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王艳玲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c5902b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c.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作为教师,关爱学生是其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师德的灵魂所在。
关爱学生不仅体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在于个人的榜样作用和心灵沟通上。
只有教师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
与发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帮助上。
教师要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针对每个
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及时
帮助解决学习困难,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
才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关爱学生还体现在对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心上。
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处境,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额外的关心。
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机制,帮
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关爱学生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外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
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成长规划和职业规划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选
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心和帮助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真心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才能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和友谊,促进学生的
成长与发展。
学生也应当感恩教师的关爱,不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回报老师
的培育和帮助。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王艳玲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王艳玲](https://img.taocdn.com/s3/m/6b302561f524ccbff12184ea.png)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王艳玲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
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
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
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
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
今年我带初一的数学。
对于习惯于教高段的我来说,刚开始接触初一年级的学生的确不习惯。
最开始,我经常批评他们,时不时被他们气得大吼。
结果孩子们对我的严格非常害怕,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可是该犯的错误一点也没减少。
我发现这样不对,不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也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不利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
于是我改变教育方法,首先通过激励的方法培养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向往,然后通过举事例,讲道理,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说服教育。
在班级制定规范,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如果有学生犯了错误,先请全体学生一起评价,说一说他为什么错,该怎么改?让学生换位思考,从中体验得失,自己汲取教训。
渐渐的,孩子们懂事了,班风学风加强了。
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9a470a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4.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是我们工作的灵魂所在。
在教育事业中,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关爱学生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文将围绕着师德的核心——关爱学生展开阐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老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去建立起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传递爱与尊重。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值。
而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他们的独特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与帮助。
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心底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帮助。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爱心滋润,成长才茁壮”。
只有真心的关爱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良好的发展。
关爱学生需要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要把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能只注重知识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感受,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同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用心去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课堂上,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之受益终身。
关爱学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老师的关爱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支持。
学校应该重视师德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修养。
家长应该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共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教后反思--让师生生命更斑斓
![教后反思--让师生生命更斑斓](https://img.taocdn.com/s3/m/a04ec2b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8.png)
教后反思--让师生生命更斑斓
王艳玲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讲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的关系,强调二者要结合起来.其实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和思二者也应该结合起来.教是思的过程,教后再思则是对教过程的反馈、总结.
【总页数】2页(P174-175)
【作者】王艳玲
【作者单位】徐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江苏,徐州,22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
【相关文献】
1.重视生命早期1000天的科学营养让宝贝更健康让生活更幸福r——"2017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主题论坛"生命早期科学营养与健康"内容精粹
2.有效教学生命课堂——《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后反思
