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五子登科》的故事
三字经的历史故事
三字经的历史故事导读:1、《孟母断机》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2、《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3、《孟母三迁》《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段机杼。
”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
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
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
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4、《黄香温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
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
《三字经》历史典故:五子登科
《三字经》历史典故:五子登科
《三字经》的历史典故“五子登科”,源自于春秋时期的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晋国大夫吴起的五个儿子,在晋国的科举考试中,五个儿子同时考取了“状元”的称号,因此被称为“五子登科”。
这个故事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记载的是吴起的五个儿子在晋国的科举考试中,同时考取了状元的称号,被称为“五子登科”,因此他们成为当时最有名的状元。
这个故事引发了当时人们对孝顺子孙的赞扬,以及对孝顺父母的感激之情,强调了子孙为父母尽孝的重要性。
《三字经》中的“五子登科”,就是用来纪念这个故事的,以此来劝勉子孙们要尽孝,以及父母对子孙的爱护。
五子登科的故事
五子登科的故事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北京),故称窦燕山.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随之积了大阴德.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国民党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国民党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当年讽刺国民党接收大员的“五子登科”是金子、票子、房子、车子、女子。
据说这五样,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往各地的接收大员最想要的东西,因此世人戏称为“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的典故
三一文库()〔五子登科的典故〕导语: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
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典故,欢迎查阅。
五子登科的典故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
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
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
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
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
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
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
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
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
”然后就逃跑了。
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
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
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
五子登科的历史典故
五子登科的历史典故本文是关于五子登科的历史典故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五子登科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五子登科的历史典故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
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
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
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
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
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
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
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
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
”然后就逃跑了。
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
三字经里的经典故事10篇
三字经里的经典故事10篇三字经里有什么经典的哲理故事呢?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推荐三字经里的经典故事10篇,希望大家喜欢!1、《孟母断机》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2、《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3、《孔融让梨》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
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
字文举。
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
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
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
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
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
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
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
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
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着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
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五子登科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五子登科《五子登科》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五个孩子通过努力和机智,最终成功登科成为大官。
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中,有一家非常贫穷的家庭。
这个家庭有五个孩子,他们分别叫做大明、二明、三明、四明和五明,是父母的骄傲。
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负责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虽然生活贫困,但这家人一直都很努力,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未来,所以一直将读书放在第一位。
五个孩子都很聪明,能够很快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他们精通古文和算术,并且经常去村里的书店阅读各种书籍。
他们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一直都非常努力。
就这样,五个孩子很快就在村里成为了比较有名的人物。
他们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给大家上课,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每个人都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和憧憬。
村里有一位官员听说了五个孩子的名声,决定去村里看看他们。
当他见到五个孩子时,被他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于是他决定帮助他们五个都能够登科成为大官。
这位官员推荐他们去考试,并给了他们每个人一些考试的题目。
五个孩子都非常认真地准备考试,他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在考前他们彼此鞠躬致谢,表示会全力以赴。
考试的日子终于到了,五个孩子也如期前往考场。
他们认真答题,不断思考,唯一的目标就是取得好成绩。
经过一天的考试,五个孩子如释重负地离开考场。
几个月后,考试的结果公布了。
大明、二明、三明、四明和五明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成功登科成为大官,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和喝彩。
五个孩子非常感激那位官员给予他们的机会和帮助,他们决定回到家乡,为村民做更多的贡献。
