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世界的海陆分布》1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世界的海陆分布》1 湘教版

完成《后测》最后一个题
课堂小结:
一、海洋与陆地 1、“地球”与“水球”之说 2、海陆面积之比:7:3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3、海陆分布特点:
①南北半球海陆分布 ②东西半球海陆分布 4、太空中的地球:蔚蓝色 二、世界七大洲 1、基本概念:大陆、岛屿、大洲、半岛等。 2、七大洲名称、形状和面积 3、七大洲的特征: 4、赤道所穿过的大洲和大陆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第一课时)
世界的海陆分布 地球?水球?
观察地球照片或拨动地球仪观察,说一说:我们生活在 地球上,但有人却把地球称为“水球”,为什么呢?
海陆比例
1、海陆面积比较







图2-25
陆 地
海陆分布特点
2、海陆分布特点
从南、北半球看 ,“水球”之称哪个半
球更合适南?半球
哪个半球陆地面积
你 认 识 这 些 大 洲 吗 ?
非 洲
世界七大洲
你 认 识 这 些 大 洲 吗
?北 美 洲
世界七大洲
你 认 识 这 些 大 洲 吗
?南 美 洲
世界七大洲
南极洲
纬 度 最 高
跨 经 度 最 多
世界七大洲
你 认 识 这 些 大 洲 吗 ?
欧 洲
世界七大洲
你 认 识 这 些 大 洲 吗 ?
大 洋 洲
大陆 岛屿 大洲 半岛、群岛
陆地的基本概念
群岛
半岛
半岛 岛屿
岛屿 群岛
海峡
陆地的基本概念 大陆:面积大的陆地。
陆地的基本概念
岛屿: 面积较小 的陆地。
陆地的基本概念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四大洋名称、位置及特点,区别了洋、海、海峡的概念,其中四大洋位置及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区别洋、海、海峡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我们要学会运用地图建立起大洲和大洋的空间方位,将为我们后面世界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自主学习:读“海洋与陆地”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读图2-18,看一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
读图2-19,分析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辩论:如果让你重新为地球命名,地球应该被称为“水球”还是“地球”?说出你的理由。
今天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智慧与勇气,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海陆分布,来一场智慧与勇气的旅程。志勇大冲关。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关 地球 or 水球
我们知道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是地球,但是有人却说是水球,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呢?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如何?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带着问题观看一段视频。
听经典老歌《大海啊故乡》。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了地球表面占三分的陆地情况,那么,占地球表面七分的海洋又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就让我带领大家去遨游广阔的海洋,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读课本P.25“四大洋”一框第一、六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时安排:2
学习目标
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描述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海陆变迁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变化
海陆变迁会导致生物栖 息地的变化,从而影响
生物的分布和种类。
气候的变化
海陆变迁可以改变海洋 的流动和反射太阳光的 方式,从而影响气候。
人类生活的影响
海陆变迁可以影响沿海 地区的人类生活,如洪
水、海岸侵蚀等。
地缘政治的影响
海陆变迁可以改变国家 的领土和领海,从而影
响地缘政治格局。
南极洋
位于南纬60度以南的海洋,被南 极洲、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和 南极洋岛屿环绕,是世界大洋的 一部分。
南北极洋海介绍
北极洋海
位于北极洋周围的边缘海域,包括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 兰海等。
南极洋海
位于南极洋周围的边缘海域,包括威德尔海、罗斯海和别林 斯高晋海等。
南北极洋和南北极洋海的分布和特点
位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之间,形状略呈 “S”形,是第二大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位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 ,具有世界上第三深的海沟——爪哇海沟 。
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大部分区域被冰覆盖 ,是世界上最小的洋。
03 南北极洋和南北极洋海
南北极洋介绍
北极洋
位于北纬66度34分以北的海洋, 被北美、欧亚大陆和北冰洋岛屿 环绕,是世界大洋的一部分。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左右,但可用于人类饮 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深约为 3795米。
海陆分布比例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200 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为3795
米。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 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左右, 但可用于人类饮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 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刘小敏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5、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
事物。