3.如何探索润泽生命的人文课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马》的教后反思
4.斑斓瑰丽的生命描绘──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看沈从文的小说
5.“我们比阿基米德更棒!”——对一道习题的教后反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0b705e8bdd36a32d7275817f.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作者:杨浩来源:《成才之路》2020年第10期摘要:有爱才有教育,爱为师德之魂。
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从而获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关爱;师德;师魂;公正;道德素养;师生关系中图分类号:G451.6;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0-0032-02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有爱才有教育,爱为师德之魂。
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皆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师生相互依存,彼此构成发展共同体。
要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就必须平等对待各种类型的学生,用爱心去欣赏所有的学生,包括学业和品行优劣不一的学生。
真正关爱学生的教师不会整天埋怨学生,他们乐于和不同类型的学生打交道,并从中体验到作为教师所独有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
笔者所教的一名学生很聪慧,但有点傲气和懒惰,笔者多次与她聊天,给她讲理想与目标,讲名人成长经历,讲励志名言。
特别是讲述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她听后深受启发,慢慢地变了,变得谦虚、勤奋,更专注于学习。
期末考试,她独占鳌头。
二、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学生在求学期间,基本上是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每天的活动除了听课之外就是做作业,学生往往希望有一些新奇的东西点缀其间,以缓解长期苦读的烦闷。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eee00b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6.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灵魂,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
在教育教学中,师德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践行关爱学生的师德,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爱学生,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是成长中的一棵小树,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引导、鼓励、支持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做一个成熟阳光的个体。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面性,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关怀和教育。
在学生出现心理困惑和问题时,要耐心倾听、理解和帮助,促进学生成长和健康发展。
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辅导能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护航。
关爱学生,其次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在学生学习中,要注重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也要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了解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主动关心他们的动态,了解他们的需求,予以指导和帮助。
关爱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着各自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他们的差异,不以成绩和能力大小论英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学生创设宽松、尊重、民主、平等、公正的教育环境。
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他们的成长。
也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坚定信念,勇于追求梦想。
关爱学生,更要关心弱势学生。
在学生中存在一些特殊困境的弱势群体,教师要更加倾注呵护。
比如贫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残疾学生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比一般学生更多,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b426f8b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2.png)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批准号:2017YQJK229)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杨浩(1977-),男,广东廉江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德育、化学教学与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有爱才有教育,爱为师德之魂。
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皆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师生相互依存,彼此构成发展共同体。
要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就必须平等对待各种类型的学生,用爱心去欣赏所有的学生,包括学业和品行优劣不一的学生。
真正关爱学生的教师不会整天埋怨学生,他们乐于和不同类型的学生打交道,并从中体验到作为教师所独有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
笔者所教的一名学生很聪慧,但有点傲气和懒惰,笔者多次与她聊天,给她讲理想与目标,讲名人成长经历,讲励志名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杨浩(广东省廉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东湛江524400)摘要:有爱才有教育,爱为师德之魂。
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从而获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关爱;师德;师魂;公正;道德素养;师生关系中图分类号:G451.6;G4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0-0032-02以职业教育为起点,从头开始,给他们以关爱,给他们以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进入中职学校就是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那么过去的一切就不会成为压抑他们、影响他们人生新征程的痼疾。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作文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8fefa6b307e87100f69694.png)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作文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核心,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若能做到这些便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了。
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若能克制自己的暴脾气,少一些挖苦讽刺,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多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也许我们的孩子会变得宽容大度。
要知道,任何人成长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
在一个班上,差不多50左右个学生,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长环境。
还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留守儿童,还有少数孤儿。
这样的孩子性格大多比较内向,平时比较孤僻,不喜欢交朋友,内心缺乏关爱,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师爱。
