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蝇类防制(3-1-1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合集下载

有害生物防治员初级理论知识试卷和答案

有害生物防治员初级理论知识试卷和答案

有害生物防治员初级理论知识试卷和答案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有害生物防制员职业守则之一是()。

[单选题] *A、遵纪守法(正确答案)B、听从客户安排C、协调好客户关系D、掌握防制知识和技能2、有害生物防制员应能根据外部形态和栖息环境判别有害生物的类别,一般生物分类体系为()。

[单选题] *A、界、门、目、纲、科、属、种B、门、界、纲、目、属、科、种C、界、门、纲、目、科、属、种(正确答案)D、纲、目、门、界、科、属、种3、有害生物的范围()。

[单选题] *A、包括农田害虫、森林害虫、有毒植物、致病微生物等一切对人不利的生物B、主要是栖息在人居环境,和人类竞争食物、影响人类健康或舒适、破坏人类财物的生物(正确答案)C、已经界定,不能增减D、涵盖面仍在调整,主要倾向是扩大4、采用(),适用于未发生害虫虫情的地区。

[单选题] *A、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措施B、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或其他措施C、以预防为主,辅以化学防治或其他措施(正确答案)D、多种措施综合利用5、家鼠长期和人打交道,所以每逢见到新食物就()。

[单选题] *A、立即取食B、逃避C、只嗅不吃D、观察后再吃(正确答案)6、不能根据()区分成年的小家鼠和褐家鼠。

[单选题] *A、体重B、雌鼠乳头数C、毛色(正确答案)D、上门齿缺刻7、在房间里,鼠迹最少的地方是()。

[单选题] *A、墙角B、墙根C、开阔处(正确答案)D、隐蔽处8、面积在()平方米以内的房间布放1个鼠夹。

[单选题] *A、10B、12C、15(正确答案)D、209、调查鼠密度时,鼠夹()布放。

[单选题] *A、应挑选鼠多的地方B、应成片逐户(正确答案)C、只在未养宠物的地方D、只能在没有灭过鼠的地方10、当鼠密度甚高时,先用()灭鼠。

[单选题] *A、鼠夹B、粘鼠板C、堵塞鼠洞D、毒饵(正确答案)11、安装防鼠设施后,能阻止鼠从()入侵才符合要求。

蝇的外观特征及防治措施

蝇的外观特征及防治措施

蝇的外观特征及防治措施一、蝇的外观特征1、成蝇成蝇的大小和体色因种类的不同而异,一般为6~14mm,体色为暗灰、黑、暗褐或带有绿、蓝、青、紫等金属光泽,全身有鬃毛,体分头、胸、腹3部分。

2、头部呈半球形,凸面在前,平面在后,两侧有1对大的复眼,由许多小眼面组成。

多数蝇类的雄性两眼距离窄,而雌性则两眼距离宽。

头顶中央有排成三角形的3个单眼。

头部的前面中部有一对触角,各分为3节,第3节最长,其外前方有1根触角芒。

头的前下方是口器,又称喙,大多数蝇类的口器为舐吸式,少数为刺吸式口器。

口器由基喙、中喙和口盘3部分组成,基喙上有触须1对,中喙包括上唇瓣构成,两唇瓣之间即蝇的口。

舐吸式口器可以伸缩折叠,有时可收缩在头下方的口器窝中。

3、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组成。

背面观只见大部为中胸,前、后胸退化。

中胸背板上鬃毛、条纹等特征可作为分类的依据。

中胸背板内侧有翅1对,翅上有前缘脉、亚前缘脉和6条纵脉,各脉均不分支,其中第4纵脉弯曲形状不一,为某些种属的鉴别特征。

在翅基的下后方有1对平衡棒。

胸部有足3对,由基、转、股、胫、跗组成。

跗节又分5节,其末端有爪且有爪垫各1对,爪垫上有纤毛并可分泌黏液,能在光滑面上爬行,并可携带病原体。

4、腹部由11节组成,节与节之间有膜相连,外观只能见5节,第1和第2节的背板合二为一,前5节背板向腹面弯曲,以侧膜与腹板相连,因而腹部形成圆筒形。

其余各节则演化为外生殖器。

雌性外生殖器称产卵器,一般缩在腹内,产卵时伸出。

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复杂,其形态在蝇种鉴定上起重要作用。

5、成蝇的内部构造消化系统:蝇的消化系统主要由前肠、中肠、后肠3段组成。

自口至胃为前肠,其腹面有管状的唾液腺1对通八舌中,此外还有1个大型的嗉囊位于腹部,开口于胃的前方,其功能主要为存储食物,前胃呈半球形有括约肌,可以防止食物倒流,并由此分泌出食物围膜。

蝇类的胃,前段为一粗而直的管,后段细而弯曲,即为中肠部分,中肠起于前胃止于两对马氏管的开口处。

蝇类分类

蝇类分类

12、红头丽蝇(略)
13、伏蝇(略)
形态特征
触角第三节长约为第二节 的2.5倍,棕至暗棕色;下 颚须棕黄色;体暗绿色, 有钝金属光泽;中胸盾片 的鬃毛短,与周围小毛不 易区分,前中鬃4;前背中 鬃4-5;腹侧片鬃1:l,极 少为2:l;前缘脉基鳞黄色, 前缘脉第3段长于第5段; 第3腹板侧缘外露;雄:露 尾节小,肛尾叶与侧尾叶 约等长,雌:腹部扁:体 长7-10毫米。
1、家蝇
2、市蝇
形态特征
前胸侧板中央凹陷无纤毛; 第1腹板无毛;翅前缘脉基 鳞黄色;中胸盾片沟后部分 四纵条合并为两条宽黑色纵 条;并达于小盾沟;腹部第 l、2合背板黑色;雄:额宽 大于或略小于触角第三节宽, 间额较侧额宽;腹部腹板大 多呈黄色;雌:侧额宽约为 间额的1/2-l/3宽,侧额 鬃排列无秩序;腹部一般底 色为棕黑,具淡黄色灰色粉 被,腹板大多呈灰色;体长 4.0-7.0毫米。
形态特征
中大型种:颊高,红棕
色;触角长,第三节长 约为第二节4倍左右; 胸部青黑色,具粉被; 中胸盾片沟前中央具两 条纵纹;后中鬃3;肩 后鬃3;前翅内鬃1;下 腋上面具直立纤毛;腹 部青色,第4背板小毛 疏散,前、后缘间约有 小毛7-9行;雄:肛尾 叶短于侧尾叶,侧尾叶 长宽,略直;雌:侧后 顶 鬃 1 对 ; 体 长 6.5 - 13 毫米。
蝇类分类 (成虫)
常见蝇种分类
蝇 科(无金属光泽):