6、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7、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
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媒体资料: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课时:
2课时
合。

加深对
概念的认识。

世界的海陆分布_教案_第一课时

世界的海陆分布_教案_第一课时

世界的海陆分布_教案_第一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详案一、课标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能用数据和地图说明海陆的面积比例,能描述海陆分布的特征,并且能够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从该课标可以看出,我们只需要用数据和地图说明海陆的面积的比例,并不需要掌握海陆的面积各为多少。

并且还要求学生能描述海陆分布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始终大于陆地面积。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海陆分布以及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材从文字和和图像两方面说明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及特点,使同学们了解把地球称为“水球”的依据,但也要说明我们至今沿用“地球的原因”。

关于七大洲的讲解,教材从大陆、岛屿、和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然后具体介绍了全球六大板块和七个大洲的名称、位置、面积大小和重要的分界线。

教材通过读东西半球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的位置及相对关系;通过简单的地理统计图,使学生了解七大洲面积的大小及其排序,通过直观的两组地图和照片,展示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并用归纳、总结和填表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大洲界限的认识。

最后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轮廓,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初步学会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的基本方法。

为学习“认识大洲”一节打下基础。

关于四大洋的讲解,首先说明地球上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而大洋和海的划分主要是很据它们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面积、水深等方面的差别。

然后简略介绍四大洋的位置及基本概况。

同时通过地理统计图说明四大洋的面积。

最后介绍海峡及其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能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能简单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024年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2024年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读图,说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 海—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由博斯普鲁斯 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 海峡三部分组成,将土耳其领 土从中隔开,使之成为横跨亚 欧两大洲的国家。
主要港口伊斯坦布尔原名 “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古 都,全国最大的城市,它扼守 海峡的南口,是座“一脚踩两 大洲的城市”。
② 无论从哪个半球看,都是海洋面积 大于陆地面积。
③ 陆地面积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 球多于西半球。
七大洲
陆地的相关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 屿,合称“大洲”。
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借助地球仪或世 界地图,观察各个大 洲分别位于哪个半 球,赤道横穿了哪几 个大洲的大陆?
读图,找 出四大洋和各 大洲之间的位 置关系。
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面积最大
四大洋的面积、轮廓
呈“S”型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面积最小
17 967.9
9 336.3
7 492.0
特征:位置不同,轮廓不同,深度不同
1 475.0 面积/万千米2
说一说,人们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海水养殖、晒制食盐、海上石油开发、海洋运输等。 议一议,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海洋为人类提供鱼盐之利、通航之便。 想一想,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问题? 海洋污染、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等。
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结合实例,说 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世界的海陆分布

公开课《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

公开课《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

—— ——
西陆 半地 球20%
海 洋 80%
从东、西半球观察海洋和陆地
东陆 半地 球38%
海 洋 62%
课堂“闪测”——①
①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约比例是( D ) A、2:8 B、5:5 C、4:6 D、3:7
②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北半球陆地多于南半球 D、世界海陆分布非常均匀
欧洲
1016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发达国家 最多的大洲
认识七大洲
名称 面积 特点
大洋洲
897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小的大洲
认识七大洲
赤道
认识七大洲的分界线
黑海

乌拉尔山
土耳其海峡

乌拉尔河

土黑大 里
里海
直布罗陀海峡

大高加索山脉
苏伊士运河
白 白令海峡
巴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德
课堂“闪测”——②
①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C )
③“水的行星” 是指( D ) A、水星 B、火星 C、月球
D、地球
概念名称 大陆 岛屿 大洲
含义
中国所在的大洲是——
最大
认识七大洲Hale Waihona Puke 名称亚洲面积
4400万平方千米
特 点 世界最大;跨纬度最多
认识七大洲
好热!好热!
名称 面积 特点
非洲
3020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
认识七大洲
有个讨厌 的家伙!
名称 面积 特点
北美洲
2423万平方千米 有世界上最大的岛!
认识七大洲
热!情! 似!火!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湘教版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湘教版