教会他们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学会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学会乐观自信的生活学习。
因为他们与别人的人格尊严是一样的。
虽然生活过早的对他们有些不公平,但却让他们更早的学会独立,学会勇敢坚强,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在以前的教学中,总感觉自己有些急躁了,面对学生的懒惰,对待学习的不认真,总会采取一些惩戒的措施。
虽说在教育中需要一定的惩戒,可是想想看,对学生的惩戒终归是下策,也许他当时会屈服于老师的权威,可是他的内心确是痛苦的,学习也是被迫的,并不是发自内心。
也许换一种心态对待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循循善诱,对这个孩子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书育人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孩子的成长真的需要我们用爱浇灌,用心呵护。
我很喜欢孙明霞老师的文字,她说:也许我们做不了名师,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良师。
第三章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第三章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65332150f01dc281e53af0e9.png)
第三讲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课程简介一、本课程主要内容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核心内容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三、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让教师深刻的认识到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
四、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让教师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
2、让教师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寻找合理的依据和形式。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更具人性魅力。
要把对学生的关爱融入点点滴滴的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中。
3、让教师深刻的认识到保护学生安全,不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道德规范角度,都是教师不应回避的责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具有的职业精神,也是检验教师的一个职业道德标准。
学习要求一、了解关爱学生的内涵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
二、要理解教师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能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情,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远是教师自己都始料不及的。
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任丘市出岸中学_用爱托起一片蓝天
![任丘市出岸中学_用爱托起一片蓝天](https://img.taocdn.com/s3/m/d32c179058f5f61fb636661b.png)
任丘市出岸中学_用爱托起一片蓝天网站首页校园新闻学校概况学校管理教育动态资源下载师资队伍学生天地通知公告互动交流您现在的位置: 任丘市出岸中学 > 教育动态 > 教学论文 > 用爱托起一片蓝天用爱托起一片蓝天任丘市出岸中学2010-05-04 17:11:22 作者:cazxhsh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有人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人说校长是学校的总设计师,有人说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更有人说没有好校长就出不了好学校,好学校必须要有好校长。
作为一名校长,在倍受看重的同时,如何成为学校的灵魂,如何当好学校的总设计师,如何当好老师的老师,办好学校?4月9日,刘铭教授用一个字给我们作了明确的回答,这就是“爱”。
刘铭教授说:教育的核心是爱。
就校长而言,爱不是抽象的美丽词藻,而是具体的管理行为,校长应该是“爱”的表率。
“爱”是一种理念我们都知道,现在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的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这就要求校长不仅关注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更关注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我校的标志建筑实验楼前有一条永久性的标语:老师,请注意身体。
只有7个字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情怀,寄托着对教师的尊重、理解、关心、爱护,这是一种理念。
北京实验二小李烈校长的管理科学和领导艺术,源于她管理理念的先进,这种先进的理念是:“以爱育爱”、“双主体育人”,这种让教师活得快乐、高贵、有尊严,的办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是因为没有教师个人的发展,就谈不上学校的发展。
把每一个教师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看待,而不是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甚至是校长个人发展的工具,充分尊重教师的自我发展,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爱”是一种尊重学校每次开展体育活动或参加上级体育赛事,都请张广波老师出谋划策、亲临指导,像他这样的老教师的内心是极其渴望得到认可和重视的。
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辈子,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995715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5.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传统中,师德一直是教育者们所重视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其德为师德。
而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教育界,师德更是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使命。
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奉献自己的人生,都是师德的具体体现。
而师德的灵魂,正是在于对学生的深切关爱。
一、关爱学生是师德的起点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育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朋友和榜样。
只有真正对学生怀有深切的关爱之心,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指导他们健康成长。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各自的成长历程、学习方式和心理需求。
只有教师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才能让他们收获温暖和成长。
二、师德的具体体现在于关心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不只是口头上的说说,更需要用心和行动去体现。
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并对他们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
有的时候,孩子们的成绩并不代表他们的全部,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只有教师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才能够找到他们内心的需求和困扰,使他们渐渐走出心理的困境。
三、在教育实践中温暖学生的内心教育是一门温暖人心的事业,而师德的灵魂就在于对学生内心的温暖。
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梦想和烦恼走进学校的,他们需要的是老师在学习上的指导,更需要的是在心灵上的抚慰。
教师要用爱和耐心化解学生的种种情绪,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人生迷茫。
只有当学生的内心得到真正的关怀,才能够在教学中有更好的表现。
而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四、师德的存在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而老师的引导是以师德为基础的。
师德的存在,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只有当老师对学生怀有真挚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充分的照顾和指导。