他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擅长和兴趣的工作,在村庄中发展壮大。
五个孩子的成功不仅带给了他们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也为整个村庄带来了繁荣和幸福。
他们成为了村庄的骄傲,也是其他孩子们的榜样和学习对象。
通过《五子登科》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努力和机智,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拥有真正的才能和勤奋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
五⼦登科是什么意思?说的是宋代窦禹钧的五个⼉⼦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登科”,常⽤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典故:三字经中有这徉的四句:“窦燕⼭,有义⽅,教五⼦,名具扬。
”虽然这仅是寥寥四语,但窦燕⼭的事迹,证明因果报应确实不虚,⾜以劝世励俗。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幽州地⽅⼈,因为幽州属燕,故名燕⼭。
他是⼀个⾃幼丧⽗的孤⼉,赖母亲抚养长⼤,事母很孝顺,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
在那个时代的⼈,多数在⼆⼗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岁还没有⼉⼦,就会感到“⽆后为⼤”的忧虑。
可是禹钧到了三⼗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天夜间,做了⼀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对他说;“禹钧!你前⽣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的命运,不仅没有⼉⼦,并且寿命也很短促。
我亲爱的孙⼉,希望你及早回⼼向善,努⼒多做救⼈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挽回命运。
”他⼀觉醒来,把梦中祖⽗的话,⼀⼀铭记于⼼,从此⽴志诸恶莫作,众善奉⾏。
窦家有⼀仆⼈,盗⽤了禹钧⼀些银钱,恐怕给主⼈发觉,就写了⼀张债券,系在⾃⼰⼩⼥⼉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偿所负钱。
”仆⼈以此远逃他乡。
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的⼥⼉抚养得很好,那⼥⼉长⼤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位美满的贤婿。
有⼀年新年的元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雄宝殿的拜垫上,拾到了⽩银⼆百两,黄⾦三⼗两,他想⼀定是来拜佛的⼈遗失的,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侯了半天,果然看到⼀个哭哭啼啼⽽⾃⾔⾃语的⼈。
禹钧问他为什么哭泣,那⼈说:“我⽗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银⼆百两,黄⾦三⼗两,预备把这笔⾦银赎回我⽗亲的性命。
那知我⼀摸钱袋,黄⾦⽩银都没有了。
这样,我的⽗亲就难免⼀死。
刚才到这⾥来进⾹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地道谢⽽去。
窦先⽣⼀⽣做的好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钱买棺的,他就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法婚嫁的,他就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旷夫,内⽆怨⼥。
《三字经》历史典故:五子登科_历史典故素材
《三字经》历史典故:五子登科【原文】:《》: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的五个儿子禹钧有5个儿子,家教甚严,建书房40间,买书数千卷,聘请文行之士为师授业。
四方有志学者,听其自至。
5个儿子聪颖早慧,文行并优,时人赞为“窦氏五龙”。
长子仪,字可象,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举进士。
后汉时,官至礼部员外郎。
后周时,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
北宋时,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奉命主撰《建隆重订刑统》(即《宋刑统》)三十卷、《建隆编敕》四卷。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秋,病逝,宋太祖赠仪右仆射。
次子俨,字望之,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
后晋时,定朝会乐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
后周初,修后晋高祖,少帝和后汉高祖《三朝实录》。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俨上疏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治国六纲之言,周世宗纳之。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任礼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
俨一生著有《周正乐》一二O卷,文集七O卷。
三子侃,文行并优,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在后周官至起居郎。
四子称,字曰章,为人刚直不啊。
后汉乾祜二年(949年)举进士。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拜为比部郎中,力主“休兵牧马,以徐图之”,阻拦宋太祖北征,被采纳,授予枢密直学士。
后充职左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秋卒。
宋太宗亲临吊唁,赠工部尚书。
五子僖,在北宋任左补阕,为官清廉,名扬城内。
【五子登科的故事】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
相传窦禹钧心地善良。
仆人盗钱二百千,担心事发,具字将12岁的女儿卖给窦宅,以偿负钱,逐遁去。
禹钧见小女甚怜,收为养女,成年后,为其择配良婿并陪嫁二百千钱。
正月初一晚,禹钧游延庆寺,拾遗银200两、金30两,等候多时,不见失主。
次日,持遗金、银复去延庆寺等候失主。
禹钧家业丰裕,经常救济穷人。
资助棺椁埋葬者27户,资助陪嫁者28户,资助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经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
三字经的历史故事(30篇)
三字经的历史故事三字经的历史故事(30篇)1、《孟母断机》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2、《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3、《孟母三迁》《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段机杼。
”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
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
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
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4、《黄香温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
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
小度写范文三字经《五子登科》的故事-三字经五子登科模板
三字经《五子登科》的故事-三字经五子登科儿童故事网权威发布三字经《五子登科》的故事,更多三字经《五子登科》的故事相关信息请访问儿童故事网。
三字经中讲了很多故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三字经中关于《五子登科》的故事! 故事典故:《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 故事内容: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燕山,原名窦禹驳,因他居住在燕山(现在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
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
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
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
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
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
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
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
出自三字经的成语
出自三字经的成语出自三字经的成语三字经是一本悠久的历史书,它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4黄香温席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
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孔融让梨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
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
字文举。
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
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
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
