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实验报告
lc滤波器实验报告
lc滤波器实验报告LC滤波器实验报告引言:LC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滤波器,通过电感和电容的组合来实现对信号的滤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LC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滤波效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LC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LC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参数选择;3. 通过实际测量和分析,验证LC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待滤波的信号;- 电感:用于实现对信号的低通或高通滤波;- 电容:与电感组合使用,共同构成LC滤波器;- 示波器:用于观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2. 实验原理:LC滤波器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串联或并联电路。
当电感和电容的参数合理选择时,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范围内信号的滤波。
具体原理如下:- 低通滤波器:当电感串联电容时,可以实现对高频信号的滤除,只保留低频信号通过。
- 高通滤波器:当电感并联电容时,可以实现对低频信号的滤除,只保留高频信号通过。
- L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由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特性共同决定。
在特定频率下,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相等,形成共振,此时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最好。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和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搭建LC滤波器电路。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设置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整至待滤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内。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设置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测试。
3. 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到滤波器的输入端,观测输入信号的波形。
将示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滤波器的输出端,观测输出信号的波形。
4. 测量和记录数据:通过示波器观测和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值、频率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可以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分析和比较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分析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特点和变化。
比较不同频率下的滤波效果,并讨论LC滤波器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lc滤波器 实验报告
lc滤波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LC滤波器引言:LC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滤波器,它由电感和电容组成。
在电子电路中,滤波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中的特定频率成分进行选择性地通过或抑制,以达到信号处理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滤波器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探究其滤波特性。
一、实验原理1.1 LC滤波器的原理LC滤波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其原理基于电感和电容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阻抗特性。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与电感或电容的特定值相匹配时,电路的阻抗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该频率的滤波作用。
1.2 电感和电容的特性电感是由导线或线圈组成的元件,当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磁场,从而产生自感电动势。
电感对于高频信号具有较高的阻抗,可以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
电容是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的元件,当电压施加在电容上时,会在导体之间产生电场。
电容对于低频信号具有较高的阻抗,可以起到高通滤波的作用。
二、实验步骤2.1 实验器材准备本实验所需器材包括电感、电容、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阻、导线等。
2.2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要求,将电感和电容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搭建成LC滤波器电路。
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3 设置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LC滤波器的输入端,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将示波器连接到LC滤波器的输出端,调节示波器的参数以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2.4 实验记录与分析记录不同频率下LC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并观察其幅度的变化。
分析实验结果,探究LC滤波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滤波特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记录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频率下LC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1 低通滤波特性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低时,电感对于信号的阻抗较高,电路中的电流主要通过电感,从而实现对低频信号的通过,形成低通滤波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较低频率下,输出信号的幅度较大,波形基本保持与输入信号一致。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其功能是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掌握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基础的振荡器电路,由电感(L)、电容(C)和放大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电感和电容组成谐振电路,形成特定频率的谐振回路。
2.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会自激振荡,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3.放大器负责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以保持振荡器的稳定性。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如下:•电感(L):1个•电容(C):2个•放大器:1个•示波器:1个•多用途实验板:1个•连接线:若干根实验步骤以下是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搭建步骤:1.将一个电容连接到实验板的电感端口上,另一个电容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口上。
2.将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口上。