陆地19%,海洋81%
二、七大洲
1.了解一组概念 阅读归纳,填写下表:
概念
世界最大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亚欧大陆 格陵兰岛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
2.七大洲位置和形状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3.七大洲面积比较 记忆口诀: 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亚洲 4400.0
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
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从南、北半球看,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较大? 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 东半球
南北海半洋球与的陆判地断
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世界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陆地39%,海洋61%
直布罗陀海峡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 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大洲分界线
大洲
亚洲与北美洲 南美洲与南极洲
欧洲与非洲
分界线
白令海峡 德雷克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两侧的大洲
南美洲、北美洲 非洲和亚洲
沟通的海洋
太平洋和大西洋
红海和地中海 印度洋和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大洲分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 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 北美洲与南美洲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三、四大洋
1.了解一组概念 阅读归纳,填写下表:
洋(或称 大洋)

初中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
主备
教师备课时间
课题《世界的海陆分布》总 1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借助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

3.能在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其名称、位置、轮廓及分布。

记住主要大洲分界线。

教学重点1.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

2.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教学
难点
大洲的分界线、七大洲四大洋的特征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读课本28—29页的课本内容及相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 %,陆地面积占 %,可以说分海洋,分陆地。

2.在下图中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拓展提升:
绘制一副全球海陆轮廓略图(友情提示:参照32页2—36图,在全球海陆分布图上画出重要的经纬线),在你的作品上,标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巩固练习】
1.读图下面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的名称:
大洲:②、④、⑥、⑦。

大洋:A 、C 。

(2)在图中填出:巴拿马运河
(3)大洲③与⑤的分界线,①与②的分界线
是,
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

(4)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填字母)
2.世界上的海洋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3.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

第一讲世界的海陆分布

第一讲世界的海陆分布

2条“对称”的关键纬线
尼 两 印 罗 河 度 恒 河 流 河 河 域
长 江
300N
密 西 西 比 河
墨 累 达 令 河
300S
巴 拉 那 河
北美洲的关键3线
900W
400N
300N
南美洲的关键3线
600W 00
300S
非洲的3个30°
300E 300N
00
300S
大洋洲的2个关键点
魏格纳
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大陆漂移学说
非洲与南 美洲大陆沿大陆
坡900m深处的拼
合,棕色表示大 陆重叠区域。
二億年前 盤古大陸
現今各大 洲分布圖
海底扩张学说
火山岛 洋中脊 海沟 上涌 海沟
地幔 对流环
海底扩张作用
海底地形的形成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 动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总结: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 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显著收缩. 但两个半球都是海洋占优势 • 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亚—澳 欧—非 北美—南美 • 3.多数大陆通过狭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 • 4.各大洲轮廓多为倒三角形 • 5.四大洋贯通
二 陆地地形
地形:
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c 波利尼西亚 群岛
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 南北美洲的地形组合是: 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 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组合是: 西部高原 中部平原
东部山地
(7)亚洲地形基本特征(地图册P8)
①高原、山地 面积广大,约占 全洲3/4; ②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③地形复杂多 样,起伏很大。 平均海拔1000m

地理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地理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地理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

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课程目标:⑴教学目的:①让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③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