教师的言传身教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而这就需要师德的塑造。
五、关爱学生的师德是教育者的灵魂担当师德是教育者的灵魂担当,而关爱学生则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和价值所在。
王艳玲:“不糟糕”的学生心灵征服者
![王艳玲:“不糟糕”的学生心灵征服者](https://img.taocdn.com/s3/m/5e794ed10242a8956bece478.png)
王艳玲:“不糟糕”的学生心灵征服者作者:李银云李国刚来源:《课堂内外·好老师》2019年第01期王艳玲: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教师,番禺区化龙中学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
曾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名班主任。
学生自尊不容“侵犯”“年轻人,不要怕犯错误,因为只有肯干的人才会犯错误,但错误过后一定要反思,汲取经验教训。
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并且方法是正确的,那付出的都一定会有回报!”这是多年前老老师对王艳玲的谆谆教诲。
其时,王艳玲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毫无带班经验的她,工作认真负责,却无多少成效。
天天疲于奔命不说,还经常受到个别学生和家长的“欺负”。
如何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一度成为王艳玲心中的“大难题”。
为此,王艳玲向老教师虚心请教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很快,王艳玲就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打开了“局面”。
不仅先后被评为片区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广州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还顺利成为了“南粤优秀教师”。
2012年,王艳玲带的是初三毕业班。
转校生小A不仅上课打瞌睡,还天天欠交作业,根本无心向学。
王艳玲多次与之交谈,却均“无果而终”。
恨铁不成钢的王艳玲决定进行家访。
但小A支支吾吾就是不肯告诉王艳玲自己家的地址。
王艳玲不得已找了一个跟小A相熟的同学带路。
绕了几条狭窄的农村机耕路后,王艳玲终于找到了小A的家——一个花卉种植场的看守工棚。
“这,这,这就是小A的住处?”王艳玲有些惊愕。
而当王艳玲进入这个“家”时,寒冷的冬风透过缝隙无孔不入地灌了进来。
小A正坐在床上,盖着被子看电视,冷不丁看到王艳玲进来,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
那天,王艳玲跟小A 说了很多道理。
小A一句也没有反驳。
自信满满的王艳玲以为自己已经做通了小A的思想工作。
没想到,家访后的第二天,小A却没有来学校了,家长告诉王艳玲说小A不想读书了。
这时,王艳玲才意识到自己的到访,把小A仅有的一点自尊都剥夺得体无完肤。
王艳玲:莫问前程 但求无愧
![王艳玲:莫问前程 但求无愧](https://img.taocdn.com/s3/m/6c3a0af9eff9aef8951e0609.png)
王艳玲:莫问前程但求无愧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2期与王艳玲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感性的人。
她喜欢用“夹缝中生存”这几个字来形容自己当前的工作状态,一方面因为自己“不上不下”的年纪,工作整10年,“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考虑和顾全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专业研究。
置身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学校很多特色优势学科相比,她所致力的农业生态科研,只能在有限的资金资助和资源供给中一步一步“突围”、前行。
如水流淌持之以往文学作品中,很多作家喜欢用水来比喻女性的性格。
王艳玲就是这么一个如水般淡泊的女子。
1997年,20岁的王艳玲考取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从此与农学结缘。
在此之前,她坦言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女孩儿”,从未曾试图对科学有过深究。
在她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的象牙塔攀爬历程里,一种特有的“顺其自然”的女性思维,其实一直相伴相随:本科毕业在即,因为几位舍友都准备要考研,成绩还不错的王艳玲决定“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就考上了;硕士毕业时,原本想直接工作,但看到周边的同学有在尝试考博,她决定再“试一试”,结果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专业的选择亦是如此,从最初的土壤与农业化学到植物营养学,再到土壤研究,“一切都像命中注定了一样,遇上了就安心地去做吧”。
而这样的懵懂,在她开展博士研究之后,有了彻底的转变。
进入中科院攻读博士之后,当王艳玲进一步走入科学研究殿堂,埋首科研,对其精妙有更深领悟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科学名家大师,聆听他们的报告,同时感悟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执着所求。
渐渐的,她也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
从2001年考入研究生之后,王艳玲就一直从事土壤磷素的环境行为研究,2012年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植物物候方面的研究。
她将前者称为自己的“主业”,而后者是“副业”。
在她心中,主次分明。
“我一直觉得科学研究就应该‘术业有专攻’,然后以关注的焦点为中心,去发散思考。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学习感悟体会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学习感悟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f9435c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b.png)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学习心得体会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
感激着他们的感激,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壤根植美好和梦想。
2022年8月11日上午,郑州市第106中学的杨雪梅老师给我们新任教师带来了一场(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的专题讲座,杨雪梅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教师如哪里理与学生的关系展开。
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要求教师要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感情去热爱。
说到底还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拉进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杨老师说教师的成功是什么?一名老师,也许我们会得到安静的幸福,但永远不会有令人震撼的成功。
比方也许是教师节时收到的一条问候短信;也许是假设干年后学生聚会时拍的一张你坐在中间的合影;也许在公交上让座的、或路上突然停在你身旁的小车司机等等,他们喊你老师。
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开展。
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
〞是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感情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感情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
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到达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担挫折的烦闷。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根本尺子。
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不如选对一个好老师,更不如选择好一个班主任。
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
其中杨老师提到的几点做法对我们新任教师尤其是将要当班主任的教师非常有援助。
一、多彩班会。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他们懵懂无知,叛逆,爱标新立异,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想法。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5c9e99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3.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师是社会的蜡烛,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引领学生成长的方向。
