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标准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相关法律法规1.4 术语定义2.数据中心选址与规划2.1 选址要求2.1.1 地理位置2.1.2 环境条件2.1.3 周边设施2.2 规划设计2.2.1 建筑结构2.2.2 空间规划2.2.3 电力供应2.2.5 空调与温湿度控制 2.2.6 物理安全2.2.7 火灾防护设施2.2.8 硬件设备配置3.网络设施建设3.1 传输介质选择3.1.1 光纤3.1.2 铜缆3.1.3 线缆规格3.2 网络设备选型3.2.1 交换机3.2.2 路由器3.2.3 防火墙3.2.4 负载均衡器3.2.5 光纤收发器3.3 网络拓扑设计3.3.2 广域网设计3.3.3 虚拟专用网络设计 3.4 网络安全3.4.1 防火墙策略3.4.2 安全认证3.4.3 漏洞扫描与修补3.4.4 流量监测与日志记录4.机房设备建设4.1 服务器选型4.1.1 机架式服务器4.1.2 刀片式服务器4.1.3 高密度服务器4.2 存储设备选型4.2.1 网络存储4.2.2 磁盘阵列4.2.3 磁带库4.3 服务器机柜布局4.3.1 机柜尺寸4.3.2 机柜布线4.3.3 机柜电源与插座4.4 电力供应与稳定性4.4.1 UPS选型与配置4.4.2 发电机组选型与配置 4.4.3 电力线路布局4.5 机房空调4.5.1 制冷机组选型与配置 4.5.2 空调负荷计算4.5.3 空调布局与管道设计 4.6 硬件安全4.6.1 门禁系统4.6.2 视频监控系统4.6.3 入侵检测与报警系统5.数据备份与恢复5.1 备份策略5.1.1 完全备份5.1.2 增量备份5.1.3 差异备份5.2 备份设备5.2.1 磁带备份设备5.2.2 网络备份设备5.3 数据恢复5.3.1 灾难恢复计划5.3.2 数据恢复测试5.3.3 数据丢失与灾难恢复6.操作与维护6.1 运维团队组建6.2 数据中心监控6.2.1 硬件监控6.2.2 网络监控6.2.3 机房环境监控6.3 告警与故障处理6.3.1 告警系统配置6.3.2 故障排除与修复6.4 变更与风险管理6.4.1 变更管理流程6.4.2 风险评估与管理6.5 文档管理6.5.1 设备清单维护6.5.2 网络拓扑图维护6.5.3 机房布局图维护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数据中心选址评估表格附件2:机房网络设计示意图附件3:服务器机柜布局图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数据中心:指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等服务的设施。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数据中心是企业或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核心设施。
机房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区域,其设计需要符合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以下是数据中心机房设计的一些标准:1.环境控制数据中心机房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延长设备寿命。
一般而言,机房的温度应在18°C至27°C之间,相对湿度应在40%至60%之间。
此外,机房还应考虑恒温、恒湿、过滤空气、排热等环境控制设备的设置,以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散热效果。
2.UPS和电源备份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备可靠的电源供应系统,以防止突发停电情况对数据中心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机房应配备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提供临时电源供应,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发电机组。
此外,机房还应有多个电源回路,并采用冗余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3.防火和灭火系统机房内存在大量的电子设备和电线,因此必须配备有效的防火和灭火系统。
机房应使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并设置火灾报警器、自动喷水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等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和扑灭火源,保护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4.安全监控与准入控制数据中心机房需要严格的安全监控措施,以保护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机房应设置监控摄像头,监测机房内外状况,并配备入侵检测系统、门禁系统等设备,限制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此外,机房还应建立访问控制策略,仅允许授权人员进入,并记录他们的活动。
5.网络连通性机房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连通性。
机房应有多个入口点,接入多个网络运营商,确保网络的冗余和可用性。
此外,机房还应有合理的布线设计,保证数据中心内各设备之间的高速连接,并考虑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6.维护和更新计划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还包括维护和更新计划。
机房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性能。
此外,机房还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进行更新升级,引入新的硬件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提升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分级标准为

数据中心分级标准为
数据中心的分级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A级:指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数据中心应为A级:
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A级数据中心举例:金融行业、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电力调度中心、大型工矿企业、邮电、通信、网上支付等行业的数据中心和重要的控制室。
B级:指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数据中心应为B级:
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B级数据中心举例:一般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会展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政府办公楼等的数据中心和控制室。
C级:不属于A级或B级的数据中心应为C级。