厕 蝇 属——夏厕蝇、元厕蝇*

家 蝇 属——家蝇*、市蝇*

邻家蝇属——厩腐蝇
麻蝇科(无金属光泽):

别麻蝇属——棕尾别麻蝇*
丽蝇科(有金属光泽):

绿 蝇 属——亮绿蝇、铜绿蝇*、丝光绿蝇*

蝇类及其防制

蝇类及其防制

62 years old
五、蝇类的防治
(一)蝇类综合防治原则 (二)蝇类综合防治措施 (三) 控制蝇蛆孳生为主的环境治理 (四) 蝇类的物理防治 (五) 蝇类的化学防治 (六) 蝇类的遗传防治 (七) 蝇类的法规防治
(一)蝇类综合防治原则
所谓蝇类综合防治原则应该是从研究蝇类生态的总体观 点出发,把蝇类的生物学特性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包括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在领导重视、 法规健全、组织措施得以保证下,以环境防治为主,采取多 种方式重点清除蝇类幼虫的孳生;在环境治理基础上,结合 蝇类生活习性,因地、因时制宜的实施药物杀虫;提倡适合 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的物理防治方法等一整套控制蝇类密度 的生态防治策略,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灭蝇标准。
舌蝇(采采蝇)传播非洲锥虫病 Tsetse flies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HAT
AAT
Trypanosomes causing HAT and AAT
Tsetse fly ecology; morsitans group 刺舌蝇 - a typical habitat in East Africa
冈田绕眼果蝇传播结膜吸吮线虫病 冈田绕眼
(1)眼蝇蛆病 羊狂蝇 牧区: (羊鼻狂蝇 )→反光角膜 6—9月(夏)
结膜:异物感、痒痛、流泪 眼内蝇蛆病:结膜 →眼球 治疗:局麻取虫
Ocular myiasis
A 5-yr. old patient receives treatment for a case of Myiasis near his eye.
常 用 杀 虫 剂 灭 蛆 使 用 剂 量 及 方 法

蝇类防制(初级)

蝇类防制(初级)

蝇类的生活史

家蝇卵乳白色、香蕉形、长约1 毫米,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 膜薄。
蝇类的生活史
幼虫: 幼虫分为3个龄期,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为1龄 幼虫;经过生长发育,蜕皮后变为2龄幼虫;再 经大量取食,再蜕皮变为各种不同形态的3龄幼 虫。3龄幼虫食量增大,并有驱逐其它种类幼虫 的能力,在孳生物中占有一定范围,经2至3天 后停止取食,寻找缝隙和温度稍低的角落,变 为蛹前期,经24至36小时变成围蛹。 不同蝇种幼虫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不同,有明显 的积温效应,同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关系密切, 还与孳生物中的营养成分丰富与否和水分比例 有关。
蝇的分类学地位 蝇类在昆虫学系统分类上隶属于双翅目,环 裂亚目,有缝组,真蝇派的无瓣类和有瓣类, 共有几十个科,种类及其丰富。
住区蝇类的主要特征
一、触角短,分为3节,第3节有触角芒,第2节背方偏外侧有一纵贯本 节全长的裂缝; 二、复眼显著,雌雄两性的复眼有接式或离式之别,或区别甚微,或无 区别; 三、都有单眼3个,一前二后,在顶部构成单眼区; 四、额囊缝明显,下方有半月形的眉片; 五、口器发达,有舔吸或刺吸的摄食功能; 六、中胸盾片有横沟,后小盾片退化,不明显或不发达,肩后鬃和翅内 鬃通常存在; 七、翅脉简单,除前缘脉、亚前缘脉外,一般还有6条纵脉和1条腋脉; 八、腹部明显可见的仅4~5节,第2腹板总是外露的; 九、幼虫蛆状,除少数略扁平外多为细长圆锥状,头退化而小,大部分 缩入胸部之内,第3龄幼虫不再蜕皮即变为蛹,幼虫皮覆于蛹皮外而成 蛹壳。
大头金蝇
形态特征
体躯肥胖,体长为8~11mm,体呈青 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深红色,颊为橙 色,腋瓣为棕色。胸部(包括小盾片) 略长于腹部;颜堤仅上1/4具黄色毛; 下颚须黄;腹侧片棕1:1;翅:前缘 脉第3段长于第5段;翅下大结节有明 显纤毛;腹部第3、4背板具蓝色后缘 带;雄:间额消失,额极狭;复眼上 2/3为大型小眼面,下1/3为小型小 眼面;露尾节小,藏于第5背板之下; 雌:中段间额宽常为1侧额的2倍或超 过2倍;腹侧片及第2腹板上以黄色小 毛占多数;复眼上下小眼面一致;体 长8-11毫米。

蝇类的防治

蝇类的防治
蝇类的防治
张晓兵 主任医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生物学分类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 翅目、环裂亚目、有瓣 蝇类。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花蝇科、蝇科、丽蝇 科、麻蝇科中的部分蝇种,其生活史均为自由 生活蝇类。 另有狂蝇科、皮蝇科是专性寄生蝇类,其 生活史中幼虫阶段需在动物宿主体内完成,也 可寄生在人体,是蝇蛆病的病原。 蝇是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骚扰人畜并能 通过体内外携带、传播多种病原,如痢疾、伤寒 、霍乱、肠道蠕虫、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等。
(一)家蝇 (二)市蝇 (三)厩腐蝇 (四)夏厕蝇 (五)元厕蝇 (六)大头金蝇 (七)丝光绿蝇 (八)棕尾别麻蝇 (九)黑尾黑麻蝇
(一)家 蝇
家蝇分布于我国各地,为最常见种之一, 也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一种。体中型,长5 -8mm,灰黑色,复眼无毛,中胸背面有4 条黑色纵条,第四纵脉末端向前急剧弯曲成 折角,其梢端与第三纵脉梢端靠近,腹部呈 橙黄色,在基部两侧尤为明显,并具黑色纵 条。 家蝇为杂食性蝇类,各种物质都吃。 家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30~35℃时 最为活跃。 家蝇活动与光照有密切关系,一般在白昼 或人工光照下活动。夜间则栖息于白天活动 场所。 较热天气,相当数量的家蝇栖息在室外的 树枝、树叶、电线、篱笆以及离地面2m以上 的挂绳等处,若温度下降则大量侵入室内, 常在天花板、电灯挂线、窗框等处栖息。 家蝇寿命一般约30~6蝇栖息与活动的地方也就是它取食与产卵的地方。 在成蝇活动场所中,以公园、菜地、农田、垃圾堆、副食店等处的蝇类相最复 杂,而且虫口密度也大;食堂、餐厅虽然有时出现大量成蝇,但绝大多数为家蝇 ;牛、马牲畜棚内外的虫口密度也很大,但以家蝇和厩螫蝇占绝对优势。
根据蝇类栖息习性不同,可将蝇种分为几种类型: ①亲人群蝇种: 家栖蝇种,主要栖息在食堂、餐厅、宿舍、办公室及其附近,与人类关系密切 ,如家蝇; 半家栖蝇种,栖息在人类聚居的场所室外,如厩腐蝇、夏厕蝇、绿蝇属、麻蝇 属和金蝇属。 ②亲家畜蝇种,主要栖息在牛马棚及其附近,如厩螫蝇、逐畜家蝇、黑边家蝇 、家蝇等。 ③野栖蝇种,主要栖息在野外植物上,很少飞近人群,如花蝇科的多数蝇种, 狭额腐蝇、白纹厕蝇、灰地种蝇等。