⑵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

五、教学用具:⑴自制的多媒体课件⑵地球仪⑶自制的大洲和大洋的拼图六、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七、教学过程:〖老师〗向学生展示“太空之旅”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他是谁呢?(学生回答)他在宇宙中看到一个美丽的、呈蔚蓝色的星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老师〗接着向学生展示“在太空中地球”照片然后,指着照片问,这颜色代表什么?(海洋)那颜色代表什么?(陆地)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海陆分布对地球气候影响
海洋对地球气候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减缓气温变化幅 度。
陆地则对气候产生局地性影响,如地形、地貌等因素能够改变气流方向和速度,进 而影响降水和气温分布。
海陆分布还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和洋流运动等方式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如厄尔 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都与海洋温度变化有关。
利用地域优势,发 展多元经济
俄罗斯利用其广阔的地域和丰 富的资源发展多元经济。其重 工业、军事工业和科技产业在 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 俄罗斯还积极发展农业和轻工 业,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05 未来全球海陆分布变化趋 势预测与应对策略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陆分布影响评估
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热 膨胀,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威
科学规划利用
根据滩涂资源的特性和功 能,科学规划利用方式和 开发强度,实现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滩涂资源开发利用 活动的监管力度,确保各 项开发利用活动符合法律 法规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国际合作在维护良好海洋环境中作用
共享数据和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海洋 环境和资源数据,为各国 制定海洋政策和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
03 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关系
海洋对陆地气候调节作用
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01
海洋通过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减缓了陆地气温的变化幅度,
使沿海地区气候更加温和。
海洋对降水的调节作用
02
海洋蒸发的水汽随气流输送到陆地,为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对
陆地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对气候灾害的缓解作用
03
海洋能够吸收和分散部分自然灾害的能量,如台风、海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
西昌市礼州中学(南校区)朱晓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

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课程目标:
⑴教学目的:①让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
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③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
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

⑵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
培养用图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

五、教学用具:⑴自制的多媒体课件⑵地球仪⑶自制的大洲和大洋的拼图
六、教学方法: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七、教学过程:
〖老师〗向学生展示“太空之旅”照片
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他是谁呢?(学生回答)他在宇宙中看到一个美丽的、呈蔚蓝色的星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
〖老师〗接着向学生展示“在太空中地球”照片
然后,指着照片问,这颜色代表什么?(海洋)那颜色代表什么?(陆地)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板书】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课件〗通过对比“人类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然后提问:两幅图中的陆地面积都比海洋面积小,为什么还要叫它“地”球?
〖活动〗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观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

〖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按在了海洋上的次数要多一些,当然,由于我们班只有几十个人,加上抛地球仪的次数有限,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比例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
〖课件〗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承转〗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

只能靠远行: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

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
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
〖课件〗接着出现提问“地球?水球?”
〖教师〗问:同学们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为学生的奇思异想加油。

)〖教师〗根据人们的计算,我们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
〖师生〗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叫为“水球”;称它为地球是因: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地球”。

〖课件〗依次展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水陆半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

〖教师〗通过刚才课件的演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板书】⒉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
〖过渡〗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

我们也经常听到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众多的称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接着展示自已绘制的“大陆、半岛、岛屿、海峡”图以及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两图上均标有注注记。

〖教师〗让学生从图上自学“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地理名词的意义。

〖课件〗依次点击画面上的大洲、半岛、岛屿、海峡、海洋等地理名词便会进入相应的地图以及各地理名词的解释,直到再次出现“世界海陆分布图”
〖教师〗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
〖学生〗
七大洲
学生边看图,边回答。

四大洋
〖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
【板书】二、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
..洲欧.洲大洋
..洲
..洲南极
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补充〗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

〖教师〗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记住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后,教师指图上的大洲或大洋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课件最后给出它们的正确答案。

〖教师〗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以及它们各个大洲对应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画出它们的形状。

〖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几何图形,“一笔画”世界。

〖练习〗⒈用铅笔在教材P53的图3.17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⒉让学生在课件上练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填图
⒊用自制的七大洲的几何图形,再给定了南北回归线、赤道、00经线、1800经线的情况下,学生在黑板
上进行拼图。

〖备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以下问题,也可将以下问题放到该节的第二课时去
〖读图回答〗①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②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④赤道穿过了哪些大陆?穿过了哪些大洲?
⑤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什么?
⑥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什么?
⑦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
⑧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⑨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答案〗①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②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③南、北美洲;④穿过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穿过了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⑤亚洲、太平洋;⑥大洋洲、北冰洋;⑦欧洲、北美洲;⑧南极洲、北冰洋;
⑨南极洲、北冰洋。

板书展示
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
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

⒉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
..洲
..洲南极
..洲欧.洲大洋
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