在中国境内,其他企事业单位、国际公司、国内公司应按照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结合自身需求与投资能力确定本单位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级和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 tier标准

数据中心 tier标准
数据中心的tier标准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系统,用于衡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水平。
由于数据中心在日常运营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建设一个可靠的数据中心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Tier”标准,数据中心可被划分为四个级别:
1. Tier 1:基础设施可用性等级为99.671%,故障时间为1729.22分钟(即约三天)。
2. Tier 2:基础设施可用性等级为99.741%,故障时间为136
3.96分钟(即约两天)。
3. Tier 3:基础设施可用性等级为99.982%,故障时间为95.36分钟(即约1.5小时)。
4. Tier 4:基础设施可用性等级为99.995%,故障时间为26.28分钟(即约25分钟)。
标准要求各级别数据中心均需满足前一级别的所有需求,且新增需求会进一步提高可用性。
在实际环境中,Tier 3和Tier 4对于企业级数据中心和服务提供商而言是最为常见的,它们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包括环境、设施、设备、安全性和安装服务等几个方面,具体标准有:。
一、环境:
(1)温度:18-26摄氏度。
(2)湿度:45%-55%。
(3)空气洁净度:符合等级3以上要求。
(4)噪音:50分贝以下。
(5)空调系统:双系统冗余。
二、设施:
(1)地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2)建筑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
(3)供电:三电两备备份。
(4)系统安全:系统安全及物理安全设计合一。
三、设备:
(1)不间断电源:支持多重供电、故障转移。
(2)冷却系统:支持冗余系统、支持低温和低噪音,及智能调节温度。
(3)机柜:双面布拉机柜,机柜间隙防止热聚集。
(4)安全:有效的防火、防水、及抗震设施。
四、安全性:
(1)安全措施:控制安全的人、物的进出。
(2)安全防护:灭火设备、烟感报警和消防系统。
(3)安全认证:ISO-27001,PCI-DSS,SAS70等。
五、安装服务:
(1)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
(2)工程:监控系统软件和硬件安装。
(3)维护:设备定期维护和更换。
(4)监控: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5)服务器管理:网络。
idc数据中心任职的要求和标准

idc数据中心任职的要求和标准
作为一个IDC数据中心的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以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
以下是IDC数据中心任职的要求和标准:
1. 技术能力: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包括网络架构、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拥有CCIE、RHCE等证书者优先考虑。
2. 工作经验:对于初级岗位,需要有1-2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对于高级岗位,需要有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3. 语言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流畅的
沟通和阅读相关技术文献。
4. 团队合作能力: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有良好的沟通
和协调能力,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5. 服务意识:需要积极主动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能够
处理客户的投诉和反馈。
6. 学习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保持自身的竞争
力和适应性。
以上是IDC数据中心任职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 -。
数据中心 t4标准

数据中心T4标准是欧盟委员会制定的一项标准,旨在评估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
该标准主要考虑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包括能源消耗、散热、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
T4标准中规定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指标,包括电能效率(PUE)和冷却效率(CEC)。
其中,PUE是数据中心总能耗与IT设备能耗的比值,用于衡量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CEC则是数据中心总散热量与IT设备散热量的比值,用于衡量数据中心的散热效率。
此外,T4标准还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来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旨在促进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T4标准的评估周期一般为三年,对符合标准的数据中心会颁发T4认证证书。
该证书的获得,可以证明数据中心在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数据中心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数据中心环境要求与检测标准

数据中心环境要求与检测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处理、存储和管理海量信息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对数据中心环境的要求与检测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一、数据中心环境要求1、温度和湿度:数据中心要求严格的温度和湿度范围。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设备过热,影响性能甚至引发故障。
湿度过低可能会导致静电问题,湿度过高则可能导致设备腐蚀。
因此,一般要求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
2、空气质量:数据中心内的空气质量也会影响设备的运行。
过多的尘埃、污染物或酸性气体可能会腐蚀设备或干扰其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定期清洁和过滤数据中心内的空气。