在教育事业中,“师德”被誉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德的内涵丰富而广泛,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关爱学生。
只有真正地关爱学生,教师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师德。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内心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家庭的教育方式、社会的竞争压力、网络的诱惑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
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真正地理解和关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责任。
每一个教师在教育一名学生时,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走向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关爱尤为重要。
只有真诚的关心和关爱学生,才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追求卓越的动力。
也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本能。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刻,都应该流露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
教师的一句鼓励,一次微笑,一份体贴,一次关心,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
只有教师真正地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才能够引导学生向善,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积极进取。
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教师只关心学生的表面形象,而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成长;有些教师只在课堂上做表面工作,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等等。
这些都是不够关爱学生的表现,是师德上的缺失。
为了真正地做到关爱学生,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王艳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王艳玲](https://img.taocdn.com/s3/m/822e9b5d680203d8cf2f2498.png)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王艳玲发表时间:2015-11-10T16:07:05.1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0期供稿作者:王艳玲[导读]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中心校让学生有一颗美好向上的心灵,有理想,有抱负,爱祖国,知感恩,明荣辱,走向明天,迎接未来。
王艳玲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中心校138014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智慧。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流传下来的,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智慧,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其精华能够绵延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加强儿童传统美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今,少年儿童的传统美德修养不容乐观,一些不良现象极其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感恩心,缺少孝心;大多数学生说脏话、谎话、厌学,不完成作业等不良习气极为严重。
因此,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传统美德教育特别强调情感教育,用感人的故事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以母爱为线索,抓住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母亲临死前还不忘记关心自己的一双女儿。
让学生在读母亲的语言中体会、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受到感染和教育。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给他们讲《弟子规》中孝亲的故事,用故事开启了他们的心智,触碰他们的灵魂,呼唤他们的爱心。
在课后安排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向亲人、邻居了解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自己的;观察父母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谈谈怎样对待父母。
用各种方式汇报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受感恩教育。
很多学校只抓成绩,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修养,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导致孩子厌学,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57d08c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a.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石。
关爱学生则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责。
关爱学生首先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怀上。
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扰和问题,而教师作为学生最亲近的人之一,应该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关怀和帮助。
教师要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对于那些心理不健康、有困扰的学生,教师更要耐心倾听,积极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关爱学生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业上。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实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关爱学生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上。
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起居,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
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体育锻炼,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身心素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建立起一个和谐、安全的学校环境,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爱学生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上。
教师要从自身的言行举止开始,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讲究诚信,培养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中最崇高的品质。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扬他们的优点,消除他们的烦恼。
只有教师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爱心去指导学生,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0bb597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c.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管理与教育工作的灵魂。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关爱学生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上。
作为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变化。
不论学生的成绩好坏,教师都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个人发展。
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学生。