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
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
三字经的历史故事(30篇)
1、《孟母断机》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2、《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3、《孟母三迁》《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段机杼。
”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
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
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
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三字经故事大全:五子登科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人年轻时人品极差家里本来已经很有钱还贪得无厌盘剥穷人
以下是无忧考整理的《三字经故事大全:五子登科》,希望大家喜欢!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人,年轻时人品极差,家里本来已经很有钱,还贪得无厌,盘剥穷人。他妻妾成群却没有儿子。一次他做 梦,梦见父亲对他说,如果再心术不正,上天会惩罚他。醒后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作坏事了,并开始帮助穷人。后来有梦见 父亲对他说,他将会有五个儿子,还能长寿。果然他生了五个儿子。他记住自己的教训,对儿子严加管教,后来五个儿子,都 当了大官,这就是五子登科。
三字经《五子登科》的故事
三字经《五子登科》的故事三字经《五子登科》的故事三字经中讲了很多故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三字经中关于《五子登科》的故事!故事典故:《宋史·仪传》记载:宋代钧的五个儿子仪、、侃、、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
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故事内容:宋代钧的五个儿子仪、、侃、、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燕山,原名驳,因他居住在燕山(现在北京),故称燕山。
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
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
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
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
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
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
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
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
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_《三字经》_原文_解释_翻译_相关故事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出处】
《三字经》
【解释】
在五代时候,有个名叫窦燕山的人,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弱,而且待人处世都很好,从不欺诈他人。
他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采用适当、良好的方法去教导他们。
窦燕山的五个儿子,在父亲的认真教导下,每一个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声名远传四方。
【故事延伸】
窦燕山五子登科
五代时,在河北省蓟县有一个名窦禹钧的人,因为蓟县有座燕山,窦禹钧的名又很响亮,所以人们都以“窦燕山”作为窦氏的代称。
窦燕山年轻的时候,品行不好,仗着家里有钱,到处欺压善良的百姓。
一天夜里,他梦到死去的父亲劝他改过向善。
窦燕山醒来后,谨记父亲的话,从此痛改前非,乐善好施,帮助许多困苦的人渡过难关。
后来,窦禹钧有了五个儿子。
他以自己改过向善的经验,用心地教育他的五个儿子。
这五个儿子也没让父亲失望,个个都成为了有作为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里《五子登科》的故事
故事典故: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
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朝太师冯道还特
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
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
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
故事内容:
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
子登科”。
窦燕山,原名窦禹驳,因他居住在燕山(现在北京),故称
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
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
贫民百姓
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
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
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
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
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
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
你要
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
过呈祥。
”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
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
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
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
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
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
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
”然后就逃跑了。
窦公可怜他,
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很多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
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协助他们。
亲戚当中有不能办
丧事的,他就出钱协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协助嫁女儿。
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
师来教课。
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
自己家里
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
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所以随之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
老人告诉他:“你现
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
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
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
”当他醒来,发现也是
一个梦。
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
因为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
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
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
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
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
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
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
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
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
当五个儿子均金
榜提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
灵椿
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
最后,
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
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
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
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