病媒生物防制培训内容

病媒生物防制培训内容

蝇基本知识授课人:临朐县疾控中心张海宗科长苍蝇就是人们很厌恶得昆虫,它能机械性携带痢疾、伤寒、霍乱、脊髓灰质炎、砂眼、结核病、乙型肝炎等多种病原体传播给人类。

苍蝇得有无或多少,反映了环境卫生得好坏与文明程度。

蝇类就是重要得卫生害虫之一,防治蝇类已受到社会得普遍重视.一、常见蝇种及其特征。

苍蝇得种类很多,有住区蝇类与非住区蝇类,与卫生有关得住区蝇类不多,在中国发现得不超过50种,常见得有家蝇、市蝇、大头金蝇、绿蝇、麻蝇等几种。

家蝇:体灰黑色,胸背有纵纹四条,就是五种常见蝇类数量最多、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得一种。

市蝇:又名山蝇,形态与家蝇相似。

但体较小,体色较灰,胸背有纵纹两条。

大头金蝇:体大,大眼深鲜红,体绿色有光泽.绿蝇:体较大头金蝇小,体绿色有金属光泽,眼较小,暗红色。

麻蝇:体长大,灰色,胸背有黑色纵纹三条,腹背部有棋盘格状花纹。

二、蝇类重要生态习性(一)生活史(生活周期)苍蝇就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卵期:乳白色,香蕉形,长约一厘米。

家蝇卵发育最低温度8℃—10℃,需高湿度,湿度低于90%时死亡率高。

卵期长短与气候关系密切,35℃时卵期最短。

约6—8小时即可孵化;低于8℃时卵便死亡。

幼虫:蝇类幼虫有三个龄期.每蜕一次皮长大一龄,幼虫期长短与营养、温度、湿度有关,最低发育温度为7℃-8℃,最高为43℃,在30℃—35℃时,幼虫期为3-3、5天。

第一龄幼虫需要97%以上得高湿,三龄幼虫发育成熟,此时渐趋静态,停止进食。

蛹期:由发育成熟得三龄幼虫钻进松疏泥土或孳生物内变成蛹。

蛹不食不动,由乳白色变棕红色,再变黑褐色。

蛹期长短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家蝇在35℃—40℃气温与90%相对湿度时,蛹期最短为3—5天;湿度低于75%,部份蛹被干死;湿度低于40%,或温度高于45℃时大部份蛹死亡;温度低于12℃时,蛹停止发育。

成虫:成蝇头部有一对大复眼,其中包括约4000个小眼面,视觉灵敏,嗅觉位于触角上,味觉器官主要在足部,有利爬行时发现食物。

2蝇类基本形态要点

2蝇类基本形态要点
17
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蝇类按取食方式可分为三类: 不食性蝇类:口器退化,不食,成蝇全靠幼虫时储存 的营养。这些蝇类在羽化后即交配,产卵后即行死亡。 幼虫寄生,如胃蝇科、狂蝇科、皮蝇科的蝇类 刺吸式蝇类:口器针状,以取食物及人的血为主,雌 雄均吸血,这一点在医学上占很生要的地位,可惜的 是,至今引起人们的注意还很不够。 舐吸式的蝇类:口器盘状,只能舐吮各种食物。这一 类在蝇类中数量颇大,与人们的关系特别密切。。
6
头部
a.羽状;b.栉状;c.具纤毛;d.具毳毛; e裸;f.上侧呈羽状的栉状(舌蝇)
7
头部
29口缘鬃30基喙31梯形板 32负须片33上唇片34下颚 须35中喙36上唇37中舌38 前颏39口盘 40触角第一 节41触角第二节42触角第 二节上的裂缝43触角第三 节44触角芒45后眶部 46 眼后鬃
15
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生活史: 全变态昆虫:卵-幼虫-蛹-成蝇 变配:成蝇的羽化后三天左右即可进行交配。 产卵与繁殖能力:雌蝇一生产卵3~5次,每次产卵100~300个不 等,苍蝇一生产卵最多可达7次在亚热带与温带地区,一年内的 家蝇可繁殖10~20代,因此,在气候适宜、孳生物丰富的条件下, 其数量可成爆发性增高,但苍蝇的繁殖力多受气候、食物、天敌、 化学药剂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营养和温度适宜,平均湿度在30℃ 时,家蝇各期发育时间大致为卵8 h,蛆5 d,蛹4 d,共约9~15 d左右。如温度在20℃时,则发育明显迟缓,卵20 h,蛆8 d,蛹 10 d,共约19 d。 寿命:成蝇的寿命一般在40 d左右。雄虫比雌虫短,但是不少蝇 类可以以成虫越冬。越冬的成蝇寿命可达4个月左右 。
胸部-足

蝇类的防治

蝇类的防治

八、蝇类的化学防治
蝇类的化学防治是蝇类综合防治措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 容之一。 目前,虽然化学防治已经导致苍蝇产生抗药性和对环境污 染等问题,但由于化学防治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等特点,根 据我国国情,在城、乡住区蝇类防治实践中,仍然是专业消 杀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主要采取的手段之一。 采用化学防治,关键是要做到合理使用杀虫剂,掌握和选 择好施药的时机、场所、药物的种类、剂型、用量、施药的 技术方法以及施药的器械等,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论证,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目的,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及效 益。采取化学防治方法灭苍蝇,可分别针对苍蝇生活史中的不同阶段进行。
o捕蝇笼
o电击捕蝇器
o粘蝇纸(条、带、棒) o蝇拍
六、蝇类综合防治措施
开展调查研究,以确定防治的主要蝇种的确定标准有:①常进 入住屋,与人们关系密切; ②孳生于垃圾粪便等污秽场所,常 能携带病原微生物;③种群数量大;④活动季节长。按照以上 标准,在我国应重点防治家蝇、大头金蝇和丝光绿蝇3种。
对防治的主要蝇种进行常规的密度监测,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其 季节消长,掌握其活动规律,同时也是在防治工作过程中考核灭 蝇效果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要特别注意某个蝇种在一地区全年出现时间、高峰季节和消失时 间,以此为依据,制订全年具体防治计划。
蝇类的防治
张晓兵 主任医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生物学分类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 翅目、环裂亚目、有瓣 蝇类。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花蝇科、蝇科、丽蝇 科、麻蝇科中的部分蝇种,其生活史均为自由 生活蝇类。 另有狂蝇科、皮蝇科是专性寄生蝇类,其 生活史中幼虫阶段需在动物宿主体内完成,也 可寄生在人体,是蝇蛆病的病原。 蝇是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骚扰人畜并能 通过体内外携带、传播多种病原,如痢疾、伤寒 、霍乱、肠道蠕虫、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等。