关爱学生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上。
教师应该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关注学生的困惑、疑虑和需求。
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提供合适的引导。
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真正关心和关注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
关爱学生也表现在对学生的帮助和支持上。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包括解答问题、辅导考试、组织学习小组等。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真正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上。
教师要通过公正、公平的评价方式,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自己。
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成果的鼓励。
教师要通过正确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只有真正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和适当的奖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教师要以平等、尊重、关心和帮助为基本原则,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和人格发展环境,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09756c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8.png)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工作的灵魂所在。
作为教育者,关怀学生是我们首要的使命和责任。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才能够做到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办学相统一。
关爱学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非常脆弱。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身体上的问题。
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扰,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关怀,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爱学生要重视他们的学业发展。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奋学习,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还要耐心指导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关爱学生要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用我们的言行去教育学生。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学会友善与宽容,传承优秀的文化与传统。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关爱学生要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培养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有用的人才。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所在。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关怀。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让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王艳玲
发表时间:2014-12-09T13:19:07.107Z 来源:《教育学》2014年9月总第70期供稿作者:王艳玲[导读] 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
王艳玲山东省招远市卫东学校265400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
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
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
一、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
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
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
今年我带初一的数学。
对于习惯于教高段的我来说,刚开始接触初一年级的学生的确不习惯。
最开始,我经常批评他们,时不时被他们气得大吼。
结果孩子们对我的严格非常害怕,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可是该犯的错误一点也没减少。
我发现这样不对,不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也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不利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
于是我改变教育方法,首先通过激励的方法培养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向往,然后通过举事例,讲道理,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说服教育。
在班级制定规范,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如果有学生犯了错误,先请全体学生一起评价,说一说他为什么错,该怎么改?让学生换位思考,从中体验得失,自己汲取教训。
渐渐的,孩子们懂事了,班风学风加强了。
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
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性。
那天学校组织大扫除,我安排好了学生的分工,留了六位同学打扫教室,事后有几个同学向我反映在教室里丢了钱。
经过一番调查,我把打扫教室的六名同学叫出来,向大家介绍了某某学生丢钱的事由,还说通过调查了解已有线索,就是在坐的其中一个同学的一时胡涂、见财起了意所致。
但我们的目标是在“顾及学生名誉,尊重学生人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把这个同学的钱找回来,所以我们要给这位一时胡涂的学生一次自我反省、悔改的机会。
有错不要紧,只要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学校今后也就不予追究了。
接着继续给大家讲了“一番话”,从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疏通学生思想,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悔悟。
通过努力,学生们的思想情绪在不断发生变化。
见时机成熟,最后提出让大家配合做个“小游戏”,就是让这些学生一个一个依次进入教室,关闭门窗并在教室内逗留1分钟后及时出来。
不大一会儿,游戏完毕,学生丢失的钱在他自己桌洞里被找出来了。
事后,我也曾主动与这位学生进行过多次交流、谈心,最终使这位学生改掉了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从此,这位学生转变很大,德、智、体等各方面都逐步变得优秀起来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作为老师,要理解她们,帮助她们度过人生的急流险滩,这就是老师真正的职业使命。
三、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问题生”要给予更多的爱。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
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
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绝对可以转化的。
班上有一个孩子叫闫升,从进校第一天起就到处闯祸,不是揪了女生的小辫,就是踢了男生的肚子。
有他在的地方,学生就纷纷告状,很不安逸。
简直就是个“小刺猬”。
我在班里狠狠罚了他几次,跟家长反映了情况,家长在家也罚他。
结果批评的当时老实了一会,过后又变本加厉。
后来我发现他很爱做清洁,每天到校第一个扫地的就是他,而且扫得又快又干净。
我安排他当清洁委员,要他管理教室清洁。
对他的工作经常表扬,渐渐地,他的注意力转变了,不再热衷于打架,除了清洁热心去做,学习上也进步很大。
家长感激不已,说:“我们不知道打了他多少回,他都不改,还是老师有办法,一个清洁的官就把他改变了。
”我想,改变他的不仅仅是一个清洁的官那么简单,还有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认可,激发了他内心向上的动力,使他从各方面真正成长了。
像这样的例子,我想每个老师身边都会有很多,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
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
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