3.连接示波器的探头到振荡器电路的输出端口上。
4.打开示波器和放大器,并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
5.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出了稳定的振荡波形。
记录下实验结果如下:•振荡器频率:1000Hz•振荡器振幅:5V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并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该振荡器在特定的频率下能够自激振荡并输出稳定的交流信号。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对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使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可以通过调节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进行调整。
此外,振荡器的稳定性还受到放大器的影响,因此需要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以获得良好的振荡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于进一步理解振荡器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学习其工作特性和参数影响规律,培养学生对于实际电路的调试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振荡器电路,它由一个LC谐振回路和一个三极管组成。
当谐振回路中的电容和电感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个正弦波信号,而三极管则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
在LC谐振回路中,当电容C和电感L组合成一个谐振回路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荡。
此时,谐振回路中会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并且不断地从这些能量中提取出一部分来放大形成输出信号。
同时,在输出端口上还需要加入一个滤波网络来过滤掉高频噪声和杂波。
三、实验器材1. 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三极管5.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2. 测量并记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
3. 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4. 将三极管更换为其他型号,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在LC谐振回路中,当电容和电感组成一个谐振回路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荡。
此时,谐振回路中会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并且不断地从这些能量中提取出一部分来放大形成输出信号。
同时,在输出端口上还需要加入一个滤波网络来过滤掉高频噪声和杂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调整了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并测量了其频率、幅度和相位。
随着参数的变化,我们也观察到了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此外,我们还更换了三极管型号,发现不同型号的三极管对于输出信号也有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学习了其工作特性和参数影响规律。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对于实际电路的调试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lc电容三点式实验报告
lc电容三点式实验报告
LC电容三点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LC电容三点式实验,探究电容的基本特性和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LC电容三点式实验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容值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将待测
电容接入电路中,然后通过外加交流电压,使电容器充电至一定电压值。
接着,断开外加电压源,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记录下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根
据放电曲线,可以计算出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电容器接入电路中,接入外加电压源。
2. 通过外加电压源,使电容器充电至一定电压值。
3. 断开外加电压源,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记录下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 根据放电曲线,计算出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容器的放电曲线,并根据曲线计算出了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LC电容三点式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电容器的电容值,并验证了其基本特性。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容器的基本特性和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LC电
容三点式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电容值的方法,为我们的电
路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电容器的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还深入了解了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LC电容三点式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电容值的方法,为我们的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增进我们对电容器的理解,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lc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振荡器实验报告LC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LC振荡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以电感和电容构成的振荡回路为基础,通过正反馈使得系统产生自激振荡。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 振荡器电路并观察其振荡特性,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1. 理解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2. 学习搭建LC振荡器电路并调节参数以实现稳定的振荡;3.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
实验器材:1. 电感器;2. 电容器;3. 电阻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电压表;7. 万用表。
实验步骤及结果:1. 搭建基本的LC振荡器电路,将电感器和电容器连接成串联回路;2.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3.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并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值来调整振荡频率;4. 测量电路中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值,并记录下来;5.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并计算出电感器和电容器的阻抗;6.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原理: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振荡回路中的正反馈。
当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时,电流通过电感器,导致磁场的储能。
当电容器放电时,磁场的能量被释放,电流继续流过电感器,使电容器再次充电。
