐进行泄压(通过航煤脱臭装置在用的V-206罐泄往低压瓦斯系统管网),操作工按操作卡要求进行泄压操作。
此后3个小时V-101压力逐渐上升至1.0MPa。
在白班与中班的交接班会上,车间技术干部朱某再次口头安排接班班组接班后,对V-101罐进装置新氢阀门进行检查。
明确是否存在阀门内漏或关闭不严的现象;检查完毕后,对V-101罐进行泄压操作,准备对进装置新氢阀门的后法兰处打盲板。
18时30分,车间技术人员周某开具了检维修工作票,通知设备安装公司检修人员准备对该阀加装盲板(该阀位于管廊上,距地面高度4.3米,管径150mm)。
18时43分DCS显示V-101罐压力上升至1.02MPa,当班班长进行泄压作业,当压力卸至0.2MPa时,为了验证进装置新氢阀是否存在关不严或存在内漏现象,他打开进V-101新氢阀门后,又迅速关闭该阀门,随后关闭了V-101罐底的压液阀。
回到操作室后,安排当班操作人员玉某进行V-101罐的泄压操作。
玉某打开V-101罐底压液阀后用对讲机询问内操:目前泄压后压力是否可以?主操答复:可以。
随即返回操作室待命。
检修施工作业班长郭某接到工作票后,办理了高处作业票,于18时50分带领施工人员王某、孟某、吴某、周某等四人来到现场。
储存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5)污染的来源。 联碳总公司和印度公司用核磁共振光谱 分析表明,泄漏贮罐中至少有5种杂质,其中有水、铁金属离子 和碱液。事故发生前两小时,一工人冲洗过一根和贮罐相连, 但未和罐内完全密封的管道,水可能在此时流入罐中;为防止 失水,用氮气代替罐中空气,也有可能氮气中含有水分。同一 时间,工人加碱液到洗涤塔中,洗涤塔和贮罐是由一根复杂的 管道和阀门相连的,正常状态下阀门是封闭的,但有时会打开 或造成泄漏。金属离子是MIC贮罐的腐蚀产物。 6)忽视工人培训。由于工厂资金缺乏,管理人员认为赚钱 比安全重要,对工人培训逐渐减少。1982年发生销售赤字以来, 失去了许多熟练工人。事故发生时,仅有20名操作工熟悉整个 MIC工厂。另外,工人素质太低,MIC操作工应具有大学文凭, 而这里则都是高中毕业生。
(2)该井下炸药库不符合化工部颁发的《化学矿山安全规程》 第五节第471条(一) 项,关于贮存爆炸材料的‚库房必须采用不 燃性材料建筑或支护,……”的规定,是将通向4号井的回流风道用 木板、油毛毡等隔成的一个长7.3 m,宽2 m,高1.8 m的库房。 (3)仓库管理人员违反化工部颁发的《化学矿山安全规程》第 五节第473条,关于库内爆炸材料堆放要求的规定,在第1、2间库 房的木架上堆放着743 kg硝铵炸药,地面上倒放着20余包3 kg的硝 铵炸药。 (4)仓库管理人员违反化工部颁发的《化学矿山安全规程》第 五节第471条(三)项和第四节465条(四)项,关于硝铵炸药的贮 放要求的规定,在第3库房内堆放有1 000余m导火索和1032只雷管。 (5)仓库管理人员违反公安部颁布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关于‚库区和库房内要经常保持整洁。对散落 的易燃、可燃物品和库区的杂草应当及时清除。‛的规定,在第1、 2间库存放炸药的木架上,堆放着包装纸、棉纱、麻纱、零散导火 索及黑色炸药。
有毒有害物质事故案例
第四篇有毒有害物质事故案例第一例河北首钢京唐钢铁有限公司中毒窒息事故一、事故经过2009 年3 月21 日8 时30 分,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曹妃甸工程项目部闻某带领2 名民工到京唐钢铁公司连铸车间水泵房除盐水池(长20 米、宽4.6 米、高3.65 米,容积约320 立方米)进行池壁渗漏修复作业。
事先业主已将水池水位降至溢流最低点(池内剩余水深约0.5 米左右)。
13 时45 左右,闻某等2人先后下到池底(池内余水已在当天中午前排除),相继晕倒。
电工张某等2 人闻迅下池救人,也晕倒在除盐水池内。
电工安某顺爬梯下到水池一半高度时,发现池内已有4 人倒地,感觉情况异常顺爬梯回到池上。
管道安装工段长郭某带人赶至事故现场,误以为是触电导致下池人员晕倒,在断电后让管道工杨某下池救人,导致杨某缺氧窒息倒在池内。
至此,除盐水池内共5 人窒息晕倒,送医院医治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有关人员在除盐水池内作业过程中,违反《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88),在未经检测、不明池内环境和缺乏有效通风换气措施保障(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准备了通风换气用的轴流风机,但在实际工作时没有使用)的情况下,贸然在缺氧危险场所作业,是导致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专家组认为,事故是由稳压罐内氮气随回水管道反串到除盐水池内,造成池内氮气含量超标、严重缺氧,导致作业人员下池后窒息死亡。
2.间接原因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曹妃甸工程总项目经理部对地上有限空间缺氧危险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事前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案;对公司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水平匮乏,安全意识低;现场施救人员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盲目施救,致使施救人员缺氧窒息,导致事故扩大;作业人员进行除盐水池防渗漏修复作业施工过程时,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管。