防治四害之苍蝇篇

防治四害之苍蝇篇

防治四害之苍蝇篇防治四害??苍蝇篇一、蝇类的生物学地位和主要特征蝇类属本属昆虫纲有翅亚纲双翅目,习惯上统称苍蝇。

其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的前端两个复眼大些,蝇类特有的取食口器为舐吸式口器(即上下颚均退化,仅余1对棒状的下颚须;下颚特化为长的喙,喙端部膨大成具1对环沟的唇瓣。

喙的背面基部着生一剑状绝学上唇,其下仅贴一扁长的舌,两相闭合成食物道),适于舐吸食物;其触角为具披针形触角(即鞭节仅一节,肥大,其上着生一根芒状刚毛);只有一对大而发达的前翅,膜质,脉相简单,后疣退化为平衡棒;足具跗节5节;发育演化过程为完全变态,幼虫蛆状。

二、常见的苍蝇种类我国常见的归属于孳生活动于人居住处四周、与人因关系密切的蝇种,在科学上为被称为住区蝇种,包括家蝇、市蝇、厩腐蝇等18种。

莆田市区主要包括有家蝇(无光泽)、大头金蝇(体金色)、丝光绿蝇(体泛绿色光泽)三种。

三、非常苍蝇的孳生习性蝇类孳生习性相当复杂,其孳生场所极其广泛,通常把常见住区蝇类的孳生场所分为存在以下五大类型孳生物质的场所,每类又可分为若干型,即:1、人粪类:分人粪坑(缸)、厕所(土厕、茅厕)、人粪肥(粪尿场)地表人粪块、绿化施肥(如花盆、花坛以及苗圃内的沤肥坑)等型。

2、畜粪类:有粪堆、粪池、粪场、厩舍、单个粪块等型,而又在牛粪(水牛粪、奶牛粪)、马粪(骡粪、驴粪)、猪粪、羊粪、狗粪、禽粪(鸡、鸭、鹅粪)、杂粪之别。

3、腐败有机物:分动物尸体(狗、猫、鼠、鸟、蛇、蛙、鱼、贝类、甲壳类昆虫类),腐肉类(禽肉、鱼肉、鸟肉、禽汁、畜皮、畜毛、脏器等),还有蛋品、乳品、腌腊、咸鱼、硝皮缸沉渣等型。

4、腐败植物质类:分腐败蔬菜、瓜果、禽畜饲料(青饲料、麦麦夫、豆饼、豆粕、酒糟)、酱及酱制品、腌菜缸等型。

5、垃圾类:分垃圾箱(桶)、垃圾通道、垃圾房(楼)、小型垃圾分拣场、大型垃圾堆积场。

6、还有混合堆肥、沼气池的进料口、暗沟和通途的淤泥、泔水缸等型。

四、苍蝇的食性蝇类的哺乳类食性如上所述,其取食这些行为相当独特,自此构成其卫生学意义的主要部分,都是属于杂食性蝇类,即可以取食各种物质,人的食物、人和禽的分泌物和寄生虫、厨余和其他垃圾以及植物的液汁等等,都可以供它取食。

第三章蝇类防制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第三章蝇类防制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第三章蝇类防制——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摘要成蝇是常见的室内卫生害虫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本文将介绍成蝇的形态特征,帮助读者快速识别和防制成蝇。

成蝇的形态特征外形特征成蝇头小、体短,一般长度为3-6mm,黑色或灰色。

翅膀透明,前翅有三条黑色纵斑,后翅基部常有一黑点。

胸部与腹部分别为黑色和灰色,具有光泽。

触角成蝇的触角短小,前端略扁,后靠近头部的部分有三节,其他部分则呈柄状或锥形,末端有细小的羽毛状结构。

触角通常呈黑色或棕色。

头部成蝇的头部前方有一对突出的眼球,颜色为红棕色,并具有五个小眼点。

成蝇的嗅觉非常敏锐,位于头部左右两侧的嗅觉器官较发达,能够检测有效成分的气味。

翅膀成蝇的翅膀透明,前翅有三条黑色纵斑,后翅基部常有一黑点,两个翅膀大约相等。

翅膀表面有纹路和绒毛,翅膀的运动快速而灵活,成蝇能够在空中翻转和悬停。

腿部成蝇的腿部有黄褐色的剪状结构,可以用来抓住、移动和倒置;腿上有毛或刺,可在走路时附着尘埃或其他小物质,并散布到其他地方。

蝇脚可以粘着在人和动物的皮肤上,成蝇可以转移细菌和病毒。

防制措施环境卫生餐厅、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应经常进行通风和卫生消毒;食品储存要注意封闭,不要让它们暴露在外,必要时可以冰冻或加工处理。

使用害虫控制剂可以使用大多数市场上销售的害虫控制剂对成蝇进行控制。

在室内应使用合authorized 和原产地规定的化学药品,按照规定浓度喷洒并及时清理已死亡的成蝇。

物理控制可以采用黄色粘滤纸吸引成蝇,并定期更换。

另外,使用蝇类捕蝇器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式。

成蝇是一种常见的室内卫生害虫,虽然不会直接伤害人体健康,但会转移细菌和病毒。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成蝇的形态特征和防制措施,希望本文能对读者防制成蝇提供帮助。