这种周期性的充放电过程导致电路产生自激振荡。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的振荡现象,我们可以确定LC振荡器的工作正常。
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值,我们成功地改变了振荡频率。
此外,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应用:LC振荡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无线电通信中,它常用于产生稳定的射频信号。
此外,LC振荡器还可以用于时钟电路、频率合成器等领域。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通过实际搭建电路并观察振荡现象,我们对LC振荡器的性能和参数调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通过实验,我们还了解到LC振荡器在无线电通信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分析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计算。
实验原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电路,由三个主要元件组成:电感(L)、电容(C)和晶体管(T)。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由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决定,晶体管则起到放大和反馈作用。
实验材料:1. 电感:选择合适的电感,其数值应符合所需的振荡频率范围。
2. 电容: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容,注意电容的极性。
3. 晶体管:常用的晶体管有NPN型和PNP型,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4. 电源:提供所需的电压,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注意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将电源接入电路,调整电源电压至合适的数值。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出信号,记录振荡频率。
4. 调整电容或电感的数值,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电容和电感数值下的振荡频率。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成反比关系。
当电容或电感的数值增大时,振荡频率会减小;反之,当电容或电感的数值减小时,振荡频率会增大。
这是因为在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中,电容和电感构成了一个谐振回路。
当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数值合适时,谐振回路会形成共振,从而产生振荡。
而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有密切关系,数值越大,振荡频率越低,数值越小,振荡频率越高。
此外,晶体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晶体管在电路中起到放大和反馈的作用,使得振荡信号得以维持和放大。
晶体管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振荡频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验证了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成反比关系的理论计算。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晶体管在振荡电路中的重要性。
lc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振荡器实验报告LC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学中常见的一个电路,它能够产生连续的交流信号。
LC振荡器是一种基本的振荡器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振荡器电路并观察其振荡现象,深入理解振荡器的原理与特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有:电感、电容、电阻、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压表、电线等。
实验步骤:1. 将电感、电容和电阻按照电路图连接好;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路的输入端相连;3. 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电路的输出端和电压表的输出端;4. 打开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示波器的时间基准;5. 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6.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振荡器的特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示波器的时间基准,观察到了LC振荡器的振荡现象。
在正确连接电路的前提下,当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与振荡器的共振频率相等时,振荡器能够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我们记录了不同频率下的振荡现象,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了正弦波形。
在共振频率附近,我们观察到了振荡信号的幅值最大,而在共振频率两侧,幅值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共振频率处,电感和电容之间的能量转移达到最大,而在共振频率两侧,能量转移不完全,导致振荡信号的幅值减小。
我们还通过改变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观察到了振荡器的频率变化。
根据振荡器的公式,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成反比关系。
因此,通过调整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我们可以改变振荡器的频率。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振荡器的启动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与振荡器的共振频率相差较大时,振荡器无法启动。
只有当两者的频率足够接近,振荡器才能启动并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这是因为振荡器需要通过电容和电感之间的能量转移来维持振荡,而频率差异过大会导致能量转移不完全,无法形成稳定的振荡。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振荡器电路,并观察到了振荡现象。
lc滤波器实验报告
lc滤波器实验报告LC滤波器实验报告引言:LC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滤波器,它由电感和电容组成。
在电子电路中,滤波器的作用是通过滤除或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来实现信号处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滤波器电路,探究其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
实验目的:1. 掌握LC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理解并验证L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3. 分析LC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电感;3. 电容;4. 电阻;5. 示波器;6. 万用表。
实验步骤:1. 搭建LC滤波器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滤波器的输入端,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输出信号的变化;3. 测量并记录不同频率下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并计算增益;4. 更换不同数值的电感和电容,重复步骤2和步骤3;5.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L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频率下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并计算了增益。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发现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与LC滤波器的共振频率相近时,输出信号的幅值最大。