首钢京唐钢铁有限公司作为业主方,对外埠施工单位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曹妃甸工程总项目经理部则存在安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造纸厂中毒窒息事故
造纸厂中毒窒息事故一、事故经过1999年9月6日10时左右,某造纸印刷包装集团公司污水处理分厂职工刘××发现污水处理中转贮存池第1号抽水泵堵塞,向分厂副厂长刘××、技术员张××做了汇报。
刘厂长让职工刘××找维修工检修,技术员张××随同检查了工艺流程。
职工刘××在维修车间找到班长曹××。
10时20分,曹××搬来梯子下到池底清理1号泵,职工刘××和陈××在池上边观看。
当时,池中污水约20厘米深,曹××清理杂物约2分钟,突然昏倒在池里。
职工陈××见状大声呼喊:“快救人”。
听到呼救声,职工朱××等5个先后跑来,朱××先下到污水池底,抱起曹××对池上边人说了一句“快拿绳子”就昏倒在池里,接着副厂长刘××就往池里下,下到梯子最后的两、三节阶梯时也倒在污水池中。
随后职工刘××往池里下,下到梯子第三个台阶时掉了下去,厂长谢××腰里拴着绳子往池里下,快到池底时昏倒了,被上面的人拉了上来。
10时30分,污水处理分厂维修班班长李××和张××拉着氧气瓶赶到,向着池底部吹氧气,同时,动力分厂书记赵××拴上绳子下到池内,还没来得及给被救的人拴上绳子就感到不行了,被上面的人拉了上来。
李××扯到池边有一个防毒面具,就急忙戴上,推开池边的人群下到池底,用绳子先后将曹××等4人拉了上来。
为了救曹××,先后有5人下到池内。
约11时,李董事长等人接到电话后,立即带领全体领导及办公室主任等赶到现场,并拨打110和创伤医院的急救电话,约11时10分,110警务车和医院急救车先后赶到,并进行了抢救。
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中毒窒息事故案例在各类生产和生活场景中,中毒窒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以下为大家列举几个典型的中毒窒息事故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惕。
案例一:工厂废气泄漏导致中毒窒息在某化工园区内,一家化工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出现故障。
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大量有毒废气泄漏到了工作区域。
当时,工人们正在进行日常生产作业,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泄漏的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这些气体无色无味,难以察觉。
起初,只有少数工人感到头晕、恶心,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中毒的症状,仍继续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毒症状逐渐加重,更多的工人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
当厂方发现异常并组织疏散时,已经有多名工人中毒倒地。
救援人员赶到后,迅速展开救援行动,但由于中毒时间较长,仍有几名工人不幸身亡,还有多人受伤住院治疗。
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维护不当,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废气处理设备的故障。
同时,工人们缺乏对有毒气体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没有在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撤离。
案例二:地下污水管道作业中毒窒息在一个城市的老旧城区,市政部门安排工人对地下污水管道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
在作业前,虽然进行了通风处理,但由于管道年代久远,通风效果不佳。
几名工人在没有佩戴齐全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管道内作业。
不久后,他们就因吸入管道内积聚的硫化氢和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而中毒窒息。
地面上的工友发现异常后,立即呼救并试图救援,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救援知识和装备,救援行动并不顺利。
最终,在消防和专业救援人员的努力下,被困工人被救出,但仍有一人不幸身亡。
这起事故暴露出市政部门在作业安排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没有充分评估作业风险,也没有为工人提供足够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装备。
案例三:沼气池清理中毒窒息在某农村地区,一位农户为了清理自家的沼气池,独自进入沼气池内作业。
沼气池内长期积聚了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氧气含量极低。
二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26页文档资料
事故原因
根据现场调查和临床资料,确认该起事故系急性职 业中毒事故,为高浓度二氧化碳急性中毒伴缺氧引起窒 息。