蝇类防治

蝇类防治

主 要 与 卫 生 有 关 主 要 与 畜 牧 有 关
成虫吸血性
亲畜蝇类 成虫舐吸性 幼虫专性寄生 蛆症蝇类 幼虫兼性寄生
非 住 区 蝇 类
幼虫植食性:危害农作物, 食害野生植物 幼虫寄生于益虫体、害虫体 等无脊椎动物体
成虫吸血 幼虫寄生于温血动物
主虫 要资 与源 植利 保用 及有 昆关
动物命名法规
五、根据蝇类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974年范滋 德教授分析近百个科的蝇类,按其生态学的概念分为:
病媒性 非病媒性 病媒性 非病媒性 病媒性 非病媒性
住 区 蝇 类
真住区蝇类 成蝇喜室外性
以幼虫食性又分为:粪 食、尸食、腐植食、寄 半住区蝇类 生无脊椎动物体、微生 物食、多食、植食性
成蝇喜室内性
可湿性粉剂
微胶囊悬浮剂
20-25
10-20
2
2
三氟氯氰菊酯(爱克宁)
氯氰菊酯(灭百可)
可湿性粉剂
乳剂
10-20
30-40
2
2α-氯氰菊酯(都灭、奋斗 Nhomakorabea)溴氰菊酯(凯素灵)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15-25
10-20
2
2
(4)药物速效灭蝇
短时间内(数分钟)杀灭室内或外环境的苍蝇。 施药时应在早晚时进行,风力大于3级时,不 宜喷雾。
9.胶帘过长
10.风扇防蝇设施损坏
11.门口设缓冲间二 道门帘
12.门口设缓冲间二道门帘
13.出售熟食的要加防蝇 罩
14.通往操作间的 门口安装风幕机
• 3.防蝇设施安装的质量要求
安装的防蝇设施必须符合防蝇的要求, 纱门、纱窗必须与其框架匹配、相互吻合, 其缝隙不可过大,以防蝇类爬进。 胶帘和风幕机应与要安装的门匹配,胶帘 的宽度和风幕机吹出的风幅必须大于门洞 的宽度,前者两胶片之间,需有≥4cm 的 重叠,前者的长度距地面为≤0.5cm为宜, 不可过长或过短,有条件的应在入门处增 加缓冲间并在两口处都安装胶帘,以提高 防蝇效果;风幕机的风速应大于7.62m/s, 风口向外倾斜30°。同时必须有专人负责, 定期维护。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食性,成蝇的食性很复杂,因种类而异,有密食性、粪食 性、血食性、
杂食性等。它们喜食各种动物尸体、垃圾、人畜粪便、 尿、痰,以及鼻、眼、伤口的分泌物,又喜欢食人的食物 和水果等。在人的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排便,因而对
食物造成严重污染,传播各种疾病,尤其是肠道 传染病。
飞翔,家蝇善于飞行,1小时可以飞行6~8公 里。但其活动范围一般在以孳生地为中心, 100~200米半径区域内。个别的也可以飞行到10 公里之外。 活动,苍蝇的活动因蝇种而异,主 要受温度和光线两种因素的影响。它们有趋光性, 喜欢在白天或有光亮处活动,夜间常停落在天花 板、电线或悬空在绳索上。家蝇对温度较敏咸, 30 ℃ 时最活跃,30 ℃ 以上则喜欢停留在荫凉处
( 4 )家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因而 养殖家蝇病害少,不象其它特种动物养 殖流行病较多,稍不留心,损失较大; ( 5 )家蝇养殖易于人工控制,可在室 内进行工厂化生产,技术性强,产品科 技含量高;( 6 )家蝇的养殖开发面广、 产品多。有
报道,美国迈阿密“家蝇农场” 四个月内除可生产600 多吨蛋白 质外,还能同时生产出脂肪、抗 菌素、凝集素、几丁质等产品, 其效益远远超过其它农业项目。
家蝇,属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家蝇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 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作为养殖开发对象,家蝇具有如下特点: ( 1 )家蝇的生活周期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每隔 14 - 18 天完成一 个世代。人工饲养家蝇,自卵至成熟幼虫只需 4 - 5 天,比饲养其它昆 虫周期,每只雌蝇产 200 个后代,雌雄比为 1 : 1 时, 100 只雌蝇 经过 10 代,家蝇数将达到 2 万亿亿只,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数字。这意 味着一旦给予家蝇合适的生存条件,它们繁殖的数量将十分可观;( 3 ) 家蝇的食性杂,几乎能在各种类型的有机腐殖物质中生存,如畜禽的粪 便、农副产品的废弃物、工业有机废渣(酒糟、醋糟)、有机垃圾等, 所以,家蝇养殖的饲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极低,而且由于 利用废物,因而还具有较深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意义,

蝇类防制 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蝇类防制 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脏;
蝇类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 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1对翅 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 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成蝇头部
半球形,两侧有复眼一对,雄性为合眼式,雌性为离眼 式,单眼三个排成三角形。颜面正中有触角一对,分为 3节,第三节最长,第三节上长有触角芒;头的前下方 为口器,口器多为舔吸式,可以伸缩折叠,末端有大的 唇瓣,舐吸食物。少数刺吸式或退化,吸血蝇类的口器 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肤吸血。
⑴ 家蝇的卵壳对于各种化合物,比幼虫的表皮具有更 大的抵抗性。
⑵ 卵发育的最短时间为7 ~ 8h;最适温度36℃。 ⑶ 卵发育的最低温度与致死温度分别为8 ~ 10℃,高
于40℃死亡。
⑷ 产卵及产卵地的选择:在很少的情况下,雌蝇把卵 产在物体的表面下,一般它们把卵产在稍深的地方;雌 蝇深入到物体的各种裂口和裂缝之中,或是在极端的情 况下,用产卵器插入到它们中间;使卵保持在不受各种 不利的外界环境如干燥、雨淋、日光直射等的影响;卵 经常产在1 ~ 2cm深处;在极少的情况下,雌蝇才是1 次把全部的卵都产完,一般是要产2 ~ 3次,产在不同 地点内;在自然情形下,常常很多雌蝇产卵在同一个物 体内。
家蝇(♂)
(2) 生态习性
食性:杂食性蝇类,食谱广,温血动物的排泄物、分泌 物、人的食物、厨余、垃圾以及植物的液汁等。水对家 蝇的生存影响较大,蝇要经常喝水,任何液体和潮湿的 表面都会引诱家蝇。
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4~9℃时仅能爬动,10~15℃ 时能爬动和起飞,但不能取食、交配、产卵;20℃以上 时比较活跃,30~35℃时最为活跃,35~40℃时呈静止 状态,致死温度为45~47℃。所以家蝇在温暖季节里, 白天通常在室外或门户开放的菜市场、食品加工厂、走 廊、商店等处活动。蝇具有趋光性,在晴天和光亮处活 跃。

蝇类防治(一)

蝇类防治(一)

【讲座】蝇类防治(一)——蝇类的危害、形态特征与生活史贾德胜,吴光华(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02)蝇类(flies)属四害之一。