3、电力供应:数据中心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任何电力中断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设备故障。
因此,建议使用不间断电源(UPS)以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4、防火防灾:数据中心应具备有效的防火和防灾措施。
火灾和自然灾害都可能对数据中心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5、噪声和振动: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干扰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例如使用隔音材料和减震设备。
二、数据中心检测标准1、设备性能:定期检查和维护数据中心的设备,确保其性能正常。
应定期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和升级,以保持最佳性能。
2、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采取行动进行调整。
3、空气质量: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数据中心内没有过多的尘埃、污染物或酸性气体。
4、电力供应:定期检查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UPS的性能。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采取行动解决。
5、防火防灾:定期检查防火和防灾设施的性能和状态,确保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6、噪声和振动:定期检查数据中心的噪声和振动水平,确保其不会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必须严格遵守上述环境要求和检测标准。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初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大型计 算机出现,数据中心开
始萌芽。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 兴起,数据中心进入快
速发展阶段。
云计算阶段
21世纪初,云计算技术 兴起,数据中心进入云
计算时代。
智能化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技术的兴起,数据中 心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
展。
02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建设规模标准
容量规划
根据业务需求预测,合理规划数据中心的服 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容量。
建设施工规范
施工资质要求
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材料要求
选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施工过程管理
采用项目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验收与测试
完成施工后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确保数据中心各项指标达标。
02
大数据技术推动数据中心向分布式、可扩展、低成本方向发展。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如IEEE1811等。
03
AI与物联网对数据中心的影响
AI技术使得数据中心 需要具备更强的机器 学习和人工智能处理 能力。
AI和物联网技术的应 用需要遵循相关标准 和规范,如 IEEE1811等。
物联网技术使得数据 中心需要具备更强的 实时数据处理和边缘 计算能力。
运营管理规范
人员管理
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 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
维护保养
定期对数据中心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各项设 施处于良好状态。
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中心的 安全和保密性。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规定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与规范,确保数据中心设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新建或改建的数据中心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备、网络架构、机房环境等。
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2.1 机房选址2.1.1 确保机房位于安全区域,远离易受自然灾害和人工破坏的地区。
2.1.2 考虑机房的周边环境,包括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 机房面积与布局2.2.1 机房面积应满足设备配置、运维人员操作、安全通道等需求,并考虑未来扩展预留空间。
2.2.2 设计合理的机房布局,确保设备的有效排列和散热。
2.3 供电系统2.3.1 配备可靠的备用电源系统,确保数据中心在主电源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
2.3.2 设备合理的供电回路,防止单点故障导致整个机房断电。
2.4 机房机柜2.4.1 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机柜,满足设备安装、散热和线缆管理的要求。
2.4.2 合理规划机柜布局,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通风空间和便于维护的空间。
3、数据中心网络架构3.1 网络规划3.1.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网络、接入网络和边界网络。
3.1.2 划分合理的子网,确保网络流量的分流和安全性。
3.2 网络设备3.2.1 选择可靠的网络设备,满足数据中心的带宽和性能需求。
3.2.2 配备网络设备的冗余和备份,保证网络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3.3 网络安全3.3.1 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保护数据中心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3.3.2 设立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数据中心的访问权限,并定期审计访问日志。