现场调查发现,发生事故的酒池位于地面下,深2m、 宽3m、长6m ,池底有约4cm厚的酒泥。现场无防护 设施,照明差,在救人过程中,酒池内已通过工业用氧 气。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一氧化碳、硫 化氢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二氧化碳浓度为72000ppm, 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000ppm)6.2倍。
二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
2019.2.25
二氧化碳中毒原因
1.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后设备管道泄漏 2.使用二氧化碳钢瓶时设备管道泄漏 3.在通风不良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4.实验室使用大量干冰 5.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污水池、地沟、冷库等场 所内部
注:二氧化碳中毒事故容易被忽视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事故原因
1.装配工滕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作业中 窜岗,擅自进入二氧化碳灭火室并推动二氧化碳 控制瓶头阀操纵杆,致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充入 机舱,是造成此次重大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船上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控制室这么重要 的部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人员随便出入, 操纵杆没有保险装置,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案例4
1990年1月22日下午上班后,上海船厂浦西分厂船 体车间装配工滕某与高某登上停泊在码头、即将离厂的 “青云岭”号轮,准备继续进行上午尚未完成的厨房油罩 移位工作。当经过该轮甲板右舷第五货舱附近时,滕某看 到同组外来劳务工吴某坐在后桅屋的二氧化碳灭火站内, 就擅自进入灭火站,并随便走动。当在该站工作的刘某发 现滕某正在板动二氧化碳气瓶控制阀操纵杆时,刘某当即 叫滕某“不要乱动”。可是为时已晚,随着“砰”的一声, 连接机舱灭火系统的128只钢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 管道迅速从33只灭火喷嘴中喷出,并释放到机舱各个部 位。强烈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与舱内空气混合,瞬时间形 成一片白雾,舱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后造成严重缺氧,使 在场的外来劳务工窒息倒下。虽经公安消防战士和各方奋 力抢救,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毒、窒息,造成了9人死亡、 18人中毒的重大伤亡事故。
二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共26页文档
案例2
2019年5月20日14时,上海某刃具厂精工 车间操作工用氧气-乙炔切割钢板时,点火后突然 出现回火,火势引起放置在车间边一间面积约 15m2房间内的乙炔钢瓶发生燃烧。这时车间内 的20多位职工纷纷前去救火,先用二氧化碳灭火 器进行灭火,随后用1211灭火器灭火,在整个抢 救灭火过程中有3位职工感到气急、胸闷,14时 30分送医院,诊断为中毒窒息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事故原因
7月24、25、26日该县天气闷热,湿度较 大。氧分压较低,加之散落油菜籽处于不通风的 坑内,可产生高浓度的C02,植物在无阳光条件 下呼吸也消耗氧气,放出C02。
案例4
1990年1月22日下午上班后,上海船厂浦西分厂船 体车间装配工滕某与高某登上停泊在码头、即将离厂的 “青云岭”号轮,准备继续进行上午尚未完成的厨房油罩 移位工作。当经过该轮甲板右舷第五货舱附近时,滕某看 到同组外来劳务工吴某坐在后桅屋的二氧化碳灭火站内, 就擅自进入灭火站,并随便走动。当在该站工作的刘某发 现滕某正在板动二氧化碳气瓶控制阀操纵杆时,刘某当即 叫滕某“不要乱动”。可是为时已晚,随着“砰”的一声, 连接机舱灭火系统的128只钢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 管道迅速从33只灭火喷嘴中喷出,并释放到机舱各个部 位。强烈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与舱内空气混合,瞬时间形 成一片白雾,舱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后造成严重缺氧,使 在场的外来劳务工窒息倒下。虽经公安消防战士和各方奋 力抢救,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毒、窒息,造成了9人死亡、 18人中毒的重大伤亡事故。
案例5
2000年7月.某啤酒厂糖化车间的7号密闭发酵储罐 内,罐长10m,直径2m,容积30m3,储罐横卧于车间地 面上,并位于其他储罐之间,一端侧有1个直径0.5m的人 孔,正常时储罐内盛满啤酒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武城康达化工公司“”中毒和窒息事故