蝇类种类繁多,生物学分类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蝇类(Calyptrae)。

在我国有瓣蝇类(除寄生蝇外)也已超过1 500种,而与卫生有关的是孳生活动于人居住处四周、与人关系密切、称作住区蝇类(Synanthropic flies)的蝇种,包括家蝇科(Musc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和花蝇科(Anthomyiidae)中的一些蝇种,是一些极常见的蝇种。

在我国,住区蝇类不超过50种,所以只占有瓣蝇类的很小一部分。

按与人关系密切的程度,住区蝇类又可分为真住区性蝇类和半住区性蝇类。

另有狂蝇科(Oestridae)、皮蝇科(Hypodermatidae)是专性寄生蝇类,其生活史中幼虫阶段需在动物宿主体内完成,也可寄生在人体,是蝇蛆病的病原。

蝇类遍布世界各地,骚扰人畜并能通过体内外携带的病原体传播多种疾病,某些蝇类能刺吸人畜血液,或寄生于人畜体内致蝇蛆症,危害很大,是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

1蝇类的危害1.1 机械性传播的疾病蝇类传播疾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机械携带,将病原体传给人。

可分为体外携带与体内携带两方面,而以体内携带方式更为重要。

蝇类机械性传播的病毒约30种,细菌百余种,立克次体10余种,原虫约30种;此外,并可携带多种蠕虫卵。

1.1.1病毒病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天花,可由家蝇、夏厕蝇、瘤胫厕蝇、丝光绿蝇、伏蝇、大头金蝇、红尾粪麻蝇、红头丽蝇及厩螫蝇等传播;砂眼病毒则由喜吸食人眼屎的家蝇、市蝇等传播。

1.1.2细菌病包括伤寒、副伤寒、痢疾、霍乱等消化道传染病;炭疽致皮肤、肠道及肺炭疽病;破伤风与化脓性球菌等创伤性传染病,麻风病,结核病及杆菌性眼结膜炎以及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等。

蝇类的生态及防制策略

蝇类的生态及防制策略
怀孕的雌蝇常常爬近小的缝隙中, 用它的产卵管伸入孳生物质堆更深处 产卵,雌蝇的这种习性是卵得到保护。
家蝇在自然条件下仅可产卵4-6批,每批间 隔3-4天。在热带与温带地区,一年内家蝇能繁 殖10-30个世代,保守的估计每只雌蝇能产生 200个后代,若雌雄比例为1:1,则100只雌蝇 经过10代之后,总蝇数将达到2×1020即2万亿 亿只,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目。
二、市蝇; 国内除黑龙江省外,其余地区均
有分布,而以东南部地区的种群数量 为高,常孳生于地表的人、畜粪块和 垃圾中,繁殖盛期在夏季。 三、厩螯蝇:
除青藏高原外的其他地区,孳 生于家畜的粪便中,盛夏是它的繁殖 高峰季节。是国内最常见的吸血种类 。
四、夏厕蝇: 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
地区,而华南诸省尚未见记载。主要以禽 畜粪,人粪和腐败植物质为孳生场所,繁 殖高峰在夏初。 五、元厕蝇:
表2—3 恒温条件下家蝇的生活史周环
• 天数
虫期和龄期 温度℃
天数
虫期和龄期 温度℃
• 1 放卵
卵 35 培
8
选蛹

29
• 2 孵化
幼虫 一龄
35 养
9
干燥 蛹
29
•3
幼虫、 二龄 40 基
10 开始羽化
成蝇
29
•4
幼虫、 三龄 40 中
11 羽化完毕
成蝇
29 室
• 5 开始化蛹 蛹
35
12
成蝇
29 温
(三)活动、扩散和栖息场所 蝇类的活动、栖息场所因种类而异
,如真住区蝇类、半住区蝇类、亲畜性蝇 类、蛆症蝇类等的栖息、活动场所是很不 相同的,即便同属其住区蝇类中也存在着 很大差别。如家蝇是室内栖息活动的主要 蝇种,在不同的季节里还有腐蝇(主要是 厩腐蝇),厕蝇(主要是夏厕蝇活史 蝇类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生活

蝇生物学及分类知识介绍

蝇生物学及分类知识介绍
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复杂,其形态在蝇种鉴 定上起重要作用。
(四)成蝇腹部
1、雌性腹部侧面观
蝇雌性腹部侧面观前腹部和后腹部已伸出的产卵管 • 1-8.第一至第八腹板;9-11.第六、七、八背板;12.中缘鬃;13.
心鬃
(四)成蝇腹部
2、雄性腹部腹面观
蝇雄性腹部腹面观
1至5:第一至第五腹板;6.第一、二合背板;7.第三背板;8.第四背 板;9.第五背板;10.肛尾叶;11.侧尾叶;12.负肛节
胸:胸背部纹饰; 翅一对; 平衡棒一对; 足三对:基、转、股、胫、 附(五节); 爪、爪间刺、肉垫。
爪:蝇爪肉垫发达,有许多纤 毛,能分泌黏液。
腹:共十节; 后五节雌性排卵器; 雄性为外生殖器。
蝇幼虫(蛆)形态
• ⑴鼠毛蛆:体后端具有很长能伸缩的呼吸 管。
• ⑵体背腹扁平:背面和侧面有树支状突起 (厕蝇属)
(五)飞翔能力: 一般情况下以孳生物为中心
100—200米,小于500米。
四、蝇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骚扰 、 刺吸型口器 蝇类叮咬、吸血,幼虫直接寄生造成蝇蛆病;
(二)机械性传播:主要通过蝇体内外 携带病原。
(三)传播疾病的种类: ⑴夏秋季节消化道传染病:肠炎、伤
寒、痢疾、霍乱等; ⑵眼部疾病:沙眼、结膜炎; ⑶呼吸道疾病:肺结核、肺炎; ⑷蝇蛆病:专性寄生蝇类,羊狂蝇致
腐败植物质类:包括各种腐烂蔬菜、动物 饲料、酒糟、酱渣以及水果,多见于酒厂、 酿造厂、罐头厂。
垃圾类:成分复杂,混有以上几 类物质,且在城镇中日产量大,随季 节不同其成分也不同,不易管理,因 而是城市蝇类幼虫孳生的主要场所。
绿 化 带 易 形 成 孳 生 死 角 处
野 粪
蝇类孳生场所