4、机房环境4.1 温湿度控制4.1.1 安装恒温恒湿设备,确保机房环境的稳定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4.1.2 监测并记录机房温湿度,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2 消防系统4.2.1 配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确保数据中心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措施。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标准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标准一、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要求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应具备稳定、可靠、高效的基础设施,以满足业务需求。
基础设施应包括供电、制冷、消防、监控等系统,并符合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
此外,数据中心还应具备足够的带宽和网络设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二、数据安全与保护规定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应遵循严格的数据安全与保护规定。
数据应加密存储,并采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此外,数据中心还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确保数据安全与保护规定的合规性。
三、数据存储和管理标准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标准。
数据存储应采用高效的数据存储设备和技术,如分布式存储、对象存储等。
数据管理则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如元数据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四、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规范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应制定规范的运维和管理制度。
运维应遵循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原则,采取多种运维手段,如监控平台、自动化部署等。
管理则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文档记录,以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
五、数据中心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规划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应制定详细的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规划。
该规划应明确灾难恢复流程、应急响应措施和业务连续性策略,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此外,数据中心还应建立容灾系统,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六、数据中心能源效率和环境要求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应注重能源效率和环境要求。
数据中心应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电源、节能空调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数据中心还应关注环境质量,确保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为设备和人员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七、数据中心审计和合规性检查标准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应建立规范的审计和合规性检查标准。
审计应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安全、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各项规定和标准的执行情况。
合规性检查则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数据中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数据中心大会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数据中心大会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数据中心大会1、引言数据中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并为各行各业的业务提供支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指南,包括建设、运营和维护数据中心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2、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2.1 数据中心布局要求- 机房区划和各个功能区的设定- 走道和紧急通道的规划- 机柜和设备的布局和组织2.2 机房空间需求- 确定机房总面积和高度要求- 机柜的布局密度和间距- 空调和冷却系统的需求2.3 电力和电力备份- 电力供应的来源和规格- UPS和发电机的配置和容量- 电力配电和回路设计2.4 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布局和拓扑结构- 网络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网络安全的考虑和实施2.5 环境监控与安全- 温度和湿度的监控-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物理安全措施(门禁、摄像头等)3、设备选购与配置3.1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服务器类型(塔式、机架式等)和配置- 存储设备的类型(SAN、NAS等)和容量3.2 网络设备-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选择和配置-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选购与配置3.3 机柜和机柜配件- 机柜的尺寸和规格要求- 机柜配件的选购和安装3.4 硬件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和维护硬件设备- 固件和驱动程序的更新- 硬件故障排除和替换4、网络与系统管理4.1 IP地质规划- IP地质分配和管理原则- 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4.2 网络安全管理-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和管理- 安全补丁和更新的管理4.3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策略和计划- 数据恢复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4.4 系统监控与性能管理- 系统监控工具和软件- 性能调优和资源管理5、数据中心运维与维护5.1 机房管理-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和调整- 空调和冷却系统的维护5.2 硬件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网络设备和机柜的维护5.3 安全管理- 物理安全(门禁、监控等)的维护- 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的维护5.4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灾备设备和策略的规划和维护- 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制定和测试6、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数据中心平面图- 机柜布局图- 电力和冷却系统的技术参数表格7、法律名词及注释- 数据保护法:保护个人数据的法律法规。