这是因为在共振频率附近,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相互抵消,形成了一个共振回路,使得输出信号增强。
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或减小,输出信号的幅值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非共振频率下,电感和电容的阻抗不再相互抵消,导致输出信号被滤波器削弱。
通过计算增益,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L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增益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实验数据显示,当频率接近共振频率时,增益达到最大值。
而在远离共振频率的区域,增益逐渐减小。
我们还对不同数值的电感和电容进行了实验。
结果显示,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对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较大的电感和电容数值会导致共振频率降低,增益下降的速度变慢,滤波效果更加明显。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LC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频率特性。
实验报告LC电路
系别 ___________ 班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同组姓名 __________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 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LC 电路的谐振现象 【目的要求】1. 研究LC 电路的谐振现象;2. 了解LCR 电路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仪器用具】标准电感(0.1H, R L =31.8Ω), 标准电容(0.05μF), 电阻箱, SS7802读出示波器, 功率函数发生器, 耦合变压器.【实验原理】1. 同时具有电感和电容两类元件的电路.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谐振现象.谐振时电路的阻抗.电压与电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位差.电路与外界之间的能量交换等均处于某种特殊状态.因而在实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2. 串连谐振.LCR 串连电路如图所示.其总阻抗|Z|.电压U 与电流I 之间的相位差φ.电流I 分别为:|Z| = R 2 + (ωL − 1/ωC)2 ..................................................... .(1) φ = arctan ωL − 1/ωC R ............................................................. .(2)I =U R 2 + (ωL − 1/ωC)2.......................................................... .(3)其中ω = 2πf 为圆频率(f 为频率). 存在一个特殊的频率f 0 : (1)当f<f 0时, φ<0, 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压, 整个电路呈电容性, 且随f 降低, φ趋近系别 ___________ 班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同组姓名 __________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 ______________于-π/2; 而当f>f 0时, φ>0, 电流的相位落后于电压, 这个电路呈电感性, 且随f 升高, φ趋近于π/2;(2)随f 偏离f 0越远, 阻抗越大, 而电流越小.由(1)(2)(3)式可知, 当ωL − 1/ωC = 0 , 即ω0 =1LC................................................................................ .(4) 即:f 0 =12πLC ............................................................................. .(5)3. 此时φ=0.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整个电路呈纯电阻性.总阻抗达到极小值Z0=R.而总电流达到极大值IM=U/R.这种特殊状态称为串连谐振.此时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4. 品质因素QQ 值标志着储耗能特性, 电压分配特性和频率选择特性.Q = U L U = U C U = ω0L R' = 1R'ω0C = f 0∆f其中 . 称为通频带宽度.f1和f2分别为谐振峰两侧 处所对应的频率. 【实验内容】1.测相频特性曲线先用李萨如图形法确定了谐振频率f 0, 然后采用双踪显示法测相位差φ, 选择相位差约为±15°, ±30°, ±45°, ±60°, ±72°, ±80°对应的频率进行测量, 并记录下此时的U R .系别___________ 班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同组姓名 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2.测幅频特性曲线保持U=1.0V.在1中所选的两个相邻频率之间再插入一个频率.测相应的UR并记录下来.在根据UR=IR可以求得I.3.在谐振频率下, 取固定的U, 测U L, U C, 记录.【实验数据】1.相频特性测量数据频率f/kHz 1/Δt/kHZ φ=f/(1/Δt)×360/°1.778 −8.02 −79.831.942 −9.72 −71.922.066 −12.51 −59.452.128 −16.86 −45.432.188 −26.80 −29.282.217 −55.55 −14.362.251 ∞0.0002.279 55.55 14.782.319 27.54 30.312.377 18.76 45.482.471 14.83 59.982.651 13.15 72.573.223 14.36 80.72相频特性-100.00-80.00-60.00-40.00-2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f/kHZφ/°实验报告第5页系别___________ 班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同组姓名 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2.幅频特性测量数据f/kHZ U R/V1.778 0.46881.852 0.56131.942 0.72692.003 0.89372.066 1.1412.117 1.4372.128 1.5122.170 1.8252.217 2.1582.188 1.9742.200 2.0552.250 2.2442.280 2.1692.308 2.0032.319 1.9242.335 1.8022.377 1.5252.401 1.3742.471 1.0622.593 0.75062.651 0.65632.997 0.38423.223 0.3054幅频特性0.0000.5001.0001.5002.0002.5001.5001.700 1.9002.100 2.300 2.500 2.700 2.9003.100 3.300 3.500f/kHZU R /V系别 ___________ 班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同组姓名 __________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 ______________3.谐振频率下测U, U L , U C , U RU/V U L /V U C /V 0.99489.7349.6894.实验仪器规格数据C L R R L R ’=R+R L 0.05μF0.1H100Ω31.8Ω131.8Ω【Q 值的计算】1.Q 1 = U LU = 9.785Q 2 = U cU= 9.7402. 使用谐振频率f 0计算Q 3Q 3 = ωL R + R L= 10.723. 使用幅频特性曲线, 找到f 1和f 2, 求得Δf, 计算Q 4U Rmax / 2 = 1.587kHZ f 1 = 2.128 f 2 = 2.377 Q 3 = f 0∆f= 9.04系别___________ 班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同组姓名 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分析与讨论】利用公式(5)可以计算得f0的理论值为:f = 12πLC= 2.251kHZ这个值和测量值基本一样.Q1和Q2的值比较接近.从测量的数据量(这两者测量的数据点较多)以及测量手段上(两者都没用用到仪器上标注的数值)来说这两者得到的Q值较为可信.至于Q3与它们相差较大的原因.估计是用到的标准数据同实际电路中的LC不是很相同的缘故。
液相色谱分析实验报告