蝇类防制施课件

蝇类防制施课件

二、名词概念
1、住区性蝇类,蛆症性蝇类 2、舐吸氏口器,刺吸氏口器 3、尾器 4、马氏管 5、生活史,孵化,化蛹,羽化 6、变态,半变态,完全变态 7、孳生物,孳生地(场所) 8、孳生频度,孳生密度,孳生率 9、蝇蛆症 10、专性蝇蛆症,偶然性蝇蛆症 11、生物性传播疾病 12、机械性传播疾病 13、综合防治 14、天敌 15、成蝇密度,幼虫密度
(二)幼虫密度调查 1、定性调查法 2、单位面积计数法 3、定量记数法 4、捞勺计数法 5、十字取样法
蝇类极其防治思考题 一、问答题:
1、苍蝇的分类地位?与医学卫生有关的蝇类有哪几科? 2、蝇类有那些主要特征,与蚊虫有什么区别? 3、蝇类的消化系统分为哪些部分? 4、雌虫和雄虫的生殖系统有哪些结构? 5、根据习性与卫生有关的蝇类可分为哪四类? 6、常见的蝇种有哪几种,它们的地理分布如何? 7、蝇类生活史是怎样的? 8、成蝇有哪些习性,幼虫的习性有如何? 9、蝇的食性分哪几类,孳生物分几类? 10、蝇类对人有那些危害? 11、蝇类的防治如何,有那些手段?哪种手段是根本的? 12、成蝇和幼虫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蝇类及其防治
倪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蝇类及其防治
一、前言
1.分类地位:昆虫纲→双翅目→环裂 亚目→ 2.与卫生有关的住区性蝇类 A:蝇科 B:厕蝇科 C:蝇科 D:丽蝇科 E:麻蝇科 F:舌蝇科
二、蝇类的形态特征
(一)主要形态特征:
1. 触角短分三节,第三节有触角,第二节偏 外侧有裂缝;
(三)机械性的传播疾病 (四)刺叮吸血对人类的骚扰也是很严重的
六、蝇类的防治
(一)环境防治 (二)化学防治
1、杀灭蝇幼 2、杀灭成蝇 (三)生物防治 (四)物理机械防治 (五)遗传防治 (六)蝇类综合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蝇类腹部
腹部
3种成蝇的识别特征
家蝇的形态、生态习性与分布
1.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⑴ 形态特征 体中型,长5-8mm,灰黑色,复眼无毛,中胸背面有四 条黑色等宽纵条,第四纵脉末端向前急剧弯曲成折角, 其梢端与第三脉梢端靠近。腹部呈橙黄色,在基部两侧 尤其明显,腹部正中有黑色纵条。
脉序
苍蝇的翅脉
昆虫足
成蝇腹部
由11节组成,节与节之间有膜相连,外观仅见4节的前 腹部和常瘾于腹末的后腹部组成。第1节和第2节背板合 为一节,前5节背板向腹面弯曲,以侧膜与腹板相连, 前腹部在腹面正中仍有五节腹板,第6-9节为后腹部演 化为两性外生殖器,大部分在体内,外生殖器构造复杂 ,其形态在蝇种鉴定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 化蛹的地方与前蛹的迁移:幼虫在化蛹地点中起决 定作用的是温度与湿度,当居住层下面温湿度合适时前 蛹向下移动,当表层温湿度合适时前蛹向表层移动;前 蛹不仅能上下移动,而且还能水平移动,有时可以在距 垃圾堆1.5 ~ 2m、深5cm左右的土中发现。
⑵蛹 蛹的发育期决定于外界因素。在有利条件下,蛹 的发育最快要3d时间;在不利的条件下,蛹期可以延长 到数周;高温高湿对蛹的作用是致死的,由41℃开始, 温度每增加1℃,蛹的死亡率几乎增加1倍;在41℃时, 蛹的死亡率为28%,42℃为45%,43℃时为100%。蛹 更能耐受寒冷,不能耐受潮湿;湿度越高死亡率越大, 把蛹放在水中1d,羽化率为75%,在水中2d,羽化率为 45%,放在水中5d不能羽化为成虫。
(4) 分布 除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地区尚未发现外,全国均有。
(5) 与疾病的关系 成虫可携带天花病毒、脊髓灰质 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砂眼衣原体、痢疾杆菌、小儿下 痢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霍乱弧菌、鼠疫杆菌、土 拉伦杆菌、破伤风杆菌、淋球菌、副伤寒杆菌、副伤寒 杆菌A、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淋球菌、炭疽杆菌、绦 虫、大口马胃丝虫、蛔虫卵等。
蝇类生活史
苍蝇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蛆 )、蛹和成蝇四个时期。
家蝇生活史
不同蝇种的发育时间受温度和环境的影响而不同,如常 见的家蝇,在16℃时完成整个生活史需20d,但在30℃ 时只需要10 ~ 12d。
家蝇卵
卵乳白色,香蕉型,前端尖,后端圆,往往几十个或几 百个堆在一起。卵发育时间的快慢因当地的温度高低而 异,温度高时发育快,0.5 ~ 1d即可孵出幼虫,温度 很低,即停止发育。南方一般在13℃以下,北方在8℃ 以下,即不能孵出。卵需要高湿,相对湿度低于90%, 则死亡率高。卵的特性如下: ⑴ 家蝇的卵壳对于各种化合物,比幼虫的表皮具有更 大的抵抗性。 ⑵ 卵发育的最短时间为7 ~ 8h;最适温度36℃。 ⑶ 卵发育的最低温度与致死温度分别为8 ~ 10℃,高 于40℃死亡。
家蝇(♂)
(2) 生态习性 食性:杂食性蝇类,食谱广,温血动物的排泄物、分泌 物、人的食物、厨余、垃圾以及植物的液汁等。水对家 蝇的生存影响较大,蝇要经常喝水,任何液体和潮湿的 表面都会引诱家蝇。 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4~9℃时仅能爬动,10~15℃ 时能爬动和起飞,但不能取食、交配、产卵;20℃以上 时比较活跃,30~35℃时最为活跃,35~40℃时呈静止 状态,致死温度为45~47℃。所以家蝇在温暖季节里, 白天通常在室外或门户开放的菜市场、食品加工厂、走 廊、商店等处活动。蝇具有趋光性,在晴天和光亮处活 跃。
蝇的头部(前面观)
成蝇胸部
胸部可分为前、中和后胸。背面观只见中部胸,中胸包 括前盾片、小盾片和后小盾片。侧面为侧板,由骨化的 侧片组成。中胸背板和侧板上的鬃毛和条纹等特征可作 为分类的依据。前胸、后胸退化。中胸有一对翅,上有 6条纵脉,都不分叉,其中第4纵脉弯曲形状不一,为某 些种属的鉴别特征。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胸部有3对足 ,由基节、转节、股节、胫节、跗节组成。跗节分5节 ,其末端有爪及爪垫各1对,爪垫上有细毛,并可分泌 黏液,能在光滑平面上爬行,并可携带病原体
家蝇幼虫