数据中心 标准

数据中心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等级标准:数据中心分为A、B、C三级,其中A级为最高级别,具有容错性和可恢复性。
2. 机房标准:包括场地环境、建筑结构、电力供应、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防雷接地、建筑
装修等方面。
3. 网络标准:数据中心需要具备高速、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以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4. 安全标准: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5. 运维标准:数据中心需要具备高效的运维管理,包括设备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此外,数据中心还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如环保要求、节能要求等。
同时,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也需要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一、前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其建设尤为关键。
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建立标准与规范对于提高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可用性和管控能力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本文将着重阐述数据中心建设的标准与规范。
二、建设地点选址标准数据中心建设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选址标准。
选址标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采光和通风良好,环境空气新鲜,不污染环境;2.交通便捷,电力、水源供应稳定;3.场地周围没有有害气体、电磁辐射和其他环境污染;4.供应的网络、电力、制冷等能够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备用电源、制冷设备等的配置;5.场地拥有良好的防火、防盗、防水、防雷等安全设施;6.场地距离地震带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地震危害。
三、数据中心建筑设计标准数据中心建筑设计标准包括建筑总体设计和建筑细节设计,主要考虑以下要求:1.建筑总体设计a.建筑可扩展性,方便随着业务发展而扩展;b.建筑稳定性,能够承受恶劣天气和地震等自然灾害;c.建筑防火防爆等安全要求;d.建筑电力、网络、制冷、配电等系统互不干扰,同时需考虑系统的故障容错能力和备份能力。
2.建筑细节设计a.为维持操作的顺畅,布线系统必须严格布设,不能出现交错的布线情形;b.足够的电源接口,保证电源不短缺;c.优秀的防袭击性,以确保数据安全;d.数据中心人员休息、厕所等区域的设计。
四、制冷和电力设备标准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必须有有效的制冷和电力设备。
制冷设备和电力设备应当考虑以下标准:1.制冷设备a.制冷设备有良好的散热能力,达到预期的温度控制要求;b.制冷设备可靠,故障率低,并且具有自我维护和自我恢复的能力;c.制冷设备合理布置,以及采用集中、分散制冷技术的搭配,使其效率最大化。
2.电力设备a.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符合相关规定,其需要具备备选电源,以便在一份失败时使用;b.电力分布系统应该足够可靠,故障和干扰的效应最小化15%;c.电力设备应清楚地标明出其存储设备和任务/性能要求(例如:能耗、健康状况、暴露设备等)。
数据中心标准

基本容量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 臵(UPS)
空调系统配电
路为应急电源),末端
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 系统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靠性/可用性要求
A级 承担信息业务的传 输介质 B级 综合布线系统 电缆采用3+1冗余 C级 备注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等级描述 本标准包含了与数据中心各种设备、设施相关的4个等级的内容。高等级 不仅对应着高可用性,而且带来高建设费用。除非特别说明,所有情况下的 高等级都包含了较低等级的要求。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不同部分可能对应不同的等级。 随着时间推移,数据中心负荷不断增加,需注意维持机械和电力系统的 相应等级的容量。 数据中心应满足本标准定义的各等级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人为因素和操作规程也是很重要的,所以2个3级的数据中 心实际可靠程度可能也会不同。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根据数据中心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由于场地设备故障导致电子信 息系统运行中断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对机房分级,主 要从机房选择、建筑结构、机房环境、供电电源、机房布线、监控管理等 方面,将数据中心分为A、B、C三个级别。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参考标准
国内参照标准 中国建设部发布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国际参照标准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发布的《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 标准》(AN-SI/TIA942-2005)。
数据中心 tier标准

数据中心 tier标准数据中心是现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核心,对于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提出了一种标准化的分类体系,即数据中心的Tier标准。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的Tier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论述。