液相色谱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待测样品中的目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的目标是:1.了解液相色谱分析的原理和仪器设备;2.学习液相色谱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3.掌握液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处理和解读。
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待测样品。
将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中进行溶解,并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过滤、离心等。
3.2 仪器设备准备将液相色谱仪器开机并进行预热。
检查仪器的连接和流路是否畅通,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3 柱床和流动相准备选择合适的柱床和流动相进行实验。
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和分析目的,选择适当的柱床类型和粒径,以及合适的流动相组分和流速。
3.4 样品进样通过进样器或自动进样装置,将样品注入液相色谱系统。
注意控制进样量和进样速度,避免样品过载或进样不均。
3.5 色谱条件设置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析目的,设置合适的色谱条件。
包括柱温、流速、洗脱梯度等参数的调整。
3.6 色谱分离开始进行色谱分离过程。
监控色谱图谱,观察峰形、分离度和保留时间等指标,确保分离效果良好。
3.7 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将得到的色谱图谱进行数据处理,如峰面积计算、峰高计算等。
根据已知标准品或其他定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解读分析结果。
4.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操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液相色谱分析实验。
通过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得到了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
5. 结论本实验通过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待测样品中的目标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我们得出了对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并对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6. 参考文献[1] Smith A. Liquid chromatograph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20; 1234: 567-578.[2] Johnson B, et al. Advances in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45(2): 89-95.[3] Wang C, et 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67(3): 123-135.以上是液相色谱分析实验报告的详细步骤和结果。
电路实验报告LC串联电路的谐振
电路实验报告LC串联电路的谐振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串联电路,在外加交流电源的作用下,通过调节电容器的电容值,使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探究谐振电路的特性。
1.实验原理LC串联电路是由电感L和电容C串联而成的电路。
当外加的正弦交流电源频率为电路的谐振频率时,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电荷量处于在电场和磁场存储的最大值,此时电路中消耗的能量最小,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小值,电源所供给的电力也最大,此现像称为谐振。
f=1/2π√(LC)其中L为电感器的电感,C为电容器的电容。
对于串联电路,总电抗XL=ωL,总电容XC=1/ωC,总阻抗Z的大小为:Z=√(R^2+(XL-XC)^2)当XL=XC时,Z达到最小值,电路达到谐振。
2.实验仪器交流电源、LC串连电路实验箱、示波器等仪器。
3.实验步骤1)将交流电源接到LC串联电路的端点;2)打开示波器电源,并将示波器的探头一个连接到电路的正极上,另一个连接到电路的负极上,用示波器观察到电路中的电压波形;3)调节电容的电容值,使电路处于谐振状态,观察到电压波形成为正弦波形;4)记录下谐振频率f、电感L和电容C的值;5)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与调节前的电容数值进行对比;6)完成实验,关闭所有电源,归还实验器材并清理实验现场。
4.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出谐振频率f为2902Hz,电容器的电容值为0.02μF,电感器的电感值为0.47H。
5.实验分析LC谐振电路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在特定的频率下能够达到谐振状态,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小值,具有很高的有用功率,是一种高能效的电路。
本次实验是通过电容器的电容值来调节电路的频率,达到谐振状态。
因为电容器的电容值很小,而电感器的电感值相对较大,所以电路的谐振频率与电容器的电容值呈反比例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谐振电路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调谐放大器、射频电路、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6.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电路中LC串连电路的谐振原理,更加深入了解了谐振电路的特性和应用价值,为我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精品]LC与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
[精品]LC与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及振荡器的应用,学习LC滤波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且掌握实验中常用的测试仪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2.1 晶体振荡器原理晶体振荡器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稳定的高频信号。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的特殊结构和性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引起晶体的机械振动,使晶体在某一频率上产生谐振。
当晶体处于谐振状态时,振荡回路中的谐振电路产生的电压将驱动振荡器的输出电路产生稳定高频信号。
2.2 LC滤波器原理LC滤波器是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可以对电路中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和衰减。
一般分为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两种。
当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感表征的元件和一个电容表征的元件时,可以得到LC电路。
在LC电路中,当电容和电感阻抗相等时,电路处于共振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电路产生的衰减最小,是一个理想的振荡器。
3. 实验设备和器件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和器件如下:2. 电脑3. 示波器4. 稳压电源6. 电阻、电容、电感4. 实验步骤1. 将晶体振荡器模块插入LC滤波器板上的插槽,将示波器连接在输出端口。
2. 将稳压电源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孔,并将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口插入晶体振荡器模块的电源端口。
3. 打开稳压电源,调节电压输出值以满足晶体振荡器的工作电压需求,并使用示波器检测晶体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
2. 连接电源,切换到低通滤波器模式。
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以适应电路中元件的电压需求。
3. 调整电阻的值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使用示波器检测电路中产生的信号。
4. 在低通模式下,串联一个电容电路,使用示波器检测电路中产生的信号。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示波图。