武城康达化工有限公司“8·4”中毒和窒息事故2006年8月4日下午15时左右,武城康达化工有限公司甲氧基乙酸车间发生一起二氧化氮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四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万元。
一、事故经过2006年8月4日下午15时左右,武城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一分厂甲氧基乙酸车间职工闫某,在车间二楼脱水工序操作时,发现职工李某正在由人孔进入2#反应釜,车间主任赵某正沿钢斜梯上到二楼操作平台,忽然听到李某“哎呀”喊了一声,赵某在反应釜人孔处喊了三四声李某的名字,没有反应,立即让闫某等喊人。
副总经理戈某等人陆续赶到事故现场,戈某指挥工人将2#釜的釜盖移开,赵某随后跳入釜内,肖某站在釜内盘管上,将李某先救了出来,这时釜内的赵某晕倒,肖某伸手拉赵某没拉动,他自己也栽到了釜里,在场的职工赶紧将肖某从釜内救出,然后又相继救出赵某、孙某。
在抢救过程中,4名职工受伤,企业迅速将8名职工送往武城县人民医院抢救。
孙某、李某、赵某、肖某4名职工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4名受伤职工在医院接受了短期治疗后,康复出院。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一)直接原因武城县人民医院对受伤者的初步诊断为“头晕、憋气、乏力、心悸、恶心、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有毒气体中毒(具体不祥)”。
该公司发生事故的车间是甲氧基乙酸车间,甲氧基乙酸的生产工艺是乙二醇单甲醚在硝酸的氧化作用下生成甲氧基乙酸、水、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反应后生成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混合气体,通过一玻璃换热器和一装有瓷环的玻璃分离塔,然后通过一室外引风机先后抽入4个尾气吸收塔,在尾气吸收塔内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氨水、碱液充分吸收后放空。
该车间共有4台生产甲氧基乙酸的反应釜,正常生产使用3台,备用一台。
2006年7月11日该公司更换2#反应釜釜体,副厂长闫振辉安排维修班班长王哲祥安装新购进的反应釜。
王哲祥带领维修工将新釜釜体位置固定,顺便将原2#釜的釜盖、搅拌器、盘管等设施安装好。
生产和使用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4.阀门漏气致12人煤气中毒
1975年12月22日19时,甘肃省靖远县氮肥厂合成车间 消防井发生阀门漏气事故,死亡4人、中毒8人。 4.1 事故经过 1975年12月22日19时,造气车间的地下消防栓被冻裂, 大量漏水,厂方决定停车抢修,车间领导派人去消防井内 排水。当消防井内存水排至一半时,水中突然冒出泡来, 当时有人判断是碳化系统串气,便去关闭了碳化系统有关 阀门。但不久就有人昏倒在井中,井上的人见状便盲目下 井抢救,致使先后共有12人相继倒在井内,直到取来防毒 面具,才将中毒人员救出。中毒人员经医护人员奋力抢救, 有8人脱险,其余4人因中毒过重而死亡。 4.2 事故原因分析 (1)洗气塔煤气出口阀内有煤渣关闭不严。 (2)水封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水封中无水。
5.2 事故设备 400m3 气柜水封池是一个5m多深的混凝土结构的方形池, 内装有气体水封箱,倒淋管插在一个水槽内 5.3 事故原因分析 (1)400m3 气柜水封的倒淋阀的设计不符合化工部化肥司 制定的《化肥生产安全技术规程》第132条,关于“……(气 柜)水封设在地下室的,排水阀宜用伸长杆式。……”的规定, 采用了必须下水封池才能调节的普通阀门。 (2)生产科副科长和当班调度员违反化工部颁发的《化工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第六章第四节,关于罐内作业的有关规定, 未安排工人对水封池进行分析,使指令1名化工作业进入水封 池调节阀门。 (3)参加抢救的人员违反化工部化肥司制定的《化肥生产 安全技术规程》第649条,关于“参加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防护器具佩戴齐全,”的规定,未佩戴防护器具便下池抢救, 而扩大了事故。
2.2 事故原因分析 (1)义马矿由于地质条件的因素,井下经常存在明火, 情况严重,但没引起矿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此没有认真进行 分析、研究,更没有采取果断措施。 (2)明知井下明火,且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严重超限, 仍违章指挥。 (3)事故已经发生,矿领导不是全力以赴地处理事故, 而是把力量还放在生产上,决策严重错误,致使事故伤亡扩 大。 (4)矿山管理混乱,安全设备失灵失效,干部、工人安 全素质底,缺乏安全常识。 2.3 事故处理 1960年2月8日河南省委对事故调查处理结案报告作了批 复: (1)义马煤矿党委副书记李某某忽视安全生产,不关心 工人生命,错误是严重的,但在事故发生后,尚能深刻检查 认识错误,过去工作一贯表现还好,决定给予留党察看一年 处分。
(完整版)有限空间作业窒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窒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事件经过:2013年8月12日7时50分,呼伦贝尔铁鑫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呼伦贝尔市职业技术学院餐厅部分消防供水管道检修维护过程中,工人张某在未通风、未检查的情况下违章下井作业,一下去很快就呼吸困难,失去知觉。
