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烛之武退秦师》优质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以:因为。
晋侯、秦伯:晋文公、秦 穆公。五级爵位制。
于:对
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于)函陵,秦军 (于)汜南。
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 于楚。贰,从属二主。数→动
分析人物形象
讨论:说说你最欣赏文中的 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
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归纳文中人物形象
烛之武 深明大义 知难而上
机智善辩
佚之狐 慧眼识才
晋文公
头脑清醒 理智判断
沉着冷静
“志士” “勇士”
秦晋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

1.以其无礼于晋 (晋文公逃亡时郑 国没有以应有的礼

遇接待他)
2.郑贰于楚 (郑从属于晋的同
时又从属于楚)
秦 1.秦晋的友好关系 (秦晋之好) 国 2.扩张争霸的野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肆:延伸, 扩张。
唯:句首语气词,表 示希望。图:考虑。
以:表目的,来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
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 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 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 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学习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 常识。(预学) 2、自主梳理,归纳积累文言文常见字词、 句式。 3、研读探讨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体会 烛之武等春秋辩士高超的说话艺术。 4、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学习烛之武 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 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 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 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 传”。
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答:详写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经 过(面对大国的国君,不卑不 亢),运用高超的攻心术和精彩 的外交辞令说服秦穆公。
之:指秦军。
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人。
而:表转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折。敝: 损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
因:依靠
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 及:达到
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
小组内问题梳理
速读文章
请小组同学内部互相交流:同学们 自己在预学过程中出现的关于课文理解 上的问题,并梳理出小组仍未解决的存 疑的问题。
(时间:6分钟)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班内解决问题
•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组内问题,按 1-6小组顺序进行,每组只能提1-2个问题, 后面组不能提重复的问题,问题提出后, 请其他各小组同学起立解答。
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
• 答:写秦军退走后,晋国也撤 兵,郑国职位告解。

公元前630年

晋 军

新 郑郑 军
问题来了!
• 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是 怎样说服秦伯的?
有利条件
•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 国,而与秦国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为 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 2.秦晋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 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可能 性和便利性。
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厌”,满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课件(70张PPT)
阙: 侵损, 削减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
焉:从 利晋,唯君图之。
哪里
既东封郑:已经在 东边让郑国成为晋 国的边界。东:向 东。封:疆界, 使……成为疆界。
执事:办事的官吏,对对 方的敬称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 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 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 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越:越过。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课件(70张PPT)
请注意:答疑解惑时间只有10分钟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请独立思考问题 1
秦晋出兵攻打郑国的
原因是什么?(分别用原文和译 文来回答)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
犹:
子的独立性,不译。
什么了。为:做(什
辞:推辞
么)已,同“矣”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
尚且
而:
子:古代对 人的尊称。
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表 顺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 承
亦有不利焉!”许之。
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 过,过错。也,判断句的标志。
主谓之间。 厚:增强
乏困:缺少的 (东西)。形→名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 泛指主人。古今异义。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 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 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 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
么害处。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公元前630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郑 新郑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君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 护送晋君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
译文: (九月甲午),晋 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 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 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 秦军驻扎在汜南。
军:驻扎。
名词→动词 讲述秦晋围郑的理由游 何作用?
两个理由都和秦国没有 必然的利害冲突,这为烛 之武后来能说服秦军退军 提供了可能,两军没驻扎 在一起也为烛之武的分解 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来,表目的。
焉:哪里,怎么。 以:来,连词,表 目的,“来”。陪: 增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件;:事这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
行李:出使的人,使 无所害。
薄:削弱
者。现指外出的人携
带的随身物品。之: 共:同“供”。 以(之)为;东道主:

公元前630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郑 新郑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第二课时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1、再读课文。 •2、疏通文意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 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亡郑
对秦
无利,有小害
分 析
(表面)


舍郑
对秦
无害,有小利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 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 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 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
《左传》——内容
• 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 方面的一些事件。
•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 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 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 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烛之武)答应 这件事
然:然而, 但是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
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
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 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渡河。设版,指筑墙。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借代) 。
而:表顺承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 君焦、瑕,朝济而夕设 版焉,君之所知也。
之:主谓之间。也,表判断。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 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 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 是您知道的。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 你知道吗?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春秋》、《左传》、《资治 通鉴》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
裁。如《史记》、《汉书》等。
预学检测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 第一段写了什么?
• 答:点明秦、晋围郑的背景,为下 文做铺垫。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 层

亡郑 对秦 将有大害 深
(深入)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 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 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若:如果。使:派
“言于郑 伯”相当 于“于郑 伯言”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
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师:军队。
之:代词,他。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 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
伯同意了。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课件(70张PPT)
所作。
又称《
》。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 时期, 文中涉及到的几个历史人物,除晋侯、 秦伯和郑伯外,其他还有烛之武是 国 人,子犯是 国人,杞子、逢孙、杨孙 是 国人。
春秋时期形势简图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源自文库《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检查字词注音
秦军氾( fán)南
无能为( wéi )也矣 共( gōng)其乏困
夫( fú )晋,何厌之有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秦伯说( yuè),与郑人盟
若不阙( quē)秦 微夫( fú )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 zhuì)而出 使杞( qǐ)子、逢(páng)孙戍之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 第二段写了什么? • 答: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70张P PT)
缒:用绳子 拴着从城墙 上往下吊。
而:表修饰 亡:使…灭 亡。 使动 用法。
而:表顺承
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当夜。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 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之)烦执事。
与:结交, 亲附
也。”亦去之。
易:交换
知:同“智” 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去:离开。
之:代郑国
其:代词,自己的
子犯请求晋侯下令攻击秦军。晋侯说:“不行。假如 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 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 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 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