一、引言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和处理大规模的数据。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人们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数据中心,即Tier标准。
Tier标准是根据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进行分类,越高的Tier级别代表着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Tier标准的分类根据Uptime Institute的定义,Tier标准可以分为四个级别:Tier I、Tier II、Tier III和Tier IV。
下面我们逐一进行介绍。
1. Tier ITier I级别是最基础的数据中心,其特点是只有一个服务器和网络连接,没有备份电源、冷却系统和其他冗余设备。
Tier I的可用性较低,容纳的服务器数量较少,容易受到单点故障的影响。
2. Tier IITier II级别在Tier I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冗余设备,如备份电源和冷却系统。
Tier II的可用性相比Tier I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
3. Tier IIITier III级别是目前大部分数据中心所追求的标准,它具有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Tier III的数据中心拥有多个独立的供电和冷却系统,并可对其中任意一个系统进行维护,而不影响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TierIII的数据中心还配备了持续供电的备用设备,以防止主力供电系统失效。
4. Tier IVTier IV级别是最高级别的数据中心,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Tier IV的数据中心在Tier III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冗余设备和备份系统,以应对各种故障和灾难。
Tier IV的数据中心能够实现无故障运行,即使出现单点故障或部分设备失效,数据中心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数据中心星级评定标准

数据中心星级评定标准近年来,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数据中心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数据中心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对数据中心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数据中心星级评定标准,旨在确保数据中心的质量和性能。
第一部分:标准概述数据中心星级评定标准是一套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数据中心质量的指标体系。
该评定标准通过一系列技术指标和考核要求来评定数据中心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将根据评定结果被分为不同的星级,星级越高代表数据中心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越出色。
第二部分:评定指标数据中心星级评定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据中心进行评定:1. 设备可靠性:评估数据中心所使用的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空调系统等。
2. 网络连接:评估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质量和带宽。
一个高质量的网络连接对于数据中心的性能至关重要。
3. 数据安全:评估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措施和网络安全措施。
数据的安全性是数据中心的核心要务。
4. 能源效率:评估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
一个能源效率较高的数据中心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对环境产生更小的影响。
5. 服务水平协议(SLA):评估数据中心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协议。
服务水平协议明确了数据中心所能提供的服务保障和故障恢复要求。
第三部分:评定标准根据以上评定指标,数据中心将根据其表现被评定为不同的星级:1. 一星级:数据中心基本满足了评定指标要求,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2. 二星级:数据中心在多个评定指标上达到了较高标准,并具备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3. 三星级:数据中心在所有评定指标上达到了较高标准,具备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四星级:数据中心在所有评定指标上表现优秀,并具备杰出的性能和可靠性。
5. 五星级:数据中心在所有评定指标上达到了最高标准,具备卓越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
不同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比较表

在不同行业中,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议题。
由于不同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会深入探讨不同行业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比较它们的异同,并就此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1. 电力需求在不同行业中,对于电力的需求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在金融行业,对于电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因为金融交易需要随时保持在线,不能有任何停顿。
而在科技行业,对于电力的需求可能更注重高效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
数据中心的电力规划和设备配置也会因行业需求有所不同。
2. 安全性要求另一个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在于安全性要求。
在医疗行业,由于数据中心存储的是患者的健康信息和医疗记录,因此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要求上可能更为严格。
而在娱乐行业,对于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可能更注重防火墙和网络安全,以避免版权盗版和数据泄露。
3. 网络带宽需求不同行业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也不同。