井边上的两名工友见状,以为老张高血压病范毫不犹豫的下去救人。
没多时,他们也在井下动弹不得。
此刻井上其他人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急忙拨打119、120报警。
消防人员佩戴防护设备进入井内将三人拖拽至井口。
经现场医生抢救发现三人已经全部没有生命体征。
原因分析:经事故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有限空间作业因缺氧导致窒息死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此类事故的原因有:1、企业管理者对中毒窒息危害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作业前未队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为作业人员配备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对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险危害认识不足,容易抱着侥幸心理冒险违章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3、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不能正确的处置突发事故,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防范措施:1、要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作业和应急防护方案。
2、必须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3、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
4、在作业现场配置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施,作业人员佩戴呼吸器、防毒面具用以出现意外施救的绳索、梯子等防护用品和用具。
5、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知悉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防控措施,掌握防护用品正确使用。
6、发现有中毒窒息情况时,不能冒然施救,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正确施救。
化工中毒窒息事故(9例)
案例一、1999年某月某日,某市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一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
直到次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
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经事故调查确认:(1)该仓库立项、设计、施工以及消防验收时都报为"干杂品仓库"。
使用单位启用后,擅自存放危险化学品。
(2)仓库内长期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
管理混乱,不同物品混装情况严重。
(3)事发时,仓库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硫化碱)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储运公司编制虚假申请报告,市公安局执法不严,监督不力。
未按规定严格审查,便颁发"许可证"。
使其在不具备国家规定安全条件的情况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每种危险化学品出人库前均应按照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经核对后方可出人库,并对验收内容作了规定。
以下选项中,_不属于规定的验收内容要求。
A.物品形状b.数量c.危险标志d.包装2.为保证安全,有关国家标准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作了规定。
以下选项中,_叙述是错误的。
A.储存时需将非禁忌物料之间分开规定距离(用通道),保持空间b.必要时将相互禁忌物料储存在不同建筑物c.储存时须用隔板或墙,将相互禁忌物料分隔开d.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安监部门批准后,禁忌物料可以混合储存二、多项选择题3.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安排取决于_等。
A.危险化学品密度b.危险化学品分类、分项c.容器类型d.消防要求转自学易网 4.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遇火、遇热、遇潮可能发生引起燃烧、爆炸或者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_中储存。