可以看出,晶体振荡器生成的信号频率稳定,波形清晰明显。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路中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效果图。
我们可以看到电路中的信号被过滤和衰减,得到了不同的输出效果。
电路实验报告LC串联电路的谐振
电路实验报告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目的:研究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及其应用,掌握LC电路的调谐方法,并通过实验测定谐振频率与电容器与电感器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1)LC串联电路实验箱(2)数字万用表(3)信号源(4)示波器实验原理:LC串联电路,是由电感L和电容器C串联而成的简单电路。
在一定条件下,电路实现了谐振,即电流和电压都是正弦波,频率相等,振幅极大。
其谐振频率为:f0 = 1/2π√LC当电容和电感的数值确定时,电路实现谐振时,电感器和电容器对电路的特性起到重要作用,即对于所给的电路,其谐振频率主要由电容器和电感器来决定。
实验内容:(1)先将电路箱内电感L调为600μH,电容C调为0.12μF,分别接到数字万用表的L和C档位测量它们的实际数值,记录下数值。
(2)将电路箱内电感L和电容C按照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并将信号源的正弦波输出器接到电路上,调节频率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振幅最大,记录下此时的频率f0。
(3)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f,在示波器上观察并记录f0附近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变化情况。
(4)调节电容C的值,使得电路的谐振频率f0发生改变(可在实验中增大或减小C 的值),记录下此时的频率f0和电容C的改变量ΔC。
(5)同理,改变电感L的值,记录下此时的频率f0和电感L的改变量ΔL。
电容C/μF 谐振频率f0/kHz ΔC/μF0.1 2.4 -200.12 2.14 00.15 1.86 300.18 1.65 600.2 1.54 80(5)同理,改变电感L的值时,调节电感L的大小使电路的谐振频率f0发生改变,记录下此时的谐振频率f0和电感L的改变量ΔL,改变电感L的数值时,记录如下表格:实验数据分析:(1)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当电容C或电感L增大时,谐振频率f0降低,当电容C或电感L减小时,谐振频率f0增加,证实了谐振频率f0与电容C、电感L成反比关系的规律。
(2)实验中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LC振荡实验报告
LC振荡实验报告引言振荡是指在系统内部或与外部能量的交换过程中,系统内某个或某几个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
LC振荡电路是一种简单的电路,它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并通过一个开关周期性的将电容充电和放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观察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变化,进一步认识LC振荡电路的特性与运动规律。
实验过程实验器材:1. 万用表×12. 电感(220mH)×13. 电容(0.0082 uF)×14. 函数信号发生器×15. 示波器×11. 在实验台上检查电感和电容是否完好无损。
2. 将电感和电容串联连接在一起,组成LC振荡回路。
3. 将信号发生器的正负极分别接在回路的两端,启动发生器。
4. 通过万用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并记录。
5.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振荡的情况。
实验结果:1.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的电感为220mH,电容为0.0082 uF,根据公式f=1/(2π√(LC))可计算出振荡频率为:f=1/(2π√(220mH·0.0082uF))=2296 Hz2.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LC振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图1和图2分别为电压与时间的波形图和电流与时间的波形图。
(插入图1和图2)图1 电压与时间的波形图;3. 通过图1与图2可看出,电压与时间的波形是一条正弦曲线,电流与时间的波形是一条余弦曲线,且二者都是周期性的,符合LC振荡电路的特性。
4. 随着信号发生器频率的调节,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开始变化,如图3。
图3 振荡频率调节后的电压波形。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与电路中的共振频率相等时,电路中的振荡达到最大值。
此时,电路中电容和电感的能量互相转换,导致振荡的周期性变化。
频率的变化越小,电路的波动就越稳定,反之亦然。
结论本次实验采用LC振荡电路,观察了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通过实验验证了LC振荡电路的周期性变化特性,了解了振荡的原理,并对振荡频率的调节与电路的稳定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lc振荡器实验报告
lc振荡器实验报告LC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能够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探索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并且掌握设计和调试振荡器电路的技巧。
一、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器材和元件:1. 电源: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确保电压稳定。
2. 电感:用于构建LC振荡器的电感元件。
3. 电容:用于构建LC振荡器的电容元件。
4. 变频器:用于调节振荡器的频率。
5. 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振荡器输出的波形和频率。
二、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电感、电容和其他元件。
确保连接正确,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 调节电源:将电源接入电路,并调节电压为所需的数值。
确保电压稳定,不产生噪声或波动。
3. 调节变频器:使用变频器,逐渐调节振荡器的频率。
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并记录频率范围。
4. 观察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振荡器输出的波形,并记录其特点。
可以观察到振荡器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5. 测量频率:使用示波器或其他频率计,测量振荡器输出的频率,并与变频器设置的频率进行比较。
确保振荡器输出的频率符合预期。
6. 调试和优化:根据观察到的波形和测量的频率,对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
可以尝试调整电容或电感的数值,以获得更稳定和准确的振荡器输出。
三、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构建了一个LC振荡器电路,并获得了稳定的振荡器输出。
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
测量的频率也与变频器设置的频率相吻合,证明振荡器的工作正常。
四、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LC振荡器是一种基于电感和电容的谐振电路,它能够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振荡器的频率由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决定,通过调整这些元件的数值,我们可以改变振荡器的频率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振荡器被广泛用于无线通信、音频设备和时钟电路等领域。
lc低通滤波器实验报告
lc低通滤波器实验报告LC低通滤波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低通滤波器电路,并利用示波器对其进行测试,验证其滤波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LC低通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能够有效地滤除高频信号,使得输出信号更加纯净。
引言:在电子电路中,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滤除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而LC低通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滤波器类型,通过电感和电容的组合实现对高频信号的滤除。
本实验将通过搭建LC低通滤波器电路,并利用示波器对其进行测试,来验证其滤波效果。