在游戏行业,对于低延迟和高速传输的要求会更为突出,因为游戏玩家对于游戏画面的实时性和流畅度有极高要求。
而在制造业中,对于大数据传输和云评台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监控。
总结回顾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行业对于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侧重点。
在金融行业,电力稳定性和安全性可能会是重点;在医疗行业,隐私保护和安全性可能更为重要;在科技行业,高效能源利用和网络带宽可能更为突出。
在建设数据中心时,应充分考虑各行业的需求,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和规划应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只有充分理解各行业的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定制化设计,才能更好地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未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比较将会更加复杂与多元化。
希望相关企业和组织能够在制定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时,更注重跨行业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科技发展和行业需求。
国际上数据中心有哪些标准?

以下是国际上流行的数据中心标准及指南的列表:
在数据中心设计方面,ANSI/TIA-942是目前最流行的标准。
独立研究显示,78%的数据中心
运营商/业主都使用ANSI/TIA-942标准作为其数据中心设计的基础。
除了UPTIME INSTITUTE 以外,其他几个都是被授权的标准制定机构制定的标准,完全按
照ISO的流程制定的,同时他们也是非盈利机构,自身并不做该标准的合规审核。
数据中心的设计者、运营商、业主及相关专业人士指出了一些关键原因:
• ANSI/TIA-942是最受欢迎的标准,因为它是一个真实和全面的标准。
• ANSI/TIA-942是所有人都能使用的开放标准。
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清晰和详细的指导,并
为数据中心运营商/所有者提供了很大的透明度,使他们能够根据所选的评级水平来满足其
数据中心的要求。
• ANSI/TIA-942由非盈利标准发布机构发布。
• ANSI/TIA-942涵盖物理数据中心的所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现场位置规划、建筑、电气、机械、电信、灭火、安全要求等。
• ANSI/TIA-942咨询和审核可由各种独立组织执行,没有单一供应商锁定。
• ANSI/TIA-942审核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质量保证审核之一。
数据中心标准

数据中心标准数据中心指的是一种大型计算机机房环境,用于支持存储、处理和管理各种数据技术、服务、以及应用程序。
数据中心的标准包括:一、安全标准:1.严格的防护措施:包括门禁控制系统、摄像头录像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提供多种机房防护,保障数据安全。
2.实施备份技术:及时备份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的意外丢失。
3.数据加密:采用现代加密技术,建立一套加密机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
二、可靠性标准:1.可以提供服务:可靠性是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关键,应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可靠的服务,响应用户的及时需求。
2.保障IT设施的可靠性:应实施简单的维护和维修技术,确保IT设施的可靠性。
3.高效运维:优化数据中心运行环境,采用高效的运维技术,确保数据中心正常运行,可靠性高。
三、效率标准:1.高效率的计算:利用专业的运算技术,大幅提高数据中心的计算速度,实现高效率计算。
2.低功耗:应实施节能技术,采用低功耗的机房设施,节省能源,减少数据中心的费用。
3.灵活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灵活的设计,确保数据中心的灵活性。
四、易维护标准:1.实施可靠的维护技术:以预防性维护为主,在硬件维修和软件维护技术上实施全面的方案,避免技术故障的发生。
2.减少故障:采用可靠的硬件设备,实施过程的优化,减少硬件故障的风险。
3.智能化管理: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环境的稳定、高效和安全。
总之,数据中心的标准是安全、可靠、高效、易维护,是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底线。
这些标准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从数据安全角度提供服务的最佳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靠性/可用性要求
A级 抗震设防分类 不应低于乙级 B级 建筑结构 不应低于丙级 不宜小于400mm Ⅰ 环境控制 机房专用空调 N+X冗余(X=1~N)主 N+1冗余主机房中每 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 个区域冗余一台 X台 N+1冗余 N N C级 不应低于丙级 不宜小于400mm Ⅱ 做静压箱 备注
防静电地板高度 不宜小于400mm 屋面防水等级 Ⅰ
冷冻机组、冷冻 N+X冗余(X=1~N) 和冷却水泵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靠性/可用性要求
A级
供电电源 后备柴油发电机系 统
B级
供电系统
C级
两回线路供电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
备注
两个电源供电(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 电缆采用1+1冗余
——
——
不少于12个信息点,其 不少于8个信息点,其中
主机房信息点配臵
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 冗余信息点不少于总信 不少于6个信息点
点的1/2 息点的1/4 不少于2个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 工作区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 工作区的信息点 也可采用同等级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等级描述 本标准包含了与数据中心各种设备、设施相关的4个等级的内容。高等级 不仅对应着高可用性,而且带来高建设费用。除非特别说明,所有情况下的 高等级都包含了较低等级的要求。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不同部分可能对应不同的等级。 随着时间推移,数据中心负荷不断增加,需注意维持机械和电力系统的 相应等级的容量。 数据中心应满足本标准定义的各等级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人为因素和操作规程也是很重要的,所以2个3级的数据中 心实际可靠程度可能也会不同。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根据数据中心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由于场地设备故障导致电子信 息系统运行中断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对机房分级,主 要从机房选择、建筑结构、机房环境、供电电源、机房布线、监控管理等 方面,将数据中心分为A、B、C三个级别。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是