A.多层楼房b.露天c.潮湿、积水的建筑物d.无避雷针的高层楼房三、简答题5.在此次事故中,储运公司主要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6.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参考答案1 .a 2.d 3. bcd 4. bc5.(1)《安全生产法》;(2)《消防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案例:重庆特斯拉化学原料有限公司中毒窒息事故 特斯拉化学原料有限公司中毒窒息事故 案例:重庆特斯拉化学原料有限公司中毒窒息
2008年 2008年1月9日,该公司在铁氧颗粒生产厂房内进行菱锰 矿和稀硫酸反应的中间试验, 矿和稀硫酸反应的中间试验,1 名员工下到循环水池边去关 闭反应罐底阀时中毒窒息, 闭反应罐底阀时中毒窒息,多人进行施救时相继发生中毒窒 事故造成5人死亡 人死亡、 人受伤 人受伤。 息,事故造成 人死亡、13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中试试验中菱锰矿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有 硫化氢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反应罐进料口和搅拌器连接口逸出, 硫化氢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反应罐进料口和搅拌器连接口逸出, 在反应罐下部的循环水系统形成集聚, 在反应罐下部的循环水系统形成集聚,员工下池操作时造成 中毒窒息。 中毒窒息。
案例:山东武城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中毒窒息事故 武城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中毒窒息事故 案例:山东武城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中毒窒息
2006年 2006年8月4日,该公司一分厂甲氧基乙酸车间在正常生 产过程中, 名操作工由人孔处进入 名操作工由人孔处进入2#反应釜内操作时发生 产过程中,1名操作工由人孔处进入 反应釜内操作时发生 中毒窒息,企业组织抢救时,在无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 中毒窒息,企业组织抢救时,在无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 先后多人进入反应釜内施救,导致多人中毒窒息, 先后多人进入反应釜内施救,导致多人中毒窒息,事故造成 4人死亡、4人受伤。 人死亡、 人受伤 人受伤。 人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反应釜内二氧化氮浓度高,氧含量低, 事故直接原因:反应釜内二氧化氮浓度高,氧含量低,人员 进入后产生中毒窒息。 进入后产生中毒窒息。 事故间接原因: 员工违章进入反应釜作业; 事故间接原因:① 员工违章进入反应釜作业; 职工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 ② 职工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存在缺陷; ③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存在缺陷; 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④ 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伤 亡扩大。 亡扩大。
云锡集团新建矿业公司中毒窒息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云锡集团新建矿业公司中毒窒息事故2007年6月28日10:20左右,云锡集团新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613坑15川天井上方平巷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的较大事故,当场造成2人死亡,因现场人员盲目施救又造成3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9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80万元。
一、事故相关单位基本情况云锡集团新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新建公司)是2003年并入云南锡业集团公司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该公司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齐全有效。
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个旧市森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森源公司)承包云锡新建公司矿区采矿许可范围内的1450一1790米水平区域的采矿工作。
2007年3月云锡新建公司与森源公司签订了劳务安全生产责任状。
森源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各生产队组(包括1613坑)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
森源公司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无安全任职资格证书1613平坑位于云锡新建公司采矿范围内-系1998年由个投资兴建,该坑与1450和1650等平巷相互连通。
1613坑为平硐开拓,现开拓深度达2.5千米,通风方式以自然通风为主,辅助局扇局部通风。