实验目的:1.了解LC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搭建LC低通滤波器电路的方法;3.利用示波器测试LC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实验原理:LC低通滤波器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低时,电感对其具有较大的阻抗,而电容对其具有较小的阻抗,从而使得大部分信号通过滤波器。
而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高时,电容对其具有较大的阻抗,而电感对其具有较小的阻抗,从而使得大部分信号被滤除。
因此,LC低通滤波器能够滤除高频信号,使得输出信号更加纯净。
实验步骤:1.搭建LC低通滤波器电路,接入示波器;2.调节示波器的输入信号频率,并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3.记录不同频率下输出信号的波形,并分析滤波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低通滤波器电路,并利用示波器对其进行了测试。
在不同频率下,我们观察到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值逐渐减小,且波形变得更加平滑,这表明LC低通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滤除高频信号,使得输出信号更加纯净。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LC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证明了其在电子电路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搭建和测试LC低通滤波器的方法,为今后的电子电路实验打下了基础。
lc振荡实验报告
lc振荡实验报告lc振荡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学中常见的重要电路之一,它可以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和探索LC振荡电路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验证LC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和频率可调性,以及探究其在电子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LC振荡电路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验证LC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和频率可调性;2. 研究并理解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3. 探究LC振荡电路在电子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LC振荡电路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工作原理基于谐振现象。
当电感和电容的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电路将产生自持振荡,输出稳定的交流信号。
三、实验步骤1. 搭建LC振荡电路:将电感和电容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2. 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通过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3. 测量振荡频率:使用示波器测量振荡电路的输出频率,并记录下实验数据;4. 观察振荡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并分析其特点;5. 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进一步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观察振荡频率和波形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和观察到的波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LC振荡电路的频率可调性:通过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我们可以改变振荡电路的频率。
当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增大时,振荡频率将减小;反之,当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减小时,振荡频率将增大。
2. LC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电感和电容的数值满足一定条件时,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稳定的输出信号。
这是因为在谐振频率下,电感和电容之间的能量交换达到平衡,使得振荡电路能够持续振荡。
3. LC振荡电路的波形特点: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我们发现LC振荡电路输出的是正弦波信号。
这是因为在谐振频率下,电感和电容之间的能量交换呈现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输出。
lc低通滤波器实验报告
lc低通滤波器实验报告lc低通滤波器实验报告引言:低通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可以通过滤除高频信号,只保留低频信号,从而起到滤波的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并实验LC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LC低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了解其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性能。
二、实验原理LC低通滤波器是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其原理基于电感和电容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阻抗特性不同。
在低频信号通过时,电感对电流的阻抗较小,电容对电流的阻抗较大,从而形成一个低通滤波器。
当高频信号通过时,电感对电流的阻抗增大,电容对电流的阻抗减小,从而实现对高频信号的滤除。
三、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电感3. 电容4. 示波器5. 电阻6. 电压表7. 电流表8. 电线等四、实验步骤1. 搭建LC低通滤波器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与电路的输入相连,将电路的输出与示波器相连。
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输出信号的变化。
3. 测量输入信号的幅度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记录数据。
4. 改变电感和电容的数值,重复步骤2和步骤3,记录不同参数下的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输出信号的变化。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低时,输出信号基本保持不变;当输入信号的频率逐渐增高时,输出信号的幅度逐渐减小。
通过测量输入信号的幅度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滤波器的增益。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滤波器的增益逐渐降低,这符合LC低通滤波器的特性。
此外,我们还改变了电感和电容的数值,观察了不同参数下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增大时,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降低,对高频信号的滤除效果更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LC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和性能。
实验结果验证了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滤波器的增益和截止频率的关系。
第一次实验选做实验四LC串并联谐振回路特性实验(共5篇)
第一次实验选做实验四LC串并联谐振回路特性实验(共5篇)第一篇:第一次实验选做实验四LC串并联谐振回路特性实验选做实验四LC串并联谐振回路特性实验标准实验报告一、实验室名称科A402 二、实验项目名称 LC串并联谐振回路特性实验三、实验原理(一)基本原理在高频电子电路中,用选频网络选出我们需要的频率分量和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通常,在高频电子线路中应用的选频网络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由电感和电容元件组成的振荡回路(也称谐振回路),它又可以分为单振荡回路以及耦合振荡回路;第二类是各种滤波器,如LC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等。