是
8小时(如果UPS有 24小时 8min的备份时间, 则可以不设臵) 5分钟 10分钟
72小时
96小时
15分钟
15分钟
设臵带维护旁路的 设臵带维护旁路 设臵带维护旁路 设臵带维护旁路的 ATS,一旦发生断电, 的ATS,一旦发生 的ATS,一旦发生 ATS,一旦发生断电, ATS自动切换到发电 断电,ATS自动切 断电,ATS自动切 ATS自动切换到发电 机供电回路 换到发电机供电 换到发电机供电 机供电回路 回路 回路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等级划分
2级数据中心——有冗余部件的
2级的数据中心有冗余部件,但仅有单回路,它拥有电源和空调配送的单 回路,但在单回路中有冗余部件。 有冗余部件的2级数据中心的设备不易受有计划的或无意的影响而破坏。 UPS和发电机的容量设计是“基本的加一(N+1)”,从始端到末端只有 一个配电回路,关键电力回路和场地基础设备的其他部分的维护会中断正 常运行。无无有有有有
不是 100% N 40-50
不是 90% N 40-60
是 90% N 50-80
40-50
100-150
150+150以上
没有
或许
是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各级数据中心可靠性/可用性要求
项目 等级1 基本 等级2 具冗余单元 30% 45cm 100 等级3 可并行维护 80%-90% 75-90cm 150 等级4 容错
支持区信息点配臵
不少于4个信息点
通信缆线防火等级
应用采用CMP级电缆,
OFNP或OFCP级光缆
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
或OFCP级光缆
——
的其他电缆或光 缆
公用电信配线网络 接口
2个以上 A级
2个 B级
1个 C级
—— 备注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如供电、空气调节、综合布线及其他系统) 的可用性(Availability)、稳定性(Stab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分为4 个等级。
机房分类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A级: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B级: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不属于A级或B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C级。
租用,并对其他 租户没有危险
市电回路
仅有一路
仅有一路
供电冗余措施 UPS电源冗余 发电机容量
N N 仅供计算机及通信 系统设施的用电及 其动力
N+1 N+1 仅供计算机及通 信系统设施的用 电及其动力
S+S或2(N+1) S+S或2(N+1) 供大楼内所有负载, 冗余一台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等级划分
3级数据中心——不间断维护的
3级的数据中心有多个电源和空调配送回路,但只有一个是工作的,因为 冗余部件不是在同一个回路上,所以系统在工作时是可同时维护的。 3级能力允许场地基础设施的任何有计划的操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中断 计算机硬件运行。有计划的操作包括预防性和程序性的维护、修理和替换 组件。增加或移除组件,测试组件或系统等。对于使用水冷的数据中心, 这表明是采用2套独立的水管。在维护或测试某一回路时,另一回路必须 足够的能力和配送提供能力。诸如操作错误或基础设施的故障等非计划的 行为仍然会因为数据中心失效。当客户的商业证明额外的保护投资是正确 时,3级的场地同时可设计升级到4级。
基本容量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 臵(UPS)
空调系统配电
路为应急电源),末端
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 系统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靠性/可用性要求
A级 承担信息业务的传 输介质 B级 综合布线系统 电缆采用3+1冗余 C级 备注
4级的场地基础设施和高可用度IT概念是最兼容的,就是使用CPU集群、RAID/DSAD,冗余 回路达到可靠、可用和可服务性。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各级数据中心可靠性/可用性要求
等级1 基本 可用性 99.671% 每年由于基础设 28.8小时 施引起的IT服务 中断时间 建筑物类型 租用 项目 等级2 具冗余单元 99.749% 22.0小时 等级3 可并行维护 99.982% 1.6小时 (96分钟) 独立运行,并且 必须都是数据中 心或电信运营商 (或自有) 一路主用,一路 备用 N+1 N+1 仅供计算机及通 信系统设施的用 电及其动力,冗 余一台 等级4 容错 99.995% 0.4小时 (24分钟) 独立运行,并且必 须都是数据中心或 电信运营商(或自 有) 两路互为热备
在异地建立的备份机房,设计时应与主机房等级相同。 同一个机房内的不同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性能要求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臵,在电子信息 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 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冗余要求配臵,在系统运行 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 系统运行中断。
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参考标准
国内参照标准 中国建设部发布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国际参照标准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发布的《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 标准》(AN-SI/TIA942-2005)。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942-2005)
等级划分
1级数据中心——基础的
1级的数据中心是一个无冗余的基础的数据中心,只有电源和空调配送的 单一回路而没有冗余。 1级的数据中心是易于受有计划或无计划的操作影响而失效的。它的计算 机电源配送、空调、UPS、发电机都是单系统的,会有多个单点故障。重 要负载可能在预防性的维护和修理操作是停止运行。操作错误或场地基础 设施某部分的故障会引起数据中心中断工作。
场地空间架空中 20% 活动地板的比率 架空活动地板的 30cm 高度)(典型值) 地板荷载磅/每 85 平方英尺)(典 型值) 并行维护能力 没有 容错能力 没有 单点故障 很多+人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