事故点属1613坑15川,独头掘进,距坑口2.4千米,斜长38米、坡度65、规格1.2×1.2米的斜井上方有一约8米长的平巷。
2006年1月19日,经云锡新建公司同意,森源公司整合了1613坑,成为云锡新建公司的一个集体劳务生产单位。
1613坑日常工作由童海波(以个旧市东正选厂厂长的身份持有安全技术任职资格证)负责,童海波与坑内四个生产队组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
二、事故发生及救援经过2007年6月27日18点左右,1613坑15川38米斜井上方平巷进行了爆破作业,炸药使用量约13.7千克。
6月28日早8点马宗银、黎绍贵、黎绍忠、马跃啟到达15川准备再次进行爆破作业,他们按照惯例用高压风向作业面吹风约1个半小时左右。
潍坊滨海香荃化工有限公司“4-9”较大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A company that relies on love as a cohesive force is much more stable than a company that is maintained by fear.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潍坊滨海香荃化工有限公司“4?9”较大中毒窒息事故案例2015 年4 月9 日9 时40 分左右,潍坊滨海香荃化工有限公司(下称香荃化工公司)污水处理站好氧池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 人死亡,2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30 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2015 年3 月26 日开始好氧池排水不达标,且从4 月2 日至4 月8 日起好氧生化处理大幅下降,表明好氧生化系统出现故障,企业于4 月8 日停产。
4 月9 日8:00 上班后,各车间按惯例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分管安全环保的副经理赵美林和环保运行组组长杨红进入好氧池检查空气管道和喷头故障时中毒落入氧化池中窒息晕迷。
9:40 左右,副经理曾建国路经好氧池东侧时,发现杨红在4 号氧化池中,立即上前将其拖到池边,施救过程中感觉自己呼吸困难,立即跑到池外呼吸新鲜空气并大声呼救。
紧接着公司职工王小忠、王昌洪、张永成、袁金文等人先后赶到施救。
施救过程中,王昌洪、张永成因中毒先后倒入4 号氧化池,王小忠、袁金文感到不适立即退出,在采取破坏塑料布通风、送氧气等措施之后,王小忠等人再次进入好氧池棚内把张永成、王昌洪、杨红、赵美林救出。
急救车将受伤人员送至滨海人民医院进行抢救。
赵美林、杨红、张永成3 人经抢救无效先后死亡,王昌洪、袁金文2 人轻伤。
二、事故原因和性质(一)直接原因好氧池大棚形成受限空间,废水在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并集聚;作业人员严重违反受限空间作业规程,未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违规进入好氧池大棚内,吸入硫化氢中毒晕倒,跌落至好氧池污水中窒息导致死亡;施救人员也未佩戴任何防护装备,进入好氧池大棚内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和事故扩大。
集团——炼化企业中毒窒息事故汇编
炼化企业中毒窒息事故汇编目录一、硫化氢中毒事故 (1)(一)2002年某石化分公司“8.27”硫化氢中毒事故 (1)(二)2002年某石化分公司“9.2”硫化氢中毒事故 (12)(三)2007年某石化公司“5.11”硫化氢中毒事故 (17)(四)2010年某油田分公司“2.12”硫化氢中毒事故 (29)(五)2011年某石化某炼油厂“9.2”中毒事故 (34)二、丙烯腈、氢氰酸中毒事故 (40)(一)2000年某石化公司“12.22”氢氰酸中毒事故 (41)实用文档(二)2008年某炼化在某石化“11.6”丙烯腈中毒事故 (46)三、氮气窒息或窒息事故 (51)(一)2005年某石化公司“2.16”氮气窒息事故 (51)(二)2006年某石油管理局“2.20”氮气窒息事故 (54)(三)2007年某石化分公司“10.7”窒息事故 (60)(四)2010年某石化公司“4.25”氮气窒息事故 (67)四、其它中毒事故 (83)(一)2000年某石化公司“7.4”中毒事故 (84)(二)2001年某石化公司“6.27”中毒事故 (86)实用文档(三)2001年某石化公司“9.5”氨中毒事故 (89)(四)2008年某石化公司“1.19”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96)(五)2009年某石化公司“8.9”苯中毒事故 (102)五、公司近年中毒事故 (108)(一)1988年某厂“11.21”丙烯腈中毒事故 (108)(二)2002年炼油厂“11.27”丙烯腈中毒事故 (109)(三)2003年某厂“5.16”MTBE中毒事故 (115)(四)2004年某厂“2.6”芳烃类物质中毒事故 (118)(五)2004年某厂“2.19”石脑油中毒事故 (123)实用文档(六)2011年某厂“1.12”氢氰酸中毒事故 (131)实用文档一、硫化氢中毒事故(一)2002年某石化分公司“8.27”硫化氢中毒事故1、事故经过2002年8月27日17时10分许,在某石化分公司北围墙外西固区环行东路,位于某石化分公司动力厂污水处理车间大门处东西长约400米的范围,有行人和司机出现中毒,共导致沿线过往的15辆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和行人共50人相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