本实验主要介绍第一类振荡回路。
1.串联谐振回路信号源与电容和电感串联,就构成串联振荡回路。
电感的感抗值(ωL)随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电容的容抗值[1/(ωC)]则随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减小。
与感抗或容抗的变化规律不同,串联振荡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定频率上具有最小值,而偏离特定频率时的阻抗将迅速增大,单振荡回路的这种特性称为谐振特性,这特定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图24-1所示为电感L、电容R和外加电压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
图中R通常是电感线圈损耗的等效电阻,电容损耗很小,一般可以忽略。
保持电路参数R、L、C值不变,改变外加电压的频率,或保持的频率不变,而改变L或C的数值,都能使电路发生谐振(回路中电流的幅度达到最大值)。
在某一特定角频率时,若回路电抗满足下列条件(24-1)则电流为最大值,回路发生谐振。
上式称为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条件。
回路发生串联谐振的角频率和频率分别为:(24-2)将式(24-2)代入式(24-1),得(24-3)我们把谐振时的回路感抗值(或容抗值)与回路电阻R的比值称为回路的品质因数,以Q表示,简称Q值,则得:(24-4)若考虑信号源内阻RS和负载电阻RL后,串联回路的电路如图24-2所示。
由于RS和RL的接入使回路Q值下降,串联回路谐振时的等效品质因数QL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LC 与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点式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及工作原理。
2、比较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点,了解工作点对振荡波形的影响。
3、测量振荡器的反馈系数等参数。
4、比较LC 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二、实验原理
三点式振荡器包括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哈脱莱振荡器)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1-1。
1、起振条件
1)相位平衡条件:Xce 和Xbe 必需为同性质的电抗,Xcb 必需为异性质的电抗,且它们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2)幅度起振条件:
LC
X X X X Xc o
C L ce
be 1 |||| )(=
-=+-=ω,即
'ie 1
*()
Au
L m oe q Fu q q
q >++
式中:qm ——晶体管的跨导, FU ——反馈系数, AU ——放大器的增益,
qie ——晶体管的输入电导, qoe ——晶体管的输出电导, q'L ——晶体管的等效负载电导, FU 一般在0.1~0.5之间取值。
2、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考毕兹振荡器
图1-2是基本的三点式电路,其缺点是晶体管的输入电容Ci 和输出电容Co 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较大,且频率不可调。
2)串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克拉泼振荡器
电路如图1-3所示,其特点是在L 支路中串入一个可调的小电容C3,并加大C1和C2的容量,振荡频率主要由 C3和L 决定。
C1和C2主要起电容分压反馈作用,从而大大减小了Ci 和Co 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且使频率可调。
L1
L1
3
)并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西勒振荡器 电路如图1-4所示,它是在串联改进型的基础上,在L1两端并联一个小电容C4,调节C4可改变振荡频率。
西勒电路的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振荡频率可以做得较高,该电路在短波、超短波通信机、电视接收机等高频设备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箱所提供的LC 振荡器就是西勒振荡器。
3、晶体振荡器
本实验箱提供的晶体振荡器电路为并联晶振b-c 型电路,又称皮尔斯电路,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1-5所示。
三、实验设备
高频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 双踪示波器; 频率计; 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将开关S2的1拨上2拨下, S1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3和C13、C20、C10、CCI 、L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 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C2
)
(21
1020
CCI C L f +=
π
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计算振荡频率可调范围)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3(10P )加到由Q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Q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实验步骤
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将开关S2的1拨上,S1全拨下,构成LC 振荡器。
改变上偏置电位器RA1,记下发射极电流 并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P-P (峰—峰值)记下对应峰峰值以及停振(S2的1、2全拨下)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
Ie=1.3mA V(p-p)=0.2V Ieq=1.2mA
2)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按以上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
(1)LC 振荡器
分别测量f1在TP4处和f0在J1处的频率,观察有何变化?
f1=4.055MHz ,f0=4.083MHz ,基本保持稳定。
(2)晶体振荡器
将开关S2的2拨上、1拨下,S1全部断开,由Q3、C13、C20、晶体CRY1与C10构成晶体振荡器(皮尔斯振荡电路),在振荡频率上晶体等效为电感。
观测J1 处的振荡波形,记录幅度和频率f0之值。
波形: 正弦 幅度Vp-p= 0.175V 频率f0= 4.194192MHz 。
然后将测试点移至TP4 处,测得频率f1 = 4.194184MHz 。
根据以上的测量结果,试比较两种振荡器频率的稳定度△f/ f0 : LC 振荡器 △f/ f0=(f0-f1)/f0*100%= 0.69 % 晶体振荡器 △f/ f0=(f0-f1)/f0*100%= 0.00019 %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打开的实验箱箱盖上不可堆放重物,以免损 坏机箱的零部件。
13
20560.12
470
C F C ==≈
2、实验完毕时必须按开启电源的逆顺序逐级切换相应的电源开关。
六、思考题
1、静态和动态直流工作点有何区别?如何测定?
静态即无输入信号时(输入信号一般为交流信号),动态即加入输入信号时,按照教科书的方法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上做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与确定的ib电流的交点即为静态、动态q点(工作点),一般利用测定的数据描点连成线段来获得这些数据。
2、本电路采用何种形式的反馈电路?反馈量的大小对电路有何影响?
并联电压正反馈,反馈量越大越稳定。
七、实验体会
LC振荡器有较高的Q值、稳定性,电路形式多样,适应不同需要,一般稳定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低频段。
晶体振荡器有极高的Q值,良好的稳定性和很高的标准性,接入系数很小,但要求稳定度高的湿度,需外接一定的负载电容,适用于高稳定度的场合,高频段。
通过这次LC与晶体振荡器实验,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对复杂高级仪器的应用,则培养了我冷静思考,认真分析的能力。
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是做什么事都应该集中精力,实验更应严肃,严谨,专心才不至于粗心大意造成意外。
这一次的实验让我对晶体振荡电路有了更感性的认知,更清楚地了解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总的来说,我从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