幼虫(蛆)幼虫发育要经过3个龄期,蝇蛆的活动范围 多在孳生物10cm以内,接近地表处,以腐烂有机物质为 食料。幼虫期的长短,因蝇种不同而异,在气温和营养 条件适宜时,幼虫期约需4 ~ 5d。 ⑴ 孳生物温度分布对幼虫居住层的影响:在大的垃圾 堆中当气温>20℃时,幼虫分布在深1 ~ 3cm的表层内 (这层温度一天内变化在38 ~ 46℃);当气温低于 20℃时,幼虫向深层迁移(20℃在5 ~ 6cm,17℃在8 ~ 9cm,12℃在12 ~ 13cm)。
蝇类与疾病的关系
据报道,蝇类能够机械性的携带、传递痢疾、伤寒、脊 髓灰质类等的病原体,还能传播雅司、沙眼、结核病等 的病原体。其幼虫寄生于人,畜活体组织或腔道的蝇蛆 症,危害也很大。
蝇类与疾病的关系
1.机械性传播 蝇类体内外均可携带病原,另外蝇类有 边吃、边吐、边泄的习性和杂食性,频繁取食等特点, 易使病原传播。这是蝇类传病的主要方式。 (1)消化道疾病:以夏秋季节的肠道传染病为主。如痢 疾、伤寒、霍乱、肠炎以及蠕虫病等,以家蝇、大头金 蝇为主要媒介。 (2)呼吸道疾病:如肺结核,通过患者的痰和粪便,由 蝇类携带结核杆菌而传播,家蝇是重要媒介。 (3)眼病:如沙眼、眼结膜炎,因家蝇、绿蝇舐吸患者 眼的分泌物所致。
(3)栖息场所与特点 当气温上升至30℃以上则喜停留 在较荫凉的地方。秋 凉季节或室外有风时则侵入室内,亦常集中于厩舍,在 家畜身上或粪堆、垃圾堆周围活动。家蝇活动与光照有 密切关系,一般在白昼或人工光照下活动,夜间则栖息 于白天活动场所。较热的天气,相当数量的家蝇栖息在 室外的树枝、树叶、电线、篱笆以及离地面2m以上的挂 绳等处,若温度下降则大量侵入室内,常在天花板、电 灯挂线、窗框等处栖息。家蝇寿命一般约为30~60d。
厩腐蝇
厩腐蝇(Muscina stabulans) ⑴形态特征 厩腐蝇又称大家蝇,其体型比家蝇稍大,约6-9 mm,暗 灰色,胸背有2条黑纵纹,其两侧有4块黑斑。触角橙色 ,小盾片末端为红黄色,胫节黄色或棕黄色,翅第四纵 脉末端呈弧形弯曲。
厩腐蝇
厩腐蝇
(2) 生态习性 食性:厩腐蝇为粪食性蝇类,喜食人的粪便,同时也以 厨余、人的食物、垃圾、植物液汁等为食。 活动:全年季节分布很长,夏季也不完全消失,但其活 动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所以季节高峰在春秋两季, 因而属于春秋型蝇种。活动场所室内外均有,室外主要 在集贸市场、校园、公园、猪圈等地。室内在宿舍、餐 厅等处。
⑷ 产卵及产卵地的选择:在很少的情况下,雌蝇把卵 产在物体的表面下,一般它们把卵产在稍深的地方;雌 蝇深入到物体的各种裂口和裂缝之中,或是在极端的情 况下,用产卵器插入到它们中间;使卵保持在不受各种 不利的外界环境如干燥、雨淋、日光直射等的影响;卵 经常产在1 ~ 2cm深处;在极少的情况下,雌蝇才是1 次把全部的卵都产完,一般是要产2 ~ 3次,产在不同 地点内;在自然情形下,常常很多雌蝇产卵在同一个物 体内。
① 温度对前蛹期的影响:前蛹期最低温度为5℃,最高 温度为43℃;成熟期幼虫有离开高温孳生地的倾向,当 温度高于36℃时,它们便开始爬离,温度越高,爬出的 百分率越高,如36℃时爬出14.4%,41℃时爬出17.2% ,而43℃时为40.5%;在冷孳生物周围每500g采集80个 蛹,在热孳生物周围可采集400个蛹。 ② 湿度对前蛹期的影响:自然环境中化蛹处所的湿度 为20% ~ 40%;潮湿的环境中幼虫不能化蛹,但很活 跃,大部分爬出;在过于干燥时,对前蛹不利,发育特 别地延长;许多个体死亡,剩余的个体体重减轻。
蝇类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 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1对翅 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 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成蝇头部
半球形,两侧有复眼一对,雄性为合眼式,雌性为离眼 式,单眼三个排成三角形。颜面正中有触角一对,分为 3节,第三节最长,第三节上长有触角芒;头的前下方 为口器,口器多为舔吸式,可以伸缩折叠,末端有大的 唇瓣,舐吸食物。少数刺吸式或退化,吸血蝇类的口器 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肤吸血。
第3章蝇类防制
第1单元 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蝇类简介 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3种成蝇的识别要点及生பைடு நூலகம்习性
蝇类简介
苍蝇是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是人们最熟悉而又最厌恶 的昆虫。它不仅对人们的食物和生活用品造成污染,严 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其又可机械性的携 带传播病原细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苍蝇的有无或 多少,反映了环境卫生的好坏,影响着饮食业和旅游业 的发展,也关系到卫生城市的建设。在大力倡导提高环 境质量、生活质量的今天,蝇类作为重要的卫生害虫之 一,它的防治工作已普遍受到重视。蝇类由于其具有适 应性强、繁殖快、极易对化学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等特殊 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城市中最难防治的卫生害虫之一 。
2.生物性传播 有些蝇类可作为眼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 宿主。在非洲,舌蝇可以传播锥虫病(睡眠病)。 3.蝇蛆病 某些蝇种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和器官中,引 起蝇蛆病。 (1)眼蝇蛆病:主要为羊狂蝇雌蝇将一龄幼虫产入眼内 所引起。多见于牧区。 (2)皮肤蝇蛆病:主要是纹皮蝇和牛皮蝇的一龄幼虫偶 尔寄生于人体所致。多见于牧区。 (3)胃肠道蝇蛆病:多因蝇卵或幼虫随污染的食物或饮 料进入胃肠道而引起。
常见成蝇的形态特征
成蝇的大小和体色因种类的不同而异,一般成蝇体长为 6-14mm,体色为暗灰、黑暗褐或者带有绿、蓝、青蓝、 紫金光泽,全身有鬃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对触角, 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 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和大部分内 脏;
蝇类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